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Q的心理测试-EQ,智能领域的大杀戮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EQ的霸道

    理智就是一切,乃是西方某一哲学支派从古至今的基本前提;我思故我在。如此前提之下的结论是,人类可以以理智的方式战胜生活。而感觉只不过是困扰生活的因素罢了。

    长久以来,智商对于事业的成功和丰富私生活方面而言,也一直被视为最重要的先决条件,而这种假设也不会再被当作毫无根据的神话。在现代社会学方面,所有伟大的成就——不管是牛顿的或是爱因斯坦的、黑森堡的(Heisenberg)还是派拉克的(planck)——不能纯粹仅视为是伟大思想的成果,因为缺乏具有动力的情绪及“富有预感”的感觉或直觉,是绝对无法造就这一切的。

    在西欧,情绪和智能的“分家”有其很深的根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古代。事实上,如果没有情绪的力量来承担及塑造,思想是无法由历史也无法由个人发展出来的。

    今日,时机已经成熟了,我们可以为情绪重新定位。举例来说。在心理学上经常谈论到“情绪的转变”。尤其是社会及健康心理学家们,早就肯定一向被漠视的“感觉”。他们认为,“感觉”对人类的经历及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力。其中,较新的看法认为,分析力及理性的智能对生活的成就而言,只不过是排名第五位的影响因素罢了。

    在生活的每一个层面都适用“感觉”的复兴,此自有其实用的理由及根据。人际关系日趋复杂的现代及未来社会中,谁要是能了解,行为不仅由脑袋里的知识性智能,而且也由心中的情绪智能做为导向,那么,不管是在工作上、事业领域抑或在私人的人际关系中,谁便拥有了额外的优势。

    最近有个学生刺伤老师的消息,一般报导的情形是这样的:杰森是佛罗里达珊瑚泉中学二年级的学生,成绩非常优异,一心想要读医学院,而且是以哈佛为目标。有一次考试,物理老师大卫给他80分,杰森深信这项成绩将影响他的未来,便带了把刀子到学校,接着在实验室与大卫老师冲突,他举刀刺中大卫的锁骨部位,后来才被制服。

    在后来的诉讼中,四位心理学家与心理医师声称杰森行凶时丧失理智,最后被判无罪。杰森自称他因成绩不佳准备自杀,去找物理老师是要告诉他自杀的意图。但大卫坚信杰森因成绩太低愤愤不平,决意要致他于死地。

    杰森后来转学到私立学校,两年后以极优异的成绩毕业。大卫对杰森从未向他致歉或为那次事件负责深感不满。

    值得我们探讨的是:那么聪明的学生怎么做出那么不理性的事?这岂不是很笨?其实答案很简单:学业上的聪颖与情绪的控制关系不大。再聪明的人也可能因情绪失控或一时冲动铸下大错,高IQ的人在个人生活上可能显得出奇低能。

    IQ或性向测验虽然广为大众接受,事实上很难正确无误地预测个人未来的成就,这是心理学上尽人皆知的秘密。就大多数人做一整体观察,IQ的确有一定的意义:很多IQ低的人都从事劳力工作,高IQ者的薪水通常较高。但并不是毫无例外。

    一般人总以为高IQ等于高成就,其实不但多例外,甚至可能是“例外”多于一般情形人生的成就至多只有20%归诸IQ,80%则受其他因素影响。心理学家霍华·嘉(Howard Gardner)说过:“一个人最后在社会上占据什么位置,绝大部分取决于非IQ因素诸如社会阶层、运气等等。”

    《钟形曲线》(The Bell Curve)一书虽强调IQ的重要,作者理察·亨斯坦(Richard Herrnstein)与查尔斯·穆瑞(Charles Murray)也不能否认非IQ因素的重要,“假设一个人参加性向测验,数学一项仅得50分,也许他不宜立定志向当数学家。但如果他的梦想是自己创业、当参议员或赚100万,并非没有实现的可能……影响人生成就的因素实在太多,相较之下,区区的性向测验何足道哉。”

