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演义悟做人之计-洞察微末,把握细节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老子曰:“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某些时候,细节具有足够的影响力,甚至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成败。注重细节的人,常常能够从细微处发现为数不多的机会,将事业不断地推向顶峰。

    1、误解带给人的是悔恨

    误解和怠惰在某些时候比作恶和欺骗还要坏事。

    ——苏联谚语

    曹操欲借献刀之计除掉董卓,不料被董卓察觉,于是把刀献上后赶忙逃走。董卓确认曹操要刺杀他后,立即展开了追捕行动。

    曹操在逃命时遇到陈宫,然后带他一起往成皋方向赶去。二人到达成皋后,天色已晚,于是曹操打算去吕伯奢家歇息一晚。吕伯奢是曹操父亲的结义兄弟,见了曹操后自然高兴。为了能够招待好曹操,他一面吩咐家人宰猪,一面骑驴去买酒。

    曹操在庄上听到庄后有磨刀声后,遂与陈宫前去窃听。曹操仅听到一句“缚而杀之,何如”便以为吕伯奢要加害与他,于是与陈宫一起将吕伯奢的家人全部杀死。两人见到被捆的猪后才发现误杀好人,于是急忙驱马离开。路上遇到吕伯奢后,曹操为斩草除根,遂将其杀害。陈宫见曹操如此不义,于是斥责他。曹操却说道:“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听后不再言语……

    正是由于误解,曹操枉杀了好人。正是由于枉杀了好人,他又故意杀人。如果他没有误解吕伯奢的家人,就不会杀了吕伯奢的全家,陈宫也不会离他而去。其实,曹操虽然说过“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他并没有完全这样做。在有些时候,他也不愿意误解他人。

    曹操败师淯水后,“路逢诸将,收集残兵”。当时,夏侯惇带领部下的青州兵下乡劫掠。平虏校尉于禁见夏侯惇胡作非为,于是率本部军沿路剿杀,以便安抚百姓。青州兵在迎拜曹操时诬陷于禁,说他赶杀青州兵马,有造反的迹象。于是,曹操率领诸将前去迎战于禁。

    于禁见曹操引兵前来,没有为自己辩解,而是安营扎寨。当有人问他为何如此时,他答道:“今贼追兵在后,不时即至;若不先准备,何以拒敌?分辩小事,退敌大事。”

    于禁刚扎好营寨,张绣便引军前来。于禁挺身出寨迎敌,其他诸将也纷纷出击,张绣大败。曹操见张绣已去,收兵点将。于禁将赶杀青州兵的经过讲给曹操听,曹操问他为什么不在下寨前分辩,他还是用前面的话作答。曹操夸奖他说道:“将军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坚垒,任谤任劳,使反败为胜,虽古之名将,何以加兹!”然后封赏了他。

    误解常常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轻则会使人与人之间产生隔阂,重则会使人丧失理智,做出本不应该做的事情。为了让人生之路上多些理解,少些悔恨,必须要及时地消除误解。

    博克那渴望的目光穿梭在形形色色的人群中。忽然间,她那修长秀丽的身影吸引住了他的视线。她穿了一条紧箍在身上的“超时髦”的牛仔裤。

    姑娘的个子十分高挑,两条修长的腿,活像个被猎人追踪的梅花鹿,再加上这种牛仔裤的修饰,显得更加完美。此情此景使博克不由自主地跟随在这位姑娘的身后。因为,这种款式的牛仔裤是他一直追求的最高理想,他是一名服装设计者。

    他希望能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接近她。可是再三斟酌,也没有找出令他满意的方法。他将一切可能想出的结识方法统统在脑子里过了一遍,但是,他对每一个办法,又一一否定了,因为要想博得这样一位姑娘的好感,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情。

    就在他想办法的同时,姑娘搭上了公共汽车,博克的行为似乎已经与大脑脱节,不由自主地跟着也上去了。他废了九牛二虎的力气才挤到姑娘跟前,开始比比划划地对她说什么,没说几句,就见她的眉头紧皱,躲闪到一边去了。

    不一会儿,姑娘下车了,而他依然紧跟着下了车。这时姑娘走到了一所房子跟前,正准备进去时,博克忙喊了一声:“姑娘,等一下。”

    姑娘转过身来注视着他。博克气喘吁吁地说:“听我把话说完,我需要和您谈谈。”

    姑娘依然不动声色地望着博克。博克继续说着:“我发誓,我这是第一次跟随一位姑娘这么长时间,因为我……我遇到了我幻想已久的……可以说是半辈子的……对我来说,您……”

    姑娘开口打断了博克的话说:“小伙子,我已经结婚了。”

    博克笑着说:“这个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关系。与我想要的也没有什么联系,我求求您啦!我可以付钱给您……”

    刚听到这里,少妇破口大骂道:“你是个疯子,给我滚!”

    博克依然对她穿的那条牛仔裤念念不忘,我只想买您的牛仔裤。少妇明白博克的意图后,脸上生起了一阵燥热。

    误解不会凭空产生,有时候是自己的表达方式引起了对方的误解,有时候是他人无意的举动引起了自己的误解。但不管是哪种现象,都应该保持理智,通过适当的方法消除双方的误解。

    一个穷人一天得到了一笔意外之财,暴富了起来。可是他虽然有了钱,却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些钱。于是他向一位邻居诉苦,邻居便开导他说:“你一向贫穷,没有智慧;现在你虽然有了钱,但依然没有智慧。你还是进城里去看看吧,那里有具备大智慧的人,你拿出些银子,就会有人教你智慧之法。”

    听了邻居的话后,他去了城里,逢人就问哪里有智慧可买。

    这时候他遇见了一位哲人,哲人诉他:“如果你遇到疑难的事,不要急着处理,先朝前走七步,然后再后退七步,这样反复做三次,智慧自然产生了。”

    “‘智慧’原来这么简单啊!”他将信将疑地回去了。

    他回到家时已是深夜,推开门后,他模模糊糊看见妻子身边睡着一个人,顿时怒起,拿出刀来便要砍下那个人的头。

    这时,他忽然想起白天哲人所说的话,心想:试一试也不迟。

    于是,他前进七步,再后退七步,反复做了两遍后,他点亮了灯,这时他发现与妻子同眠者原来是自己的母亲。

    做人心眼:

    误解常常令人陷入无意义的思考中,而且这些思考常常会加深误解。有人因误解而离开了自己的情人,有人因误解而离婚,有人因误解而失去了朋友,有人因误解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误解是一种病毒,能够医疗这种病毒的东西则是思考和时间。当看到一件令自己无法想象或难以忍受的事情时,不妨三思而后行。有了冷静的思考和检验事实的时间后,误解便会烟消云散。

    2、小信息中蕴藏着大商机

    其心不敢失于一物之细,而后可以胜天下之大。

    ——顾炎武

    曹操将战船连在一块后,便在水上与吴军进行了一场小规模的作战。结果,曹军兵败,吴军乘胜追击。周瑜担心追兵深入曹兵重地难以脱险,于是鸣金收兵。周瑜随后站在山顶上看着隔江战船,向众将问道:“江北战船如芦苇之密,操又多谋,当用何计以破之?”众将还来不及回答,只见曹军寨中的中央黄旗被风吹折。周瑜大笑道:“此不祥之兆也!”突然,“狂风大作,江中波涛拍岸。一阵风过,刮起旗角于周瑜脸上拂过”,周瑜“大叫一声,往后便倒,口吐鲜血”。

    从这简单的描述中,很难看出周瑜为什么会有如此奇怪的举动。但稍作分析,事情便会变得明朗起来。周瑜已经决定用火攻来对付曹操的战船,然而当狂风将旗角吹拂在他脸上的时候,他便意识到火攻的计策难以实现。因为风是往吴军这个方向吹来的,如果放火的话,只会烧伤自己。接着,便出现了周瑜吐血的一幕。他没有得病,而是患上了心病。

    周瑜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能够从小现象中看到成败,不能不令人佩服。

    生活中,人们同样应该具有一定的洞察力,能够从小信息中发现一些大利益,从而加快成功的步伐。

    哈默是一位有名的魔术师,平常的时候,他只是使用障眼法从大礼帽中变出一只只兔子或一束束鲜花。可是,有一次他突然变换了一个花样,从一只实实在在的“大酒桶”里跳了出来……

    他为什么会这样做呢?这是有原因的。

    当时,富兰克林·罗斯福正在竞选总统,正在逐渐走近白宫总统宝座,哈默的眼睛虽然盯着罗曼诺夫艺术品的销售生意,可是他的耳朵却在打听着总统竞选的事情,他听到了一个清晰的信息:新政。哈默的精明就在于他能利用捕捉到的信息迅速领悟,作出惊人的判断。他认为,有朝一日,只要罗斯福的新政得势,禁酒法令就会被废除。

    果然不出他的预料,富兰克林·罗斯福在1933年宣誓就职,接着就签署了一道法令:废除禁酒令。14年来,全美国都实行禁酒令,但事实上,人们一直暗中走私酒,可以说是有令不止。罗斯福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很直接,就是彻底废除禁酒令,谁想喝酒就喝个够。

    威尔·罗杰斯对罗斯福这种态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罗斯福只说了三个字:‘让人喝。’

    头两个星期,美国政府就收到1000万美元的酒税。如果他有优质啤酒,现在已经能付清国债了。”

    废除禁酒令之后,脱销的商品不是啤酒,而是装啤酒的酒桶,特别是经过处理的白橡木制成的酒桶(可用来装啤酒和威士忌的那一种),在市场上没有销售。

    自从1919年10月27日,“可恶的安德鱼·沃尔斯台德灾祸”降临到美国以来,没有人需要啤酒桶了。可是装啤酒的酒桶现在却身价百倍,特别是用经过晾干的白橡木制成的酒桶,需要量更大。这种桶板必须是白橡木板,要一寸厚,至少要经过二年的风干。自然,全美国也无法找到这样的木板。

