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8堂课-重塑自我,打造完美的第一印象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一印象是人际交往的基石。瞬间的印象,也可以反映一个人素质品格的长期修炼。人们往往借助几分钟甚至几秒钟时间内产生的印象,就会确定是否有与你再次交往的必要。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称为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但却总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过程。

    第一印象在日常生活中是很普遍的,这种初次获得的印象往往是今后交往的依据。良好的第一印象就是沟通成功的一半!人际关系的建立、良好的机遇、深植人心的形象表现,往往都取决于我们自己留给他人什么样的印象。可见,第一印象是能否与人进一步交往的重要条件,为自己赢得深刻的第一印象,就是在为自己创造机遇,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的人生!筑起“沟通”的桥梁!

    1.首因效应——你的第一印象从哪来

    人际箴言

    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是先给予对方的印象,是外表而不是内心。假如给人的第一印象不好,又怎能获得别人的敬仰和接近的机会——何善衡。

    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心理学家称之为“首因效应”。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

    首因效应就是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的理论根据,使得第一印象在人际交流中显得尤为重要,在第一次见面时留下好印象,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们常常会说或者会听到这样的话:

    “我从第一次见到他,就喜欢上了他。”

    “我永远忘不了他留给我的第一印象。”

    “我不喜欢他,也许是留给我的第一印象太糟了。”

    “从对方敲门入室,到坐在我面前的椅子上,就短短的时间内,我就大致知道他是否合格。”

    这些话说明了什么?说明大多数的人都是以第一印象来判断、评价一个人的。

    对方喜欢你,可能是因为你留给他的第一印象很好;对方讨厌你,可能是你留给他的第一印象太糟。我们的第一印象究竟从哪来呢?这就是所谓的首因效应。首因效应,也叫做“第一印象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通常,人在初次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人们会自觉地依据第一印象去评价某人或某物,今后与人、物打交道的过程中的印象都被用来验证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既可助某人或某事成功,也可令某人某事失败。

    也许,对此话,你会有所疑惑。你不妨思考一下下面的问题:

    悬疑小说家为什么喜欢在小说的开头,设置诸多的悬念,安排离奇的情节?电影导演为什么喜欢在影片开头时运用特技,呈现人间罕见的奇观?推销员为什么喜欢把名片弄得花里胡哨,甚至印上本人的彩色相片?

    仔细想想,你会明白,悬疑小说家、导演、业务员,他们都是吸引他人注意力的专家。他们这样做,就是为了利用首因效应,通过制造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在第一时间打动了顾客的心,让顾客心甘情愿地买单。

    比如小说一开头就很吸引人,读者会认为,这个故事很精彩,值得买回家阅读。影片一开头就运用特技,观众会想,大制作果真不同凡响,值得掏钱进电影院观看。推销员一见面就拿出有特色的名片,顾客会想,这个推销员与众不同,不妨与其聊聊。

    相反,如果一部小说或影片,内容原本很好,却以平淡无奇的方式开头;如果一名推销员,一开头就给人以老套的感觉,结果会怎样?不用说,结果通常会比较糟糕:小说卖不掉;影片不吸引人,开演不久就走掉了一批观众。推销员呢?还没来得及介绍产品,就已经被人拒之门外。

    对于第一印象效应,社会心理学实验也予以了证实。心理学家认为,第一印象主要是根据一个人的性别、年龄、衣着、姿势、面部表情等“外部特征”。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体态、姿势、谈吐、衣着打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人的内在素养和其他个性特征。

    为此,与人初次见面,应对自己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多加注意。

    坐在晚餐桌前,我心事重重地翻弄着盘子里的青豆。

    这是一家老式旅馆,窄小的餐厅里只有一张长条餐桌,所有就餐的客人都坐在一起。早已习惯拥有私人空间的我,现在要和一群陌生人同桌吃饭,突然觉得不知所措。环视周围,别人也和我一样不自在,不是盯着自己的杯盘,就是装着看过期的报纸,怕稍一斜视,便有窥探他人隐私之嫌。我们动作小心谨慎,不敢冒犯别人的“空间”。我的晚餐就要在这么沉闷的气氛中度过吗?

    我拿起放在面前的盐罐桌上惟一的盐罐,递给右边的女士,“我觉得青豆有些淡,您或者您右边的客人需要盐吗?”我微笑着说。她愣了一下,但马上露出笑容,向我轻声致谢。

    给自己的青豆加完盐后,她便把盐罐传给了下一位客人。不知什么时候,胡椒罐和糖罐也加入了公关的行列,餐厅里的气氛渐渐活跃起来。饭还没吃完,全桌人已经像朋友一样谈笑风生了。我们中间的冰层被一只盐罐轻而易举地打破了。

    第二天离别的时候,我们热情地互相道别。突然有一个人大声地说:“其实昨天的青豆一点也不淡!”我们会心地哈哈大笑。

    提示:有人曾慨叹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太厚,这隔膜其实很脆弱,问题是敢于先打破它的人太少。只要每人都迈出一小步,你就会发现,一句话,一个微笑,或者一只盐罐就能打破它。

    在现实生活中,自觉地利用首因效应可以帮助我们顺利地进行人际交往。

    一生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重要的第一次,也就会有很多需要重视的第一印象。比如,求职,第一次去见面试官;求人办事,第一次登门拜访;参加工作,第一次见单位同事;找对象,第一次与对方约会……这些第一次都很重要。

    因此,在现实交往中,务必在“慎初”上下功夫,力争给对方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趣味测试:

    如何才能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呢?来测试一下你首因效应的效果。

    1.与人初次会面,经过一番交谈,你能对他(她)的举止谈吐、知识能力等方面作出积极、准确的评价吗?

    A.不能B.很难说C.我想可以。

    2.你和别人告别时,下次相会的时间地点是?

    A.对方提出的B.谁也没有提这事C.我提议的。

    3.当你第一次见到某个人,你的表情是?

