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学活用博弈论全集-智猪博弈:多劳不多得的悖论情境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聪明猪与笨和尚

    博弈论里面有个十分卡通的博弈模型,叫做“智猪博弈”。

    假设猪圈里有两头猪同在一个食槽里进食,一头大猪,一头小猪(假设它们都是有着认识和实现自身目标的充分理性的“智猪”)。猪圈两头距离很远,一头安装了一只控制饲料供应的踏板,另一头是饲料的出口和食槽。猪每踩一下踏板,另一头就会有相当于10份的饲料进槽,而踩踏板以及跑到食槽所需要付出的“劳动”,加起来要消耗相当于2份的饲料。

    这两头猪各有两个选择:自己去踩踏板或等待另一头猪踩踏板。其中选择自己踩踏板的猪,不仅要付出劳动,消耗掉2份饲料,而且由于踏板远离饲料,它将比另一头猪后到食槽,从而减少吃到饲料的数量。下面假定:若两头猪都选择等待,那就都吃不到饲料,即双方得益均为0;若小猪踩踏板,大猪将吃到9份的饲料,小猪只能吃到1份的饲料,最后双方得益为[9,-1](小猪付出劳动之后消耗掉2分饲料);若大猪踩踏板,大猪和小猪将分别吃到6份和4份的饲料,最后双方得益为[4,4];若两头猪同时踩踏板,同时跑向食槽,大猪吃到7份的饲料,小猪吃到3份的饲料,即双方得益为[5,1]。

    由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小猪踩踏板只能得到1份甚至有可能损失1份饲料,不踩踏板反而有可能得到4份饲料。对小猪而言,无论大猪是否踩动踏板,小猪都不去踩踏板,而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边,都是最好的选择。

    小猪选定了“等待”之后,大猪便只剩下了两个选择:等待就吃不到;踩踏板得到4份。所以踩踏板就变成了大猪的优势策略,当大猪知道小猪是不会去踩动踏板的,自己亲自去踩踏板总比不踩强,只好为自己的4份饲料不知疲倦地奔忙于踏板和食槽之间。

    如果采用重复剔除劣势策略的方法,那么首先,无论大猪选择什么策略,选择踩踏板对小猪都是一个严格劣策略,应该首先加以剔除。在剔除小猪踩踏板这一选择后的新博弈中,小猪只有等待一个选择,而大猪则有两个可供选择的策略。在大猪这两个可供选择的策略中,选择等待是一个严格劣策略,我们再剔除新博弈中大猪的严格劣策略——等待。剩下的新博弈中只有小猪等待、大猪踩踏板这一个可供选择的策略,这就是智猪博弈的理性解。

    智猪博弈与囚徒困境的不同之处在于:囚徒困境中的犯罪嫌疑人都有自己的严格优势策略(也就是坦白)。智猪博弈中,只有小猪有严格优势策略(等待),而大猪没有。

    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多劳不多得的悖论情境:小猪躺着大猪跑。

    智猪博弈存在的基础,就是双方都无法摆脱共存局面,而且必有一方要付出代价换取双方的利益。而一旦有一方的力量足够打破这种平衡,共存的局面便不复存在,期望将重新被设定,智猪博弈的局面也随之被破解。

    中国有个美术片叫做《三个和尚》,里面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看上去,他们都想做那只“智猪”,但是却因为无人愿意承担起义务,而导致每个人都无法获得利益。

    用我们日常的话来讲,智猪博弈,就是一个不同期望值之间的博弈,如果所有各方的期望值都相同,那么结果就会是三个和尚那样僵持,如果有一方的期望值低于另一方的期望值,而且这种期望值也容易实现,那么另一方就大可做那只坐享其成的“智猪”。所以,期望值在这个博弈里面是关键,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目标”是否合理,是解决这个困境的关键之处。

    淝水之战的“智猪博弈”

    前秦与东晋的淝水之战,是一场典型的小猪与大猪之间的博弈。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秦在统一北方后,不断向南扩张,在攻占东晋梁、益(约今陕西南部及四川)二州后,继占襄阳、彭城等地,急欲灭亡东晋,统一天下。

    秦建元十九年(晋太元八年,公元383年)七月,秦王苻坚自恃国强兵众,不听群臣劝阻,下诏伐晋,在政权所及范围内征兵调粮,并作如下部署:命丞相、征南大将军苻融督统步骑25万为前锋,直趋寿阳(今安徽寿县);命幽州、冀州所征兵员向彭城(今江苏徐州)集结;命姚苌督梁、益之师,顺江而下;苻坚亲率主力大军由长安出发,经项城(今河南沈丘)趋寿阳。几路大军,合计约百余万人,“东西万里,水陆并进”,大有席卷江南,一举扫平东晋之势。

