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忍的老虎:司马懿-司马vs诸葛:顶级强者的巅峰对决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跟谁的剧本走,谁就是最后的赢家

    曹真重病不起的消息让司马懿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春节,没过多久,一个更美妙的消息传来:曹真重病不治,一命呜呼了。

    到此为止,曹丕一手提拔的军界三巨头:曹真、曹休、夏侯尚,全部去世,反倒是行政大臣司马懿,踩着这些人的尸体终于一步一步走到了军界的巅峰。

    曹真去世后,雍凉战区出现了群龙无首的局面,与此同时,前线传来消息:诸葛亮又来了。

    太和五年(蜀汉建兴九年)二月,诸葛亮再次举兵北伐,沿着第一次北伐的路线大军出祁山,兵锋直指陇右。

    消息传到洛阳,也许是诸葛亮前几次雷声大雨点小的北伐让大家见怪不怪了,曹魏群臣居然没人把这事儿当个事儿。

    当曹叡召开紧急会议讨论第四次抗蜀卫国战争细节的时候,他惊讶地发现大臣们一副懒洋洋的状态,表情仿佛在说:“屁大个事儿,至于嘛。”

    群臣的懒散让曹叡感觉轻松了很多:“诸位爱卿,可有什么退敌良策?”曹叡愉快地问道。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叽叽喳喳议论了一小会儿,站出来一个人说:“陛下,诸葛亮跑这么远,带的粮草有限,咱不用派人去打,就让地方军坚守不出,诸葛亮用不了多久就得乖乖地滚蛋了。”(不击自破,无为劳军)

    曹叡一愣,这算什么主意?还没来得及开口,就听见有人高声反驳:“此言差矣!”曹叡点点头,正要看是谁在说话,只听此人继续高谈阔论道:“天水郡上邽县是陇右产粮大县,诸葛亮大军到的时候刚好麦子成熟,万一他从此地补给军粮怎么办?”

    “有道理,不如现在就去把上邽的粮食都割了烧掉……”

    曹叡算是明白了,跟这帮人讨论不出什么东西来,一一否决掉众人的提议后,曹叡下诏:命司马懿即刻前往长安,接替曹真统率西线大军,阻击诸葛亮大军。

    当司马懿经过洛阳办理交接手续时,曹叡亲自嘱咐道:“西线的那点破事儿,除了你,没人能帮我分忧了。”(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

    曹叡的信任令司马懿深深感动。离开洛阳奔赴长安的途中,司马懿遥望西南方的秦岭:“诸葛亮,尽管来吧,让我司马懿来做你的对手吧。”

    到达前线之后司马懿突然发现,他面临的问题比想象中的更复杂:首先是粮食问题。

    去年曹真伐蜀,基本上把陇右地区的存量吃光了,今年的粮食还没熟,从全国各地转运的话时间肯定来不及。

    幸好,这时候坐镇陇右的雍州刺史郭淮送来了一个好消息:“我已经把大军作战的粮食准备好了!”

    司马懿一阵惊喜,郭淮怎么能凭空变出这么多粮食来!一打听,原来听说诸葛亮入寇的消息后,郭淮就知道粮食肯定不够吃,于是立刻给西北的羌胡部落写信,主题就是一句话:“守土抗战人人有责,给我送点粮食过来你就是良民,不给我粮食你就是魏奸卖国贼,看我以后怎么收拾你们!”

    郭淮经营陇右多年,在羌胡部落中威望极高,谁都不敢得罪他。而且打从一开始他把附近有多少羌胡部落,每个部落有多少人口、多少粮食储备摸得清清楚楚,他们想糊弄也糊弄不过去,只好乖乖地把粮食“借”给郭淮。

    只用了几封信,郭淮就彻底解决了雍凉兵团的军粮问题,让司马懿大大松了一口气。

    “郭淮。”司马懿默念着这个本来就熟知的名字,“此人是雍凉兵团的头号名将,能力出众,若是能与我齐心,西北大事可定。”

    司马懿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曹叡拨给他的西北军高级将领们普遍不怎么买司马懿的账。在这帮骄兵悍将眼里,曹真常年扎根雍凉,身经百战,而且还是宗室将领;至于司马懿,颍川世族出身的读书种子,又干了半辈子文官,没见他打过几仗,又是荆豫战区的指挥官,有什么资格来给我们当统帅?

    尤其是张郃,毫不掩饰地把轻蔑写在了脸上。

    张郃是曹叡直接派给司马懿的,并不隶属于雍凉兵团,再加上此人身为曹魏“五子良将”仅存的硕果,可以说全程见证了司马懿的发迹史。在他眼里,司马懿也就是个靠曹丕恩宠起家的前朝太子党。

    司马懿有些懊恼,如果不能收服张郃,他在雍凉战区的权威肯定会大打折扣。

    司马懿还没想好怎么搞定张郃,张郃却率先发难了。

    等大军集结完毕后,司马懿下令费耀、戴陵留四千精锐驻守产粮大县上邽,然后亲自率领主力前往祁山压制诸葛亮。

    令箭刚刚扔下去,张郃就跳出来反对了:“诸葛亮第一次入寇就玩声东击西,这次他要是还玩声东击西,佯攻祁山大军却从褒斜道奔袭长安,那岂不是糟糕?”

    张郃的猜想有理有据,见识过诸葛亮狡猾的将领们纷纷点头。接着,张郃提出了自己的战略:“所以我们应该留一部分军队在长安附近守备。”

    司马懿的计划是集中优势兵力在战术上压制诸葛亮。相比而言,张郃更重视战略层面的稳妥,本身说不上多高明也说不上多低劣,只能说张郃完全不信任司马懿的军事能力,千方百计想把指挥权抓在自己手中。

    司马懿眯着眼打量着张郃好一会儿,阴沉地回答:“如果诸葛亮的主力在祁山,分兵之后我们的压倒性优势就不存在了。如果诸葛亮的主力真的走了褒斜道,分兵之后怎么可能是他的对手?留在长安的后军完蛋了,我们一样会跟着完蛋的。”

    张郃不再说话,他隐约感觉到一丝不安:这是个权力欲很强的家伙,绝不会容许自己指手画脚——可是,把军队交给司马懿,真的没问题吗?

    司马懿丝毫不关心张郃的想法,再次重申了自己的命令后,大军向着祁山出发了。

    事实上,张郃说对了一半,诸葛亮确实在玩声东击西的把戏,不过玩的手法极其高明,超越了张郃想象力的极限。

    第一次抗蜀战争结束后,魏国在祁山上设置了一座要塞,由贾栩、魏平二人驻守,导致祁山边防军的战斗力陡然上升。对诸葛亮来说,第二次北伐战争中的陈仓攻防战是他心里永远的痛,他再也不愿意用有限的兵力去死磕曹魏要塞。

    所以当大军来到祁山脚下的时候,诸葛亮的眼睛其实盯着另一片金黄的土地:上邽。

    蜀军斥候很快打探到司马懿大军奔祁山而来的消息,诸葛亮狡黠地一笑:来得正好!一声令下,蜀汉大军迅速脱离战场,像一支离弦的箭直扑上邽,只留下少数部队继续装模作样地攻打祁山。

    当蜀军前锋部队出现在上邽城下的时候,费耀、戴陵还以为这是蜀军来偷粮食的小股部队,于是立刻出击,想把这群没眼力价的小偷赶走。费耀、戴陵万万没想到的是,两军交锋,一时还没分出胜负,负责战场外围警戒的轻骑兵突然骚动起来,紧接着,只见烟尘滚滚,一个庞大的步兵方阵出现在战场上,一面大纛映入费耀眼帘:诸葛!

    居然是蜀汉主力部队!魏军立刻乱了阵脚,兵败如山倒。

    费耀、戴陵领着残部狼狈地逃回上邽城,再也不敢出来了!

    诸葛亮轻蔑地望了一眼上邽城,那些小鱼小虾米,根本就不可能成为他的对手。鹅毛扇挥动,诸葛亮下达了军令:全军,割麦子去。

    这才是诸葛亮的目的,后勤保障一直是北伐军的软肋,有这么一个产粮大县,又恰好遇到麦子成熟,诸葛亮不想办法去弄来那才奇怪。

    蜀军兴高采烈地割麦子,费耀、戴陵眼睁睁地瞅着自家粮食从眼皮底下被抢走,心在流血,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与此同时,司马懿的斥候也发现了这一情况。

    “什么?诸葛亮大军离开祁山奔上邽去了?”所有情报都指向这一令人尴尬的事实,司马懿不得不承认自己又被诸葛亮玩了一回。

    “不过没关系,这次我不会让你得逞!”司马懿一脸沉静地下令,把所有沉重的甲胄器械都留给辎重队,全军轻装前行,即刻增援上邽。

    不得不说上邽的麦子确实多产,蜀军割了两天才割了一小部分,两天之后,司马懿的援兵到了。

    听说司马懿的援兵到了,诸葛亮也没太惊诧,他只是远远望着司马懿的军阵,面露微笑:“不出所料,魏军重装果然还在路上,来的都是轻骑兵和轻步兵。”

    诸葛亮回头,下达了简短的命令:“全军列阵,准备跟魏军决战!”

    此时此刻,司马懿也在观察诸葛亮的军阵,发现蜀军不慌不忙地结阵后,司马懿立刻明白了诸葛亮的诡计。我开始以为祁山是诱饵,诸葛亮真正的目标是上邽,结果连上邽都只是诱饵,诸葛亮最终的目标居然是想以逸待劳跟我军主力野外决战啊。

    司马懿不由一阵心悸,他很早就听说过诸葛亮的可怕,但亲眼见到之后,才发现诸葛亮居然可怕到如此地步。

    不过诸葛亮有些小瞧司马懿了,司马懿清楚地明白,自己的长处并不在于野外大兵团决战,相反,诸葛亮治军严谨、“八阵”变化无穷,蜀汉步兵纪律严明、武器先进——这些都是大兵团野外决战的优势条件。

    司马懿丝毫不掩饰自己在这方面比不上诸葛亮,这一点恰恰是他的优势。既然明白自己的不足,他就绝对不用自己的短处去碰诸葛亮的长处,这就是为什么一开始他就反对分兵,坚持要用优势兵力压制诸葛亮。

    “如果换了一个人,说不定还真上当了,可惜啊,你到底还是不了解我。”面对诸葛亮咄咄逼人的气势,司马懿果断下令,全军在上邽以东三十里处扎寨安营,坚守不出。

    众将对此很有意见,他认为魏军在兵力上已经压过诸葛亮的情况下居然缩头缩脑,简直是畏敌如虎,贻误战机!

    司马懿根本不在乎部下鄙夷的眼神,坚持龟缩在营地自保,营外蜀军的搦战挑衅越来越刺耳,但司马懿始终不提“决战”二字,相反,蜀军的叫骂声越响亮,越说明诸葛亮急于求战,司马懿越是开心。

    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诸葛亮越想“决战”,就越不能跟他决战。司马懿有自己的打算,他不想跟着诸葛亮的剧本走,相反,他想让诸葛亮跟着自己的剧本走!

