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经典-立向瑞峰以俯瞰,辉映大地是文章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读整本书,比阅读整本书要求更高的则是完整地阅读一个作家。茅盾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高峰巨擘,“鲁、郭、茅、巴、老、曹”,八大家之一。要读好茅盾,需找到恰当的门径。

    茅盾先生是一位一生与政治紧密相连的作家,他早在1920年就接触了中国共产党,亲手翻译了包括《美国共产党党纲》在内的近十篇共产党纲领性文件。1921年共产党一成立,他就加入了党组织。在任《小说月报》主编期间,他还是党中央的联络员,为党做了大量工作。因此,茅盾先生的创作始终坚持“文学是表现时代,解释时代,而且是推动时代的武器”这一原则,自觉地承担起文学创作的革命性任务。

    茅盾先生对创作有个基本的要求,他在《我们所必须创造的文学作品》中说,“立在时代阵头的作家应该负荷起时代放在他们肩头的使命”。茅盾先生作品的主旨是显豁的,那就是揭社会黑暗本质,赞扬进步力量,拯救民生疾苦。从某种意义上说,茅盾先生是研究社会的作家,通过创作完成了对中国社会状况的分析,诊断了旧中国千疮百孔的病因。其创作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农村生活和城市生活。城市生活以长篇小说《子夜》为代表,反映了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在帝国主义军事侵略和经济侵略的背景下,在与金融资本家赵伯韬的斗争中惨遭失败的故事;吴荪甫作为一个民族资本家,敌视工人罢工斗争,反对革命运动,小说揭示了当时民族资本家的悲剧命运。这部作品应是阅读茅盾的重要内容。农村生活以“农村三部曲”和一部分写乡村见闻的散文为代表,“农村三部曲”即本书中所选《春蚕》《秋收》《残冬》三篇小说。这三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反映我国三十年代农村生活的巅峰之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并不少,可是能从政治、经济角度深入探讨旧中国农民悲惨命运根源的并不多见。茅盾先生的“农村三部曲”,从“一·二八”事变后苏杭一带太湖流域蚕桑农民的大量生活事实中提炼出了深刻主题,即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经济侵略,国内蚕丝经营商们互相勾结压价,导致贫苦的农民处于破产状态。同时,茅盾先生的“农村三部曲”与鲁迅先生的《故乡》相比,他看到了新一代农民的斗争精神,看到了农村未来的一线希望。阅读茅盾先生的作品,应注意思考其社会背景与思想价值。

    茅盾先生写作的最大特点是站在一个制高点上俯视社会,条分缕析社会形态,把握了整个社会的各种关系,弄清楚了社会现象背后的成因,相当于给社会拍了张X光片,枝枝节节,了然于胸,这才落笔成文。因此,茅盾先生文章的第一个特点就是气象宏大,论锋精准。阅读茅盾先生的文章,几乎无须背景介绍,从文中就能读出时代背景的信息,而读者则要注意从这些信息中读到作品的特殊社会背景及创作的主旨倾向。《春蚕》中的小火轮,《秋收》中的洋蚕种、抽水机,《残冬》中的三甲联合队,《林家铺子》中的日本洋货问题、党部行为、债主等等,这些信息巧妙地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状况。小说所写故事的主旨全指向时代的核心问题,如丰收成灾的问题、中小商业资本家倒闭的问题等,这些问题都是当时社会矛盾的集中点。即使散文,也很少写闲情逸致,而是尺幅之内尽显宏观景象。比如《风景谈》,文中不断闪现的那句话“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像一首歌的主旋律,盘旋萦绕,唱出了民族精神的实质。读茅盾先生的文章,我们须从大处着眼,作宏观俯瞰,领悟其立于云端俯视社会的胸怀气象,从而得其文气熏陶,长我精神,宽我胸怀,启我智慧。

