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的幸福哲学-无法改变世界时改变自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人总在脱胎换骨,更新换代,不断朝新的人生迈进。所以,对自己的批判,和听取他人对自己的的批判,其实也是对你的蜕变的一种促进,为了让你更快地焕然一新。

    强大内心,从每一次转变开始

    在尼采所写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尼采为人类树立了超人的理想人格。文章中提到的查拉斯图特拉,是一位隐居山洞的智者,有一天早晨他看到阳光照耀着山洞口,内心豁然开朗,联想起自己的生活,不禁觉得自己并不幸福,于是决定下山做一个凡人。

    查拉图斯特拉的内心之所以有这么大的转变,是因为他的价值观有了新的认识。他认为人的智慧要奉献给众人,这样才有意义,就像太阳一样,每天把光芒奉献给大地。

    其实,尼采的《权力意志》说得很清楚,他认为一个人的真实内心,会给出一个相对应的“现象”,这个“现象”就是你的行为、生活。所以,内心的转变,可以让你的生活发生转变。只有真正的在内心控制你的生活行为,你才能感觉到幸福。

    尼采的一生是坚定的,但也有过内心的转变和成长。正因为这样,尼采才能在诸多困扰当中痛并快乐地生活着。

    从25岁到34岁,尼采担任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古典语言教授。这份工作,在外人看来,是一个非常光鲜的工作,有固定薪水,同时也受到别人的尊敬,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生活。但是,34岁那年,尼采的内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突然辞去了大学的教务,之后在瑞士、意大利、法国等地休养,开始隐居于山林间,用笔诉说着自己的思想。这期间,尼采思想的泉水不断涌现,成就了他辉煌的人生。

    正是因为尼采孜孜不倦的思考,不断使内心有新的灵感,才有着这一笔笔可贵的思想财富,才成就了他不可替代的哲学观点。这一切,都来源于尼采的内心生活。虽然穷困潦倒,但是他却因为得到这些哲学智慧而感到快乐。如他自己所说的:“这一生都不会感到遗憾。”

    可以说,内心是行为的发动机。尼采在《曙光》中提到艺术家支配自己的弱点,大概是说,不同的艺术家有着不同的内心特点,所以这些不同的艺术家能作出不同风格的曲子。比如贝多芬的脾气粗暴,所以他的音乐常常会出现粗暴、强横、急躁的音调……

    居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这么认为,一个人的内心是可以表现出相映衬的外在现象,如果我们能改变内心,择优选择我们的内心,那我们就可做到择优选择我们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或者效果。

    内心与现实相呼应,是我们对“幸福生活”的基本要求。当现实生活遇到困难时,我们及时对内心作出调整,最后达到了生活的要求,那么我们的生活便会变得快乐起来。幸福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只求内心与你的生活是一致的,只要实现这点,你便感到幸福了。

    以诚相待,调整生活

    人与人相处的一个法则,就是要真诚相待。当然了,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改变自己的内心,因为每个人的内心或多或少都是有秘密的,这是人的弱点,如果我们能从中调整,把弱点清楚,那么就能做到以诚相待了。

    当你用以诚心去感受这个世界时,你会觉得世界是那么的真诚,你也会因为这种真诚而拥有了生活的幸福感。

    激发同情心,生活更和谐

    为了幸福的生活,我们需要调整内心。尼采有一篇文章叫《未来的“人性”》,里面的一句话很好地说明了人的内心的某种特殊的转变过程。原话是这样的:就算是与我们吃一锅饭的人,我们也不会对他吐露全部心声;可是,当有人发现我们的痛苦时,我们又将痛苦看做是平淡的事情。祛除别人的痛苦,就是同情的天性。

    根据尼采的这句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一个人的天性是有同情心的,前提是要发现别人的痛苦,当感受到别人的痛苦时,你的内心会一百八十度地发生转变,开始同情对方。

    我们要积极站在对方的立场观察对方,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事情,那么你就会比较容易地发现对方,从而达到改变自己内心的生活习惯。如果人人都能这样,那么生活就会变得和谐,美好起来了。

    道德培养,生活更自如

    尼采认为,如果某个人的道德信仰消失了,那么自然就丧失了生存的精神寄托,也必将走向灭亡。

    一个人的生活没有信仰是件很悲惨的事情(这里指的不是某个宗教信仰,而是自己的追求,道德标准等)。根据尼采所说,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一个人得以不断强大,是因为有了道德的束缚,不断把内心的弱点禁锢起来,把内心优点发挥出去,这样人才能不断地适应社会,不断强大。

    要做到转变内心,其方法就是用好的道德衡量自己的内心,把不可取的禁锢起来,把可取的发挥出去。让生活因为内心的转变而变得更加自如。

    人的未来即是其意志,根据一个人的意志去开导,是开展伟大与全部培育和教育的大胆尝试……

    以最大的可能性全力以赴

    在尼采的《人的蜕变》一文中,有这么一段话:“在对力与使命的积累和提高的积极状态下,以人为本而给予培养一切事物,他以他全部良心的知性来窥探人为实现最大的可能性的全力以赴。他更为清楚的是:人类,早已立于高深的决策力与崭新的道路上。”

    这句话很全面地概括了人的基本自我强大的要求,就是要不断的积累和提高,才能从容应对生活上的各种事情。为了实现这点,要以最大可能性的全力以赴,以求自身保持常变状态,这样才不至于落伍。

    现代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每天都在变化,如果一个人不能做到“常变”,很快将被社会淘汰。

    尼采20岁那年,进入了波昂大学,开始研究语言学和神学。但第一学期结束,他觉得是在浪费时间,便不再继续研究神学了。

    在波昂大学,他常听同学们交谈,有些人毫无信念激情地一遍遍重复黑格尔、费希特、谢林的各种公式,那些伟大的体系已经完全丧失了激发人的力量,另一些喜欢实证科学的人则阅读褔格特和比希纳的唯物主义论文。尼采读了这些论文,没能引起他的半点兴趣。尼采像一个诗人一样,要激情、直觉和具有神秘色彩的东西,不满足于科学世界的清晰与冷静,那些唯物主义者的青年还自称是民主主义者,他们鼓吹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哲学;而尼采不仅像诗人,而且在修养和气质上像一个贵族,以至于能对平民政治不感兴趣,他从没想过要过安宁而舒适的生活,所以他不可能对一般人那种可怜的生活理想感兴趣。

    在21岁的时候,尼采一如以往那样,将自己控制在一种训练有素的沉默之中,宁可保持缄默而不愿发表模棱两可的意见,而在这段期间,尼采对基督教的信仰越发远离了,他简直要把基督的信仰抛弃。1865年复活节,我们可以想象尼采的母亲听到她的儿子拒绝参加他们惯常的圣餐时,会是多么惊讶!

    事后尼采写信给他的妹妹伊丽莎白说:“如果你祈求心灵的平和与快乐,相信好了!如果你希望成为一个真理的门徒,探索吧!”

    尼采抛弃了宗教问题的约束,对于威权便愈富反抗的精神,他的性情也渐趋急切,有一个时期还加入喝酒、唱歌、打斗的团体。不久尼采便觉悟这种纵情的生活以及人群中的喧嚣只是带来内心的空虚而已,于是他又重返往日的孤独。

    试想,如果尼采按部就班地学习前人的那一套,那么他将失去继续强大自己的机会,也没有自我革命的激情。正是因为尼采时刻保持着“使自己常变,常新”的思维,所以他才有勇气突破旧俗,建立自己的一整套哲学体系。

    那么,作为我们,应该也像尼采一样,求变,让自己不断突破自己,战胜社会、家庭、生活等压力,以求蜕变,不断强大自己。

    危机感,是自我蜕变的原动力

    尼采的权力意志论其实到处显示出某种对人类发展的危机感。他认为人类在倒退,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所以需要权力意志来使人得到提升,并不断提升。

    作为个体的我们也正是如此,只要你时刻保持危机感,你将会有意识地去对自我做出改变,使自己不至于原地踏步。

    总之,一个人需要改变,需要变新,就需要有意识地让自己拥有危机感,用危机感来鞭策自己不断往前走。

    审视自己,做出改变

    在《镜中的反照人生》一文中,尼采对“一味地遵循客观”做了极大的批判。尼采这样说道:“我们说,他是一面镜子——没有什么‘自我目的’。其实,所有讲究客观的人在一切被认识的东西面前,也是一面镜子,以服从为一种习惯,除了认识和反映,再没有什么乐趣可言——他坐等着,直到有物来临,然后轻轻的展开,迈着轻盈的脚步,像幽灵一样的人从他的表面和皮肤溜过。”

    从这些语句中,我们可以知道,尼采认为只按照客观去“成型”,是一种坐以待毙的表现。所以,当我们认识客观的同时,我们也要对自我做出审视,然后利用自身的认识,去更深刻地认知这个世界,让我们得到提升。

    对生活保持热忱

    尼采在反驳斯多葛派的时候,几乎用了一针见血的态度去反驳。他是这样说的:“你们想要‘顺其自然’的生活?噢,高尚的斯多葛派们,只会睁眼说瞎话!把自己想象成为自然一样的存在物,毫无节制的奢华、无线的冷漠、没有意图、没有正义与怜悯,可怕而荒凉,并且漂泊无着,想象自己是一股冷漠的力量——你们如何能忍受这种冷漠的生活?——人们的生活不正是为了区别自然而存在的吗?”