    非但魏军将领觉得司马懿胆小,连蜀军都觉得司马懿是个没胆的老乌龟,只有诸葛亮知道司马懿的高明之处——他甚至能猜到司马懿接下来要干什么。

    “继续割麦子吧。”诸葛亮下达了新的命令,语气中却没有丝毫兴奋。明知道司马懿的计划,他却只能跟着司马懿的剧本走,诸葛亮第一次感到很无力。

    司马懿的反应果然跟诸葛亮设想的一模一样,听说蜀军又开始割麦子后,司马懿长出了一口气,我的大戏该登场了。

    没过多久,魏军大营的辕门突然打开,一队轻骑兵嗷嗷叫着冲向麦田,把正在割麦子的蜀军杀得七零八落,等蜀军结阵赶来增援时,这些骑兵立刻风一样地回到了大营。当蜀军再一次出来割麦子的时候,司马懿的轻骑兵又像旋风一样出来一顿砍,当蜀军结阵完毕赶到麦田的时候,魏军又旋风一样撤退了。

    这就是司马懿全部计划的第一步。骑兵是魏国的优势兵种,曹魏轻骑来去如风,以步兵阵见长的蜀军除了疲于奔命一点办法也没有。

    诸葛亮望着绝尘而去的魏国骑兵,心里明白:麦子,不会再有了;主力决战,也不会再有了。司马懿只用了一招,就把自己摆进了极其被动的地位。

    要么跟着司马懿的剧本走,要么自己重新写剧本,这是诸葛亮唯一的选择了。

    司马懿得意扬扬:“诸葛亮啊诸葛亮,运筹帷幄,治军有方,这是你擅长的。耐心寻找机遇,让敌人跟着我的剧本走,这才是我所擅长的呀。”

    恰到好处的失败,有时是种胜利

    司马懿铁了心不打算让蜀军安心割走小麦,对此诸葛亮一点办法都没有,谁让咱骑兵不如人呢?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了,每天诸葛亮都会派人去搦战,司马懿就装死,等诸葛亮开始收麦子,司马懿的骑兵就如约而至,这种令人不堪忍受的骚扰持续了整整一个月,蜀军麦子没割几捆人倒死了不少。

    眼看着曹叡像挤牙膏一样不断给司马懿送来援军,司马懿的辎重队也已经赶到了,魏国士兵重新穿上了厚重锃亮的铠甲,现在就算开打,恐怕也占不到多大便宜了。“撤兵吧,这次北伐又失败了。”随着诸葛亮一声长叹,蜀军缓缓拔营,向祁山以东三十里处的卤城撤退。

    司马懿登上望楼,仔细观察着诸葛亮撤退,整个过程秩序井然,蜀军展现出来的纪律性令所有魏军将领叹为观止。

    等蜀军渐渐撤出视野范围,司马懿在中军帐召开会议,宣布了会议精神:全军拔营,追击。

    这个命令让不少人犯嘀咕。痛打落水狗的事情谁都愿意,但谁都知道诸葛亮肯定不是落水狗。当年王双被诸葛连弩射成刺猬的教训还历历在目,没有人愿意去触诸葛亮的霉头。

    但谁也不可能因为这种原因站出来反对,就在司马懿的命令差点要被执行的时候,张郃又跳出来了。

    “诸葛亮远道而来,最想速战速决,所以我们更应该做出打算以持久战耗死蜀军的姿态,让他们心生绝望知难而退才对。现在蜀军退兵了,我们却出兵,这不是又给了他们野外决战的希望吗?”

    司马懿几次想打断张郃,却发现其他将领都听得很认真,只得让他继续说下去。

    “当然,我们不能什么都不做,主力屯驻上邽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派出一支奇兵偷袭蜀军后路,帮诸葛亮坚定退兵的决心。”看着司马懿还是没有反应,张郃又加了一句,“如果我们追上去,却又不敢跟蜀军交战,恐怕有损军威,到时候会很丢人。”

    最后一句话说得司马懿心里咯噔一下。他确实打算像狗皮膏药一样黏在蜀军屁股后面,如果能等到战机就进攻,等不到战机就当是给诸葛亮开欢送会了。没想到张郃一番话,非但点破了他的计划,还犀利地指出了他计划中的破绽。

    “老东西确实有一套。”司马懿有些懊恼自己的军事水平确实跟这些打了一辈子仗的名将没法比,但他同样相信,任何时候,军事都要为政治服务,如果在这里打败了诸葛亮却不能为自己在雍凉兵团的地位带来任何实际好处,他宁可不要胜利。

    所以,司马懿断然拒绝了张郃的要求,这是一场赌博,司马懿要用自己的方式而非张郃的方式赢得这场战争,只有这样,他才能在这里站住脚。

    于是,司马懿再一次下令全军追击,当然,说是追击,其实是只“追”不“击”。在诸葛亮看来,司马懿就像一只讨厌的苍蝇,一直在自己面前嗡嗡嗡地叫唤。

    司马懿主动追击确实让诸葛亮很意外,再一次点燃了他野外决战的希望,于是,诸葛亮在卤城驻扎下来,决定暂时不走了。

    诸葛亮不走了,司马懿也立刻停了下来,第一件事情就是找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安营扎寨,防守得比普通城池还严密。

    诸葛亮已经对司马懿的龟缩政策见怪不怪了,只是派人天天跑到司马懿营地外面叫骂挑衅。

    蜀军心里憋着一股火:“本来都快回家了,你个老小子又出来搅和,来就来呗,来了又不打,存心耽误我们是不?”所谓“物不得其平则鸣”,所有负面情绪都是文学才华的催化剂,怀着怨毒心理的蜀军这一次叫骂简直花样迭出,恶毒到了极致。

    可司马懿居然还是装死,天天免战牌高挂,根本不搭理诸葛亮。

    饶是诸葛亮涵养再好也有点火了:跟我比狠?我让你看看狠字怎么写!

    第二天一早,魏军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水渠里不出水了,更令人难堪的是,蜀军居然绕着魏军营地修建工事,把整个魏军大营都围在了中间。

    是可忍,孰不可忍。魏军简直要疯了,气势汹汹地要找蜀军拼命。军官们一边阻止手下的冲动,一边用怨毒的眼神盯着司马懿:“我们真的还打算继续做乌龟吗?”

    其实司马懿也是有苦说不出。

    他不听张郃之言,结果张郃的预言居然一一验证,现在已经把他放在一个两难的境地上了:打吧,肯定是一场败仗;不打吧,照这架势迟早有人要爆发。

    让司马懿没想到的是,最早爆发的居然不是自己帐下的将领,而是祁山上的两位守将贾栩、魏平。这两人困在祁山要塞里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好不容易盼来了援军,结果援军却这么一副窝囊相。

    贾栩、魏平二人实在看不下去了,修书一封命人送下祁山直接送到了司马懿手里。这两人被围困得太久,脾气暴躁得像火药桶,一点都没给司马懿留面子,开口就是一串责骂:“将军你畏敌如虎,难道不怕天下人耻笑吗!”

    司马懿阴沉着脸读完这封信,目光扫过帐下诸将,这些人的脸上都写着鄙视和佩服,司马懿知道,鄙视是给自己的,佩服是给贾栩、魏平二人的。

    再看看张郃,只见他一脸凝重。

    大多数人都以为司马懿畏敌如虎,但张郃知道司马懿是骑虎难下!打从一开始张郃就不看好司马懿的军事能力,现在发生的一切更是印证了他的想法。

    望着眼前这些人的表情,司马懿的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想法,他发现他等来了一个极为美妙的机遇。

    “下令全军,准备出击。”司马懿这句突如其来的命令让在场所有人都产生了违和感,面面相觑了很久,才确定司马懿真的在下令出击,一阵欢呼后,各自回本部准备去了。

    只有张郃离开大帐前意味深长地望了司马懿一眼,这一眼,看得司马懿非常不舒服。

    司马懿的进攻计划是这样的:派张郃攻打南部的蜀军大寨,而自己则率领主力攻击北寨。

    这是典型的诸葛式声东击西战术——而且是早期版本——司马懿学得挺快,但诸葛亮怎么可能看不穿?一阵欣喜若狂后诸葛亮命王平扼守南路,同时命令魏延、高翔和吴班率领主力迎战司马懿。

    梦想已久的主力决战终于到来了!

    大军到了野外,那就变成诸葛亮的主场了,在诸葛亮的剧本上,一切进展顺利,进攻南路的张郃发现自己很不幸遇到了老对手王平,和王平手下的蜀汉精锐特种部队——无当飞军。

    所谓无当飞军,是诸葛亮在征服南中后,利用当地少数民族兵源建立的蜀汉劲旅,是一支外籍雇佣兵团,有点类似于英国的廓尔喀部队。在三国历史上,无当飞军是和曹魏虎豹骑并列的精锐部队,正如它的名字:无人能当。

    更何况张郃带来的只是普通骑兵而非虎豹骑。

    南线的战斗毫无悬念地结束了,张郃被这些哇哇大叫的南方蛮子砍得丢盔弃甲,大败而回。

    司马懿的主力大军也没好到哪儿去,因为他面对的是蜀汉头号猛将魏延。在名将凋零的三国晚期,魏延已经是战神一样的存在,只用了几个冲锋,司马懿的军阵就变成了一盘散沙。

    魏延一阵兴奋,在亲兵的簇拥下杀入魏军阵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看到主帅如此,蜀军也拉开了散兵队形,一场决战变成了屠杀。

    如果诸葛亮在场,或许会发现司马懿列阵的方式和地点都很不对劲,魏延也察觉到了,但他不知道不对劲儿在哪儿。

    容不得魏延多想,只听到司马懿军中传出号角声响,后军迅速变阵,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逃跑了!

    魏延没想到司马懿会跑得那么果断,根本来不及进行收拢大军,只能眼睁睁看着司马懿跑掉。

    不过,这一仗蜀军的收获也足够惊人了——史载蜀军斩首无数,光军官的脑袋就砍下了三千颗,又缴获铁甲五千副、弓弩三千一百张——这几乎等于全歼了雍凉兵团中的弓弩部队。

    打扫战场的蜀军欢呼声震天,司马懿中军帐却哀声一片。

    司马懿冷峻地扫视着败军之将,他的目光扫到哪里,哪里的人就低下头。司马懿不会说“看吧,这就是你们非要出击的结果”这种话,他也没必要这么说,因为所有人都明白。

    看到大家一副犯了错的孩子的模样,司马懿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从现在起,再也不会有人质疑我的命令了吧?”

