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治疗手记-“喝酒就会打人”的阴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天气变冷了,前几天还出现了一次雨雪夹杂的气候。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带着狂嗥的北风,越过了内蒙草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区,冲击着大半个中国,用它那呼啸的声音告诉人们,严冬已经到来了。

    当夏岚晴一周后再次来咨询的时候,我们首先回顾了一个多月来她的情绪、情感方面的自我感受以及身体症状的情况。

    从咨询方案角度说,我要做阶段性评估。

    虽然只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但是夏岚晴的咨询已经有六次了。经过与她在后两次咨询中的辩论型交流,给她的意识带来了很强烈的冲击,使她对自己原有的认识体系产生了质疑,这是她以前从没有想过的内容。而且思维方式的架构出现了崩塌的迹象,已经开始构建新的、理性的认知模式。

    另外在行为上,这段时间她能够做到坚持每周游泳一次、跑步三次;还应朋友之邀到郊外去秋游、钓鱼;到歌厅唱过两次歌。

    自我体验是:在最近两周内抑郁情绪有了较大的缓解,即使有的时候还是烦闷,但可以学习从另外的角度思考问题了。在家接听电话已几乎如常,基本上没有出现过自杀的念头。安眠药已经减量到每天晚上只用一片,睡眠可以达六个小时左右。没有被惊醒的噩梦,有时还做与前夫在一起的梦,甚至有一次还产生过性冲动。

    这是夏岚晴本人的评价。

    从我的视角看夏岚晴,一个多月来她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其一,在情绪和躯体都处于问题较严重的情况下,与抑郁情绪和自杀念头抗争的阶段。其二,反思自己原有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方式、接受失去孩子和婚姻破裂现实的阶段。其三,经过辩论对自己过去做法产生了质疑并开始学习从理性角度看问题、认识问题的阶段。反映的效果是:痛苦感减弱,焦虑、抑郁情绪状态降低,躯体症状得到了相应缓解。

    严格说,按照心理咨询的设置,评估夏岚晴的咨询效果,还应该有心理测评量表对比、家人和朋友对其状况评价的要素。这当中,心理测试没有做,无从对比。我一直认为对夏岚晴没有必要进行心理测试。这样的案例还要进行心理测量,已经有形而上学之嫌了。客观说,心理测量作为对求助者进行诊断鉴定和评估的手段很重要,但不能程式化,多数情况下没有必要加重来访者的经济负担。何况咨询师如果依赖量表才能判断来访者的症状,就已经有愧于这个职业了。所以我没有对夏岚晴做心理测试。至于家人和朋友、同事的评价,本人拒绝他们的介入。还有另外一个评估纬度,即社会生活适应状况改变的客观现实,在夏岚晴的自我评述中已经反映了出来,可以作为参照样板。

    我把上诉自己的评估结果告诉给夏岚晴后,她非常高兴,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这是一个多月中几乎没有见到过的笑容!

    我也欣慰地笑了。

    接着,我询问了上次给她留的作业完成情况。

    她从书包里拿出了两张纸递给我,这是夏岚晴完成的作业。从头到尾基本上都是用工整、娟秀的字体写成,没有因为结尾而出现字体或格式的凌乱。可见书写者的认真已经近乎于刻板。字如其人,在“笔迹学”上是可以找到理论依据的。

    作业完成得很好,她分析了自己对前夫怨恨的情况:

    事件A:孩子流产,导致婚姻破裂。

    情绪C:对丈夫的怨恨。

    信念B:如果他不在外面有女人,我就不会如此伤心,就不会出现抑郁。当初他是那样爱我,却做出了这样的事情,所有的一切都是他造成的。

    驳斥D:当初的爱,难道可以一直延续下去吗?就不会出现婚姻破裂的情况吗?他当初爱我,后来找别的女人,以至孩子流产了,这里面我是否有责任?

    结婚前后我对他的态度是否公平?我有什么权利这样对待他?难道当初他顽强追求我,我就可以有权居高临下地对待他吗?

