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弱点-自我提升的10个方法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自爱最重要

    布莱顿博士在《爱……,或者逝去》一书中写到:“一定程度的自爱,是一个人健康成熟的标志。自我重视感对实现工作和事业的目标是必不可少的。”

    是的,健康成熟的生活标准就是喜欢自己,不是自负的骄傲,也不是自卑的自怜,而是怀着人类与生俱来的尊严感,认真地诚恳地接受自己。

    成熟的人不会躺在床上对着天花板想着自己比不上别人,或者认为自己比不上某个同事,或者是认为自己比不上在街上开着高级轿车的人。他可能经常批评自己,明确地知道自己的弱点和缺点。但是他赞同自己的基本目标和动机,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寻找战胜自己的缺点的方法上,并且付出行动,而不是怨天尤人,长吁短叹。

    他拥有健康的宽容之心,因此他能够非常好地和自己相处。

    有些人认为喜欢自己和喜欢别人并非同等重要。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不能真正地喜欢自己,那就不可能真正地喜欢别人。对一切事物都持有抱怨和忿恨的人,只会对身旁的人怀有敌意和虐待的心理,并且变本加厉地自暴自弃。

    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杰西尔坚决认为教育应该起到一种帮助儿童和成人认识自己的作用,从而促进建立自我认同和赞许的完整人格。他在《当教师面对自己的时候》中指出,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时时处处在努力、得意、希望和绝望之中,接受自己对教师来说同样是重要的。

    在我们国家的医院里,有一半以上的病人都厌恶自己,还没有进医院的人当中又有很多无法妥当处理感情问题或需要精神治疗。我不想去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各种压力和因素。在我们这样一个竞争激烈、节奏很快的现代社会里,人的精神问题多多少少与人们追求金钱与权力有关系。

    哈佛大学的怀特教授在《进步:性格自然成长的分析》中谈起了目前社会很流行的一种观念:人应该调整自己去适应环境。怀特反驳说:“这种观念认为一个人的理想状态就是能成功地压抑自己与适应狭窄的生活方程式,而不问这样做的结果是使人失去个性、目标和方向,遮蔽了人创造与发展的潜能。”

    我非常赞同怀特博士的观点。很少有人有勇气特立独行或明白我们的真实处境。我们在行动之前就被社会文化和经济观念限制住了。从吃饭、穿着、生活方式和观念,我们和邻居如此相似。一旦我们某个不一样的行为与这种环境相异时,我们就会变得精神紧张或神经过敏,甚至于厌恶自己。

    我认识的一个女性嫁给了一个野心勃勃、很有进取心、独断专行的政治家,于是,夫妇两人的社交圈就是所谓的名流圈子,里面横竖着以社会地位和金钱数量来权衡人的标准。这位女性温柔贤淑,有谦虚的性格。在这种环境中她的优点都被别人认为的缺点所取代。她越来越自卑,直到讨厌自己。

    在我看来,这个女人的问题的关健不在于她无法适应环境,而在于她无法适应和接受自己,无法心平气和、快快乐乐地接受自己。她没有彻底明白,一个人只能按照自己的性格而不可能按照别人的性格来行事。

    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不能用别人的标准看来权衡自己。她必须明确自己的价值观,然后自信地生活,并且善于和自己相处,消除厌恶自己的情绪。

    夸大自己错误的程度和范围是讨厌自己的人经常做的事情之一,适当的自我批评是好事,有利于一个人的成长。但是演变为一种强迫性的观念时,就会使我们变得瘫痪,从而无法聚集力量做积极正面的事。

    班上有一位女学员对我说:“我总是感到胆怯和自卑。别人好像都很沉着、自信。我一想到自己的缺点就感到泄气,于是就无法自如地说话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你的缺点,而在于你有多少优点。

    决定一件艺术品和一个人的最终因素不是缺点。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充满了历史和地理的基本常识的错误,狄更斯则尽力在小说中渲染伤感的气氛。但是谁计较呢?缺点并不妨碍他们成为一流的文学大师,因为优点才是最终的决定因素。我们在交朋友的时候也会感到对方缺点的存在,但是我们喜欢和他们交往是因为我们喜欢他们身上的优点。

    自我完善的实现依赖于对优点的发挥,取长补短,而不是整天惦记着自己的缺点。

    对以前和当前错误的过分计较会导致一个人的罪恶感和自卑感快速滋长,不用很久,我们就不再尊重自己,习惯性地对自己痛打五十大板。所以,我们一定要让以前的事情沉到水底,然后游到水面上来重新呼吸新鲜的空气。

    要学会喜欢和接受自己,首先必须挖掘自己对缺点的包容之心。包容不代表我们要降低对自己的要求,然后躺在床上睡大觉,而是要明白人无完人。对别人求全责备是不公平的,要求自己完美则是一种极端的自我本位。

    我认识的一个女人是个绝对的完美主义者。她要求自己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有疏漏。但在别人眼里,她是个失败的人。一个简单的报告她需要折腾几个小时,结果耽误了自己的时间也耽误了别人的时间;一篇主题演讲她什么都要涉及和讲解,结果让听众百无聊赖;她绝不接待临时到访的客人,因为她没有任何准备。她绞尽脑汁追求完美,事实上,她的确做到了一种形式意义上的完美,但直接的代价是毁掉了生活中的理解、自然和乐趣。其实,完美并非完美本身,她是想超越别人,因为她不想自己在优点方面和别人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她想成为人群的焦点。所以,她做事并不是出于发挥自己已有的才能,她并不能享受工作和生活的欢乐,只是为了超过别人,让自己在高高的完美的架子上昂起头。

    人没有完美的,强迫性的对完美的追求一旦不成功,这个人就会变得讨厌甚至憎恨自己。

    人不能时时刻刻都处在特别认真的状态中,学着喜欢自己的前提之一就是能偶尔放慢行进的脚步欣赏自己。

    马里兰州的精神病协会董事巴缔梅尔说:“过去的人习惯在睡觉之前回想一下当天的活动,做一下反省。现在的人好像已经很少用了,实际上,这仍然是一个有用的办法。”

    在我们可以接纳和喜欢自己之前,千万别指望别人能在与我们相处的过程中感到轻松和愉悦。爱默生说,不能忍受孤独的人,永远像被风吹拂的水面,一刻也不得安宁,永远无法平静下来表达任何积极美好的东西。

    通过和自己真诚宽容的相处,我们可以触摸到自己内心的真实,可以建立一个坐标,一个基本点,一个宁静的湖泊。宁勃格在《礼物从大海中来》里说:“一个人只有在进入自己真正的心脏内核时,才能与他人在根本上发生关联,对我来说,孤独在发现自我内核这一方面具有绝对积极的意义。”

    孤独让我们保持与喧嚣的距离,从而不会迷失自己,我们可以透过宁静的空气客观地评价世界和他人。孤独对灵魂的好处就像新鲜空气对心脏的好处一样。

    把自己所有细小的欢乐和满足都寄托在他人身上的人,无疑会加重所爱的人的负担,因为他抽取了别人的欢乐。健全人格的标准就是在喜欢和尊重自己的前提下喜欢和尊重别人。

    不要自卑,做最真实的自己

    一个人想要集他人一切的优点于一身,是最愚蠢、荒谬的行为。

    我有一封伊笛丝·阿雷德太太从北卡罗莱那州艾尔山寄来的信。“我从小就非常的敏感而腼腆,”她在信上说,“我的身体一直太胖,而我的一张脸使我看起来比实际上还要胖很多。我有一位很古板的妈妈,她觉得把衣服弄得漂亮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她经常对我说:‘宽衣好穿,窄衣易破。’而她总照这句话来帮我穿衣服。因此我从来不和其他的小孩一起做室外活动,甚至不上体育课。我非常的害羞,觉得我和其他的人都不一样,完全不讨人喜欢。”

    “长大之后,我嫁给一个比我年长好几岁的男人,但是我并没有改变。我丈夫一家人都很好,也充满了自信。他们就是我应该是而不是的那种人。我尽最大的努力要像他们一样,但是我办不到。他们为了使我开朗而做的任何事情,都只会令我更退缩到我的壳里去。我变得紧张不安,躲开了所有的朋友,情形坏到我甚至怕听到门铃响。我知道我是一个失败者,又怕我的丈夫会知道这一点。因此每次我们出现在公共场合的时候,我都假装很开心,结果经常做得太过头。我知道我做得太过分,事后我会为这个而难过好几天。最后不开心到使我觉得再活下去也没有什么道理了,我开始想自杀。”

    出了什么事才能改变这个不欢乐的女人的生活?只是一句随口说出的话。

    “随口说出的一句话,”阿雷德太太继续写道,“改变了我的整个生活。有一天,我的婆婆正在谈她怎么教养她的几个小孩,她说:‘无论事情怎样,我总会要求他们保持本色。’——保持本色——就是这句话!在那一刹那之间,我才发觉我之所以那样苦恼,就是由于我一直在试着让自己适合于一个并不适合我的模式。”

    “在一夜之间我整个改变了。我开始保持本色。我试着研究我自己的个性,试着找出我究竟是怎样的人,我研究我的优点,尽我所能去研究色彩和服饰上的问题,尽量照可以适合我的方式选择衣服。我主动地去交朋友,我参加了一个社团组织——起先是一个很小的社团让我参加活动,把我吓坏了。可是我每发一次言,就会增加一点勇气。这事花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可是如今我所有的欢乐,却是我一直没有想到可能得到的。在教养我自己的小孩时,我也经常把我从痛苦的经验中所学到的结果教给他们,不管事情怎么样,总要保持本色。”

    “保持本色的问题,像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詹姆斯·高登·季尔基博土说,“也像人生一样的普遍。”不情愿保持本色,即是很多精神和心理问题的潜在原因。安吉罗·帕奇在幼儿教育方面,曾写过数以千计的文章,他说:“没有人比那些想做其他人,和除他自己以外其他东西的人,更痛苦的了。”

    希望能做和自己不一样的人的想法,在好莱坞特别流行。山姆·伍德是好莱坞著名的导演之一。他说在他启发一些年轻的演员时,所碰到最头痛的问题就是:要让他们保持本色。他们都想做二流的拉娜·特纳,或者是三流的克拉克·盖博。“这一套观众早已经受够了,”山姆·伍德说,“最安全的做法是,要尽快抛开那些装腔作势的人。”

    最近,我请教素凡石油公司的人事室主任保罗·鲍延登,来求职的人常犯的最大错误是什么。他应当知道的,因为他曾经和六万多个求职的人面谈过,还写过一本名为《谋职的六种方法》的书。他回答说:“来求职的人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不保持本色。他们不以真面目示人,不能完全的坦诚,却给你一些他以为你想要的回答。”这个做法一点用也没有,由于没有人要伪君子,也从来没有人情愿收假钞票。

    有一个电车车长的女儿,特别辛苦地学会这一点。她想要成为一位歌唱家,但是她的脸长得并不好看。她的嘴很大,又有龅牙,每一次公开演唱的时候——在新泽西州的一家夜总会里——她一直想把上嘴唇拉下来盖住她的牙齿。她想要表演得“很美”,可结果呢?她使自己大出洋相,注定了失败的命运。

    但是,在那家夜总会里听这个女孩唱歌的一个人,却认为她很有天分。“我跟你说,”他很直率地对女孩说,“我一直在看你的演唱,我知道你想掩藏的是什么,你觉得你的牙齿长得很难看。”这个女孩顿时觉得无地自容,可是那个男的继续说道:“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说长了龅牙就罪大恶极吗?不要想去遮掩,张开你的嘴,观众看到你不在乎,他们就会喜欢你的。再说,”他很犀利地说,“那些你想遮起来的牙齿,说不定还会带给你好运呢。”

    凯丝·达莉接受了他的忠告,不再去感觉牙齿。从那时候起,她只想到她的观众,她张大了嘴巴热情而兴奋地唱着,这让她成为电影界和广播界的一流红星。其他的喜剧演员如今都还希望能学她的样子呢。

    著名的威廉·詹姆斯,曾经谈过一些一直没有发现他们自己的人。他说一般人只发展了百分之十的潜能。“和我们应当做到的来比较,”他写道,“我们等于苏醒了一半,对我们身心两方面的能力,我们只使用了很小的一部分。再扩大一点来说,一个人等于只活在他体内有限空间的一小部分。他具有多种的能力,却习惯性地不知道怎么去利用。”

    你和我也有这样的能力,因此我们不该再浪费任何一秒钟,去忧虑我们不是其他人这一点。你是这个世界上的新东西,以前从没有过,从开天辟地一直到现在,从来没有任何人完全和你一样。而将来直到永远永远,也不可能再有一个完完全全像你的人。新的遗传学告诉气我们,你之所以是你,必是因为你爸爸的二十四个染色体和你妈妈的二十四个染色体所遗传到的是什么。“在每一个染色体里,”据阿伦·舒恩费说,“可能有几十个到几百个遗传因子——在某些情况下,每一个遗传因子都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这是科学的事实。一点也不错,我们是这样“既可怕又奇妙地”造成的——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假如你想对这一点了解得更详细的话,不妨到图书馆去,借一本叫做《遗传与你》的书,这本书的作者就是阿伦·舒恩费。我可以和你深谈保持本色这个问题,由于我对这一点的感想非常深。我很清楚我自己所谈的问题,由于我有过代价相当大的痛苦经验。我在这里要说明一下,当我由密苏里州的乡下到纽约去的时候,我进了美国戏剧学院,希望能做一个演员。

