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天下:战国全史-东西双雄(2)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孟子却振振有词地说:“想要有大作为的君主,一定会有召唤不动的臣子,如果想要与这样的臣子共谋大事,一定得亲自去拜访。商汤以前不敢召唤伊尹,齐桓公不敢召唤管仲。连管仲这样的人,尚且不能被喝来唤去,何况我还不屑做管仲这样的人呢。”

    看来大学者确是不同凡响,一身傲骨。不过就这件事来说,孟子还是有些做作,显然他认为齐宣王也是在装病,又要装作礼贤下士的样子。孟子敢摆出这么大的架子,是自认为真理在握,我们从他的著作中可以看出有一种“舍我其谁”的自大,认为除了自己这一套之外,其他的都是歪门邪道,他充满勇气与斗志,这一点足以令人钦佩。曾经有一回,齐宣王问他:“臣弑其君可乎?”孟子的回答是:“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公然认为君主倘若没有仁义,臣子可以诛杀这样的独夫,这就是孟子的伟大之处。

    可是我也要赞美齐宣王,因为他有容人的气度,这在专制时代算是罕见的。如是放在后世,光一个“欺君之罪”就足以把一百个孟子也消灭掉。齐宣王在骨子里也有君王不可避免的傲慢,他公然以“寡人好货”、“寡人好色”、“寡人好勇”这样的借口来拒绝孟子的主张,但必须承认的是,至少在表面上,他是很尊师重道的。就如这个事件,即便齐宣王是假装生病,至少也是给了孟子一个台阶,但有着“浩然之气”的孟夫子显然并不吃一套。

    在齐宣王上台时,东方诸侯的“合纵”运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主持东方合纵运动的灵魂人物,是魏国的公孙衍,合纵的国家包括魏、赵、韩、燕、楚五个国家。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合纵不仅把秦国列为敌人,齐国也被合纵集团列为敌人。公孙衍的目的不仅要击破秦国,同时也要击破齐国。据《战国策》中《楚策》所说,有“五国约以伐齐”的说法,足以证明这点。在齐威王时,由于与齐接壤的国家实力都不如齐国,齐国的外患并不多。可是合纵运动的兴起,齐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得不确定了。公元前318年,合纵五国出兵攻打秦国,在函谷关被强大的秦国兵团击败。第二年,秦国要展开大规模的报复战,遂派人前往齐国,游说齐宣王出兵攻打三晋。

    对齐宣王来说,这是打破五国合纵封锁、重树中原霸权的良机。原本是五国联合欲谋齐、秦,现在反过来是齐、秦联手以谋三晋。秦国向西面进攻三晋,齐国由东面进击,两国均大获全胜。秦国由樗里疾率军与三晋决战修鱼,斩首八万;齐国则大败魏、赵联军于观泽,具体战果,史书没有详细记录。

    齐、秦大败三晋,令五国合纵运动陷入低潮。从是年起,秦国开始疯狂扩张。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公元前315年,秦伐韩、赵;公元前314年秦伐韩、魏。秦国的连连得手,打破了齐、秦均势的局面。在此之前,齐国的实力与秦国相当,可是秦国在一系列的开疆拓土之后,拥有的优势愈加明显,这不禁令齐宣王忧心忡忡。

    正巧这个时代,一个机会出现了。北方的燕国出现内乱,这给了齐宣王一个介入的理由。

    二趁火打劫:燕国之乱始末

    燕国内乱的起因源于燕王哙把国王的宝座禅让给自己的臣子。作为北方大国,燕国在战国的前半期几乎没有过什么表现,在天下纷争缠斗的背景下,该国倒是一方太平。自从苏秦来到燕国后,鼓吹合纵战略,此后燕国多次参与中原合纵运动,在国际上开始崭露头角。燕易王去世后,他的儿子继位,史称燕王哙。

    燕王哙似乎对政治并不热衷,在他继位后,把大权都交给宰相子之。说起宰相子之,也是一个有本领的人,他大力改革燕国内政,做事果断,有魄力,同时也有野心。子之觑中燕王哙的弱点,在朝中大力培植自己的势力,试图架空燕王。到了公元前316年,即燕王哙五年时,燕国大夫鹿毛寿向燕王哙提出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建议:“大王不如把王位禅让给宰相子之。自古以来,人们把尧称为贤者,是因为他要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坚决不接受,因而尧既有让天下的美名,实际上又没有失掉天下。现在大王您何不把王位禅让给子之呢,我想子之一定不敢接受。这样大王就可以博得与尧相同的美名了。”