    哈默清楚地知道在哪里可以弄到桶板,那就是苏联。

    他在苏联住了很久,苏维埃政府有哪些东西可以出口,他是一清二楚的。在两个月之前,也就是他认为罗斯福很可能当选总统的那个时候,他就发电报给苏联外贸部,以每只酒桶5美元的价格订购了几船桶板,同时,哈默立刻到安豪泽·布什酒厂,表示愿意供给他们酒桶,

    他们立刻给他一张10万美元的支票,订购了一万只酒桶,平均每只酒桶10美元,当其他酒厂得知他从苏联进口桶板的消息时,也纷纷争着向哈默订购。

    哈默洋洋自得,但他并没有预料到,运来的不是成型的桶板,而是一块块晾干了的白橡木板,还要经过加工才能制成桶板。当哈默订购的几船桶板抵达纽约时,他才发现这个问题。在全美国无法找到一家这样的加工厂,哈默感到意外,自然也很沮丧。他付给苏联人的是美国酒厂老板的订金,这些订金是向他买加工成型的酒桶的。眼下只有一条出路:立刻创办自己的桶板加工厂。

    在停泊苏联货船的布鲁克林,哈默利用纽约船坞公司的一个码头修建了一座临时的桶板加工厂,当时到处都可以找到在禁酒时期被解雇的桶板加工工人,他们都很乐意重操旧业。就是这样一家工厂,一日三班,每班8小时,每班可生产1000只酒桶。

    因为供不应求,哈默又在新泽西州的米尔敦建立了一个现代化酒桶工厂。

    禁酒令废除之日,也正好是他的酒桶从生产线上滚滚而出的时刻。安休斯、布希、库尔斯、申利和其他各家制酒厂用高价把哈默制桶公司的酒桶抢购一空。

    不少人看到哈默将大把的美元装进了腰包,眼都气红了,但也只能骂句:“这小子鬼头精,真他妈的有运气。”

    其实,哈默的成功并不是运气所至,而是因为他善于观察,能够从小信息中发现大商机,从而没有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便获得了令人艳羡的成就。

    美国企业家亚默尔公司的创始人菲利浦·亚默尔同样具有惊人的敏锐目光,他善于抓住重要的市场信息,从而获得了绝好的商机。

    美国南北战争快要结束时,市面上的猪肉价格十分昂贵。亚默尔深知,这都是战争造成的,一旦战争结束,肉价就会猛跌。

    亚默尔向来有读报的习惯。一天,他拿起一份当天的报纸,看到一则极普通的新闻报道:一个神父在南军李将军的管区遇到一群儿童,他们是李将军下属军官的孩子。孩子们抱怨说:“他们已有好些天没有吃到面包了,父亲带回来的马肉很难下咽。”亚默尔看完后,立即得出如下判断:李将军已到了宰杀战马充饥的境地,战争不会再打下去了。

    于是,亚默尔立即与当地销售商签订了以较低的价格售出一批猪肉的销售合同。条件是,交货时间推迟几天。不久,战争果然迅速结束了,猪肉的价格暴跌,亚默尔从这笔交易中轻松地赚了100万美元。

    还有一件事情,1875年春天的一个周末,亚默尔同夫人商量好外出郊游,突然报纸上一则看来并不重要的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消息报道了墨西哥的一种牲畜病例,而那种病好像是由一种瘟疫引起的。

    当时,亚默尔已开始经营肉类生意。他的目光停留在那条消息上,脑子飞快地转动着。他想,要是墨西哥真的发生了家畜瘟疫,那么美国邻近的两个州——加利福尼亚州和得克萨斯州势必将受到传染。而这两个州是美国肉类食品的供应中心,一旦发生瘟疫,整个美国的肉类供应必将严重短缺。经过一番盘算,他一把抓起电话,拨通了家庭医生的号码,问对方想不想去墨西哥做一次旅行。这个突如其来的建议使医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如何回答是好。但亚默尔不容医生多想,便请医生放下手头的一切,立即赶到他在郊外野餐的地点当面商量。

    当医生赶到郊外的时候,亚默尔已经游兴索然,他的整个身心早已被大生意占据了。他请医生立即赶到墨西哥去,实地查明一下那里是不是真的发生了瘟疫。医生第二天到了那里,迅速把所了解的情况告知了亚默尔,证实了他根据报纸的消息做出的判断准确无误。

    亚默尔掌握了这一情报后,便迅速行动起来,他集中了全部能够动用的资金在加利福尼亚州和得克萨斯州收购了大批肉牛和生猪,把它们运到美国东部。

    不久,瘟疫在加利福尼亚州和得克萨斯州传播开来,美国政府严厉禁止这两个州的一切肉类食品外运,市场上肉类食品紧缺,价格猛涨。而备货充足的亚默尔在短短几个月之内,就赚了600万美元。可亚默尔不无遗憾地说:“我本想让医生立即动身去墨西哥,他延误一天使我丢掉了100万美元。”

    从亚默尔的故事中可以发现,有些看起来很普通的信息,如果能够充分地利用,也会创造不小的价值。

    做人心眼:

    要想成为一位成功的商人,就应该练就一双敏锐的眼睛和灵敏的“嗅觉”。只有这样,才不会放走每一个获得利润的机会,甚至有可能从一个小信息中发现令所有人感到意外的大商机。正所谓“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一个有用的小信息有时候酝酿着属于你的乾坤。

    3、胜利有时就在失败背后

    通往失败的路上处处是错失了的机会。

    ——美国谚语

    张绣用贾诩之计打败曹操后,得知援军刘表起兵阻截曹军后路,于是带兵攻打曹操。曹操得知刘表屯兵安众后,令三军火速赶至安众边境。到了安众后,曹操令军士在夜间凿险开道,然后在道中暗藏奇兵。张绣带兵追至安众后与刘表会合后,见曹军人少,以为曹操已经离去,于是引兵入险道进攻曹军,结果被曹操打败。

    曹操出了安众隘口后在隘口外下寨,得知袁绍欲袭许都后,立即率军返回。张绣听说后,准备再次追击。贾诩说:“不可追也,追之必败。”刘表不想错失良机,劝动张绣与他一起赶追曹军,结果大败而回。这时,贾诩又说:“今可整兵再往追之。”张绣不信,贾诩发誓说:“今番追去,必获大胜;如其不然,请斩吾首。”这次刘表不敢同往,张绣引一军前去,果然大胜。张绣不明其因,贾诩解释说:“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操敌手。操军虽败,必有劲将为后殿,以防追兵;我兵虽锐,不能敌之也:故知必败。夫操之急于退兵者,必因许都有事;既破我追军之后,必轻车速回,不复为备;我乘其不备而更追之:故能胜也。”

    有时候,胜利就在失败背后。之所以有人在失败后不能够迅速取得胜利,是因为失败已经消磨了他们的斗志,让他们无法看清继之而来的成功机会,从而将机会白白浪费掉。然而聪明的人却不会这样做。尽管自己失败了,他们也不会陷入失败的痛苦中,而是积极地寻找生机,从而能够抓住失败背后的机会,并转败为胜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实业家哈默踏上了利比亚的土地。利比亚国王伊德里斯一世在王宫的宴会上对哈默说:“真主派您来到利比亚。”这句话表示了这位胡子全白的西奴西部落领袖对哈默的尊重与敬佩。

    哈默到了利比亚才发觉,除了美国为维持其轰炸机基地而支付的费用外,利比亚几乎无其他外来财政资助。在早年意大利占领期间,墨索里尼为寻找石油花费了千万美元而一无所获。埃索石油公司也花费了数百万美元,打了好几口井仍不出一点油,只好打道回府。另外还有壳牌公司,耗资5000万美元打出的全是废井,法国公司也好不到哪去。只是当埃索公司准备撤离时才打出了一口油井,又重新唤起人们对利比亚这块土地的兴趣,认为这里是一块聚宝盆。

    哈默到达利比亚时,正值利比亚政府准备进行第二轮出让租借地的谈判,出租地大多是原先某些公司所放弃的地域。根据利比亚法律,各国石油公司应尽快开发其租得的地域,如开不出油,就须将部分租借地归还利比亚政府。

    谈判开始后,来自9个国家的40多个公司参加了投标。这些公司大致分为三类公司:一类是财大气粗的国际性大石油公司,像埃索、美孚、壳牌等;第二类是像哈默这样的西方石油公司,它们的规模较小,但具有行业经验,利比亚也希望其参与竞争;第三类是一些投机性的转包公司,希望得标后再转手卖出,以从中渔利。

    尽管哈默同伊德里斯国王有着良好私人关系,但公司的实力是有限的。哈默与匆匆赶来的董事们分析了第二轮竞争的形势,在四块租借地上投了标。等到开标时,哈默得到了其中的两块。一块是被壳牌等几家公司组成的“沙漠绿洲”财团认为无望出油而放弃的;另一块是莫尔比石油公司耗资百万美元探出净是干井而匆匆撤走的地块。

    哈默对得标的两块地并不很满意。但他还是下了大本钱,立即开始打井。刚开始,公司在第一块租借地打的头三口井滴油不见。西方石油公司第二大股东里德坚持要撤出利比亚,说:“这里不是我们这样的小公司应该来的地方,已扔了500万美元,还能扔得起多少?”这是一番经验之谈,小公司不可能花大本钱开采这种没有几分把握的地块。但是哈默的第六感觉却促使他坚持在这里打下去,他认为不应该放弃最后的努力。

