每天学点佛学智慧:不生气2-有雅量、懂包容:水至清则无鱼(3)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多些包容,怨恨也会烟消云散

    禅海是一位武士的儿子,一次他到江户游玩,有缘做了一位高官的随从。

    但是后来,禅海慢慢地与高官的太太产生了感情,关系越来越亲密。虽然他们每次约会都很小心,但纸里终究包不住火,他们俩的私情很快就被高官知道了。高官愤怒之余提剑去杀禅海,却不想在自卫的过程中,禅海杀了那位高官,随即他便带着高官的太太逃往别处了。

    他们早已习惯了奢华的生活,逃出来后,他们很快就因为没有生活来源而变得穷困潦倒,而高官的太太贪得无厌成性,这令禅海深恶痛绝,最终他选择离开了她。

    禅海来到很远的一座寺庙出了家,做了一名游方和尚。为了对曾经做过的错事忏悔,他决定要在有生之年完成一件善举。

    在寺庙的附近有一处悬崖,阻住了出山的路,人们办事不得不从悬崖边上的一条非常危险的小路上通过,而这条小路已经断送了很多人的性命。因此,禅海决心从这处悬崖上挖一条隧道出来,以便人们通行。

    他白天去化缘乞食,晚上就挖掘隧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一条长达几千尺的隧道已经成了规模,眼看就要被挖通了。

    那位高官有个儿子,自从高官被禅海杀死后,他就一心想着为父亲报仇,发誓长大后一定要将禅海置于死地。于是他苦心钻研武艺,最终成了一名剑道高手。他四处寻找禅海,最后终于发现了正在挖隧道的禅海。    禅海面对高官的儿子平静地说:“我心甘情愿地把我的生命给你,但是请你一定要答应我一个条件:让我挖完这条隧道。隧道挖通的那天你就可以杀了我。”

    于是,这位大官的儿子便耐着性子等待隧道被挖通的那一天。时间一天天过去了,禅海仍然一如既往地挖着。两个月过去了,高官的儿子感觉这样闲等很无聊,也和禅海一起挖起来。

    一年时间过去了,高官的儿子开始倾慕禅海的坚强意志。

    两年过去了,隧道终于挖通了,看着从此安全通行的人们,禅海和高官的儿子都欣慰地笑了。

    此时,禅海放下手中的工具,看看高官的儿子说:“隧道挖通了,我的心愿已了,现在请你处置我吧。”

    高官的儿子满眼含泪,动情地说:“你是我的老师呀!我怎能下手砍自己老师的头呢?”

    人都难免会犯错误,犯了错误只要真心悔改,就值得人尊重。凡事不必耿耿于怀,只要放开心胸,一切都会变得坦然。

    有一个妇人,平时温文有礼,也很懂得持家,常常一大早就起来去地里干活。但她却有一个不定时发作的毛病:发疯。

    她经常会拿把菜刀或者棍子之类的东西站在门口破口大骂,刚开始时,人们还以为她是在跟谁吵架呢,后来才知道,她是在发泄情绪。

    她最常骂的是:“我不甘心。”“你这疯人,总有一天有报应。”“你怎可以骗我!”

    原来妇人的丈夫只身在外,曾经找过新的相好,不想这事却让妇人知道了,于是她便不依不饶了。

    虽然丈夫如今一直在她身边,儿女也很懂事,但十多年过去后,妇人一直没能生出一颗包容之心,以致将怨气堆积于胸,让自己积出病来,成了人人厌恶的疯子。

    怨恨一个人时,让别人自觉有罪,自己也不会快乐,生一肚子窝囊气不说,甚至连觉也睡不好,饭也吃不好,说不定为此还会像故事中的妇人一样积出病来。

    有人说:“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花香留在了那只脚上。”这就是宽容的胸怀。

    宽容是一种雅量,是一种非凡的气度,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是一个人的仁爱之心散发出来的光芒,是一种生存的智慧、一种生活的艺术、一种对人的释怀、一种对己的善待,更是一种超凡脱俗的从容与淡定。

    境由心造,一切烦恼皆由心生

    佛语云:“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心生。”人生大多数烦恼都是自找的,不是某人使你烦恼,而是你拿某人的言行来烦恼自己。

    很久以前有个人,感到烦恼无时无刻不在自己身边萦绕,于是他背上行囊去找佛陀为他消除苦难。

    佛陀听完他的诉说后,说:“真正能够解脱你的,只能是你自己。”

    那人不解地问道:“可是,我心中充满了苦恼和困惑啊!”

    佛陀慈悲地解释道:“那么,是谁给你心里放进了苦恼和困惑呢?”

    那人沉思了一会儿,不知如何回答。

    佛陀继续说道:“是谁放进去的,就让谁拿出来吧!”