    本书所着重探讨的正是其他因素——EQ,包括如何激励自己愈挫愈勇;如何克制冲动延迟满足;如何调适情绪,避免因过度沮丧影响思考能力;如何设身处地为人着想,对未来永远怀抱希望。EQ是很新的观念,不像IQ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研究对象涵盖数百万人。目前我们还无法确切解释每个人的际遇如何受EQ的影响,但就现有的资料来看,EQ的确很重要,甚至比IQ更重要。有人说经验与教育对提高IQ效果有限,然而在用心的教导下,EQ确实可透过学习加以改善。

    2.主宰生命

    爱默特学院有一位同学成绩很好,入学时性向测验有800分,自然是聪颖过人,只可惜他总是四处游荡,迟睡晚起,因而经常逃课。他费了近十年才拿到学位。

    有些人在潜力、学历、机会各方面都相当,后来的际遇却大,相径庭,这便很难以IQ来解释。曾有人追踪1940年哈佛95位学生中年的成就(当时能够上长春藤学校的人IQ差异较今日大),发现以薪水、生产力、本行位阶来说,在校考试成绩最高的不见得成就较高,对生活、人际关系、家庭、爱情的满意程度也不是最高的。

    另有人针对背景较差的450位男孩子做同样的追踪,他们多来自移民家庭,其中三分之二的家庭仰赖社会救济,住的是有名的贫民窟,有三分之一的IQ低于90。研究同样发现IQ与其成就不成比例,譬如说IQ低于80的人里,7%失业十年以上,IQ超过100的人同样有7%。就一个40几岁的中年人来说,IQ与其当时的社会经济地位有一定的关系,但影响更大的是儿童时期处理挫折、控制情绪、与人相处的能力。

    另外一项研究的对象是1981年伊利诺州某中学81位毕业演说代表与致词代表学生,这些人的平均IQ是全校之冠,他们上大学后成就都不错,但到近30岁时表现却平平。中学毕业十年后,只有四分之一在本行中达到同年龄的最高阶层,很多人的表现甚至远远不如同侪。

    波士顿大学教育系教授凯伦·阿诺(Karen Arnold)曾参与上述研究,她指出:“我想这些学生可归类为尽职的一群,他们知道如何在正规体制中有良好的表现,但也和其他人一样必须经历一番努力。所以当你碰到一个毕业致词代表,唯一能预测的是他的考试成绩很不错,但我们无从知道他因应生命顺逆的能力如何。”

    这也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学业成绩优异,并不保证你在面对人生磨难或机会时会有适当的反应。既然高IQ不一定能与幸福快乐或成功画上等号,我们的教育与文化却仍以学业能力为重,忽略了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的EQ(或可称为性格特质)。处理情感同样有技巧高下之分,同样有一套基本的能力标准,这和算术、阅读等能力并无二致。EQ正可解释同样IQ的人何以有不同的成就,因为它可决定其他能力(包括智能)的发挥极限。

    生命的成就绝对不只一条途径,正如所谓行行出状元。在这个知识日益重要的社会,技术能力当然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我们常听到小孩子说一个笑话:“一个笨蛋15年后变成什么?”答案是:老板。不过即使是笨蛋,如果EQ比别人高明,职场上的表现也必然略胜一筹(参考本书第三章)。诸多证据显示,EQ较高的人在人生各个领域都较占优势,无论是谈恋爱、人际关系或是理解办公室政治中不成文的游戏规则,成功的机会都比较大。此外,情感能力较佳的人通常对生活较满意,较能维持积极的人生态度。反之,情感生活失控的人必须花加倍的心力与内心交战,从而削弱了他的实际能力与清晰的思考力。