    我在理论上知道,所有婚姻的分歧和失败都不是单纯一方面的责任,而我却根本没有想过自己有什么责任,把一切问题包括孩子流产都推到他的身上,说明了自己看待问题的片面性,这是不合理的信念。

    新信念E:所有的事物都是会有变化的,感情也一样。当初的感情不能代替永远的感情和爱,当这些发生变化后,婚姻就会出现危机,就会破裂。过去拥有的东西不能说明永远拥有,出现任何变化都应去接受。

    是因为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原因使孩子流产,这与他找了别的女人没有直接关系,即使婚姻正常,也依然存在流产的可能。所以遇到问题应该找到直接的原因,而不是被情绪化的东西蒙蔽。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没有平等就不会有团结,就不会有和谐。我们没有权力强迫任何人去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婚姻中出现问题自己也有责任,焦虑、抑郁是自己对待事件的反应,单纯恨他非但于事无补,反而让自己陷入了怨天尤人的悲观境地。以后遇到任何不利事情时,要学会从多方面思考,这样就可以较好的处理问题了。

    ……

    通过夏岚晴完成的这个作业可以看出,这一阶段的咨询对她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有了一定的影响,已经开始学会采用合理的信念看待事物。这对她今后的生活一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也一定会在遇到挫败时减少内心的痛苦,让自己尽快站起来。

    我看完了这个作业后感到非常高兴,称赞鼓励了夏岚晴在认识问题的角度上所发生的改变。我的鼓励也让她感到很高兴。

    正当我准备与夏岚晴分析、讨论她在婚姻中出现那些不合理信念的原因时,她却对我提出了要求。

    “周老师,我这几天一直在想一件事儿,就是张哲喝酒的问题。在我们婚姻失败的原因中,这件事情所起的作用究竟什么?是怎样形成的。请您帮助我分析分析。”

    这个问题也是列在咨询计划中的内容。原本打算在以后的咨询中进行,既然夏岚晴今天提出,那就提前讨论。

    我问她:“你为什么对喝酒这件事如此反感呢?”

    她回答说:“究竟为什么我也说不清。但不管是谁,喝了酒靠近我时,我心里就感到很不舒服,不单纯是酒味儿难闻,心里就是非常难受,仿佛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一样。”

    “所以你就不高兴张哲也喝酒,更不允许他喝醉了!”我接过来说。

    “是这样。在那次他喝醉了我用凉水泼他之前,也发现过他喝酒。如果是晚上发现的,我就不允许他上我的床。”夏岚晴回答道。

    我又问道:“你的家人有谁喝酒啊?”

    她想了想说:“我爸爸喝酒,有时喝得还比较多。”

    我说:“在你的记忆中,是否有你父亲因为喝酒给你留下什么不愉快事情的印象呢?”

    夏岚晴微微低下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对我说:“这几天我想这件事的时候,记起了一件事儿。那是在我大约四五岁的时候,有一天晚上我已经睡着了,突然被妈妈的叫喊声惊醒了。我听到爸爸的声音在大声骂人。当时我和姐姐住一起,她也醒了,我们爬起来走到爸妈的房间。只见妈妈坐在地上哭,爸爸的脸非常红,手里拿着一把木尺子站在妈妈的身边。我曾见过爸爸用这把尺子打姐姐的手板。爸爸在打妈妈!我和姐姐跑过去把妈妈从地上拉起来,转身看到爸爸的眼睛都是红的,嘴里的酒气非常难闻。这时妈妈搂过我和姐姐放声大哭。爸爸站在那里凶狠地看着我们,呼喝我们回去睡觉。我很害怕,和姐姐回到我们的房间,好久才睡着。到后来我也不知道那天夜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但我留下了一个印象:爸爸喝酒了,在打妈妈。这件事情过去已经二十多年了,而且那时我还小。难道我讨厌张哲喝酒与这件事情有关吗?”

    我点点头,回答道:“是这样。那时你的年龄虽然还小,但是已经到了有独立意识的年龄,可以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了。那天晚上的事情已经留在了你的心底,尤其是那些让你害怕的东西,比如你的思维抽象出爸爸在打妈妈,爸爸之所以打妈妈是因为他喝酒了。所以‘喝酒就会打人,而且是打女人’的结论在你的心里已经形成,不过当时你还不能直接感觉到这个结论。而能够引起这种不愉快感觉的信号就是酒后的气味和发红的眼睛。这些东西随着你的长大,慢慢地被埋在了心底,尽管后来你可以用成人的思维判断来看待喝酒这件事,但小时候形成的恐惧和害怕的感觉并没有因为你长大了而消失,反而成为了你感觉不安全的直接预感。那就是厌恶喝酒的人和喝酒后的气味。

