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说陇南-周秦氏拓荒西戎,氐羌族根深枝繁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陇南的古文化遗址是如此之久远、丰富,先民们开发陇南,守土为生,繁衍生息,艰苦创业,其功业可与山川媲美,使日月增辉。那么,谁是这些遗址的主人,谁是陇南先民的“根”!

    最早的陇南先民当属伏羲氏。伏羲“生于仇池,长于成纪”。天水被尊为伏羲故里,而秦安大地湾遗址是伏羲文化最有说服力的依据。大地湾仰韶文化一期(伏羲时代)出土的文物数以万计。西汉水流域的仰韶文化遗址,与大地湾仰韶文化不谋而合,其彩陶的型制和纹饰颇为相似。据陈泽说,他在西和县宁家庄发现一件红底黑纹彩陶钵,两线中间画有六个太极图式旋涡纹。他认为“这六个旋涡纹就是伏羲所画八卦太极图的滥觞。”伏羲氐族的迁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他们就是从仇池出发,沿西汉水上游而至于渭河流域。西汉水、渭河流域是我国最早的伏羲古文化带。生活在西和、礼县的先民,或是伏羲氐族的衍枝,或者就是伏羲氐族的后裔。

    西戎是继伏羲氏之后生活在西汉水上游的陇南先民。

    夏商朝时,西戎的活动就记之于《左传》等书。他们与夏商政府交往甚多,与周族、秦族是近邻,关系密切。西戎居住在今甘肃陇东、陇南的广大地区,其中居于渭河流域及陇阪以西的有绵诸戎、绲戎、翟戎、貘戎等。西汉水流域为西戎属地。西戎属汉藏语系,与氐、羌语言相近。农牧兼营,以农为主,披发,火葬。以宗法关系为纽带治理国家,“上含淳德以通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不治所以治”,据史家考证,西戎即伏羲氏后裔,一脉相承。远在夏朝,居于陕甘交界的周人,因遭受少数民族的骚扰,投奔西戎,其中的一支居住在西汉水流域。后来周人向东迁徙,遂离开西汉水,西汉水流域仍归西戎所居。2006年,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考古发掘,发现了规模大、规格高的战国晚期墓葬和车马坑,初步认定为西戎部落聚居地。

    《甘肃少数民族》一书载:“建立了周朝的周族,最早居于陕甘交界,与戎为邻,在不窑时期,周族曾投靠于戎。公刘及其子庆节时,始东迁至豳(陕西旬邑)”。又历十二世,到古公掸父时,周族又南迁至岐山的周原,“贬戎狄之俗”,摆脱了西戎的控制。随着周族的逐渐兴起,到殷代末年,以周季历为首领的周族,多次攻戎族,侵夺其领土,虏掠其人口,从而扩大了周族的地域和势力,并最终灭了殷朝,建立起周朝。

    《甘肃古代史话》对周族在西汉水的活动有具体的记述:“从不窑到其孙公刘迁豳前,周人就一直活动在今甘肃境内。其文化遗存,已经在天水、甘谷、武山、陇西以及西汉水流域发现。其中重要的遗址有天水的汝季村,甘谷的边下坬、毛家坪,西汉水流域的石碑下、赵家坪、寨子里、雷神庙、马家崖、石沟坪等。总数有二十多处,文化层厚者达二米,遗物主要是陶片和石器。通过它们,我们可以看到周人在夏商前期的一些生产和生活状况。”在陇南南部的白龙江和北峪河流域,周文化也普遍存在,典型遗址有柏林乡袁家坝尹家坪遗址。

    很显然,周人借西戎之地,耕垦于西汉水,周族是西戎之后生活在陇南的先民。

    《诗经》中的《公刘》一诗,就是写公刘率领周人迁至豳后重建家园的情景。公刘在陇时,继承先祖之业,“匪居匪康”(不贪享受),垦荒辟土,族民们装足干粮。到豳地后,观察地势,建造房屋,择地而居。“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族,于时言言,于时语语”。族民们劳动时的欢乐情绪表现无遗。周人迁岐之后,成为商朝的一个重要方国。说来奇巧,周人建国前后,以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为礼义之君,史称盛世。陇南的文县、武都县、成县、康县简称文、武、成、康,与周初的文、武、成、康四君不谋而合,被人们传为佳话。周宣王时,重振国风,以图再兴。《史记》曰:“宣王即位,二相辅之,修政,法文、武、成、康之遗风,诸侯复宗周。”更有奇者,文县县城之北有天牢山,山脚名古羑里城,相传这里就是殷纣王囚禁西伯候(文王)天牢。有文王庙,不知建于何时。据史书载,文王曾被纣王囚禁在今河南汤阴之羑里。文县民众以此而纪念文王,其中的缘由是不言自明的,亦见出周人在陇南人心中的位置。