    我们要学会用热忱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生活,而消极的“顺其自然”并不能使一个人得到提升。只要我们保持着热忱的生活态度,我们会无时无刻地展现出新的一面,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弱者的本质总是如此:在路途上迷失了自己,总是倦怠在主宰他们:我们出发到何处去呢?一切都是一样。

    倦怠将使你止步于前行的道路

    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尼采提倡生活要有热忱,要有意志。他引用查拉图斯特拉这个人说了一段话:“哦,我的兄弟们哟,我的自由的气息甚至于透过墙壁而到监狱里,到一切禁锢的精神!解放人便是创造。你们应该学习的,只是创造!你们应该学习优良的学习方法。”

    无疑,尼采对待生活是积极的,他主张人要去学习,学些优良的学习方法。如不这样,那么会如尼采所说的那样——倦怠会使勇敢的人在尘土中躺下,尽管他距离他的鹄仅有咫尺。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必须时刻保持一颗进取的心,不要对生活失去斗志,不要因为厌倦而放弃奋斗。如是这样,你将得不到成长。

    尼采对自己的哲学研究从没有间断过,从27岁开始执笔《悲剧的诞生》,尼采就没有间断过对于哲学的研究,即便他辞去了大学教务工作,隐居在山林,生活拮据,但他依然以前所未有的热忱专注于自己的哲学研究上。

    直到晚年,由于长期不被人理解,还长时间的疾病困扰以及长期的孤独,尼采在都灵大街上抱住一匹正在受马夫虐待的马的脖子,最终失去了理智。

    数日后,尼采的朋友奥维贝克赶来都灵,把他带回柏林。尼采进入了他的生命的最后十年。他先是住在耶拿大学精神病院。

    1890年5月,母亲把他接到南堡的家中照料。1897年4月,因母亲去世,尼采迁居到位于魏玛的妹妹伊丽莎白·福尔斯特·尼采的家中居住。在尼采的一生中,他的家庭始终是他温暖的避风港,作为这个家庭中唯一的男性,家中的五位女性成员始终围着他转,无微不至地关怀他,精心呵护他,尽量满足他的一切愿望。但尼采为了心中的崇高理想,毅然舍弃了这一切,像个苦行僧一样在这个风雨飘摇的世界中漂泊游荡,忍饥挨饿,沉思冥想。

    尼采就是这样不断的奋斗着,在他的脑海里,没有厌倦二字,即便是在他最艰难的时刻,他也不对自己的研究作出半点的让步。

    生活中,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如尼采那样,那我们势必也会变得强大起来。因为一个人的创造力是无止境的,只要有动力去创造,总能发挥出自身的最大优势。

    在尼采笔下的查拉图斯特拉这样教导人:“我觉得你们更贪恋尘世,更爱着你们自己的尘世之倦怠!贪恋的尘世,是因为尘世上有许多优良的发明,有些是有用的,有些是快乐的。但这是死之船舶!”

    是的,人们之所以倦怠,是因为没有动力的驱使,不劳而获地使用现成的优良发明。如果只有使用,没有创造,这个世界将被吸取干净,最后一无所有。人也是这样的,如果我们不学习更多的知识,你将成为这个社会的落后分子。

    不用现成的,开创新的领域

    尼采笔下的查拉图斯特拉说的没有错,人们之所以厌倦了现实,是因为没有憧憬,也没有了动力。而造成这样的原因在于人们都在不劳而获。为了消除这样的行为,我们必须努力去创造,只有创造,我们才能不断的成长。

    脑海里只想着创造,就会有动力去开创未来,而自己也因为创造而不断得到提高。

    努力发掘自己的好奇心

    人们对现状厌倦,是因为对未来失去了兴趣。所以,要使一个人有超越自我的动机,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人们对未来感到好奇,并有欲望去了解未来、开创未来。

    好奇心来源于对未来的思考和憧憬,在某些时候要有欲望存在,在欲望、憧憬以及思考的作用下,人们才会在这样的作用下变得积极,勇敢起来。

    挑战、超越自我的每一次“赌博”

    尼采的权力意志理论中,我们可以听到尼采那激动人心的声音,他仿佛在说:“超越,人只有自我超越,才能产生新的能量,而非顺其自然。”

    其实,在尼采的超人理论中也无处不显示出尼采蛮横的野心。从某种意义来说,这种超人的行动,是对自我的挑战,一次次地挑战自我,从这些挑战的赌博中寻求成功感。赋予的行动达成了目的,收获的是快感,反之则受到失落感。人生如果能一次次地自己跟自己打赌,那么,你将会在这些自我的赌博当中不断成长。

    那么,丢掉倦怠的方法就是——跟自己赌博,让自己行动起来。

    天才都有赖于干燥的气候和晴朗的天空——即,通过快速的新陈代谢,通过坚持不懈为自己获取无穷力量的可能性。

    勤奋是对时间的一种尊重

    尼采的思想大多是积极的,他要求人要有主动性,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取最大的能量。对个人而言,要有行动来支持才能以实现这一观点。

    尼采反对顺其自然的思想,他认为这样的思想是消极的,他提倡依靠意志去完成某些定下来的目标,用这样的意志力来使自己不断强大。

    懒惰,是人自我停止的表现,只有勤奋起来,才能不断地超越自己。尼采所提到的“超人”思想里,就是希望人要有不断超越自己的素质。而勤奋正是这种素质中的一种。勤奋,是人达到幸福快乐一种方法,因为勤奋能让人实现目标。当一个人自我超越的时候,那是最大的快乐。

    尼采进了普夫塔中学后,经过一年的适应,开始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并立志发愤图强,不浪费每一秒时间。他在15岁生日这一天,写下日记:“我已经长大了。此时此刻,我觉得自己对知识、对世界文化充满强烈的渴望。”

    新学年,尼采制订了一个庞大的学习计划,从拉丁文、希伯来文一直到天文学、地质学。而首先要研究的是作为一切知识基础的宗教。最后他在日记中写道:“知识的领域无比广阔,而真理的探求永无止境。”

    在努力学习功课的同时,尼采对希腊神话的兴趣更加浓厚。回到瑙姆堡度春假时,他和宾德计划着写一部关于普罗米修斯的作品。他们打算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情节动人心弦,语言绚丽多彩,总之,希望产生惊人的效果。受文学史老师的影响,尼采还对北欧古代英雄故事产生兴趣,阅读了不少编年史和古代冰岛文学集。

    在6年时间里,尼采每星期都有6节希腊文课程;拉丁文课程,在前3年是每星期11节,后3年是每星期10节。这样分量大而扎实的课程训练,为尼采以后的古典文化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尼采的勤奋是得到回报的,他通过如此紧密的学习,求得了个人的不断发展和强大。假如尼采没有小时候那种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那么他能成为一名大学语言教授吗?很显然是不行的。

    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应该把懒散的思想抛去,用勤奋去对待每一件事,把自己充实起来,总有一天会达成自己目标。

    另外,勤奋是对时间的一种尊重,如果我们在懒散中浪费时间,那么生命便失去了它的意义,因为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

    制定目标,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

    尼采是一位极其擅长追求目标的人,所以他一生勤勤恳恳,直到把自己的哲学诠释出来为止。如果不是他这般勤奋的追求,想必我们也不会看到他那旷世奇才的一面,更不会领略到他的那些精妙的哲学观点。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没有目标,那么这个人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最终导致懒散的行为。反之,如果一个人有了目标,有了憧憬,那么他的行为会跟着充实起来,不断处于努力的状态。

    所以,制定目标,是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的最好办法。

    坚定意志,打败懒散的习惯

    意志力,是决定一个人是否坚持继续追求目标的一项能力。这项能力能让在长时间未达到目的的人继续付出行动。只要你把自己的进取心提高了,那么你的懒散行为就可以得到抵制。

    尼采的《权力意志》所要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虽然尼采从社会层面阐述了发展的要求,但是把社会缩小到个人,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个人的发展就需要在某个层面上做出超人的意志力,努力让自己用行动去打破现状。