    “尽管你知道张哲很爱你,也不会打你,但是当初已经埋在你心底的担心和恐惧,随着时间的积累,已经成为保护自己的一种警示:喝酒、酒味会威胁安全。所以明确提出不许喝他醉酒。时间长了。这种担心和恐惧,有可能变化了表现形式,从担心张哲喝酒、威胁你的安全,到下意识对自身安全的重视,以至本能地远离有可能威胁自身安全的人和事,避免接近这些因素。例如你怀孕后,两次把希望与你住在一起的张哲推出去。这实际上也是以‘担心流产’的理由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所以,你厌恶所有喝酒的人,包括张哲,尽管你从来没有想到过张哲会因为喝酒打你。对张哲如此,在生活中对他人也如此,这就是你来自潜意识的、不自觉的防范表现。”

    听了我的解释,夏岚晴点头回应说:“原来是这样。看来在家庭中父母的形象和行为对孩子的影响真是非常大,难怪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呢。”

    我接着她的话说:“你理解得对。尤其是人们在特定年龄阶段时,受外界影响的意义就更大!从你成长的过程看,你那些不合理的信念也是受了各种客观影响而形成的。严格说,我们的非理性想法是在儿童时期从重要的人那里学来的。另外,我们还会在生活中自己创造出非理性的信念和教条,然后在生活中借着‘自动暗示’和‘自我重复’的过程,反复灌输这些错误的信念。因此,主要是我们自己不断重复这些非理性的想法,使功能不良的态度继续残留并支配了我们。这也是你形成不合理信念理论上的原因。”

    夏岚晴问我道:“在我的生活中是哪些东西让我逐渐形成了非理性观念呢?”

    我回答说:“你之所以会形成一些不合理信念,最主要的是由于你在小的时候家庭氛围的影响和熏陶。你体质不好,家庭给予了你较多的照顾,这些照顾超过了你的姐姐和哥哥许多,例如好吃的只给你一个人吃;爸爸只带你一个人上街玩;经常是给你做小灶饭吃饭等。这些照顾在客观上使你具有了优越于他人的感觉,并逐渐深化到了你的心里,你认为自己就应该比哥哥姐姐得到更多,开始出现了凌驾于其他家庭成员之上的信念雏形。

    “后来你上学了,由于学习成绩很好,更加令父母喜爱,相信原来已有的照顾必然会有增无减;更何况你的作文很好,经常被当作范文在年级或学校展览,必定听到了很多来自老师家长的赞美之词,客观上又把你从同学中分离了出来,又高于同学之上。这些来自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鼓励,使原有的不合理信念的雏形得到了强化,成为了一个自我认知的定势,逐渐形成后来的‘自己比别人都强、都优秀’的绝对化不合理信念。值得注意的是,在你所介绍的自己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中,我好像没有听到一件关于你自己不好的事情。我想你也一定相信,一个孩子不会不出错,但是你就找不到自己的错。这说明你或者忘记了那些过错,或者有意回避了那些过错的话题。

    “还有第三个原因,你上学后因学习优秀,所得到的来自家长和学校的待遇以及称赞被你无条件地都吸收了,被内化为自己的感觉和认识。我们有理由相信,那些称赞或者是被夸大了,或者是在不适当的时候出现的,但你当时还不具备作出合理分辨的能力,或者也已经不想分辨了。这些对你而言就成为了严格要求自己的动力,不允许自己出错或失败,一旦出现你所认为失败的情况就不能忍受,就马上进行反应,并且这些反应多数情况下是过于激烈的。例如在五年级时,因病在家休息一个星期,期中考试成绩排到第六。为此你的反应是不吃饭,哭三天。张哲违背了你们的约定喝醉酒了,你就用凉水把他连被褥带枕头一股脑浇透。这两个比较典型的反应方式虽然一个是对自己,另一个是对他人,但根源是一个,都表现了你的非理性信念以及由此产生的过激行为。

    “青春期前后,由于心理和生理发育,在学校你又成为男生们争相讨好、照顾的对象,进一步使你的优越感和不合理的信念加强,最终成为了一种思维模式和反应模式定格在你的认知体系中,以自我意识强烈、思考问题绝对化和不顾及他人感受的性格特征具体表现了出来。这就是你那些不合理信念的形成过程。”

    听了我的这些分析,夏岚晴沉默了一会儿说到:“您讲的这些,我以前没想过,虽然有一些目前还不能理解,但我感觉是有道理的。我会在以后的生活中逐渐地去想、去理解。”

    其实我也清楚,今天我讲的内容,她未必都能理解。但是解决问题要从具体事物的根源入手,让来访者清楚自己不合理信念与现在行为结果和情绪困扰之间的关系,这是“合理情绪疗法”的重要内容。从已经走过的咨询过程来看,她在“领悟”和“修通”这两个重要环节的进展还是比较理想的,多一些深层的分析对她建立合理的思维方式具有促进的作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