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一切依靠电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先生,”内摩船长指着挂在房间墙壁上的仪器对我说,“这些就是‘鹦鹉螺’号航行所必需的仪器。在这里和在客厅里一样,我一抬头就能见到它们。它们告诉我船在大洋中的位置和确切方向。其中有些仪器是您熟悉的,例如温度计,它告诉我‘鹦鹉螺’号内部的温度;气压计,它告诉我空气的压力,并预报天气变化;湿度计,它指出空气干湿程度;气候变化预测管,管内混合物一分解就表明暴风雨即将来临;罗盘,它给我指引航向;六分仪,它标出太阳的高度,告诉我船的纬度;经线仪,它使我能算出船的经度;最后是白天使用的和黑夜使用的望远镜,当‘鹦鹉螺’号回到海面上时,我用它们仔细观察天边的每一个点。”

    “这些是航海人员常用的仪器,”我说,“我了解它们的用途。但是,这里还有另外一些仪器,大概是为了适应‘鹦鹉螺’号的特殊需要而安装的。我看到的那个表盘,上面有一根活动的针在转动,那是流体压力计吗?”

    “这正是流体压力计。它和海水相通,标明船外水的压力,我就可以知道船所在的深度。”

    “那么,这些新式的探测器呢?”

    “这些都是温度探测器,它们告诉我海里不同水层的温度。”

    “还有这些仪器呢?我猜不出它们的用途。”

    “教授先生,谈到这里,我应该向您说明一下,”内摩船长说,“请听我说。”

    他沉默片刻后说:

    “有一种强大的动力,它顺从、迅速、方便。它适合各种场合使用,它在船上主宰一切。一切都靠它,它带给我光明,带给我温暖,它是机械设备的灵魂。这种动力就是电。”

    “电!”我惊叫起来。

    “是的,先生。”

    “可是,船长,您的船航行速度极快,与电的能量不相适应。到目前为止,电的功率仍然十分有限,只能产生很小的力量!”

    “教授先生,”内摩船长说,“我使用的电不是一般人使用的电。我能对您说的就是这些。”

    “先生,我不会坚持要您解释的,我只会对这样的成果表示惊讶。不过,我想提一个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该提,您可以不回答。您用来生产这种神奇动力的物质一定会很快耗尽。比如说锌用完了,您和陆地又没有联系,您用什么来代替它?”

    “您的问题会有答案的,”内摩船长说,“首先,我要告诉您,海底有锌矿、铁矿、银矿、金矿,这些矿一定能开采。但是,我从未使用过这些埋在地下的金属。我只愿求助于大海,从大海中找到生产电的办法。”

    “求助于大海?”

    “是的,教授先生,我有很多办法。本来我可以连接埋在不同深度的电线形成电路,利用电线的温差获得电。但是,我宁愿采用一种更简便的办法。”

    “什么办法?”

    “您了解海水的成分。在一千克海水中,水占百分之九十六点五,氯化钠占百分之二点七左右,另外还有少量的氯化镁、氯化钾、溴化镁、硫酸盐和碳酸钙。您可以看出,氯化钠在海水中的含量可观。我就是从海水中提取钠,用钠合成我所需的物质。”

    “用钠?”

    “是的,先生。钠和汞混合成为一种汞合金,代替本生[105]电池中所需的锌。汞永远不会损耗,只有钠在消耗,而大海向我提供钠。我还要告诉您,钠电池可以算是功率最大的电池,它们的电动力是锌电池的两倍。”

    “船长,我完全明白,在您所处的环境里,钠格外有用。海水中含有钠,这很好。但是,还要把钠制造出来,也就是说要把它提炼出来。那么,怎样提炼呢?当然,您的电池可以用于提取工作。但是,假如我没弄错的话,电动装置消耗的钠超过提取的钠。因此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您为生产钠而消耗的钠比您生产出来的还多!”

    “是的,教授先生,我不用电池提取钠,我只用地下煤炭发出的热量提取钠。”

    “地下的?”我特意问。

    “可以说是海底的煤炭。”内摩船长回答说。

    “您能开采海底煤矿吗?”

    “阿罗纳克斯先生,您会看到我开采的。我只请您有点儿耐心,因为您有时间等待。不过,请不要忘记,我这里一切取自大海。我用大海发电,电供给‘鹦鹉螺’号热和光,使它能航行。总而言之,电给它生命。”

    “但是,电不能供给您呼吸所需的空气吧?”

    “哦,我可以制造我所需要的空气,但是,我不必这么做,因为只要我愿意,船随时都可以回到海面上来。不过,尽管电不向我提供适合呼吸的空气,电至少可以开动大功率气泵,把空气装进专门的储气罐。这样,我可以根据需要,随意延长在水下停留的时间。”

    “船长,”我回答他,“我只有对您表示敬佩。很明显,人类将来有一天会发现的东西,您已经发现了,这就是电所具有的真实威力。”

    “我不知道人类将来能不能发现它。”内摩船长冷冰冰地说,“不管怎样,您已经了解了电在我这里的第一种用途。它能均匀地、不间断地照亮我们,太阳光却不能。现在请看这时钟,它是电动的,走得非常准,即使和世界上最精确的计时器相比也不逊色。像意大利时钟一样,我把它分成二十四小时。因为对我来说,没有黑夜,也没有白天,没有太阳,也没有月亮,只有这人造的光线,我把它带到海底!请看,现在是早晨十点钟。”

    “正是。”

    “电还有另一种用途。挂在您面前的刻度盘用来指示‘鹦鹉螺’号的速度。一根电线把它和测程仪的转轮连接起来,它上面的指针告诉我船航行的实际速度。瞧,现在我们正以中等速度前进,每小时十五海里。”

