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说陇南-重禅法造像盛行,凿石窟技艺超凡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魏晋南北朝时期,甘肃佛教得到迅猛发展。当时盛行的佛教宗派禅宗,倡佛性,重功德,主张富贵人家出资出财,造像建塔,以积功德,凿窟造像空前兴起。甘肃境内最著名的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临夏炳灵寺石窟、安西榆林窟、肃南马蹄寺石窟、酒泉文殊山石窟、武威天梯山石窟、肃北五个庙石窟、西和法镜寺石窟、武山木梯寺石窟、庆阳北石窟、泾川南石窟,都是从这时起开凿雕塑的。在甘肃最早营造的12个气势雄伟的石窟中,法镜寺石窟名列第九,曾经是甘肃佛教全盛时期的重要象征之一。

    长道镇北恃祁山,南控塞峡,为西和县北大门,著名的法镜寺石窟开凿在塞峡。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陆续凿塑石窟佛像,延至唐代。造像规模宏大。现存南崖15窟,北崖16窟,造像13尊,为珍贵石雕艺术。

    杜甫南下同谷路经塞峡时所写《法镜寺》诗,赞美了法镜寺的胜景。杜甫诗中描写的法镜寺是唐代窟前建筑。后移五台山。窟前山崖尚留石龛3处,雕有三世佛石像,居中的释迦牟尼像高约6米,和蔼可亲,庄重肃穆。

    西和之南有八峰崖石窟。八峰崖由八座竞势争高的峰崖组成,峰峰入云,如群仙聚会。西峰,雄奇壮美,高岭横天,独立于八峰之间。峰腰有天然岩穴,有悬空栈道相连。八峰崖石窟就建造在西峰上。据残存遗迹及民间传说推知,石窟始建于魏晋南北朝的仇池国时期。西晋怀帝永嘉之乱后,北方出现了10多个相互割据的国家政权。这些国家的统治者都把佛教作为自己维护其统治的工具而大力推崇。仇池国王杨茂搜信奉佛教,曾建寺于八峰崖下的寺湾村,后因大雨冲毁,佛寺便移至八峰崖岩穴中。南北朝是石窟造像极盛时期,石窟当建于北魏敦煌千佛洞石窟前后。后经唐朝增建,初具规模。宋、元、明、清各代连续扩建,遂成为规模较大的古代石窟建筑。

    石窟为两层14龛,原有殿宇14间,造佛200余尊及部分壁画。这些造像形象生动,情趣盎然,其中佳作迭出,不减于名山大窟作品。上层十龛的弥勒佛,高4米,丰满、充实、魁伟,面掬笑容,脸挺坚毅,显示出一种内在的力量。三世佛及其泥塑,其造塑、神韵、服饰、绣花,不失为雕塑珍品。

    小佛造像,多用佛家故事。每个故事造像,神态活泼,造型优美,情节生动,刀法熟练,栩栩如生,飘然欲动。“八仙过海”故事,其衣着、服饰、仪容、风姿,暗示出一种驱邪除恶的精神,气势不凡。正在捉迷藏的一对稚童,一个双手捂盖着另一个的眼睛,而另一个则一手扶膝,一手上举,似要挣开,天真活泼,稚趣盎然。窟中塑像,姿态千秋,表情各异,或站或坐,或伏或卧;或低头沉思,或昂首远眺;或孤心祈祷,或回首相应;或喜,或怒,或善,或恶;或动,或静,或智,或愚,每尊佛像,都好像在述说着自己的心事,纵观着凡间的沉浮,人世的祸福。透过历史烟云,透过宗教迷雾,让人们看到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艺术创造。