    当司马懿的目光最终停留在张郃身上时,张郃抬起那张满是血污的脸,也看着司马懿。

    张郃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玩手腕他比不上司马懿,但是他太懂军事了,从司马懿部署上他就看出,司马懿打从一开始,就决定要打一场有限的败仗。

    张郃低下了头,避开司马懿的目光。他是一个武人,从来没想过争权夺利,只想打胜仗,所以他理解不了司马懿为什么放着上邽的胜利不要,却跑到卤城来追求一场失败。

    “一场恰到好处的失败,很多时候也是胜利的一种。张隽义,你不会懂。”司马懿在心中默默地说,看张郃的眼神却变得阴冷起来。

    一个团队只能有一个拍板的人

    司马懿兵败后终于可以毫无压力地龟缩不出,诸葛亮打了胜仗,觉得蜀兵士气可用,暂时也没想回家的事儿,战事重新进入胶着状态。夏天即将过去,秋天马上来临,这就意味着秦岭已经进入了雨季。

    诸葛亮紧皱眉头,盯着案头的粮簿苦苦思索。

    随着雨季到来,秦岭的粮道越来越难以通行,每天能顺利送到北伐军大营的粮食越来越少了。

    “粮食,为什么每次都是粮食!”诸葛亮有些懊恼。其实为了本次北伐的后勤保障,诸葛亮已经做了极大的努力,甚至还为此发明了一种革命性的运输工具——木牛。

    木牛到底是个什么东西、长什么样、什么原理已经无从考据了,不过根据历史记载,一辆木牛可以装载一个成年人一年所需的粮食(约四百斤),在秦岭间以每天二十里的速度穿行,如果是以最高速行驶的话,每天的运输距离能达到数十公里之多。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诸葛亮是三国时代最懂这句话的人。理论上,借助这样的高科技后勤装备,蜀军的粮食供给短期内不会出现大问题。

    可是,诸葛亮完全没想到会碰上司马懿这么丑陋的战术,明明掌握着优势兵力,却龟缩在阵地里面就这么耗着,诸葛亮跟随刘备征战半生,就没见过这么无赖的打法。

    在诸葛亮原来的计划中,这一仗绝对不可能拖到雨季,借助技术革新所带来的后勤运力飞跃,诸葛亮完全有信心在运动战中一举击溃曹魏主力,然后不慌不忙地收割上邽的麦子,失去机动兵团的陇右地区立刻就会插遍蜀汉的大纛。

    千算万算,没有算到司马懿会来这么一手,诸葛亮有些不淡定了。

    当然,最不淡定的人是留守汉中负责后勤保障的中都护李平(就是李严,这时候他已经改名为李平)。

    首先李平很不爽,本来他在江州也算是一方封疆大吏,吃香喝辣,呼风唤雨,结果不小心着了诸葛亮的道儿,贪图虚名跑到了汉中,这下算是虎落平阳、龙游浅滩,让诸葛亮欺负得够呛。

    最可恶的是诸葛亮拿他当幕僚,让他督运粮草——我堂堂骠骑将军,位同三公!粮草?我呸!

    诸葛亮每次跟李平伸手要粮草李平都是一阵腹诽心谤,但也只敢把怨气留在肚子里供五脏六腑交流,该怎么筹备军粮还怎么筹备,可是这场秋雨,却让李平是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关键是李平还不敢把困难告诉诸葛亮,好员工都是把问题留给自己,把答案交给领导。李平虽然不是好员工,但他没有胆量把问题抛给诸葛亮,因为他理论上跟诸葛亮平级。诸葛亮的分工非常明确——一个管打仗,一个管后勤,如果因为李平的工作环节出了问题导致诸葛亮的工作无法展开,李平能想象得到诸葛亮将会如何暴怒。

    尤其是前线传来消息,诸葛亮打得非常漂亮,胜利在望,如果因为我的后勤工作没有搞好导致北伐功败垂成……

    李平不敢往下想了。

    他决定换一个思路来思考这个问题,李平相信,一切问题都会有完美解决方案的。

    没过多久,诸葛亮收到一封来自李平的信,信里没有多少废话,只是传达了后主的一句口谕:值天霖雨,运粮不继,请丞相把队伍拉回来吧。

    诸葛亮仔细读了李严的信,心中闪过一丝不解:“陛下的口谕,为什么要李平来传达?”

    当然,疑惑只持续了一瞬间,以诸葛亮的忠诚与谨慎,是绝对不可能违抗皇帝陛下的圣旨,更不可能又让大军陷入断粮的危险中,幸好,这里的战事也快成鸡肋了(鸡肋这个词儿还是曹操几十年前在汉中发明的),那就干脆退兵吧。

    诸葛亮小心翼翼地收起李平的信,同时下令,全军准备撤退。

    随着诸葛亮一声令下,蜀军开始有条不紊地撤兵,卤城的主力部队收到撤退命令后依然不动如山,直到围攻祁山的部队被撤了下来,跟他们会合后,全军才缓缓拔营,经由卤城以东的木门道,准备向南撤往蜀汉益州所辖的武都郡。

    司马懿站在望楼上,再一次观赏了蜀军整个撤兵过程,越看越心惊。纪律严明的部队他不是没见过,但从来没见过在战败撤退的情况下还能保持如此秩序井然的部队。善胜者不败,善败者不亡,司马懿突然觉得,只要诸葛亮还活着,蜀军就绝不可能被击败。

    想到这里,司马懿嘴角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他决定好好利用这次机会,再次巩固一下自己的权威。

    司马懿转身走下望楼,宣布在中军帐开会,然后下达了军令:“蜀军已经撤退,张郃,命你率精兵追击蜀军,务必斩首而归,一雪前耻。”

    张郃一听,愣了。他不知道司马懿复杂的脑袋里又在运算什么东西,因为从纯军事的角度考虑,诸葛亮退兵时军容严整、层次分明,这时候轻兵追击,不等于羊入虎口吗?况且追击诸葛亮绝对不会有好果子吃,这是王双用生命作代价换来的铁的教训,在魏国连新兵都明白这个道理。

    当然,张郃不能这么说,只能拣个比较中规中矩的理由反对道:“兵法上说,‘围城必阙’、‘穷寇莫追’,现在去追击,不合乎兵法吧……”

    司马懿才不管什么兵法不兵法,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追诸葛亮必然倒霉的定律”?但他要的就是让张郃倒霉。

    “将军难道想违抗军令吗!”司马懿阴沉的声音让张郃心中一震。这次战役中张郃已经无数次试探司马懿的底线了,他早已得出一个结论:这家伙虽然打仗不如自己在行,但对军权却抓得极紧,绝不容许任何人置喙。张郃明白,自己如果继续顶撞下去,很有可能会被司马懿拿来开刀。

    “末将……遵命!”张郃十分勉强地领了军令,转身点兵去了。望着张郃的背影,司马懿竟然感觉到有些疲倦:做个像张郃这样纯粹的武人,简单而直率,也许日子会很轻松吧。

    张隽义,你的资历太老、威望太高……最不幸的是,你在军事上表现出来的能力太强了,至少比我强,可我才是这里的最高指挥官,在这里,只能有一个说话的声音、一个拍板的人,那就是我。所以……对不起了。

    张郃郁闷地点起本部兵马,提心吊胆地杀进木门道,走得是步步惊心。

    那木门道本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小河谷,两侧山势陡峻,是杀人放火、埋设伏兵的最佳选择。张郃不愧是一代名将,在高速追击的情况下依然派出了一部分斥候搜索前方道路。他暗暗决定,只要一嗅到危险的气息,立刻就撤退,让司马懿和诸葛亮都见鬼去吧。

    但是,《孙子兵法》中说过:“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这一点孙武老爷子绝对不是信口开河的,高速机动中的张郃部队根本无法进行细致的战场侦察,尽管已经万分小心,但张郃还是钻进了诸葛亮的圈套中。

    诸葛亮不可能不在路上设置伏兵。以诸葛亮的性格,就算急得火烧眉毛了,也会把退路收拾得一丝不苟,更何况诸葛亮并不着急。

    在退兵之时,诸葛亮按照平时的习惯,命令王平率领断后部队埋伏在木门道的两侧。这种部署完全是为了保险,属于能钓到鱼就钓,钓不到拉倒的性质。

    在干掉了几个发现他们的斥候之后,大股部队进入王平的视野中。王平心中一阵兴奋,心里更是激动地不得了:“难道是……传说中的……张郃?哎哟妈呀,钓到大鱼了!”

    王平挥挥手,身边响起一片咯吱咯吱的上弦声。诸葛亮的蜀军是典型的高科技部队,而王平的断后部队自然装备了代表蜀汉进攻武器最高科技水平的诸葛连弩。

    随着王平一声令下,万弩齐发,铁制的弩箭像暴雨一样倾泻而下,那一瞬间,张郃感受到了王双曾经感受过的绝望。

    “果然……有伏兵!”张郃瞬间闪过无数个念头,但依然保持着名将本色:“全军靠拢!结鱼鳞阵缓缓后撤!”

    可是他手下的士兵已经被突如其来的箭雨吓傻了,瞬间陷入了崩溃。

    张郃当机立断,立刻放弃了这些混乱的士兵,双腿一夹马腹打算撤离战场,正在这时,一支弩箭准确射中张郃大腿动脉,巨大的冲力将张郃连人带马掀翻在地,鲜血顺着箭镞上的血槽喷涌而出,张郃的生命力也随着鲜血迅速消散在木门道的土地上。

    “司马懿……”怀着无比的遗憾,张郃吐出了最后一口气。

    以张郃之死作为终点,司马懿与诸葛亮的第一次战斗就此落下帷幕。

    从总体上说,司马懿赢了,他击退了蜀汉军国主义的野蛮入侵,挫败了野心分子诸葛亮疯狂的穷兵黩武,取得了曹魏第四次卫国战争的辉煌胜利。

    胜利属于大魏国,光荣属于司马懿,军功章上没有任何人的另一半。

    但是如果深入战场局部来看,司马懿的战果并不好看。

    从一开始,司马懿就被诸葛亮牵着鼻子走,丢了上邽的麦子不说,而且始终没能解除祁山的围困,在之后的进攻战中遭受重大损失,最后诸葛亮撤军途中还折损了老将张郃。

    这样看来,司马懿似乎又不算胜利了。

    但司马懿从来不是一个军人,他是一个政客,他不需要热血沸腾的胜利。在这场战争中,他不仅赶走了诸葛亮,而且树立起了自己在雍凉战区的权威,最重要的是,他已经知道应该如何对付诸葛亮了。

    这就是司马懿式的胜利。

    对诸葛亮来说,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失败。

    当诸葛亮再一次把北伐大军毫发无损地带回汉中,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请来李平,要求检查汉中的后勤保障体系,诸葛亮在撤军前没有对此提出质疑,不代表他心中就真的没有怀疑。

    谁知李平自己就先跑来了,一脸惊讶地说:“丞相,汉中存量充足,何故退兵啊?”

    听到李平这句话,在场的左右僚属大吃一惊:不是你李平送来天子诏书命令撤兵的吗!

    诸葛亮倒没有显得很吃惊,只是表情变得无比严峻,用一道犀利的眼神,将李平从头到脚扫视了一遍。李平被盯得直发毛,故作镇定地站着不说话。

    过了一会儿,诸葛亮收起眼神中的锋芒,一言不发地走回后堂。

    李平背上已经被冷汗打湿,他事先准备好了一大堆说辞,甚至还选好了替罪羊,但这些在诸葛亮的沉默面前都变得毫无价值。他突然觉得,自己的那套小把戏,是不是有点自作聪明了?

    就在李严惴惴不安的同时,诸葛亮已经派出使者直奔成都。没多久,使者带来了成都的消息:所谓的后主口谕根本就子虚乌有,相反,李平还曾向天子上书解释,说北伐大军是伪装撤退,想要引诱敌人与其决战。

    李平这点可怜的小把戏立刻穿帮。

    原来,李平的本意是想利用信息不均衡玩个左右逢源,他对诸葛亮说撤兵是后主口谕,对后主说撤兵是诸葛亮的计策,于是,他自己就不用承担任何责任了。

    简直是幼稚!真不知道李平哪来的自信以为自己可以把诸葛亮玩得团团转。

    诸葛亮感到深深的悲哀。他不惜在刘备尸骨未寒之时就把李平送出权力中心成都,不惜断送东三郡和孟达的性命,又不惜玩弄诡计把李平骗到汉中,只是希望这位顾命大臣不要掣肘自己的北伐大业。然而机关算尽,最后却还是让李平摆了一道。

    当然,这次退兵和李平的小把戏其实没有多大的关系,就算李平不耍这一招诸葛亮也耗不了多久的。

    但是下次呢?下下次呢?