    A.热情诚恳,自然大方B.大大咧咧,漫不经心C.紧张局促,羞怯不安。

    4.你是否在寒暄之后,很快就找到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A.是的,对此我很敏锐B.我觉得这很难C.必须经过较长一段时间才能找到。

    5.你与人谈话时的坐姿通常是?

    A.两膝靠拢B.两腿叉开C.跷起“二郎腿”。

    6、你同他(她)谈话时,眼睛望着何处?

    A.直视对方的眼睛B.看着其他的东西或人C.盯着自己的钮扣,不停玩弄。

    7、你选择的交谈话题是?

    A.两人都喜欢的B.对方所感兴趣的C.自己所热衷的。

    8、通过第一次交谈,你们分别所占用的时间是?

    A.差不多B.他多我少C.我多于他。

    9、会面时你说话的音量总是?

    A.很低,以致别人听得较困难B.柔和而低沉C.声音高亢热情。

    10、你说话时姿态是否丰富?

    A.偶尔做些手势B.从不指手划脚C.我常用姿势补充言语表达。

    11、你讲话的速度怎么样?

    A.频率相当高B.十分缓慢C.节律适中。

    12、假若别人谈到了你兴趣索然的话题,你将?

    A.打断别人,另起一题B.显得沉闷、忍耐C.仍然认真听,从中寻找乐趣。

    评分方法:

    按照评分表计算每道题的得分,答对一题得5分,最后计算总分。

    结果分析:

    分数为0——22:首因效应差。也许你感到吃惊,因为很可能你只是依着自己的习惯行事而已。你本心是很愿意给别人一个美好印象的,可是你的不经心或缺乏体贴、或言语无趣,无形中却为来人做出关于你的错误的勾勒。必须记住交往是种艺术,而艺术是不能不修边幅的。

    分数为23——46:首因效应一般。你的表现中存在着某些令人愉快的成分,但同时又偶有不够精彩之处;这使得别人不会对你印象恶劣,却也不会产生很强的吸引力。如果你希望提高自己的魅力,首先必须心理上重视努力在“交锋”的第一回合显示出最佳形象。

    分数为47——60:首因效应好。你的适度、温和、合作给第一次见到你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对方是你工作范围抑或私人生活中的接触者,无疑他们都有与你进一步接触的愿望。你的问题只在于注意那些单向的对你“一见钟情”者。

    2.外表和内涵——影响第一印象的重要因素

    人际箴言

    人都有以第一印象定好坏的习惯,认为一个人好时,就会爱屋及乌,认为一个人不好时,就会全盘否认。

    外表是影响第一印象的首要因素,而内涵是影响第一印象的关键因素。第一印象主要是由你的外表打造的,你的外表是否清爽整齐,是让身边的人决定你是否可信的重要条件,也是别人决定如何对待你的首要条件。给别人留下第一印象,大约只需要7秒钟左右的时间,而这个第一印象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你的外表。遵循这些经验之谈,保持最佳外表应该成为你的日常习惯。

    首先要杜绝衣冠不整。你看起来一定要干净整洁,并做好随时与人们见面的准备。不管在哪里,只要是与人交往,你都要保持干净利落、平易近人,整洁的服装是一份可靠的介绍信。其次,整理好自己的心情和仪表。这时你要完全忘记自己,并专注于交往。然而,如果你为自己的外表担心,你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最首要的事情是,永远保持干净整洁。如果人们不想与你接触,你所有的人际关系技巧都会作废。

    第一印象的形成有一半以上内容与外表有关。不仅是一张漂亮的脸蛋就够了,还包括体态、气质、神情和衣着的细微差异。第一印象有大约40%的内容与声音有关。音调、语气、语速、节奏都将影响第一印象的形成。第一印象中只有少于10%的内容与言语举止有关。

    此外,握手等动作也能传递重要信息。研究发现,那些握手时目光和你直接接触、手掌干燥、坚定有力、自然摆动,而不是无力、潮湿、试探性的人,不仅能让你对他感觉良好,还将取得你的信任。

    通常,在人际交往当中,时间一般都会超过第一眼留下印象的时间。所以,之后的通过言语、思想、气质、学识等等的进一步认识后,会推翻或者认同第一眼的外表印象。所以说,第一印象在影响人际交往中是很重要的,但其中关键的因素还是一个人的内涵——除了外表以外的东西。

    我们来看这则哲理故事。

    上帝派三位前往人间,去各自完成一项使命。他吩咐第一位天使,寻找一个美貌的人;叮咛第二位天使,选拔一个能干的人;委派第三位天使,觅求一个品德高尚的人。第一位天使只用了一天,就带着一个人回来,完成了使命。第二个天使也只用了十天的时间,就带着一个人回来,完成了使命。奇怪的是,第三位天使去了整整一个月,依然没有回音。上帝等得实在心焦,下令把那位天使召回,厉声训斥道:“为什么别人早已完成了使命,而你却拖延时日,迟迟不归?”

    那位天使非常委屈,据理申辩:“尊敬的上帝!您想,一个人外貌的美丑,只消一眼就能看出;一个人才干的大小,也只要几件事情就能分辨;而一个人品德的高下,却是需要长久考察的啊!”上帝听了,感到他说得有理,立刻连连点头,表示谅解和赞同。

    外表是十分宝贵的东西,而更加宝贵的则是一个人的内在,它是让人能活得充实的关键。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内在气质,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你才会变得魅力十足,在人际场合更受欢迎。

    要给别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就要为自己塑造、设计一个良好的形象。所谓形象,从表面上看,是一个人外形在他人眼里的映像;从内质上看,则是一个人气质、风度、品行、知识、能力等内在因素的表露。

    一个新闻系的毕业生正急于寻找工作。一天,他到某报社对总编说:“你们需要一个编辑吗?”“不需要!”“那么记者呢?”“不需要!”“那么排字工人、校对呢?”“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了。”“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说着他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块精致的小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佣”。总编看了看牌子,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如果你愿意,可以到我们广告部工作。”