    建立行为准则,强迫自己行动起来

    尼采曾说:“我的人生经验告诉我一个结论,我却对这种结论加以抵制,尽管看似司空见惯,但是我却不愿意相信这个结果:大多数的人缺乏理智的良知。”

    尼采的这句话在强调一种人生的“框架”,并要求人要不断的根据这个“框架”进行生活。那么这个框架是什么呢?那就是理智的良知,从个人来说,这个就是一个行为准则。如果失去了行为准则,那么个体势必变得软弱,懒散。

    对于现在的社会而言,许多人都缺乏理智的良知,不知道该如何去为自己建立一个可行的行为准则。在没有准则的人生里到处碰撞,最后有气无力地失去了继续奋斗的力量,意志力消散,伴随而来的是懒散。

    如果我们很好的建立一个行为准则,那么我们就有了一个无形的东西在鞭策我们,从而达到了积极行动的目的。

    平庸藏真理,即使平庸的头脑也有最熟知的真理。

    丢掉小精明,保持必要的迟钝

    尼采的一生尝尽了孤独的折磨,但同时他也享受尽了孤独带给他的幸福。如此说来,同一种状态,可以给人不一样的感受。

    那么,针对我们的生活而言,有时我们也可以一分为二地去感受同一样东西。或者,当我们做出行动时,也可以一分为二地评判这个行动。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把我们那些自认为精明的东西去掉,把最原始的思维保留下来,对这个世界的反应迟钝点,也许我们同样会收到不一样的感受。

    尼采在巴塞尔的头几年,他实际上是生活在两个环境中,一个是大学校园,他在那里当教授,搞学术研究活动;另一个是离巴塞尔不远的托里普森,那里居住着瓦格纳一家。

    尼采刚到巴塞尔不久,大约三星期后,尼采处理了一些必要的事务,还没有开始自己的就职演讲。实际上尼采一到巴塞尔就想着拜访瓦格纳这件事,于是在5月15日,一大早,他第一次拜访了住在托里普森的瓦格纳夫妇。

    托里普森是一个伸入湖中的小岛,宁静的别墅、幽雅的花园,一代音乐大师瓦格纳就隐居在这里。

    尼采到了瓦格纳的家门口按响门铃,仆人出来迎接,尼采给接待的仆人递上名片,仆人进去通报。过了一会儿,仆人出来很客气地问道:“瓦格纳先生想知道,您是否就是在莱比锡见过面的尼采先生?”

    尼采回答说:“是的。”

    仆人转达主人的意思——他现在正即兴创作,能否请客人中午时分再来共进午餐。尼采表示遗憾,因为这次他是跟同事一起到这个湖上游玩的,同事还等着他呢。

    仆人又进去了一会儿,出来后再次代表主人向尼采发出邀请,请他后天来托里普森见面。尼采欣然允诺。在这整个过程中,尼采一直隐约听到院子里传出的各种变化的和声,时而舒缓,时而激昂,只是在仆人两次进去时才被打断一会儿。显然,这个房子的主人正处于紧张的忘我的创作激情之中。常常处于思想激情之中的尼采能够理解瓦格纳此时不容任何人打扰的状态。

    于是,尼采和瓦格纳夫妇于17日见面。此后,尼采和瓦格纳成为了好朋友,并经常来往。而瓦格纳的音乐也深深影响了尼采,从而为尼采在今后描写关于音乐的艺术这些哲学问题时提供了不少元素。

    在尼采一分为二的生活中,在巴塞尔是表象,他有自己的工作,有那些恭敬听他讲课的学生和和睦相处的同事们。但他找不到一个特别知心的朋友,只有在托里普森他才感到满足,那里有本质。

    在托里普森的生活可以说是尼采一生中最难以忘怀、最幸福的时光。1888年11月,已经遭到精神病侵袭的尼采在自传中还这样写道:“因为在这里回忆到生活中的某些安慰,我应该对那件给我带来最深刻、最可爱的欢乐的事情——即我和瓦格纳的亲密关系说句感激的话。我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姑且不论,但我根本无法把在托里普森的那段日子,那些充满信任、欢乐,闪烁着崇高的思想异彩的时光——那些最深沉的幸福的时光从我的生活中抹去。我不知道在别人眼里瓦格纳是什么,我们的天空中可从来没有过一丝阴云!”

    尼采和瓦格纳的友谊是得以建立,是在一次那次三次被拒绝后开始升华的,这显示了尼采对待人的迟钝决定。如果尼采在拜访瓦格纳时,由于瓦格纳的三次更改约见时间而生气,并从此不理会瓦格纳,那么尼采将会失去这位朋友。但是尼采选择了情感上的迟钝,一次次满足和理解对方,所以才有后面的交谈。

    人生也是一样,如果遇到点小挫折就开始展现自己的那点小脾气,然后展开你那点小精明地对付对方,那么事情将会变得更加严重,得不到更好的发展。

    耐心观察事情的发展动向

    很多时候,人之所以喜欢表现出自己的那点小精明,是因为觉得自己有能力去控制事情,或者可以站在事情的顶端,其实并不尽然,有时候我们要保持一定的迟钝,任事情发展,再通过时间观察事情的发展动向,这样我们才能得出处理事情的更好方法。

    求胜心不宜过强

    尼采在《权力意志》里强调人要有超人的意识,但是这只是一种潜在的意识,并不要求人不择手段,凡是要适当为止,只有把心态放平,保持适当的迟钝,留足时间去思考,这样才能超越自我,成就你的人生。

    养成深藏不露的性格

    深藏不露是一种谋略,这种谋略讲究的是不动声色。也就是说即便你有多精明,你也不要让人知道你有多精明,这样的目的是为了混淆对方对你的判断。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比如你跟人辩论,如果你一下把你的那点伎俩发挥出来了,对方就可以看出你有多少实力了,那么接下去的,对方会根据你的实力做出对付你的方案了。

    所以,如果我们保持必要的迟钝,那么对方会看不清你的真正实力,他也没法做出对付你的下一步方案了。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要有意识地、最大限度地提高人的力——因为它能够创造超人。

    像狮子一样自由勇敢去追求

    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有这么一段话:“狮子已经来到,我的孩子们啊,我是多么喜欢于你们的来到!我的时候已经到了!这是我的时候,拂晓的光破空而出,黑夜隐去,收起它沉重的翅膀,我的白昼开始了,现在来吧!伟大的你的正午啊!”

    这段话表现出了主人翁对未来的生活的一种憧憬,一种自己得以向前进的喜悦。在尼采的哲学世界里,狮子代表争取自由和追求人生的主宰。这说明了尼采鼓励大家要有追求,并不断让自己前进,不被现实阻碍失去自己的追求。如果只是一味的如查拉图斯特拉呆在山洞时的样子,那么人势必没有任何意义,只有不断地去开创,不断前进,人才能获得力量,获得新生。

    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喜欢安逸的生活,特别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人买了房子,就靠出租房子养活自己,无所事事。虽然不大富大贵,但也不至于活不了。但是如果明智点的人仔细想想,他会发现,他一点都得不到成长,生活会因此而感到无聊,无意义。因为他失去了生命中的创造力,所以,要想办法使自己不断前进。

    1850年春,尼采全家迁往不远的瑙姆堡镇。到了那里,全家可以得到各方面的照应。然而,由乡村来到城镇,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城堡大教堂、街道、喧闹的人群,还有他们现在住的那幢比以前小得多的房子,这一切都让尼采既感到新鲜,又有着某种不适应。

    尼采是在乡村长大的,乡村那种安谧的气氛已经同他的性情合而为一了。田野、悠扬的晚祈的钟声、落日的余晖、天空飘动着变幻为苍狗的白云、万籁俱寂中似乎诉说着更加深沉而神秘的声音……这一切都不再有了。

    在变迁中,尼采的心情似乎夹杂着一阵阵悲凉。但这种悲凉的心情很快得到了转变,因为祖母和两个姑姑不断灌输给他的一个传说,使得尼采更有力量在这个小镇上生活,因为他要不断超越自己。他是如何得出这样的思维的呢?

    祖母常常向尼采兄妹讲述自己祖先的辉煌历史。祖母说:“你们的远祖是波兰人,姓尼兹克,世袭伯爵。在宗教改革运动时期,尼兹克一家不顾宗教迫害,与天主教教会断绝关系。在这以后,他们遭到驱逐,过着悲惨的流浪漂泊的生活达三年之久,最后才在普鲁士定居下来。在逃亡前夕,尼兹克家一个男孩诞生。尽管他诞生和成长在家族的劫难之中,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却长得特别壮实,最后高寿而终。先祖把强健和长寿的特质传给了自己在普鲁士的后代。”

    这是尼采百听不厌的故事。听得出了神,恍惚中他自己也成了那个为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和肉体遗产的受难之子。尼采常常庄严地对妹妹说:“一个尼兹克伯爵是从不撒谎的!”