    面对前秦军队的攻势,东晋也作了下列防御部署:丞相谢安居中调度;桓冲都督长江中游巴东、江陵等地武装力量,控扼上游;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玄为前锋都督,率北府兵八万赴淮南迎击秦军主力。

    10月18日,苻坚之弟苻融率前锋部队攻占了寿阳,俘虏晋军守将徐元喜。与此同时,秦军慕容垂部攻占了郧城(今湖北郧县)。奉命率水军驰援寿阳的胡彬在半路上得知寿阳已被苻融攻破,便退守硖石(今安徽凤台西南),等待与谢石、谢玄的大军会合。苻融又率军攻打硖石,结果惨败,晋军士气大振,乘胜直逼淝水东岸。

    此时,苻坚登寿阳城头,望见晋军布阵严整,见城外八公山上,于秋风中起伏的草木,以为是东晋之伏兵,始有惧色。由于秦军逼淝水而阵,晋军不得渡河,谢玄便派人至秦方要求秦军后撤一段距离,以便晋军渡河决战。苻坚心存幻想,企图待晋军半渡,一举战而胜之,所以答应了这个要求。不料,秦军此时已军心不稳,一听后撤的命令,便借机奔退,由此而不可遏止。朱序等人又在阵后大喊:“秦军败矣。”秦军后队不明前方战情,均信以为真,于是争相奔溃,全线大乱。晋军乘势追杀,大获全胜,苻融战殁,苻坚狼狈逃归,损失惨重。淝水之战后,北方重新陷入动荡纷乱的局面,苻坚在两年以后也被其他部落首领杀害。

    淝水之战,前秦实力强大,东晋相对弱小,如果完全照搬智猪博弈策略,小猪傻乎乎地等大猪出牌的话,那只有让人一口口吃掉。因为智猪博弈中,大小猪有共同的目标,即食槽中的食物,也就是说他们的博弈,是一种利益的分配如何达到均衡,而不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前秦与东晋的淝水之战,是谁吃掉谁的问题,因此,消极被动地等待是不合时宜的。东晋能够取得胜利,一方面是前秦的冒失,另一方面是靠东晋突破囚徒困境,主动选择最佳时机,把握了主动权。

    如果仔细计算双方的力量,淝水之战实际上是一场势均力敌的博弈。双方的实力是相当的,与其说是以少胜多,还不如说是一场综合实力旗鼓相当的博弈。

    首先,从双方实际参战的力量对比看,史料声称前秦有百万之众,但作为一个刚刚从长期战乱中统一的北方政权,这里面吹嘘的成分居多,即使有,苻坚也不可能全部征调伐晋,至少要留一些驻守各地重镇。

    其次,从内部稳定团结的凝聚力来说,前秦远远不如东晋。前秦的苻坚是一个难得的治国安邦之才,他花费了三十余年的时间统一了北方,初步实现了民族融合,因此,他急欲实现全国统一。但这时候,全国统一的条件还不成熟。

    再次,从战略战术上说,战争之初,苻坚犯了轻敌的毛病;在攻占寿阳之后,看到敌军军容严整,又犹豫不前,产生畏敌情绪;而且派朱序劝降,无异放虎归山,将自己的虚实全部暴露在敌人面前;最后,听信敌人之言,盲目后退,自乱阵脚。

    淝水之战,晋军的胜利与其说是凭借自己雄厚的实力,还不如说是前秦苻坚的冒失,使东晋政权又苟延残喘了几十年。如果从前秦的角度来说,苻坚采用智猪博弈策略来进行这场战斗,可能会处于不败之地,因为他本钱厚,能够承受损失。但由于自身的失策,使他最后的决战演变成斗鸡博弈。

    在智猪定律中,小猪最好的策略就是等待,因为小猪如果主动出击,去按按钮,只会得不偿失。等大猪按按钮,小猪捉住机会分一杯羹,实际上就是趁火打劫,这在合作性博弈中无疑是双赢的结果。但是,在实际博弈中,对抗性的博弈屡见不鲜,由于双方情况千变万化,弱势一方如果墨守成规,胶柱鼓瑟,只能使自己坐失良机,因此,真正的博弈高手,绝对是捕捉时机的高手。他能根据实际形势的变化,而灵活地选择自己的策略。在我国历史上很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对抗性博弈中,智猪策略的选择与放弃,就深深地体现了我国古人博弈中的杰出智慧。