    这位大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牌子表达了自己的机智、乐观和素质,同时也提升了给总编留下的“第一印象”,引起其极大的兴趣,从而为自己赢得了一份满意的工作。我们可以看到,第一印象在求职中是多么重要,同时,这位总编发现了求职者形象之外的东西,那就是这位大学生可贵的能力和内涵。

    在人际交往中,良好的第一印象是打开交往大门的一把无形的钥匙。第一印象是对不熟悉的对象第一次接触后所形成的印象。初次见面时对方的仪表、风度所给我们的最初印象往往形成日后交往时的依据。一般人通常根据最初印象而将他人加以归类,然后再从这一类别系统中对这个人加以推论与作出判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人际关系的建立,往往是根据第一印象所形成的论断。先出现的信息对总印象的形成具有较大的决定力,因此,要想在别人心目中留下好的印象,应该特别慎重,即留给别人好的第一印象。

    趣味测试:

    测测你的人际沟通能力

    下面是一组沟通能力的小测试,请选择一项适合你的情形。

    1.在说明自己的重要观点时,别人却不想听你说,你会:

    A马上气愤地走开。

    B于是你也就不说完了,但你可能会很生气。

    C等等看还有没有说的机会。

    D仔细分析对方不听和自己的原因,找机会换一个方式去说。

    2.去参加老同学的婚礼回来,你很高兴,而你的朋友对婚礼的情况很感兴趣,这时你会告诉她(他):

    A详细述说从你进门到离开时所看到和感觉到的以及相关细节。

    B说些自己认为重要的。

    C朋友问什么就答什么。

    D感觉很累了,没什么好说的。

    3.你正在主持一个重要的会议,而你的一个下属却在玩弄他的手机并有声音干扰的会议现场,这时你会:

    A幽默地劝告下属不要玩手机。

    B严厉地叫下属不要玩手机。

    C装着没看见,任其发展。

    D给那位下属难堪,让其下不了台。

    4.你正在跟老板汇报工作时,你的助理急匆匆跑过来说有你一个重要客户的长途电话,这时你会:

    A说你在开会,稍后再回电话过去。

    B向老板请示后,去接电话。

    C说你不在,叫助理问对方有什么事。

    D不向老板请示,直接跑去接电话。

    5.去与一个重要的客人见面,你会:

    A象平时一样随便穿着。

    B只要穿得不要太糟就可以了。

    C换一件自己认为很合适的衣服。

    D精心打扮一下。

    6.你的一位下属已经连续两天下午请了事假,第三天上午快下班的时候,他又拿着请假条过来说下午要请事假,这时你会:

    A详细询问对方因何要请假,视原因而定。

    B告诉他今天下午有一个重要的会议,不能请假。

    C你很生气,什么都没说就批准了他的请假。

    D你很生气,不理会他,不批假。

    7.你刚应聘到一家公司就任部门经理,上班不久,你了解到本来公司中就有几个同事想就任你的职位,老板不同意,才招了你。对这几位同事你会:

    A主动认识他们,了解他们的长处,争取成为朋友。

    B不理会这个问题,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C暗中打听他们,了解他们是否具有与你进行竞争的实力。

    D暗中打听他们,并找机会为难他们。

    8.与不同身份的人讲话,你会:

    A对身份低的人,你总是漫不经心的说。

    B对身份高的人说话,你总是有点紧张。

    C在不同的场合,你会用不同的态度与之讲话。

    D不管是什么场合,你都是一样的态度之与讲话。

    9.你在听别人讲话时,你总是会:

    A对别人的讲话表示兴趣,记住所讲的要点。

    B请对方说出问题的重点。

    C对方老是讲些没必要的话时,你会立即打断他。

    D对方不知所云时,你就很烦躁,就去想或做别的事。

    10.在与人沟通前,你认为比较重要的是,应该了解对方的:

    A经济状况、社会地位。

    B个人修养、能力水平。

    C个人习惯、家庭背景。

    D价值观念、心理特征。

    评分方法:

    题号为1、5、8、10者,选A得1分、B得2分、C得3分、D得4分;其余题号选A得4分、B得3分、C得2分、D得1分。将10道测验题的得分加起来,就是你的总分。

    结果分析:

    如果你的总分为10—20分,说明你经常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所以你也经常不被别人所了解;许多事情本来是可以很好解决的,正是你采取了不适合的方式,所以有时把事情弄得越来越糟;但是,只要你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改掉一些不良的习惯,你随时可能获得他人理解和支持。

    如果你的总分为21—30分,说明你懂得一定的社交礼仪,尊重他人;你能通过控制自己的情绪来表达自己,并能实现一定的沟通效果;但是,你缺乏高超的沟通技巧和积极的主动性,许多事件只要你继续努力一点,你就可大功告成的。

    如果你的总分为31—40分,恭喜你,你很稳重,是控制自己情绪的高手,所以,他人一般不会轻意知道你的底细;你能不动声色的表达自己,有很高的沟通技巧和人际交往能力;只要你能明确意识到自己性格的不足,并努力优化之,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3.成见效应——第一印象的拓展和影响

    人际箴言

    财富不是永远的朋友,朋友才是永远的财富。

    一天晚上,有个女孩在机场等候登机,离起飞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于是她在机场商店买了一本书和一袋薯片,之后找了个地方坐下。

    她酷爱阅读,所以聚精会神地沉浸在书里,一个男人却让她给挪点地方好坐下。在阅读的无意中发现,那个坐在她身边的男人,竟未经允许就从放在她和他座位之间那包薯片中,随意抓起一两片,塞进嘴里。

