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天下:战国全史-大决战(7)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有的书或文章在论述长平之战时,以为秦国是动员全国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参战,这个说法恐怕是不对的。偏远如巴蜀之地,就算征调新的兵员,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抵达前线。秦国的应对措施是及时的,这时赵国政府做了哪些努力呢?很遗憾史书中没有写。但就算赵孝成王想解长平之围,也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赵括的四十几万军队,实际上已经成为瓮中之鳖了。

    这场围歼战从七月到九月,持续了四十六天。赵国兵团的粮食得不到补充,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赵军的战斗力直线下降了。饥荒铺天盖地涌来,赵军内部甚至开始吃人肉,总有人莫名其妙地失踪,成为饭锅中的食物,这无疑又蔓延了恐慌的气氛。

    赵括绝望了,他把军队分成四队,冲击秦军的包围圈,试图突围。可是运气并没有降临,尽管赵军士兵拼了命,反复冲杀四五次,但任何突围的尝试都以失败而告终。总司令赵括集合了一支精锐部队,亲自率军冲锋搏杀,在最后一次突击时,一支飞来的利箭洞穿其胸,这位悲情将军被射杀了。总司令一死,赵军更是乱成一锅粥,加上连续挨饿,已经没有任何战斗力可言,剩余的军队只能选择投降。据《史记》所记,投降的赵军总计四十万人。

    接下来发生的故事,是历史上最悲惨的一幕。向白起投降的赵军士兵被全体屠杀,如此大规模的屠杀战俘,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在春秋战国五百多年历史里,屠杀俘虏是很少见的,更不用说集体屠杀了。那么白起为什么要屠杀赵国战俘呢?他自己是这样说的:“上党本来是要割让给秦国的,但上党民众不愿意被秦国统治而归附了赵国。赵国士兵反复无常,如果不杀掉,恐怕以后会出乱子。”

    长平之战规模之大,是史无前例的,俘虏之多也是史无前例的。这对秦国来说是一个大问题,要是养着这批俘虏,多了几十万人吃饭,秦国也吃不消;把俘虏释放了?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杀一部分,留一部分?这种做法只会让活着的人铤而走险。这是白起面临的棘手问题,倘若俘虏只有几万人,我相信白起不会痛下杀手,让他采取灭绝人性大屠杀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无法安置如此多的俘虏。

    这些手无寸铁的俘虏,最终被分批杀死后埋尸。长平一带成了尸骨累累的大坟场,在之后的两千年里,人们还不断地在这个古战场上挖掘出当年被坑杀的赵军士兵遗骸,还有散落在其间的兵戈、钱币等。据《史记》所记,赵国数十万俘虏中,只有二百四十人得以生还,主要都是未成年人,白起把他们给放了,回邯郸报信。

    杀降一事给白起留下千古骂名,“秦以为功,天下以为贼”,在秦国他是大功臣,可在天下人眼中,他就是个奸贼。尽管战国时代较春秋时代更为野蛮、残酷,但基本的人道主义原则仍然是交战各方默认遵守的,这也是人类文明的一种体现。比如在此之前的伐齐一役中,乐毅横扫齐国七十余城,对待占领区的百姓却能行仁义之道。而白起虽然有绝世的军事才华,最终却沦为一部杀人机器。

    这场旷世大战就这样尘埃落定,可是长平之战也留下很多疑问与未解之谜。笔者学识浅薄,在这里提出自己一家之言,以资参考。

    首先,秦国在长平之战投入多少军队呢?在这个问题上众说纷纭。

    赵国在长平之战中全军覆没,总共有四十五万人,这个数字是见于史料的。可是秦国兵力有多少,史料中找不到答案。有人认为秦军作为围攻的一方,兵力至少要有对方的两倍,依此观点,秦军的兵力几乎近百万之多;有人认为秦军没那么多,顶多十几万人,否则分割赵军的骑兵部队,怎么仅有五千人呢?

    说秦军有上百万人,往往认为秦昭王把全国十五岁以上的男子都征调到前线。我们来看看《史记》原文:“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这个原文意思很清楚,秦王仅仅是征调河内郡的男子参战。可是到了后世,这段话被理解歪了,比如三国何晏说:“长平之事,秦民之十五以上者皆荷戟而向赵矣。”这样后世便造成一种印象,秦国是全国出动了。说实话,当时秦国与周边的魏韩楚都有血海深仇,敢把全国一百万兵力都集中到长平吗,不太可能。

    认为秦军只有十几万人,这同样不太可能。倘若秦国只出动十几万人,廉颇驻守长平两年多,对手又不是白起,以四十多万的兵力还被王龁打得丢了西壁垒,这怎么可能呢?白起是一位能以少胜多的名将,在伊阙之战中曾以十余万人打败魏韩二十四万的军队。可是不要忘了,赵国军队比魏韩军队要强得多,而且也不存在魏韩两军不能协调作战的弱点。而且十几万人围歼四十万人,这近乎天方夜谭。

