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全传-美好而短暂的学生时代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至亲“抛弃”,好心人收养

    与很多成功人士一样,史蒂夫·乔布斯同样有着一段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

    1955年2月24日,史蒂夫·乔布斯出生于美国的加州。他的母亲是一位未婚先孕的硕士研究生,因为生活拮据,还未出生的乔布斯就注定了被“抛弃”的命运。

    在乔布斯出生之前,他的母亲就为他选定了一个律师家庭,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能在这个家庭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如果事情按照乔布斯的母亲的计划进行,乔布斯的人生可能会是另外一个样子,但生活却跟他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

    就在史蒂夫·乔布斯呱呱坠地的一刻,律师夫妇突然宣布他们想收养的是女孩。这个改变让乔布斯的母亲猝不及防,她只得另选他人。当时,她给领养预备名单上的另一个家庭打了个电话:“我们这儿出了个意外,有个男孩,你们要收养吗?”那是一对十多年来一直想收养孩子却始终没有实现愿望的夫妇,他们接到电话后,立即欣然前往。这对夫妇很高兴能把乔布斯接到自己的家中,并向乔布斯的母亲承诺一定把他当做自己的亲生儿子来抚养。可是,乔布斯的母亲发现这对夫妻不仅没有念过大学,丈夫甚至连高中都没有上过。这和她当初的想法相差甚远,于是在之后的几个月里,乔布斯的母亲一直拒绝在领养书上签字。但这对夫妇非常喜欢乔布斯,很想将他领养回家,在多次沟通之后,这对夫妻向乔布斯的母亲保证:“一定会供孩子上大学。”就这样,刚刚出生的乔布斯进入了这个普通的美国家庭之中,他也终于有了一个完整的家。

    在很小的时候,乔布斯就展现出了与普通小孩不同的一面。他在3岁的时候,就开始搞恶作剧,他曾经把发卡放入电源插座的插孔里,仅仅是想闻一闻是什么气味。他在邻居家的摄像机前面做鬼脸,非常调皮。到了上学的年龄,乔布斯依然显得很叛逆。他上课从不听讲,也不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他还在课堂上顶撞老师。有一次,老师问班上同学,“你最不了解的问题是什么?”只见乔布斯举手答道:“我搞不懂为什么我们家一下子就变得穷了!”因为常常和老师唱反调,乔布斯总是被赶出教室。就是这个从来不向学校里任何“权势”屈服的小男孩,在长大后依然是这副模样,这种性格。

    成功后的乔布斯在回忆自己的童年时,曾说在他上小学的时候,有一位老师对他影响深刻,甚至影响了他的一生。这个人就是希尔太太,当时希尔太太在了解了乔布斯的情况后,就和乔布斯达成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协议。她对乔布斯说:“如果你能完成这些作业,你就能得到5美分。”在老师的激励下,乔布斯充分发挥了他超强的学习能力,用乔布斯自己的话说就是:“那一年我比以往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在同龄人当中,乔布斯因为早熟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就像他的老师所回忆的那样:“有点不合群,他看事物的方式与众不同。”他的一位同学曾这样描述他:“史蒂夫·乔布斯是一个孤单的、相当爱哭的男孩。我们曾经参加过一支游泳队,如果比赛失败了,他就会跑到一边哭泣,他和别的同学很难协调。”乔布斯虽然比较孤僻,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的聪明。

    这就是乔布斯的童年,这些经历对乔布斯独特人格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就是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小男孩,也许谁也没有料到他将来会成就这样一番伟业,但事实上,他的确做到了!

    天资聪颖,挚爱电子产品

    与众不同的人拥有使自己脱颖而出的东西。青少年时期的乔布斯就已经具有脱颖而出的潜质了。也正是这种与生俱来的潜质,才有了后来创办“苹果”,并将其经营为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知名企业的成功。

    也许我们可以不喜欢史蒂夫·乔布斯,但我们不能否认,他的确是个电脑天才。

    在乔布斯很小的时候,他就对电子产品,尤其是对电脑情有独钟。

    当时,乔布斯跟随养父母生活在著名的“硅谷”附近,而邻居也都是“硅谷”元老——惠普公司的职员。在这些人的影响下,乔布斯从小就很迷恋电子学。

    在乔布斯10岁的时候,他就经常拆卸一些小型的电子产品,虽然在“倒腾”这些电子产品的时候,可能会被电到,甚至会受伤,但小乔布斯依然兴致不减。所以在乔布斯很小的时候,他就弄懂了不少电子产品的工作原理,甚至像电视机之类的复杂产品对他来说也不再高深莫测。用乔布斯自己的话来说:“对我来说,这些东西已经不再神秘,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它们都是人类创造力产生的结果,而不是一些不可思议的东西。”乔布斯之所以可以做到这一点,除了聪明好学,可能和他与生俱来的天赋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就像他的一位同学所描述的:“我对乔布斯的印象非常深刻,他对事物的估计非常准确,往往用别人一半的功夫就能把整件工作做得非常成功。”

