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的幸福哲学-懂得舍弃,没有负担地生活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噩运与过失是不存在的;他能够应付自己,也能够应付别人;最为重要的是他懂得忘却。

    人必须懂得放弃一些事情

    尼采的权力意志学说要求人们要敢于破坏,即对以前的一切进行破坏,建立一种新的道德观、价值观,这就是尼采在《重估一切价值》里面所论述的主要观点。

    尼采的眼光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大方向哲学,而针对我们个人而言,其实也是一样的。有时候我们适当的放弃一些东西,有舍才有得,这是中国的一句古话,其实跟尼采的“破坏”是一样的道理。人们一直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了,而我们所得到的某些东西也许是一成不变的,比如我们的知识。当我们掌握一个知识的时候,我们牢牢记住,但是过了几年后,或许有更为先进的知识推翻了之前你掌握的那个知识,如果你不把前面的知识丢掉,你就没法学到新的知识,那么你的能力无形中已被世界淘汰了。所以人必须懂得放弃自己的一些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求得进步。

    1872年,尼采在语言学界彻底被人所排斥,当然了,对尼采的拒斥不一定就是坏事。这让尼采显示出他的初次特殊本能:善于将坏事向好的方面转化。

    这一年,对尼采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时期。他要对今后发展方向作出抉择。专门的语言学他是不打算搞了。他虽然很喜爱音乐,拿瓦格纳的话来说,至今看不出有成功的迹象;虽然他现在还时不时作作曲,但那只是玩玩而已,不能当正经事情来做。因为他知道有些东西不能过度拥有,一旦拥有了就得有能力去消化它,要不人就会成为这种东西的努力,其中语言学已经把尼采沦为了奴隶(对于尼采而言),因为尼采根本不愿意去消化和运用语言学。对于现掌握的关于语言学一切,尼采都觉得毫无作用,如果还继续搞语言学,他势必丢掉更有作为的哲学领域。本来尼采就感到自己窝在语言学这个小天地实在是太憋气了,正好趁此机会脱离这个东西。

    在《悲剧的诞生》里,他已经通过对古典文化研究这一形式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对世界的看法,实际上已经包含了他自己的哲学思想。但他对哲学的探讨还不是很深入,现在他想循着这本书的思路继续下去。既然他发现自己在寻根究底方面似乎还有过人的才能,干嘛不充分发挥这个长处呢?尼采丢掉了语言学,选择了哲学,让哲学来抚慰自身的孤独,再运用哲学创造出惊人的哲学体系。这是他该得到的,因为他敢于舍弃,所以他得到了。

    随后,尼采开始了他的哲学旅程,并创造了一页页辉煌的成绩,尽管他痛苦着,但却一次次快乐地活着。

    尼采放弃语言学而选择了哲学的故事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人必须要有做自我选择的权利和义务。试想尼采当初不舍得语言学,那么他还能在哲学领域做出这么大的贡献吗?显然是不行的。

    有时候,取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生存和发展的道理告诉我们,我们必须在该做出抉择的时候舍去一些东西,这样才能让另外一些东西更顺利地得到发展。

    权衡利弊,做出理智选择

    取舍问题,其实是一个理性与感性作斗争的话题。不愿舍去,原因无非有两个,对旧事物熟悉了,或者有情感上的依赖,习惯了旧的事物,于是感性地认为不能舍去。而要舍去的理由往往是理性的,经过了综合分析才得出要舍去旧事物的念头。所以,在这里我们要做一场感性与理性的斗争。

    尼采在理性和感性之间,往往会站在理性的角度来做倡导。作为取舍问题来说,也应该站在理性角度去处理这个问题。

    当你做出了理性的思维,科学地做出了权衡利弊,你会把感性压下去,从而舍去一些旧的,不利发展的东西。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一个没有发展眼光的人,往往会比较墨守成规。而墨守成规的人,内心都非常保守,对于旧的事物往往不舍得丢去。但是,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步伐,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或者处理问题,对于那些旧的、没用的东西我们应该要丢去,这样才能向新的事物发展。

    拥有发展眼光的人,他的内心是比较舍得放弃一些东西的,因为他发现了更有发展前景的东西,于是会毫不在乎地把原有的一些事物放弃,续而追求更好的事物。这就是用发展眼光看事物的人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放弃旧的,发展新的。