    徽县佛爷崖石窟,位于水阳乡姚家山村。石窟之侧为南禅寺,后毁于天火。佛爷崖呈馒头状,石窟凿于北面石岩上,坐南面北。高4064米,宽8米,自东向西雕刻跌坐大佛4尊,小佛14尊。正壁大佛高1.92米,跌坐于圆莲坐上,面相丰腴,神态慈祥,微带笑容,体态自然。大佛左右上方,各有一浮雕跌坐小佛,高60厘米。右壁1号大佛高1.1米,2号大佛高1.41米,左壁大佛高1.1米,均跌坐于莲座上。这些石佛,或正目向前,或侧目前视,或举首遥望,或低眉俯视。形象生动,神韵各异,满壁风动。石窟略呈平顶,前檐立面上,东西两侧各有浮雕6尊跌坐小佛,高18厘米,风化严重。立面边缘有临空建筑遗迹,方形椽孔,历历可见。佛爷崖是古代白水路通道。据初步考证,石窟佛像具有南北朝北周造像特征,与邻近的天水麦积山石窟、武山水帘洞石窟及四川石窟造像较为一致。

    佛寺的盛行,吸引着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来陇南拜佛作画。

    东汉时,武都郡太守马融曾在今成县的广化村设降帐台,授徒众生。唐代,在降帐台故址修建佛寺。佛寺右侧有灵穴仙窟,吴道子在仙窟中留下一幅观音画像,成为佛家至宝。宋代有人将吴道子观音画像刻在石碑上。清《成县新志》载:“唐吴道子画碑断两截,中伤其手,自前明传来仅存上截。国初,有儒童肄业于寺,乃从砌石中寻出下截。”保存下来的画碑合为一碑,后人或摄影,或临摹,成了吴道子珍贵的传世佳作。

    吴道子是唐代鼎盛时期最著名的画家之一,后世称“画圣”“画祖”。漫游至洛阳时,玄宗闻其名,任以内教博士,改名道玄,在宫廷作画。擅画佛道人物,笔迹磊落,势状雄峻,生动而有立体感。曾在长安、洛阳寺观中作佛道宗教壁画三百余间。苏东坡评价说:“道玄画人物如灯取影,逆来顺往,傍见侧出,横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语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有余,运斤成风,古今一人而已。”吴道子观音画碑,头束云髻,面部圆润,神态安静慈祥,衣纹线条简单流畅,栩栩如生。

    西和又有佛孔寺,在西和东边的佛孔村。佛孔寺依金鼎山而建,为丹霞地貌,高约四百余米,形似魏晋名窟“麦积山”,有“小麦积山”之称。崖上大小石窟十余处,主峰凿有上下四层石窟,排列各路神仙。底窟尤深,殿宇森严。窟前依势建庙,错落有致。唐代石窟,有两当的董真庵石窟,窟长约30米,宽25米,窟内有佛道雕像数十尊。董真人用大半生开凿而成,其间食盐就吃了三石二斗。黄花寺石窟为两当摩崖石刻文化,在黄花县遗址灵官峡中。建于隋末唐初,为两层楼式建筑,规模宏大,僧侣曾达300多人。寺中碑文载:“年食盐100担,粟3万担”。是甘肃东南及陕南的佛教活动中心。

    佛教在陇南的传播和盛行,使陇南文化发生了些许改变。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陇南文化的统治思想。佛寺的兴起,佛学思想直接或间接地渗入儒家思想之中,儒家思想唯我独尊的统治地位受到冲击。陇南文化随之增加了新的成分。佛寺的兴建,使建筑艺术发生了些许改变。许多寺院造型独特,建筑壮丽,装饰华美,具有庄重感和神秘感,对陇南的建筑艺术是有影响的。石窟造像的兴起,雕琢上增加了新成分。雕琢佛像是一种新艺术,有用铁铸成的,有用石凿成的,有用石灰胶成的,有用木雕成的,其雕琢之精,装饰之美,工艺之复杂,是前所未有的。绘画上的影响是明显的。寺壁都要绘画,或在墙壁上画,或在木门上画,或在纸上画,皆为佛像或佛家故事,其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非同一般的中国画。对文学方面的影响也不能低估,特别是大量佛教故事的传播,不仅对文人的文学创作有影响,尤其对民间的传说、故事以及口头文学影响较多。随之产生了一批寺院的建筑者、雕琢者、绘画者,以适应不断兴起的寺院建筑和石窟造像的需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