    “妙极了,”我对他说,“船长,我明白了,您使用这种动力是正确的,这种动力可以用来代替风、水和蒸汽。”

    “我们的参观还没有结束呢,阿罗纳克斯先生,”内摩船长站起身来说,“请跟我走,咱们去参观‘鹦鹉螺’号后半部。”

    确实如此,我已经完全了解了这艘潜水船的前半部。从船的中心部分到船首冲角,这前半部的准确划分如下:餐厅,长五米,和图书室之间有水密舱壁隔开,可以阻止水渗入;图书室,长五米;大客厅,长十米,它和船长的房间之间又有水密舱壁;船长的房间,长五米;我的房间,长二点五米;最后是储气库,长七点五米,紧挨着船头。前半部总长三十五米。每一道水密舱壁上都有门,由于有橡皮密封装置,门关得很严。万一船上出现漏水洞,水密舱壁可以保障“鹦鹉螺”号上人和设备的安全。

    我跟着内摩船长,穿过位于船侧翼的纵向过道,来到船的中部。那儿,在两道水密舱壁之间有一个类似井的口子。一架固定在内壁上的铁梯子通到井的顶部。我问船长,这梯子有什么用处。

    “梯子通向小艇。”他回答。

    “什么!您还有小艇?”我惊讶地问。

    “当然喽。这是一只顶呱呱的小艇,既轻快又不会沉没,供游玩和捕鱼之用。”

    “那么,当您想到小艇上去的时候,您不得不让大船回到海面上,对吗?”

    “完全不需要回到海面上。小艇附着在‘鹦鹉螺’号船体上部,放在一个特意为它设计的凹洞里。小艇前后都有甲板,完全密封,用结实的螺栓固定。梯子通到‘鹦鹉螺’号船体上的一个入孔,入孔与小艇侧面一个大小相同的孔相通。我穿过这两个孔登上小艇。有人关闭‘鹦鹉螺’号上的孔,我用调节螺钉关闭小艇上的孔。我松开螺栓,小艇飞速来到海面上。我打开甲板上一直关得很严的盖板,装上桅杆,扯起风帆,或荡起双桨,在海面上游逛。”

    “那么,您怎样回到大船上去呢?”

    “不是我回去,阿罗纳克斯先生,而是‘鹦鹉螺’号回来。”

    “它听您的吩咐?”

    “听我的吩咐。一根电线把我和它连接在一起。我发一个电报就行了。”

    “对,”我说,我已陶醉在这些奇迹中了,“这是最简单不过的了。”

    船的中部有楼梯通往甲板。走过了楼梯间,我便看到一间长两米的舱房。舱房里,孔塞耶和内德·兰见到饭菜心花怒放,正在专心致志、狼吞虎咽地吃着。随后,我见到一扇门开着,里面是厨房。厨房长三米,两边是宽敞的食品储藏室。

    由于电比煤气功效更高,也更听使唤,厨房内一切工作都用电。炉灶下面的电线把热量传给铂,热量均匀地传播,并保持一定的温度。电也把热量传给蒸馏器,通过汽化供应优质的可饮用水。厨房旁边是浴室,布置得非常舒适,室内水龙头供应冷水和热水,随人使用。

    厨房隔壁是船员工作室,长五米。但是,由于门关着,我无法看清室内陈设。否则,也许我可以确切地知道驾驶“鹦鹉螺”号需要多少人。

    工作室的尽头是第四道水密舱壁,把它和机器房隔开。机器房的门打开了,我走了进去。内摩船长(他无疑是位一流工程师)把他那些推动船只前进的机器安装在这里。

    机器房长二十多米,灯光透亮。它自然地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放着发电设备,第二部分装着带动螺旋桨的机器。

    刚进去时,我闻到屋子里有一种特殊的气味,感到很惊讶。内摩船长觉察到了我的神色,他对我说:

    “这是使用钠产生的气味。不过,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不足之处。何况每天早晨,我们都到海面上通风,清除这种气味,净化船内空气。”

    这时,“鹦鹉螺”号的机器设备很快就把我吸引住了,我兴致勃勃地观察着。

    “您看到了吧,”内摩船长对我说,“我使用的是本生电池的成分,而不是伦可夫[106]感应线圈的成分。后一种功效低。本生电池的构成不复杂,但是电力强、功率大,经验证明使用它较好。电池产生的电传到船后部,通过巨大的电磁铁驱动一个特殊的杠杆和齿轮装置,这个装置带动螺旋桨主轴。螺旋桨的直径为六米,螺距为七点五米,每秒钟可旋转一百二十次。”

    “那么,结果呢?”

    “船以每小时五十海里的速度航行。”

    这里面有一个秘密,我不想打破砂锅问到底。电怎么能有这么大的力量?这种几乎无限大的力量来自何处?是不是来自一种新型线圈产生的超高压?是不是因为一种无人知晓的杠杆系统[107]可以无限加快转动,由此产生巨大的力量?这就是我猜不透的秘密。

    “内摩船长,”我说,“我看到了结果,但并不想知道原因。我看过‘鹦鹉螺’号在‘亚伯拉罕·林肯’号面前的表演,我对它的速度有所了解。但是,光有速度是不够的,还要看它去什么地方!必须能向右、向左、向上、向下航行!您怎样才能潜入海洋深处?那儿水的压力越来越大,可以达到几千几万个大气压。您又如何回到海面上来?最后,您如何停留在您认为合适的地方?我向您提这些问题,是不是太冒昧了?”

    “完全不是,教授先生,”船长犹豫了一下对我说,“因为您永远不能离开这艘潜水船了。请到客厅去。客厅是我们真正的工作室。在那儿,您将了解到有关‘鹦鹉螺’号您应该知道的一切!”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