    把“放弃”看作“逃离”

    尼采放弃了语言学,在外人看来这是放弃,而在尼采看来,他是在逃离语言学,所以他做到了义无反顾地放弃了语言学,并觉得这是幸运的事情,不存在半点的依赖和留恋,使得他有更多的精力和勇气投向哲学领域,

    之所以说放弃可以看作逃离,是因为本来已经没有发展利益的东西,如果还一味的对其依依不舍,那它必将成为你的累赘,在累赘面前用逃离是最适合不过了。

    当你彻底弄清了事物的本质时,你会发现这时用逃离是最切合不过的了,那么你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做出放弃的选择了。

    有好奇心不是坏事,但对任何事情都好奇就不是好事了。这样会耗费自己很多时间和精力,在年轻的时候确定自己的方向,下定决心,一步一步的走下去,才是使自己不断充实的最明智选择。

    减少过分的好奇心

    尼采在《洞悉世界的本质》一文中这样说道:“随着精神视野与洞察力的扩张,对人而言,远方无非是四周的空间。”

    尼采的这句话让人想到了“无助、无奈”等词语,因为尼采在类似视野与洞察力这些由于好奇心引起的心态上给予了这么否定的判定,即远方无非是四周的空间而已。其实,如果我们理智分析,我们会发现尼采所说的并非没道理。宇宙间有太多东西我们是无法单凭好奇心可以了解的,我们只能随着需求一步步解决困难,从而达到解决和了解未知的目的。

    当然,我们不反对好奇心的存在,但是我们要切合实际地去对某个事物进行好奇,如若不然,那将如上述所说的,变成了毫无用处的意淫。所以我们倡导人们,不要太多过分地对事物产生好奇心,这样会浪费你的真正有意义的精力。

    从某种意义来说,尼采的早逝,是因为他对哲学有着过多的好奇心而导致的。

    从尼采在1888年写的几部作品看,他的观点是明确的,论述的问题也很集中,既有最新思索的结果,又有对以前重要思想的承绪。他的创作状态极佳,自我感觉良好,特别是在都灵期间。他对加斯特说:“我心情很好,从早到晚地工作着,我正在写一本有关音乐的小册子,我像一个半神半人那样地消化,不管马车夜间行驶的声音怎样嘈杂,我都能安然酣睡:对尼采来说,都灵有那么多特别合适的征兆。”

    但另一方面,尼采也时时有一种烦躁不安的感觉;它使他难受,但又不明白到底为什么难受。其实,这是他对未知的好奇心未能得到解决,一直处于无奈和不安宁状态,于是不自觉地感到烦躁不安。在给加斯特的信中尼采诉说道:“我经常处于一种习惯性的焦躁状态中,这种状态在我情绪较亢奋的时候,给了我一种不太好的好奇心理,它总是采取一种过于强烈的形式。”

    我们在看尼采这一年来的作品时,常常可以感到其中有许多不谐和音,它们或脱离总体显得是支离破碎的东西;或令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或极不得体,犹如另一个人在说话。总之,人格分裂的症状已经在这一年表现出来了。

    当然,在这之前好几年,某些征兆已经隐约出现,但那较为偶然;只是到了最后这一年,它们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经常:这是精神状态将要发生突变的前兆。

    人们评价说,尼采的这个自传也许是所有自传中最为奇特的。它的奇特之处就是毫不掩饰地自我夸耀、自我赞颂、自我陶醉,同时又不影响到它的深刻、明确和写人状物的生动。充分发挥了他对未知的一种探索,可能已发挥到了极致,从而导致精神出现混乱。

    果然,在这样的状态下,尼采在马路边上,抱着一头马的脖子,摔倒在地上,从此一蹶不振,精神彻底混乱。

    尼采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凡过于好奇地追逐一样东西,最终只能走向崩溃。当然,这样忘我的追求是值得人们敬仰的,但是假如我们最我们这种好奇心做一个调节,或许我们能发挥到更多的能量。有人研究了尼采的遗稿,发现尼采在死亡之前仍有大量的思想哲学观没表述出来,如果他没疯掉这么快,或许他能给我们呈现更多的哲学知识。

