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要懂的消费心理学-教育消费心理的非理性倾向心理学关键词:从众心理、竞争心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消费需要不断扩展,消费生活的智能化倾向也不断扩展,这就更加要求消费主体的智能化,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需要。为此,教育消费会成为消费者消费结构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消费不同于其他物质消费和服务消费。其关键在于,它不仅能够给家庭带来预期的满足,而且具有潜在的不可估量的利益回报。正因为教育消费怀着巨大的预期,同时还具有潜在的利益回报,所以教育消费的购买心理和行为是复杂多变的。

    一项关于教育消费调查显示,目前家庭教育支出主要在孩子读书方面,不过收入对教育支出也有很大影响。另外,调查中还暴露了教育消费心理的非理性倾向。

    如何引导消费者的教育消费

    针对上述教育消费心理和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1.转变人们的教育观念。

    无论是家长自身的教育,还是子女的教育,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一项对某地区的4所高校走进大学校门的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学生在对学业的追求,对智力的自信心,在竞争意识上表现出自己的优势与长处。但另一方面,为国家社会作奉献的意识不太强烈、生活处理能力较差、缺乏冒险精神、自私心理比较重。

    因此,要将教育观念由成名观转变为成才观,特别是对子女的教育,要由单纯地看学习成绩转向培养德智体能全面发展上来。

    2.在消费者合理的消费行为中,教育消费应该占有怎样的地位,消费者应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文化娱乐、教育消费明显增长。只有提高了文化教育消费,消费者的科学文化水平才能提高,才能使消费趋于合理。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通过各种途径倡导在家庭消费中提高文化教育的消费比重,并开拓教育消费的渠道。

    3.家长要有一个正确的心理和行为。

    虽然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愿望和投资培养的积极性,是无可非议的,但也要知道,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家长的影响至关重要。而不良的培养方式则会导致子女心理疾病的产生。因此,要使孩子成才,家长有一个正确的心理和行为非常重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