    3.哈佛心理学家的智力新观念

    乍看之下,四岁的茱蒂似乎显得落落寡合,不及其他小朋友来得合众。玩游戏时她总是站在边缘位置,而不是全心投入。事实上茱蒂对幼稚园的人际生态有很敏锐的观察力,可以说她对其他人的了解还远超过同辈孩子。

    但茱蒂的能力一直未被发现,直到有一天老师集合所有小朋友玩一种游戏。游戏方式是用棍子绑一些假人,头部贴着同学和老师的照片,请同学指出其他同学最喜欢玩耍的角落,或是哪一位同学与哪一位同学最要好。这种游戏可说是小朋友社交观察能力的最佳试验。结果证明茱蒂的观察力是最敏锐的。

    茱蒂对班上同学的人际生态掌握得一清二楚,对一个四岁的孩子而言这几乎是不可思议的。茱蒂长大后,这些能力无疑将使她在讲求人际能力的领域中一展所长,这些领域可能包括销售、管理、外交等等。

    茱蒂的人际能力能这么早被发掘是很幸运的,这是因为她的学校正在进行一套多元发现计划,目标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智力。该学校深信人的能力绝不仅局限于传统教育着重的说、读、写而已,像茱蒂的人际能力也是一项值得培养的才华。他们鼓励学生全方位地发展各项才能,进而将学校教育扩大为生活的教育。

    主导这个计划的灵魂人物是哈佛教育学院的心理学家嘉纳,嘉纳告诉我:“时代已经不同,我们对才华的定义应该扩大。教育对孩子最大的帮助是引导他们走入适性的领域,使其因潜能得以发挥而获得最大的成就感。今天我们完全忽略了这个目标,我们实行的是一视同仁的教育,仿佛要把每个人都教育成大学教授,对每个人的评价也都是依据这个狭隘的标准。我们应该做的是减少评比,多花心力找出每个人的天赋加以培养。成功可以有无数种定义,成功的途径更是干变万化。”

    传统对于智力的观念有很多限制,嘉纳是少数率先指出这一点的人。他指出智力测验的全盛时期始于二次大战期间,当时200万美国人首度参加大规模的纸上智力测验,测验方式是史丹佛大学心理学家刘易士·特曼(Lewis Terman)刚发明出来的。此后数十年即嘉纳所谓的“IQ思考模式期”:“大家普遍认为一个人是否聪明是与生俱来的,后天能改变的很有限,智力测验可测出一个人是聪明或愚笨。美国学生入学性向测验也是基于同样的观念设计的,认为单一一种性向可决定所有人的未来。这种观念普遍存在于社会各阶层。”

    1983年嘉纳出版影响深远的《心理架构》(Frames of Mlind),明白驳斥这种IQ决定一切的观念,指出人生的成就并非取决于单一的IQ,而是多方面的智能,主要可分为七大类。其中两类是传统所称的智能——语言与数学逻辑,其余各类包括空间能力(艺术家或建筑师)、体能(如玛莎·万兰姆的优雅或魔术之师强森的灵活)、音乐才华(如莫札特)。最后两项是嘉纳所谓“个人能力”的一体两面,一是人际技巧,如治疗师或马丁·路德·金这样的世界领袖;另一类是透视心灵的能力,如心理学大师佛洛伊德。表现在你我凡夫俗子身上,则是能够敏锐掌握自我内心的感受,从生活中得到平静与满足。

    嘉纳提出的最重要的观点是多元化,打破以IQ为单一不可动摇的标准的传统观念。他指出求学过程中的重重考关(能力分班、联考等)都是建立在狭隘的智力定义上,完全无法反映实际生活中多种能力对个人成就的影响。

    嘉纳指出,将智能分成七大类只是一种方便的作法,人类才能的多样性是无法简单分类的。嘉纳及其同僚曾尝试将这七类再细分为20类,例如将人际技巧再分成四类:领导能力、交朋友的能力、解决纷争的能力、分析社交生态的能力(前文所举四岁的茱蒂所表现的)。