    在生活中,我们很多人抱着最理想的热烈追求,于是奋不顾身地去探索,对未知的好奇心到了极端地步,最后竟然走了弯路。比如,有人因为对人体结果的好奇,于是非法利用人做实验,这些由于太大的好奇心而丧失了理智的行为,就是因为好奇为扭曲的现象。或许这说的有点过,再来看看一些普通的事情,有人喜欢在公司聊天,因为好奇某位同事的生活,于是刨根问底,忘记了同事间的最低底线,结果造成了关系上的尴尬,影响工作效率。

    用理智的态度去对待未知的事物

    理智是感性的死对头,它的作用刚好平衡了一个人处于极端时的状态。当我们用理智的态度对待未知的时候,我们就会少一点关于感性的好奇。因为理性能清楚地指引你该如何做。

    比如,当你发现你喜欢玩某种游戏的时候,你总好奇地问自己,这款游戏打到最后会是什么样呢?于是你开始沉迷于游戏当中。但当你用理智的思维思考时,你会认为打游戏本身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适可而止。

    分享好奇,可以减少好奇心理

    其实,好奇的心理是因为内心得不到答案才产生的。因为人是有欲望的,人们对待未知永远都是积极的,所以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总想知道那个答案,于是就产生了对未知的好奇,极力去探索,越来越深,最后失去理智的一面。

    但是,当我们把这份好奇心与人分享的时候,别人会在语言上给我们一些答案,或者一些关于这个好奇态度上的写照,无形中可以淡化我们的好奇心理。

    对“欲望”的信仰——欲望是理智的一个组成结构,是对子虚乌有的原因的虚构。

    不要被占有欲所征服

    尼采说自己是一个好斗的人,而且喜欢跟强大的人战斗,是因为他有做“超人”的愿望,他所说的超人是指超越自己,打破原有的一切恶俗,不断提高自我。对于社会而言,要把一切不利发展的东西破坏掉,所以他说他喜欢斗争。而他的斗争并非为了占有,而是为了做自我的超越。所以,人们要正确认识奋斗的意义,不要把它变成“占有心理”。

    为何占有欲是不可行的呢?试想,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有占有欲,那谈何分享,谈何合作?

    1893年春,伊丽莎白第二次从巴拉圭回到德国,这时尼采的身体已经极度虚弱,精神完全混乱,被判定为:尼采疯了。

    伊丽莎白发现尼采在欧洲不少国家已经有了名气;在德国,也开始有较多的人对他发生兴趣。反映在市场上,就是尼采著作的需要量不断增大。出版商瑙曼决定出版尼采文集,由最熟悉尼采思想和生平的加斯特编辑;加斯特还打算为尼采写传记。

    以伊丽莎白的为人和性格,她是不会置身事外,而且还要成为这个事情的主宰。她坚决阻止加斯特写尼采传记,她要自己动手来写。她把尼采住处的一楼改建成尼采文献档案馆,取消了加斯特的编辑人地位,另外请人接替他的工作,并且从加斯特手中收回一直由他保存的尼采文稿。以后她又从奥弗贝克那里得到尼采写给他的全部信件。

    雄心勃勃的伊丽莎白利用手中的资料,特别是当时还未出版的尼采自传,准备写一部两卷本的尼采传。1894年9月,由于母亲强烈反对她在尼采病房楼下整理尼采文稿,影响尼采休息,伊丽莎白把工作室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年底,出版商付给病中的尼采1.4万马克的稿费,有6000马克被伊丽莎白转入她自己名下。

    到1895年初,伊丽莎白完成《尼采传》第一卷的写作。这一年年底,她以向母亲提供固定生活费为条件,迫使母亲让步同意由她全权处理尼采的文献档案。1896年8月,伊丽莎白把尼采的所有文献档案转移到魏玛。母亲死后,她把尼采也迁往魏玛,尼采其人和他的作品又走到一起来了。但无论是人还是文,都完全在伊丽莎白的掌握之中。