    茅盾先生视野宽阔、立意高远,落实在作品上,则又从最微小最底层最现实的生活小镜头、小风景中表达这些宏观阔大的主旨。可以从一缕云雾中反映时代的灰暗,也可以从雷雨前的闷热中表达出紧张激烈的社会矛盾冲突,也可以在一声卖豆腐的哨子中抒发对劳苦大众的同情与尊重。所选四篇小说所写内容全是社会底层的现实生活,那些宏大的主旨都是从平常的人、事、物上体现出来的。他自己也说:“真正有力的文艺作品应该是上口温醇的酒,题材只有平易的故事,然而蕴含着充实的内容,是从不知不觉中去感动了人,去教训了人。”老通宝的传统守旧,多多头的觉醒奋斗,全是融汇在农民的生活细节之中。因此,在阅读茅盾先生作品的时候,应时时保有灵敏的阅读嗅觉,要能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读出茅盾先生赋予它们的特殊寓意。“还种什么田!白辛苦了一阵子,还欠债!”四大娘这个农村妇女发疯似的反复念叨的这句话,深刻地揭露了三十年代农民悲苦的命运和悲剧实质。不论是散文,还是小说,都要从细处体察,注意茅盾先生细微处见精神的表达特征。

    鉴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后特殊的时代背景,茅盾先生的散文大多使用了象征这一表现手法。所谓象征,就是借助一具体事物与另一具体事物或道理的连接关系,达到言此而说彼的艺术效果。依据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茅盾先生的象征类散文大约也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就是写上世纪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初社会生活的作品。这一时期因为政治形势骤然变化,茅盾与党组织于1927年的7、8月份失去联系后,东渡日本避难。他对“四一二”大屠杀有太多的困惑苦恼,《严霜下的梦》《卖豆腐的哨子》《虹》《雾》等都是写于这一时期。借“雾”的阴晦朦胧,“虹”的易逝短暂来表达内心的阴郁愁苦。其中的象征意义含蓄丰富,不可拘泥于确定的唯一答案。再一类就是象征意义鲜明显豁,感情基调激越而蓬勃的作品,表明自己已从阴暗愁闷的心境中走了出来,面对黑暗的现实,坚定了斗志,预示着革命斗争的必然胜利。这方面的代表作品有《雷雨前》《黄昏》《沙滩上的脚迹》等。茅盾先生在这些作品中使用的象征手法已经非常成熟,本体与象征体水乳交融,自然浑成。第三类就是写北方军民生活的作品,主要代表作有《白杨礼赞》《风景谈》《大地山河》等。这类作品的象征手法在象征的指向上更加清晰,比如《白杨礼赞》,作者在文中直接指出了它的象征意义,《风景谈》也是这样。象征,其最大的特点是含而不露,但象征义又异常清晰,在文中直接指出其象征义,反而降低了象征的艺术效果。

    运用象征手法,本体叙写不仅不能模糊反而要更加清晰准确,写实与象征的完美结合才是象征手法的奥秘所在,茅盾先生的散文在这方面尤其出色。这可能源于茅盾先生的写作理念。1941年在谈到《见闻杂记》作品时,茅盾先生说:“说来简单,就是七零八落的杂记。也许描几笔花草鸟兽,也许画个把人脸……不过,我自信,闻时既未重听,见时也没有戴眼镜,形诸笔墨,意在存真。”(《如是我见我闻·弁言》,《茅盾选集》第十二卷)只有有了“真”,象征手法才有了坚实的基础,仔细体会《雷雨前》,当能更好地明白这一点。

    另外,茅盾先生的创作当作整体观。即,其很多散文内容,实质就是小说内容的素描版或者说是素材版;本集所选的几篇名著讲话,其实也流露了他自己创作的理念和体会。这些作品都应互为融通,彼此参透。像茅盾先生观察社会一样,我们也要站在茅盾先生的作品之外作整体观照,才有可能真正领会茅盾先生作品伟大而丰富的思想内涵!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