    “借”字让人生出三头六臂

    《诗经·小雅·鹤鸣》中有“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句子,意思是其他山上的石头,可以取来制作治玉的磨石,也可以用来制成美好珍宝。这句诗可以理解为“借助外力,改己缺失”,表达了一种借力的博弈思想。小猪的力量虽然弱小,但是它可以借大猪之力达成所愿。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但只要能打好“借”字这张牌,人就仿佛生出了三头六臂,实现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实现的目标。

    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的佛雷化妆品公司几乎独占了黑人化妆品市场。尽管有许多同类厂家与之竞争,却无法动摇其霸主的地位。这家公司有一名供销员名叫乔治·约翰逊,他邀集了三个伙伴自立门户经营黑人化妆品。伙伴们对这件事表示怀疑,因为很多比他们实力更强的公司都已经在竞争中败下阵来。约翰逊解释说:“我们只要能从佛雷公司分得一杯羹就能受用不尽,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佛雷公司越发达,对我们越有利!”

    约翰逊果然不负伙伴们的信任,当化妆品生产出来后,他就在广告宣传中用了经过深思熟虑的一句话:“黑人兄弟姐妹们!当你用过佛雷公司的产品化妆之后,再擦上一层约翰逊的粉质膏,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则广告用语确有其奇特之处,它不像一般的广告那样尽力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而是貌似推崇佛雷的产品,其实质是来推销约翰逊的产品。

    借着名牌产品这只“大猪”替新产品开拓市场的方法果然灵验,通过将自己的化妆品同佛雷公司的畅销化妆品排在一起,消费者自然而然地接受了约翰逊的粉质膏。接着这只“小猪”进一步扩大业务,生产出一系列新产品。经过几年努力,约翰逊的公司终于成了黑人化妆品市场的新霸主。

    当然,在商业运作中借用他人力量的前提,是自己有主导产品。只是在发展过程中自己的力量不足时,才借“大猪”的活动来壮大自己的实力,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利用别人的风头让自己出风头

    借助“名人效应”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可谓是智猪博弈中小猪借力策略的推广模式。

    中国古人早已懂得,要想让自己为天下人所知,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利用别人的风头让自己出风头”。

    东晋的丞相王导很善于治理国事。当初渡江来到南京时,国库空虚,缺乏银钱,只有几千匹不值钱的白绢。为了渡过暂时的难关,王导自己先做了一件白绢的单衣穿在身上,又动员大臣们出门上朝也都穿上这样的衣服。上行下效,人们都争相效仿穿起了这种白绢衣服。白绢一时供不应求,价格很快上涨到了每匹一金。这时王导下令将国库中的白绢全部卖掉,因此多得了几倍的银钱。

    王导利用人们的崇拜名人、追慕时尚的心理,解决了财政困难。如果他想凭借行政手段强行推销卖不出去的绢布,就会引起人们的反感,根本不可能达到如此结果。

    其实,王导利用名人威望的谋略早在他的政治活动中就曾施展过。那时,晋元帝司马睿还只是琅琊王。王导觉察到天下已乱,便有意拥戴司马睿,复兴晋室。司马睿出镇建康(今江苏南京)后,吴地人并不依附,时过一个多月,仍没有人去拜望他。王导十分忧虑,便想到要借助当地的名人来提高司马睿的威望。

    于是他对已有很大势力的堂兄王敦说:“琅琊王虽然仁德,但名声不大。而你在此地早已是有影响力的人,应该帮帮他。”他们约好在三月上巳节伴随司马睿去观看修禊仪式。

    到了那一天,他们让司马睿乘坐轿子,威仪齐备,他们自己则和众多名臣骁将骑马扈从。江南一带的大名士纪瞻、顾荣等人,见到这种场面,非常吃惊,就相继在路上迎拜。

    事后,王导又对司马睿说:“自古以来,凡能称王天下的,都虚心招揽俊杰。现在天下大乱,要成大业,当务之急便是取得民心。顾荣、贺循二人是当地名门之首,把他们吸引过来,就不愁其他人不来了。”

    司马睿听了王导的话,就派王导亲自登门拜请顾荣、贺循。受他们的影响,吴地士人、百姓,从此便归附司马睿。东晋王朝终于得以建立。

    名人本来就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利用名人做宣传更是一种双赢的选择,让名人出尽风头的同时也让自己出尽风头。当然,这其中的效益也是明显的。

    这是从众行为的结果。人们普遍存在着的一种心理现象,就是“随大流”,表现最突出的莫过于盲目趋时和效仿名人。

    利用此种大众心理,为自己谋利益,是聪明人的做法。

    名人高额广告费中的博弈原理

    有很多消费者感叹,一些名牌产品的价格太贵,而自己所付的高价不只是为产品本身埋单,还有一部分钱,直接变成了明星腰包里的广告费,感到有些委屈。

    他们忽略了自己对于名人的信任心理,如果没有这种心理做基础,商家也不会作出此种决策,即不惜重金请名人做广告。对于商家本身来说,这是一种优势决策。当自己的知名度还不足以引起大部分消费者的认同的时候,他们借名人(相当于智猪博弈中的大猪)来宣传自己。

