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恰到好处-前言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红楼梦》中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论语》中说“过犹不及”。在“过”与“不及”的拿捏上,孔子曾琢磨出了一套“中庸”哲学,用一个词概括,就是“恰到好处”。

    的确,为人处世也好,经营事业也罢,都要讲究“恰到好处”。

    孔夫子曾怨叹:“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孔子感到,与人相处是件比较难处理的事情,太亲近了,他们就会无礼;太疏远了,他们又会怨恨。

    孔子的这种际遇,恐怕很多人都经历过。没有恰到好处的做事方法,就不会有恰到好处的人际关系。罗素就曾拿两个豪猪做比喻,太远会冷,太近又互相扎得慌。就算君子与君子之间,也会发生摩擦。君子之交淡如水,让人感觉太冷淡;小人之交甜如蜜,又让人感觉太腻歪。

    孔夫子还曾经说:“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他明明是尽礼数,可是却被其他那些不知礼的人说成是谄媚。

    都说“礼多人不怪”,但是,哥们儿、姐们儿之间礼数太周到,又有生分、生硬的怪怪的感觉;太大大咧咧了吧,又不知道哪天会冒犯好朋友,这个确实不好拿捏。

    世上最数办事难。事业的路途上充满了迂回曲折,柳暗花明。唯有知白守黑,进退有度,才可能迎来最佳机缘。

    人际当数相处难。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中庸一点,对欲望、情感和行为等有所节制,才能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做事也好,人际也好,都要讲究恰到好处。率性而为不可取,急于求成事不成。心慌难择路,欲速则不达,过分之事,虽有利而不为;分内之事,虽无利而为之,这就是恰到好处。

    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看清形势,见机行事,刚柔并济,才能转难为易,从而让事情风生水起。

    有坚持,但又不要过于固执;张扬个性,但又不要太与众不同;自珍自爱,但又不要过于清高;有理想,但又不要过于天真;有热情,但又不要过于疯狂……

    在出世与入世、拿起与放下、舍与得、拒绝与答复、说服与劝导中,掌握了这个度,你就能“从心所欲,不逾矩”。你将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功自然也就到水到渠成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