    这个传说在尼采那里深深的扎下了根,这个先祖,也像他的父亲那样,对于尼采具有一种深刻的象征意义。而正是先祖的故事,让尼采知道了前进的必要性,一个人要做出不断的斗争,才能在这个世界上不断前进。

    尼采晚年在自传中归纳自己的特性时还列出了一条:好战。他说进攻是他的一种本能。这种好战的精神最初的动力和楷模当来自他对自己波兰远祖反抗宗教迫害的敬仰。他说:“具有与人为敌的能力、当敌人——这需要以坚强的天性为前提。凡是强大的天性都具有这种能力。这种天性离不开反抗,因而它寻求反抗。”

    尼采在这里对反抗和怨恨感作了区分:前者是侵略性激情,属于强者;而后者是弱者的属性。他作为一个哲学家,应该在向课题提出挑战来体现他的反抗精神。

    尼采说自己同人作战的一个原则是:只打战绩卓著的人。这是确实的。他首次出道时,矛头所指,是古希腊第一圣人苏格拉底,闹得那些虔诚的学者们一个个目瞪口呆,惊愕得说不出话来。以后更不得了,直接向万能的主开刀,向基督教发起一阵又一阵猛烈的进攻。反叛者无畏,远祖的精神鼓励着他。

    就这样,尼采凭着这种不断斗争,不畏惧的精神,不断让自己前进,最后成功地把自己的哲学观呈现在世人面前。

    尼采的故事与他的哲学思想是一致的,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尼采高唱超人思想,所谓超人的思想就是鼓励人们要突破自己,不断的让自己得到超越,不要顺其自然地荒废在这个世界上,世界需要人们有意识地区打破某种现实的东西,从而得到新生。

    其实,生活也需要“超人”思想,要不断的求的前进,这样才能不被世界所打垮,生活才能一天比一天美满。

    审视自己

    每个人都要有一颗审视自己的心,因为这样才可以把自己看得更清楚,看清楚自己有没有前进,失去了些什么,得到了些什么,从而鞭策自己不断的努力,让自己前进。如果失去了审视自己的心,那么再如何去激励自己,也将变成一颗虚无的,无头苍蝇似的到处乱飞,最后徒劳无功。

    生活上有许多地方需要我们自我审视,比如你的工作是不是做到最好了?你还欠缺什么?诸如此类的自我审视,你会发现,你已经在悄无声息地前进了。

    实时回忆你的过去,总结经验

    总结经验,是一个经验累加和巩固的必要行为。只有巩固了前面的经验,我们才能根据经验提升自己,所以有时候回忆是使自己进步的一种行为。

    回忆有几种方式,有的人通过回忆找到某种逝去的安慰,这是没有进步的,因为这样的自我安慰只能使你的目标停留在过去。而有一种回忆是挑剔自己的过去,然后迅速回到现在,从起到过去与现在有个真实的对比,从而找到你成长的经验,这样的回忆是积极的,是可以让人得到前进的。

    敢于超越别人

    人在社会上能否站住脚,关键在于能否超越别人,尼采的超人学说强调的就是这点,他说:“人的价值唯有与他人相对照,才能衡量出来。”

    那么,如果我们每天都对照别人,再看看自己缺少那些东西,从别人身上学到我们所没有的,一天天地学习,超越别人,那么我们无形中就在前进着了。

    但凡生有洞察整体危局之眼的人,当他发现人本身的坠落时,也会和我一样认识到偶然性的巨大力量。

    小小的改变,会带来巨大的力量

    尼采曾说:“自己的所有行为,总会成为其他行为、思想与决定的诱困,甚至对其产生巨大的影响。行为不可能不产生任何影响”

    尼采的这句话说明无论行为大小,只要有一点改变,就能够培育一切事物,对未来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生活亦是如此,每一个小的改变,都有可能给人带来巨大的收获。比如,一次面试机会,就有可能改变你的命运,让你彻底把原有的工作性质抛弃,接受新的,更高一层面的工作环境,人生从此与众不同。

    10月17日,在度过21岁生日后两天,尼采到达莱比锡。18日,在莱比锡大学注册学习古典语言学。这时他对于自己今后的职业也想清楚了:“我的目标是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首先要在青年人中激发起必不可少的深刻思维并培养他们自身的评判能力。这样,在他们心里就能不断地提出为什么要学习研究,什么是他们的研究对象以及怎样去研究这样一些问题。”当时,尼采首先就是以这样的要求来规定自己的学习活动的。

    在莱比锡大学不久,尼采就感觉到,在莱比锡仍然处于同波恩一样的孤寂之中。这种孤寂对于做学问也许是极好的,而里契尔教授希望于他的也就是专心于学问。这位老先生对于陪着自己一起转到莱比锡的高足有如慈父,关怀有加。但老先生学术兴趣的范围较为狭窄,是专家学者型人物。他很喜爱尼采但不能深刻了解尼采,不能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更不用说在人生道路上的指引了。相反,他一再告诫尼采不要心有旁骛,不要陷入神学和哲学领域的泥坑。这种告诫反而造成了尼采对于古典语言学的某种厌倦,因为尼采在本质上,不是一个甘愿埋头于故纸堆的书斋学者;当他强迫自己这样做的时候,不禁觉得自己做出了太大的牺牲。

    这时如果不是发生了一件对于尼采来说十分重大的事件,这一事件的重大程度也许只有父亲的去世才能与之相比,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尼采的生活。而这件事情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

    这个事件就是:发现了叔本华!

    到莱比锡大学不久,一天,尼采在旧书店里偶然翻到了一本书,是亚瑟·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华这名字对他还相当陌生,他随手翻了几页。平素他的习惯是不急于买书,这次不知怎么回事,似乎有个神秘的精灵在悄悄地对他说:“赶快买下这本书回家吧!”于是他立即买下这本旧书回到住处。

    刚跨进房门,他就打开这书读了起来,马上被它深深吸引。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一本书、任何一个思想家能够对他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在他的心灵中造成如此强有力的震撼!

    尼采有整整两个星期几乎没有怎么睡觉,凌晨两点上床,6点起身,完全沉迷在这部书中。他在这书中不知死过去多少回,又活过来多少次。这本书是煎熬、炼狱、虚空和毁灭;这部书又是无比的欢欣、抚慰、充实和再生。

    看得累了,思得苦了,他就坐在钢琴旁随意弹奏,让自己的思绪,和着叔本华的文字化为潺潺的声音之流。人生、世界、苦乐、悲欢、意义、境界,融合成一片不可言说而又必须言说的东西。

    尼采通过叔本华而发现了自我,这个他一直把握不定、又一直坚执去把握的自我。半个月的时间,他经历了只有临产的妇女才能感受到的阵痛和随之而来的创造的大欢欣。

    是叔本华让尼采再一次获得生命,在他精神处于低沉、徘徊、危机之时拯救了他。他对这位哲人的感激之心无可名状,唯一能表达他的心情的是,把这位哲人称作自己的父亲。自5岁以后就失去父亲的感情又复活了。尼采内心在想:“是的,叔本华就是自己的父亲,父亲!”

    此后,尼采开始了他漫长的哲学道路,并在这一条道路上杀出了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

    尼采受叔本华的影响完全来源于一次小小的改变,一次小小的巧遇,让他的人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生亦是如此,有时候可能会因为一次小小的改变而获得巨大的收获。因为每一次小的改变会给你带来完全不一样的感受,当这个感受被你的某些行为加于放大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这个小小的改变竟然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接受新事物,才有改变改变与收获

    尼采既然主张超人思维,证明了他对于新事物是持积极态度的,他不反对新事物的发生,而是倡导别人要不断地制造、接受新事物,达到超人的目的。而往往新事物都是在一些小的事物中体现出来的。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积极接受新事物,做到注意小事物,做到小的改变,然后在量变中得到收获。

    注意每一个细节

    细节往往决定大局,很多时候细节隐藏在深处,需要人仔细去挖掘。所以,生活中处处留心观察细节,你会发现改变随时随地都可以。

    不随性,才有每次的小改变

    尼采曾在他的著作中批判了顺其自然的道理,因为他主张超人学说,超人的意思是要超越自己,这就要求每个人去突破一些自己的习惯,做到最大的改变。

    人生也是如此,只要我们处处希望突破,不随性,那么我们就能从一次次小的改变,走向成功。

    第章心中充满阳光,就能常看到希望

    驱使人前行的唯一原则乃是痛苦,痛苦高于快乐,快乐不是肯定的精神状态。

    有痛苦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尼采曾说过这么一段话:“人类是天生的释谜者,立于山高之巅期盼着未来,身处于今天和未来这两者的矛盾之中,就好像下一个世纪的第一胎婴儿一样……尽管这时的视野并不非常明亮,但是我们的航船已经再度起航,做好了一切准备去面对重重危险:我们再度为了伟大的知识开始了冒险的旅程;我们的海洋再度敞开前所未见的胸怀。”