    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宰相子之篡夺王位的开始。对于燕王哙的心理,史书上没有写,按前人的观点,燕王哙就是个傻帽儿,被鹿毛寿的一番话给忽悠了。其实历史上真实的人物都不是文字所写的那么简单,我想更接近历史真相的情况,应该是大权在握的宰相子之正式向燕王哙逼宫。燕王哙可能在这个时候才发现自己孤立无援,子之的权势已经大到可以掌握朝廷的命运,除了被迫屈服,别无选择。

    但是子之并没有立即接受王位,他当然谦虚地推辞了。但这种推辞仅仅只是作秀,就像后世的王莽在篡权时必不可少的作秀表演一样。通过这番作秀,子之已经给全国臣民传递了一个信号——燕王哙有让位之意。子之的权势更大了,此时朝中只知有宰相,而不知有燕王。对于野心家来说,篡权才是最终目的,在没达目的之前,子之是不会罢休的。过了段时间,急不可待的子之又指使其他人向燕王哙进言,以大禹传位给伯益的故事来明示燕王应该把王位传给宰相。在无可奈何之下,燕王终于做出让国的决定,宰相子之南面行王事,燕王哙不听政,沦为臣子。燕国发生这样的事并不奇怪,只不过是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翻版罢了。与晋国、齐国的故事不同,子之在燕国虽然大权独揽,可是根基并不深厚。我们不要忘了,当年晋国的赵、韩、魏三家执掌权柄在百年以上,齐国的田氏也用了上百年的时间,历经数代人的努力,才最后篡夺政权。从时间上看,子之掌握燕国权柄的时间太短,不能得到燕国多数民众的认同。

    子之称王才三年,国内矛盾便无法调和。国内反对派终于汇集为反叛的力量,燕国内战爆发!对子之称王最心怀不满的,当属被剥夺继承权的燕王哙之子太子平,他一方面暗中联络手握兵权的燕国大将市被;一方面派人前往齐国,希望齐宣公能给予军事援助。

    太子平的使者拜见齐宣王,说:“大王如果趁此时机进攻燕国,一定能推翻子之。”以“寡人好勇”自居的齐宣王岂能放弃此扩张的良机呢?他回答说:“我听说贵国太子正在筹划大事,打算整饬君臣之义,扶正父子之位。寡人的国家虽然小,还是愿意听从太子的命令。”这是春秋战国时代典型的外交语言,其实齐国不仅不是小国,而且还是超级大国呢。

    有了齐宣王的承诺,太子平算是服下一颗定心丸,内有大将策应,外有齐国援助,推翻伪王子之的统治,可谓是轻而易举。于是他召集党徒,与将军市被一同发难,出其不意地攻打王宫。不料子之自从当上伪王后,便发现反对他的势力暗流涌动,惶惶不安,早就在王宫内布置大量的卫队,严密戒备。太子党与伪王的卫队激烈交战,王宫卫队凭恃高厚的宫墙固守,太子党徒屡攻不下。这时太子平急了,齐国的援军在哪儿呢?

    不怀好意的齐宣王正隔岸观火呢。他可不想当活雷锋,搬助太子平打垮伪王子之对齐国有什么好处呢?齐宣王的真实想法是坐山观虎斗,等燕国内战双方都打得精疲力竭时,那才是齐国上场的机会呢。

    没有后援,形势很快对太子平不利了。在子之政府军的反攻下,将军市被力战而死,太子平兵败被俘。这场内战持续了数个月,一向太平的燕国一时间成为人间地狱,燕国都城一片血色,交战双方以及平民百姓死亡数万人。尽管子之在这次内战中取得了胜利,但他大开杀戒,屠戮太子党,殃及无辜,使燕国百姓深恶痛绝,人心离散。

    一向鼓吹“仁政”的孟子认有齐国有平乱反正的责任,显然他认为燕国伪王子之的王位是不合法的,是以威胁手段从燕王哙手中取得的,这就丧失了君臣之义,齐国有责任帮助燕国扶正君臣之义。于是孟子对齐宣王说:“现在讨伐燕国,这正是建立周文王、周武王事业的时机,机不可失。”

    这个提议与齐宣王的想法不谋而合,但在动机上还是有所不同。孟子的动机是推翻子之,重建王室,匡正君臣大义。不要忘了一件事,孟子曾经说过“春秋无义战”,现在他老人家自己却要说服齐宣王去攻打燕国,显然认为这是一场“义战”、“圣战”。对齐宣王来说,他的动机是借此扩张势力,与秦国争一日之雄长。

    齐宣王将伐燕的重任交给名将匡章。匡章是齐国一位杰出的人物。

    据《战国策?齐策》所记,在齐威王时,秦国曾经有一次借道魏国、韩国,发动对齐国的进攻。当时匡章率领齐国兵团迎战,与秦军对峙,他知道秦军的战斗力十分强悍,宜智取而不宜强攻,便派出一批壮士换上秦军的服装,混入到秦军阵营以做内应。