    一个惠普的工程师看他对电子产品如此痴迷,就推荐他参加了惠普公司的“发现者俱乐部”。这是个专门为年轻工程师举办的聚会,每周星期二晚上在公司的餐厅中举行。就在一次聚会中,乔布斯第一次见到了电脑,他一眼就“爱上”了这个家伙,并开始对计算机有了一个朦胧的认识。

    后来,乔布斯进入了他的中学时代。那时候,他还不善于交际,又因为他曾经跳过一级,比同级的同学都要小一岁。完全可以想象,当时这样一个不爱说话,对运动不感兴趣的小男孩,肯定无法和其他同学建立深厚的感情,更别说交朋友了。因此对乔布斯而言,最好的朋友莫过于电脑了。当一般的小孩都在做游戏的时候,乔布斯总是一个人连续好几个小时待在车库里探索电脑的奥秘,而这给他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因为被这些废弃的电子器件深深吸引,乔布斯在学校里显得更加孤僻和郁郁寡欢。可是,这并没有改变乔布斯,他依然痴迷于电子产品,独自沉醉在电子产品的世界里。

    进入新学校一个学期后,乔布斯结识了比尔·费尔南德斯,他和乔布斯一样,也是一个电子迷。除了拥有共同的爱好,两个小男孩的性格也惊人的相似——个性鲜明、特立独行,从来不会为了得到什么而去讨好任何人。因此在学校里,费尔南德斯也是不讨人喜欢的学生。就这样,两个人成了“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他们经常利用放学的时间,到学校周围捡别人丢弃的电子组件,然后找个废弃的车库在那里专心研究怎样把这些电子组件组装成电子产品。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就会找人来帮忙。

    一次乔布斯要设计一个机械装置,他把精力全都放在了设计频率计数器上。可是在制作过程中,乔布斯遇到了一些技术难题。于是,他抓起电话簿,直接拨通了比尔·休利特的电话。比尔·休利特当时是惠普的总裁。接到乔布斯的电话后,休利特并没有拒绝好学的乔布斯,他耐心回答了乔布斯的所有难题,并且邀请他到惠普实习。后来乔布斯回忆说:“我只是在电话簿上看到了他的电话,他是个好人,并没有拒绝我,我们聊了20多分钟,我向他咨询了计算机的专业知识,他耐心地回答了我,并邀请我夏天的时候去那里工作。”由此可见乔布斯对电子学的喜爱。

    可以说乔布斯的童年生活从来没有离开过电子,他对电脑的喜爱和执著,对他以后的成功有着必然的影响。就像他2005年6月12日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做演讲时所言,他的成功是串起来的生命中的点点滴滴。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乔布斯在童年的时候和其他小孩子一样,无忧无虑,天真快乐,他也许就不会有时间和心思将精力放在研究电子产品上。如果不是他儿时形成的叛逆、反传统的个性,他也许就不会经常“躲”在车库里与电脑为伴。如果乔布斯不是电子迷,他也不会和费尔南德斯成为亲密无间的朋友,而如果不认识费尔南德斯,他就没有机会结识一个叫沃兹涅克的技术天才。如果没有这些“如果”,可以想象不仅苹果公司不会存在,乔布斯也不会拥有如此之大的成功。

    三伙伴结识,研发“蓝匣子”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团队力量在成功的道路上至关重要。我们总是将那些对自己事业有帮助的人称为“贵人”,而幸运的乔布斯在16岁的时候就遇到了一位改变他人生的朋友——史蒂夫·沃兹涅克。

    我们在前面说乔布斯与费尔南德斯成了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凑巧的是,费尔南德斯家对面住的就是沃兹涅克一家。杰里·沃兹涅克是一名技术工程师,当费尔南德斯遇到电子学的技术难题时,他常常就会跑到沃兹涅克的家里请教。就这样,一来二往,杰里成了费尔南德斯的指导老师。

    可能很多人对杰里·沃兹涅克并不熟悉,但是只要懂电脑的人一定会知道他的儿子——史蒂夫·沃兹涅克,也就是Apple计算机的发明人。可以说没有他,乔布斯不可能那么容易就登上成功的顶峰。