    我当时有一个自以为非常聪明的想法——一条成功的捷径,这个想法特别之简单,特别之完美,所以我不懂为什么成千上万富有野心的人居然没有发现这一点。这个想法是这样的,我要去学当年那些有名的演员怎样演戏,学会他们的优点,然后把每一个人的长处学下来,使我自己变成一个集所有优点于一身的名演员。多么愚蠢!多么荒谬!我居然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去模仿别人,最后终于了解,我一定得维持本色,我不可能变成任何人。

    这次痛苦的经验,应当能教给我长久难忘的一课才对,但是事实不然。我并没有学乖;我太笨了,希望那是所有关于公开演说的书本中最好的一本。在写书的时候,我又有了和以前演戏时一样的笨想法。我打算把很多其他作者的观念,都“借”过来放在那里——使那一可能包罗万象。于是我去买了十几本有关公开演讲的书,花了一年的时间把它们的概念写进我的书里,可是最后我再一次地发现我又做了一次傻事:这种把别人的观念整个凑在一起而写成的东西非常做作,非常沉闷,没有一个人可以看得下去。因此我把一年的心血都丢进了纸篓里,整个地重新开始。这一回我对自己说:“你一定得维持你自己的本色,无论你的错误有多少,能力多么有限,你也不可能变成别人。”

    于是我不再试着做其他所有人的综合体,而是卷起我的袖子来,做了我最先就该做的那件事:我写了一本关于公开演讲的教科书,完全以我自己的经验、观察,以一个演说家和一个演说教师的身份来写。我学到了——我希望也能永远持久下去——华特·罗里爵士所学到的那一课。我说的华特·罗里爵士,是1904年的时候在牛津大学当英国文学教授的那位。“我没有办法写一本足以媲美莎士比亚的书,”他说,“但是我可以写一本由我写成的书。”

    保持你自己的本色,像欧文·柏林给已故的乔治·盖许文的忠告那样。当柏林和盖许文初次见面的时候,柏林已经非常有名,而盖许文还是一个刚出道的年轻作曲家,一个礼拜只赚三十五块美金。柏林很欣赏盖许文的能力,就问盖许文要不要做他的秘书,薪水大概是他当时收入的三倍。“可是不要接受这个工作,”柏林忠告说,“假如你接受的话,你可能会变成一个二流的柏林,但假如你坚持继续保持你自己的本色,总有一天你会成为一个一流的盖许文。”

    盖许文感觉到了这个警告的正确性,最后他慢慢地成为他那一代美国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卓别林、威尔·罗吉斯、玛丽·玛格丽特·麦克布蕾、金·奥特雷,以及其他好几百万人,都学过我在这一章里想要让各位明白的这一课,他们也学得非常辛苦——就像我一样。

    卓别林开始拍电影的时候,那些电影的导演都坚持要卓别林去学当时特别有名的一个德国喜剧演员,但是卓别林直到创造出一套自己的表演方法之后,才开始成名。鲍勃·霍帕也有相同的经验。他多年来一直在演歌舞片,结果毫无成绩,一直到他发展出自己搞笑的本事之后,功成名就。威尔·罗吉斯在一个杂耍剧团里,不说话只表演抛绳技术,持续了好多年,最后才发现他在讲幽默笑话上有特殊的天分,于是开始在耍绳表演的时候说话,并一举成名。

    玛丽·玛格丽特·麦克布蕾最初进入广播界的时候,想做一个爱尔兰喜剧演员,结果失败了。后来她发挥了她的本色,做一个从密苏里州来的、很平凡的乡下女孩,最终成为纽约最受欢迎的广播明星。

    金·奥特雷刚出道的时候,企图改掉他克萨斯的乡音,像个城里的绅士,自称是纽约人,结果大家因此在他背后笑话他。后来他开始弹五弦琴,唱他的西部歌曲,开始了他那了不起的演艺生涯,成为全世界在电影和广播两方面最有名的西部歌星。

    你在这个世界上是个新东西,应当为这一点而庆幸,应当尽量利用大自然所赋予你的一切。归根结底说起来,全体的艺术都带着一些自传性质,你只能唱你自己的歌,你只能画你自己的画,你只能做一个由你的经验、你的环境、和你的家庭所造成的你。无论好坏,你都得自己创造一个自己的小花园;无论好坏,你都得在生命的交响乐中,演奏你自己的小乐器。

    就像爱默生在他那篇《论自信》的散文里所说的:“在每一个人的教育过程之中,他肯定会在某个时期发现,羡慕就是无知,模仿就是自杀。不论好坏,他必须保持本色。虽然广大的宇宙之间充满了好的东西,但是除非他耕作那一块给他耕作的土地,否则他绝得不到好的收成。他所有的能力是自然界的一种新能力,除了他自己之外,没有人知道他能做出些什么,他能知道些什么,而这都是他必须去尝试求取的。”

    上面是爱默生的说法;下面是一位诗人——已故的道格拉斯·马罗区——所说的:

    假如你不能成为山顶的一棵青松

    就做一丛小树生长在山谷中

    但须是溪边最好的一小丛

    假如你不能成为一棵大树,就做一丛灌木

    假如你不能成为一丛灌木,就做一片绿草

    让公路上也有几分欢娱颜色

    假如你不能成为一只麝香鹿,就做一条鲈鱼

    但须做湖里最好的一条鱼

    我们不能都做船长,我们得做海员

    世上的事情,多得做不完

    工作有大的,也有小的

    我们该做的工作,就在你的手边

    假如你不能做一条公路,就做一条小径

    假如你不能做太阳,就做一颗星星

    不能凭大小来断定你的输赢

    无论你做什么都要做最好的一名

    做一个正直的人

    人格操守是事业上最根本的资本,但许多青年人过分地注重技巧、权谋和诡计,忽视了对正直的品格培养。

    林肯的美好名声为什么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反倒与日俱增、妇孺皆知呢?因为林肯的一生都保持着正直的品格,从来没有作践过自己的人格,从来不糟蹋自己名誉的缘故。

    试问,在人类的历史上,有谁能像林肯那样精神不死、流芳百世呢?恐怕是很罕见的。

    而这恰恰印证了一句话:“人的品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力量。”

    假如一个青年在刚踏入社会的时候,便决心把建立自己的品格作为今后事业的资本,做任何事情,都无悖于养成完美人格的要求,那样,即便他无法获得盛名与巨大利益,但终不至于失败。而那人格堕落、丧失操守的人,则无法成就真正伟大的事业。

    人格操守是事业上最忠实的资本,多数青年对于这一点缺乏认识。这些年轻人过份地注重技巧、权谋和诡计,却忽视对正直的品格的培养。为何有许多公司情愿以特别昂贵的代价,去用已死数十年或数百年的人的名字来做公司的名称呢?由于在那些已逝者的名字里面含有正直的品格,代表着信用,使消费者感到可靠。想想有些人的名字,其信用之稳固程度就像直布罗陀的岩石一样,坚固不移,这就能够明白人格的价值了。

    有一些青年人明明了解这样的事实,但是他们仍然不将事业的基础建立在正直的品格,反而建立在技巧、诡计和欺骗上,这难道不令人感到奇怪吗?但也有相当多的年轻人并不把事业建立在不可靠和不诚实的基础上,而建立在坚如磐石的正直品格上。这样,他们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才有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公道、正直与诚实是成功所包含的要素。而这种美德,林肯无一不具备,倘若缺乏这各种美德,自然无法做出轰轰烈烈的事业来。

    每一个人都应当感到,在自己的体内有一种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力量。这股宝贵的力量就是一个人的品格,而人应不惜生命来维持他正直的品格。大凡历史上真正的伟大人物,都是不会因金钱、权势、地位等各种诱惑而出卖人格的。

    林肯做律师时,有人找他为一件诉讼中明显理亏的一方作辩护,林肯回答说:“我不能做。假如我这样做了,等到出庭陈词时,我将不知不觉地高声说,林肯,你是个说谎者,你是个说谎者。”

    当一个人过着一种虚伪的生活,戴着假面具,做着不正当的职业时,他将受到自己内心的嘲笑,甚至会鄙弃自己。他的良心将不停地拷问他的灵魂:“你是一个欺骗者,你不是一个正直的人。”这就会败坏人的品格,削弱人的力量,直至完全葬送人的自尊和自信。

    不论有多大的利益,多么难以抵制的引诱,千万不能出卖自己的人格。假如一个人过分追逐名利,将会败坏他的才能,毁灭他的品格,使他做出违背良心的事情来。

    因此,不论你从事何种职业,你不仅要在自己的职业中做出成绩来,还应在自己做事的过程中建立自己高尚的品格。在你做一个律师、一个医生、一个商人、一个职员、一个农夫、一个议员,或者一个政治家时,你都不要忘记:你是在做一个人,要做一个具备正直品格的人。这样,你的职业生涯和生活才会有重大的意义。

    激发你的潜能

    约翰·费尔德看到自己的儿子马歇尔在戴维斯的店里招待顾客,就问戴维斯:“戴维斯,近来马歇尔生意学得怎么样?”

    戴维斯一边从桶里拣出一只苹果递给约翰·费尔德,一边答道:“约翰,我们是多年的老朋友,不想让你日后懊悔,而我又是一个直爽的人,喜欢讲老实话。马歇尔肯定是个稳健的好小孩,这不用说,一看就知道了。但是,即使在我的店里学上一百年,他也不会成为一个出色的商人。他生来就不是一个做商人的料。约翰,还是把他领回乡下去,教他学养牛吧。”

    如果马歇尔仍然留在这个地方,在戴维斯的店里做个伙计,那样他日后决不会成为举世闻名的商人。可是他随后到了芝加哥,亲眼看到了在他周围许多原来很贫穷的小孩做出了惊人的事业,他的志气突然被唤起,他的心中树起一个要做大商人的决心。他问自己:“如果别人能做出惊人的事业来,为什么我不能呢?”其实,他具有大商人的天赋,但戴维斯店铺里的环境不足以激发他潜伏着的才能,无法发挥他贮藏着的能量。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才能来源于他的天赋,而天赋又不大容易改变。但实际上,大多数人的志气和才能都深藏潜伏着,必须要外界的东西予以激发。潜能一旦被激发出来,如果又能加以继续的关注和教育,就能够发扬光大,否则终将萎缩而消失。

    因此,如果人们的天赋与才能不被激发、不能保持、不能得以发扬光大,那样,其固有的才能就会变得迟钝并失却它的力量。爱默生说:“我最需要的,就是有人叫我去做我的能力所能做到的事情。去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是表现‘我’的才能的最好途径。拿破仑、林肯未必能做的事情,但我却能够做,只要尽我最大的努力,发挥我所具有的才能。”

    我们许多人的体内都潜伏着巨大的才能,但这种潜能酣睡着,一旦被激发,便能做出惊人的事业来。

    在美国西部某市的法院里有一位法官,中年时还只是一个不识文墨的铁匠。他现在60岁了,却成了全城最大的图书馆的主人,获得许多读者的赞誉,被人认为是学识渊博、为民谋福利的人。这位法官唯一的希望,就是要帮助同胞们接受教育,获得知识。可是他自身并没受系统地接受教育,又为何产生了这样的宏大抱负呢?原来他不过是偶然听了一篇关于“教育之价值”的演讲。结果,这次演讲唤醒了他潜藏着的才能,激发了他远大的志向,从而使他做出了这番造福一地民众的事业来。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直到老年时才表现出他们的才能。为什么到老年时才会激发他们的才能呢?有的是由于阅读富有感染力的书籍而受到激发;有的是由于聆听了富有说服力的讲演而受感动;有的是由于朋友真挚的鼓励。而对于激发一个人的潜能,作用最大的通常都是朋友的信任、鼓励、赞扬。

    在印第安人的学堂里,曾经刊登过不少印第安青年的照片。他们在学校里毕业时的神情与他们刚刚从家乡里出来时的神情大为不同。在毕业照片上,他们是气宇轩昂的模样,一个个服装整齐,脸上流露出智慧,双目炯炯,看起来才华横溢。看了这样的照片,你一定可以预见到他们将来能做出伟大的事业来。但是大部分人回到他们自己的部落以后,奋斗一段时间后,就不能保持他们新的标准了,逐渐又恢复旧日的面目。这确实不能一概而论,也有少数人由于具有坚强的意志,具备了抵抗堕落的力量。

    倘若你和一般失败者面谈,你就会发现,他们失败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无法获得良好的环境,是因为他们从来不曾走入过足以激发人、鼓励人的环境中,是因为他们的潜能从来不曾被激发,是因为他们没有力量从不良的环境中振奋起来。

    在人的一生中,无论在何种情形下,你都要不惜一切代价,走入一种可能激发你的潜能的气氛中,可能激发你走上自我发达之路的环境里。努力接近那引起了解你、信任你、鼓励你的人,这对于你日后的成功,具有莫大的影响。你更要与那些努力要在世界上有所表现的人接近,他们往往志趣高雅,而且抱负远大。接近那些坚持奋斗的人,你在不知不觉中便会深受他们的感染,养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如果你做得还不是十分完美,那些在你周围向上爬的人,就会来鼓励你下更大的努力,做更艰苦的奋斗。