    这种多面向的智能观可更完整地呈现出孩子的能力和潜力。嘉纳等人曾经让多元智能班的学生做两种测验,一种是传统标准的史丹福毕奈儿童智力测验,另一种是嘉纳的多元智能测验,结果发现两种测验成绩并无明显的关联。IQ最高的儿童(125到133分)在十类智能的多元测试中表现各异。举例来说,IQ最高的五个小孩中,一个在三个领域表现优异,三个在两个领域表现不错,另一个只有一项领域较杰出。且各人突出的领域相当分散:四个音乐较佳,两个特长在视觉艺术,一个是社交领会能力绝佳,一个特长是逻辑,一个是语言。五个高IQ的孩子在运动、数字、机械方面都不太行,运动与数字甚至是其中的两个孩童的弱点。

    嘉纳的结论是:史丹福毕奈智力测验无法预测孩童在多元智能领域的表现。反之,教师与家长可根据多元智能测验,了解孩子将来可能有杰出表现的性向。

    嘉纳后来仍不断发展其多元智能观,他的理论首度问世后约十年,他就个人智能提出一个精辟的说明:人际智能是了解别人的能力,包括别人的行事动机与方法,以及如何与别人合作。成功的销售员、政治家、教师、治疗师、宗教领袖很可能都有高度的人际智能。内省智能……与人际智能相似,但对象是自己,亦即对自己能有准确的认知,并依据此一认知来解决人生的问题。

    嘉纳在另一篇文章中谈过这两种智能,他说人际智能的精义是“能够认知他人的情绪、性情、动机、欲望等,并能做适度的反应”。内省智能则是自我认知的锁钥,指的是“能够认识自己的感觉,辨别其异同,做为个人行为的依据”。

    4.公关智能

    情感的角色是嘉纳经常提及的个人智能理论中的一个重点,但却未做深入探讨。原因可能如嘉纳自己所说的,他太受认知科学的影响。也因此他对智能的定义有强烈的认知成分:强调如何了解自身与他人的动机与工作习性,如何将这份了解运用在生活上以促进人际的和谐。然而,就好比运动时身体的美感是不待言喻的,情感的领域也远超出语言与认知的范畴。

    细察嘉纳对个人智能的描述,对情绪的角色与掌握仍可获不少启示,但他对感觉的重要性仍旧着墨不多,反而侧重在感觉的认知问题上。浩翰的情绪领域仍等待后人探讨,内心生活与人际关系为何复杂而丰富?情绪是否有智力的成分?是否可以有更智慧的情绪经营法门……等,都有教人期盼的答案。嘉纳曾特别强调认知力是有日寸代背景的,而这又与心理学的特殊历史发展有关。在本世纪中学院心理学都是由史金纳(B.F.Skinner)一派的行为主义者主导,他们认为,可以从外在客观观察的行为才能进行准确的科学研究,因而将内心活动(包括情绪)都判除在科学之外。

    之后,随着,60年代末期认知革命的来到,心理学的重心转移到心灵如何记录与储存资讯,以及智力的本质,但情绪仍然不受重视。认知学家一贯认为智力涉及的是冷酷而无干情感的事实处理,这种超理性的最佳典范是《星际大战》中的史波克(Spock)——一个完全不受情感干扰的资讯处理器,这个理论背后的观念认为,情绪与智力毫无关系,只会使我们对心灵活动的了解更加混沌。

    拥护这派理论的认知科学家总喜欢以电脑比拟人脑,却忘了人脑充满了混乱悸动的神经化学物质,可不像电脑品片那样井然有序。认知科学家所建立的人脑资讯处理模型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理性常要接受感性的导引,甚至是无可救药地被牵着鼻子走。可以说认知科学家所绘制的心灵版图是很不完整的,无法解释狂烈的情感如何使智力更丰富。为了自圆其说,这些学者只好无视于他们个人的希望与恐惧,婚姻的龃龉,同行相嫉的心理……事实上正是这千般情绪让人生丰富多彩而充满趣味,而且无时无刻不左右我们对资讯的处理方式。