    看着佛陀慈祥的笑容,那人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微笑。

    其实,一切烦恼都是自己放进心中的,能够将烦恼从心中拿出来的也只能是自己。当我们在为种种烦恼之事感到失落甚至伤心落泪时,其实快乐就在身边朝我们微笑,只是你没有发觉而已。

    有一个中年妇人感觉非常烦闷,于是去城郊的寺庙请求方丈帮助自己脱离苦海。这位妇人说,她最近经常失眠,无论面对多么鲜美的佳肴都没胃口,浑身乏力,懒得动弹,做什么事都没有激情,很想了却尘缘,遁入空门。

    方丈是个颇懂医术的人,他听完那位妇人的述说之后,便说:“不忙,待老衲先给施主把把脉如何?”妇人点头应允。

    把完脉,看完舌苔,方丈微微一笑,说道:“你体有虚火,没什么大碍。”停顿了一下,方丈又继续说:“只是施主心中藏着太多烦恼而已。”中年妇人一下被点醒,心里暗叹神奇,便把心中所有事情逐一向方丈说明了。

    方丈很随意地跟她聊着:“你家相公与施主感情如何?”

    妇人脸上有了笑容,说:“感情很好,耳鬓厮磨十几年从没有红过脸。”

    方丈又问:“施主膝下有无子女?”

    妇人眼里闪出光彩,说:“一个小女儿,很聪明,也很乖巧。”

    方丈又问:“家里的布匹生意不好吗?”

    妇人赶忙摇头说:“很好,家里的生活算得上是镇上的富人家了……”

    方丈铺开纸墨,边问边写,左边的纸上写着令她烦恼的事,右边的纸上写着令她快乐的事,然后把写满字的这张纸递给妇人,对妇人说:“这张纸就是给你治病的药方。你把苦恼的事看得太重了,所以忽视了身边的快乐。”方丈一边说着,一边让徒弟取来一盆水和一只苦胆,然后把胆汁滴入水盆中,浓绿色的胆汁在水中淡开,很快就消失不见了。方丈说:“胆汁入水,味就会变淡。人生也是如此,不是你承受的苦痛太多,而是因为你不善用快乐之水将苦味冲淡啊!”

    因为烦恼,很多本可以成就伟业的人却做着平庸的工作;因为烦恼,很多人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了无谓的琐事上。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因为烦恼而获得好处,也没有一个人因为烦恼而改善自己的境遇,而烦恼却无时无刻不在耗费着我们的精力,扰乱着我们的思想,影响着我们的工作效率,降低着我们的生活质量。因此,我们必须将烦恼从心中及时驱除。

    有一个年轻人,一直希望自己能够做出一番事业来。他也总是尝试着鼓足勇气去做每一件事情,但是由于总不能成功,渐渐地便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结果一事无成,进而悲观失望。

    他去拜访了一位成功的长者,希望能从他那里获得一些成功的启示。见面之后,他问了长者一个问题:“为什么别人努力的结果是成功,而我努力的结果却那么糟糕呢?”

    长者微笑着摇了摇头,反问:“如果,现在我送你‘芳香’两个字,你首先会想到什么呢?”

    思忖了一会儿,年轻人回答说:“我会想到糕点,虽然我开办不久的糕点店已在前些日子停业了,但是我仍会想到那些芳香四溢的糕点。”

    长者点了点头,然后,便带他去拜访一位动物学家。见面后,长者问了对方一个相同的问题。

    动物学家回答:“这两个字,首先会使我想到眼下正在研究的课题——在自然界里,有不少奇怪的动物,利用身体散发出来的芳香做诱饵,捕捉猎物。”

    之后,长者又带他去拜访一位画家朋友,也问了对方这个问题。

    画家回答:“这两个字会使我联想到百花争妍的野外,还有翩翩起舞的少女。芳香能够给我的创作带来灵感。”

    从那位画家朋友家中出来之后,年轻人仍不明白长者的用意。

    在返回的途中,长者顺便又带他去拜访了一位久居海外、刚刚回国探亲的富商。在谈话中,长者也问了对方这个问题。

    那位久居海外的富商动情地说:“这两个字会使我联想起故乡的土地。故乡土地的芳香令我魂牵梦绕。”

    辞别富商之后,长者才问那个年轻人:“现在,你已经见过不少出色的人物了。那么,他们对‘芳香’的认识与你相同吗?”

    年轻人仍不解地摇了摇头。

    长者继续问道:“他们对‘芳香’的认识,有相同的吗?”

    年轻人又摇了摇头。

    此时,长者笑了,然后意味深长地说:“其实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芳香,你也一样,拥有自己的芳香。为什么你现在做的不像别人那么出色呢?那是因为你只是在看别人如何欣赏他们自己的芳香,而把自己的芳香忽视了。”

    “同一件事,想开了就是天堂,想不开就是地狱。”人的烦恼多半来自于自私、贪婪,来自于妒忌、攀比,来自于对自己的苛求。有人说:“大多数人想改变这个世界,但却极少有人想改造自己。”境由心造,一个人是否快乐,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在于他怎样看待自己的拥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