    在每个人的身体里面,都潜伏着巨大的能量。这些能量,只要你能够发现并加以利用,便可以帮你成就你所向往的一切东西。

    人们体内的亿万细胞中,有着巨大的潜在力量。这种潜力要是能够被唤醒,就能做出许多神奇的事情来。然而大部分人好像都不明白这一点。病人在病势垂危、呼吸困难时,在听了医师或亲友的一席热烈恳切的安慰话后,竟然能起死回生。这种情况在医生看来,也是常有的事。一般来说,疾病之所以置人于死地,首先是因为病人也失掉了对生命的信心。

    世界上有无数碌碌无为的人,有些人竟然到了难以自立的境地,但在这些人的体内同样有着大的潜能,只要能够激发他们体内的一小部分潜能,就可以成就他们伟大的、神奇的事业。

    我见过一个体力平常的人,在被催眠后,有人把他的头和脚搁在两只椅子的边上,而身体悬空着,这时让六七个人站在他身上,而他竟能支持得住。如果在他的身上搁了一块木板,让一匹马站上去,他竟然也能支持得住。这都是由于人心灵深处内在力量被激发后所造成的奇迹,因为照上面的方法做,按照一个人平均的体力决不能支持一千多磅的重量,但是在催眠状态,他竟然毫无困难地做到了。

    那样,他能够做出这样的事情,力量来自于哪里呢?确实不是来自于催眠家,催眠家的作用仅在于把那被催眠的人的力量从身体里激发出来。这力量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于内部,是潜伏在他自己的身体里面。

    因为人体内都存在着巨大的内在力量,所以人人都能做成不朽的事业。而一切真实、友爱、公道与正义,也都存在于这内在的力量中。

    在人的身体和心灵里面,有一种永不坠落、永不败坏、永不腐蚀的东西,这便是潜伏着的巨大力量。这种力量一旦被唤醒,即便在最卑微的生命中,也能像发酵粉一样,对身心起发酵净化作用,增强人工作的力量。

    有些时候,人会有机会看到自己的内在力量,比如在失去一个爱友的时候,发现了自己从未发现过的能力;有时读了一本富有感染力的书,或者由于朋友们的真挚鼓励,也能发现自己的内在力量。但无论用什么方法,通过何种途径,一旦激起内在力量,你的行为一定会大异于从前,你就会变成一个大有作为的人。

    一个立足于诚实、公道、正义原则的人,即使全世界的人都反对他,他依然能屹立在世界上,绝不动摇。林肯之所以对世界有这样巨大的影响力,不仅在于他所具有各种天赋和才华,更在于他能把公道、正义等原则当做他安身立命的基础。

    如果一个人能同自己那永不死亡、永不败坏的高贵神性相和谐,他便能发挥自己更大的效能,获得无上的幸福。未来的医生会让病人知道,在人的身体中有一种创造的作用是永远在进行的,这种创造的力量,不但创造他自己的生命,还在不断地更新生命,恢复生命。比如,以骨折为例,什么时候骨头折断,经过伤科手术什么时候就会使之复原。如果我们的教育注重这一方面的训练,那么自然的治疗便会补救身心上各种缺陷。

    创造我们身体的力量,就是在每夜的睡眠中,改造更新我们身体的因素,我们身体的各种新陈代谢,也是由这种力量造成的。但很多人并不知道深入自己的意识内层,去开发那些供给身体力量的源泉,因此,他们的生命往往是枯燥而毫无生气的。然而如果我们能够深入到自己内在力量的深处,那么就可以寻找到生命的大源泉。一旦饮到这生命的活水,就不再会感到口渴,而这种源泉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一个人一旦能对内在的力量加以有效果地运用,他的生命就永远不会陷于卑微贫困的境地。

    坚守信用

    一个年轻人如果希望闻名世界、流芳百世,他首先要获得大家对他的信任。一个人如果学会了获得他人信任的方法,要比拥有万贯家财更足以自豪。

    但是,世界上真正懂得获得他人信任的方法的人却是少之又少。大多数的人都无意中在自己前进的道路上设置了一些障碍,比如有的态度不好,有的缺乏机智,有的不善待人接物,结果经常使一些有意和他深交的人感到失望。

    有些年轻人开始经商时,经常觉得一个人的信用是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一个有钱的人、有雄厚资本的人,就有信用,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与百万财富比起来,高尚的品格、精明的才干、吃苦耐劳的精神要高贵得多。

    任何人都应该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名誉,使人们愿意与你深交,愿意竭力来给予你帮助。

    一个明智的商人一定要把自己训练得十分出色,不仅要有经商的本领,为人也要诚实、坦率、讲信用,在决策方面要培养起坚定而迅速的决断力。

    有许多银行家非常有眼光,他们对那些资本雄厚,但品行不好、不值得人信任的人,决不会借出一分钱。他们反而愿意把钱借给那些资本不多,但肯吃苦、能耐劳、小心谨慎、时刻感觉良机的人。

    信贷部的职员们在每次贷款之前,一定会对申请人的信用状况研究一番:对方的生意是否稳当?能否成功?只有等到觉得对方确实很可靠,没有问题时,他们才肯贷款。

    任何人都应该懂得这样一个道理:人格是你一生最重要的资本。要明白,欠钱不还时,其实是在拿自已的人格开涮。

    严赛尔·赛奇说:“坚守信用是成功的最大关键。”一个人要想赢得他人的信任,一定要立下很大的决心,花费大量的时间,不断努力才能做到。

    有一次,我去拜访一家大杂志的主编格林先生,询问他对人怎样获得信用的看法。

    他谈到了以下三点:

    第一,必须注意自我修养,善于自我克制,做事恳切认真,建立良好的声誉;随时设法改进自己的缺点;行动要踏实可靠,做到言而有信,与人交易时必须诚实——这是获得他人信任的最重要条件。

    第二,一个想要获得他人信任的青年人,必须老老实实做出业绩来让人看,证明他的确是判断敏锐、才学过人、富于实干的人。一个才能平平的人把多年的储蓄都拿来投资到事业上,固然是很好的事情,但如果他在某一方面有所专长,他给人留下的印象就不知道要好多少倍。因为在这样一个企业和职业都专业化的时代,一个无所专长、又样样都懂一点的人物,与那些在某一领域有所专长的人相比,竞争力总是不够的。所以,假如一个人身上有一笔最可靠的资本——在某一领域有所专长,那样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会受到重视。

    第三,一个青年商人要想成功,他更需要一种最可贵的资本——良好的习惯。有良好习惯的商人远比那些沾染了各种恶习的人容易成功。世界上本来已有不少人快跨入成功的门槛,但是因为有一些不好的习惯,使得别人始终不敢对他抱以信任,他的事业也因此而受阻于中途,没有办法再向前发展。那些沾染了各种恶习的人,自己大多是不大清楚的,但那些与他们发生交往、产生业务往来的人却看得很清楚,因为他们大多是很看重这些问题的。

    一个人的品格大都是经过他的习惯来培养成功的。有些青年人原来品格优良,却因为沾染了一种恶习,结果再也没有出头之日。许多年轻人一开始很不在意自己的习惯,觉得那只是暂时的小事。但是,久而久之,他可能会因为一些恶习而为人所排挤,到时候他可能会懊悔起来,开始反思:“没想到那样随便玩玩也会成为改不了的恶习。”但是,到时再懊悔又有什么用呢?

    一个立志成功的青年,为了自己的前途无论怎样都要抵制不良的诱惑,在任何诱惑面前都要坚定决心、不为所动。他必须永远善于自我克制,不饮酒、不参与赌博、不弄虚作假、不因为毫无意义的项目而举债、不去赛马场。他的娱乐项目应该是正当而有意义的。否则,只要稍动邪念,他就会一下毁掉自己的信用、品格和成功。如果去仔细分析一个人失败的原因,就可知道多半是因为那人有着种种不良的习惯。

    一家杂志社的社长查尔斯·克拉克先生向我讲述了他对于青年人要坚守信用的看法。

    他说:“许多人能获得成功靠的就是获得他人的信任。但到今天仍然有许多商人对于获得他人的信任一事不以为然,不肯在这一方面花费心血和精力。这种人肯定不会长久地发达,可能用不了多久就要失败。”

    “我可以十分有把握地拿一句话去奉劝想在商业上有所作为的青年人:你应该随时随地地去加强你的信用。一个人要想加强自己的信用,并非心里想着就能实现,他一定要有坚强的决心,以努力奋斗去实现。只有实际的行动才能实现他的志愿,也只有实际的行动才能让他有所成就。也就是说,要获得人们的信任,除了一个人人格方面的基础外,还需要实际的行动。任何一个青年人在刚跨入社会工作时,绝对不会无缘无故得到他人的信任。他必须发挥出所有才干,在财力上建立坚固的基础,在事业上获得发展、有所成就。”

    “然后,他那优良的品行、美好的人格才会被人所发现,才会使人对他产生完全的信任,他才能走上成功之路。我们杂志社外派去采访社会名人的记者,他们最在意的不是那个成功者的生意是否兴隆,收入是否多;而是那个人是否还在不断进步,他的品格是否端正,他的习惯是否良好,以及他创业成功的历史和奋斗过程。许多青年人都没有感觉到:越是细小的事情,越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你向别人借钱后,到了约定日子没有办无法去还钱,你随口说过几天再还吧。对方如果稍有判断力,他一定可以看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否值得信任。”

    “你或许会这样想:过几天有什么不可以的呢?那位借给你钱的人不是很有钱吗?但是,你反过来想一想,这样一来你本身的信用要受到多大的损害啊!又有不少年轻人平日为人的确很诚实可靠,但他们有一个毛病,那就是对任何事情都太马虎,这样就容易在不知不觉中使自己的信用丧失。比如,他们明明在银行里存款已经不多,却还是开出了一张超额的支票,结果害得收款的人到银行去碰壁。假如这样做生意,那样他的一切信用将最终会破产。”

    一个精明能干的商人做起事来总是很迅速、敏捷,从不会显露出拖拖拉拉、行动缓慢的样子,这就是他们走向成功的有效果手段。他们订立合同后从不违约,也决不会开出空头支票。他们明白,无论是树立信用、还是生意成功都需要小心谨慎,否则,一旦信用丧失,生意必将失败。

    要取得他人的信任,除了要有正直诚实的品格外,还要有果断、正确的做事习惯。即使是一个资本雄厚的人,假如做事优柔寡断,头脑不清,缺乏敏捷的手腕和果断的决策能力,那他的信用仍然维持不住。而一个人一旦失信于人一次,别人下次再也不愿意和他交往或发生贸易往来了。别人宁可去找其他人,也不想再找他,因为他的不守信用可能会生出许多麻烦来。

    一个有信用的人要使自己的信用破产,那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情。即使你多年来一直有诚实守信、有口皆碑的历史,但你从今天开始只要变得糊涂起来,不再把事情放在心上,丢三拉四,错误不断,这样过不了多长时间,就再也没有一个人会来信任你了。

    在苦难中孕育出最美的花

    其实,世界上的各种职业、技艺与事业,莫不如此,全是因为困难吓退了一些庸碌的竞争者。斯潘琴说:“许多人的生命之所以伟大,都来自他们所承受的苦难。最好的才干往往是从烈火中锻炼的,都是从坚石上磨练出来的。”

    世界上有许多人因为没有经过苦难的磨练,激发不出他们体内潜藏着的力量来,所以他们的才能就得不到淋漓尽致地发挥。而只有努力奋进才能帮助人们达到成功的境地,只有尽力奋斗的人才能获得自己心中希望的东西。

    苦难与障碍并不是我们的仇人,而是我们的恩人。因为我们人人都有一种逆反的心理,这种逆反心理在人体里发展了相反的力量。正是苦难与障碍的出现,使得我们体内克服障碍、抵制苦难的力量得到了发展。这就好像森林里的橡树,经历千百次暴风雨的摧残,不但不会折断,反而越见挺拔。正像暴风雨吹打橡树一般,人们所承受的种种痛苦、折磨和悲伤,也在启迪人们的才能,锻炼着人们的心志。

    在克里米亚的一次战争中,有一枚炮弹击中一个城堡后,毁灭了一座美丽的花园。可在那个炮弹落下的深穴里,竟不断地流出泉水来,后来这里竟然成了一个长久不息的著名喷泉。

    同样,不幸与苦难,也会将我们的心灵炸破,而在那炸开的缝隙里,也会时刻流出奋斗前进的泉水来。许多人不到丧失一切、穷途末路的境地,就不会发现他自己的力量,有时灾祸的折磨反而足以使人发现真实的自己。困难与障碍,就像凿子和锤子,能把生命雕琢得更加美丽动人。

    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就曾说过,每当他遇到看似不能克服的困难时,总使他有新奇的发现。

    失败常常会激发人的潜力,唤醒沉睡的雄狮,引人走上成功的道路。有勇气的人,能把逆境变为顺境,如同河蚌能将烦它的沙泥化成珍珠一样。

    一旦雏鹰能起飞,老鹰便会立即将他们驱出巢外,让他们在空中做飞翔的锻炼。而雏鹰因为有了锻炼,将来才能做百鸟之王,才会凶猛敏捷,才能做追逐猎物的高手。凡是在幼年常遇阻碍、挫折的小孩们,往往有可能得以发展;而从没有遇过挫折的人,反而很难有出息。

    贫穷与苦难都是一种激励,能坚定人们的思想,发挥人们的潜力。钻石越坚硬,它的光彩也越眩目,而要将其光彩显示出来所需的琢磨也越有力。只有琢磨,才能显露出钻石的所有美丽来。