    她对他的行为装作视而不见,也提醒自己避免在大庭广众发怒。她继续看书,并使劲地嚼着薯片,而那个偷吃薯片的贼仍然继续拿取她的薯片吃。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她也愈来愈气愤,她想:“我要不是这样宽容,一定当众让他出出丑,可恶的偷薯片贼!”每当她拿起一片薯片,他也跟着拿一片。当只剩下最后一片时,她猜测他会怎么反应。

    最后,他脸上浮现出善良的微笑,并略带拘谨。他拿起最后那片薯片,并把它分成了两片,他递给她半片,自己开心地吃着手中的另外半片。

    女孩没好气地从他手中抢过那半片薯片,心想:“天啊!这家伙还挺厚脸皮,他无礼地吃了我的薯片,连谢谢都不说一声。”

    当她的航班要登机时,她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收拾起自己的行李走向登机口,并拒绝回头看一眼那个不问自取而偷吃她薯片的家伙。她登上飞机,舒适地坐在座位上,然后又拿出那本快看完的书,当她把手伸进提包时,却意外而吃惊地摸到了一包还没开封的薯片!

    “如果这是我的,”她后悔地自言自语道,“那刚才自己也有份吃的那一包,就该是他的;而他却与我分享了本属于他的薯片!”

    可是已经太迟了,她无法道歉了。飞机进入云层,她望着厚厚的白云,心情是那样的沉重和难受,那个不问自取的偷薯片的贼,竟然是自己。

    这完全成见效应造成的误会,因为反感我们就可能丧失交友的机会,甚至就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冲突。

    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如上节所讲,在交友、招聘、求职等社交活动中,要利用这种效应,展示给人一种极好的形象,为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然,这在社交活动中只是一种暂时的行为,更深层次的交往还需要人格及修养等。这就需要你加强在谈吐、举止、修养、礼节等各方面的素质,否则会导致另外一种效应的负面影响,那就是“成见效应”。

    成见效应常表现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事物)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形成一种好的或坏的“成见”。所以成见效应也可以称为“以点概面效应”,是主观推断的泛化、定势的结果。

    成见效应对我们的人际交往影响也很大,它左右着我们的交际,因此我们要合理利用它。我们往往在进一步的交流中给他人形成一种成见,这种或好或坏的印象会对我们的人际交往造成一定的影响。

    1965年,经济低迷,市场环境很是不好,松下电器的销售行与代理店受到严重影响,全部陷入困境。松下为了改善情况,决定彻底检讨整个销售体制,但这一举动遭到了部分销售行与代理店的反对,而且反对的声浪曰渐高涨。

    在这种隋况下,松下召集了1200家销售行的负责人进行商议。为了更好地倾听反对者的声音,更有效地与他们沟通,会议一开始,松下幸之助就说:“今天开这个会,是想知道大家关于变革销售体制的想法。请大家各抒己见。”说完,松下就请那些持反对意见的负责人发表意见。在他们发表各自意见时,他则一言不发,静静地坐在一旁倾听。等到所有人的发言都结束了,他才详细地说明了新的销售方式的推行目的及方法。令人惊讶的是,这一次,那些销售行的负责人并没有站出来反对他的这一改革,反而对新方案表示理解与支持,同意推行。

    应该说,这次通气会议的成功更多的是倾听的成功,松下表达了他的尊重与理解,消除了反对者的“成见效应”,同时赢得了他们的理解与支持。

    只有很好地理解别人说的,才能更好地说出自己的,给被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需要塑造和发挥良好的“成见效应”,这首先需要我们理解他人,让别人感受到被尊重的态度,拓展第一印象的影响。

    人们初次见面时产生的印象称第一印象,往往会影响对人以后一系列行为的解释,有先入为主的作用。人们初次相遇,总要首先观察对方的衣着、相貌、举止及其它可察觉到的动作反应,然后根据观察到的印象对对方作出一个初步的评价,虽然第一印象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根据有限的、表面的观察资料所得出来的,但由于它的新异性和双方鲜明的情绪色彩,却能在人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烙印。第一印象有时和一个人的气质相吻合,有时和一个人的气质大相径庭。不同的人会对同一个人产生不同的第一印象,如对一个蓄长发留胡须的男青年,有的人认为他流里流气,有的人却觉得他很时髦。

    因此,我们在交往中要尽量避免受第一印象的影响,要把第一印象作为一种信息储存在脑子里,且慢对一个人作出什么结论,要想对一个人理解得准确,有待于交往的进一步深化。“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仍不失为一个真理。同时,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应该努力给人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以成见效应拓宽自己的好印象,有效促进交往。

    趣味测试

    测测你是容易亲近的人吗?

    明早要早起,担心自己不能按时起床,只好调好闹钟提醒自己,这时你会把闹钟放在什么地方?

    1.一伸手就可以关到的地方。

    2.放在耳边,吵醒自己。

    3.在听力范围内,越远越好。

    结果分析:

    1.选“一伸手就可以关到的地方”

    你虽然很想拥有独立自主的坚强个性,而且凡事也表现出一副我自己来的潇洒样子,但你非常在意他人的看法。也许对方说什么你不见得会照样去做,但是你总会征询别人的意见。因为你总是认为听听,问问并不会少块肉,给别人一个面子,给自己增加一些人际关系,何乐而不为呢?

    2.选“放在耳边,吵醒自己”

    你总是那么人见人爱!你非得将闹钟放在耳畔,才能觉得自己应该可以按时起床,才能安心入睡。可以说你具有十分依赖他人的特质,也由于此特质,使你拥有平易近人的性格,具有协调能力的你很容易就融入团体中。

    3.选“在听力范围内,越远越好”

    你在一个团体中大都能够自然发挥你过人的领导能力,但是要绝对小心,别太嚣张,因为你也是最容易成为众矢之的的那种人,你做事干脆,不喜欢依赖他人,热爱自己,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不过根据统计,将闹钟放的越远越不是容易亲近的人。

    4交往的捷径——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

    人际箴言

    你不会有第二次机会给别人第一印象。

    “形象”在一般人的感觉中,只代表了对事物漠然的感情和印象,事实上,形象的内涵本来并非如此不可靠,更不应该以如此单纯、模糊的方式来表达。在人际交往中,我们的形象是可以概括为“好”或者“不好”的。

    形象是一种感觉和印象,形象无法诉说,但却是事实,甚至一个人的形象是可以用好和坏来概括的。譬如,一些国家国会议员的选举,也是一种以形象为依据的投票方式,投票数字是精确的,民众对候选人形象的抉择,最后会左右国家的施政方向。形象给外界留下的的第一感觉,留下良好的印象,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交流。

    在人际交往也是同样的,形象也是一个人的品牌。

    一个替人割草打工的男孩打电话给一位陈太太说:“您需不需要割草?”

