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天下:战国全史-英雄不愧武灵王(4)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史记》中是这样写的:“主父欲令子主治国,而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而欲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赵武灵王的雄心壮志,除了在西北继续打击胡人、开疆拓地之外,还要南下打败强大的秦国。他的理想,绝不仅仅是把赵国建设成为一个军事强国,还应当要击败最强劲的对手,傲视天下。或许我们可以揣测他的内心世界,他的眼光并不局限于一隅之地,而是盯住了整个天下,难道他竟然怀揣着一统天下的野心吗?这并非不可能!有信心打败秦国的人,就有信心一统天下。

    秦国兵力之盛,举世公认,赵武灵王要如何来打败它呢?“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他要亲自深入虎穴,一探秦国的底细。

    他乔装打扮成使节的模样,亲自跑到秦国,一路上留心观察各地的情况,记在心里。以一国之君的身份,深入敌国打探情报,这种勇气已经足以令人钦佩万分了。可是赵武灵王的勇气还不止于此,他还要进秦都咸阳,面见秦昭王,近距离观察这位决定天下诸侯生死命运的雄君。

    两位君主以这种滑稽的方式见面,秦昭王高高在上,而赵武灵王则以使臣的身份应对。当秦昭王的眼光扫视这名赵国使者时,他心里有一种异样的感觉,怎么说呢?他发觉到这位赵国使臣身上有不同凡响之处,相貌奇伟,眉宇之间透露出一股王者之气,这不应当是一名普通使臣所能拥有的气质。我们不能不说,秦昭王的确很有眼光,有识人的功夫。可是在朝廷之上,他不能去质疑一名使臣的身份,因为对方有使节的身份证明,倘若无端猜疑,不合外交礼仪。

    可是秦昭王并没有把猜疑轻描淡写地抹去,当这位特殊的“赵国使臣”完成外交任务后离去时,他立即派人前去追赶,希望能弄清楚使臣的真实身份。秦国出动了一队骑兵前往追赶,可是你想想赵武灵王是个什么人呢?他是“胡服骑射”政策的制定者,骑术之精自不在话下,况且他远道而来,一定是备了一匹上等的骏马,一般的骑兵怎么可能追得上呢?这些骑兵一直追到秦赵边界,可是已经来不及了,赵武灵王早已出关了。后来他们从边关赵国人那里了解到,原来这位“使臣”竟然是赵武灵王本人!

    虽然此时赵武灵王已经逊位,以太上皇或“主父”自居,可是谁都知道,他就是赵国的真正统治者。赵武灵王孤身入秦并面见秦昭王,这件事很快在秦国传开了,一向以英勇而沾沾自喜的秦人听到此事后,也不禁为赵武灵王的胆略勇气所震惊。

    赵武灵王孤身入秦的壮举,对他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述。可是我认为赵武灵王在实地考察秦国后,一定对秦国的强大有了更深的体会,理由是不久后他就推出“结秦连宋”的外交策略,主动向秦国示好。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结秦连宋”外交战略提出的背景。在赵国所有对手当中,有两个国家实力最为强大,一个是秦国,另一个是齐国。秦国比齐国更具有侵略性,为什么赵武灵王要选择与秦国结盟抗衡齐国呢?这是有原因的。赵武灵王的战略意图就是吞并中山,而齐国正是中山的后台。赵军攻破中山国都后,中山王逃亡到齐国,中山残余抵抗力量也得到齐国政府的大力支持。

    赵武灵王不可能在东、西两个方向同时与齐、秦抗衡,必须先拉拢其中一国,牵制另一国。此时的秦国尽管十分强大,可是在国际上相当孤立,若赵国主动示好,势必能捞到好处。而宋国与齐国之间也有很深的矛盾,据《史记》所载,宋国曾“东败齐,取五城”,这个第二梯队的诸侯国兵力也不容小觑。这样,在各自利益的驱使下,秦、赵、宋三个国家结为同盟。

    秦国的狼子野心,路人皆知,赵国与之结盟,不啻为与虎为伴,那么赵武灵王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要知道外交的目的只有一个,即国家利益。赵武灵王敢于跟秦国交朋友,是因为他根本就不畏惧秦国,他还梦想着有一天能率领铁骑杀入秦国,直捣咸阳呢。因此秦、赵结盟是暂时的,只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齐国。

    赵武灵王又一次赌赢了。为了回报赵国的结盟,秦昭王任命赵人楼缓为秦国宰相,此时秦国的外交策略无疑对赵国有利的。秦赵结盟,使赵武灵王不必担心西线遭到秦国的进攻,可以全力攻略中山。那么齐国政府会不会出兵干涉赵国吞并中山呢?事实上,齐国政府无暇顾及中山的死活了。此时齐国的宰相是著名的公子孟尝君,他在出使秦国时,差点遭到秦昭王的绑架,回国后便积极策划发动攻秦之役。公元前298年,孟尝君率齐、魏、韩三国联军发动对秦国的攻势,兵临函谷关,迫使秦昭王以割地为条件请和。