    火石不经摩擦,不会发出火光,相同地,人们不遇刺激,人体里的力量也将永远不会发挥出来。在马德里的监狱里,塞万提斯写成了著名的《唐吉诃德》,那时他穷困潦倒,甚至连稿纸也无力购置,只能把小块的皮革当作稿纸。有人劝一位富足的西班牙人来资助他,但是那位富翁却说:“上帝不让我去接济他的生活,惟因他的贫穷才使世界富有。”

    监狱常常能唤起许多高贵人士心中沉睡着的火焰。《鲁滨逊飘流记》一书也是写在牢狱中的,一部《圣游记》也诞生在贝德福德的监狱中。瓦尔德·罗利爵士那著名的《世界历史》,也是在他被困监狱的13年当中写成的。

    有史以来,犹太人就一再受尽异族的压迫,但是世界上最可贵的诗歌、最富有智慧的箴言、最动听的音乐,却都是由犹太人贡献的。对于他们来说,仿佛是不断地压迫给了他们繁荣。如今,犹太人依然很富有,不少国家的经济命脉几乎都掌握在犹太人手中。对于他们来说,困苦是欢乐的种子,正是因为隆冬的严寒杀尽了地下的害虫,植物才能繁茂地生长。

    音乐家贝多芬在他两耳失聪、穷困潦倒之时,创作了他最伟大的乐章。席勒病魔缠身十五年,却在此期间成就了他最好的著作。密尔顿就是在他双目失明、贫困交加之时,写了他最著名的著作的。所以,为了得到更大的成就与幸福,班扬甚至说:“如果可能的话,我宁愿祈祷更多的苦难降临到我的身上。”

    一个真正勇敢的人,越为环境所迫,反而会越加奋勇。他敢于面对任何困难,轻视任何厄运,嘲笑任何障碍,因为贫穷困苦不足以伤他毫发,反而能增强了他的意志、品格、力量与决心,最终使他成为所有人中最卓越的人。对于这样的人,命运必然无法拦挡他们的前程。

    拿破仑在谈到他的一员大将马塞纳时说,在平时他的真面目是展现不出来的,但是当他在战场上看到遍地的伤兵和尸体时,他内在的“狮性”就会突然发作起来,打起仗来就会像恶魔一般勇敢。人类有几种本性除非遭受巨大的打击和刺激是永远不会显露出来,永远不会爆发的。这种神秘的力量深藏在人体的最深层,非一般的刺激所能激发,但是每当人们受了讥讽、凌辱、欺侮以后,就会激发一种新的力量来,做从前所不能做的事。

    艰难的情形、失望的境地和贫穷的状况,在历史上曾经造就了很多伟人。要是拿破仑在年轻时没有遇到什么窘迫、绝望,那样他决不会如此多谋、如此镇定、如此刚勇。巨大的危机和事变,往往是爆发出许多伟人的火药。

    一个成功的商人对我说,他在自己一生中所得到的每一个成功,都是与艰难斗争的结果,所以,他现在对那些不费力而得来的成功,反倒觉得有些靠不住。他觉得,克服障碍以及种种缺陷,从奋斗中取得成功,才可以给人以喜悦。这个商人愿意做艰难的事情,艰难的事情可以考验他的力量,考验他的才干;他反而不喜欢容易的事情,因为不费力的事情,不能给予他振奋精神、发挥才干的机会。

    我认识一个年轻人,本来家境非常贫寒,因此在他四年的大学过程中,常被那些家境富裕的同学嘲笑,他们不是取笑他衣衫褴褛,就是讥笑他穷相毕露。受着同学们这样的讥笑,他竟然不为讥讽所屈服,从此立志要做世上的一个伟人。

    后来,这个青年果然拥有了惊人的成功。他说,自己在学生时所受的种种讥笑反而成了对他雄心的最好激励。

    处在绝望境地的奋斗,最能启发人潜伏着的内在力量。没有这种奋斗,就永不会发现真正的力量。如果林肯是生长在一个庄园里,进过大学,他也许永远不会成为美国总统,也永远不会成为历史上的伟人。因为要是一个人处在安逸舒适的生活中,就不需要太过努力,不需自己的个人奋斗。林肯之所以这样伟大,是因为他不断地和逆境苦斗着。

    在当今世上,不知道有多少人把自己所取得的成就归功于障碍与缺陷。要是没有那障碍与缺陷的刺激,他们可能只会发掘出他们25%的才能,但一遇到针刺般的刺激,他们就会把其他75%的才能也激发出来了。

    当巨大的压力、非常的变故和重大责任压在一个人身上时,潜伏在他生命最深处的种种能力,才会突然显现出来,从而做出种种大事来。

    历史上有无数这样的例子。为了要补救身体上的缺憾,许多人因此养成了可贵的品格,成就了一番丰功伟绩。一些相貌很平凡、甚至长相丑陋的女子,往往能在学业和事业上,进行不懈地努力,最后竟能做出意想不到的事业来,这可看作是对她们相貌的一种补救。

    许多人如果没有遇到失败,就不会发现自己真正的才干。他们若不遇到很大的挫折,不遇到对他们生命本质的打击,就不懂得怎样激发自己内部贮藏的能量。

    要检验一个人的品格,最好是看他失败以后怎样行动。失败以后,能否激发他的更多的策略与新的智慧?能否激发他潜在的力量?是增强了他的决断力,还是使他心灰意冷呢?有人说:“伟大高贵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化到何种境地,他的初衷与希望,仍然不会有丝毫的更改,而终至克服障碍,以达到所企望的目的。”

    “跌倒了再爬起来,从失败中求胜利。”这是历代伟人的成功秘诀。

    有人问一个小孩,他是怎么学会溜冰的?那小孩回答道:“哦,跌倒了爬起来,爬起来再跌倒,就学会了。”之所以个人成功,之所以军队胜利,实际上就是这样的一种精神。跌倒不会失败,跌倒了站不起来,才是失败。

    可能过去的一切,对一些人来说是一部非常痛苦、非常失望的伤心史。所以,有的人在回想从前时,会觉得自己处处失败、碌碌无为,他们竟然在非常希望成功的事情上失败了,或是他们所至亲至爱的亲属朋友,竟然离他们而去,或是他们已经失掉了职位,或是营业失败,或是因为各种原因而不能使自己的家庭得以维系。在这些人看来,自己的前景似乎是十分的渺茫的。然而即便有上述的种种不幸,只要你永不甘屈服,那么胜利就会在前方向你招手。

    失败是对一个人人格的考验,一个人除了自己的生命以外一切都已失去的情况下,潜在的力量到底还有多少?没有勇气继续奋争的人,自认失败的人,那样他所有的能力,就会全部消失。而只有毫无畏惧、勇往直前、永不放弃人生责任的人,才会在自己的生命里有伟大的进展。

    有人也许要说,早已失败多次了,所以再试也是徒劳无功,这种想法真是太自暴自弃了!

    对意志永不屈服的人,根本就没有所谓失败。无论成功是多么遥远,失败的次数是多少,最后的胜利仍然在他的希望里。

    狄更斯在他小说里讲到一个守财奴斯克鲁奇,最初他是个爱财如命、一毛不拔、残酷无情的家伙,甚至把全副的精神都钻在钱眼里。可是到了晚年,他竟然变成一个慷慨的慈善家、一个宽宏大量的人、一个真诚爱人的人。狄更斯的这部小说并非完全虚构,世界上也真有这样的事实。既然人的本性都可以由卑鄙变为善良,人的事业又何尝不能由失败变为成功呢?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许多人失败了再奋起,沮丧而又不认输,抱着不屈不挠的无畏精神,向前奋进,最终竟然获得了成功。

    世界上有无数人,已经丧失了他们所拥有的一切东西,然而还不能把他们叫做失败者,因为他们仍然有着不可屈服的意志,有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世间真正伟大的人,对于世间所说的种种成败,并不介意,正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类人无论面对多么大的失望,绝不会失去镇静,这样的人终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温特·菲力说:“失败,是走上更高地位的开始。”许多人所获得的最后的胜利,只是来自于他们的屡败屡战。对于没有遇见过失败的人,有时反而让不知道什么是大胜利。一般来说,失败会给勇敢者果断和决心。

    让自己忙碍起来

    如果你认为幸福是永无止境的休闲,如果你期望退休后能躺在摇椅上,那样你基本上就是活在一个愚人天堂中。懒散是人类最大的敌人和杀手,懒惰是只会催生悲哀、未老先衰和死亡。

    很多医生都在反驳辛苦的工作有害身体而休息有益身体这个提法。英国伯明翰大学医学教授安诺特博士却站出来说,过多的休息会使身体产生有害的变化。“但是已知的任何工作都不会伤害到身体的健康组织。”他又说:“工作是有益的,即使是你辛苦地工作,只要不涉及危险,不违反睡眠和营养供给规律,有足够时间休息,可以恢复体力,那样工作是无害的。”

    贺林德和法兰克医生在《健康世界》上谈到一位堪萨斯市的81岁女人将一张摇椅还给她的女儿,并附上简短的说明:“我根本没有时间坐摇椅,我太繁忙了。”

    这个妈妈掌握住了成熟而不是变老的道理和原则。她学到了工作对生活和健康非常有用的基本原则。繁忙的工作,只要不是过度紧张的工作,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伤害,但是过多的休息却会造成这个结果。

    工作是能延缓衰老的影响因素之一。任职于德国脑科研究机构的弗格特博士在最近一次国际老年问题研讨会上报告:“脑细胞的积极运动可以延缓衰老”。大量工作绝不会伤害神经细胞,反而可以促进脑细胞的运动,延缓衰老。弗格特博士在他对正常人脑神经细胞所作的显微研究结果说明中,特别关注由于年龄而产生变化两个女人的脑中细胞状况,两人平时都非常活跃。经检查,她们的脑神经细胞老化现象都相当轻微。

    弗格特博士说,“在我们所有的研究对象中,没有由于繁忙工作而加速神经细胞老化的事例。”

    是的,辛苦的工作不会让你死亡,但是忧愁的心态和高血压却可以。现在,在50岁出头时就离开人世的工商业主管,生前一般都患有各种溃疡症,并不是由于过度工作而失去生命的。他们一天当中的实际工作量,仅就精力的消耗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但是随着工作而来的紧张气氛和压力、失眠无度、对竞争和失败的敌视恐惧、面对体制所产生的忧虑,却恶性循环地快速榨干、吸取了他们的生命。为了逃避,他经常通过酒精、安眠药、苯丙胺或在高尔夫球场或手球场上来排泄,结果身体和神经系统就会最后会以死亡或精神崩溃来对抗这种消极的自暴自弃和逃避。

    美国医院超过一半的病床都被患有精神方面疾病的人占用——超过小儿麻痹症、癌症、心脏病和其他所有疾病人数加起来的总和——这个惊人可怕的事实表明,一定有什么地方出了差错,但出问题的地方绝不是繁忙、辛苦的工作。

    美国的生活水准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科技和科学上的进步使我们的祖父母甚至我们的父母免于成为曾被视为生活中最必要的苦工,即使最不依赖科学技术的普通职业工作的环境也大大改善了,工薪阶层的工作时间也得到了减少,以前由人力和兽力承付的工作大多已由机器完成。我们有比以前更多的娱乐时间。所以,我们不能将我们的悲苦的处境统统归罪于辛苦工作或者生存之累。

    因为工作是人生的一个必要条件和相伴的环节,不只是人们单纯地为了赚钱而产生的。没有工作和运动,身体的肌肉就会萎缩,心灵就会懒惰,人变得没有激情。工作,在现代的阐释和古老的信念完全相反,不是原罪的惩罚形式,而是一种报酬,一种荣誉,是人类统治地球的工具和标志,是君主身份的高贵象征。我们所谓的文明,是需要建造和创造的,是手和脑的劳动的可见结果——也是我们最重要最本质的冲动表现之一。甚至国家也会因为没有工作和劳动而走向灭亡。

    由精力充沛、吃苦耐劳的农民、商人、思想者和实践家所构建的伟大罗马帝国,到了腐败、堕落、懒散的非生产者手中,便垮得一塌糊涂了——农业、商业和其他一切形式的活动全都消失不见。一帮野蛮人就这样毁了伟大的罗马帝国。而从它的废墟中发展起来的,传播到并影响着西方世界的新文明,是由渺小的、被忽略的基督教团体的宗教文化种子生根发展起来的。基督教徒都是一些最普通的工作者——工匠、做小生意的人,甚至奴隶,但这些普通人,都是全心全意地工作的人。

    照我看来,基督教的创始人是个木匠并不偶然,他选取一些渔夫和一个收税员作为他最初的一些门徒也并不偶然。基督教最伟大的福音传道者塔瑟斯的撒罗,是一个手工做帐篷的人。

    我们把工作当做是脱离生存之累的手段,仅仅为了赚钱而忙碌,这简直就是剥夺自己作为人类才有的最大满足的权利。工作本身的优点、有益价值和治疗效果、与个人性格的特殊关系使工作成为我们生活中高于一般活动的运作形式。

    一切工作最终的延伸都是服务,无论是烹饪、擦地板、装配零件还是纠正一下舞步。它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生活变得更好、更简捷、更有乐趣。它应该是富有创造性的。如果我们要享受工作或从工作中获取利益,就必须将这种创造性的意图清清楚楚地印刻在心里。

    著名的英国电影人亚瑟·兰克说:“人们经常忘记自己的行业的存在和发展是‘为什么’这个问题。椅子工厂不仅仅是要生产椅子赚取利润,而是要制造出符合消费者喜好的椅子。忽略这一点的椅子生产商,终将有一天会在醒来时发现某个对手把他的椅子和他的利润一起拿走了。”

    有些人认为现代工业文明已经扼杀了工作的创造性特质,仅仅是机械化的复制。必须不断地执行同一个单调动作而对整体过程不了解的工作没有什么好留恋和称赞的。他们认为,当一个人辛苦地在生产装配流水线上操作时,怎么可能有任何可以沾粘自豪的成就感呢?