    诸葛亮终于决定下狠手了。

    成都。

    后主刘禅收到一份来自诸葛亮的奏折,义正词严地弹劾李平,把李平从刘备驾崩之后的斑斑劣迹一五一十地摆出来。最后,诸葛亮无不痛心疾首地说道:“这种人和事任其存在下去,必将导致国家的祸败!”

    这话就说得太重了,任何人都能感觉到诸葛亮的愤怒,与此同时后主刘禅也很愤怒。他是个质朴的孩子,质朴的孩子都讨厌被人欺骗,而这个可恶的李平,恰恰同时欺骗了他和他可敬的相父!

    啥也别说了,李平,滚蛋吧!后主一道诏书,李平被废为庶人。

    诸葛亮和李平的恩怨,终于以诸葛亮大获全胜而告终。从此,诸葛亮成了蜀国真正的、唯一的权威。

    或许后人觉得诸葛亮这样做有失光明磊落,但似乎很少有人注意到,在这场蜀汉最惊心动魄的权力斗争中,没有人下狱,没有人被杀,没有人受牵连,连最终的失败者李平都只是被贬黜。

    在残酷的三国时代,很难见到如此温情脉脉的权力斗争。

    高手过招,真正的功夫在出手之前

    祁山重新恢复了平静,魏军大营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将士疯狂喝酒、喧闹,发泄着此前心中的压抑,连司马懿都破例喝了不少酒,虽然还没醉,脸色却已经发红了。

    在这片欢乐的海洋中,还是有人保持着清醒,军师杜袭和督军薛悌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告诫司马懿,等明年麦子熟了,诸葛亮肯定又会来,可是陇西的粮食已经完全见底了,到时候就恐怕连郭淮都“借”不到粮食了,所以,这二人建议,应该尽早从外面征调粮食,囤积起来。

    司马懿脸颊红红的,眼神却依然矍铄,他很欣赏这两人的冷静,可惜看问题不够深远。

    “诸葛亮两次出祁山,一次攻陈仓,都是铩羽而归,我料想他绝对不会再选择攻坚要塞了,肯定会想尽办法跟我们野外决战!”司马懿声音洪亮,确保每个人都能听见,“因此,诸葛亮下次入寇绝对不会在从陇西出兵,而是会选择沃野千里的关中地区。”

    在场诸将听了纷纷点头,诸葛亮急于野外决战的心思在这次北伐中就已经显露无遗了。

    司马懿接着把头扭向杜袭、薛悌道:“诸葛亮每次都因为军粮问题功败垂成,所以这次,他肯定会全力积蓄粮食,然后再开战。我估计,没有三年时间,他是不可能再次出动的。”

    有了这样的判断后,司马懿接下来的工作就从容多了。

    首先,面对陇右缺粮的问题,司马懿的方针是与其到处征调粮食,不如征调种粮食的人,所以他上奏魏明帝,从农业大省冀州征调了大量业务娴熟的农民,让他们在上邦地区屯田,解决粮食问题。

    这就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安顿完陇右地区后,司马懿把主要精力投放到他认为诸葛亮下次入寇的主攻方向——关中。

    关中沃野千里,从不缺粮食,但是在司马懿的战略计划中,他和诸葛亮之间的战斗将会旷日持久,需要更多的粮食保障。所以,司马懿调集大量人力在关中地区兴修水利工程,先是在渭河平原上长达四百里的成国渠,又在临晋县一带兴修大型水库,确保粮食产量能够支撑一场消耗战。

    如此一来,三年之后,雍凉战区将会有足够的粮食储备,对任何一场战争来说,这都是至关重要的生命线。

    除此之外,蜀军在数次北伐中体现出来的科技实力令司马懿震惊不已,他深刻体会到了科技强军、科技兴国的道理。

    司马懿决心和诸葛亮展开军备竞赛,于是,他上奏朝廷在长安一带建立官办的冶铁工场,大批量生产兵器。同时又在天水、南安两郡设立兵工厂,日夜赶工打造兵器甲胄。

    司马懿热火朝天投入备战备荒热潮时,在秦岭南麓,诸葛亮也在同样热火朝天地准备下一次北伐。

    司马懿猜得没错,诸葛亮有感于前几次北伐后勤保障的捉襟见肘,这次下定决心一定要先积攒足够的物资,跟司马懿也玩一把持久战!

    所以诸葛亮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屯田。经过细心选择,诸葛亮把开垦地点选在了一个叫黄沙的地方,此地靠近黄沙河,所以土地肥美、灌溉方便,简直是屯田的完美选择。

    解决了粮食问题后,诸葛亮又开始了新的军事技术革新。

    最重要的一项革新产品叫“流马”。

    跟木牛一样,流马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也已经不可考,但有一点是明确的,流马的出现弥补了木牛在某些地形条件下的缺陷,木牛和流马同时装备,将意味着蜀军的后勤运输能量将更上一个台阶。

    秉承科技强军理念的蜀汉军中从来不缺军工技术人才,诸葛亮算是其中的佼佼者。除此之外,蜀国还有一位专家级的老军工——蒲元。

    蒲元在诸葛亮丞相府中任西曹掾,本职工作是个“人事经理”,但他真正擅长的却不是人事管理,而是铸刀。

    早在先主时代,蒲元就给刘备铸造过五千把刀,都是百炼精钢的刀刃,被称之为“神刀”。

    蒲元最神的地方在于:别人铸刀是技术,到他手里却成了一门艺术。据说有一次此君在汉中铸刀,却让助手去成都取蜀江水来给他淬火,助手当然很不乐意,吃饱了撑的,放着汉水不用干吗去成都?蒲元白眼一翻:“你懂个甚!汉水水质弱,不任淬;而蜀江水比较爽烈,适合淬刀……还不速去?”

    助手骂骂咧咧地走了,一个月后从成都拎回来一桶水。蒲元用烧红的刀刃在水里哗啦一下,就说:“你这水里掺杂了涪水,不能用了。”

    助手有点毛了,存心找事儿吧?

    看到助手一副抵死不承认的架势,蒲元又拿刀刃在水里划拉了一下,略一沉思道:“水中掺进了八升涪水,还敢说没有?”

    助手一听惊得下巴都掉到地上去了。原来他从成都返回,行至清津渡口时不小心摔倒在地,将取来的水洒出去很多。他惊恐万分,生怕回去难以交差,情急之中取了八升清水掺在其中,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可以蒙混过关,没料想却被蒲元一眼识破。

    助手赶紧认错求饶,在场的人却纷纷竖起大拇指,简直神乎其技啊!

    这样的高手当然不能只让他管人事,诸葛亮叫来蒲元,给了他一个艰巨的使命:前往位于斜谷道口的秘密兵工厂,为蜀军铸刀。

    蒲元领命而去,带领蜀国最优秀的军工人才夜以继日赶工,终于制造出了三千把刀,质量比当初给刘备铸造的五千把神刀更胜一筹。

    有木牛流马,有冲车井阑,有连弩神刀,在军备方面,诸葛亮自信绝不会输给司马懿。

    粮食方面,经过三年的休养生息,诸葛亮自信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是时候了。”诸葛亮北向望着高高的秦岭,思绪却飘向了秦岭背后的大地,“司马懿,你准备好了吗?”

    其实,秦岭北麓的司马懿密切注视着诸葛亮的动向,从青龙元年年底开始,司马懿就发现一支工程兵开进了斜谷道,在那里修起了行军粮仓,从这些布局来看,这些蜀军工程兵似乎打算沿着四百七十里长的斜谷道一路把粮仓修到关中平原。

    由此,司马懿可以确定三件事情:第一,诸葛亮即将入寇,第二,诸葛亮将从斜谷道进兵;第三,这次诸葛亮不太会缺粮食了。

    “来吧,诸葛亮。”司马懿早已迫不及待,三年,他囤积了足够的粮食,制造了大量兵器铠甲,最重要的是,他已经完全树立起权威,牢牢掌控了雍凉兵团的指挥权。

    魏明帝青龙二年(蜀汉建兴十二年)春,诸葛亮终于又要卷土重来,只是谁也没想到,诸葛亮这次的来势居然会如此凶猛。

    吸取前几次孤军奋战的教训,诸葛亮这次联络了吴国一起出兵,两国分两路同时攻打曹魏东西两线。

    收到诸葛亮请求的孙权十分给力,亲率大军进攻合肥新城;又遣陆逊、诸葛瑾将万余人入江夏、沔口,进逼襄阳;还派将军孙韶、张承由淮河直指淮阴,这三路大军号称十万,大有一举吞并曹魏淮扬战区的气魄。

    诸葛亮本人当然更加给力,经过三年的休养生息,屯驻在汉中的北伐大军已经彻底恢复,而且收拾了李平之后诸葛亮把屯驻江州的兵马调到了汉中,一并参加北伐。

    也就是说,诸葛亮这次北伐的兵力也在八万到十万之间,这个数量,基本等于蜀国机动部队的总兵力了。

    诸葛亮已经砸上了蜀国的全部本钱,这是五次北伐中规模最为浩大的一次,是诸葛亮最寄予厚望的一次。

    也是最后一次。

    所谓战略,就是在正确的时间占据正确的位置。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的消息震动了魏国朝野。

    自从赤壁之战奠定三足鼎立的局面以后,曹魏就不停地在跟吴蜀两国打仗,但是两国同时起兵入侵的情况还是头一回碰到。

    魏明帝曹叡再次展现了自己“缩水版秦皇汉武”的雄才大略,亲自统兵南下抵御吴国,同时命令司马懿坚守要塞,抵御诸葛亮。为了表示对司马懿的支持,曹叡挖地三尺又凑出了两万援兵,在秦朗的带领下开赴雍凉前线。

    因为有了整整三年的准备时间,司马懿从容地完成了大军调度,在渭水南岸严阵以待。

    这次战役,曹叡一开始就下了死命令让司马懿坚守,这条命令正好跟司马懿的战略计划不谋而合,所以诸将中没人提出异议,只是在选择据守地点的时候出现了分歧。

    诸将都希望能够驻守在渭河北岸,这样有大河做天堑,安全系数陡然上涨。然而司马懿反对这个方案,他认为,渭河南岸还有我魏国的百姓,我们若是据守北岸,不等于把南岸的土地百姓拱手送给诸葛亮了吗?

    “全军渡河,背水扎营,我们在南岸等诸葛亮!”司马懿一挥手,决绝地下令。众将一愣:“嗬,咱们的司马将军什么时候胆子这么大了?”

    司马懿暗自一笑,占据了渭水南岸,就等于牢牢扼住了诸葛亮的咽喉,此中深意,你们马上就能领会到。

    公元234年4月,蜀军终于穿过了崎岖难行的蜀道,来到了沃野千里的关中平原,也看到了渭水南岸司马懿的大营。

    当斥候报告司马懿驻防情况的时候,诸葛亮一愣神,接着一声惊叹:“高!实在是高!士别三日,想不到司马懿用兵已经如此纯熟。”

    麾下众将一时没听明白,司马懿放弃渭水天险,渡河背水列阵,有什么高明的?难道他想效法淮阴侯韩信的“背水一战”吗?