    不管伊丽莎白是出于什么动机,她在整理和出版尼采遗著上是做了大量工作的。在编辑尼采未发表的最后两年的遗稿时,她自拟目录,重新编排文稿的前后顺序,并定名为《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试图按照一个种族主义和反犹太主义者的形象来塑造尼采,但是却歪曲了尼采的思想。伊丽莎白赤裸裸地占用了尼采的这个名气的作用,歪曲了尼采的原意。这些都是世界的极大损失,直到几十年后,人们极力去研究尼采,才发现尼采的许多东西被他的妹妹篡改了。

    尼采的妹妹伊丽莎白的行为是彻底的占有欲望促成的。她想把尼采的稿件占有出版权,并获得大量稿费,同时她还想在内容上根据自己的出发点,自作主张地篡改,从精神和金钱上占有尼采的稿件版权出版动机。

    现代人的生活过于复杂,对于物质的追求过于赤裸裸,于是占有欲一直在困扰着人们。很多事实已经证明了占有欲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有的甚至会淹没一个人。

    抛弃自私,减弱占有欲

    很多时候,人的自私来源于占有欲。因为想要占有,于是会不择手段地保住手中的任何东西。

    所以,不管如何情况,只要人不自私,就不会存在占有的欲望。但是,人或多或少是有私欲的,不管是情感上的还是实物上的,都有自私的一面。这是允许的,因为自私很多时候也发挥了其作用,作为推动发展而发挥出作用。但是,如果私欲到达一定的程度,就会变成一件不好的事情。因为自私会导致占有欲不断增强,占有欲强到一定程度,人的行为会不受道德的约束,最后危害他人。

    爱每一个人,希望每个人都拥有更多

    爱,是人们荣恒的东西,它不会消亡,尽管越来越多的困苦让人选择了理智看待,但它还是矗立在这个地球的每个角落里。

    爱是感性的,从某种程度看,科学的理性会制约爱德增长。所以,有时候我们放弃些理性的东西,尽情发泄感性,爱自然而生。这样,我们就会随着爱减少那份占有欲了。

    认识公平意义,占有欲就不会伤害到自己

    人类发展到今天,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公平的重要性,因为公平可以使人平衡地发展,不会因为不公平而导致人们相互制约的力量。

    当你意识到公平的意义之后,你会自然在公平这个道德上自我遵守,不会去占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那么,只要不是占有那些不属于你的东西,其他的所有的占有欲望都不会淹没你,只能让你不断超越自己,获得更多。

    经一事,长一智。经历过后一定要从中有所感悟才算是有价值的经历。

    有舍才有得

    经历,被尼采视为增长见识和经验的一种手段。对于失去,很多人的对待方式不一样,有些人因为失去而痛苦,有的人因为失去而知道如何去争取,有的人因为失去而看明白了一些道理……不管失去给人起到一个怎样的效应。但是,我们坚信做每一件事都要符合自身发展要求才算是正确的。

    那么,现在我们针对失去引出一个真理,有舍有得。即有某个正确的态度,失去之后你会得到一些东西。要怎么才能舍去了又得到呢?简单,理智地认识舍去的,并就“舍去”这件事得出一些具有创造性的思维。那么,你将会得到更多。

    比如,你出门看到一名流浪汉,你走上前掏出十块钱给他,顿时你的心里特别愉悦。你的内心得到了巨大的安慰,因为这件事让你做了一会好人,你因为做了好人而变得自信,勇敢地面对所有人,你觉得你一下变的高尚了,于是你一切生活学习都变得愉悦、快乐起来。这就是你舍去了十块钱而得到了。

    由于疾病,尼采不再给学生上课了。之后,他干脆辞去了教职。从此,跻身于学术界的那个尼采不再存在。学术界不承认他,他也不承认这个学术界,用他自己的话说,完全脱下了学者的帽子。

    由于严重的眼疾,尼采不能够长时间看书了。实际上,在这之后,他几乎不怎么看书,与几十年的读书生涯绝了缘。这对于一个饱学之士尤其是不容易的事情。读书对于那些习惯于书本的人来说往往像鸦片鬼对于鸦片一样,有一种无法遏制的瘾。

    疾病还让尼采避免了同瓦格纳直接产生冲突而导致决裂,而是顺其自然地完成了这个过程。既然他的身体状况使他只能静静地卧床休息,哪儿都不能去,那他不同某人见面,就不算是违礼和冒犯的行为。他可以以此为由,避免一切他所不希望的人际接触和人际关系。