    不想这件事给捅到齐威王那儿,有人便乘机诬告匡章打算投降秦军。当各种谣言满天飞时,齐威王仍不为所动。这时有臣僚问道:“很多人都说匡章投降秦军了,大王为什么不派将军率兵前往镇压叛军呢?”齐威王答说:“你别听人胡说八道,匡章是不会叛变的,寡人心里很清楚,不会叛变为什么要派兵去镇压呢?”过了一段时间,果然从前线传来好消息,匡章利用潜伏在秦军营地中的士兵为策应,里应外合,大败秦军,凯旋而归。

    《战国策》中所记的这场齐、秦交战,在其他史料中没有出现过,因而具体是哪一年,书上也没有写。笔者认为这场战役应该是发生在齐宣王时代,而非齐威王时代。因为在齐威王时代,魏国、韩国并没有降服于秦国,秦国怎么可能借道两国向齐国发动进攻呢?魏国降服于秦国是在公元前317年的修鱼之战后,韩国则是在公元前314年岸门之战后,被迫以太子入质秦国求和。

    以笔者的猜测,这场战事应该就是发生在公元前314年,即韩国被迫降服于秦国的这年,而这一年正好是齐国伐燕。笔者的推断该年匡章率齐军打败秦国,立下大功,遂被齐宣王任命为伐燕兵团的总司令。另一个间接证据是次年(前313年),齐国协助楚国攻打秦国,齐国不去攻打弱小、邻近的魏国、韩国,而跑老大远去打秦国,就算打赢了也得不到什么好处,可见这只是一次报复战,也可间接证明匡章败秦之役是在公元前314年,即齐宣王六年。

    为什么齐宣王如此信任匡章呢?我们可以看看孟子对匡章的评价:“博弈而好酒,好货财,私妻子,从耳目之欲,好勇斗狠,章子无一于是。”章子就是匡章,世人常犯的五种陋习,他一样也没有。后世史学家钱穆点评说:“此虽不足以尽章子,亦可知章子之律身。”可知匡章是个洁身自律的人,而且打仗有谋有勇,因而齐宣王放心地把伐燕重任交给他。

    为了攻打燕国,齐国精锐尽出,匡章率“五都之兵”与“北地之众”,浩浩荡荡杀向燕国。五都就是齐国的五座重要城池,即临淄、高唐、平陆、即墨和莒;北地之众就是驻守北疆的军队。刚刚经历内战阵痛的燕国人根本无心作战,谁也不想为子之的政权卖命,于是便出现了一个奇怪的情况,“燕士卒不战,城门不闭”,这几乎是打开大门来欢迎齐国军队。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孟子的判断是对的,燕国人在太子起事失败后,寄希望于外在力量能消灭子之这个暴君,希望齐国人能重建燕国政权。

    匡章的齐军攻城略地,很快打到燕都城下。伪王子之想负隅顽抗,但士卒并不卖力,很快都城沦陷。齐宣王并不想当救世主,也不想当“以德服人”的周文王或周武王,他野心勃勃,要吞并燕国。燕国伪王子之被处死,尸体被剁成肉酱,下场凄凉。另外燕王哙也没有好下场,同样被齐国人所杀。太子平的结局有点扑朔迷离,笔者认为他是在燕都攻破之前被子之所杀,具体情况留待后文讲到燕昭王时再说。

    伐燕之役,前后总计不到五十天的时间,齐军以凌厉的攻势大破燕国,震动天下,尽显霸气。此役可视为齐国战略大转折的标志,在齐威王时代,尽管齐国两度大败魏国,称雄东方,但齐威王并没有秦孝公或秦惠王那么大的扩张野心,在对外战略上略为保守。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处置燕国呢?是另立国君,或者是吞并燕国呢?齐宣王对孟子说:“有人告诉寡人不要占领燕国,有人则劝我要占领。燕国与齐国都是万乘大国,我军仅仅用了五十天的时间便取得彻底的胜利,看来这并不是单凭人力所能完成的,定是天意如此。以此看来,倘若寡人不占领燕国,必定会招来天灾。如果要占领它,先生您有什么看法呢?”

    孟子答道:“如果占领燕国能让燕国百姓高兴,那就可以占领。古代的周武王就是这样做的。如果占领了燕国,燕国百姓却不高兴,那就不要占领。古代周文王就是这样做的。齐国作为一个万乘之国,讨伐另一个万乘之国,燕国百姓扛着食物挑着酒来迎接大王的军队,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们在燕国的生活水深火热。如果大王的军队占领了燕国,却仍然让其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甚至比以前更悲惨,那么他们一定心生怨恨而别谋出路。”

    对儒家圣人孟子来说,占不占领燕国,不是大问题,大问题是有没有行仁政。只要行仁政,百姓自然会拥护,倘若不行仁政,百姓自然会反对。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