    陈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拔掉花丛中的杂草。”

    陈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也做了。”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齐。”

    陈太太说:“我请的那人也已做了,他做的很好,谢谢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

    男孩便挂了电话,此时男孩的室友问他说:“你不是就在陈太太那割草打工吗?为什么还要打这电话?”

    男孩说:“我只是想知道我有什么地方做的好!”

    我们要首先看清自己的形象不足,要塑造自己好的形象,先要了解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只有不断地探询客户真实的评价,你才有可能知道自己的长处与短处。

    那么,赢得客户和大众的好感,并取得信赖究竟有什么好处呢?

    如果能建立良好自我的形象,博得大众之好感的人,一定很能顺利地推展新工作,当他和别人做同样的事时,也容易得到较高的评价。相反的,一个形象不好的公司或人,不管他做什么事,都容易遭致他人的怀疑。每个人都会有失败或犯错的时候,而一个形象良好的人常能得到他人的原谅,减轻错误所加诸于人的杀伤力。相反的,一个素行不良的“坏人”易受到夸大其辞的责难,人际交往肯定不会顺利。

    曾经有人说:“形象建立于误解之上。”我们的社会交往往往建立于庞大的误解之上,需要一步步来化解这种误解。这无形就加长了人际沟通的时间。譬如,顾客在选购商品或参与活动时,已非常了解商品本身或活动内容者,实在不多见。大致上,基于“一时兴起的冲动、粗略的思考=商品或活动本身的形象”来作选择者,占了大多数。多数人对某事物的同一印象,往往形成与论而导致新的事实:由此可见印象的力量之大。

    择业成功的人,总是善于把自己良好的职业形象展示给人,并博得人们承认和赞许的。所以,你只有塑造、设计良好的自我职业形象,才能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是在与他人初次见面接触时,给对方留下的形象特征是十分稳固的。

    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所起的定势效应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因此我们在初次与人接触时一定要注意自我的形象。一个人一旦留给他人较为深刻的第一印象,要想改变也很难。因此,择业者接受用人单位免试考察时,要注意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穿着打扮,整洁大方;待人接物,言谈举止得体;不失小节,讲究文明礼貌;有事业心、敬业精神和合作意识等等。这里还必须指出的是,作为大学生,尤其要处理好塑造与设计的关系。

    良好的职业形象的设计,具有“包装”性和暂时性,而唯有塑造才有稳固性和持久性。所以,无论是现在的择业者,还是未来的择业者,都应该极重视自身形象的设计,更重视自身形象的塑造,通过设计来“定型”,通过不懈的塑造培养来稳固发展,永不变形。如是,定能为择业成功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在塑造自我形象时却包含一定的随机性,对相应的环境中要审时度势,力争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多年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了一项试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一辆摆在一个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摆在相对杂乱的一个社区。他把后一辆车的车牌摘掉,并且把顶打开。结果不到一天,这辆车就被人偷走了。而前一辆车摆了一个星期也安然无事。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砸了个大洞。结果仅仅几个小时后车就不见了。

    以这项试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破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我们忽略了自我的需求,而只有保持一颗改变的心态,我们的人际能力才能有所提高。

    积极塑造自我能否顺利进行,人的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能否促使每一个人对自我形象的理解提高,能否支持自我塑造的实施是人际沟通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像破窗理论中的那个在中产阶级社区摆放的车子一样,人们的观念是受着大众的暗示性的观念而纵容的,只有对自我第一形象的支持的理念提高了,才可以将积极塑造自我的过程推行顺利。

    同什么样的人合作对你的形象产生着巨大影响。并不是要你把对自己形象不利的朋友们都甩了,但是跟什么样的人打交道确实跟你的形象有关。俗话所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与狗居,必惹蚤”,并非无稽之谈。这两句谚语都非常正确,特别是从别人将作何反应的角度讲。例如,如果你有一些地位显赫而且功成名就的朋友,人们就会想,“他一定颇有本事。否则,怎么能跟那些人在一起。”如果你的朋友全是些失败者,那么,即使这不会严重损害你的形象,那它也不会对你产生积极的影响。还有,如果你在公司里整天同那些声名狼藉的人打得火热,你的形象也会受损。要强调的是,为了塑造更好的形象,要换换朋友们,而且要搞清楚同你合作的人中,哪些人有助于你的形象塑造,哪些人则有损于你的形象。

    趣味测试:

    测你人际交往存在的弱点

    题目:如果你和朋友共事,当你们有不同意见时,你会?