    我的看法,秦军能够实施围歼战,在数量上应该比赵军略多,可能在五十万到六十万左右。秦国的常备军约一百万,留下一半左右驻守国内各城及边界要塞是必要的。

    其次,赵军真的被坑杀四十万吗?在《史记》中,白纸黑字写着赵军被坑杀四十万,“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乃挟诈尽坑杀之……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以这种说法,赵括有四十五万军队,被俘四十万,其余五万人战死。但是这里便引发一个问题,赵括军队被围四十六天,只有五万人战死,所占比例仅十分之一左右,这里还包括饿死及被同伴杀死煮了吃的,平均下来,每天死一千人多一点。这个伤亡记录着实与战争的激烈程度不成正比,倘若被围困的赵军只战死五万人,那秦军一方伤亡应该更少了。可事实上秦军在长平之战中伤亡过半,这又怎么可能呢?

    在长平之战的最后阶段,赵军兵分四路突围,反复冲击四五次,连赵括都战死了,可以料想这时战役打得多么白热化。所以我想赵军战死人数,应该不止十分之一,同样,最后投降的人数,也应该没有四十万这么多。中国人有这么一种思维方式,对某人的行为十分痛恨时,就会夸大其作恶。白起坑杀战俘,罪行累累,因此百姓对他恨之入骨,自然尽可能多地把这笔账算在他头上。

    像这种夸大其辞的记录,在历史上是非常多的。我这里举个例子,比如说三国时曹操征陶谦,《三国志》是这样写的:“谦兵败走,死者万数,泗水为之不流。”《曹瞒传》是这样写:“坑杀男女数万口于泗水,水为不流。”死者由兵变成平民,万数人变成数万人。我们且不说这两种史料谁是谁非,在后来的《后汉书》中,变成这样了:“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不仅是平民百姓,把鸡犬也加进来了,人数不是数万,而是变成数十万了。我举这个例子什么意思呢?历史的真相会随时代的推移而变样。司马迁说白起坑杀四十万人,实际上未必有这么多。我的看法是,赵括军战死的人数应该不少于十万人,甚至可能有二十万人。这个结论直接牵涉到下一个问题:秦军死了多少人?

    第三,秦军死了多少人?我们在看战国史料时,发现秦国史料有一个特点,总是吹嘘自己的战绩,可是对自身的损失讳莫如深。这给人看了后,觉得秦国人都是天兵天将似的,打起仗来,杀人就是砍瓜切菜那么简单。可是长平之战,秦国损失多少人呢?白起的一句话泄漏了天机:“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

    如果以秦军五十万人来计,那么损失过半则至少是二十五万。这并不光是围困赵括时的损失,而是三年长平之战的整体损失。正是因为《史记》含糊不清的记录,让后世对秦军伤亡人数也颇感困惑。如果赵括在被包围后,只损失五万人,那么作为包围方的秦军死亡人数不应当超过此数。那么白起说的“死者过半”又从何而来呢?所以赵括突围过程中,绝不仅仅战死五万人,我猜想可能战死者可能多达二十万人。如果这个猜测成立,按秦、赵死亡比例为一比二来计,秦军战死数量十万人。即便是这个数目,也还没能达到白起说的“死者过半”。因此,我再翻资料,认为秦军另一个重大伤亡,应该是攻克西壁垒时造成的。

    在长平三年战事里,西壁垒之战的规模仅次于最后的决战。西壁垒防线不仅坚固,而且当时的赵军统帅是经验丰富的廉颇,在之前两年里未失守。像这种攻坚战,对防御的一方是比较有利的,而进攻的一方显然比较不利。秦军不可能在没有付出重大代价的情况下攻克该防线,倘若不是代价高昂,范雎也不一定要实施反间计。好面子的秦国人向来忌讳谈论伤亡人数,整个战国史,秦国打的战役不下数百,而能真实纪录伤亡的,几乎是没有的。

    这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赵国经此重创后,从一流强国沦落为二流国家,秦国一统天下的步伐向前迈了一大步。

    这也是白起生平最大的一次胜战,奠定其战国第一名将不可撼动的地位。长平失守后,上党不复是赵国土地。秦国吞并上党后,白起兵分两路,一路以王龁为将,攻略武安、皮牢;另一路以司马梗为将,攻略太原郡。白起的意图是趁赵国大败之机,一鼓作气攻下邯郸,把赵国从地图上抹去。