    诸葛亮叹口气,指了指墙上的舆图,舆图上画着鲜红的行军路线。聪明的将领立刻明白过来了。

    渭河与秦岭山脉之间有一条狭长的平坦河谷地区,蜀军若是沿这个狭长地区行军,东出武功水,就能直接突袭长安地区,从而速战速决。

    很明显,这是诸葛亮最中意的行军线路,但是现在却被司马懿扼住了咽喉。

    由于司马懿在渭水南岸沿河驻扎,也就是说想通过这条走廊,蜀军就必须侧敌行军,将柔弱的侧翼整个暴露给魏军——而这正是行军的大忌。

    司马懿什么都没做,只是提前占据了一个位置,就摧毁了诸葛亮的整个计划。

    当然,像诸葛亮这种人不可能没有备用计划,望着司马懿的大营,诸葛亮思虑再三,终于下定决心,放弃东出武功水计划,全军向西挺进,前往一片宽阔的高地驻扎下来,和司马懿对峙。

    这块高地的叫作五丈原。

    司马懿一直在紧张地观察诸葛亮。从一开始他就明白,自己抢先落子虽然占据了先机,但也极为冒险。一旦诸葛亮铤而走险宁可暴露侧翼也要东出武功水,那么司马懿就不得不全军出动阻击诸葛亮——司马懿并不介意和诸葛亮打一场小小的遭遇战,但是如果是整个兵团级别的大会战,即使占据了优势地位,司马懿心里依然没底。

    所以司马懿不停地告诫手下将领:“如果诸葛亮东出武功水,则一场恶战是免不了的;如果诸葛亮西上五丈原,那么我军可以高枕无忧了。”

    不过,诸葛亮谨慎的性格中没有冒险基因,他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中规中矩,稳妥为上,司马懿相信,这一次,诸葛亮依然不会冒险。

    果然,很快消息传来,诸葛亮已经放弃了东进计划而选择西上五丈原,司马懿长出了一口气:“咱们已经赢了。”

    这时候,有人突然站出来道:“将军,咱们恐怕还没到高枕无忧的时候!”

    司马懿一看,说话的人是郭淮。

    郭淮当初筹备军粮的事情给司马懿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张郃死后,郭淮也成了雍凉战区的头号名将。更重要的是,此人丝毫没有老牌战将的嚣张气焰,始终坚持和司马懿穿一条裤子、尿一个夜壶,因此深得司马懿赏识。

    于是,司马懿示意郭淮说下去。

    郭淮指着舆图分析道:“五丈原的正对面,渭水的北岸有一片开阔的高地,叫北原,如果诸葛亮发兵占据北原,蜀军就能南北夹击我军大营,还会趁机骚扰渭北地区,割裂关中与陇右的联系。”

    郭淮刚说完,军帐里就响起一片不以为然的议论声,但这一次,司马懿表现得极为从善如流,非但同意了郭淮的提议,而且立刻命令郭淮率本部兵马前去占领北原。

    郭淮领命而去,快马加鞭赶到了北原,一看原上还空空如也,高兴得不得了,立刻开始构筑防御工事。郭淮相信诸葛亮一定会注意到北原,在蜀军到来前,多修一座营垒就多一分胜利的希望。

    郭淮一点都没猜错,进驻五丈原后诸葛亮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北原,他也立刻派出一支军队前去占领北原。

    与熟知关中地形的司马懿和郭淮不同,诸葛亮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判断出北原的战略价值完全来源于他的过人军事直觉,只是可惜,人生地不熟的蜀军的行军速度还是晚了魏军一步。

    当蜀军渡过渭水到达北原的时候,郭淮的营垒才修了不到一半。

    郭淮丝毫没有感觉意外:该来的终于来了!郭淮拔出宝剑大吼一声:“儿郎们,列阵,守住北原,就是守住关中的门户,就是守住咱们秦中父老的家!”

    蜀军再怎么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终归是侵略者身份,经不起魏军的拼死打击,只能撤兵。

    等蜀兵退去,魏军一刻钟也没有休息,重新开始建筑工事,建造营垒。

    溃退回来的蜀军向诸葛亮描述了这场遭遇战,出于每个失败者的普遍心理,这些败军之将夸大了北原魏军的兵力和战斗力。诸葛亮听后非常惊讶:“想不到魏军中竟然有如此高人,这么快就能识破我的意图……惊讶之下,谨慎的诸葛亮竟然没有迅速派援军夺回北原。”

    这是诸葛亮当天最大的失误,当诸葛亮终于彻底打探清楚的时候,郭淮的防御工事已经构筑完成,蜀军再也没有能力攻下北原。

    诸葛亮一声叹息:“这几天来居然被司马懿连续抢占先机,想不到蜀军出师不久,就已经陷入了被动中。”

    依靠在正确的时间占据正确的位置,司马懿兵不血刃就牢牢掌握了战场主动权。司马懿不得意那是不可能的,但司马懿不会得意忘形,他明白诸葛亮绝对不是个坐以待毙的人。诸葛亮虽然很谨慎,但玩起阴谋诡计也是行家里手,司马懿丝毫不敢放松警惕。

    果然,没过多久,蜀军又有了新动向:根据斥候探报,蜀军正在大规模向西运动,似乎打算攻击魏军西部防区。

    收到消息后魏军诸将立刻骚动起来,纷纷要求前往西部防区阻击诸葛亮。大家之所以这么积极,是因为这一仗太有利可图了:西部防区依托雍凉第一要塞陈仓城,进可攻、退可守,诸葛亮打西部,简直就是来白送功勋值的。

    在这片骚动中司马懿始终保持冷静,他始终觉得诸葛亮不可能这么傻,他这么做的背后绝对有阴谋……可阴谋是什么呢?

    司马懿一时想不出来,不过有一个人想出来了,那就是郭淮。不愧是西北第一名将,郭淮一眼看穿了诸葛亮的诡计:“西部防区兵力并不充沛,如果蜀军要打,最好的方法是奇袭,诸葛亮为什么搞得这么大张旗鼓?”

    郭淮这句话一语中的,立刻让所有人都安静下来。是啊,诸葛亮从来不做傻事,所有认为诸葛亮蠢的人最后都被证明自己才是蠢货,既然如此,诸葛亮为什么还要这么干?

    司马懿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一下子就想明白了。但他没有打断,而是示意郭淮说下去。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诸葛亮又在玩声东击西,想让我们把主力部队调往西线,然后他好进攻我们的东部防区。”郭淮走到舆图边上,继续说道,“如果我猜得没错,诸葛亮真正的目标应该在这里——阳遂!”

    司马懿听完拊掌大笑,诸葛亮啊诸葛亮,这一次,可要让你大大地吃瘪了。紧接着,司马懿立刻命令郭淮带领胡遵等人前往阳遂守备,同时又派遣小股部队大张旗鼓地救援西线防区。

    事实证明,郭淮再次猜中了诸葛亮的计划,蜀军大摇大摆地向西挺进一天后,一支奇兵在夜色地掩护下掉头杀向阳遂。

    这支特种部队的指挥官对胜利充满了信心,因为诸葛丞相信誓旦旦地向他保证,魏军主力都被调往西线,阳遂兵力空去,探囊可取。

    所以当数以千计顶盔掼甲的魏国士兵从阳遂大营杀出来的时候,他惊得几乎从马上掉下来,紧接着,数声鸣镝响过,又有数千伏兵从四面八方杀出来,这支蜀国特遣队瞬间失去了战斗下去的勇气。

    当败兵逃回五丈原的时候,诸葛亮感觉到一阵头晕目眩。

    是因为最近的失败打击太频繁了,还是因为身体越来越不行了?诸葛亮说不清楚,他不敢相信自己居然三番两次被司马懿抢占先机。短短三年时间,想不到司马懿的成长如此迅速。这次北伐,我付出了无穷的心力,动员了全国之力,难道又要失败了吗?

    想到这里,诸葛亮咳了起来,越咳越厉害,几乎要咳出血来。

    而此时此刻,司马懿终于可以真正松口气了,诸葛亮再也玩不出什么花样了吧?接下来,恐怕又会是无聊的消耗战了。

    找皇帝借势:万不得已才用的最后杀招

    阳遂之战后,诸葛亮确实消停了,再也没有什么大动作,但是诸葛亮筹备了三年,粮草充足,所以也没有要走的打算。

    那就这么耗着呗。司马懿是主场作战,无论如何都比诸葛亮耗得起,所以一点都不着急。

    唯一让司马懿有点头疼的,是手下军官的头脑太简单、脾气太暴躁,而诸葛亮……真的太损了。

    自从转入两军对峙后,蜀军继续发挥优良的骂阵传统,有事儿没事儿就跑到魏军大营前骂一嗓子,一口流利的川骂翻来覆去不重样,要多难听有多难听。

    魏军将士都是大老粗,不能忍了,纷纷请战,说什么都要出去跟诸葛亮拼个你死我活,司马懿却始终是一张阴沉的脸,死活不同意出战。

    经过三年的经营,司马懿多少积累了一些威信,帐下诸将虽然诸多不满,却没人敢当面顶撞,只是私下里堵起耳朵骂骂咧咧。

    不过老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孔子曾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话是不错,可是司马懿手下有将近八万人,而一个八万人的大兵团是个极度复杂的团队,团队中有君子也有小人(孔子所谓的君子和小人是指有文化的贵族和没文化庶民),君子之间有不同的“义”,小人之间也有不同的“利”。换句话说,有些人是真的被蜀军的辱骂激怒了,有些人是觉得龟缩政策太怯懦,有些人是想在战场上立功加官晋爵,甚至不排除有些人是想快点打完仗回家。

    总之,魏军当中有无数人怀着无数理由想要跟诸葛亮决一死战,而蜀军的辱骂正好给了他们发泄的理由。

    所以尽管司马懿知道龟缩政策是最有效的战略,但他绝不可能说服每一个人跟他齐心协力做乌龟,所以他只能依靠严酷的军令和军纪来维持自己的战略。

    这个时候,司马懿才真正地佩服带兵多多益善的韩信。

    当年汉高祖刘邦问韩信,韩信回答说:“我觉得最多十万吧。”刘邦听了很不爽,又问,那你觉得你能带多少?韩信回答说:“我嘛,多多益善。”于是刘邦听了更不爽。

    其实韩信并不是在吹牛,手下的军团越庞大,指挥、沟通、协调难度就越大,因为你面对的不是十万二十万台机器,而是一个个独立的人。带的兵越多,对指挥官的个人素质要求就越高越全面,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有那么多以少胜多的战例:对很多人来说,手下的士兵太多未必是件好事。

    这就是司马懿最大的难处,八万大军来自不同的防区,有雍凉兵团的主力部队,有来自长安的援兵,还有协防地方的郡兵……如果说诸葛亮最大的敌人是粮食,那么司马懿最大的敌人就是战况拖得越久,这支军队的指挥难度就越大。

    最好的方法是偶尔把军队拉出去打个无伤大雅的遭遇战,赢了能激励士气,输了也不至于损失惨重,所以,司马懿时刻关注着诸葛亮,只要诸葛亮露出破绽,他不介意小小地打上一仗。

    可是诸葛亮如此谨慎的人,怎么可能露出破绽?仿佛猜透了司马懿的心思,诸葛亮进一步加强了蜀军阵地的戒备,那架势就是在告诫司马懿:“想等我露出破绽?别做梦了,有本事出来跟我大大方方打一仗。”

    就这样,两军继续大眼瞪小眼地对垒着,一晃几个月过去,转眼又到了秦岭的雨季。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给了司马懿绝佳的机会。

    这场暴雨让渭河水位陡然升高,这时,前方斥候发回一个消息:蜀军有一支部队被暴涨的渭水分割在武功水东岸,成了孤军!