    在秦、齐交战之际,赵武灵王则积极筹备对中山残余力量发动最后一战。他于公元前297年前往代郡,训练骑兵,并且利用闲暇时间巡视了新开拓的土地。当他巡视到西河时,正好遇到了楼烦王。此时楼烦的土地几乎都被赵国所夺,楼烦王也只得投靠赵国。赵武灵王乘机将楼烦的骑兵招罗到麾下,这样一来,攻打中山更有把握了。

    由于孟尝君报复秦国之心急切,根本无暇去保护中山。公元前296年,赵武灵王率领精兵猛将对中山发动最后一战。尽管中山军队在新君主的领导下拼死抵抗,也只不过是以卵击石。曾经以步兵闻名天下的中山国,已经无力挽回自己的命运。双方的决战毫无悬念可言,中山军队全军覆没,其国王成为赵国军队的俘虏。赵武灵王没有杀害中山王,而是把他放逐到了肤施(陕西米脂西北)。

    至此,中山国的历史被终结了。

    赵灭中山,是战国一大事件。进入战国中期后,经过不断的兼并战争,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最终形成九国割据之局。在这九国中,除战国七雄之外,还有中山国与宋国。赵武灵王灭中山,开启了战国后期更大规模兼并战争的先河。在此之前,秦略巴蜀,楚灭越国,都属于弱肉强食,而赵国吞并中山,则是强并强的战争。

    中山战事结束后,赵国的外交政策也悄然发生变化。在此之前,由于中山国有齐国撑腰,因而赵武灵王的外交上是“结秦制齐”,以免在攻略伐中山时,遭到齐国人的掣肘。可是这位雄君心里十分明白,赵国的真正对手是秦国而非齐国,因为秦国扩张的野心要远远强过齐国。是时候改变外交策略了。可是齐国会同意和解吗?要知道齐国一直是中山国的靠山,可是赵国却把中山灭了,这无疑让齐国颜面尽失。

    赵武灵王对人性显然有深刻的洞悉,面子问题始终不如利益来得重要。赵武灵王不惜出让一部分中山土地,送给两个大国:齐国与燕国。前面说过,中山的地理位置是处于赵、齐、燕之间,赵国击破中山后,并不独吞,而是出让部分利益给了两个邻国。这是十分高明的做法,不然的话,以齐国在东方的影响力,纠集几个国家高举道义的旗帜讨伐赵国,那赵国就得偷鸡不成而蚀把米了。不仅如此,赵国还出兵协助孟尝君发动第二次伐秦之役,以实际行动来跟秦国划清界限。

    击林胡、破楼烦,灭中山,赵武灵王的事业可谓伟大矣。然而对他来说,这只不过是前奏曲,而非主旋律,北略匈奴,南略秦国,这才是他的理想。可是谁也没有料到,貌似平静的赵国政坛,实际上已是暗流涌动。一次突发的政变,竟然使得这位英明一世的君王阴沟里翻船,横祸飞来,命奔黄泉,遂使英雄梦想随流水付诸东流矣。

    三沙丘遗恨

    悲剧在赵武灵王宣布退位的那一刻就埋下伏笔了。为了让自己从繁忙的政务中解脱出来,全身心投入军事扩张,赵武灵王在公元前299年把王位传给儿子赵何(即赵惠文王)。此时他已经在位二十七年,可还远远没到退休的年龄。据史料,赵武灵王登基时“年少”,没有写具体的年龄,应该只有十五岁左右,以此推算,逊位时年龄大约四十三岁。对于一个男人来说,这还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只是因为他建树武功的念头太迫切了,才选择了急流勇退。

    可是在选择继承人时,赵武灵王却感情用事了。这件事还得从头说起。

    赵武灵王的第一任夫人是韩国女子,考虑到门当户对,可能是韩国公主或是王室女子。这纯粹是一桩政治婚姻。赵国与韩国长期以来是亲密的盟友,在赵武灵王上台后的第四年(前322年),赵武灵王与韩宣惠王在区鼠会晤,重申两国的友谊。区鼠会议后一年,即公元前321年,赵、韩便缔结了政治婚姻,赵武灵王娶韩女为妻,加强两国的关系。婚后不久,韩夫人便产下一子,名为赵章,后来被立为太子,成为法定的继承人。