    此时的赵国举国陷入恐慌之中,而韩国忧心忡忡,倘若赵国一亡,接下来便是韩国了。长平之战,令赵国损失了四十五万人,约是整个国家兵力的四分之三。换言之,此时赵国的兵力仅剩下十万多,根本不可能顶住白起的进攻。显然,羸弱的赵国已经无法经受住秦国致命的一击了。怎么办呢?只能通过非军事手段。

    赵王与韩王都想到了一个人,著名的纵横大师苏代。此时苏代恐怕已经八十岁了,但是为了赵、韩两国,他不辞辛苦前往秦国,游说范雎。苏代见了范雎后,献上奇珍异宝,然后说:“武安君白起杀了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吗?”范雎回答说:“是的。”苏代又问说:“那么武安君接下来就要攻打邯郸吗?”范雎答道:“那当然了。”

    苏代捋捋胡子说:“赵国一灭亡,秦国就雄霸天下了,到时武安君肯定位列三公。武安君战功赫赫,前后为秦国攻取的城池七十多座,南定鄢、郢、汉中,北破赵括之军,即便是历史上的周公、召公、姜太公等人的功业也不能超过他呢。只要他灭了赵国,必定成为三公,您甘心地位在他之下吗?再说了,当初韩国割上党给秦国,可是上党军民却归附赵国,为什么呢?因为天下人都不愿被秦国统治。就算灭了赵国,赵国北方地区恐怕要归附燕国,东部恐怕要归附齐国,南部则归附魏韩两国,秦国恐怕也捞不到好处。您不如趁赵国战败之机,让赵王割让土地,这岂不成了您的功劳吗?可不能让武安君捞到便宜啊。”

    这一番话,范雎听得进去。

    为什么呢?长平之战的胜利,有一半要归功于范雎,他用外交手段破坏魏、楚等国与赵国的合纵,又使用反间计让赵国撤换廉颇改用赵括为将,这些可是长平之战胜利的前提。可是仗一打完,谁还想得起幕后策划的范雎呢?风头不都让白起给占了吗?苏代挑拨范雎与白起,还有另一个原因。白起能在秦国军界崛起,与魏冉有直接的关系,如果从派系上说,他可以算得上是魏冉的亲信。魏冉与范雎是政治上的死对头,因此范雎对白起有很强的提防心,这一点被聪明的苏代看穿了。

    范雎便对秦昭王说:“长平一战,秦军损失颇大,需要休整,不如同意赵、韩两国割地休兵。”秦昭王同意了,下令白起停止进军。赵国无力再战,当然同意谈和,割六座城池给秦国,韩国也割垣雍给秦国。秦昭王心满意足,可是白起却不甘心,特别是后来得知范雎有意拆他的台,他与范雎的关系恶化了。

    不过,秦军退兵只是暂时的,很快他们就会卷土重来了。

    五邯郸之围

    转眼之间,一年过去了。秦军得到充分的休整,又补充新的士兵,这时秦昭王又打起赵国的主意。长平之战,赵国的主力已经被歼灭,肯定无法阻挡秦军的进攻。正当秦昭王陷入沉思时,有人来报:武安君白起病了,还病得不轻。既然如此,正好前去探访慰问一下,也好向武安君询问攻赵方略。想到这里,秦昭王便打点车马,奔往白起家中。

    出于秦昭王意料的是,白起旗帜鲜明地反对攻赵。“不可以进攻赵国。”白起卧在床上说道。

    秦昭王觉得特别奇怪:“为什么呢?我记得去年与赵国决战时,国库空虚,百姓饥饿,可是将军您却不考虑百姓的负担能力,要求增调军粮以消灭赵国。如今寡人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积蓄粮食,提高军队的待遇,三军将士的薪俸比以前多了一倍。可是您却说不能伐赵,这是为何呢?”

    武安君白起从病榻上勉强坐起,回答道:“长平之战,秦军大胜,赵军大败;秦国百姓欢喜,赵国民众畏惧。秦国士兵凡有死伤的,都得到国家的补偿,其他将士则好酒好肉,消耗国家不少钱财。赵国士兵战死沙场得不到收殓,伤者得不到治疗,却可以同心戮力,为国分忧,农民也加紧耕地以生财。如今大王可用于攻打邯郸的军队,比以前多了一倍,但是赵国守备力量至少提高了十倍。为什么这样说呢?自长平之战后,赵国君臣同忧共惧,白天早早上朝,晚上很迟才退朝,勤于政事。同时,他们的外交很积极,大批使臣携厚礼出使各国,与燕国结亲,与齐、楚连好,处心积虑,把防患秦国进攻作为国家头等大事。如今,赵国国内殷实,外交成功,这个时候,不可以伐赵。”

    这些话,秦昭王根本听不进去,他只是淡淡地说:“我已经决定了,军队已整装待发。”从白起家中出来后,秦昭王任命五大夫王陵为主帅,负责指挥伐赵之战。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