    这段话来自《欢乐的含义》一文,第一句话:“人类是天生的释谜者。”很好地说明了人是有能力去解析未知,而后面的话语是鼓励我们要朝着未来去做冒险的旅程。

    其实尼采的主要用意在于,告诉人们没有什么是值得悲伤的,因为我们是天生的开创者,有能力解析未知的一切。即便现在的视野并不非常明亮,但是我们要做好去奋斗的准备。欢乐其实一直伴随着我们,只要你用快乐的思维去理解现在和未来,你就可以得到幸福。

    也许你经常感到不满足,感到痛苦,但是尼采也说了,痛苦高于快乐。意思是说,有痛苦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其实所谓的痛苦,就是快乐。痛并快乐着,其实完全取决于内心,发展、追求都是痛苦的历程,同时也是快乐的,因为我们有能力去解析未知。

    到瑙姆堡的那一年,尼采开始上学读书。这时,病痛的影响明显地表现出来。他眼睛高度近视,不断出现头痛的症状,几乎每年都要因病缺几十天的课。母亲用冷敷、淋浴、散步等方法为他治疗,尽量减轻他的痛苦。

    无休止地遭受病痛的折磨,这是尼采生活的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实际上尼采在生理上是一个半残废者。对于别人只是偶然事件的病痛,对于他是生活中的家常便饭。显然,他的整个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都是建立在这个事实之上。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思想、生活与疾病同在。

    对于这一点,尼采在自传中有深刻的认识和阐述。他承认自己是一个颓废者,同时又是其对立物。说自己是颓废者,是指他一生都是一个病者、残废者;说自己又是颓废的对立物,是指他一生是不断地顽强地同病残作斗争的一生。

    正因为他是一个病残者,他对颓废问题是内行,对它特别敏感,观察细致入微,甚至连观察器官也变得格外精细。他既不断地从一个病人的角度去看健全的生命,又不断地从丰富的生命的充盈和自信来俯视颓废本能。因此他有别人不曾拥有的独到的长期经验。这是唯有他才能重估一切价值的首要原因。

    尼采的感受好像是从病患中重新发现了生命,发现了自我,由此品味和体验到一切美好的而在一般人看来通常是微不足道的东西。他从自身要求健康、渴望生命的愿望出发,创立了他的哲学。

    尼采在自传中还提到自己心理和精神上的另一个特点,即任何时候都毫无怨恨之心。他把这个特点也归结为自己长期的疾病。他认为怨恨情绪是病人的大忌,同时又是病人最容易染上的毛病。由于身体虚弱而造成的怨恨情绪其实对弱者自己危害最大,应该克服。

    对于精力充沛的人来说,怨恨更是多余的情感;对怨恨的克制本身就是精力充沛的证明。因此,他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部不会产生怨恨之情。他的哲学就是向复仇感和怨恨感宣战,而他所反对的基督教,也不过是一种怨恨情绪的产物罢了。

    尼采对于病痛的承受是来自内心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痛苦与否跟肉体有联系之外,还跟内心思维有联系。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内心能量,那么多大的病痛都可以从内心进行调节,也就是说快乐与否完全出自于内心。

    在生活中,许多人往往被现实折磨的痛不欲生,整天闷闷不乐,其实这仅仅是内心的一个弱点,只要我们以另外一种思维去思考问题,那么快乐便悠然而生了。比如,尼采的病痛,本该痛苦的、值得抱怨的事情,他通过内心的调节,变成了——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会产生怨恨情绪。

    把痛苦看作是一种进步

    尼采是一个典型的痛并快乐的人,虽然他的病痛几乎伴随了他的一生,但是他从没有悲观过,也没有因此而怨恨过病情。因为他把“病”看成了一种局部的不健全,而不是整个人的不健全。所以他还是快乐的。

    如今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了,原因在于这个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都觉得生活不幸福。房子、车、存款等等的问题,也许让你有理由说不快乐。但是只要你把这些压力造成的痛苦看做是一种进步,那么你会因为压力带来的痛苦而感到快乐,因为痛苦越大,你进步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一分为二地看事情

    凡事都有其两面性,当我们遇到不愉快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应该积极地往美好的方面想,然后找到可行的方法解决事情。

    把事情一分为二看待的目的在于摆脱痛苦。当你的思维已经偏向美好的一面时,你就可以摆脱痛苦,内心感受到快乐。

    看清事实

    尼采之所以觉得他的人生是无怨无悔的,并充满快乐的,是因为他看清了一切。尽管孤独,但他却能享受孤独。

    其实很多人都能享受孤独,但是并没有快乐起来,原因在于自己没有看清事实。如果你看清事实了,那么快乐自然而然地就升起了。

    对于一个健康的人来说,病患几乎被当作是生命的特效药,是促进旺盛的生命力的兴奋剂。

    慧眼中往往藏着美好的天堂

    尼采曾说:“我感受到了那些轻易不能感受到的,虽然是微不足道,但却是珍贵、美好的东西——从自我健康、渴望生命的美好愿望出发。我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哲学……在这里,我要真心地提醒大家:当我的生命力处于弱势的时候,也就是我脱离悲观的时候。”

    尼采的这段话让我们看到他的一个美好的天堂。尽管病痛纠缠着他,但他仍然以一种旺盛的生命力活在这个世界上,并创造出属于他自己的哲学,这是因为他从生命弱势当中脱离了悲观。

    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藏着很多美好的天堂。但是需要慧眼才得以发现,那么这些天堂到底在哪里呢?需要我们用一个思维去思考。比如,失败后你得到了经验、痛哭后你得到了释怀,等等。这些都是智慧,都是藏着的另一个美好的天堂。

    尼采独自一人在拉帕洛过圣诞节,在经历了痛苦、羞辱、懊悔、愤怒和自责种种复杂情绪的折磨之后,尼采需要摆脱这一切。而能够帮助他做到的,就是让自己沉浸于纯精神世界的漫游之中。这时他又开始体验到前一年夏天在西尔斯─玛丽亚出现过的那种激情,一种不可遏止的创作冲动汹涌而起。这种状态下,尼采诞生了他的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尼采在后来的自传中回忆这一情景说:“这年冬天,我是在静谧的拉帕洛海湾度过的。当时我的健康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这年冬天,天气寒冷,霪雨霏霏,我的小饭店离海边不远,大海的涛声使我夜不成寐。总之,差不多是我希望的反面。尽管如此,却几乎证明了我所说的话,即一切决定性的东西都是在‘逆境’中产生的。是年冬,在不利的情况下,我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诞生了。——每天上午,我都沿着朝南方向通往左格里的宽敞大街漫步,登上山岗,穿过松林,远眺大海;每天下午,只要健康状况允许,我总要沿着桑塔玛格里塔至波尔多弗诺岬角滨海漫步。查拉图斯特拉的整个雏形,就是我沿着上述两条路线漫步途中的产物,更确切地说,首先,查拉图斯特拉本身就是典型:他袭击了我……”

    一个超人的形象进入尼采的笔下,他在写作中感到极大的快慰与安适。在给奥弗贝克的信中他说:“我感到仿佛受到了闪电的触发,眼前一片光明。”到2月上旬,他完成了第一卷。这次由他自己誊写全文,14日寄给出版商施玛蒂纳。

    年底尼采离开热那亚到达法国南部的尼查。这里空气新鲜、天气晴朗、阳光充足,尼采准备在这里过冬。1884年1月,他的创作激情再度高涨,很快完成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三卷,心中深感快慰。他在自传中回忆这段情景说:“在尼查,在这使我生平第一次得以享受生命光辉的天宇下,我开始和完成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第三卷。全书(3卷)费时不到一年。尼查风光中许多不知名的偏僻去处和山岗,消磨过我那难忘的时光。人们经常可以看到我在手舞足蹈,那时我不知道什么是疲劳,七、八个小时在山间盘桓成了家常便饭。我睡得很好,面带笑容,我神采奕奕,精神焕发而坚忍。”

    很难想象尼采在生命最艰苦,病痛到了极点的时刻他的那份成就感竟然是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创作中得到的,他巧妙地把藏在哲学里的天堂挖了出来。那份对于创作的冲动,其实就是尼采的一片天堂。这是尼采的智慧指引着他去发现那片属于他的美好天堂。