    从广告诞生之开始,这种策略就一直处于优势地位,为商家和名人带来了数不清的利益。

    阿迪达斯公司所采取的“体坛明星效应”法,就是利用名人效应的典型。

    阿迪达斯公司每生产一种新产品,都要请世界体坛明星穿着它参加比赛。为了让明星们心甘情愿地使用它们,阿迪达斯付出数目可观的报酬。1936年柏林奥运会时,该公司把刚发明的短跑运动鞋赠送给夺标有望的美国黑人选手欧文斯使用。结果,这位“飞人”一连夺得4枚金牌,阿迪达斯的运动鞋从名声大振,畅销世界各地。1982年的西班牙世界杯足球赛上,在参赛的24支球队中,有13队身穿阿迪达斯球衣,8队穿阿迪达斯球鞋。决赛时,绿茵场上就有四分之三的人员——球员、裁判员、巡边员等都穿着该公司的产品,连决赛用的足球也是阿迪达斯公司制造的。公司因这次比赛大出风头,在世界体坛广为颂扬,它的产品成了世界体坛最时髦的抢手货。

    阿迪达斯公司不但拿产品馈赠体坛明星,而且还馈赠给各界人士。仅1985年一年,该公司所赠产品总额就达3000万美元。它还在公司总部独出心裁地创建了当时世界上唯一的一座运动鞋博物馆,专门陈列体坛明星、高手穿过的阿迪达斯运动鞋。其中,有欧文斯穿过的钉鞋、拳王阿里穿过的高统拳击鞋,等等。当许多著名运动员来博物馆参观时,公司总是免费给予招待。名人们为阿迪达斯公司带来了更大的名气。

    名人和名声是一种资源,古今皆然,只不过在商品社会它们的价值得到了极大地利用和提高罢了。

    利用别人的前提是不损害别人的利益,并在此基础上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双赢才是两全其美的最佳选择。

    “空手套白狼”的多赢博弈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有不少智者在缺乏资金的情况下,不仅为自己带来了利益,还为别人带来了利益,实现了一种多赢博弈,他们靠的就是“空手套白狼”的博弈智慧,俗称“空手道”。

    在美国一个农村,住着一个老头,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二儿子都在城里工作,小儿子和他在一起,父子相依为命。

    突然有一天,一个人找到老头,对他说:“尊敬的老人家,我想把你的小儿子带到城里去工作。”老头气愤地说:“不行,绝对不行,你滚出去吧!”这个人说:“如果我在城里给你的儿子找个对象,可以吗?”

    老头摇摇头:“不行,快滚出去吧!”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儿子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儿媳妇是洛克菲勒的女儿呢?”老头想了又想,终于被儿子当上洛克菲勒的女婿这件事打动了。

    过了几天,这个人找到了美国首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对他说:“尊敬的洛克菲勒先生,我想给你的女儿找个对象。”洛克菲勒说:“快滚出去吧!”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女儿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女婿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可以吗?”洛克菲勒于是同意了。

    又过了几天,这个人找到了世界银行总裁,对他说:“尊敬的总裁先生,你应该马上任命一个副总裁!”总裁先生摇头说:“不可能,这里这么多副总裁,我为什么还要任命一个副总裁,而且必须马上任命呢?”这个人说:“如果你任命的这个副总裁是洛克菲勒的女婿,可以吗?”总裁先生当然同意了 。

    于是,老头的儿子没有花任何代价就成了世界银行的总裁,并娶了洛克菲勒的女儿为妻。

    许多人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往往抱怨没有资金,没有人力,没有可助自己成功的资源。其实,这话按常规理解没有错。但是,如果人的头脑足够灵活就完全可以借助“空手道”的博弈智慧取得成功。

    那么什么是空手道?