    1.坚持己见。

    2.希望再和对方多沟通沟通。

    3.不想跟对方争,即使自己是对的,也不去坚持。

    4.请第三者来评理。

    结果分析:

    1.选“坚持己见”

    你是个很有主见,对自己很有信心的人。但是,可能是太有自信,似乎有成为自大主观、自我意识太强烈、不站在别人立场设想的自大狂。人与人共事,最重要的是合作关系的和谐,这种团队精神是促进人际关系的催化剂。因为,这件事是需要大家的力量合作才能完成的,如果都听你一个人的,那就根本不需要一个团体来合作了。所以,你的自信可能是你成功的条件和本钱,但也很可能是你的人际关系的致命伤。最好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就算要坚持己见,也要透过沟通让人心服口服。

    2.选“希望再和对方多沟通沟通”

    你有这种沟通习惯和观念,表示你很适合团体工作,你的人际关系也会因你的这种合群观念而拓展顺利。不过,虽然沟通是好事,但绝不要为了搞好人际关系而去沟通。因为这样一来,你会给人家虚应故事,爱表现,底子空洞的感觉。更不要因为要讨好同事而委曲自己的本意。如此一来,你的主见和个性就会荡然无存,埋没在一个团体之中,既不起眼,也不受尊重。这应该不是你所想要的吧。

    3.选“不想跟对方争,即使自己是对的,也不去坚持”

    你这种放弃自己主见和权益的做法,会让人家觉得你根本不重视这个工作,也不尊重团体中的参与。你的心态可能是怕和别人形成一种对立状态,你本身又不擅于处理这种敌我关系,所以你选择退缩让步的做法,来逃避这种敌我关系。事实上,你为成全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做让步,这种做法不但不会让你得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因此得罪许多想做事的人,这是你所想不到的吧。

    4.选“请第三者来评理”

    以第三者的角度来评断,可以说是个比较客观,不涉及个人主观意识之争的好方法,而且也避免对立的两方,直接面对面地对抗,产生敌对的状态。如果你选择这种方式来说服对方,可以想见你是个很有智能,而且是很有度量的人。你的人际关系就因为你的淡化个人主观意识,让人觉得你不是个很自大、很专制的人,这种做法不仅有利于团体作业,也会相对地提升你的公信度,将来就不会有人针对你作个人的批判了。

    5.乐于沟通——积极的人际交往意识

    人际箴言

    为别人尽最大的力量,最后就是为自己尽最大的力量。——(英)罗斯金。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被试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被试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

    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的习惯,从中我们也看到了打造第一印象也需要一定的技巧。

    通过以上几节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了“第一印象”有多么重要,而我们还应该懂得,塑造自我的良好的形象关键还在于“第一印象”之后交流,即人际交往中的思想沟通。我们来看关于第一印象的一则试验。

    在当今这个时代,单打独斗寸步难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日益频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愈显重要。要与他人进一步加深了解,就必须通过内心的沟通来实现。

    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身处何地,都免不了要跟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与他们沟通,与他们共事,积极的人际沟通意识可以给你创造机遇。好人缘可以延伸你的能力,好人缘更是你用之不尽的资源财富。很多成功人士都宣称,其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成功资本就是人缘。要培养自己的人缘就需要树立人际交往的意识,这就需要我们积极主动。

    所谓积极主动,就是在没有人要求你、监督你、驱使你的情况下,你能够自觉并出色地做好需要做的事情。我们的人生不是上天安排的,而需要我们主动去争取。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当今社会,被动意味着挨打,主动才可能占据优势地位。只有当你主动、真诚地提供帮助和建议时,沟通的成功才会伴随而来。

    树立积极地人际意识,就是渴望与全部人都成为好友的心态,就是你与周围的人普遍都保持着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说,人际关系是成功的普遍法则,那么在中国这一点尤为重要。中国的历史传统造就了中国人讲人情、重关系的习性,办事要讲人缘,成功要靠人缘,没有人缘就会处处碰壁,没有人缘在社会上站不稳吃不开。我们应该积极地控固和发展人际,树立一种积极交友的良好心态。

    为塑造成功的交友心态,我们来安排一下培养自己积极主动的七个步骤:第一步是拥有积极的态度,乐观面对人生;第二步是远离被动的习惯,从小事做起;第三步是对自己负责,把握自己的命运;第四步是积极尝试,邂逅机遇,第五步是充分准备,把握机遇;第六步是积极争取,创造机遇;第七步是积极推销自己。

    这七个步骤需要我们切身做起,由内到外逐步提升自己。

    要走向人群,与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首先需要对社交行为有一个比较健全的态度,积极主动交往使我们人际交往中应该时刻葆有的心态。然而,时至现在,并非所有的人对此都有明确的认识,尤其是那些社交冷漠的人,忽视社交的作用,仍然安于封闭式的生活状态。我们要学会积极主动地交往,让人际意识常驻我们心中。

    积极意识是需要培养的,具有积极的人际交往意识也是一种良好的交际心态。我们需要主动去交往,主动交往的结果往往是超出我们预料的。

    寒风瑟瑟,夜幕将要降临,昏暗中他差一点从她身边疾驶而过。然而,他还是发现了她,一位站在路边、面带愁容的老夫人。看得出她需要帮助,于是,他将车停到她的身边。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没有人肯停下来帮帮她。可是当她看到一个外貌寒酸、带着穷相的人微笑着向她走来的时候,她反而有些恐惧了。她不知道他是否要加害于她。他看出了她的心理活动,于是,走上前去对她说:“我是来帮助您的。您还是到车里边去等着吧,外边太冷了。我叫布莱恩。”

    老夫人的车胎爆了,这对于上了年纪的她来说,已经是不小的麻烦了。布莱恩爬到车子下面,找到一个适当的地方放上了千斤顶,不一会儿他便换上了备用胎,只剩下把螺母拧紧了。可是他却弄脏了双手,还受了一点轻伤。

    这时,老夫人摇下车窗玻璃,开始跟他谈话了。她说她住在圣路易,是从这里路过的。她真不知道该如何感谢他。她问他要多少钱,还说多点也没有问题。她无法想象如果他不停下来帮忙的话,她将怎么对付。

    布莱恩听了老夫人的话,一边把她的后备箱锁上,一边淡淡地笑了笑。他根本没有想到要钱,这并不是一份记时付费的工作,纯粹是给人家救急而已。他过去不是经常接受别人给他类似的帮助、也帮过别人吗?他从来不把这种帮忙看成交易。他告诉她,如果她非要给钱的话,下一次遇上需要帮助的人的时候,她可以把钱给他。“那就算是付钱给我了。”他最后说。