    我可以凭我个人经验来说。我曾有一段时间在一家大公司当统计打字员,是许多打字员当中的一个,微不足道。我的工作就是简单的打字,精确是最重要的,速度第二。在一台有特制长台架的打字机上打一大堆财务报表,日复一日。我不能说我喜欢这份辛苦、单调乏味工作,但这是我的工作。

    但是我可以摸着心脏诚心诚意地说,我为自己尽可能使这份工作达到完美标准感到骄傲和自豪。这虽然是机械式的琐碎工作,但也是需要很高的技巧的工作,我对能够在工作上达到高水准而感到非常满意,尽管那个工作只是大工程中的一个环节。但它让我深刻认识到即使做小事也要尽力做得完美的态度的重要性,因而对我来说:“不再当普通秘书的最佳办法就是当一个特别好的秘书,这样才能进步。”

    换句话说,我们内心对待工作的态度,大大决定了我们究竟认为它们是令人烦恼的苦役,还是能够满足我们的灵魂的欢乐无比的事情。

    有一些家庭妇女将每天洗碗盘的家务视为厌烦而卑贱的奴仆工作。但是,我认识的一个女孩子却能够把这样的琐事当作是来自生活的享受,她是波姬儿·达尔,一位职业写作者,写过一本自传和很多书及杂志文章。达尔小姐在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都看不见东西,经过很多次的手术治疗之后,她才能稍微看见一些。她说在能看见一些东西之后,每天洗碗盘的工作就变成了上帝的一个奇迹。

    她说:“我从小小的厨房窗口可以看见一小片湛蓝的天空,我对肥皂沫泛起的七色彩光百看不腻。我心中常存感激,因为失明多年之后,我在做家务时还能有这么多美丽的东西可看,但是可悲的是,我们许多人有健康眼睛,却看不见生活中的美好的东西。我们缺乏达尔小姐那种成熟的想像力以及对生活深层的理解,我们没能确切地明白住工作所提供的较高的价值。”

    没有任何药的医疗效果能胜过工作本身。德克萨斯州的丽达·琼斯太太说工作使她在压力下也没有精神崩溃。

    1941年,琼斯夫妇和他们的两个小孩搬到新墨西哥一个360英亩的农场。结果却发现那是一个毫无争议的蛇的王国,到处都有响尾蛇在爬行出没。它们一定是从美国各地合伙聚集到那里去的。

    “我们那个地方没有电路、煤气管道和自来水供应,生活很不方便,这些都不是我最担心的。令我最难以忍耐和承受的是每天都在担心如果家里的人被蛇咬了中毒怎么办。在夜里我梦见自己抱着我的小孩跑到镇上去找人帮忙;丈夫如果在田里埋头工作,如果几分钟没有见到他,我便会陷入恐惧状态中。”

    “这种持续不断的忧虑和恐惧让我苦不堪言,要不是持续不断地辛苦工作的话,精神几乎一定崩溃。我们过着焦虑的生活,所以辛苦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更重要的是,它帮助了我。我要种植360英亩地的玉米,双手操劳直到长满了老茧;自己动手缝自小孩的所有需要的衣服;装制5年都吃不尽的食品罐头。我工作到最后就是累得躺在床上,除了睡觉之外任何事都不去过问——根本就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担心蛇的问题。”

    “一年以后我们离开了那个地方,之前一直没有发生被蛇咬伤的意外事故。后来我再不用像在新墨西哥那样辛苦地工作了,然而我却一直对那一年时间里的辛苦工作的努力心存感激——是辛苦工作救了我,使我免于精神崩溃。”

    像琼斯太太一样,学会利用努力的工作催生力量以战胜危机的人,对可怕凶恶的命运主弄死者肆意放出的乱箭具有密不透风的防卫能力。单凭工作习惯的本身,就足以让我们跳离阶段性的消沉、打击或迷惘。辛勤地工作往往能支撑在灾难、个人悲惨遭遇中或失去爱的漩涡中挣扎的人们。

    爱德蒙·伯克曾说:“永远不要放弃哪怕是一丁点的希望。但是如果你感到无法避免绝望,那就工作吧。”爱德蒙·伯克可不是在胡说——他是有绝对的个人体验的。他失去了心爱的、无比宝贵的儿子,他的研究使他痛苦地对文明快要堕落这一事实确信无疑。工作对于他来说,就像对其他很多人一样,有着最好的疗效,是这个疯狂破碎的世界上唯一清醒可行的标志性的证明——因此他从未放弃努力工作,即使在他最为绝望的时候。

    是的,工作是生活的不可质疑法则。如果我们因为某种缺陷的原因而离开了工作,我们就会饱受心灵之苦。利用工作治疗疾病的方法在一些机构中被运用着,比如精神病医院、监狱、疗养院以及那些人们不得不被隔离开外面世界的地方。

    “退休的人将更早的离开世界”,这句话符合实际情况,同时不可避免令人感到悲哀。从活跃、积极、忙碌、有用的活动状态中退回到完全无所事事,同时漫无目的地消磨时光的薄暮世界中,湮灭我们的活力,削弱抵抗力,而且往往造成比一般人早地离开人世。在退休时最欢乐的人便是那些继续工作的人,所不同的只是换了个工作。

    认为人们应该在65岁时退休的观念是以往时代的糟粕,而且对任何以积极进步自豪的国家来说都是一个无法掩盖的羞耻。65岁退休这个年龄标准是1870年铁路功能退休制度所首次采用的,而在1937年社会生活保障制度中又被拿出来用。从1900年到现在,我们的平均预期寿命已经增加了大约20年,所以现在一个65岁的人不能被视为就等着躺到摇椅上或进火葬场的人。但是,我们仍然强制人们在65岁时退休,尽管有很多人在这个年龄正值人生生活工作的巅峰时期。

    研究退休问题的权威人士是柯林斯,是芝加哥《每日新闻报》的专栏主笔和《黄金岁月》的作者。他的《黄金岁月》专栏在90家左右的报纸上连载,被无数人喜欢。柯林斯先生把强迫退休视为一种社会观念的“残酷”。他这样说道:

    “根据7年来持续对65岁左右的人的采访,我的发现和看法是:强迫退休是一种即使是强加在马和狗身上也不能容忍的残忍行为。马至少到后来还会被放出去到够得着草的地方;每个人家里的狗都会被喂养到它闭上眼睛为止。”

    “然而,这种残酷性不只是在于对生存的绝对威胁和亵渎……还在于它是对65岁的人的能力的质疑和诽谤,在于某些时候对这些人的精神构成的难以接受的伤害。”

    “一个人被别人说他老得没用到不能再做任何事是一件非常可怕和残忍的事。一个被剥夺了社会劳动、经济来源和自尊感的来源,更是一件羞辱的事。这是一种强加在65岁身上的残酷。”

    为什么国家政府不愿意听听这些最在意强迫退休的残酷性的人的意见?确信无疑的事实是绝大多数人都不想在65岁时被工作的圈子抛弃!仅印第安纳州一个地方,就有九成的人想在65岁时继续工作的现状;在一些比较大的工厂里百分比更高达95%。

    考虑到工商业对于雇用老年人的消极和残酷态度时,令人欣慰的是老人们当中有相当一些都到外面为自己找了另外一份工作。根据社会福利方面的专家和权威人士茱丽艾达·K·亚瑟的调查:“1950年的普查报告最引人注意的一个事实是,数十万超过75岁的老人仍然在坚持工作,他们之中很多正在从事没有上司和老板的自由职业。”

    华盛顿人寿保险机构在1954年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65~69岁之间的男性有五分之三还在工作。70岁到74岁之间的男性老人工作比例大约是五分之二。而且平均每5个75岁以及这个年龄段以上的男人中就有一个人仍然在坚持工作,这些老龄的工作者大多从事自由职业。

    这些数字证明了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工作的素质和能力和意愿并不在65岁时突然消失不见。

    只要个人能力允许,大多数的人都想继续自己的工作,不想因为某个养老金策划者说他们应该退休时他们就退休。数量不菲的工作者对这种不公平的强制性退休制度的抵制和抗拒,已经引起一些商业机构的关注,有些已经延迟退休年龄年限或使时间变得比较具有灵活。不幸的是,这样的公司仍然属于九牛一毛。还需要多少时间,上帝赋予人的与生俱来的工作权利才不再因为年龄,因为他的需要、能力能力和喜好而被无情地残忍的掠夺?

    最近在纽约举行的一次老年问题研究会中,与会者宣读了一份优秀的政治家伯纳德·M·巴鲁克的电报。巴鲁克先生在电报中呼吁机构性组织取消强制性退休制度,他说:“强制性退休对那些年龄很大,但还愿意而且也有能力继续工作的人来说不是一种善良的恩惠,退休不应以年龄为标准,而应以能力为标准。”巴鲁克先生继续说:“年纪大的人已经获得别人无法取代的的资历和经验资产。”

    让我们再来听听83岁担任密执安州老年问题研究会委员的柯特斯博士所说的吧。柯特斯博士是美国在这方面的权威人士之一,他简单直接地评述了社会对老年人就业的不公平歧视:

    “强制性退休对工商业来说是一项非常严重的简直不可原谅的错误,因为它对很多最棒的人才置之不理,并且夺走了受雇者后期做好工作的诱因。这对有能力而且想要继续工作的人来说也是严重的打击和伤害,对积极纳税的民众来说也是严重的错误。工作确是一项基本的人权,65岁自动退休是一项基本的人类错误。”

    说得非常好,柯特斯博士非常希望最终决策者和官僚们有一天能抽出时间来听听反对“强迫退休法案”的很具智慧和常识的大力呼吁。

    柯特斯博士又说:“65岁解职的条规,是非常独断和专制的,因为生理学或心理学上没有任何一条规律和原理说一个人的工作的能力就必须和一定在这个年龄结束。如果我们停止使用双手,它们很快就会失去灵活性和敏感性;如果我们停止使用自己头脑,我们就会快速衰老,这绝对不可避免。每一个热爱工作的都会有不再工作的时候,但是不同的人应该有不同的时间,这要由他们自己来定。”

    工作是一般年轻人无法想像的成熟性欢乐之一。不管是手工还是脑力工作,都是自然赋予人本身保持成长而不会衰竭变老的最伟大的力量之一。

    想要避免晚年危险的人,最好是学习第一段故事中那个81岁的老人:把摇椅退还给别人,让自己忙碌起来!

    不要因小事垂头丧气

    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却浪费了很多时间,去愁一些一年内就会被忘却的小事。

    下面是一个也许会使你终生难忘、很富戏剧性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叫罗勒·摩尔。

    1945年3月,我学到了一生最重大的一课。我是在中南半岛附近276尺深的海底下学到的。当时我和另外87个人一起在贝雅号潜水艇上。我们通过雷达发现,一小支日本舰队正朝我们这边开来。黎明时分我们升出水面发动了攻击。我由潜望镜里发现一艘日本的驱逐护航舰、一艘油轮和一艘布雷舰。我们朝那艘驱逐护航舰发射了三枚鱼雷,但是都没击中目标。那艘驱逐舰并不知道它正受到攻击,还继续向前行驶着,我们准备攻击最后的一条船——那条布雷舰。突然,它调过头来,直朝我们开来(一架日本飞机,看见我们在60尺深的水下,把我们的位置用无线电通知了那艘日本的布雷舰)。我们潜到了150英尺深的地方,以避免被它侦测到,同时准备好应付深水炸弹。我们在所有的舱盖上都多加了几层栓子,同时为了使我们的沉降保持绝对的静默,我们关掉了所有的电扇、整个冷却系统和所有的发电机器。

    三分钟以后,突然天崩地裂。六枚深水炸弹在我们的四周爆炸开来,把我们直压到海底——深达276英尺的地方。我们都吓坏了,在不到一千尺深的海水里,受到攻击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如果不到五百英尺的话,差不多都难逃劫运。而我们却在不到五百英尺一半深的水里受到了攻击——要怎么样才算安全,说起来,水深等于只到膝盖部分。那艘日本的布雷舰不停地往下丢深水炸弹,攻击了十五个小时,如果深水炸弹距离潜水艇不到十七英尺的话,爆炸的威力可以在潜艇上炸出一个洞来。有十几二十个深水炸弹就在离我们五十尺左右的地方爆炸,我们奉命“固守”——就是要静躺在我们的床上,保持镇定。

    我吓得几乎无法呼吸:“这回死定了”。电扇和冷却系统都关闭以后,潜水艇的温度几乎有一百多度,可是我却因为恐惧而全身发冷,穿上了一件毛衣,又穿上一件带皮领的夹克,可还是冷得发抖。我的牙齿不断地打颤,全身冒着一阵阵的冷汗。攻击持续了十五个小时之久,终于停了下来。显然那艘布雷舰把它所有的深水炸弹都用光了,就驶了开去。这十五个小时的攻击,感觉上就像过了一千五百万年。我过去的生活都一一在我眼前浮现,我想起了以前做过的所有的坏事,所有我曾担心过的一些小事情。我在加入海军以前,是一个银行的职员,曾经为工作时间太长、薪水太少、又没有多少升迁机会而发愁。