    几周后,在几家优柔寡断的大石油公司放弃的地块上,西方石油公司钻出了石油,而且这是一种异乎寻常的高级原油,含硫量极低,每天可产10万桶原油。更重要的是,这个奥吉拉油田在苏伊士运河以西,产出的石油通过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不到10天就可以运抵石油奇缺的欧洲国家。而大量的阿拉伯石油在苏伊士运河不通时,只有被迫绕道好望角,历时两个月才能运抵欧洲。与此同时,哈默的好运气又在第二块租借地上出现了。西方石油公司利用新的地震勘探技术,仅耗资100万美元就打到了一口珊瑚礁油藏,不用油泵,石油也会无休止地喷涌而出。不久又打出了第二个日产7.3万桶原油的珊瑚礁油藏。

    至此为止,哈默这个规模不大的西方石油公司竟成了利比亚最大油田的主人。他得到了比奇特尔公司的支持,着手进行一项耗资1.5亿美元的油田开发计划,要铺设一条巨大的输油管道,全长130英里,日输送原油100万桶。这条管道将成为利比亚境内最大的输油管。

    做人心眼:

    胜利和失败是一对互生的关系,短暂的失败过后就有可能是成功,短暂的成功过后也有可能是失败。不过,人人都向往成功。既然如此,就应该时时抱有成功的信念,勇敢地面对失败。只有这样,才不会因为对失败的胆怯、沮丧而造成失败背后的成功离你而去。

    4、苦等机会不如创造机会

    最能干的人并不是等待机会的人,而是能够创造机会、运用机会并最终征服机会的人。

    ——卓宾

    曹操听了庞统的建议,将战船首尾相连。看到军士在战船上调练时如履平地后,他更是高兴。谋士程昱提醒道:“船皆连锁,固是平稳;但彼若用火攻,难以回避。不可不防。”曹操不以为意,大笑道:“凡用火攻,必藉风力。方今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安有东风南风耶?吾居于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烧自己之兵也,吾何惧哉?……”

    曹操无忧之处正是周瑜急忧之处,也正是因为忧心忡忡,周瑜吐血卧病。诸葛亮知道周瑜患病后,为其开了一副药方: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周瑜见诸葛亮洞察了自己的心事,于是向诸葛亮请教。诸葛亮于是说道:“亮虽不才,曾遇异人,传授奇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诸葛亮真的能够呼风唤雨吗?当然不会。不过,他能够观察天象,这一点周瑜不如他。诸葛亮为什么不说自己能够观察天象而说自己可以通过作法能够求得三天三夜东南大风呢?其实,这是有一定的目的性的。他知道周瑜容不下他,时时处处都想除掉自己,如今周瑜正有求于自己,正好借这个机会逃脱虎穴。

    诸葛亮要借东风,周瑜求之不得,自然会对诸葛亮有求必应。于是,诸葛亮令人在离寨较远的南屏山建起了“七星坛”。接着,他打发走了鲁肃,然后向守坛将士下令:“不许擅离方位。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失口乱言。不许失惊打怪。如违令者斩!”这样以来,诸葛亮就有机会去江边与等待已久的赵云会合了。

    诸葛亮作法“呼风唤雨”,果然求得东南风。周瑜见东风已到,大事将成,于是立即派人除掉会成为后患的诸葛亮。不料,诸葛亮乘下坛之际披散着头发来当江边,登上船后顺风而去。当追兵赶来时,诸葛亮立于船头大笑,让他们回去转告周瑜:好好用兵!……

    诸葛亮是一个善于制造机会的人。他并不曾遇到异人,更不曾得到异人的传授。他之所以能够“呼风唤雨”,不过是因为他精通天文。正是因为他能够解除周瑜的心病,周瑜不得不向他求救。在周瑜向他求救的过程中,他便利用做法术巧妙地制造了一个逃跑的机会,从而安全地回到了刘备身边。

    有时候,机会不会按照人的意愿而来去自如。与其苦等机会的到来,不如反客为主,创造一个有利于自我发展的机会。

    委内瑞拉著名的石油大亨拉菲勒·杜戴拉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富豪,他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创建了价值10亿美元的巨型产业。他能够成功的原因很多,但主要一点就是他善于创造机会。

    20世纪60年代,杜戴拉已经拥有了一家玻璃制造公司,但他对此并不满足,一直渴望能进入石油行业。当得知阿根廷准备在市场上买3000万美元的丁二烯油气时,他来到了阿根廷,想看看能否获得合约。但当他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才发现他的竞争对手是实力雄厚的英国石油公司和壳牌石油公司。他虽然无法与实力强大的对手竞争,但他并不愿意就此善罢甘休。

    他了解到阿根廷牛肉生产过剩,头脑中立刻生出了一番计划。他找到了阿根廷政府说:“如果你们愿意向我买3000万美元的丁二烯,我将向你们采购3000万美元的牛肉。”当时阿根廷政府正在为牛肉的事情想办法,当听了杜戴拉的条件后,认为这是个两全其美的事,于是就把这个合约给了他。

    杜戴拉得到许诺后,迅速飞到了西班牙,当时那里的造船厂因无法正常经营而濒临倒闭,西班牙政府一直还没有想出解决办法。杜戴拉对西班牙政府说:“如果你们向我买3000万美元的牛肉,我就在你们的制造厂订购3000万美元的油轮。”

    然后,杜戴拉又马不停蹄地飞到了美国的费城,这是他最后的最关键的一次谈判,杜戴拉做了详细的准备。他对太阳石油公司的经理说:“如果你们愿意租用我在西班牙建造的3000万美元的油轮,我将向你们购买3000万美元的丁二烯油气。”太阳石油公司并没有提出异议就同意了。

    杜戴拉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地创造机会,最后终于赢得了这场跨国交易,并从此迈入了石油业。

    做人心眼:

    有时候,机会是等不来的。这时需要改变一些思维方式:与其等待机会,不如创造属于自己的机会。一个人创造机会的过程,便是积极思考的过程,是一种付出的过程。通过付出而创造的机会,其价值要远远高于等来的机会。

    5、不要将把柄留在他人手中

    得其所利,必虑其所害;乐其所成,必顾其所败。

    ——刘向

    曹操破袁绍后,令孙权遣子入朝随驾。周瑜建议道:“将军承父兄遗业,兼六郡之众,兵精粮足,将士用命,有何逼迫而欲送质于人?质一入,不得不与曹氏连和;彼有命召,不得不往:如此,则见制于人也。不如勿遣,徐观其变,别以良策御之。”孙权听取了周瑜的建议,没有遣子入朝。

    周瑜的分析很正确。如果孙权遣子入朝,无疑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为了不受他人限制,就一定不要将把柄留在他人手中。

    徐庶受制于曹操,关键是其母被曹操挪去。而当曹操想用诸葛亮的家人牵制诸葛亮时,诸葛亮却早已经将家人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使得曹操的想法落空。

    在现在社会中,要想不受制于人,重要的一点是控制自己的欲望。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别人的赠送无动于衷。

    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宋襄公在位时,子罕任司城。

    当时,有一个宋国人从山中挖出了一块璞玉。他找到子罕,将璞玉献上。

    子罕没有接受这个人的馈赠,并对这个人说:“你的心意我领了,请回吧。”

    此人以为子罕不识货,于是说道:“您可别小瞧我手中的这块石头,其实它是一块璞玉。这么贵重的宝物,您为什么不接受呢?”

    子罕知道这个人误解了他,于是说道:“我之所以不接受你馈赠的宝物,是因为我已经有宝物,不再需要其他的宝物了。”

    此人不相信有什么宝物能够比玉还珍贵,于是想看看子罕的宝物到底是什么。

    子罕解释道:“我的宝物是看不见的,它的名字叫不贪。如今,不贪是我的宝物,而璞玉是你的宝物。因此,你和我都有宝物。但如果你把自己的璞玉献给了我,而我又接受了你的馈赠,那么,你的宝物没有了,我的宝物也不见了。与其我们一起失去自己的宝物,不如我们各自拥有自己的宝物。所以,我不能够接受你的宝物。”

    此人并不甘心,非要把璞玉献给子罕不可。他灵机一动,说道:“璞玉是个好东西,肯定会令很多人眼红。我只是一个普通百姓,如果我把它据为己有,不仅不能够保住它,而且会因它失去性命。大人接受我的璞玉,其实是在救我的命啊。”

    子罕并没有被此人的言语打动,坚决不收受此人的馈赠。为了让此人安心回家,他找人把玉雕琢出来后卖掉,然后将换得的钱交给此人。

    一个人只要没有欲望,只要有回绝别人馈赠的想法,他就能够想出回绝的办法。但一个人如果有了欲望,别人馈赠的东西正好能够满足自己的欲望,这时候,即使他有回绝的办法也不愿意回绝。俗话说得好:“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短。”随着欲望得到满足的同时,束缚自己的那根无形的绳索也会变得越来越紧。

    春秋时期,列子已经到了穷困潦倒的地步。郑相子阳的宾客向子阳荐举列子,说列子是个不可多得的奇才,学问不可估量、谋略不可小看。于是子阳就派人送他数十车的谷子,希望能得到列子的鼎力相助。

    列子见子阳送谷子给他,再三拜谢,最后却拒绝了子阳的赠送,让使者又将那数十车的谷子原封不动地带了回去。

    使者见列子的态度如此坚决,只好离去。使者走后,列子的妻子对他捶胸顿足地埋怨说:“听说有道之人的家室生活都能安乐幸福,可是现在我们已经穷困潦倒,个个都饿得面黄肌瘦。相国送你粮食,你为什么不接受,这岂不是命中注定要穷困一辈子吗?”

    列子却笑着对妻子解释说:“我之所以拒收相国的粮食,是因为相国并不是真正了解我,而是听信了别人的话才给我送谷子。以后,他也会因听信别人的话怪罪于我,这是我不接受的原因。况且接受别人的供养,不为别人排忧解难,是不义;可替相国这种没有追求的人卖命,哪里算是义呢?”