    在生活中,也会有许许多多的天堂,但是需要我们努力寻找。上班不如意,家庭琐事搞得你不愉快等等,这些都不是阻碍你获得美妙天堂的东西,而往往这个时候——当困难与苦闷出现的时候,你的美丽天堂越是明显地呈现出来,只要你善于抓住它。因为困难和苦闷的背后总有美好的东西在等候你。

    把苦难当成动力,美丽的天堂就在心里

    尼采的苦难在外人看来是一个悲剧,而在尼采看来,那是上天赐予他的原动力。孤独、病痛、穷困,一切的一切仿佛都在跟你才作对,而他却在这些苦难与痛苦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美丽天堂——属于自己的哲学世界。

    人生其实也是这样的,如果你把某些不如意当成一种动力,那么你将伴随着这些“动力”感受到那份美丽的天堂,并伴随着行动,最终实现你的愿望,找到真正属于你的真实舞台——一个真实的美丽天堂。

    跟着感觉走,美丽天堂就在那里

    兴趣,是发挥能量的最好动力。尼采放弃了语言研究,直接研究哲学,这不是尼采有先见之明,而是他凭着自己的感觉,找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所以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美丽天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哲学。

    人有时候需要感性一些,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样你才能不断接近你的美丽天堂。其实,要做到这点,并非需要多么高深的“慧眼”,坚持即可。所以,在你的眼睛里加上“坚持”二字,你就有了一双发现美丽天堂的慧眼了。

    认定目标,美丽天堂在彼岸

    慧眼需要目标,如果失去目标,再有智慧的眼睛也看不到美丽的天堂。尼采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把自己的哲学思想表达出来。

    如果一个人没有目标,那么就会盲目地乱飞,最后撞到玻璃窗上。反之,只要你有了目标,不断地朝着目标前进,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其实藏着的美丽天堂其实就在你的整个奋斗当中,到最后那一刻,它出现了。

    所有生物都必须追求权力:“生物要追求权力,并且要追求很多权力”。

    为值得快乐的事情而快乐

    尼采曾说过这么一段话:“获得权力的象征就是快乐;生物不会追求快乐;但是,一旦它获得权力时,也就会随之感受到快乐;快乐与生命共存。”

    尼采的快乐建立在对自己的顽强自息的超常发挥,权力意志的精髓在于超人。也就是说,他的快乐是“超人”。尼采认为世界上的欢乐不是盲目地相信自欺欺人的信仰,而是不断突破自己,依靠自己达到破坏原有、突破苦难,这就是一种快乐。

    对于现在高压力,生活节奏较快的现代,我们有理由相信自己——凡事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快乐,并为值得快乐的事情而快乐。有些人因为某些安慰的语言,自欺欺人地忽略问题的根本,沉醉在别人的安慰之下,借此达到快乐,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快乐,这只是短暂的不痛苦而已。而真正的快乐需要我们找出问题,突破根本去解决问题,这过程或者达到目标,才是我们的快乐。

    80年代第一春,天气也渐渐变暖,尼采的病情在慢慢缓解,像复苏的万物一样,尼采又一点一点地活过来了。在加上好朋友保罗·雷的看望,并为尼采朗读,进一步激发了尼采的生之欲望。

    到了2月中旬,尼采惊喜地发现,自己又可以下床走动,到户外活动了。于是他立即出发,在加尔达湖边的拉佛住了一个月左右。3月13日到达威尼斯,这时他的健康和情绪已经明显好转。至此,尼采一生中最严重的死亡危机结束,这是真正的复活。

    尼采是第一次来威尼斯,以前只是从书本上、文字上了解这一切,而现在是从直观上、活生生的人和物中感受着历史。他立即被这个地方的魅力所征服。古希腊传统——荷马、泰奥格尼斯……仿佛仍然体现在这座城市之中。这给了他一种全新的视野,尼采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啊,威尼斯,这真是太好了!”

    同这种良好心情联系在一起的是对生之喜悦。向着死亡的抗争是伟大的但毕竟也是严酷的。现在尼采注视着周围来来往往的人们,感受一种难以言说的温柔之情,觉得自己比以前更加仁善,同时也有一种疲乏衰弱感,这是长期紧张之后的自然反应。在这种心境下,他在欣赏音乐时,常常感动得流下眼泪。他自然而然地为这种值得喜悦的事情而感到快乐。

    这时,回想起自己病中的骄傲感受,他甚至有些羞愧:“当第一轮减轻病痛、恢复健康的曙光意外地升起时,我们会徒然地为从前那种使自己承受不幸的骄傲而羞愧,我们曾像傻瓜那样对待自己——就好像在我们身上曾发生过什么不平常的事情似的!”

    让尼采心情愉快的另一个因素是主人加斯特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他陪尼采一起散步,为他朗读,弹奏尼采喜爱的音乐作品。这段时间,尼采最喜爱肖邦的音乐,在其狂想曲中感受到一种自由奔放的激情。

    在威尼斯,尼采恢复了工作热情,又开始写一本新书。而忠实的加斯特继续担当他的记录员,记下他口述的内容。尼采对威尼斯的一切都感到满意,着同样是尼采感到快乐的事情。

    尼采的快乐是值得的,尽管他一直处于孤独、悲痛的状态,但当他遇到真正值得快乐的事情,他会毫无吝啬地区感受那份快乐。

    生活中,许多人并不知道什么事是快乐的。反而,把许多快乐的情绪用在了一些不值得快乐的事情上,甚至把快乐的情绪建立在对生活毫无作用的事情上,这是对人生的一种践踏。比如,有人熬夜喝酒、K歌,第二天昏昏沉沉,他自认为这样很快乐,其实,当回过头想想,其实这些只能让他倒退。长此以往,他会在这种自欺欺人的快乐中毁掉自己。所以,人们要学会“为值得快乐的事情而快乐”。

    搞清事情的本质,才能快乐

    尼采之所以在他的病情好转后这么快乐,并非他觉得生活得以延续,而是他重新认识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给了他一种新的“现象”,更高一层面地认识了自己,看清了本质。正如他说的:“当第一轮减轻病痛、恢复健康的曙光意外地升起时,我们会徒然地为从前那种使自己承受不幸的骄傲而羞愧,我们曾像傻瓜那样对待自己——就好像在我们身上曾发生过什么不平常的事情似的!”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要积极认识事情的本质,自我得到升华,这样才能在内心真正地得到快乐。比如,你休闲了一个星期,你觉得这样快乐,因为你觉得你得到了心情放松。其实,这并不是你真正值得快乐的事,因为一个星期后你开始懊恼,竟然白白地浪费了这些时间,你的快乐应该是此时此刻的懊恼,因为你认识到了世界的宝贵。所以,同一件事情,当你认清了它的本质后,表面上的快乐都是不真实的,短暂的,深入人生的本质,你会发现,那些才是你需要的真正得到内心的快乐,比如你认识到了时间的宝贵。

    正确的信仰,是有真正的快乐

    在这里,并非说某个具体的信仰,特别是宗教信仰。而是确定一种正确的价值观而已,价值观也是一种信仰。

    尼采年轻信仰基督教,但是到后来他放弃了基督教,甚至批判基督教,这是因为他找到了真正的信仰——自己的哲学系统,权利意志、超人等哲学思维。所以他是快乐。

    在生活,假如我们没有找到正确的价值观,会是一种痛苦。比如,一个人把漂亮的衣服当成了炫耀自己的资本,但他在实际生活中并没有创造任何价值,即便他暂时地因为某件衣服而快乐,但这都是虚无的。

    当被期待之物(它通常使人不安、紧张)无害地来到,我们便游戏和欢笑。

    分享,让快乐瞬间升华

    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的智者查拉图斯特拉说了这么一段话:“瞧!我多么像采蜜太多的蜜蜂,我的智慧已经太多了,我需要人们朝我伸手过来,我愿意把握的智慧散发给他们。我也要像你所做的那样,将智慧洒向世界。”

    很明显,尼采通过笔下的查拉图斯特拉表达了“分享”的理论。尼采认为人才、隐者之类的人是自私的,所以他把笔下主人翁从隐者变成了凡人,之所以要变成凡人,是因为主人翁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太多了,要深入到社会与大家分享。快乐,也算是智慧的一种,所以理所当然地包含在尼采所建议的一项内容里面。

    社会发展到现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了,而分享也成为当下一个主题,其中最大的作用是互联网。互联网之所以发展之快,是因为秉承了人类最根本的需求——分享。因为分享可以让你的快乐瞬间升华到极致,所以这种分享方式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发展、扩大。

    懂得分享也是人际关系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如果不分享,那么你会发觉越来越少的人接近你。所以,分享吧,为了生活,我们要把更多的快乐与人分享。

    1883年2月,保罗·雷来到热那亚看望尼采。这弥补了去年夏天尼采由于处于紧张思考之中对他来访的拒绝。两个朋友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现在保罗·雷已经取代了洛德的位置成为他思想上最好的朋友。

    尼采带保罗·雷到他经常散步的地方转悠。目的是分享他平常的生活状态,尼采把自己躺在上面休息和构思作品的那块大岩石指给朋友看,用带着玩笑的口气说:“一千年后,人们会在这儿树立起一座《曙光》作者的纪念塑像!”