    倘若赵武灵王的爱情婚姻就这样平淡无奇,那未免缺少了英雄的浪漫主义情怀。事实上,他是一个非常浪漫的人,而且把这种浪漫带到了梦里。那是在赵武灵王十六年(前310年)的某天,这位三十岁左右的君王在游玩途中,在酣睡时做了一个巫山梦。在梦里,他见到了一位美若天仙的处女,优雅地弹奏动听的琴曲,并以柔和甜美的声音唱着歌,歌词是这样的:“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命乎命乎,曾无我嬴。”大意是说:美人光彩照人啊,容颜像苕花一样艳丽,唉,命运哪,命运哪,竟然没有人知道我嬴女啊。

    这大概是最早的一个“梦中情人”的故事,赵武灵王梦到这样一个超凡脱俗的处女,从心里生涌出怜爱之心。我们知道人一旦从梦里醒来,就容易忘了梦境,可是这个梦太打动赵武灵王的内心了,以至于他连细节也记得一清二楚,甚至把梦中情人的歌词也记下来了。但梦就是梦,在现实中到哪找得到这个女子呢?

    多情的赵武灵王念念不忘梦境中的女子。有一回,他与群臣饮酒,喝到兴起时,他跟众人说了自己所做的梦,而且还说了好几遍,并且说自己非常希望在现实生活中见到这位梦中情人。正所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在饮酒的宾客中,有一人名叫吴广,他意识到这可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于是便精心设计了一个局。

    吴广是个什么人呢?史书上没说,我们也搞不清楚,只知道他姓“嬴”,应该是一名大夫。在先秦时代,姓与氏是不同的,一个大姓之下,可以分化为许多氏。说到“嬴”姓,许多人第一念头就想到嬴秦,秦国王室就是嬴姓。可是许多人并不知道,秦与赵是同一祖先,赵国王室也是嬴姓。譬如赵武灵王赵雍,他是姓嬴氏赵名雍。这个吴广呢,他也是嬴姓,与秦、赵也是同一祖先,至于什么来历,现在就不知道了。

    吴广有一个女儿,唤作“孟姚”,又叫“娃嬴”,“娃嬴”的意思是嬴姓的女娃。当他听到赵武灵王的梦中情人是一位姓“嬴”的女子时,不由得怦然心动。赵武灵王倾慕的女子,年轻貌美,能歌善琴,而且还是姓“嬴”——而这些特点不都是吴广的女儿孟姚所具备吗?要知道先秦时代,人们就有“近亲不婚”的传统,赵武灵王倾慕的梦中情人嬴女,那肯定不能是赵氏女子,那是近亲。可是吴广的女儿就不同了,她也姓嬴,但与赵氏的亲戚关系,可能远得找不到北了,与赵氏联姻是可以的。

    那么孟姚能不能成为赵武灵王的梦中情人呢?倘若能把女儿嫁给君王,吴广岂不是成了王亲国戚了吗?

    吴广回到家后,就跟夫人说起这件事。不消说,夫人听了后也很高兴,谁不想给女儿找个好的归宿呢?吴广夫人可能是出身于名望家族,因为她的人脉很广。经过她的运作,便有人在赵武灵王面前夸赞孟姚的美貌多才,并且说她跟赵王所描述的“梦中情人”长得很像,也是姓“嬴”的女子。这么一来,赵武灵王真的动心了,难道梦中见的神女,在真实世界中确有其人吗?

    于是孟姚就这样入了宫。赵武灵王见了她后非常喜欢,大概是事先多次被人暗示,在潜意识中便接受了孟姚就是他梦中所见的女子,便对她宠爱有加。据《史记》所称,赵武灵王得到孟姚后,“爱之,为不出者数岁”,有一段时间沉溺于情爱之中,不能自拔。此时赵武灵王的原配韩夫人可能已经去世,孟姚很快被立为王后,史称“惠后”。

    君王的爱情绝不仅仅是私人的事,当王后孟姚生下王子赵何后,太子赵章的地位岌岌可危了。爱屋及乌是人之常情,他太爱孟姚了,所以也喜欢她的儿子赵何,以至于想把所有一切的好都给她们母子。他所能给的最大礼物,莫过于王位的继承权。赵武灵王是一个当机立断的人,他要废掉赵章,改立赵何为太子。

    这件事,早做比晚做好。当时太子赵章也就是十岁左右的娃,还不太懂事。要是再拖上几年,赵章长大成人了,甚至羽翼丰满,那就不太好废了。这件事,当然引起朝中大臣的反对,可是赵武灵王的意志是不可更改的,他断然废了赵章的太子位,把这份礼物送给了自己所爱的孟姚。这样,尚在襁褓之中的赵何成了太子。此后约十年的时间里,赵武灵王的事业走向巅峰,他改革军事,开疆拓土。公元前299年,也就是他执政的第二十七年,赵武灵王选择了急流勇退,宣布逊位,把王位正式交给赵何,也就是赵惠文王。这时的赵何最多也就是十岁,哪里有能力来管理国家呢?赵武灵王让自己最信任的大臣肥义为相国,辅佐赵何,实际上就是把内政交给肥义去处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