    随着心理学开始体认感觉对思想的根本影响,这个主导智能研究近80年的偏差观念才逐渐改变。《星际大战》的史波克到第二代变成戴塔(Data),恰反映心理学此一趋势。戴塔惊讶地发现他的冷静的逻辑无法找出适合人类的解答(他很讶异自己也会有惊讶的感觉)。情感正是人类之所以为人的最主要特征,戴塔深知此点而努力追求情感。他希冀友情与忠诚,但就像《绿野仙踪》里的锡人,他少了一颗心。他可以弹奏音乐写诗作文,但却感受不到其中的热情。戴塔追求热情而不可得,证明人类心灵的崇高价值:信念、希望、奉献与爱确实存在,这在冷冰冰的认知理论中却完全找不到。这是多么贫瘠的心灵观啊!

    我请教嘉纳他何以侧重认知甚于情绪,他说:“我最初探讨个人智力时,谈的其实是情绪,尤其在论及内省智力时,一个很重要的元素就是情感上与自我取得协调。对人际智力而言,直觉判断更是不容忽视。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多元智能理论逐渐偏重认知(亦即对自我心理过程的知觉),而未能涵盖情感能力的各个层面。”

    不过,嘉纳也了解情绪与人际能力对人生的重要。他说:“很多IQ160的人为IQ100的人工作,原因就是前者的内省智能较低。在日常生活中,人际智能更是最重要的一种能力。人际智能低的人可能会结错婚,找错工作……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就教育起。”

    5.20世纪末的智能定义

    要进一步探讨个人智能的训练,我们不能不看看继嘉纳之后的其他理论派别,其中最值得注目的是耶鲁的心理学家彼得·沙洛维(Peter Salovey),他对情感与智能的结合方式有很精辟的见解。不过沙洛维并不是朝这个方向努力的第一人,即使是鼓吹IQ最力的人士,偶尔也尝试将情感纳入智能的领域,而不认为情感与智能是相冲突的概念。知名心理学家宋戴克(E·L·Thorndike)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IQ观念的普及影响颇大,但他也曾在《哈泼》(Harper)杂志撰文阐释IQ与情感之不可分。他指出社会智能本身便是IQ的一部分。(所谓社会智能是指了解他人的思想行为,据以做出适度因应的能力。)另有一些心理学家则认为社会智能不过是操纵他人的技巧,亦即不顾他人的意愿,使其按照自己的意思行事。但这种关于社会智能的定义,未能为IQ派的学者接受。到1960年某著名教科书甚至宣称社会智能的观念“毫无价值”。

    但学者终究不能忽略人际智能的重要,因为人际智能根本上是直觉的常识。耶鲁心理学家罗伯·史登柏格(Roben Sternberg)曾做过一个实验,请一群人叙述何谓“聪明的人”,结果发现人际技巧是最重要的特质之一。史登柏格经过一番系统化的研究,得到的结论与宋戴克相同:社会智能有别于学院的智能,而且是实际生活表现的关键能力。以职场上极受重视的实际智能来说,管理者是否能观察入微地理解非语言的信息便很重要。

    近年来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赞同嘉纳的看法,传统的IQ观念都环绕着狭隘的语言与算术能力,智力测验的成绩最能直接预测的,其实是课堂上的表现或学术上的成就,至于学术以外的生活领域便很难触及。这些心理学家(包括史登柏格与沙洛维)扩大了智能的定义,尝试从整体人生成就的角度着眼,从而对个人或EQ的重要性有了全新的评价。

    沙洛维为EQ下基本定义时,涵盖了嘉纳的个人智能,继而扩充为五大类;