    虽然尼采失去了学术上的研究氛围,但是却迎来了他的新方向。尼采给他的书加了一个副标题:“为自由精神而写的书”。的确,在写这书时,尼采的精神生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总的来说就是自由。不受任何东西的束缚,自由自在地谈论自己想说的一切。不依据任何学说,不注重任何形式。彻底清算一切不合乎自己本性的东西,如他所说的那样:“毅然割弃自身的一切高级骗术、理想主义、美好情操以及别的女性化的东西”。把诸如天才、圣徒、英雄、信念、同情等等这些所谓的理想都“冻死”在他的疾病中,而他本人却因此而获得康复。这时他虽然是在极度的病痛之中,却正在重新掌握自己的命运,不断地获得胜利。因此他感到幸福!

    同这种精神上的内容联系在一起的,尼采的语言文字在体裁和风格上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他完全抛弃了那种学术论文的写法而采用自由挥洒的散文形式,主要以警句、格言、随感、杂论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不讲究逻辑的严密性和连贯性。

    整本书语调高雅,同时也充满嘲讽的口气,一副居高临下的气势,难怪让熟悉他的洛德读后感到很不舒服,难以接受。这书正好在伏尔泰逝世百年的纪念日发行,尼采认为这不仅仅是个巧合:伏尔泰是一个精神贵族,而尼采本人也是。从此之后,这种精神贵族的语言态度就成了尼采作品的一大特色。尼采就是这样从容地舍去,又义无反顾地得到。

    尼采的故事完全说明了一个问题,有些东西必须舍得,才会有最后的得到。因为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如果我们没法做到把一些东西舍去,那么我们所背负的东西将大大超过我们所能承受的范围。

    在现代社会,各项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了,知识量也随之丰富、庞大,而供我们选择的发展道路又是那么的多。所以,更有必要舍去一些,才能得到那些你真正想要的,或者你能发挥到极致的东西。

    有专一的精神,你就能做到敢于舍去

    专一,意思是朝着一个方向或者针对一件事情持续地努力,所以专一的人不会做太多件事情,他只会做他认为需要做的事。而对于三心二意的事情他是不会干的。

    正因为这样,所以专一的人在遇到好几件事情一起出现的时候,他会毫不犹豫地把一些东西排除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舍去,然后在专心做他认定的那一件事情。这样的好处在于他能把这件事情做到极致。

    把目光看的远点,自然会舍去眼前的

    通常而言,舍去的行为针对的都是已经拥有的,之所以舍去的原因可能是其不符合持续发展或者更好发展的需求,所以有了新的选择,于是产生了难于割舍的局面。

    居于这样的局面,我们如果能把目光看远点,我们自然会出现理智的一面,选择你需要选的,勇敢的舍去你认为不合心意的事情。因为你的长远目光看到了更加有诱惑力的东西,于是舍去就变得容易了。

    不管是学习、社会交往、工作、兴趣还是读书,无论在任何领域,如果想在某个方面有心的拓展的话,必须要掌握一个诀窍,就是以最宽广的爱去从事你想做的事情,不责备自己,不埋怨别人。

    凡事不必求全责备

    尼采对于自己做过的事从不会去后悔或者责备,哪怕是自己因为辞掉了大学的教务工作而使他生活贫困。这是因为尼采知道这样一个道理:凡事不必求全责备,有些事是责备不了的,因为它无法受人的控制,且责备是一件多余的事情,一个人做错了事最科学的方法应该是积极地地吸取教训,并把经验牢记于心。

    生活中,许多人看到别人做错了事,首先要做的就是责备对方,这无疑是在把对方的积极性消灭到零点。所以,正确的做法是,询问对方为什么会失败,然后帮助对方一起找到失败的教训,然后记住某一个错误的环节,一面以后重复出现。