    保罗·雷同时也给尼采分享了一样高科技的东西,即一台打字机,当时算是高科技了。并把打字机送给了尼采。尼采很高兴,立即动手打起字来,一连打了7首诗,选了5首作为《快乐的科学》的序言。

    以此同时,尼采跟保罗·雷分享了他的其他作品。他们彼此很快乐,这是分享快乐的时光,尼采感受到了分享给他带来的巨大欣慰。

    尼采与朋友的分享,让他的快乐瞬时得到了升华,这是他对分享的正确理解。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更需要彼此分享快乐,因为高压力和高速度运转的城市里,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快乐是怎么一回事,有一点点快乐的时候也仅仅出于自我快乐地吹口哨的时候,假如,人们能够在快乐的时候及时与人分享,相信快乐的氛围会因此而扩大,内心会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激情。

    希望别人快乐,才能做到跟人分享

    真诚地希望别人快乐你才能做到跟人分享你的快乐。有一种分享不能给你带来更多的快乐,即以炫耀的方式跟人分享你的成就。这样的分享是一种自我的夸耀,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你可能会在成就感上得到一点安慰,但你并不会真正感到快乐,因为你失去了别人和你交流的机会。

    所以说,分享,要做到真诚的与人分享。当别人露出愉快的表情时,你会觉得你是快乐的人,别人也会愿意跟你一起分享他的快乐。在这种快乐N次方累计的情况下,你会在朋友或者情人之间寻找到一种快乐的力量,这样的力量能把你的创造激情一下提高到顶点,从而创造出更多的东西。这就就是真诚分享的效果。

    及时把快乐说出来

    及时把快乐说出来的原因,是因为你的快乐在最浓的时候说出来,才能达到最大的感染力。尼采还活着的时候,是一位孤独的人,孤独的原因主要在于找不到认可他的学说的人,所以他没法分享他的快乐。但是我们不难看出,他是一位多么渴望分享的人。

    现代生活中,人们彼此间有许多共同的话题,所以只要我们及时把快乐说出来,就会迅速达到分享的效果。

    另外,及时把快乐说出来的原因还在于你不把快乐遗漏了。由于工作繁忙,很多人会忘记把自己的话传递给对方,久而久之便忘了,那么这个快就就白白的浪费掉了,仅存于你的内心一瞬间,得不到升华。

    快乐不仅仅是心血来潮

    尼采把一时心血来潮的快乐称之为荒谬的快乐。之所以是荒谬的快乐,是因为那仅是导致人开口一笑而已的快乐,这样的快乐并非真正的快乐,而是自欺欺人的压力解放。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很多喜剧电影,在看的当时人们会哈哈大笑,但是过后不久就忘记了那是什么原因而笑的了,这就是典型的荒谬的快乐。但是有些电影在把人逗乐的同时,还深深地把某一事件的认知刻在脑海里,久久不能忘怀,直到某一天遇到类似的事情时,你还会想起这部电影的内容。为什么呢?因为它已经深入到你的灵魂,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启迪,所以你记忆深刻,并给你带来欢乐。

    倘若不努力培养出相反的癖好,任何人都不能自保。这里所说的相反癖好是指:宁愿肯定而不作出任何判断;宁愿出错、虚构而不愿等待;宁愿认同而不作出否定;宁愿评估判断而不要合乎道理。

    换个角度,看到墙那边的东西

    尼采在《快乐的知识》里很明确地要求大家不要过于刻意地追求真理、对错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不要这么“死磕”。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不能一时得出对错答案的,因为事情总会有其多面性,只要我们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尼采在《理智的良知》一文中说道:“也许有些东西是有一些好处的,可无论如何我是看不到的,谁能够透过墙看到那边的东西呢。”

    这句话蕴藏着一种思维,即不能单一地判断一些东西是好的还是坏的,虽然我们暂时看不到它的好处,但是总有一天会看到的,那就是需要我们努力的地方。如果“能够透过墙看到那边的东西”,那么,我们就达到自我的超越了。

    尼采22岁那年是到莱比锡的第二年。那年,德国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6月,俾斯麦开始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向奥地利作战,至此普奥战争爆发。普鲁士军队入侵萨克森,萨克森宣布进入战争状态。

    此时,已经22岁的尼采对于这场战争的态度是很明确的:他是萨克森人,当然是反普鲁士的。于是他报名参军了。尼采说:“当祖国进入了生死存亡关头,战斗正在进行时,在家里坐着是非常不光彩的事情。”但是很不幸,尼采高度近视,他的参军请求被拒绝了,他的参战愿望也未能实现。

    尼采对于这场具体战争的立场虽然是明确的——站在萨克森也就是奥地利这一边,但在对待以俾斯麦为代表的追求德意志大一统的力量上,他的态度和心情是矛盾的。特别是在读了叔本华以后,他对那种作为意志体现的盲目的自然力颇为赞赏。而现在他感到这种统一德国的力量类似自然力,尼采这样说道:“毫无疑问,它丝毫不合于道德,然而对于期待着它的人来说,却富于启示和美感。”

    7月,奥地利军队被普军击败。尼采的心情仍然是复杂的:他既高兴看到德意志统一,又痛惜奥地利的失败。最后,他对普鲁士领导下的北德意志联邦的成立持肯定的态度,认为是一个伟大的成就。

    从这时起,以后终其一生,尼采在对待德国的问题上,都有一种颇为复杂的态度和感情。

    一方面,他不否认自己是一个德国人,他希望看到德国统一强大。所以,当德国处于战争状态时,他觉得自己有义务为这个国家而战。

    在文化上,德国也有让他足以自豪的东西,例如哲学上有康德和叔本华,文学上有歌德和海涅,音乐上有贝多芬,以后还有瓦格纳。这些都是德国精神的代表,而他本人有义务和使命让其复活和光大。

    另一方面,他又屡屡对德国、对德意志民族、对德国人表示失望。虽然德国在军事上能够不断取得胜利,获得成功,这并不意味着它在文化和精神上的优越性。相反,这种成功和胜利很有可能成为掩饰民族劣根性的面纱。在这种情况下,尼采对德国和德意志民族的抨击不遗余力。他让自己置身于这个民族之外,以一个外来者的身份批判它。而越到后来,后一种态度就越经常,越明显,越尖锐。

    尼采在同一个事件上处两种不同的态度,并在这两种态度上纠结。在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事件的根本,并用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和对待事件,这是他对于自己和哲学上的矛盾。而正是因为这样的矛盾,才充分体现了尼采对待事实的严谨。在得出多个结论的同时积极去把每个结论披露出来。

    其实,人生有的时候就是这样,虽然同一个事情,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这样你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你会把事情看得更加透彻。这有助于你的生活,更有助于你更好的把事情做到极致。

    不轻易给事情下结论

    尼采从不轻易给一个事情下结论,往往会通过诸多的论点,最后才总结出结论。这是因为尼采知道每一件事情都有其多面性,他习惯从多个角度去分析事情,看待事情。

    生活中我们不要轻易给某一件事下结论,应该从另外的角度去进行观察和思考。因为如果你过早下结论了,那么你自然会停止对这件事的思考,那么你的结论将是单一的,不完整的。

    大胆突破常人的思维习惯

    尼采是世界上少有的大胆哲学家,他的大胆来源敢于把人们平常的思维进行颠覆性地述说,比如他的上帝已死的观点,就大胆地突破了凡人的思维习惯。

    如果我们能大胆的突破常人思维,不断地开创新的思维,那么你会发现同一件事物会有多个结论产生。然后,你可以对这些结论加以推演,把原本不利的现象有效地利用起来了,以达成目标。

    若是你从未体验过光芒与灼热,即便希望就在眼前,你也不知道那便是希望。你无法看见希望的影子,也无法听到希望的脚步声。

    有怀疑之光,才有希望之光

    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说查拉图斯特拉突然在一天早晨醒来,发现了一个真理,于是查拉图斯特拉叫道:“一线光明在我心里破晓了,我需要同伴,活的同伴,不是尸体!”