    用科学的语言来描述,就是通过独特的创意、精心的策划、完美的操作、具体的实施,在法律和道德规范的范围之内,巧借别人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获取成功的运作模式。

    今天的经济社会,是急需空手道的时代,是产生空手道大师的时代,这些大师级的成功人士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发明了许多最高层次的空手套白狼绝招。

    1草船借箭法

    孔明发明的草船借箭法被后人纷纷效仿,也被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

    有一位年轻人,最大的嗜好就是喂养鸽子。然而随着鸽群队伍的逐渐增大,他的经济状况越来越拮据。面对财政上出现的赤字,他除了焦急也无可奈何。

    直到有一天,他被离家不远的街心花园里的几只小鸟触动了灵感。那是几只在此安家落户的野鸟,适应了人来人往的都市氛围,有时一些游客顺手丢些零食,它们会乖巧地啄食。见此情景,年轻人联想到了自己的一群鸽子。

    于是,在一个假日,年轻人将自己的鸽子带到了街心花园里。果然不出所料,前来游玩的人们纷纷将玉米花抛向鸽子,又逗又玩,有人还趁机照相。一天下来,鸽子吃饱了,省下了年轻人一天的饲料钱。这个年轻人没有就此满足,他想到了一个更加绝妙的主意,就是在花园里出售袋装饲料,既可以赢利,又可以喂养鸽子。

    年轻人辞去了原先的工作,专门在公园内出售鸽子饲料,收入居然超过了以前的薪水,又省下了喂养鸽子的大笔开销,同时可以终日逗弄自己心爱的鸽子,真所谓“一举数得”,街心花园也因此出现了一个新的景点。

    用游客的钱喂自己的鸽子,同时还可赢利,年轻人这一巧妙的暗借,将孔明先生的妙计继承并发挥得淋漓尽致。

    2穿针引线法

    穿针引线法也是深谙博弈智慧的成功人士经常使用的空手道招数,使用这个招数,需要操作者像裁缝一样,用成本极小的针和线将没有联系的几块“布”巧妙地缝合起来,从而使之成为一件价值极高的成品。

    下例中的主人公便是运用此法获取成功的。

    某市一家无线电厂,早些年跟风购置了一条彩电生产线。由于有货无市,企业转产,生产线便成了废物,成为该厂一大心病,丢弃可惜,放着又浪费资金。这则消息被曲某知道后,一拍胸膛,财大气粗地说:“我全要了。”

    但曲某是有条件的:按原价100万收购,但先货后款,同时加上利息款20万元,共120万元,一年后一次付清。

    无线电为终于甩掉包袱而欣赏万分,殊不知曲某此时正在玩空手道呢。

    其时,俄罗斯某商人急需添购彩电生产线,但苦于没有资金,然而他有价廉物美的游艇。首先,曲某打算用100万元的彩电生产线换回价值120多万元的豪华游艇。之后,利用游艇在湘江上开办旅游观光娱乐项目。因为该市是有名的旅游胜地,人口流量特大,而且,这里还有一个风景宜人的小岛,在此经营旅游娱乐业,管保赚钱。其次,曲某有了投资就可以注册办公司,用游艇作为抵押,向银行贷款,用贷来的款项在当地买地建房,或者开办综合性旅游服务项目。

    果然,一年之后,曲某净赚了500万元,付给无线电厂120万,净余380万利润。

    当然,空手道的招数还远不止这两种,只要我们拥有知识,拥有智慧,自然会运用各种空手道的智慧去实现多赢博弈。

    找到生命中的贵人

    无论是借他人之力,还是借名人的声望,这些“借”都能缩短自己的奋斗时间,是典型的“搭便车”行为,而那些助我们成事的人便可称为贵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种贵人,他们或者能够为我们指点迷津,或者于关键时刻助我们一臂之力,总之,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提供给我们更多的便利和帮助。贵人可能是学识渊博者、德高望重者、有钱人,也可能是公司里身居高位的人、令掌权人物崇敬的人,等等。他们的经验、专长、知识、技能等在那个圈子里“名头”响,说话管用,让贵人扶上一把,有时可以省很多力。一个人的努力像爬楼梯一样,脚踏实地,而贵人的出现,就相当于乘上电梯。

    这样的事情,在人生中总会有几次,事实上,有很多人靠贵人的力量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样的名人故事并不少见。

    美国老牌影星寇克·道格拉斯年轻时落魄潦倒,没有人认为他有一天会成为明星。但是,有一次寇克搭火车时,与旁边的一位女士攀谈起来,没想到这一聊,聊出了他人生的转折点。没过几天,寇克被邀请到制片厂报到,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影坛生涯。原来,这位女士是位知名制片人。

    类似的事例不胜枚举:如果没有肯尼迪的相助,克林顿不会弃乐从政,并当上美国总统。如果没有吉米·罗思的影响,安东尼·罗宾就不会成为世界上演讲费最高的成功学大师。没有曾国藩的提拔,李鸿章很难摆脱早年屡试不第,郁闷失意的困境,翻开宦海生涯的新一页。

    另外,据统计,在现代企业中,有90%的中、高层领导有被贵人提拔的经历,80%的总经理要得贵人赏识才能坐上宝座,自行创业成功的老板100%受恩于贵人。

    种种事实表明,一个人要想迅速成就一番大事业,光靠自己一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要善于为自己寻找一个贵人,借贵人之力成就自己。