    机会来了!司马懿心中一阵惊喜。一场完美的歼灭战,毫无风险,稳赚不赔!

    “快!下令骑兵出击!”

    天刚一放晴,魏国精锐骑兵就嗷嗷叫着冲向这支被洪水阻隔的蜀军。

    当两军遭遇的时候,魏国骑兵突然发现,这个便宜貌似没那么好捡。因为蜀军的战斗力强悍得超乎想象。

    原来,魏军这次遇上了蜀国的王牌军——虎步军。

    虎步军和无当飞军一样,也是一支南方少数民族雇佣兵,名气没有无当军那么大,但是打起仗来的不要命程度丝毫不逊色于无当军。即使陷入绝境,这支军队依然和曹魏精锐骑兵打成了平手。

    司马懿全程关注着这场战斗,心急如焚:如此完美战机转瞬即逝,一旦战斗陷入胶着,很有可能会无功而返甚至败绩。

    与此同时,诸葛亮在虎步军与魏军接触的第一时间就得到消息,立刻下令最近的部队前往增员。渭河涨水怎么办?修桥!蜀国有三国时代最优秀的工程兵部队,还怕造不出一座桥?一边造桥,一边还不停地用连弩射击魏国骑兵。

    连弩本来就是骑兵的克星,现在隔着一条河不用担心被冲击,蜀国连弩兵射得更欢实了。

    当蜀国援兵出现的时候,司马懿就知道求胜无望了,眼看着桥一截一截被修起来,司马懿的心拔凉拔凉的,终于,等到桥差不多被修通的时候,司马懿无奈地下令,全军撤退。

    这场遭遇战打了个平手,一个绝佳的战机就这样溜走了。

    不过对司马懿来说,这种遭遇战至少暂时缓解了全军的压力,给了将士们一个宣泄的机会。

    这场小波折后,涛声依旧,诸葛亮继续派人来骂阵,司马懿继续坚守不出,战争继续以这种无聊的方式打下去,偶尔发生几场小小的遭遇战为沉闷的战场添加几缕杀气。

    直到八月份的某一天,魏国士兵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突然发现一个神奇的场景:蜀军居然扔下了刀剑,拾起了锄头,他们居然……在准备种地!

    魏军顿时议论纷纷:“什么意思?蜀军打算在这里扎根了?这仗要打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一时间军心浮动。

    看到这个场景,司马懿嘴角闪过一丝冷笑:诸葛亮啊诸葛亮,你又在搞这种无聊的把戏,有用吗?

    “传令下去,别管他们,诸葛亮绝不可能在此地屯田。”说完,司马懿转身就回大帐了。

    这的确是诸葛亮的一个计策,他看着司马懿铁了心要当老乌龟,心急如焚,于是想出了让蜀军在此屯田的主意。

    当然,诸葛亮的本意根本不是屯田,因为屯田一般是在自己的后方,或者在敌我之间的无人区,很少有像诸葛亮这样千里迢迢跑到敌方战场上屯田的。而且诸葛亮三面受敌,中间的地盘并不大,屯田所收的粮食对近十万大军来说杯水车薪——更何况,诸葛亮近三年来在斜谷已经囤积了很多粮草,根本不用依靠这一点粮食。

    诸葛亮怎么可能不知道这点,他之所以做出屯田的姿态,其实是希望给魏军施加点压力。想耗走我?没门儿!

    可惜的是,司马懿本人就是屯田的专家,早年就给曹操提出过一套屯田方案,所以对诸葛亮的小把戏司马懿简直心知肚明。

    “孔明急了。”司马懿愉快地做出判断——比起战役初期的高智商对抗,诸葛亮这招“树上开花”技术含量明显太低了。

    诸葛亮确实急了,一方面,大军在外,耗费的粮草数量是惊人的,那可都是蜀国人民辛辛苦苦耕种出来的粮食啊!而另一方面,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诸葛亮感觉自己的身体越来越糟糕了,他突然感觉到了一丝恐惧,觉得自己这次北伐,可能是自己一生中最后的战役了。

    无论如何,都要把司马懿从乌龟壳里拔出来。

    没过多久,诸葛亮派来一位使者,送给司马懿一件礼物——女装。

    三国时代跟现在不一样,男尊女卑观念根深蒂固,非但不流行伪娘,就连说一个人“像女人一样”都会被视为极大的侮辱。

    而现在诸葛亮给司马懿送来一件女装!

    怒火瞬间传遍了整个魏军大营,是可忍,孰不可忍!愤怒的魏国将士眼里喷着火焰,纷纷要求出战,马踏诸葛大营,报此羞辱之仇!

    群情激愤之中,唯独司马懿保持着微笑,心情无比愉悦:

    “诸葛亮啊诸葛亮,这么下三烂的手段你都使出来了,看来你是真的技穷了。”

    司马懿好声好气地安抚了使者一通,然后转过头来,斩钉截铁地下令:“坚守不出,违令者斩!”

    但这一次,司马懿突然发现自己有点太乐观了,因为诸葛亮这招实在太狠,魏军将士的情绪已经稳定不下来了。

    原来,诸葛亮真正要激怒的人不是司马懿,而是魏军将士。

    当所有人都被激怒的时候,光靠司马懿一个人的理性和权威已经很难安抚军心,而一旦开了这个口子,司马懿就再也指挥不动这支军队了。

    没办法,看来只有出绝招了!无奈之下,司马懿决定祭出最后的法宝:“出兵之前,陛下特意叮嘱我坚守营寨,不可与蜀兵交锋,但是诸葛亮实在欺人太甚,这样吧,我先请示一下天子,然后出兵!”司马懿一边说一边做怒火中烧状,一副要活吞诸葛亮的样子。

    司马懿的提议合情合理,他的态度也让诸位大老粗十分满意,既然如此,那就还愣着干吗?赶紧写奏折啊。

    司马懿当即笔走龙蛇,写下一封慷慨激昂的请战奏折,写完还展示给诸将看,大老粗们甭管认字不认字都拿来看了看,感觉很满意。

    玩手腕,武人永远玩不过政客,大老粗们满心期待着洛阳的诏令,完全没有想到,这是司马懿的一个小花招。

    当奏折送到洛阳的时候,同是那个时代顶级政客的曹叡瞬间就明白了司马懿的意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司马懿身为雍凉战区前敌总指挥,哪有千里请战的道理。仲达啊,看来你已经管不住手下这帮人了,想借我的权威来维持军纪啊。”

    借就借呗,曹叡一点都不吝啬,立刻下了一道措辞严厉的诏书:“只需要坚守,不要想别的。跟诸葛亮耗着,等他粮食耗完了,自然就滚蛋了,那时候再去追击,这才是打胜仗的方法!”

    为了让诏书显得更有分量,曹叡又任命卫尉辛毗为大将军军师,让他亲自将诏书送到魏军大营,跟诏书一起带来的还有皇帝亲赐的旄节,意味着谁敢抗诏,辛毗可以当场灭了他。

    大老粗们傻眼了,怎么会是这个结果……司马懿假装无奈地耸耸肩:“天子不许咱们出兵,得,咱们继续蹲着吧。”

    天子的权威绝对管用,再也没人敢提出战的事情了,这场“女装危机”算是化解过去了。

    但司马懿却没有丝毫欣慰,反而咬牙切齿:“诸葛亮你太狠了,逼我放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大招。”原因很简单,司马懿这一招,说得好听点叫“借势”,说得难听点就叫狐假虎威,虽然无比管用,但是无疑向领导传递了一个不好的讯息,那就是“我的能力不足以服众,快来救我”。

    对司马懿来说,这是很难忍受的失败。督战雍凉快五年了,他的履历表上没有街亭之战、陈仓保卫战这样辉煌的战绩,只有数场大败,还断送了老将张郃的性命。如今,他连对部署的控制权都没有了,居然要靠找皇帝借势才能保持令行禁止,无论如何,这都不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想到这里,司马懿紧紧闭上双眼,握紧拳头,咬紧牙关,如此过了许久,才睁开眼,缓缓出了一口气:“我可以忍,我可以等。胜利终将属于我。”

    不管过程如何,只要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司马懿愿意忍受将士的鄙夷、皇帝的怀疑。如果连这点小事都忍不了,司马懿就不是司马懿了。

    秋风叶落五丈原,世间再无诸葛亮

    辛毗的到来给蜀军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打死我都不会出来。”蜀军大将姜维很失望地对诸葛亮说:“辛佐治(辛毗字佐治)带着符节过来,恐怕魏军再也不会出战了。”

    诸葛亮冷哼一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么简单的道理司马懿怎么可能不懂?司马懿本来就不想出战,他要是真想打仗,哪里用得着玩这种千里请战的把戏?”

    这几年的较量中,诸葛亮早就把司马懿看透了,知道司马懿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要跟自己往死里耗了。

    可是前线的士兵能耗,后方的经济撑不住啊,庞大的后勤开销每天送到诸葛亮案头,诸葛亮已经心力交瘁。祸不单行,没过多久,一个更加糟糕的消息传来:

    孙权三路伐魏,无功而返!

    孙权再一次秉承了东吴用兵雷声大雨点小的传统,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开向前线,一听说魏主曹叡御驾亲征,孙权亲自率领的吴军主力二话没说扭头就走。本来是跟着诸葛亮搂草打兔子的,结果兔子没打到,迎来一头老虎,孙权当然不干了。

    一听说孙权撤了,东路的孙韶还凑什么热闹,拍拍屁股瞬间也走了,只有陆逊、诸葛瑾率领的西路好歹搞了一番大阅兵,耀武扬威了一下,当然,最后也跑了。

    曹叡尽起魏国精锐,紧张兮兮地御驾亲征,结果遇上那么一群莫名其妙的敌人,简直哭笑不得。

    对魏军来说是喜剧,对蜀军来说就是悲剧了。这场胜仗带来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军事意义(军事意义几乎等于零),没过多久,东线大胜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魏国,传到了苦苦对峙的司马懿大营。

    这种机会不利用一下就太对不起东吴人民的无私奉献了,司马懿收到消息后立刻下令全军狂欢,一时之间魏军大营化成一片欢乐的海洋——为了确保诸葛亮知道自己在狂欢什么,司马懿还特地派了两千个嗓门最大的士卒跑到大营外,添油加醋地高声欢呼:“胜利了!胜利了!大魏国胜利了!吴主孙权派来使者投降了!”

    这么拙劣的把戏当然骗不过诸葛亮,诸葛亮摇摇鹅毛扇,不屑道:“吴国顶多退兵,绝不可能投降的,就算他真要投降,怎么可能把使者派到这里来?”说罢,诸葛亮还嘲笑了司马懿一番,“司马懿也都老大不小了,何必玩这种小孩子把戏。”

    诸葛亮对此置之一笑,司马懿也没当回事儿,两个绝顶智者之间玩这种小诡计是毫无意义的。司马懿本来就没想过诸葛亮会上当,也就是随便找个乐子,给无聊的对峙添加一点活跃的气息。

    转眼又是几十天过去了,诸葛亮依然隔三岔五送来战书,司马懿回一封不痛不痒地信给诸葛亮,然后依然龟缩不出。

    往来于魏蜀大营间的蜀国使者都已经习惯了这项毫无意义的工作。

    所以当他带着诸葛亮的战书再次来到魏军大营的时候,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拘束。

    收到战书,司马懿照例瞄了一眼,除了文字越来越刻薄也没什么新鲜东西,司马懿提笔写下一封同样没什么新鲜东西的回信,交给使者,正当使者转身要离去的时候,司马懿突然问了一句:

    “孔明最近挺忙吧?”