    我曾经忧虑过,没办法买自己的房子,没有钱买部新车子,没有钱给我太太买好的衣服。我非常讨厌我以前的老板,因为他老是找我的麻烦。我还记得,每晚回到家里的时候,我总是又累又难过,经常和我的太太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我也为我额头上的一个小疤——是一次车祸所留下的伤痕——发愁过。

    多年前,那些令人发愁的事看起来都是大事,可是在深水炸弹威胁下要把我送上西天的时候,这些事情又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啊。就在那时候,我告诫自己,如果我还有机会再看见太阳和星星的话,我永远永远不会再忧愁了。永远不会!永远不会!永远也不会!在潜艇里面那可怕的十五个小时里,我在生活所学到的,比我在大学念了四年的书所学到的还要多得多。

    我们通常都能很勇敢地面对生活里那些大的危机,却总会被那些小事搞得垂头丧气。撒母耳·白布西在他的“日记”里谈到他看见哈里·维尼爵士在伦敦被砍头的事:在维尼爵士走上断头台的时候,他没有要求别人饶恕他的性命,却只要求刽子手不要砍中他脖子上那块痛伤的地方。

    这也是拜德上将在又冷又黑的极地之夜里所发现的另外一点——他手下的人常常为一些小事情而难过,却不在乎大事。他们能毫不理会地面对危险而艰苦的、在零下八十度的寒冷中的工作,“可是,”拜德上将说,“却有好几个同房的人彼此不讲话,因为怀疑对方把东西乱放,占据了他们自己的地方。队上有一个讲究所谓空腹进食、细嚼健康法的家伙,每口食物一定要嚼过二十八次才吞下去。而另外有一个人,一定要在大厅里找一个看不见这家伙的位子坐着,才能吃得下饭。”

    “在南极的营地里,”拜德上将说,“像这种小事情,有可能把最有训练的人给逼疯。”

    “小事”如果发生在夫妻生活里,也会把人逼疯,还会造成“世界上半数的伤心事”。

    这话也是权威人士说的。芝加哥的约瑟夫·沙巴士法官在仲裁过四万多件婚姻案件之后说道:“婚姻生活之所以不美满,最基本的原因常常都是一些小事情。”而纽约郡的地方检察官法兰克·荷根也说:“我们的刑事案件里,有半数以上的起因都是一些很小的事情:在酒吧里逞英雄,为一些小事情而争吵,讲话侮辱了人,措辞不当,行为粗鲁——就是这些小事,结果引起伤害和谋杀,真正天性残忍的人很少,一些犯了大错的人,都是因自尊心受到了小小的损害。一些微不足道的屈辱,虚荣心不能满足,于是就造成世界上半数的伤心事。”

    刚结婚的罗斯福夫人“每天都在担心”,因为她的新厨子手艺非常差。“可是如果事情发生在现在,”罗斯福夫人说,“我只会耸耸肩膀把这事给忘了。”这才是一个成年人的做法。就连叶卡捷琳娜女皇——这个最专制的女皇,在厨子把饭烧坏了的时候,通常也只是一笑了之。

    有一次,我们到芝加哥一个朋友家里吃饭。分菜的时候,他出了一些小错。当时我并没感觉到,如果我感觉到的话,我也不会在乎的。可是他的太太却看见了,马上当着我们的面跳起来指责他。“约翰,”她大声叫道,“看看你在搞什么!难道你就永远都学不会怎么样分菜吗?”

    随后她对我们说:“他老是做错,根本就不肯用心。”也许他确实没有好好地做,可是我却实在佩服他能够和他太太相处二十年之久。坦白地说,我宁愿只吃两个抹上芥末的热狗——只要能吃得很舒服——而不愿一边听她唠唠叨叨,一边吃北京烤鸭和鱼翅。

    那件事情之后不久,我内人和我请了几位朋友到家里来吃晚饭。就在他们快来的时候,我内人发现有三条餐巾与桌布的颜色不相配。

    “我冲到厨房里,”她后来告诉我说,“结果发现另外三条餐巾送去洗了。客人已经到了门口,没有时间再换,我急得差点哭了出来。我只想到:‘我怎么会这么愚蠢,整个晚上算完了,彻底毁了?’后来转念一想,为什么要让它毁了我呢?我走进去吃晚饭,决心好好地享受一下。而我果然做到了。我情愿让朋友们觉得我是个比较懒的家庭主妇,”她告诉我说,“也不要让他们觉得我是一个神经兮兮,脾气不好的女人。而且,据我所知,根本没有几个人感觉到那些餐巾有问题。”

    大家都知道的法律上的一条名言:“法律不会去管那些小事情。”一个人也不该为一些小事忧虑,如果他希望求得心理的安宁的话。

    在多数的时间里,要想克服被一些小事所引起的困扰,只要把着眼点和重点转移一下就可以了——让你有一个新的,能够使你开心一点的看法。我的朋友荷马·克罗伊,是个写过好几本书的作家。他为我们举了一个怎么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好例子。以前他伏案写作的时候,常常被纽约公寓热水灯的响声给吵得烦恼不堪。蒸汽会砰然作响。然后又是一阵吡吡的声音——而他会坐在书桌前气得哇哇大叫。

    “后来,”荷马·克罗伊说,“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出去露营,当我听到木柴烧得啪啪作响时,我突然想到,这些声音多么像热水灯的响声,为什么我会喜欢这个声音,却讨厌那个声音呢?回到家以后,我和自己说:‘火堆里木头的爆裂声,是一种很好听的声音,热水灯的声音和它相差无几,我该埋头大睡,不要去理会这些噪音。’结果,我果然做到了。头几天我还会感觉热水灯的声音,可是不久我就把它们全部忘丁。”

    “很多其他的小忧虑都是一样,我们不喜欢那些,结果搞得整个人很颓丧,都是因为我们夸张了那些小事的重要性……”

    狄士雷里说过:“生命太短促了,不能再只顾小事。”

    “这些话,”安德烈·摩瑞斯在《本周》杂志里说,“曾经帮我捱过许多很痛苦的经历。我们常常让自己因为一些应该不屑一顾和忘了的小事情给弄得心烦意乱……我们活在这个世上只有短短的几十年,而我们浪费了无可追回的时间,去愁一些一年之内就会被所有的人忘了的小事。不要这样,让我们把我们的时间只用在值得做的行动和感觉上,去想伟大的思想,去经历真正的感情,去做必须要做的事情。因为生命太短促了,不该再顾及那些小事。”

    就像吉布林这样有名的人,有时候也会忘了“生命是这样的短促,不能再顾及小事”。其结果呢?他和他的小舅子打了维尔蒙有史以来最有名的一场官司——这场官司打得有声有色,有一本专辑记载着,书的名字叫《吉布林在维尔蒙的领地》。

    故事的经过是这样的:吉布林娶了一位维尔蒙地方的女子凯洛琳·巴里斯特,在维尔蒙的布拉陀布罗造了一座很漂亮的房子,并在那里定居下来,准备度过他的余生。他的小舅子比提·巴里斯特成了吉布林最好的朋友,他们两个在一起工作,在一起游戏。

    后来,吉布林从巴里斯特手里买了一块地,事先协议好巴里斯特可以在那块地上割草。

    有一天,巴里斯特发现吉布林在那片草地上建了一个花园,他生起气来,暴跳如雷,吉布林也反唇相讥,两个要好的朋友就这样反目成仇,吵得昏天暗地。

    几天以后,吉布林骑脚踏车出去玩的时候,比提突然驾着一部马车从路的那边转了过来,逼得吉布林跌下了车子。吉布林——这个曾经写过“众人皆醉,你应独醒”的人——气得发昏,将小舅子告上法庭,巴里斯特被抓了起来。接着是一场很热闹的官司,大城市里的记者都挤到这个小镇上来,新闻传遍了全世界。事情并没有解决,这次争吵使得吉布林和他的妻子永远离开了在美国的家,这一切的忧虑和争吵,只不过为了一件很小的事情:一车子干草。

    克里斯曾在两千四百年前说过:“来吧,各位!我们在小事情上耽误得太久了。”一点也不错,我们的确是耽误太久了。

    下面是哈瑞·爱默生·傅斯狄克博士所说的故事里最有意思的一个——是有关森林中的一个“巨人”在战争中怎样得胜、又是怎样失败的。

    在科罗拉多州长山的山坡上,躺着一棵大树的残骸。自然学家告诉我们,它曾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它发芽的时候,哥伦布刚刚在美洲登陆;第一批移民到美国来的时候,它才长了一半大。在它漫长的生命里,曾经被雷电击中过十四次;四百年来,无数的狂风暴雨侵袭过它,它都能战胜,巍然屹立着。但是在最后,一小队甲虫攻击了这棵树,使它倒在了地上。那些甲虫从根部往里面咬,就只靠它们很小、但持续不断的攻击,渐渐地伤了树的元气。这一个森林中的巨人,岁月不曾使它枯萎,闪电不曾将它击倒,狂风暴雨没有折断它,却因一小队可以用大拇指和食指就可捏死的小甲虫而终于倒了下来。

    我们岂不都像森林中的那颗身经百战的大树吗?我们经历过生命中无数地狂风暴雨和闪电的打击,但都撑了过来。可是却会让我们的心被忧虑的小甲虫咬噬——那些微不足道的小甲虫。

    几年以前,我去了怀俄明州的提顿车家公园。和我一起去的,是怀俄明州公路局局长查尔斯·西费德,还有一些他的朋友。我们本来是要一起去参观坐落在那座公园里的洛克菲勒的一栋房子的,可是我坐的那部车子却转错了一个弯,迷了路。等到达那座房子的时候,已经比其他的车子晚了一个小时。西费德先生没有开那扇大门的钥匙,所以他在那个又热、又有好多蚊子的森林里等了一个小时,等我们到达。那里的蚊子多得可以让一个圣人都发疯,可是它们没有办法赢过查尔斯·西费德。在我们到达的时候,他是不是正忙着赶蚊子呢?不是的,他正在吹笛子,当作一个纪念,纪念一个知道怎样不理会那些小事的人。

    唯一可以使过去的错误具有价值的方法,就是冷静地分析我们过去的错误,并从错误当中得到教训,然后再把错误忘掉。

    就在我写这句话的时候,我望了望窗外,看见了我院子里一些恐龙的足迹——一些留在大石板和石头上的恐龙的足迹。这些恐龙的足迹,是我从耶鲁大学的皮博迪博物馆买来的。

    我还有一封由皮博迪博物馆馆长写来的信,说这些足迹是一亿八千万年以前留下来的。就连白痴也不会想能够回到一亿八千万年前去改变这些足迹。而一个人的忧虑就正如这种想法一样愚蠢。因为就算是180秒钟以前所发生的事,我们也不可能再回头去纠正它——可是我们有许多的人却正在做这样的事情。说得确实一点,我们可以想办法来改变180秒钟以前发生的事情所产生的影响,但是我们不可能去改变当时所发生的事情。

    唯一可以使过去的错误有价值的方法,就是平静地分析我们过去的错误,并从错误当中得到教训——然后再把错误忘掉。

    我知道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可是我是不是一直有勇气、有脑筋去这样做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让我先告诉你几年以前我所经过的一次奇妙经验吧。我让30多美元从大拇指缝里溜走,没有得到一分钱的利润。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我开办了一个非常大的成人教育补习班,在许多城市里都有分部,在组织费和广告费上,我也花了很多的钱。我当时因忙于教课,所以既没时间、也没心情去管理财务问题,而且当时也太天真,不知道我应有一个很好的业务经理来分配各项支出。

    最后,过了差不多一年,我发现了一件清楚明白、而且很惊人的事实:我发现虽然我们的收入非常之多,却没得到一点利润。当发现了这点以后,我应该马上做两件事情:

    第一,我应该有那个脑筋,去做黑人科学家乔治·华盛顿·卡佛尔在银行倒闭后做的事,他5万美元的账户——也就是他毕生的积蓄一时所做的那件事。当别人问他是否知道他已经破产了的时候,他回答说:“是的,我听说了。”然后继续教书。他把这笔损失从他的脑子中抹去,以后再也没有提起过。

    第二,我应该分析自己的错误,然后从中学到教训。可是坦白地说,这两件事我一样都没有做。相反的,我却开始发愁。一连好几个月我都恍恍惚惚的,睡不好,体重减轻了许多,不但没有从这次大错误里学到教训,反而接着犯了一个只是规模小了一点的相同错误。

    对我来说,要承认以前的这种愚蠢的行为,实在是一件很窘迫的事。可是我很快的发现:“去教20个人怎样做,比自己一个人去做,要容易得多了。”

    我真希望我也能够到纽约的乔治·华盛顿高中去做保罗·布兰德威尔的学生。这位老师曾经教过住在纽约市布朗士区的艾伦·桑德斯。

    桑德斯先生告诉我,他生理卫生课的老师保罗·布兰德威尔博士教给他最有价值的一课:

    当时我只有十几岁,可是那时我已经常为很多事情而发愁。我经常为我自己犯过的错误自怨自艾。交完考试卷之后,我常常会半夜里睡不着,咬着自己的指甲,怕我没办法考及格。我老是在想我做过的那些事情,希望当初没有发生;我老是在想我说过的每句话,希望我当时把那些话说得更好。

    有一天早上,我们全班到了科学实验室。老师保罗·布兰德威尔博士把一瓶牛奶放在桌子边上。我们都坐了下来,望着那瓶牛奶,不知那和他所教的生理卫生课有什么关系。然后,保罗·布兰德威尔博士突然站了起来,一掌把那瓶牛奶打碎在水槽里——一面大声叫道:“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然后他叫我们每个人都到水槽边去,好好地看那瓶打碎的牛奶。“好好地看看,”他告诉我们,“因为我要你们这辈子都要记住这一课,这瓶牛奶已经没有了——你们可以看到它都漏光了,无论你怎么着急,怎么抱怨,都没办法再救回一滴。只要先用一点思想,先加以预防,那瓶牛奶就可以保住。可是现在已经太迟了——我们现在所能做到的,就只是把它忘掉,丢开这件事情,只感觉下一件事。”

    这次小小的演示,在我忘了我所学到的几何和拉丁文之后很久都让我记忆犹新。事实上,这件事在实际生活中所教给我的,比我在高中读了那么多年所学到的东西都好。它教我只要可能的话,就不要打翻牛奶,但万一牛奶打翻、整个漏光的时候,就要彻底把这件事情给忘记。

    有些读者大概会觉得,花这么大力气来讲那样一句“不要为打翻了的牛奶而哭泣”的老话,未免太无聊了。我知道这句话很普通,也可以说很陈旧。但像这样的老生常谈,却饱含了多年来所积聚的智慧,这是人类经验的结晶,是世世代代传下来的。如果你能读尽各个时代许多伟大学者所写的有关忧虑的书,你就不会看到比“船到桥头自然直”和“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更基本、更有用的老生常谈了。只要我们能够应用这两句老话,不轻视它们,我们就根本用不到这了。然而,如果不加以应用,知识就不是力量。

    知识的目的并不在告诉你什么新的东西,而是在提醒你那些你已经知道的事,鼓励你把已经学到的东西加以利用。

    我一直很佩服已故的佛雷德·福勒·夏德,他有一种能把老的事例用又新奇又吸引人的方法说出来的天分。他是一家报社的编辑。有一次大学毕业班讲演的时候,他问道:“有多少人曾经锯过木头?请举手。”大部分的学生都曾锯过。然后他又问道:“有多少人曾锯过木屑?”没有一个人举手。

    “确实,你们不可能锯木屑,”夏德先生说道,“因为那些都是已经锯下来的。我应该做的第二件事是,分析自己的错误,然后从中学到教训。”

    棒球老将康尼·麦克81岁的时候,我问过他有没有为输了的比赛忧虑过。

    “噢,有的。我以前常会这样,”康尼·麦克告诉我说,“可是多年以前我就不干那种傻事了。我发现这样做对我一点好处都没有,磨完的粉子不能再磨,”他说,“水已经把它们冲到底下去了。”

    不错,磨完的粉子不能再磨;锯木头剩下来的木屑,也不能再锯。可是你却还能消除你脸上的皱纹和胃里的溃疡。在去年感恩节的时候,我和杰克·登普西一起吃晚饭。当我们吃火鸡和橘酱的时候,他告诉我他把重量级拳王的头衔拱手让给滕尼的那一仗。确实,这对他的自尊打击很大。

    “在拳赛的当中,我突然发现我变成了一位老者……到第十回合终了,我还没倒下去,可是也只是没有倒下去而已。我的脸肿了起来,而且有许多处伤痕,两只眼睛几乎无法睁开……我看见裁判员举起吉恩·滕尼的手,宣布他获胜……我不再是世界拳王,我在雨中往回走,穿过人群回到自己的房间。在我走过的时候,有些人想来抓我的手,另外一些人眼睛里含着泪水。”

    “一年以后,我再和滕尼比赛了一场,可是一点用也没有,我就这样永远完了。要完全不去愁这件事实在很困难,可是我对自己说:‘我不打算活在过去当中,或是为打翻牛奶而哭泣,我要能够承受这一次打击,不能让它把我打倒。’”

    而这一点正是杰克·登普西所做到的事。怎么做呢?只是一再地向自己说“我不为过去而忧虑”吗?不是的!这样做只会强迫他想到他过去的那些忧虑。他的方法是承受一切,忘掉他的失败,然后集中精力为未来计划。他的做法是经营百老汇的登普西餐厅和大北方旅馆,安排和宣传拳击赛。举行有关拳赛的各种展览会,让自己忙着做一些富于建设性的事情,使他既没时间也没心思去为过去而担忧。“在过去十年里,我的生活,”杰克·登普西说,“比我在做世界拳王的时候要好得多。”

    登普西先生告诉我,他没读过很多书,可是,他却是不自觉地照着莎士比亚的话去做:聪明的人永远不会坐在那里为他们的损失而悲伤,却会很兴奋地想办法来弥补他们的创作。

    当我读历史和传记并观察一般人怎样度过艰苦的环境时,我一直感觉既吃惊,又羡慕那些能够把他们的忧虑和不幸忘掉并继续过欢乐生活的人。

    我曾到辛辛监狱去看过,那里最令我吃惊的是,囚犯们看起来都与外面的人一样欢乐。

    我当即把我的看法告诉了刘易士·路易斯——当时辛辛监狱的狱长——他告诉我,这些罪犯刚到辛辛监狱的时候,都心怀怨恨而且脾气很坏。可是经过几个月以后,大部分聪明一点的人都能忘记了他们的不幸,安定下来承受他们的监狱生活,尽量地过好。路易斯狱长告诉我,有一个辛辛监狱的犯人——一个在园子里工作的人——在监狱围墙里种菜种花的时候,能够边干活边唱歌。

    所以,为什么要浪费眼泪呢?确实,犯了过错和疏忽都是我们的不对,可是又能怎样呢?

    谁没有犯过错?就连拿破仑,在他所有重要的战役中也输过三分之一。也许我们的平均纪录并不会坏过拿破仑,谁知道呢?

    何况,即使动用国王所有的人马,也不能再把过去挽回的。所以让我们记住:

    不要试着去锯木屑,不要为打翻牛奶而哭泣。

    做好手边的事

    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而要做手边清楚的事。

    1871年春天,一位年轻人拿着毕业证,看到对他前途有莫大影响的一句话。他是蒙特瑞综合医院的医科学生,生活中充满了忧虑,担心是否能通过期末考试,担心该做些什么事情,该到哪儿去,怎样才能开业,怎样才能过活。

    这位年轻的医科学生,在1871年所看到的那句话,使他成为当时最有名的医学家,他创建了全世界知名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成为牛津大学医学院的钦定讲座教授——这是在英国学医的人中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他还被英国皇帝册封为爵士。他的一生,需要两大卷书——厚达1466页的篇幅,才能记述。

    他名叫做威廉·奥斯勒。下面,就是他在1871年春天所看到的那句话——这由托马斯——卡莱尔所写的一句话,帮他过了无忧无虑的一生:“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而要做手边清楚的事。”

    42年以后,在一个温和的郁金香开满校园的春夜,威廉·奥斯勒爵士在耶鲁大学发表演讲。他对那些耶鲁大学的学生们说,像他这样一个曾经在四所大学当过教授,写过一本很受欢迎的书的人,似乎应该有“特殊的头脑”,但其实不然。他说,他的一些好朋友都知道,他的脑筋其实是“非常普通不过了”。

    那样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他觉得这完全是由于他活在所谓“一个完全独立的今天”里。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奥斯勒爵土到耶鲁去演讲的几个月以前,他乘船横渡大西洋,在舵房里看见船长揿下一个按钮,一阵机械运转的声音以后,船的几个部分就立刻被彼此隔绝开来——隔成几个完全防水的隔舱。“你们每一个人,”奥斯勒爵士对耶鲁的学生说,“组织都要比那条船精美得多,所要走的人生历程也更远得多,我要奉劝各位:要学会怎样控制一切,要活在一个“完全独立的今天”中,才是在人生历程中确保安全的最好方法。到舵房去,你会发现那些大的隔舱至少都可以使用,揿下按钮,倾听你生活的每一个层面,用铁门把过去隔断,隔断已经死去的昨天;揿下另一个按钮,用铁门把未来也隔断——隔断尚未诞生的明天。然后你就保险了——你有的是今天……斩断过去,埋葬掉死的过去,切断那些会把傻子引向死亡的昨天……明日和昨日的重担,就会成为今日最大的障碍,也要把未来像过去一样紧紧地关在门外……未来就在于今天……没有明天这个东西,人类得到救赎的日子就是现在,精力的浪费、精神的苦闷,都会和一个为未来担忧的人形影相随……那样把船后的大隔舱都切断吧,养成一个好习惯,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里。”

    这是不是说我们不该为明天而下工夫准备呢?不,绝对不是这样。在那次演讲里,他继续说到,为明日准备的最好方法,就是要发挥你的所有智慧,所有的热忱,把今天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这就是你所能应付未来的唯一方法。

    奥斯勒爵士还告诫耶鲁大学的学生以基督徒的祷告开始每日的生活:“请主赐予我们今天,以作为今日的面包吧!”

    请记住,祷告者只是在祈求今天的面包。他们并未抱怨昨天吃过的过期的面包,他们并未说:“主啊!近期玉米产区严重干旱,明年也许还会面临旱灾,我们明年秋天该吃些什么呀?如果我失去工作,仁慈的主啊!我那时从何找到面包?”

    奥斯勒教我们只为今天的面包而祷告,也只有今天的面包才是你能吃到的。

    但也许你会说,昨天已经过去,人们不可能不去回想;明天即将来临,人们怎能不去憧憬?

    一定要为明天着想。不错,要小心地考虑、计划和准备,可是不要担忧。

    在战争时期,军事领袖必须为将来策谋,可是他们绝不能有任何的焦虑。“我把我们最好的装备,供应给最好的人手,”美国海军上将厄耐斯特·金恩说,“再交给他们似乎是最聪明的任务,我所能做的就是这些。”

    “如果一条船沉了,”金恩上将继续说道,“我不能把它打捞起来。要是船再往下沉,我也挡不住。我把时间花在解决明天的问题上,这比为昨天的问题而后悔要好得多。假如我为这些事情烦心的话,我是不可能支持很久的。”

    不论是在战时或者是在平时,好想法和坏想法之间的差别是:好想法考虑到原因和结果,而产生很合逻辑的、富有建设性的计划;而坏想法通常会导致一个人的紧张甚至精神崩溃。

    最近我很荣幸能去访问亚瑟·苏兹柏格,他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纽约时报》的发行人。苏兹柏格先生告诉我,当二战的战火烧过欧洲的时候,他很吃惊,对未来非常担忧,这使他几乎无法入睡。难以入眠的他常常在半夜爬下床来,拿着画布和颜料,望着镜子,想画一张自画像。他对绘画一窍不通,可是他还是画着,好让自己不再担心。苏兹柏格先生告诉我,最后,他用一首赞美诗里的一句话作为他的座右铭,终于消除了他的担忧,得到了平安。这一句话是:“只要一步就好了。”

    带引我,仁慈的灯光……

    让你常在我脚旁,

    我并不想看到远方的风景,

    只要一步就好了。

    大概在同一时期,有位年轻的军人也相同学会了这种方法,他叫泰德·班哲明诺,住在马里兰州的巴铁摩尔城——他曾经忧虑得几乎完全丧失了斗志。

    “1945年4月,”泰德·班哲明诺写道,“我忧愁得患了一种医生称之为结肠痉挛的病,这种病使人很痛苦,若是战事持续下去的话,我想我整个人都会垮掉的。”

    “当时我筋疲力尽。我在第九十四步兵师担任士官的职务,工作是建立和维持一份作战中死伤和失踪者的记录,还要帮忙发掘那些在战事最激烈的时候被打死的、被草草掩埋的士兵。我得收集那些人的私有物品,要确切地把那些东西送回到重视这些私有物品的家人或近亲手里。我一直在担心我们会造成那些让人很窘的或者是很严重的错误,我担心我是否能撑得过这些事,我担心是否还能活着回去把我的独生子抱在怀里——一个我从来没见过的16个月的儿子。由于担心和疲劳,我瘦了34磅,而且担忧得几尽发疯。我眼看着自己瘦骨嶙峋的双手。一想到自己瘦弱不堪地回家,我就非常害怕,我崩溃了,哭得像个小孩,我浑身发抖……就在德军最后大反攻开始不久,我经常哭泣,我觉得我再也不能成为一个正常人了。”

    “最后我住进了医院。一位军医给了我一些忠告,我的生活整个改变了。在为我做完一次全身检查以后,他告诉我,我的问题纯粹是精神上的。‘泰德,’他说,‘我希望你把你的生活想像成一个沙漏,你知道在沙漏的上一半,有成千上万粒的沙子,它们都慢慢地很平均地流过中间那条细缝。除了弄坏沙漏,没有办法使两粒以上的沙子同时通过那条窄缝。我们每一个人,都像这个沙漏。每一天早上开始的时候,有成千上百件的工作,让我们觉得我们一定得在那天里完成。可是我们只能一次做一件,让它们慢慢平均地通过这一天,像沙粒通过沙漏的窄缝一样,否则肯定会损害到我们自己的身体或精神了。’”