    后来,正如列子所言,子阳果然不值得他去效忠。郑国人民发难,将子阳杀死了。

    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像列子这样,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从而避免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

    做人心眼:

    可以成为把柄的东西有很多,比如人情、欲望、秘密等。一旦有把柄落在他人手中,便有可能受到他人的要挟或令自己感到“难为情”,从而束缚了应有的自在生活。有人说“为人不做亏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门”,也有人说“无欲则刚”,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认真对待这些问题。

    6、分清利弊,正确取舍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孟子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时,长沙太守孙坚无意中得到了传国玉玺。孙坚死后,其子孙策得到了玉玺。

    孙策在父亲死后,先退居江南,后投靠了袁术。他是袁术的一位猛将,为袁绍立下了不少功劳。然而,孙策并不愿意屈居袁术处。在孙坚旧部朱治和袁术谋士吕范的建议下,孙坚假借报仇向袁术借兵,并表示用玉玺作抵押。袁术大喜,拨给孙策三千兵士和五百匹马。于是,孙策带领朱治、吕范、旧将程普、黄盖、韩当等起兵回江东。

    途中,孙策又得到周瑜、张昭和张纮;战败驻守曲阿的刘繇后,又将刘繇部下的猛将太史慈收于麾下。不久,孙策先后夺取了吴郡和会稽,铲除了山贼,将江南平定。如此以来,孙策据长江之险,在江东站稳脚跟。

    此时,孙策写信向袁术索回玉玺。袁术大怒,骂孙策无礼,但却无可奈何,于是决定转攻刘备。当时,刘备屯小沛,吕布屯徐州。袁术怕吕布帮助刘备,就通过送粮及联姻方式拉拢吕布。

    袁术双管齐下,一面准备攻打刘备,一面凭借手中玉玺僭称帝号,“建号仲氏,立台省等官,乘龙凤辇,祀南北郊,立冯方女为后,立子为东宫”。袁术本想立吕布女儿为东宫妃,不料吕布却将前去迎亲的韩胤送到许都,被曹操所杀。袁术大为愤怒,立即兵分七路攻打吕布。

    败后,袁术向孙策借兵报仇,孙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并把他羞辱一番。此后,袁术毫无作为,因骄奢无度而众叛亲离,于是想把玉玺送给袁绍,结果在前往冀州途中丧命。

    孙策的做法无疑是明智的。他看清了军队与玉玺的本质区别,从而做出了正确的抉择。有了玉玺,如果没有军队作为强大后盾,称王称帝不过是一场梦。要么不能够称王称帝,要么在短暂的称王称帝后被更多的实力派给除掉,从而连保身都变成了困难。

    在关键的时刻,要善于分析利弊,做出正确的取舍。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机会将舍去的东西再夺回来。

    公元616年,李渊奉命留守太原,北边的突厥曾多次以数万精兵进攻太原。为守城池,李渊派部将王康达率千余人出战,可结果却一败涂地,几乎落得个全军覆灭的下场。

    后来,李渊用计吓住了突厥兵,暂时守住了太原城。虽然突厥兵被吓走了,可是郭子和等人依靠突厥的支持和庇护,又纷纷向他挑衅,这让李渊防不胜防,隋炀帝随时都可能以失职为借口,要了他的命。

    面对内忧外患,大多数人都可能认为,李渊为自保必然会奋起反击。可出乎意料的是,李渊并没有那样做,他反而甘愿向突厥称臣,也愿意把自己所有的财宝全部进献给突厥可汗。

    很多人都不理解李渊这样做的用意,其实,他早已经分析了天下大势,决定要起兵反隋。可怎样才能反隋成功呢?惟一的办法就是西入关中。太原虽是一个军事重镇,但并不是他理想的发家基地。西入关中是最明智的选择。可是,如果太原失守,对李唐大军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损失。那么怎样才能保住太原,顺利西进呢?

    李渊当时手下多说有三四万人马,就算要与突厥决一死战,也未必能守住太原,更何况在应付突厥的同时,还要抵抗有突厥撑腰的四周盗寇,这样看来胜利的机会显然是微乎其微。而现在要进入关中,留下重兵把守显然不是一个好方法。惟一的办法就是与突厥讲和,甘愿献宝、称臣。所以李渊甘愿忍让向突厥低头。

    李渊的让步策略果然奏效,始毕可汗果然与李渊修好。

    李渊对突厥的让步,得到了突厥的许多资助,始毕可汗送他大量的马匹和士兵,李渊又乘机购买了许多马匹,这为李渊兴建一支强硬的战斗队伍,奠定了强而有力的基础。加之当时,汉人一向惧怕突厥兵的英勇善战,而李渊军中恰恰又有突厥骑兵,这一优势自然为他增长了不少势气。

    正因为李渊当时的让步,才保住了打天下的资本。虽然当时向突厥称臣,李渊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无论是名誉还是物质。可是,当时的情形,他选择让步不失为一种明智的策略。后来,李唐建国后,突厥鉴于唐朝的强大,向唐朝求和称臣,做了唐朝的臣民。李渊当时的付出与突厥称臣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几乎征服了整个欧洲的拿破仑,为了让东方人也匍伏在他的脚下,他精心组织了一支50万人的大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压向俄国。法国不宣而战,挥师跨过俄国边境,并很快切断俄国两个集团军的联系,占领了莫斯科,长驱直入。

    处在存亡之秋的俄国拼死抵抗。老帅库图佐夫临危受命担任了俄军总司令。拿破仑和库图佐夫可以说是老对头,五年前两人就有过交锋。但这次库图佐夫明显处于劣势。双方经过紧张部署后,在博罗委诺村附近拉开了战幕。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大血战,惨烈的战斗持续了一天一夜,最后俄军被迫撤离,拿破仑占领了库图佐夫的阵地。

    作为一个首领,放弃一方领地,实属无奈,但库图佐夫的放弃又不全是无奈之举。他冷静地分析了形和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发现尽管拿破仑夺取了俄军要塞,但实力已被削弱,由进攻之势转为防御之势。再者,法军长驱直入,孤军作战,如果在此长久相持下去,必然对其不利。到那时,俄军可重振雄风。于是他发布了一个让众人震惊而又大惑不解的决定——放弃莫斯科。消息传出后,人们都呼吁反对。是啊,把自己国家的首都拱手让给敌人,这是一种何等的耻辱!于是,全国响起一片“情愿战死在莫斯科,也不交给敌人”的呼声,就连沙皇也下令坚守都城。此刻,库图佐夫的心情比谁都沉重,放弃莫斯科对他也是一种屈辱,然而作为一名军事家,他清楚地意识到,假如凭一时之气,争一时输赢,坐等法国转攻,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全军覆灭最后导致国破家亡。为了顾全大局,库图佐夫顶着国内的压力,毅然下令:“现在,我命令,撤退!”时隔不久,拿破仑的军队占领了莫斯科。

    得意忘形的拿破仑没有想到,他失败的命运已由此决定了,俄国人留给他们的是一个一无所剩的废墟,继之而来的是乏粮、饥饿和严寒,法军思乡情绪上升军心涣散。拿破仑只好下令撤出莫斯科,然而已经晚了,俄国人是不会轻易放走占领他们首都的侵略者的,一场恶战,使法军四面楚歌,占领莫斯科是拿破仑一生中最大的败笔。

    做人心眼:

    在面临抉择的时候,一定要做出理智的选择。有些东西表面看起来很珍贵,但却可以通过以后的努力得到,比如金钱;有些东西看起来很普通,却能够创造出珍贵的东西,比如勤劳的双手。

    7、从内部攻破堡垒

    水可干而不可夺湿,火可灭而不可夺热,金可柔而不可夺重,石可破而不可夺坚,

    ——《任子》

    关羽是位有血性、讲义气的男子汉,要想让他投降是很困难的。然而,他在失守下邳后,却向曹操投降了。那么,关羽为什么会投降呢?关键在于张辽的劝降技巧。

    关羽被曹军诱出下邳城后,又被截断归路,只得屯兵在一座土山上。此时,张辽骑马跑上山来。几句简单的交谈过后,关羽知道张辽前来做说客,于是表示自己“今虽处绝地,视死如归”,让他速速离去。张辽此时并没有放弃劝降的念头,而是大笑道:“兄此言岂不为天下笑乎?”他的这句话深深地击中了关羽。试想,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如果被天下人笑话,那是怎样的奇耻大辱!于是,关羽反问道:“吾仗忠义而死,安得为天下笑?”