    和乔布斯一样,杰里的儿子史蒂夫·沃兹涅克对电子产品也有着天生的兴趣,在很小的时候就喜欢修拆电子产品,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沃兹涅克对电子产品的痴迷程度和专业程度绝对在乔布斯和费尔南德斯之上。他喜欢聚精会神地研究电路板,就像沃兹涅克的妈妈所回忆的:“他在设计电路板的时候精神高度集中,别人在这个时候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引起他的注意,我要想让他注意一下别的事情,就要用铅笔戳一下他的脑袋,只有这样,他才会将眼神转移到其他的事情上。”在研究电路板的时候,沃兹涅克不但是精神高度集中的,而且悟性和思维也总是处于最佳状态。沃兹涅克一直都梦想着有一天可以创造出一台出色的计算机,但是因为电子零件的价格太昂贵,所以他必须在图纸上不断设计,他希望能以最少的芯片数量制造出让所有人都满意的计算机。

    沃兹涅克比乔布斯大5岁,但当时他已经是远近闻名的电子学小专家。沃兹涅克在10岁时就自己设计并组装了一台晶体管收音机。11岁时,他又自己组装了一台业余无线电台和计算器。13岁时,他已掌握了电子计算机的大部分原理,并设计出一台电子游戏机。对于沃兹涅克的才能,连他的父亲杰里·沃兹涅克都曾自豪地表示道:“沃兹涅克是一个电子科学领域的天才。”

    也许沃兹涅克和乔布斯天生就要成为好朋友,两个人的性格非常相似,同样孤僻,同样对老师说的话不屑一顾,同样喜欢搞恶作剧,同样是学校里调皮捣蛋的高手,最重要的是同样喜欢电子产品。当沃兹涅克的同学回忆起学生时代的沃兹涅克时,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沃兹涅克让学校的校长在操场上慌张地奔跑。当时沃兹涅克手里还拎着一个笨重的大包,里面发出滴答滴答的响声,校长发现这个黑色的大包后,怀疑里面装的是定时炸弹,于是拿起包就向操场跑去。而实际上,这只不过是沃兹涅克搞的恶作剧,他将砖块和闹钟放在包里,然后再将它放到一个隐蔽的角落,以此戏弄校长。

    即便沃兹涅克爱搞恶作剧,学习成绩也不怎么样,喜欢由着性子做事,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一名优秀的程序设计员。

    因为对电子产品同样痴迷,所以每当费尔南德斯来到家里向父亲请教问题的时候,沃兹涅克也会加入到讨论之中,并提出解决方案。就这样,沃兹涅克和费尔南德斯就渐渐熟识起来,而且沃兹涅克也成了费尔南德斯崇拜的偶像。

    1969年夏天的时候,沃兹涅克决定把更多时间放在研究电子产品上,于是他邀请费尔南德斯加入他的团队。沃兹涅克兴奋地对费尔南德斯说:“我想设计一种能达成某种特定目标的装置,比如,打开电视只需要旋转一下按钮。对于计算机,我也想设计一个按钮,一按下去,指示灯就会亮。”费尔南德斯和沃兹涅克为了能在计算机上安装沃兹涅克所说的机械装置,两个人在车库里没日没夜地做实验,尽管在炎热的夏日他们总是汗流浃背,可是这并不能浇灭他们研发这种装置的热情。他们不厌其烦地做实验,向专业的电子工程师请教问题,用低廉的价格购买各种他们所需的电子组件。最后,克服重重困难后,他们成功了,一个18岁的大男生和一个13岁的小男孩设计了类似电视按钮的装置,并根据他们在组装计算机时喝的饮料名称将之命名为“奶油苏打计算机”。

    这令他们兴奋不已,之后沃兹涅克还把这项发明向当地报纸《圣何塞信使报》的记者展示。虽然在演示的过程中,闪光灯使电源着了火,但这名记者看完沃兹涅克的演示后,依然相信这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创新。于是,在第二天的《圣何塞信使报》上,他用大篇幅描述了沃兹涅克研究的机械装置的工作原理,并不惜笔墨盛赞沃兹涅克是一名技术天才。报纸上还刊登了沃兹涅克的大幅照片。实际上,沃兹涅克设计的机械装置比打入市场的第一台功能相同的计算机装置早了五年,可见沃兹涅克的确是一个科学奇才。