    “那一天是值得纪念的。从那一天起,当军医把这段话告诉我以后,我就一直奉行着这种哲学。‘一次只流过一粒沙……一次只做一件事。’这个忠告,战时在身心两方面都救了我,目前对我在手艺印刷公司的公共关系与广告部中的工作,也有莫大的帮助。我发现在生意场上,也会有像在战场上相同的问题,一次要做完好几件事情——却没有多少可利用的时间。我们的材料不够了,有新的表格要处理,还要安排新的资料,地址的变迁,分公司的增开和关闭等。我不会再紧张不安,因为我牢记着那个军医告诉我的话:‘一次只流过一粒沙子,一次只做一件工作。’我一再对自己重复地念着这两句话。我的工作比以前更有效率,再也没有那种在战场上几乎使我崩溃的、迷惑和混乱的感觉。”

    现在的生活方式中,最可怕的一件事就是,我们的医院里大概有一半以上的床位,都是保留给那些在神经或者精神上有问题的人。他们都是被累积起来的昨天和令人担心的明天所加起来的重担压垮的病人。而那些病人中,很多只要能奉行耶稣的“不要为明天忧虑”,或者是威廉·奥斯勒爵士的“生活在一个完全独立的今天里”这两句话,今天就都能走在街上,过着欢乐而有益的生活。

    你和我,在目前这一刹那,都站在两个永恒交会之点——已经永远消逝的过去,以及延伸到无穷尽的未来——我们不可能活在这两个永恒之中,连一秒钟都不行。若想那样做的话,我们就会毁了自己的身体和精神。所以,我们就以能活在所能活的这一刻而感到满足吧。从现在起,一直到我们上床,“无论担子有多重,每个人都会支持到夜晚的来临,”罗勃·史蒂文生写道,“无论工作有多苦,每个人都能做他那一天的工作,每一个人都能很甜美、很有耐心、很可爱、很纯洁地活到太阳下山,这是生命的真谛。”

    不错,生命对我们所要求的也就是这些。可是住在密歇根州沙支那城的薛尔德太太,在学到“一天中要生活到上床为止”这一点以前,却感到极度的颓丧,甚至于几乎想自杀。

    “1937年我丈夫死了,”薛尔德太太把她的过去告诉了我,“我觉得非常颓丧,而且几乎一贫如洗。我给我以前的老板李奥罗区先生写信,请他让我回去做我从前的老工作。我从前靠推销世界百科全书给学校生活。两年前丈夫生病的时候,我把汽车卖了,于是我勉强凑足钱,分期付款买了一部旧车,开始再出去卖书。”

    “我原想,再回去做事或许可以帮助我解脱我的颓丧;可是要一个人驾车,一个人吃饭,几乎令我无法忍受。有些区域简直就做不出什么成绩来,虽然分期付款买车的数目并不大却很难付清。”

    “1938年的春天,我在密苏里州的维沙里市。那里的路很坏,学校又都很穷,我一个人又孤独、又沮丧,有一次我甚至想到了自杀。我觉得成功是不可能的,活着几乎没有任何希望。每天早上我都很怕起床面对生活。我什么都怕:怕我付不出分期付款的车钱,怕我付不出房租,怕没有足够的东西吃,怕我的健康情况变坏而没钱看医生。让我没有自杀的唯一理由就是,我担心我的姊姊会因此而觉得悲伤,而她又没有足够的钱来付我的丧葬费用。”

    “有一天,我读到一篇文章,把我从消沉中拯救出来,使我有了勇气继续活下去。我永远感激那篇文章,尤其是那篇文章里的那句很令人振奋的话:‘对一个聪明人来说,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生命。’我用打字机将这句话打下来,贴在我车子前面的挡风玻璃上,让我开车的时候每分钟都能看见。我发现每次只活一天并不困难,我学会忘记过去,也不想未来。每天早上我会对自己说:‘今天又是一个新的生命。’”

    “我成功地克服了对孤寂和需要的恐惧。我现在很快活,也还算成功,并对生命抱着无尽的热诚和爱。我现在知道,不论在生活中遇到任何事情,我都不会再害怕了;我现在知道,我不必怕未来;我现在知道,我每次只要活一天——而‘对一个聪明人来说,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生命’。”

    你能猜出下面的诗是谁写的吗?

    这个人很欢乐

    也只有他能欢乐

    因为他能把今天

    称之为自己的一天

    他在今天里能感到安全

    能够说

    不管明天会多么糟

    我已经过了今天

    这几句话听起来很现代,但它的作者却是古罗马诗人何瑞斯,时间是在基督诞生的三十年之前。

    人性上最可怜的一件事就是,我们所有的人,都拖延着不去生活,我们都梦想着天边有一座奇异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开放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我们为什么会变成这种可怜的傻子呢?

    “我们生命的小小历程是多么奇怪啊,”史蒂芬·李高克写道,“小小孩说,‘等我是个大孩子的时候。’大小孩说,‘等我长大成人以后。’等他长大成人了,他又说,‘等我结婚以后。’可是结了婚,他们的想法又变成了‘等到我退休之后’。等到退休以后,他回头看看他所经历过的一切,似乎有一阵冷风吹过来。他把所有的东西都错过了,而一切又一去不回头。我们总是无法及早学会:生命就在生活中,就在每一天和每一时刻里。”

    你大概还记得白雪皇后说过:“这里的规矩是,明天可以吃果酱,昨天可以吃果酱,但今天不准吃果酱。”我们大多数人也是这样,为昨天的果酱而发愁,为明天的果酱而发愁,却不会把今天的果酱厚厚地涂在我们现在吃的面包上。

    伟大的法国哲学家蒙坦也犯过相同的错误。“我的生活中,”他说,“曾充满可怕的不幸,而那些不幸大部分都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我的生活,和你的生活,也都一样。

    “想一想,”但丁说,“这一天永远都不会再来了。”生命以惊人的速度飞快地溜过,我们在空间以每秒十九英里的速度跑过,但今天才是我们最值得珍贵的一段时间,也是我们唯一能够真正把握的时间。

    这也就是劳维尔·汤马斯的想法。我最近在他的家中度过一次周末。我感觉到他引用诗篇第118篇的句子,装上镜框,挂在了他广播电台的墙上,以便他可以经常看见。

    向黎明致敬

    看着这一天

    因为它就是生命,生命中的生命

    在它短短的时间里

    有你存在的所有变化与现实

    生长的福泽

    行动的荣耀

    成就的辉煌

    因为昨天不过只是一场梦

    而明天只是一个幻影

    但是活在很好的今天

    却能使每一个昨天都是一个欢乐的梦

    每一个明天都是有希望的幻景

    所以,好好地看着这一刻吧

    这就是你对黎明的敬礼

    所以,你对忧虑所应知道的第一件事就是,如果你不希望它侵入你的生活中,就要做威廉·奥斯勒爵士所做过的事情——“把过去和未来用铁门隔断,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

    现在请你问问自己下面这几个问题,而后写出答案:

    1.我是否能不生活在现在而只担心未来?或是去追求所谓“一座遥远奇妙的玫瑰园”?

    2.我是否常为过去发生的事而后悔,让那些已过去的、已做过的事使现在更难受?

    3.我清早起来的时候,是否决定要“抓住这一天”——尽量地利用这二十四小时?

    4.如果“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是否能使我从生命中得到更多?

    5.我何时该开始这么做?下礼拜……明天……还是今天?

    马上就开始行动吧

    加拿大尼亚加拉大瀑布镇的一个叫C·W·卡斯特罗的年轻人,从军队中退役返乡。不久他就找到了一份安大略水力发电公司机械工的工作,开始了安稳又欢乐的工作。18个月后,有一天老板告诉卡斯特罗一个好消息——他被升职了,将担任厂里重柴油机械的领班。

    “我当时就担起心来,”卡斯特罗说,“原来我一直是个欢乐的机械工,现在却成了可怜的领班。责任压得我透不过气来。无论醒着或睡着、在家或在厂里,焦虑总是伴随着我。”

    “终于,我一直担心、害怕的重大紧急事件发生了,当时我正走向一座应该有4部牵引机牵引着4部巨大的挖掘机的砂石场。一切似乎安静得很不自然,很快的,我就找到了原因——4部巨大的牵引机全都坏了。”

    “过去的忧虑和当时的担忧比起来都算不上什么了。我向上司报告4部牵引机都坏了的情况时,整个脑袋都快要炸开了。急促地报告过这个消息之后,我等着屋顶塌下来压在我身上。”

    “然而屋顶并没有塌下来。我的上司满脸笑容地向我说了一句话。就是活到100岁,我都不会忘记那句话。那句话是:把它们修好!”

    “我的担忧、恐惧和焦虑顿时烟消云散了,上下颠倒的世界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我走出去,拿起工具,开始修理机器。那句美妙的话——‘把它们修好’,是我生命中的一个转折点,改变了我对工作的处理方法。从那时候开始,我每天都感谢那位上司,并热心地工作。”

    我抱定了一个决心,那就是如果出了任何差错,我就想办法把它解决掉,而不仅仅是担忧。由于那位上司超群的常识,C·W·卡斯特罗学会了必须在必要时拥有行动的能力。做决定和执行决定是成熟的一环。确实,我们必须研究问题,我们必须从各个角度分析研究问题,但是我们不得不采取明确的行动解决问题的时候总会到来。

    许多人不敢担负起做决定、执行决定的责任。对他们而言,出了差错受到责怪的恐惧,远比成功的希望更具有影响力。因此他们尽可能避免要负责任的情况,甚至必须做决策时,他们反而会陷入担忧、恐慌和迟疑的迷雾中。这种拖延必要的行动所引起的内心冲突和紧张,很有可能造成身心的崩溃,而且往往真的造成恶果。

    这要通过强迫自己去做恐惧的事才能克服。年轻的时候就学会这一点的人是幸运的。

    印第安纳州波利斯市的西奥图·C·斯坦坎普,就是那些幸运者之一。他有一个不仅知道明确行动的价值,而且还知道以他儿子永生难忘的方式来教导他的爸爸。事情是这样的:

    泰德·斯坦坎普12岁时挨了邻居一个小孩一顿打,因此决心留在家里不出门。几天之后,泰德的爸爸给他一些钱让他去看电影、买冰淇淋吃,用来奖励他帮忙割草。泰德收下爸爸给他的钱,但是没去看电影——平常他是最喜欢看电影的——怕会遇见那个揍他的小孩。

    “我爸爸问我是不是生病了,”泰德·斯坦坎普说,“我只是支吾。第二天傍晚,我冒险到巷子里去玩弹子。后来我看见我的敌人——这时候的他看起来简直就像《圣经》里那个被大卫王杀死的菲利斯丁大巨人一样可怕——向我冲过来。我拼命地跑进我家的车库里,气喘咻咻,吓得全身发僵——然后却发现我正和我爸爸面对面。他问我究竟在干什么,我软弱地解释说我们在玩捉迷藏。这时候巷子里冒出一个声音说:出来,你这胆小鬼。”

    “我爸爸拿了一条大约两英尺长的厚厚的汽车皮带走过来,然后平静地告诉我说,要是不出去面对巷子里的那个男孩的话,就得躲在车库里挨皮带。由于我犹豫得太久了点,所以皮带落在我的屁股上,那种痛楚超过打架时挨过的拳头。”

    “我像颗炮弹般冲出车库,出其不意地攻击那个小孩。第一拳打过去,他没有心理准备,因此我又痛痛快快地揍了他一顿,我把他赶出了巷子。”

    “接下来的几天是我童年记忆中最欢乐的日子。我充分享受勇气所带来的报偿,重新找回自尊。而且我学到了一个我长久以来一直珍藏的真理——不要逃避现实而是要勇敢地面对它。我从一条汽车皮带和一个明智的爸爸那里学到这个真理。”

    做出决定并马上行动的能力是保护自己的要素之一。虽然生活对多数人来说,大部分时间都是循着常规前进,但谁也无法预知什么时候会发生紧急状况,因此迅速采取行动,权衡可行的办法,并选择最好的一项付诸实施的习性,可能有一天会成为左右我们自己以及依靠我们的人的生死关键。

    这种情况就在艾尔·拜瑟普的生命里也曾发生过。他家住在俄亥俄州春田镇。拜瑟普夫妇带着3岁的小女儿开车去度圣诞节时遇到了大风雪。高速公路上的车子都被迫停了下来,他们想要调回头,但是后面的道路也被风雪阻断了。

    “我们忧心忡忡地等了一个小时,”拜瑟普先生回想说,“黑夜逐渐降临,天气越来越冷,风一阵阵地将雪吹到我们的车子上,越积越高。我看看妻子和女儿,我知道如果我们想活命就必须想个办法。”

    “我想起了我们曾在不远处经过一幢农舍,如果到达那里就得救了。我抱起小女儿,开始穿越雪地,那是一段非常艰苦的路程。我陷入齐腰深的积雪里,艰难跋涉。但是我们做到了!”

    “接下去的24小时,我们一直在农舍里度过,那是我们以及另外33个同样受困于风雪的人的避风港。如果我们陷人困境后不敢及时采取行动,都将会悲惨地死在冰冷的雪堆里。”

    是的,有些情况除了思考和分析之外还需要点别的,这时只有果敢、立即的行动才派得上用场。而当行动的时机来到时,不要担忧,不要拖延时间,不要找任何借口。让我们振作起来投入行动中!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