    关羽如果对张辽的那句话置之不理,张辽的劝降无疑是失败的。但是,张辽知道自己的那句话在关羽心中的分量,关羽是不可能对其置之不理的。当关羽反问他的时候,他知道自己已经成功了一半。接着,他继续说道:“兄今即死,其罪有三。”关羽自然愿闻其详。于是张辽列举了关羽的三大“罪状”:一是有负当年盟誓,不能继续帮助刘备成大事;二是不能照顾好刘备的家眷,完成不了刘备的托付重任;三是逞匹夫之勇,虽文武兼备却不思与刘备同匡汉室。

    关羽听完张辽的诉说后,遂向张辽征求意见。在这种情况下,张辽的劝降目的一步步实现了。

    如果张辽直接来劝降,无疑达不到目的。但他没有直接与关羽的顽固性格相抵触,而是迂回前进,攻破了关羽的心理防线,从而顺利地达到了目的。

    堡垒之所以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是因为堡垒的外部是坚固的,而内部是空虚的。人也是如此。一个表面看起来再坚强的人,他的心也有脆弱的时候。如果能够看到这一点,在办事的时候常常能够轻松达到目的。

    战国末期,燕国的一位将领率领燕军攻下了齐国的聊城。

    此时,聊城有人去燕国离间燕国国君和这位燕将的关系。燕将听说燕王中了聊城人的离间计后,害怕回国后被燕王诛杀,不敢回去,于是就死死把守聊城。

    齐国失了聊城后,齐王派田单率军前去夺回领地。田单在聊城苦战了一年多的时间,不仅没有攻下聊城,而且牺牲了很多士兵。正在此时,鲁仲连出现了。

    鲁仲连,齐国人。他口舌伶俐,能言善辩,而且不拘一格,能够运用多种奇特而又巧妙的计策说服别人。

    鲁仲连见齐军久久不能攻下聊城,于是前来为田单出谋划策。他给燕将写了一封信,然后让士兵用箭将信射进城中。

    鲁仲连在信中对燕将说:

    “我听说,智者不会因错过时机而失去本可以得到的好处,勇士不会因惧怕死亡而使自己的名声毁于一旦,忠臣不会因保全自己而不顾国君的安危。如今,您因一时的愤怒而固守聊城,不愿意归国,使得燕王失去了一位臣子,这是对燕王的不忠。为了保全性命,您打算与聊城同归于尽,从而不能令齐国人感到敬畏,这是对自己勇气的否定。您虽攻下了城池,却因对燕王不忠而毫无功劳可言;您虽能够暂且保住性命,却因贪生怕死欲与聊城同归于尽而毫无名声可言。您的做法只能够使你功败名灭,这是没有智慧的表现。因此,为了不失忠诚和名声,为了能够载入史册,忠臣不会离开国君,勇士不会惧怕死亡,这也正是智者的作为。此时正是有关死生、荣辱、贵贱、尊卑的关键时机,而且这个时机一去便不会复返,希望您能够认真考虑,作出超出世俗的决定。

    “楚国攻打齐国的南阳,魏国攻打齐国的平陆,而在这种紧急情况下,齐国仍然没有归顺秦国的心思。因为,齐国能够分清轻重缓急。如今,秦国大势已经形成,魏国因与秦国接壤将会受到直接的威胁;秦国一旦起兵,楚国形势便会变得非常危急。在这种情况下,楚、魏两国即使想占有齐国的领地,也会显得力不从心。因此,齐国是不会担心失去南阳和平陆的。至于聊城,齐国自然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更何况,齐国已经将楚、魏两军赶出了齐国领地,正在商讨夺回聊城,但燕王此时是不会派兵前来救援的。如此以来,您将会面临双重困难。一方面,齐国会动用全国的军队来围攻您;另一方面,您据守聊城已经长达一年,粮草辎重日益枯竭。依我所见,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聊城恐怕要被攻破。

    “而且,燕国国内已经大乱,燕王和众臣都举手无措。燕国丞相栗腹率领十万大军攻打赵国,却被赵军围困在赵国。燕国虽是万乘之国,却要削地与赵国求和,令天下人耻笑。燕国如今破烂不堪,灾祸不断,国内百姓不知何去何从。在这种情况下,您却要死守衰破的聊城,与齐国全军对抗,无疑是墨翟之守,以卵击石;您手下的将士饿得几乎要啃食人骨,根本无心拒外,如同孙膑之兵,一触即溃。这些道理都是很明显的,只要稍微动动脑筋就能够想明白。

    “我站在您的立场上考虑,认为与其死守聊城、殊死挣扎,不如保全军队、返回燕国。如果您能够把军队带回燕国,燕王肯定会非常高兴;士兵返回燕国后,能够见到自己的亲人,给亲人讲述你们在齐国如何与齐军作战的,您的功劳自然会得到燕国人的认可。如此以来,您既可以辅佐国君管理群臣,又可以安抚百姓稳住民心,功名可立。除此之外,您还有一条路可以走,就是投奔齐国。齐国会给你分封土地,让你比范蠡更加富有。您返回燕国也好,投奔齐国也罢,总之各有各的好处。希望您能够果断决策,为自己选一条路。

    “我还听说,成大事的人是不会拘泥于小节的,立大功的人是能够容忍小屈辱的,古代的管仲和曹子便是这样的人。管仲不择手段射杀齐桓公中,这是因为他想篡权;不愿意陪主人公子纠一起死,这是因为他怕死;后来被齐桓公束缚在囚车中,这是一种耻辱。如果一个人有过这三种经历,君主不会认为他是一个合格的臣子,平民百姓也不愿意接受他。如果管仲一直被囚禁,或者到死都没有被送往齐国,那么他的名字免不了会成为污秽之人和卑贱行为的代表。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奴隶都不愿意与他为伍,更何况世人!然而,管仲不以身遭囚禁为耻而以不能治理天下为耻,不以未与公子纠同死为耻而以不能够在众诸侯国中树立威望为耻,正是因此如此,它能够身带这三种令君主和百姓都不齿的行为而使齐国成为五霸之首,使得自己名扬天下而光照邻国。曹子身为鲁国大将,三战三败,使得齐国丧失了五百里的领土。如果曹子计较这三次败绩而不愿意悔过,或者无颜再见鲁国国君而刎颈自杀,那么,他的名字免不了成为败军禽将的代表。然而,曹子将三次败绩抛在一旁,返回鲁国与鲁国国君商议大计。后来,在齐桓公召集天下、会见各路诸侯时,曹子在会坛上仅凭着一把剑指着齐桓公的心口,脸色不变,言辞不乱,将三次战败带来的耻辱在一日之内洗清,令天下震动、诸侯惊骇,威信顿时盛传。如果鲁仲连和曹子这两个为了能够不受小辱而被小节约束,以至于杀身亡躯、绝世灭后,就不会立下功名,这是不智慧的。因此,远离愤怒招致的怨恨,就能够立下终身的名气;抛弃无关大局的琐碎事情,就能够定下累世的功业。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功业可以与三王争流,名气可以与天壤相比。希望您能够从中选择一条路。”

    燕将看完鲁仲连的信后,悲哭了三天,还是犹豫不决,不知如何是好。他想返回燕国,可是已经与燕王之间出现了感情上的裂痕,担心回去后会被诛杀;他想向齐国投降,可是已经杀了很多齐国俘虏,担心投降后会被齐人侮辱。他感叹地说:“与其被别人所杀,不如自杀。”随后便了解了性命。

    鲁仲连的一封书信便做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令人叹服。他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在于他的说服技巧。

    他首先指出了燕将犯了不勇、不忠、不智的错误;然后分析了当前的形势,让燕将感到手足无措;最后又站在燕将的立场上为其出谋划策。燕将在权衡利弊后,选择了自杀。

    当鲁仲连发现通过强攻的方式难以攻下聊城时,他并没有建议齐军继续攻城,而是巧妙地利用了燕将的脆弱心理达到了夺城的目的,让人叹服。

    生活中,当我们要说服某一个人或有求于某一个人时,不妨从人心入手。一旦能够融化他的心,便能够征服他,让他心甘情愿地向你认输或帮助你。

    做人心眼:

    堡垒是坚固的,如果不知道变通,只会从外部进攻,只会徒劳而返。堡垒虽然坚固,但防守堡垒的人心并不会像堡垒那样坚固。善于攻破堡垒的人,常常能够从堡垒的内部入手,先动摇人心。堡垒如此,人亦如此。一个正常的人都是有感情的,多多少少都有些顾忌。正是因为这些顾忌,每个人的人心都变得脆弱。要想征服一个人,不妨从他的顾忌入手,打开他的心房,动摇他的心。

    8、适时放弃可以得到更多

    小利,大利之贼;小祸,大祸之津。敬贪小利则大利必亡,不遗小祸则大祸必至。

    ——刘昼

    曹操挥师西进,尽管经过了长途跋涉,最终还是平定了汉中。平定汉中后,曹操按兵不动。西川百姓听说曹操攻占了东川,西川必将岌岌可危,于是人心动荡。

    为了解除危机,诸葛亮向刘备献上了一计:“曹操分军屯合淝,惧孙权也。今我若分江夏、长沙、桂阳三郡还吴,遣舌辩之士,陈说利害,令吴起兵袭合淝,牵动其势,操必勒兵南向矣。”

    刘备的使者来到孙权处说明目的后,孙权虽然知道这是刘备保存西川的策略,但同时也看到了两个实惠:一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三郡;二是此时攻打合淝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于是,孙权向合淝进兵。在这种情况下,曹操不得不回救合淝之急,刘备的危机也顺势消解了。

    刘备割让三郡换来的利益是巨大的,不仅保住了西川,还为后来夺取汉中奠定了基础。如果刘备不愿意割让三郡,只是派一个舌辩之士去游说,结果可能会是另外一番景象。因为,孙权之所以会攻打合淝,很有可能会存在这样一种想法:即使此次攻不下合淝,但至少可以得到三郡。

    因此,懂得放弃是很重要的。

    古希腊的佛里几亚国王葛第士以非常奇妙的方法在战车的轭上打了一串结。他预言:谁能打开这个结,谁就可以征服亚洲。然而,一直到公元前334年,还没有一个人能够成功地将绳结打开。这时,亚历山大率军入侵小亚细亚,他来到葛第士绳结之前,不加考虑,便拔剑砍断了绳结。后来,他果然一举占领了比希腊大50倍的波斯帝国。

    一个孩子在山里割草,被毒蛇咬伤了脚。孩子疼痛难忍,而医院在远处的小镇上。孩子毫不犹豫地用镰刀割断受伤的脚趾,然后,忍着巨痛艰难地走到医院。虽然缺少了一个脚趾,但孩子以短暂的疼痛保住了自己的生命。