    当时沃兹涅克是科罗拉多州立大学一年级学生,但因为恶搞学校管理部门的计算机而被赶出学校,不过这让他更有时间和精力去设计自己的计算机。

    就在费尔南德斯与沃兹涅克兴致勃勃地研发他们的电子装置时,乔布斯已经是霍姆斯特德高中的一名学生,而这所学校也是沃兹涅克当年上学的地方。乔布斯虽然没有见过沃兹涅克,但他在学校里早已知道了沃兹涅克的鼎鼎大名。因为在乔布斯和费尔南德斯学习的电子学课程中,任课老师总是不断向他们提及沃兹涅克,说他是最优秀的学生,几乎获得过所有学科比赛中的奖项。

    老师的夸奖让一直为自己电子学知识自豪的乔布斯感到很不服气,他想见见别人眼中的“天才”人物到底是什么样子。于是,一天费尔南德斯将乔布斯带到了他们工作的车库。在这里,乔布斯第一次见到了沃兹涅克。在观看完沃兹涅克研发的装置后,乔布斯兴奋异常,就像他后来回忆所言:“我简直惊呆了,以前我总是觉得自己在电子学方面的知识是无人可比的,可是,当我见到沃兹涅克的时候我的想法改变了。在电子学方面沃兹涅克是我遇到的第一个水平比我高的人。”

    但是相较于乔布斯的异常兴奋,沃兹涅克却多少显得有些“冷淡”,因为在他看来,乔布斯只不过是一个对各种电子器件感兴趣而在实际操作方面一无所知的小男孩。不过在后来的接触中,两个人因为性格的相似和共同的爱好,逐渐成了很好的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滔滔不绝地讨论感兴趣的话题,甚至一起搞恶作剧。

    在惶恐而孤独的中学时代,乔布斯在沃兹涅克的陪伴下不断成长,更使得乔布斯对电脑的喜爱上升为将制造电脑作为其毕生事业的理想。可以说,没有沃兹涅克,乔布斯就不可能成功创办“苹果”。

    1971年10月,16岁的乔布斯偶然在杂志上看到了一个关于“蓝匣子”的报道。报道中称这个名为“蓝匣子”的设备,可以盗取电话线路,使拥有“蓝匣子”的用户可以免费拨打电话。因为这套装置外观是一个蓝色的匣子,所以被称为“蓝匣子”。

    出于好奇,乔布斯将这则消息拿给了沃兹涅克,沃兹涅克看完后,用肯定的语气告诉乔布斯,他同样可以制造这种设备,甚至做得更好。

    既然说出了“豪言壮语”,两个人很快就不约而同地开始了“蓝匣子”的设计。尽管在设计“蓝匣子”的过程中困难重重,但他们没有泄气。没有材料他们就四处找低价的替代品,虽然遭遇了无数次的困难和失败,但他们都是不会轻易放弃的人。经过努力,他们竟然也设计出了一套可以免费盗打电话的设备,并且沃兹涅克设计的这套设备比之前的“蓝匣子”更为先进。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它不需要开关,当有人拨打电话时,这个装置就会自动启动。成功后,乔布斯得意地说:“我们简直入迷了,一个小小的匣子就能把电话打到世界各地。”

    此时,爱搞恶作剧的沃兹涅克和乔布斯仍然没有改变这个“爱好”。沃兹涅克曾经使用“蓝匣子”给罗马教廷所在地梵蒂冈打电话,声称自己是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为了增加可信度,沃兹涅克打电话的时候还特别模仿了基辛格的德国口音。他要求和当时的罗马教皇通话。当被告知罗马教皇正在睡觉时,沃兹涅克假装生气地挂了电话。

    在满足了好胜心后,具有商业天赋的乔布斯从中发现了巨大的商机,开始到处兜售他们的“蓝匣子”。刚开始蓝匣子的价格只有40美元,但是看到蓝匣子销售紧俏后,他把价格提升到了150美元。尽管这样昂贵,人们的购买热情依旧不减。很有经商头脑的乔布斯每卖出一个“蓝匣子”,都要附送一张卡片,卡片上写着一句“全世界掌握在你手中”。而这张卡片不仅成为了“蓝匣子”的宣传广告,也成了“蓝匣子”的保修卡。

    但是,随着盗打电话的人越来越多,电话公司采取了严厉措施来清查这些盗打电话和贩卖这种设备的人。于是乔布斯在经历几次险些被警察抓住的危险后,决定关门大吉。这时乔布斯已经卖出了200个“蓝匣子”,这段经历不仅为他带来了一笔不小的收益,更为他后来创办苹果公司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就是这样,两个似乎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不仅日后成为了世界级商业领袖,开创了一个个人计算机的时代,更一次次地改写了世界电子行业的历史。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