    布莱恩等着老夫人启动发动机,把车开走。然后,他才上了自己的车,在夜幕中回家而去。尽管天气阴沉寒冷,但是他的心里却很愉快。

    老夫人走了几英里,发现路边有一个小餐馆,她停下车,走进餐馆想吃点东西,在到家之前赶赶寒气。那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餐馆,里边一片冷清。

    一个女服务员走过来了。她用干净的毛巾给老夫人擦了擦潮湿的头发。她面带笑容——那种即使劳累一整天,也还那样甜美的微笑。老夫人注意到女服务员怀孕已经至少有八个月了。可是,她虽然拖着笨重的身体,还是照样对人那么和蔼周到。老夫人不明白一个如此被生活所累的人,怎么还能对陌生人这般殷勤。于是她想到了布莱恩。

    老夫人吃完了饭。女服务员过来接过她那张一百美元的整钱,返身回到里边去找零钱。可是,当她出来的时候,发现老夫人却不见了。她会在哪儿呢?她心里想。突然,她注意到餐巾纸上有些字,下边还压着四张一百美元的票子。当她读完餐巾纸上写的留言的时候,眼泪涌进了她的眼睛。那上边是这样写的:“你并不欠我什么。我刚刚得到别人的恩惠。有个人像我帮助你一样帮过我。如果你想还我钱的话,就请这样做:把你的爱心献给需要帮助的人吧。”

    那天晚上,女服务员下班回家后,躺在床上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老夫人所给的钱以及她写在餐巾纸上的话。“她是怎么知道我和丈夫这个时候非常需要钱的呢?”她想,“下个月孩子就要出生了。那时候如果没有这些钱可如何是好呢?”她知道丈夫也在为钱的事操心。他就睡在她身边。她轻轻地亲了他一下,小声说:“现在一切都没有问题了,亲爱的布莱恩。”

    乐于沟通,你也会从沟通中感受到幸福!

    作为当代人,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社会交往与人际交往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因为在当代社会,与人交流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乐于交往是一种心态,认识到它在自我内在人格力量发挥中的作用。每个人的人格品质和心理特征的陶冶,文化艺术修养的形成和发展,必须借助于社交来实现。所以,作为现代人,不仅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要交“八方友”。

    我们要树立健全的社交态度,所谓社交行为的健全态度,不仅指人们对社会交往应有正确的、健全的认识,还指人们的社交行为应力求符合某种普遍存在的并为人们承认的社会交往标准,这种标准建立在人格的平等基础之上,在积极性的推动下,容易被交往双方所接纳和认同。

    一个小公主病了,她娇憨地告诉国王,如果她能拥有月亮,病就会好。国王立刻召集全国的聪明智士,要他们想办法拿月亮。

    总理大臣说:“它远在三万五千里外,比公主的房间还大,而且是由熔化的铜所做成的。”

    魔法师说:“它有十五万里远,用绿奶酪做的,而且整整是皇宫的两倍大。”

    数学家说:“月亮远在三万里外,又圆又平像个钱币,有半个王国大,还被粘在天上,不可能有人能拿下它。”

    国王又烦又气,只好叫宫廷小丑来弹琴给他解闷。小丑问明一切后,得到了一个结论:如果这些有学问的人说得都对,那么月亮的大小一定和每个人想的一样大、一样远。所以当务之急便是要弄清楚小公主心目中的月亮到底有多大、多远。

    于是,小丑到公主房里探望公主,并顺口问公主,“月亮有多大?”“大概比我拇指的指甲小一点吧!因为我只要把拇指的指甲对着月亮就可以把它遮住了。”公主说。

    “那么有多远呢?”“不会比窗外的那棵大树高!因为有时候它会卡在树梢间。”

    “用什么做的呢?”“当然是金子!”公主斩钉截铁地回答。

    比拇指指甲还要小、比树还要矮,用金子做的月亮当然容易拿啦!小丑立刻找金匠打了个小月亮、穿上金链子,给公主当项链,公主好高兴,第二天病就好了。

    从这则寓言我们可以发现,人们较少关注顾客的真实需求,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情,结果不论多么努力,效果总是不好。而沟通才是掌握顾客的心理的最好方法。另外,选择好沟通的内容也十分重要,沟通内容选择好了,才能直入主题,简洁高效。

    趣味测试

    测试和陌生人见面测试你的人际互动

    当你和一个陌生人第一次见面时,你最反感的是:

    A跟你很疏远,不够大方。

    B主动靠近你,拍你的肩膀,跟你称兄道弟。

    C抢着讲话,油腔滑调,把你当听众。

    D不停地问你个人的问题,像身家调查一样。

    结果分析:

    A、你是一个看似沉静,但心底又有很强企图心的人。你希望能有一个圆满的人际关系,可是,你总认为主动去跟别人搭讪会很伤你的尊严,而且你认为自己有很高的人际魅力,但这只是你的个人期待,所以,一但遇到那些不能满足你心理期待的人,你就会对对方产生反感。因此,你的这种主观期待很容易得罪人,所以,当你有敌人出现时,你最好反省一下,是不是又得罪人了。

    B、自我保护心理比较强的你,对于陌生人会不自觉地想要保持距离,因为你对于自己和别人的信心都不够,所以,你下意识地会拒绝别人一开始就侵入你的私人领域,而且还不经过你的同意就触摸你的身体。因此,你会开始对他产生反感,下意识认为他不尊重你的想法和观念,在你的心目中会很自然地把他列为异类。你的敌人通常都是那种有自大倾向、不尊重你的人。所以,有时候你不要反应太过分,也许人家不是怀有恶意的。

    C、人际互动是你最不喜欢的,因为你老是处于被动的状态。我们常说,一个人的说话主动权和长度,暗示着这个人的气势强弱。如果这个人一见面把你当听众,那就是表示这个人是想把你当一个情绪发泄工具,不然就是期望一开始就把你压住,让你知道他的厉害。你会对这种人反感,表明你在气势上不想被人压过,不希望别人不尊重你的发言权。所以,你的敌人就是这些有着强烈表现欲望,类似于演讲狂的人,或者是不让你发表意见的人。尤其是油腔滑调的人,更让你觉得不值得信赖。

    D、你有轻微的自我封闭,想保有多一点个人隐私。面对这种想控制你的人,你会觉得压力很大。其实这种人只是想进一步认识你,并且希望在很短的时间内对你有更深入的了解。不过,如果他只是一味地问,而不说明自己的背景,或是不让你反问,这就暗示他是一个很有控制欲的人。

    6.重塑自我——筑起“沟通”的桥梁!