    一位朋友到一家餐馆应征做钟点工。老板问:在人群密集的餐厅里,如果你发现手上的托盘不稳,即将跌落,该怎么办?许多应征者都答非所问。朋友答道:如果四周都是客人,我就要尽全力把托盘倒向自己。最后,朋友成功了。

    亚力山大果断地剑砍绳结,说明他放弃弃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小孩子果断地弄断脚趾,以短痛换取了生命;服务员果断地把即将倾倒的托盘投向自己,才保证了顾客的利益。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只有敢于放弃,才有机会获取更长远的利益。

    在放弃弃的例子中,华人首富李嘉诚先生在这方面就做出了相当惊人的举措:

    80年代,李嘉诚就有收购香港码头九龙仓的意愿。虽然李嘉诚在80年代中期已经登上了香港首席富豪的宝座,可当时他的实力和声誉还都比不上船王包玉刚。

    在李嘉诚有意于九龙仓的同时,船王包玉刚也想第一个吃掉九龙仓,以便为自己减船登陆打好基础。

    李嘉诚在收购九龙仓的时候,遭到了九龙仓故主怡和财团的强力抵抗。在这种情况下,要想顺利收购,将会付出沉重的代价。而且,包玉刚有可能还会参加这场收购战。

    李嘉诚权衡得失后,毅然把手中的1000万股九龙仓股票转给包玉刚,从中得到了丰厚的利润。

    首先,他把原来10—30元市价买的九龙仓股票以30多元脱手给包玉刚,一下子就获利数千万元。更重要的是,他可以通过包玉刚的关系,从汇丰银行那里承接和记黄埔的股票9000万股,并成为和记黄埔的董事会主席。

    李嘉诚在这次对九龙仓的战役中可谓是一本万利,他的果断放弃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这种做法颇令人玩味。

    有一个与此类似的故事:

    拥有“中国色彩第一人”称号的于西蔓回国后建立了“西蔓色彩工作室”。她将国际流行的“色彩季节理论”带到了中国,使中国女性认识到了色彩的魅力。

    于西蔓在日本主要学习的是经济方面的知识,但在毕业后,她凭着自己对色彩的爱好苦学了两年色彩方面的知识,取得了相关专业色彩的资格。在当时,她成为了全球2000多名色彩顾问中唯一的华人。

    在国外时,她观察到中国同胞的穿着经常引起别人的非议。于是,她暗暗下定决心:要让中国人也美起来。

    随后,她放弃了国外安逸的生活,毅然回到了祖国,并于1998年在北京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色彩工作室。面对中国消费群体的不同,于西蔓在刚开始时只是凭自己的主观感觉确定价位。

    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这并不能适合大多数群体,同时也违背了她的初衷。于是,她又重新做了降低价位的计划,并做了很多辅助性的工作。她的努力没有白费,最终使她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不仅仅是富婆,而且年轻的时尚一族也纷至迭来,连上了年纪的人也成了工作室的座上宾,热线咨询电话也响个不断。

    在总结自己的经验时,于西蔓说:她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懂得放弃,因为没有放弃就没有新的开始。

    于西蔓几次放弃了自己令人羡慕的工作,而重新开始,是因为她深深地了解了自己的兴趣、特点及自身的价值。

    从李嘉诚和于西蔓的故事中不难看出,学会适时放弃才是成大事者明智的选择。

    做人心眼: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不懂得放弃的人,常常不能够拥有更多。因为在很多时候,机会和好运常常蕴藏在放弃中。

    9、打破常规,出奇制胜

    太史公曰: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

    ——司马迁

    孔明兵出祁山,连战皆捷,所向披靡,造成关中的紧张局势。魏主曹睿不得不“御驾新征”,率军前往长安,抗拒蜀军。当时,出任新城太守的原蜀军降将孟达,由于既没有被曹睿重用,又被“朝中多人嫉妒”所以,便想越曹魏后方空虚之际,举兵谋反,直取洛阳,再归降诸葛亮。孟达此举若能成功,必将会与诸葛亮形成对曹魏前后夹击的战略态势,陷敌于完全不利的境地。与此同时,曹睿为了抗蜀的需要,重新起用正在宛城住闲的马马懿。孟达策划谋反的消息,被即将去往长安的司马懿得知了,在这危急时刻,他当机立断,自作主张,一方面令大军向新城进发,传令“一日要行二日之路,如迟立斩”,另一方面,他又派参军梁畿赍檄乘轻骑星夜先一步赶往新城,“教盂达等准备征进,使其不疑”,并制造司马懿大军已“离宛城,望长安去了”的假情报。孟达果然中计,丝毫未加防范。结果,几天之后,司马懿率大军突然出现在新城城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平定了这场叛乱。

    实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首先必须要想方设法隐蔽作战企图。袭击孟达一战,司马懿在这方面干得十分漂亮。当他得知孟达企图谋反的消息后,采取了一系列欺骗麻痹的手段,使孟达自以为得计,疏于戒备,为达成战斗的突然性创造了条件。

    如果想为突袭行动争取到极为宝贵的时间必须根据敌情果断灵活地实施指挥。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清楚,行动神速是实现出其不意的重要条件。但对一支军队来说,神速的行动,并不单单表现在部队的行动能力上,更重要的还体现在军事指挥员当机立断的决策水平上。当时司马懿刚刚被起用,身在宛城,并非朝中之臣。按照规矩,采取如此重大的军事行动,必须“写表申奏天子”,待奏准后才可行事。盂达也正是这样判断问题的,他认为“若司马懿闻达举事,须表奏魏主”;来回要费去月余时日!这就可以使自己从容地作好迎敌准备。但聪明的司马懿并没有死搬教条,他深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在事关安危的决策问题上,敢于先斩后奏,毅然采取了果断的行动。结果,使原先企图乘虚直袭洛阳的孟达,反被司马懿这一突然袭击打得蒙头转向。

    一个善于打破常规的人,常常能够通过出人意料的举动以奇制胜,韦尔奇便是这样的一个人。

    1981年4月,韦尔奇成为通用电气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那年他45岁,而这家已经有117年历史的公司机构臃肿,等级森严,对市场反应迟钝,在全球竞争中正走下坡路。

    在韦尔奇之前的总裁,他们只选择修补,而不去彻底改造这条船。然而,韦尔奇不断开拓创新的天性告诉他:要想在变化如此迅速的环境中生存下来,通用电气就需要一种新的观念,一种新的策略。从韦尔奇第一年进入通用时起,他就深知官僚主义和冗员的恶果,如今终于可以实施自己的计划了。

    上任初期,韦尔奇就说:“10年以后,我们希望通用电气公司会被人看作独一无二、精力旺盛、富有骨干精神的企业,成为举世无双的第一流公司。我们要使通用电气公司成为世界上获利最丰厚、经营范围高度多样化的公司,使它的每一种产品都在同类产品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通用公司有很多松散杂乱的企业,韦尔奇决定先从这些企业着手。于是,他对通用电气公司所有企业的长处和短处进行了一项仔细的研究。韦尔奇回忆当年的变革时说:“开始的时候,我的步子迈得不大。我的前任是我所崇拜的一位传奇人物,而我却要改变他所做的事情。”

    在认真研究后,韦尔奇认为,首要的任务是提高公司的股票价格。通用公司是由几百家经营性质不同、发展方向各异的企业构成的,这样的形象本身就无法取得华尔街的信任。如果要提高股票价格,必须改变公司的不良形象,这就需要一个新的组织机构来改变公司的形象。

    为此,韦尔奇提出了著名的“数一数二”的概念。他预言,美国企业界在20世纪80年代的主要敌人不是市场而是通货膨胀,它将导致全球性的增长停滞。在这种形势下,竞争行列里居中的产品销售商和服务商将没有存在的余地,如果要避免被淘汰的命运,就必须发现并参与真正能产生增长的工业门类,并做行业里的第一名或第二名。韦尔奇说,成为第一名、第二名的策略只有在通用公司采用某种“软价值”的基础上才能奏效,最重要的是“面对现实、注重质量、追求杰出以及发挥人的因素”。

    以往通用电气把子公司看作孩子,即使它们经营失败,母公司也不会将它们抛开不管。韦尔奇说这场革命需要克服这种传统,改变这种陈规陋习。通用电气大家庭内部的新标准将会使工作卓有成效。一个子公司如果经营失败,没有达到第一名或第二名,公司就会抛弃它。这样做可能会导致公司成千上万的雇员失业,但韦尔奇认定,这种改革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来讲是有益的。

    韦尔奇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改革,公司雇员减少了25%,调整为12个企业。从1995年开始,通用电气成为全球最强大的公司,市场价值总额达到了1570亿美元,1996年公司利润为74亿美元,成为美国最赚钱的公司。

    通用电气的产品种类多,从电冰箱、照明灯,到飞机引擎等都在其生产范围内,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韦尔奇还有一个资本服务公司。资本服务公司是通用电气的子公司,其实它更像是一个“核电厂”,尽管它并不耀眼,但是伴随着利润的快速增长,资本服务公司日趋成熟。华尔街一位资深分析家估计,从1991年到1996年,如果没有资本服务公司,通用电气的年营业额每年只会增加4%,而现在却翻了一番,达到9.1%。资本服务公司的经营范围很广,从信用卡服务、计算机程序设计到卫星发射,样样俱全。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资本服务公司的重要性。

    有人做过预测,假如让资本服务公司从通用电气独立出来,它将以327亿美元的营业额名列“财富500强”的第20位。

    现在,资本服务公司的经营范围不断扩大。近几年来,它开始涉足于计算机服务业和人寿保险行业。它已兼并76家公司,在海外的投资总额达数十亿美元,2000年有10亿美元的进账。