    所以,现在想要在广阔天地中有所作为的人,必须充分意识到贵人的存在和重要作用。遇到贵人的时候,更要秉承一颗感恩之心,谦虚求教,诚恳求助。这样就不会错过贵人相助的大好机遇,并利用这一机遇创造人生的辉煌。

    何必妄自菲薄,弱有弱的好处

    在前文我们已经讲过,智猪博弈讲的是小猪在吃食物的时候总是搭大猪的“便车”。社会中搭便车现象甚多,就目前的图书业而言,搭便车之风一直挥之不去。大量的跟风图书充斥市场,跟风人自己不费什么成本,便取得利润,出了《品三国》就出《品三国前传》,出了《水煮三国》就出了《水煮红楼》、《水煮梁山》等,出了《狼图腾》接着就出了《狼道》、《狼性法则》等。如此跟风日胜,倒不是书商的道德有问题,因为这是最佳的选择,符合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收益的经济学原则。

    就像智猪博弈故事中的小猪,即使自己不按踏板,一样可以吃到食物,为什么自己要去按踏板呢?完全没有必要。能搭便车而不搭其实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如果在智猪博弈里,小猪也傻傻地去按踏板,大猪也按,那么饲料落下的还是一样多,小猪的力气就白白浪费了,所以不按踏板还是最明智的选择。因为不按踏板照样可以吃到食物,还有可能因为不按踏板而提前到达饲料出口,更快更多地吃到食物。所以搭便车行为是符合经济学原则的,符合帕累托效率的。帕累托效率认为几个事物的最佳处置是在不让其中任何一个变得更坏的情况下,而使自己变得更好,这种情况称为帕累托优化。搭便车恰恰是这样一种行为,聪明的一方搭了别人的便车,并利用别人的强势,并凌驾于别人之上。

    关注IT市场的人大多知道CPU生产的两大巨头,英特尔而AMD。但经过对这两家企业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每次CPU升级都是从AMD开始的。比方说英特尔从奔腾III升级至奔腾IV,最先炒作概念的是AMD,当AMD将最新设计的高速CPU的各类广告在市场上折腾一两个月后,消费者对产品的认识和购买欲都已经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时,英特尔才突然宣布推出自己的相似产品,来“帮助”AMD收割广告的果实。在这场斗争中,胜利者是英特尔,因为在CPU市场中,英特尔不仅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拥有更强大的资金优势,最关键的是英特尔占据了消费者以及经销商心目中的不可逾越的优势。在人们眼中,英特尔似乎永远是这个领域的领导者,因此,不论是OEM市场还是散件零售市场,英特尔都占据了天然优势。因此英特尔有把握让竞争对手先把市场预热后,再冲进来击败对手。

    搭便车行为虽然往往是弱者跟强者之风,由于弱者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很小,所获利润却与强者相差无几,所以有时候搭便车的弱者很可能会拖垮强者。此种搭便车是一种特殊情况,但也是符合帕累托效率的,因为此种行为虽然可以让领先者赔上血本,但对市场竞争来说,这样的便车却有利于技术的进步,消费者得益会更多,使更多跟风企业变得更好。这当然是以领先者的成本付出为代价的,但相对于众多跟跑者收益的总和而言,还是得益的。

    这样的情况一般发生在势力相当的博弈者之间,是当一个企业用尽力气超过一个新的概念后,很多追随者会纷至沓来,虽然可能先出手的企业会赚得利润率最高时期的第一桶金,但由于需要支付高额的广告费用,受益更多的可能会是那些后来的追随者。一旦出现博弈各方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弱小者虽然会得益,但其市场份额不足以挤倒领先者,不过如果众多后进者的力量联合起来,蚕食市场,其危险也是相当惊人的。比如当年的影碟机市场,最先开发出VCD的万燕公司由于开发成本耗尽了公司的资源而无力支撑宣传费用导致破产,被爱多搭了第一趟便车。而当爱多千方百计把影碟机在国内炒热后,发现真正赚到钱的已不是自己了,但高昂的宣传成本却使得自己再无还手之力。结果自己最先创新,却被自己的策略打得一败涂地,而搭便车的那些“小猪”们则占领了市场,使爱多公司对市场望洋兴叹。

    总结以上“聪明人”的成功经验,看来,搭便车的确是一种人人有用的生活智慧,值得人们好好学习。

    办公室:大猪加班,小猪拿加班费

    张力可以说是所谓智猪博弈中的“大猪”。每当张力下班回家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他每次打电话都是向周围的好朋友大吐苦水:“我要疯掉了!把所有的工作让我一个人来做,难道把我当成机器人了?”