    尼采的恋爱经历也是一个非常有教育意义的故事。

    尼采和萨洛美有一段很惋惜的恋爱经历,两人虽然没有轰轰烈烈地谈恋爱,但是彼此都花了大量的时间来维持或者都想极力促成交往。

    然而,当事情发展到彼此都很看好的时候,尼采的妹妹却在从中破坏了他们的交往关系。

    其实,到了最后,尼采意识到他和萨洛美的关系中已经潜藏着危机。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妹妹伊丽莎白。在她和萨洛美来陶滕堡之前,两个女性之间已经开始发生冲突,到了这里之后冲突更加严重,这让尼采很是恼火。最根本的原因是伊丽莎白对萨洛美有嫉妒之心,她不能容忍一个比自己年轻而聪慧的女子同自己的哥哥有如此亲密的关系。而萨洛美也不能容忍伊丽莎白对自己无端的攻击和诽谤。

    当尼采同萨洛美再见面时,并没有像他所设想的那样发展彼此的关系,反而产生了矛盾和冲突。萨洛美是同保罗·雷一起来的。尼采对他们的关系有所怀疑,怀疑他们相爱,怀疑他们在一起说自己的坏话,而伊丽莎白的诽谤更助长了尼采的怀疑和嫉妒情绪。尼采的这种态度在萨洛美面前显露出来,造成他们关系的恶化,最后导致破裂。一个多月后,萨洛美没有如尼采所想,同他一起去巴黎定居,而是同保罗·雷去了柏林。

    尼采同萨洛美的关系是以一种不友好不体面的通信结束的。他给她的最后一封信是这样写的:“再见吧,亲爱的露,我不想再见到您了。愿您保护自己的心灵不受类似行为的侵袭,并愿您那些在我看来是无可救药的品性能受到别人的欢迎!”

    就这样,尼采的一段简单的恋爱经历就此画上了句号。但是,尼采并没有埋怨任何人,即便后来他知道了他妹妹给他添来的那些麻烦,他也没有因此而责备他妹妹,而是认真地找一个更为确实的理由来安慰自己。因为尼采知道,此时的责备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只能让妹妹心里难受或者破坏他和妹妹之间的关系。

    尼采的故事也启发了我们一个道理,人们如果只知道责备对方,只能让事情变得更糟糕,而不是变得更完美。

    但是,事后我们积极的找出失败的原因,让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起码,事件本身能给你一个经验,能让你掌握一些知识。

    认识责备是一种无意义的事情

    很多时候,责备其实是一种破坏性的语言,是对事情不负责的表现。因为责备的语言破坏了别人的积极性,而对于自己,如果责备自己也会让自己失去信心。所以,它无形中成为了破坏性语言。这是对事情本身的一种不负责任。

    是的,当你意识到以上的这些关于责备的真正意义之后,你就不会轻易去做出责备的行为了。

    积极看待事物本身,打破责备的习惯

    往好的方面看,积极找到某件事对你有意义的方面,从而加以学习和提炼,让它变得更加有意义。比如,当你失败之后,你可以就失败这件事积极地想失败本身给你带来了些什么,也许是教训,也许是某些认识。总之,当你积极看到事物本身的时候,你会把主要的思维从人这个载体上移开。把人排除开,是为了避免责备的情况出现。而排除人这个载体,就是积极的把思维放到事物本身。

    新的意志是,有意识地遵循人类自然走过的老路。

    远离荒唐而危险的放纵

    不了解尼采的人,以为尼采是横空出世和遗世突兀的。事实上,尼采对人类的反常和弱点深有洞悉,他说:“这个‘我’教人们一种新的高傲:别再把头藏在天物之沙里!新的意志是:有意识地遵循着人类自然走过的老路。病人与老朽蔑视肉体与大地,发明天堂与赎罪说,但是,这甜而致死的毒药,他们仍然取自肉体与大地。他们自以为脱离了肉体与大地,但那脱离时的痉挛与狂喜还是取自他们的肉体与大地!”

    不错,我们生活在大地之上,这是一个无可改变的事实。人类也渴望精神的飞翔,但这飞翔并不是简单地脱离大地,违背大地或者不与大地发生关系。人类的生活要遵循大地的规律,真正的幸福与快乐也来源于此。

    所以,要远离放纵,荒唐而危险的放纵看似诱人,在美丽的外表下却掩藏着空虚与毁灭。

    尼采从小就是一个沉稳内向的孩子,目光严肃,做事认真。他的精神也具有多面性,在他的身上。可以看出一种恋父情结。少年丧父,使他始终需要一个父亲。当他放弃基督教后,他把叔本华视作精神上的父亲,再后来他追随音乐家瓦格纳,把他视作导师和父亲。再到后来,他同叔本华的哲学、瓦格纳的音乐通通决裂,他选择酒神狄奥尼索斯为崇拜对象。他自称是那个半人半羊的酒鬼兼色鬼的弟子和随从。这样看来,尼采是不是走向了颓废呢?