    是什么使资本服务公司获得如此的成功呢?它有一整套管理体系和行之有效的经营策略。它既有追求高速增长的雄心,还有开拓者一往无前的勇气,也有令人羡慕的庞大的市场信息网。资本服务公司的CEO盖瑞·温迪特认为,公司之所以能一往无前,最重要的是受益于与通用电气千丝万缕的关系。他说:“通用电气对我们来说,最有价值的是它的战略管理,杰克·韦尔奇不仅仅是一位杰出的总裁,也是一位卓越的战略家,他知道如何通过资本服务公司实践他的管理之道。”温迪特认为,低成本的企业文化氛围和在通用电气内部自由流通的市场信息是促使资本服务公司成为商场上佼佼者的重要因素。

    一些员工认为,杰克·韦尔奇有点贪得无厌,因为在制定资本服务公司的年利润指标上韦尔奇毫不手软,他希望资本服务公司能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在这方面,温迪特深有感触,他说:“在韦尔奇制定目标后,我使这个目标上升15%,但是韦尔奇又会把目标提高20%。”

    作为资本服务公司的主管,由温迪特及其他5人组成的高层管理团队很少在资本服务公司总部,而是经常待在市场里,密切注意市场的最新动向。

    资本服务公司主要通过为一些濒临破产的公司注销债款或承担债务的做法来挽救这些公司。1983年美国北方铁路公司陷入困境,资本服务公司承担了它的债务,将北方铁路公司变成一家出租列车的公司,而现在这是一项获利丰厚的生意。对通用公司而言,资本服务公司主要是提供大批有价值的客户。资本服务公司为通用电气旗下其他子公司的客户提供大量贷款,以帮助这些子公司,为其与客户签定大宗合同铺平道路。

    美国一位市场分析家说:“这种‘养鸡取蛋’的做法,使资本服务公司成为杰克·韦尔奇打败竞争对手最有力的一张王牌。”

    做人心眼:

    在有些时候,保守的思想是行不通的。如果一味地用原始的眼光看问题,就有可能找不到出路。这个时候,不妨改变一下自己的思维方式,用一种全新的观点和行动来解决问题。如此以来,就有可能从“山穷水尽疑无路”中摆脱出来,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10、拒绝他人有技巧

    不求事事如人意,但求问心无所愧。

    ——俚语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次经典的拒绝:

    其一:

    周瑜让诸葛瑾说服诸葛亮为东吴效力,诸葛瑾立即去驿亭见诸葛亮。两人相见,相互哭诉阔别之情。诸葛瑾哭着对诸葛亮说:“弟知伯夷、叔齐乎?”孔明暗思哥哥是来游说的,于是回答道:“夷、齐古之圣贤也。”诸葛瑾说:“夷、齐虽至饿死首阳山下,兄弟二人亦在一处。我今与你同胞共乳,乃各事其主,不能旦暮相聚。视夷、齐之为人,能无愧乎?”诸葛亮顺势说道:“兄所言者,情也;弟所守者,义也。弟与兄皆汉人。今刘皇叔乃汉室之胄,兄若能去东吴,而与弟同事刘皇叔,则上不愧为汉臣,而骨肉又得相聚,此情义两全之策也。不识兄意以为何如?”诸葛瑾本来想游说诸葛亮,没想到却被诸葛亮游说了,此时无言以对,只好离开了。

    其二:

    曹军在三江口与吴军对阵,因不悉水战大败,死伤无数。于是,曹操令蔡瑁、张允操练水军。于是,蔡、张二人立下水寨,沿江设置了二十四座水门,将大船停泊在外围作为城墙,将小船安置在大船内部作为交通工具。每到晚上,船上都点上灯火,照得满天通红。

    周瑜得知火光来自曹营后,第二天亲自前往视探。他发现曹军在练习水战的时候很有章法,大惊道:“此深得水军之妙也!”从左右口中得知曹军的水军都督是蔡瑁、张允后,周瑜暗思:二人久居江东,谙习水战,吾必设计先除此二人,然后可以破曹。正在此时,曹军发现了他们,他们急忙逃走。

    曹操知道水军操练被周瑜偷窥后,招来众将商议。他说:“前几天刚刚战败,伤了我军锐气;如今,刚刚操练水军,又被周瑜偷窥。我该用什么计谋来打败吴军呢·”这时,蒋干主动请缨,他说他在幼年时是周瑜的同窗,愿意凭三寸不烂之舌前去劝降,并能够保证马到成功。曹操大喜,遂派蒋干渡河过江东。

    蒋干径直来到周瑜寨中,周瑜大摆筵席招待他。在席上,周瑜对众官说道:“蒋干是我的同窗好友,虽然是从江北来的,但它并不是曹操的说客,你们且莫猜疑。”然后将佩剑交给太史慈,让他监酒,并吩咐道:“今日宴饮,但叙朋友交情;如有提起曹操与东吴军旅之事者,即斩之!”蒋干惊愕,不敢提及劝降之事。

    席中,周瑜让众官开怀畅饮。他说:“我从领军以来,滴酒不沾。今天见了故人,又无疑忌,应该一醉方休。”于是,席上觥筹交错,一派欢乐景象。酒至半醉,周瑜拉着蒋干的手走出帐外。他先后带蒋干参观了吴军的雄壮军士和充足粮草,然后装醉对蒋干说道:“当年与你一同求学时,我不曾想过会有今天。”蒋干说道:“凭你的才能,能够有今天的成就根本不足为过。”接着,周瑜告诉蒋干“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然后表明自己的心迹:“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说完大笑。蒋干听了周瑜的一席话后,“面如土色”,将劝降的念头彻底打消了。

    无论是诸葛亮拒绝兄长,还是周瑜拒绝蒋干,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先发制人。不过,对待不同的人,针对不同的情况,他们先发制人的方式有些不一样。诸葛亮身在东吴,再加上要拒绝的对象是自己的兄长,所以显得比较平和;而周瑜身在东吴,蒋干到自己的地盘上来劝降,于是他以气势和军威压住了蒋干,让蒋干不敢提及劝降的事情。

    生活中,为了能够摆脱一些无谓的纠缠或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一个人也要敢于拒绝他人。不过,在拒绝他人的过程中要讲究方法。

    在拒绝他人时,关键要态度和蔼。不要在他人刚开口要求时,就断然拒绝他;不要对他人的请求迅速采取反驳的态度,或流露出不高兴的表情,或者去藐视对方,坚持永不会妥协的态度等,这都是不妥当的方式。应该以和蔼可亲诚恳的态度,用别人可以接受的方式应对。

    拒绝对方时,要明确说出事实。要据实言明,不要采取模棱两可的说法,这样会导致对方摸不清你的真正意思,而产生许多误会,这就容易使彼此之间产生一种隔膜,关系越来越淡。

    拒绝时,千万不要伤害对方的自尊心。特别是对你有过帮助的人来拜访你,要你帮他做事。为了情面,的确是非常难以拒绝的。不过,只要你能表示出尊重对方的意愿,率直地讲出自己的难处,相信对方也会理解你、谅解你。

    拒绝对方,也要给对方留一个退路,留一个台阶下,也就是说要给对方留面子,要能让他自己下梯子。你必须自始至终耐心地听对方把话说完,当你完全听完对方的话后,心里有了主意时,再来说服对方,就不会使对方难堪了。

    有时拒绝不能把话完全说死,可能每个人都会遇到某个异性当面向你表示爱意,如果你不乐意接受其爱,就可用拖延法说“不”。他邀你跳舞,你可以这样回答:“以后吧,有时间我会约你的。”

    在拒绝人时,如果自己很有把握可以拒绝对方,只管与对方面对面相坐。如果要拒绝的是一个“难缠”的人,拒绝他时,最好不要和他视线直接接触,选择位置时要以斜、横为佳。

    当你知道怎样选择地点来拒绝对方时,你还要注意到时机问题。有时候,拖延一段时间,选择一个好机会,再予以拒绝,会使得原来紧张的局面完全改观,这也是一种拒绝人的技巧。

    你需要拒绝人时,不妨用下列方法试一试:

    (1)有意推托

    如“我转告她一声倒是可以,就是怕她误会了,还是你直接同她说为好”。“这件事由我出面恐怕不会太好吧”。

    (2)尽量回避

    “哦,是这样呀,我没看清楚”,“我没注意,也不是太清楚”。

    (3)故意拖延

    “今晚还有事,以后再说吧”。

    (4)保持沉默

    “嗯,让我再考虑考虑……”

    (5)另有选择

    “好是好,不过我更喜欢……我想那个会更好。”婉言回绝。“我很理解你的心情,但是这样做,对你我都没有好处,你仔细想想。”

    说起海瑞这个名字,大部分人都会把清官这个两个字与他的名字联系起来。的确,他是明朝中一位品格刚正、耿直、廉洁的清官,百姓都称他为“海青天”、“活包公”。

    海瑞为官一生,为民为国操劳一世,反对一切邪恶势力。在海瑞所到之处,贪官均闻风丧胆,百姓欢迎。

    海瑞之所以是一个受百姓爱戴的清官,与他懂得如何巧妙地拒绝一些“小人”的要求是分不开的。

    一次,在海瑞严厉地处罚仗势侵夺民田的董其昌时,一些官员来替董其昌解围,对海瑞说:“圣人不做过分的事。”

    海瑞却说:“诸公岂不知海瑞非圣人耶!”仅仅一句话,就把说客顶了回去。这句话既巧妙地表达了海瑞秉公执法严办董其昌的决心,又使得说客碰上了软钉子,无言以对,这是在拒绝一些“小人”要求时最好的办法。

    人活在世上,总会有些同窗好友,或同志、同事等朋友,相处的日子久了,自然会相互求帮忙。如果我们能办到的话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办,假若朋友提出的某些要求很过分,我们不能办到,不是我们个人力所能及的时候,这就出现了如何拒绝他人的问题。很多人往往在处理这类问题时感到很棘手,因此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拒绝,明知道一些事情办不成,可又怕伤害了朋友之间的友谊,而应承下来。那么怎样开口拒绝,才不会伤害对方呢?