    使者愣了好一会儿才发现原来是在问自己。这种无伤大雅的事情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于是使者老老实实相告:“我家丞相夙兴夜寐,真正做到了事必躬亲,因为害怕属下刑赏有所偏颇,只要是二十军棍以上的刑罚都是亲自过问的。”

    说这些话的时候使者挺直了腰板,连声音都洪亮了几分——有这样一位兢兢业业的丞相是每个蜀汉人的自豪。

    司马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继续问:“孔明吃得还好吧?”

    使者脸上立刻露出了关切的深情:“丞相太忙了,每天也就吃三四升米吧。”

    在当时,魏国政府每天会周济给孤寡老人五升米,还有人批评说吃不饱,而诸葛亮每天公务劳顿,却只吃三四升,确实有些太少了。

    诸葛亮的食量在蜀军中根本不算秘密,相反,使者非常乐于把这件事情告诉司马懿:看吧,这就是我们的诸葛丞相,他就是这样的人,一心为公,忘我奉献,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

    但使者绝对不会想到,从他这番话中,司马懿却得出了一个非常有用的结论。

    等使者走后,司马懿呵呵一笑:“诸葛亮食少事烦,恐怕活不了多久吧。”诸将吓了一跳,司马将军比智谋比用兵都比不过诸葛亮,不会是打算跟他比谁的命长吧?

    司马懿确实有这个想法。

    依仗先进的后勤保障体系,诸葛亮打算在魏国的土地上把主场作战的魏国大军耗到崩溃,这种魄力和能力也确实令人叹为观止,但他还是低估了司马懿的耐心。因为司马懿已经决定,非但要跟诸葛亮死耗,还要把诸葛亮耗死!

    跟敌军拼兵力,拼民心,拼后勤,拼经济,拼武器……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战术,但是司马懿居然打算跟诸葛亮比命长,拼谁活得更久,这种战术恐怕只有司马懿能够想得出来。

    得知诸葛亮的生活习惯后,司马懿隔三岔五派细作前往蜀军大营刺探,刺探内容只有一项:诸葛亮还要多久才死。

    蜀军将领对此哭笑不得,只有诸葛亮心越来越凉。

    自己的身体自己最知道,诸葛亮明白,自己的确活不了多久了,连续的高强度劳动,常年出兵在外得不到良好的休息,还有巨大的精神压力——都已经彻底摧毁了这位五十四岁老人的身体。

    这场旷日持久的对峙依然没有要结束的迹象,希望越来越渺茫,诸葛亮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咯血次数越来越多。不过诸葛亮不想让司马懿得逞,依然强打起精神,每天操练军队的时候,诸葛亮都会坐着小车,头戴葛巾,手执白羽扇准时出现在校场之上,亲自指挥大军演练阵形,苍老的身体挺得笔直,像一杆长枪立在秋风中。

    当细作向司马懿描述这个场面的时候,司马懿感慨了一句:“诸葛君可谓名士矣。”心里却暗暗打鼓:难道诸葛亮的身子是铁打的?

    诸葛亮的身子当然不是铁打的,每一次强打精神之后,诸葛亮都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力在无可挽回地流失。一直熬到八月底,诸葛亮清晰地预料:自己见不到九月的阳光了。

    八月二十日,在一次次咯血和昏迷之后,诸葛亮把军中主要将领叫到身边,交代了自己死后大军撤退的种种细节。等诸将散去后,诸葛亮强撑起病体,最后一次巡查蜀军大营。

    秋风吹面,彻骨生寒,诸葛亮心中无限苍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数百年后的唐代诗人杜甫一语写出了诸葛亮此时的心境:光复中原,兴复汉室,这些梦想都将和自己的生命一样,消散在历史尘埃中;当年隆中决策的意气风发,南征北战时的豪情壮志,如今都将烟消云散。

    诸葛亮的目光越过蜀军大营,向着渭水南岸遥望,在那里飘扬着司马懿的大纛——那个深不可测的人,那个老谋深算的人,那个让我在这里折戟沉沙的人。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亮再不能临阵讨贼矣!”诸葛亮仰天长叹,早已老泪纵横。

    当回到中军帐的时候,诸葛亮已经气若游丝,忽然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睁开眼睛一看,是来自成都的使者——尚书仆射李福。

    李福之前奉后主之命前来慰问诸葛亮并且询问后事,离开蜀军大营后突然想起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没问,于是连忙折回,再次见到诸葛亮的时候,却发现诸葛丞相已经气息奄奄。

    李福一时之间手足无措。

    反倒是诸葛亮先开口了,声音苍老、无力,却依然透着诸葛式的沉稳:“是李福吧,我知道你回来问什么,你是想问我过世之后谁可继任吧?”

    李福大吃一惊,想不到油尽灯枯的诸葛亮依然保持着如此透彻的洞察力。

    “蒋琬可以继任我的衣钵。”诸葛亮缓缓说道。

    “那么,蒋琬之后呢?”李福轻声再问。

    “费祎可以继任。”

    “那么,费祎之后呢?”

    李福静静地等待回答,却发现诸葛亮再也没有说话,仔细一看,诸葛亮双目紧闭,已经陷入了沉沉的昏迷中。

    李福眼含热泪离开中军帐,回成都复命了。

    当天夜里,诸葛亮病逝,享年五十四岁。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出师表》中的这句誓言。

    与此同时,司马懿也感觉到了蜀军大营的异常,他隐隐感觉到,期盼已久的事情发生了:诸葛亮死了!

    很快,司马懿的想法被印证了,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蜀军居然拔营撤退了!尽管蜀军依然沿袭着以往的有条不紊,但是明显感觉缺少了主心骨。

    当然,司马懿决定再观望观望,司马懿绝不会错失任何机遇,也决不允许自己因为任何错误的判断贸然行事。

    两天之后,来自当地百姓和魏军斥候的报告同时证明了一件事:蜀军正在以极快的速度退往汉中。

    “诸葛亮确实死了!”司马懿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抑制住内心的激动,“结束了,终于结束了!我打败了这个时代最强大的敌人,最伟大的智者——以我自己的方式!”

    “传令,全军追击!”司马懿强忍住兴奋,用力所能及的平稳语调下令。

    营门大开,魏军主力尽出,嗷嗷叫着杀向汉中方向。这些大老粗被压抑得太久了,终于等来这个命令,他们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和蜀军大杀一场,报这大半年来天天挨骂之仇。

    司马懿尽管也很迫不及待,但依然保持着谨慎。“追击诸葛亮没有好下场”这一铁律依然萦绕在司马懿心头。他下令行军速度不要太快,要做好准备,以应对一切意外情况。

    然而没有发生任何意外情况,司马懿居然在大平原上遇见了正在退却中的蜀军主力兵团!

    没有意外就是最大的意外,就算诸葛亮死了,他留下的光荣传统怎么可能在几天内就被丢得干干净净?司马懿有种不祥的预感,就在这时,正在退却中的蜀国军团突然军鼓大作,紧接着后队变成前队,长矛手突然上前,弩手上弦,瞬间变成了一个攻击阵形。

    “糟糕!诸葛亮没死,咱们上当了!”司马懿差点从马上掉下来——诸葛亮之所以没留下伏兵,是因为整个军团都是伏兵!

    “全军火速撤退!”司马懿忙不迭地高声下令。

    阵形严密的蜀国军团没能追上司马懿的速度,耀武扬威了一番后再次缓缓后撤。

    这一次,司马懿没有再追击。

    直到几天之后,当地的老百姓来向司马懿报告,蜀军一路撤退,直到进入斜谷,全军齐刷刷地升起了白幡,一时间,整个斜谷道哭声震天。

    诸葛亮真的死了。那一天蜀军的突然反击只不过是姜维的计策。

    姜维的计策并没有多高明,但是诸葛亮的威慑力实在太过强大,即使死后都还在庇佑着蜀国军团安全地退回汉中。

    确认诸葛亮死亡的消息后,司马懿再次出兵追击,但这一次却再也没有追上。

    诸葛亮死了都还能对司马懿产生如此震慑,连魏国的老百姓自己都觉得丢人,还专门编了一句谚语来调侃司马懿:“死诸葛弄走生仲达。”而司马懿自己都流露出了难得的幽默感,自我解嘲道:“我能搞定活着的诸葛亮,却被死后的诸葛亮摆了一道啊。”

    无论如何,他战胜了诸葛亮,这是胜利者才有的幽默感。

    与诸葛亮的巅峰对决就这样以一种稍显尴尬的方式画上句号。收拾战场的时候,司马懿站在蜀军废弃的营垒中,仔细观摩诸葛亮安营扎寨的方式,阅读蜀军来不及销毁的每一份文件,终于长叹一声,感慨道:“诸葛亮真是天下奇才啊!”

    如此奇才,最后还是败给了司马懿。

    平心而论,司马懿赢得并不漂亮,但赢得绝对让人无话可说。

    从一开始,司马懿就摸清了诸葛亮的所有长处和短板,他发现诸葛亮优势很多,但短处只有一个:耗不起。与之相反,司马懿最大的长处就是等得起,忍得住!

    敌人有多少长处,自己有多少短处——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猛击对手的短处。

    明知道你打仗在行,我就偏偏不跟你打仗;明知道你耗不起,我就偏偏要拼消耗!我忍受着将士们的质疑,甚至不惜向天子借权威,都是为了今天啊——从今天起,天下再也没有能与我匹敌的人物了吧。

    司马懿带着胜利者的微笑回到中军帐,迎接他的是无尽的荣誉和崇敬,仿佛之前一切憋屈的事情都从来没有发生过。

    蜀国内讧,西线从此高枕无忧

    诸葛亮死了,蜀军撤退了,不过司马懿还有一些善后工作需要处理,最令他头疼的是蜀国大将魏延。

    魏延是蜀汉仅存的名将,在名将凋零的三国时代中后期一颗最闪亮的将星。

    早在诸葛亮执掌大权之前魏延就已经活跃在魏蜀边境战场上了。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自封为汉中王,将全国的政治军事中心定在成都。这时候,汉中就成了整个蜀汉王国的北大门,亟须一位独当一面的大将镇守军事重镇。

    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个大任非张飞莫属,张飞也觉得这事儿除了自己没人能干。出人意料的是,刘备居然选择了魏延,直接提拔他总督汉中军事,封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

    这种破格提升让全军震惊,唯独魏延本人却无比自信。在授衔仪式上,刘备问魏延:“我把重任交给你,你打算如何镇守汉中这座北大门?”魏延没有丝毫沉吟,朗声回答道:“如果曹操率领举国之兵前来攻打,请让我为大王您抵抗他;如果曹操派遣偏将率领十万大军前来攻打,请让我为大王您消灭他!”(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魏延的自信与气势让他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尊敬。而他接下来的表现也确实没让刘备失望。