    张力在一家公司的核心部门——发展部工作,每天都是这项工作还没做完,就有另外几项工作等着他去做,整天没有一个喘气的机会。公司规模很小,张力所在的部门只有3个人。而这3个人还分了三个等级:部门经理、经理助理、普通干事。张力是经理助理,处于中间的一个级别。

    张力总是抱怨说:“经理的任务就是发号施令,他是‘管理层’嘛!上面交给他的工作,他一句话就打发掉了:‘张力,把这件事办一办!’可是我接到活之后,却不能对下属阿冰也潇洒地来一句:‘你去办一办!’一来,阿冰比我年长,又是经理的‘老兵’;二来,他学历低,能力有限,怎么放心把事情交给他?”张力只能无奈地叹息,然后把自己当3个人用,加班加点完成上级的任务。

    更让他想不到的是,由于事事都是他出面,其他部门的同事渐渐认准了:只要找发展部办事,就找张力!甚至老总都不再向经理派任务了,往往直接就把文件扔到张力的桌子上。张力的办公桌上的文件越堆越高自不必说,而且,连阿冰都敢给他派活了。这天,阿冰把一叠发票放在他面前说:“你帮我去财务报一下。”张力顿时被噎得说不出话来,过了半晌方问:“你自己为什么不去?”阿冰嗫嚅了一下答:“我和财务不熟,你去比较好!”尽管心中怒火万丈,但碍于同事情面,张力最终还是走了这一趟。

    因此,就形成这样的局面:一上班,张力就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经理则躲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打电话,美其名曰“联系客户”;而阿冰呢?玩纸牌游戏,顺便上网跟老婆谈情说爱,好不逍遥。到了年终,由于部门业绩出色,上级奖励了4万元,经理独得2万元,张力和阿冰各得1万元。想想自己辛劳整年,却和不劳而获的人所得一样,张力禁不住满心不平,但是自己又能怎么做呢?如果他也不做事了,不仅连这1万元也得不到,说不定还会下岗,想来想去,还是继续当“大猪”吧!

    办公室里就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有人做“小猪”,舒舒服服地躲起来偷懒;有人做“大猪”,疲于奔命,吃力不讨好。但不管怎么样,“小猪”笃定一件事:大家是一个团队,就是有责罚,也是落在团队身上,所以总会有“大猪”悲壮地跳出来完成任务。

    “智猪博弈”这一经典案例早已扩展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不论是在战争中还是商业竞争中,特别是在当今的职场中,经常会有类似于这种情况发生。在职场办公室里的人际冲突中,有一些人会成为不劳而获的“小猪”,而另一些人充当了费力不讨好的“大猪”。

    你做职场大猪还是小猪

    刘力在一家国企工作,他是个“聪明”人,他是这样为自己下断语:“从大学开始,我就不是最引人注目的学生。在学生会里,我从不出风头,只是帮最能干的同学做些辅助性的工作。如果工作搞得好,受表扬少不了我;但是工作搞砸了,对不起,跟我一点关系也没有。”

    刘力已经工作3年了,照样奉行着这样的处世哲学。“我就纳闷,怎么会有那么多人下了班嚷嚷着自己累?要是又累又没有加薪、升职,那只能说明自己笨!我从小职员当上经理,一直轻轻松松的,反正硬骨头自有人啃。”

    有一个朋友问他:“你这样,同事不会有意见吗?”

    刘力眨眨眼睛,一脸神秘地说:“这就是秘诀了!你怎么能保证总有人肯拉你一把?第一,平时要善于感情投资,跟同事搞好关系,让他们觉得跟你是哥们儿,关键时刻出于义气帮助你;第二,立场要坚定,坚决不做事,什么事都让别人做。有些人就是爱表现,那就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反正出了事,先死的是他们。万一碰上也不爱表现的人,对我看不惯,我会告诉他,我不是不想做,我是做不来呀!你想开掉我?对不起,我的朋友多,他们都会为我说话。”

    在职场中,刘力就是那种所谓的“小猪”,做事喜欢投机取巧,这并不是一种长远的办法。

    做“大猪”,还是“小猪”?

    做“大猪”固然辛苦,但“小猪”也并不轻松啊!虽然工作可以偷懒,但私下里,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编织、维护关系网,否则在公司的地位便会岌岌可危。张力为什么忍气吞声?因为阿冰是经理的老部下。刘力为什么有恃无恐?无非是有人为他撑腰。难怪说做“小猪”的都是聪明人,不聪明怎么能左右逢源?