    周族之后,长期定居西汉水的先民是秦人。

    秦人西垂陵园的发掘,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告诉世人:陇南礼县是秦人发祥地。自秦先祖中潏之后,秦人就一直居住在西汉水上游,筑造城垣,经营农牧,代代相传。“在西戎,保西垂”。“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嬴性多显,遂为诸侯”。秦人受封周室,长期接受华夏文化的影响,逐渐强大起来。西汉水孕育了秦人,西汉水宜耕宜牧的土壤,使秦人成为叱咤风云、不可战胜的一支力量。

    氐羌民族遍及陇南,其规模之大,分布之广,历时之久,影响之深,是其他民族不可相比的。为秦人之后的陇南先民。氐羌距我们最近,自称土族,或聚居而为群落,或与汉人杂处,经过漫长的繁衍演化,无处不在。

    “氐”字在甲骨文就出现了。最先的“氐”“羌”被称之为“氐羌”。如“雀取氐马羌”“氐羌只羌”等。《诗经》的《商颂》一诗中记载说:“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竹书纪年》中也记载说:“成汤十九年,大旱,氐羌来宾”。夏商时期,氐羌也有分别称谓的。殷人“伐羌”后,把所俘“只(获也)羌”人用做奴隶,如“乎多羌逐只”,即呼驱许多羌奴去狩猎,逐兽,有收获。甚至用之于祭祀,作牺牲品,如“用三百羌于丁”,即三百羌奴拉去祭父丁。据史书载,氐、羌皆属姜姓,为炎帝之后。

    陇南氐羌有称“白马”者或谓白马氐,或谓白马羌,其间的源流自可见也。《魏书·氐传》载:“氐者,西夷之别种,号曰白马……世居此陇以南,汉川以西,自立豪帅。汉武帝遣中郎将郭昌、卫广灭之,以其地为武都郡。自汧渭抵于巴蜀,种类实繁。”

    氐族自殷周至汉朝,分布在今陕西、甘肃、四川等地。甘肃氐族最早活动地区是陇南的武都洛峪及与川陕相邻地区,即涪江,白龙江,西汉水流域。魏晋时,受汉族文化影响很深,说汉话,穿汉衣,从汉姓。武都置郡后,汉政府将武都氐人两次北迁,至于酒泉等地。三国时,曹操又将武都氐五万余部迁至天水、扶风。天水氐族又形成了“清水氐”“略阳氐”和“临渭氐”。

    羌族曾参加大禹治水,武王伐纣。聚居今甘青交界的三河地区,包括今甘南藏族自治州和临夏回族自治州。战国秦献公时期,羌族以今青海为中心,一部分向南进入西藏,一部分向西至昆仑山北麓,一部分往东进入陇南地区。进入陇南的羌族称武都羌、白马羌等。汉景帝时,三河地区羌族东迁,被汉政府安置于狄道(今临洮)、安故(今临洮、渭源间)至临洮(今岷县)、氐道(今礼县、武山间)、羌道(今宕昌、舟曲及武都北部)一带。后于金城(含兰州)设置金城属国,安置青海南迁入的羌人。历时一二百年的迁徙,羌人分布到陇右广大地区,而以陇南的白龙江、西汉水流域为聚居区。武都郡所辖之县以道称之,源于氐,亦源于羌。羌道以羌族为主,氐道则以氐族为主。

    氐羌文化即寺洼文化和寺洼文化安国类型。新石器晚期,寺洼文化和寺洼文化安国类型遗址遍布陇南。墓葬多,已发掘的不少为小洞式墓葬形式。青铜器数量多,以马鞍形双耳罐为主要特征。在白龙江、北峪河、福津河流域,发现10余处氐羌文化遗址。出土文物为陶器,较粗糙,皆为泥质灰褐陶和夹砂黑褐陶。为马鞍形小双耳罐、高足豆、低档鬲以及炊器。器物上多符号及花叶纹饰,有少量红绘或黄绘。武都安化的任家坪墓群、城关教场的吊阙梁墓群和宕昌沙湾的高崖坪墓群为其典型代表。这些遗址是氐羌在陇南生产、生活的有力见证。

    氐羌民族对陇南的早期开发是做出了重要贡献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