    魏延镇守汉中的时期正是蜀汉政权最危难的时刻。建安二十四年下半年,关羽被杀,荆州三郡沦陷。紧接着,怒不可遏的刘备倾全国之兵东征孙权,结果在夷陵之战中被东吴陆逊击败。

    刚刚建立的蜀汉政权立刻元气大伤,陷入了骚动和叛乱中,曹魏随时有可能趁火打劫,但是由于魏延治军有方、守卫得当,使得曹魏始终不敢窥伺汉中。

    可以说,当时的蜀国内忧外困,全靠诸葛亮力挽狂澜和魏延坐镇边庭,才将蜀汉从夷陵之败的深渊中挽救出来。

    到诸葛亮屯驻汉中的时候,魏延便成为诸葛亮的直接下级,但依然是独当一面的大将。蜀汉建兴八年(曹魏太和四年),魏延曾经亲自领兵北伐西入羌中、攻击曹魏凉州地区,并且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大破曹魏名将郭淮、费瑶。于是魏延升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进封南郑侯。

    可以这么说,魏延是诸葛亮的头马,而郭淮是司马懿的头马。很不幸,郭淮在魏延面前居然不堪一击,魏延之强悍可见一斑。

    在第五次北伐中,魏延担任前锋,所部人马是最出色的(换句话说,每次跑到司马懿大营前骂得最凶的人,大部分来自魏延的部队)。

    如今,诸葛亮已经死了,蜀国失去了一位国士级别的人物,但是有魏延这样的顶级名将坐镇汉中,依然让司马懿耿耿于怀。尤其是听说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后,司马懿感觉更加不安:“这不会是个亡命的赌棍吧……”

    庆功宴结束后,司马懿静下心来思考下一步战略——主要是怎么对付这个喜欢兵行险招的家伙。魏延没有诸葛亮那么难缠,但是一不小心就可能比诸葛亮更加致命。

    然而,一个爆炸性的消息打断了司马懿的思考:魏延被杀,连同三族都被夷灭!

    司马懿震惊得说不出话,简直难以置信。刘禅疯了吗?蜀汉为什么要自毁长城!司马懿立刻派人去打探,而来自五丈原前线、汉中和成都的消息也逐渐传来,拼凑出了整个事件的真相。

    这一切都是诸葛丞相府长史杨仪的阴谋。

    诸葛亮生前,在军务方面最倚重的人莫过于魏延和杨仪这一文一武两大要员。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大家似乎都觉得魏延天生反骨仔,所以诸葛亮很不喜欢他,事实上,诸葛亮对魏延的倚重程度丝毫不比对杨仪的少。

    可惜魏延和杨仪就是尿不到一个壶里,两人势同水火,一见面就吵架。究其原因,恐怕还是因为两人性格方面都有缺陷:魏延既善养士卒,又勇猛过人,还是个“直升机干部”,在短短几年内升到蜀汉军界的顶峰,所以性格有些孤傲;而杨仪也是个极为聪明的人,他的聪明体现在心思机灵和能说会道上,也很受刘备的赏识,升迁速度丝毫不比魏延慢。偏偏和所有小聪明的人一样,杨仪气量狭小,脾气还狂傲,看不起魏延这种大老粗。

    这一文一武,一个骄傲一个狂傲,偏偏又是同级,所以矛盾越积越深。深到什么程度?根据《三国志o费祎传》记载,魏延和杨仪每次开会都会吵起来,魏延当然吵不过杨仪,被杨仪骂得灰头土脸。当然,魏延不是好惹的,每次都会拔出刀来扬言要砍死杨仪。这个时候杨仪立刻了,当场哇哇大哭,鼻涕流一地(延或举刀拟仪,仪涕泣横集)。

    连诸葛亮都对这种局面一筹莫展。他非常器重这两人的才华,可是文武不和,只能尽力调和矛盾,小心翼翼地施展平衡术。

    诸葛亮没想到的是,他还是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一个甚至不是错误的错误,让两人之间的矛盾就立刻爆发,并且断送了魏延的性命。

    临死之前,诸葛亮特地招来了包括魏延在内的军中要员,当着所有人的面把北伐大军的指挥权交给了魏延(令延摄行己事),同时叮咛道:“我死之后,千万不要发丧,大军要如同我生前一样,缓缓退入汉中。”

    也就是说,在大军退入汉中之前,对外依然宣称诸葛亮统率全军,魏延的继承人身份不能公开。

    正是这个安排送掉了魏延的命。

    接到命令后魏延立刻接管了整个北伐军团,并且严格遵循诸葛亮的遗嘱,名义上所有军令依然来自于诸葛丞相,而魏延则成了“影子统帅”,只有杨仪、姜维、王平、费祎等少数高级将领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即使在司马懿追来后魏延也没有露面,而是像往常一样由姜维和杨仪二人出面指挥大军。

    杨仪对此恨得牙痒痒,再也没有什么事情比眼睁睁看着仇人踩到自己头上更加让人难以忍受了。最可恨的是,杨仪一直相信自己将是诸葛亮的接班人,没想到搞了半天诸葛亮居然钦定了魏延这个老匹夫!

    当然,诸葛亮其实并没有打算把所有衣钵都传给魏延,他只是把军权交给了魏延,而行政权的继承人诸葛亮另有人选——很遗憾,那个人依然不是杨仪。

    失望与愤怒交织在一起,杨仪的眼中已经能喷出火来,如果有机会,杨仪恨不得亲手摘下魏延的脑袋。

    像杨仪这么聪明的人,如果想做一件事永远不愁找不到机会——机会很快就来了。

    当北伐大军走出秦岭栈道,退入斜谷道口的时候,魏军的威胁已经彻底解除,魏延决定立即就地发丧,并且在发丧期间向三军公开宣布诸葛亮生前对自己的任命。

    这是魏延犯下的一个小小错误。

    事实上,这也只能说是一个不是错误的错误,魏延的安排从军事上讲没有任何问题,只是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已经和杨仪陷入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中。

    这个安排正好给了杨仪千载难逢的机会。

    杨仪立刻纠集了自己的党羽:王平和马岱,三人经过连夜的密商,决定使用最野蛮最粗暴的方式夺权:突袭魏延本部军马,诛杀魏延。

    杨仪在军中威望很高,是顶级智囊,王平统率的无当飞军和马岱统率的西凉骑兵都是蜀国最精锐的部队,不管从人数还是战斗力上都比魏延本部兵马高出许多。

    其次,全军在开阔的褒口为诸葛亮发丧时,必然聚集一处,各营驻地相距不会远,地形条件极易实施军事突袭,就算魏延用兵如神也来不及应对。

    最妙不可言的地方在于:根据诸葛亮的遗命,魏延一直担任大军的“影子统帅”,大多数人都还不知道魏延已经被诸葛亮钦定为军事接班人了!

    杨仪对时机的把握真是精准到令人不得不佩服的境界。

    当魏延还在为诸葛亮的丧事忙碌,打算忙完这些就公开自己的统帅身份时,他不知道死神已经偷偷降临。在一个毫无预兆的午后,王平的无当飞军暴起发难,向魏延大营发起了突然进攻,同时还齐声高喊:“魏延要领军叛国投敌。奉丞相遗命可得而诛之!”

    魏延的兵将们果然措手不及,立刻发生了大溃败——没有谁愿意自己人打自己人,尤其是对方还宣称魏延是叛国贼,军心瞬间就散了。

    魏延带着还忠于自己的士兵且战且退,由于他是前锋部队,在部署上更接近北方,所以魏延的撤退方向也是朝向北方魏国本土的。

    这是魏延犯的第二个不是错误的错误。杨仪迅速抓住这一点大做文章:看吧,魏延打算投敌!

    但魏延已经顾不得这些了,他用最快的速度拟好一封奏折,派最可靠的亲兵快马发往成都,将今日之事上奏给后主刘禅,与此同时,杨仪的奏折也已经上路,内容恰好跟魏延的奏折相反。

    在无当飞军的迅猛攻势面前,魏延很快就撑不住了,部队彻底被打散,于是,他选择了抛下部属,跟几个儿子骑上快马向汉中方向逃亡。

    这时候就该马岱出场了,马岱精锐的西凉骑兵撒开大网,展开地毯式搜捕,终于在汉中的虎头桥旁追到了魏延。

    此时的魏延,迷惑、愤怒而绝望。他始终不明白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自己会遭到突然袭击?为什么王平、马岱会对自己反戈相向?为什么他们宣称自己要投敌叛国?

    马岱没有工夫跟魏延解释,他指挥着骑术精湛的骑兵将魏延紧紧包围,然后将弓拉满,瞄准了魏延……

    魏延到死都没有弄明白,自己究竟犯了什么错。

    当马岱把魏延的头颅送到杨仪面前时,杨仪居然神经质一般地爆发了,他一把抢过头颅狠狠摔在地上,又在上面使劲踩踏了一番,一边踩一边骂:“庸奴,你还敢跟我过不去吗!”发泄完之后,杨仪依然觉得不解恨,又派人到汉中,将魏延三族全部夷灭,斩草除根。

    可怜魏延一代名将,征战一生,却死得如此不明不白!而杨仪此举,也打破了蜀汉权力场上只斗争不杀戮的先例。

    几天之后,杨仪和魏延的奏折同时送到了成都,面对两位重臣两封截然相反的奏折,刘禅陷入了罗生门式的震惊中,立刻派蒋琬去前线调查情况。可是蒋琬还没走多远,前线再一次传来消息:魏延已经死了,杨仪正率领军队向汉中方向撤退。

    魏延死了,所有话语权都在杨仪的手中了,更何况杨仪也的确把大军安然无恙地带回来了,所以成都方面再也没有追究这件事情,等于坐实了魏延谋反的大罪。

    所谓成王败寇,便是如此。

    直到几年之后,随着杨仪失势,事情的真相逐步被揭露出来,但这时候,已经不可能替魏延平反了,因为这个冤案涉及太多蜀国高层,一旦推翻之前的定论,抽的不是杨仪的耳光,而是整个朝廷的耳光。

    于是,在蜀国的史书上,故事变成了这样:诸葛亮临死前与杨仪、费祎、姜维等人密谋让魏延断后,并且下令如果魏延不从命,大军便不管他自己走。而魏延听说自己被诸葛亮排除在核心团队之外后怒不可遏,竟然甩下大军自己南归了,还烧毁了栈道。杨仪率领大军走小路,夜以继日行军,终于在斜谷道口追上了魏延。想不到魏延竟然发难攻打杨仪,幸亏王平大喊了一声:“诸葛丞相尸骨未寒,你们难道想造反吗!”于是魏延大军鸟兽散,而魏延本人也在逃跑过程中被诛杀。

    在这个记载中已经放弃了杨仪对魏延投敌叛国的指控,但依然保留了魏延的罪人身份。更不幸的是,这个故事经过加工后又被罗贯中写入《三国演义》。

    从此,蜀汉最后的名将被死死钉在了耻辱柱上。

    幸好,在裴松之引注的魏国史书《魏略》中,记载了另一个故事——也就是那个更接近真相的故事,毫无疑问,司马懿所知道的,必定是这个版本的故事。

    听完这个故事,司马懿轻松地出了一口气。

    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诸葛亮之死,带走的不光是蜀军的战斗力,还有整个蜀汉朝廷的凝聚力,更是整个蜀国的气运。蒋琬、费祎、杨仪、姜维、王平、马岱……他们都是人才,但再也不可能有人挑起蜀汉的大梁了,从此之后,西线战场再无劲敌!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