    的确,“大猪”加班,“小猪”拿加班费,这种情况在企业里比比皆是。因为我们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所以每次不论多大的事情,加班的人总是越多越好。本来一个人就可以做完的事,总是会安排两个甚至更多的人做。“三个和尚”的现象这时就出现了。如果大家都耗在那里,谁也不动,结果是工作完不成,挨老板骂。这些常年在一起工作多年的同事们,对对方的行事规则都了如指掌。“大猪”知道“小猪”一直是过着不劳而获的生活,而“小猪”也知道“大猪”总是碍于面子或责任心使然,不会坐而待之。因此,其结果就是总会有一些“大猪”们过意不去,主动去完成任务;而“小猪”们则在一边逍遥自在,反正任务完成后,奖金一样拿。

    但话说回来,这种聪明未必值得提倡。工作说到底还是凭本事、靠实力的,靠人缘、关系也许能风光一时,但也是脆弱的、经不住推敲的风光。“小猪”什么力都不出反而被提升了,看似混得很好,其实心里也会发虚:万一哪天露了馅……如果从事的不是团队合作性质的工作,而是侧重独立工作的职业,那又该怎么办?还能心安理得地当“小猪”吗?

    在职场中,“大猪”付出了很多,却没有得到应有回报;做小猪虽然可以投机取巧,但这并不是一种长远的计策。因此,身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一个最理想的做法就是,既要做“大猪”,也要会做“小猪”。

    激励机制中必须警惕智猪情境

    智猪博弈为现实中的弱者提供了一种优势策略,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为企业的管理者敲响了警钟:如果某一企业内部存在很多“搭便车”的现象,那么,领导者就有必要对企业的制度和流程进行反思了。企业管理者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摆脱智猪情境,以便充分发挥所有员工的积极性,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正如前文说到的,每一种博弈困境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它的破解之道,那么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让企业打破智猪博弈的局面,让大猪小猪按照自己的付出获取公平的回报呢?

    在智猪博弈中,达成最终结果需要两个关键因素:饲料的数量和踏板与食槽之间的距离。

    如果对这两个条件进行改动,就有可能规避“搭便车”的现象。

    首先来看看饲料的数量,如果采用减量方案,食物只有原来的一半分量,也就是5个单位的食物。这种情况下,小猪大猪都不去按按钮。小猪去按按钮,大猪将会把食物吃完;大猪去按按钮,小猪将也会把食物吃完。谁去按按钮,就意味着为对方作嫁衣裳,所以谁也不会有按按钮的动力。成员都拒绝工作,此种制度的设计显然是非常失败的。

    如果采用增量方案。食物是原来的两倍分量,也就是20个单位的食物。结果是小猪、大猪都会去抢着去按按钮。谁想吃,谁就会去按按钮。因为对方不可能一次把食物吃完,小猪和大猪相当于生活在应有尽有的天堂,但是它们的竞争意识却不会得到提高。对于制度设计者来说,这个制度的成本提高了一倍,同时打消了成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它的激励作用明显不足。

    然后,再来看看移位方案。将移位和改变食物数量结合起来,就出现了以下几种方案:

    1移位并减少食物投放量。食物只有原来的一半分量,但同时将食槽与按钮之间的距离缩短。这种情况下,小猪和大猪都在拼命地抢着按按钮。等待者不得食,而多劳者多得,每次的收获刚好消费完。

    2移位并增加食物投放量。按照这种方案,大猪小猪都会按按钮,也都会得到更多食物,它们会快速成长,小猪会长大,大猪会出栏,效益就会增长。不过需要把握成本增加的度,适当的增量更符合组织与个人的需求。

    3移位但不改变食物投放量。由于食槽与按钮之间的距离缩短,去按按钮的劳动量减少,大猪小猪都会争着去按按钮。如果把按按钮的次数增加,吃到的食物会更多,对食物的不懈追求,能够驱动合作机制的形成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对于制度制订,这是一个最好的方案。成本不高,但收获最大。

    智猪博弈制度规则的改变能够给经营管理者带来很多启发:

    1激励必须适度。太少的激励不能收拢人心,也不能激发成员的工作动力,太多的激励也会让成员丧失竞争和危机意识,不思进取,无论是哪一种,都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2对不同对象的激励力度要有所区别。比如某个企业如果实行职工全员持股的方案,其结果必然是人人有股,但起不到预想中的作用。

    3赏罚分明。根据成员的能力与业绩的对应情况来进行奖惩,如果有的成员在某一阶段的能力确实略差一些,也要交给一些在他的能力范围内能够出色完成,并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按照完成的情况进行赏罚,不能因为其能力相对较差就不承担任何工作任务。对于那些能力很强、工作很有成效的员工更要加倍奖励,以便对所有员工都进行激励。

    4制定激励制度必须考虑成本,将激励增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样做,对于促进企业效益的增长有好处,同时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