    事实上,尼采直到最后一刻,也未曾选择颓废。也正因为他的坚持到底,不改本色,使得他的强劲的思想学说不能得以接受,被迫中断教职,浪迹国外,陷入长时间孤独的写作生活。也正是他对人的情感和价值的坚持,使得他的个人生活也充满龃龉。荒唐而危险的放纵是偏颇、狭隘和违背常理的,而尼采对酒神的崇拜,表达从现代工具理性当中对生命感性的释放,是对生命价值本身的肯定,这也不是低级层次意义上的放纵。相反,他对待自己的人生非常机警和严格。

    旅居国外时,尼采生活简朴,跟穷人住在一起,小心翼翼地学会简单的饭菜。他得了病,也不向周围的人诉苦,事实上周围的穷苦的粗人也不会来关心他的疾病。一次,他大病一场,死里逃生之后,对道德问题有了更深入一层的认识。尼采对道德问题的论调,一般被认为是否定性的,但那否定实质上是更深入的探索。

    刚刚复活过来的尼采,对生命本身有着超出常人的体会。他认识到,道德问题实际上不仅仅谈论的是道德,它关涉到人的生命权力问题。是非、好坏、善恶、美丑、贵贱、祸福,最终都要归到生命本身的意义上来。尼采的强力意志思想由此感悟诞生,“所谓幸福产生的第一结果就是力量。”尼采又指出,人们通常所说的道德不是别的,只不过是对于习俗的服从。而已经陈旧、腐化和堕落的习俗,就像一道枷锁一样死死地禁锢着人类的本性,在这之上建立的道德只是对生命的偏见。尼采就这样诞生出他的超人学说,权力意志学说。

    积极向上,善待自己,不做违心的事,不堕落。

    人们并非心里没有区分好与坏的智慧的种子。那些走向放纵和堕落的人,无论事关大、小,往往由一开始养成的坏习惯导致。

    那一开始的情形往往是,明明心理感到别扭,却还是往前迈出了这一不该迈的一步。

    所以,要善待自己,不该做的事情则不要去做。幸福永远都是阳光给予的,阴暗的世界虽然也有其存在的理由和诱惑力,但是我们终究不能陷入堕落、沉迷其中。

    不偏激,不在已经过度的方向上一味固执地走下去。

    事实上,在一些如何对待生活、对待人生的最基本的事情上,都有其自身的道理,是我们必须探询和领会的。

    我国伟大哲人庄子在《养生主》中有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的生命有限,而知识是没有限度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就会弄得疲惫。”求知是人的生命活动中最高尚的事情,庄子通过这一点来论说,是想说明人做事情不能强力而求,超过限度的养生的道理。事实上,掌握好这个日常生活的基本之道的度,就不会有偏激、放纵的荒唐行为。否则,人们往往会误把偏激和荒唐当作本事和力量,结果贻误不浅。

    所以,不偏激,就是求道。这个道,也是尼采所毕生探询和追求的。

    把握住人生的根基

    每个人的存在,不管是作为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都是一个全面的存在,也可以说是立体的存在。所以,每个人的人生,无论在外在还是内在,都有根本的立足点。

    所以,除了身边琐事,我们还要看到不是那么具体、直接的大的事情,即除了日常生活的吃喝睡赚钱购物更高一个层次的事情,包括如何规划人生,把握机遇,以及如何沉潜下来,发掘自己的价值,确立目标,实现自我,等等。

    显然,对待不同层次的事情和问题,要有不同的眼光和方法,所以“识大体、顾大局”不仅要用到国家大事、公司战略当中,对于个人的人生规划,也不可少。想一想,自己的人生根基是什么,把握住这个人生根基,这样,一个人就不会迷失于荒唐而危险的放纵的沼泽。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