    尼采笔下的查拉图斯特拉的语言无疑代表着尼采的语言。这句话包含着两个内容,一个是内心行为,一个是目标。内心行为即是查拉图斯特拉内心的那一线光明,突然意识到的一个真理,即需要同伴,且是活着的同伴,不是尸体。一旦内心有了对以往自己的怀疑,便会有下一步的目标计划,比如说寻找一位活着的伙伴。这样的逻辑关系告诉我们这么一个道理——当心中有光时,你的希望才可能有光。

    生活中我们常常把以上说到的这些叫做理想,有了理想,你的未来才可能有希望达到你的生活愿望。通常,理想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的,所以,内心要不断的对你现有的思维产生怀疑,以便找到更为合理的动力。比如,你以前想做一名飞机驾驶员,等你长大后,会发现你做不了飞机驾驶员了,于是你会找到适合你做的事情。这就是怀疑之光带来的力量。

    尼采在普夫塔中学呆了四个年头后,他即将度过了人生的青春期,这年尼采十八岁了,就就意味着他要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大人了。这个时候,尼采的精神生活开始发生重大变化。而他的精神生活发生变化是对原有的精神进行一次次的怀疑开始的。

    在普夫塔中学这几年里,尼采努力学习,功课是上去了,学得不错,但他现在不想让日常的功课、作业占据全部时间,于是开始有多余的思维来思考其他事情。尼采开始对基督教、宗教教义产生怀疑,常常独自沉思冥想,并就此写了一些日记和文章。其中值得注意的有《命运与历史》、《自由意志与命运》等。

    尼采写道:“如果能够自由公正地看待基督教学说和教会历史,我们很可能会有与通常观念相反的看法。但我们一开始就被习俗和偏见所束缚,童年的印象阻碍我们的精神自然发展,决定了我们气质的形成。因此,如果打算选择一个比较自由的观点来对宗教、基督教作出不偏不倚的适应时代的判断,我们竟会把这种做法看成一种过错。”

    当时,在德国,早有康德、大卫·施特劳斯、费尔巴哈等哲学家就以他们的著作对基督教进行了直接或者间接的打击,并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所以,怀疑基督教和教会的神圣性,已经不是什么特别新鲜的事情了。但是,对于尼采这个年轻人来说,对基督教产生怀疑,是一件很大的事情。这表明,他已经开始在精神上脱离那个虔诚的家庭的影响。这种精神上的反叛是在不知不觉间发生的。

    对于像尼采这样喜欢刨根问底认死理的学生,要从宗教教义中找出自相矛盾、难圆其说的地方,真是太容易了。他越是想认真搞通这门主要课程,他从中发现的疑点就越多。与其他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相对照,宗教几乎算不上是一门学科,只是一堆由人信或不信的教条而已。

    尼采对宗教问题的思考同哲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对宗教产生怀疑的同时,他对于传统哲学也持否定的态度:“在我看来,此前的一切哲学体系都像是古代巴比伦人建造的通天塔,所有努力的目标总是想直接升入天堂或想在地上建造天堂。”

    在他看来,哲学应该关注的是人的问题,人在现实世界中的地位问题。对于这一点,他进行了深入思考。正因为这些怀疑和思考,才一步步地把尼采带到了哲学的道路。

    尼采就是这样,带着怀疑的内心,不断探索他的哲学道路,一路走来,有痛苦有欢笑。

    现代人们也许生活过于安逸,所以总喜欢使用现成的知识,对任何现有的知识不抱半点怀疑,这是不对的,如果大家都以这样的态度对待生活,那么生活将毫无乐趣可言。

    有时候,只要你稍微怀疑,你会发现,真理就在不远的地方。

    检讨每一件事,让其变得更加完美

    自我检讨,是一种自我怀疑的精神,当你做了某一件事后,积极地对每一件事进行检讨,你会发现有些东西还是需要完善的。

    尼采对自己的哲学是不断检讨和提高的。他的怀疑精神不断地鼓励他对每一件事都表现出严谨的态度。

    现实生活中,比如你昨天出处郊游了,过后你针对郊游这件事检讨,你会发现其实你郊游应该要怎么怎样做才能得到更多的,那么你已在这样的检讨当中得到经验了。而你也有了怀疑精神了。

    不满足现状

    尼采是一个永远都不满足现状的人,他一声孜孜不倦地研究他的哲学体系,所以,他在全人类当中做出了杰出的哲学贡献。

    我们的生活也需要这样的精神,因为只要你持这样的精神,你就会不断地怀疑你的现状是不是最好的,一旦有了怀疑,你就有动力去做到更好。

    对照精神

    有对比才有怀疑,尼采在《价值的重估》里说过这样的话:“人的价值唯有与他人相对照,才能衡量出来。”注意,这里说的是对照,并非相互比赛,而是相互对照,找出不同的东西,然后加以完善。

    生活需要人们不断地自我对照,因为这样你才能达到怀疑自己的方法是不是正确的要求。对照和怀疑的联系,在于对照能使怀疑的行为体现出来。只要我们习惯怀疑自己我,你们才有机会自我更新,做到更好。

    他(泛指当下的人)只懂得享受那些有益身心健康的东西:如果偏离这个尺度,他的快乐、欲望都会立刻停止。

    享受奋斗过程,充实幸福人生

    尼采认为所有的自我放松,或者找到自我安慰的快乐都是不科学的。尼采主张人不应该有满足感,“自我满足”是儒家学说的范畴。人一旦得到满足了就会得意,满足和快乐其实都是一种奢侈。尼采所追求的快乐是要建立在奋斗和追求的过程中,对于那种不思进取,自我感觉良好,容易得到满足的快乐,都是对人生的一种浪费。

    很多人喜欢自我满足,有一点成就之后就开始沾沾自喜,这是导致人失去奋斗力的原因。但是,人必须要快乐地生活着。问题就出在这里,不允许通过自我满足来获取快乐,我们该如何获取快乐呢?尼采的“超人”哲学里要求每个人要自我超越,不断突破自己我,破坏之前的,与之达到创新、突破、超越等现象。

    尼采说过:“谁都不可能随意而安。”

    所以,人一旦懂得在奋斗过程中不断因为工作而快乐,那就能源源不断地得到快乐。而那些自我满足而获取快乐的人,他们的快乐是短暂的,自欺欺人的。

    尼采是一位懂得享受过程的人,正如他懂得享受孤独一般。

    尼采独自一人在拉帕洛的那段时间里,一个叫亨利希·冯·斯坦因博士的青年学者来拜访尼采,尼采深感兴奋。此前这位学者来信说,读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后很感兴趣,想来拜访。尼采也读过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的一些作品,感到与自己有不少相通之处;此人虽然年轻,在德国思想界已经颇有影响,被人们看作是最有希望的年轻作家。只可惜斯坦因经玛尔维达介绍,一直拜倒在瓦格纳的门下。现在要来拜访自己,莫不是要改换门庭,当自己的学生?这对尼采来说具有太大意义了。尼采回信表示欢迎,署名为“西尔斯─玛丽亚的孤独者”。

    而后,尼采跟斯坦因博士见面后,两人聊得很愉快,尼采表示:“过程是重要的,不管我们的观点怎么样。”

    尼采的人生跟他的哲学一样,思维到哪里就要怎样去活着。他的权力意志告诉他,过程是愉快的,所以他认真地过好每一分钟,从不让时光浪费。

    作为现代人,我们需要尼采的那种关于快乐的感受,即对快乐不决定在一种自我安慰的自欺欺人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创造的过程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更多的事物,而内心也能在这些过程中长久享受。而那些自欺欺人的自我满足才有的快乐,是短暂的,不长久的。

    回忆过程,感受充实的快乐

    回忆是享受过程带来快乐的重要手段。当你仔细回忆往事的时候,你会发现许多你未曾发现的快乐瞬时间在此时呈现出来了。这是因为一个人的认识在增长,结合此时的认识,我们认识到了曾经的那些事情的本质,于是我们不禁快乐起来。

    回忆往事,是一个享受曾经那些过程的思维行为。当我们下班后,你回忆一天一来你受过多少起,然后你不禁笑了笑说:“其实当时我应该这样的,太傻了,哈哈。”那么你就认识到快乐。这个过程也开始让你变得快乐起来。

    认真体会过程的每一个细节

    人们之所以忽略了过程的重要性,以及感受不到过程快乐,是因为不曾认真体会过程的每一个细节。

    所以,我们要想从过程中享受快乐,就要认真去体会过程的每一个细节。比如,早上刷牙,你认真地去体会刷牙的过程,你会觉得这个过程很奇妙。

    人生的过程是美妙的,只要我们认真去体会,我们就能从这些过程中找到快乐。

    充实自我,让自己处于充实的快乐之中

    尼采的快乐,很大成分上是自己得到了充实,尽管孤独得如此严重,但他也能在充实的生活中感受过程中的那份快乐。

    我们也应该不断地从工作、学习、生活中用行动来支持,使自己充实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最终的幸福和快乐!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