    一、认识自身的情绪。认识情绪的本质是EQ的基石,这种随时随刻认知感觉的能力,对了解自己非常重要(参考第四章)。不了解自身真实感受的人必然沦为感觉的奴隶,反之,掌握感觉才能成为生活的主宰,面对婚姻或工作等人生大事较能知所抉择。

    二、妥善管理情绪。情绪管理必建立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第五章将检视这方面的能力:如何自我安慰,摆脱焦虑、灰暗或不安。这方面能力较匮乏的人常须与低落的情绪交战,掌控自如的人则能很快走出生命的低潮,重新出发。

    三、自我激励。无论是要集中注意力、自我激励或发挥创造力,将情绪专注于一项目标是绝对必要的。成就任何事情都要靠情感的自制力——克制冲动与延迟满足。保持高度热忱是一切成就的动力。一般而言,能自我激励的人做任何事效率都比较高。

    四、认知他人的情绪。同情心也是基本的人际技巧,同样建立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第七章将探索这一种能力的根源,对他人的感受视若无睹的代价,以及利他精神与同情心的关系。具有同情心的人较能从细微的信息察觉他人的需求,这种人特别适于从事医护、教学、销售与管理的工作。

    五、人际关系的管理。人际关系就是管理他人情绪的艺术,第2章将探讨这方面的能力与技巧。一个人的人缘、领导能力、人际和谐程度都与这项能力有关,充分掌握这项能力的人常是社会上的佼佼者。

    当然,每个人在这些方面的能力不同,有些人可能很善于处理自己的焦虑,对别人的哀伤却不知从何安慰起。基本能力可能是与生俱来的,无所谓优劣之分,但人脑的可塑性是很高的,某方面的能力不足都可加以弥补与改善。

    IQ与EQ虽互异但不冲突,每个人都是两者的综合体,IQ高而EQ奇低,或IQ低而EQ奇高的人都很少见。事实上,IQ与EQ虽判然分明,二者之间确乎有一定的关联。

    大家都很熟悉智力测验,但目前尚无所谓的EQ测验,将来也可能不会有。今天有关EQ的研究虽然日益丰富,但有些能力(如同情心)必须透过实况反应才能测验出来,例如让受测者从一个人的表情判读其情绪。不过仍然有人尝试比较IQ与EQ的差异。加州柏克莱大学心理学家杰克·布拉克(Jieke·bulake)采用一种近似EQ的“自我弹性”为标准,比较高IQ与高EQ型的差异,发现两者确有天壤之别。

    纯粹高IQ型几乎是一种夸大可笑的知识分子型,知识的巨人,生活的白痴,但男女略有差异。男性的特征是具有广泛的知识上的兴趣与能力,有抱负有效率,呆板而顽固,不易为自身的问题困扰。此外也较骄傲好评断,一丝不苟自我压抑,面对性与感官亨乐无法自在,疏离而淡漠。

    反之,EQ很高的人多是社交能力极佳,外向而愉快,不易陷入恐惧或忧思,对人对事容易投入,通常较直,富同情心,情感生活通常较丰富但不逾矩,自处和处人都能怡然自安。

    高IQ的女性对自己的智力充满自信,善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具广泛的智识与美学上的兴趣,通常较内向,好沉思,易焦虑愧疚,不易公开表达愤怒(通常用间接表达的方式)。

    EQ较高的女性较能直接表达感受,富自信,觉得生命有意义,和男性一样外向合群,能适度表达感觉(而不会突然爆发情绪但事后又懊悔),善于调适压力,容易结交新朋友,无处不自安,能表现幽默的创意,能坦然享受感官的经验。与高IQ女性不同的是,这种人甚少觉得焦虑、愧疚而陷入忧思。

    这几种典型当然是很极端的,多数人都是IQ与EQ的不同组合。但上面的叙述可帮助我们分析与了解个人的特质。而两者相较,EQ仍是使我们成为完整个人的更重要因素。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