    人际箴言:

    一个永远不欣赏别人的人,也就是一个永远也不被别人欣赏的人。——汪国真。

    通过对第一印象的认识,我们了解到它的重要的,重塑自我变得刻不容缓。很多人认为自己给人的第一印象不好,影响以后的交流和进一步发展,我们在了解深层原因的时候更要学会积极重塑自我的外在形象,同事重塑自尊和自信。人际交往是我们调节情绪的重要途径,我们发展人际关系,不仅是为了对付环境变化,而且还为了使我们每天的生活井然有序,舒适合意,进而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每一个人。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情绪上的变化。有时会感到干什么都不“顺当”,有时很想找人诉说碰到的棘手问题。如果在这种时候能找到乐意为我们分担忧愁和共享欢乐的朋友听我们倾诉心中的苦恼,往往会使我们在心理上和社交方面达到和谐。

    人际关系使人们充分获得积极的经验,我们之所以进行人际交往,目的在于充分获得积极的经验,尽量减少消极的教训,交往关系能否继续维持,取决于交往双方能否从这种关系中获得更多的好处,而不是付出更大的代价。在这里,代价指的是为了建立关系而花费的时间,为了发展关系所消耗的能量,以及由于关系和社交的不协调所造成的心理压力。而好处指的是人的身心成长、自我价值感的增强、个人难以胜任的工作的完成以及处世能力的提高。

    我们是否打算改变关系,这取决于我们对关系带来的好处和代价所作的分析。当付出的代价超过获得的利益时,我们会促使关系破裂;而当关系带来的好处超过了代价时,我们又会迅速采取行动来发展这种关系。总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处于一种变动状态之中。有时,关系会进展迅速,一帆风顺;有时,关系又很快走向破裂,不欢而散。关系的变化有时起因于交往的一方或双方,有时则起因于外在的力量。

    我们还应建立自己利于人际的独立人格。人的独立人格需要为别人所接纳和悦纳,这是人感到快乐和安全感的重要因素。人小的时候,父母的爱和关照是人们被悦纳的象征,被爱的儿童在确知自己为父母所喜爱的时候,他就有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年龄稍长,和同伴们来往建立关系后,则希望自己为同伴所悦纳,希望自己所具有身心品质,包括身材、容貌、智慧、知识、应付困难情况的本领等,都为周围的人所重视,所赞赏,并占有自己适当的位置,从而能使他人对自己的人格表示认同。

    要使别人接纳和悦纳自己的人格和身心品质,自我首先必须要有人际关系的能力和魅力;要使自己与他人的交际获得成功,就必须具有与他人打交道的能力和与人交往的技巧,加快心与心的沟通。

    新加坡流传了一个鹦鹉的故事。

    有个人家买了只鹦鹉,开始教它说话,说什么呢?主人想到有人来访,按门铃后,鹦鹉若能说:“什么人?”一方面表示了礼貌与探问是谁来访,再方面如果是小偷前来光顾,也可吓走小偷。某天,有位应主人之请来修水电的工人前来,刚巧主人临时有事外出,没在家中等这位水电工。水电工按门铃,鹦鹉说:

    “什么人?”

    水电工答说:

    “修水电的!”

    可是水电工却不见主人来开门,再按一次电铃,又被问“什么人?”答说“修水电的!”还是没人开门,按了几次电铃都如此,水电工觉得奇怪,等累了就在门口坐着睡着了。主人回来看到门口睡了一个人,就问“什么人?”里头的鹦鹉立刻回答:“修水电的!”

    一般人说话如果像这只鹦鹉一样学一句,说一句,碰到真正需要沟通时就会停摆了。利用说话的“口语沟通”是最便捷的沟通方式,若能多注意说话技巧,呈现“艺术化”的效果,对沟通有许多无形的助益。常言说,旁观者清,当事者迷。人们很难直接观察自己,很难准确感觉自身行为是否得体,也很难客观评价自身能力的高低,所以需要以别人对自己的反应作为一种衡量的参数。我们必须与其他人建立关系来了解自己,增强良好的自信满满的感觉。

    趣味测试

    你的职场人际关系咋样?

    假如你走向一个熟睡的婴儿时,他忽然睁开眼睛,你认为他接着会有什么反应?

    A、哭。

    B、笑。

    C、咳嗽。

    D、闭上眼睛继续睡觉。

    结果分析:

    选A:你是个相当没有自信的人,因此很害怕与他人相处,担心泄露自己的缺点,因此常缩在自己的壳中裹足不前。如果你能再自信一点,积极与他人接触,相信你会发现外面的世界非常美好。

    选B:你是个很自信的人,交际手腕相当不错,很容易和他人打成一片,但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度自信,只陶醉在自己的世界中,而忽略了别人的感受。

    选C:你是一个相当神经质的人,非常在乎人际关系,也小心翼翼地去维护,但太过于在意别人的感觉、想法,会弄得自己精疲力竭,最好放松一下自己,以平常心来面对人际关系。

    选D:你是个相当孤僻的人,觉得和别人在一起,还不如一个人快乐自由,所以根本不愿、也觉得没必要踏入别人的世界,但工作是注重团队合作的,所以一定要好好调整自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