    这就需要在拒绝时,让对方了解你之所以拒绝的苦衷和歉意,而且说话态度要诚恳,语言要温和。

    尽量避免模模糊糊那一类的回答。如我再考虑考虑等,这种讲法或许你自己认为表示拒绝了,可是有所求的一方可能认为对方真的替他想办法,这样一来,反而耽误了对方。所以,拒绝时不要使用语言含糊的字眼。

    做人心眼:

    当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或自己不愿意同意某些事情时,这时候就要学会拒绝。一个不会拒绝的人,只会生活在无穷尽的苦恼与郁闷中。但知道拒绝是不够的,因为不当的拒绝方式常常会破坏自己的人际关系。要想能够恰到好处的拒绝别人,要善于运用拒绝技巧。

    11、不要忽视小人物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李斯

    曹操引兵救合淝时,令夏侯渊守汉中定军山隘口,留张郃守蒙头岩等隘口。张郃吃了几次败仗后,收集败兵死守瓦口关。

    张飞、魏延二人连日攻打关口,却无济于事。于是,张飞率军撤退二十里地,然后与魏延带了几十人前去探路。途中,他们突然发现几个背着小包的人正沿着山路行走。张飞用马鞭指着这几个人对魏延说:“夺瓦口关,只在这几个百姓身上。”随后,他吩咐几个士兵前去把他们接来。张飞用好话安定他们的心思,然后从他们口中得知:有一条小路可以通向瓦口关背后。

    张飞非常高兴,将着这些百姓带入寨中,分给他们一些酒食,然后让他们带路。结果,瓦口关被顺利攻下。

    如果张飞不能够从这些百姓口中得到信息,便不能够绕到张郃背后。要想拿下瓦口关,还要付出更多的代价。然而张飞没有忽视小人物的作用,而是利用他们熟悉当地地理的优势减少了自己攻关的难度。

    其实,小人物也有大智慧。在适当的时候,他们甚至能够帮上大忙。

    春秋时期,四君子以养门客闻名,其中以孟尝君为最。据说,他府下有三千门客。一次,又有两个人前来投奔,其中一个能钻狗洞、能学狗叫;另一个会学鸡叫。除此之外,他们别无所长。孟尝君还是把他们留下了,当时许多门客都不服气,总觉得这两个人没什么能耐,和这样的人在一起觉得丢人,请孟尝君将这二人辞退。孟尝君劝他们说,世无不可用之人,有一技之长就是人才,让他们留下来吧。

    没多久,孟尝君奉命出使秦国。鉴于孟尝君的名声,秦昭王想让他留下来做相国。有人劝秦昭王说:“孟尝君是齐国人,又很有本事,如果在秦国做了相国,他不会替秦国谋利的,即便他肯为秦国出力,也一定是先想着齐国然后再考虑秦国。如果是这样,秦国不就危险了吗!”

    秦昭王听完觉得有道理,就打消了让孟尝君当相国的念头,而且把他关起来,并想找机会杀掉他。孟尝君请秦昭王的一个宠姬帮忙说情。这个宠姬说:“我想要孟尝君的白狐狸皮裘。”原来,孟尝君有一件皮衣,价值千金,天下无双。他把这件皮衣送给了秦王,秦王的宠姬只有得到了这件皮衣才肯帮忙,这确实给孟尝君出了一个难题。孟尝君很发愁,托人问遍门客,谁也想不出对策。

    正在危难之际,那个能钻狗洞学狗叫的门客说:“我想我可以弄个白狐裘。”于是,夜里他装扮成一条狗,偷偷地混进了秦王宫中储藏东西的地方,将孟尝君原先献给秦昭王的那件皮衣又偷了出来。

    孟尝君把这件皮衣献给了那个宠姬。得到白狐裘以后,秦昭王的宠姬果然没有食言,代孟尝君向秦昭王说了许多好话。秦昭王接受了宠姬的建议,把孟尝君放出了大牢。重获自由的孟尝君,立刻更换了证件,隐姓埋名,混出了咸阳城,连夜逃往齐国。

    时过不久,秦昭王后悔自己释放了孟尝君,赶紧派人去追。而此时孟尝君早已经逃走了。可是,秦昭王仍不死心,他命人继续寻找孟尝君的下落。

    半夜时分,孟尝君已逃到函谷关下,出了函谷关就相对安全了。当他们刚准备出关时,却被侍卫拦截住了。因为秦国有一条规定:鸡鸣以后才准放人通行。孟尝君担心被追兵捉住,心急如焚。这时,那个会学鸡叫的门客捏起嗓子,十分逼真地学着公鸡打鸣,使得附近公鸡也随声附和起来。侍卫听到鸡鸣声,就开关将他们放走了。孟尝君得以顺利脱逃。

    在每个人的周围,都相对性地存在着一些小人物。这些小人物虽然看似不起眼,但是在适当的时候他们有可能会起到大作用。要想让这些小人物在关键时刻帮忙,必须要善待他们。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帮助你。

    做人心眼:

    人在一生中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可以通过自己解决,有些问题可以通过大人物解决,还有些问题则需要小人物来解决。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小人物也有他们独特的价值。如果身边有一些小人物,便能够在他们的帮助下解决一些小麻烦。

    12、知己知彼,有备而战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每战必殆。

    ——《孙子》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一句军事术语,在演义中也多有体现:

    其一:

    曹操攻打南阳城时,见南阳城“城壕甚阔,水势又深”,难以靠近。于是,他令军士运土填壕、积草作梯,自己骑马绕城观察了三天。然后,他传令军士在西北角堆积柴薪,从那里登城。

    贾诩见到曹操在这三天中的所作所为后,摸透了曹操的心思。他对张绣说:“曹操绕城观察了三天,见城东南角砖土又新又旧且鹿角多被毁坏,打算从此处进攻,却在西北角积草,想迷惑我军。”随后,贾诩为张绣献上一计:让城中百姓假扮军士,在西北角虚张声势;再令精兵饱食轻装,然后藏在东南角屋内。一旦曹操乘黑爬城,便可以强烈进攻。

    曹操见东南角空虚,说道:“中吾计矣!”于是,白天仍然假装往西北角引兵,晚上却从东南角进攻。如此以来,曹操中计,“折兵五万余人,失去辎重无数”。

    其二:

    袁尚围攻袁谭时,袁谭投降曹操,曹操引兵北上。袁尚本想除掉袁谭后再回冀州,不料曹操很快攻破毛城、邯郸,直逼冀州,他不得不引兵来救。

    在这期间,曹操对尚军的举动摸得一清二楚。

    起初,曹操静候袁尚回兵。他说:“吾料袁尚必举火为号,令城中接应。吾可分兵击之。”袁尚出了滏水界口后在阳平亭屯军,果然派李孚与城内审配商议,通过举火互通音信。

    接着,李孚出了个主意:城中无粮,可以让老弱百姓出城投降,士兵隐藏在百姓后面,乘曹操没有防备而出奇制胜。第二天,曹操见冀州城上竖起“冀州百姓投降”的白旗,说道:“此是城中无粮,教老弱百姓出降,后必有兵出也。”冀州百姓刚从城中出尽,曹操的两路伏兵便冲杀出来,城中的士兵只得返回城内,坚守不出。

    曹操见城池难以攻下,遂领兵攻打袁尚。待袁尚大败后,曹操再返回攻城,最终将冀州城攻破。

    商战中同样需要做到知己知彼,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够保证在商战中更有把握战胜对手。

    在李嘉诚参与香港地铁站上盖投标时,参与竞标的有置地、太古、金门等几个大型英资企业,而且在当时,香港商界人士常说:“撼山易,撼置地难!”意在说明置地在人们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了,任何一家企业也别想与之抗衡,更别说打败它了。但是李嘉诚还是非常想与之较量一下,因为如果这次投标成功的话,长实的声誉就会扶摇直上,于是他开始积极地行动起来,他知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的道理。所以,他彻夜不眠地翻阅关于地铁及几家参与竞标公司的材料。他从中发现,在所有竞标的公司中,置地夺标的呼声最高。长实要想成功,就必须打败置地,但与这个庞然大物对阵,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置地的“本部”就在香港中区,拥有10多座摩天大楼,并且有位于未来中环地铁车站两翼的怡和大厦和置地广场,中环车站又恰恰在遮打大道上,而遮打花园广场就在遮打道的南侧。仅凭这条街道的名称及主人,就能推断出置地在中区的影响力。

    在置地还没有公开声明要竞标时,很多报纸就出版头条新闻:“置地定能夺标”、置地的竞争者只能落得“鸡蛋碰石头”的下场。事实上,报纸这样写也算不上是唱高调,因为金钟站简直就在置地的眼皮子底下,它离遮打花园广场只有短短的100多米。只要再得到金钟车站的兴建权,那么就成功地置入了中区的心脏部位,所以要想夺标就只能先压住置地这只坐山虎。可中国有句古话叫“睡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置地凭借雄厚的财力,不会容许其他财团涉足。

    要想打败置地谈何容易,但李嘉诚转念又想,“志在必得”的置地会不会“大意失荆州”呢?

    置地的创始人之一是凯瑟克家族的杰姆·凯瑟克,凯瑟克家族又是怡和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他们主张把发展目标放在海外。这样一来身为两局大班的纽璧坚,就受到股东老板的制约,在决策上必定会有所顾忌。置地这个不易洞察的薄弱之处被李嘉诚看在眼里,而好多人却被置地强大的外表蒙蔽双眼,并没有想过自负的置地是否会仔细考虑合作方的要求,是否会平等地与合作方洽谈有关事宜。

    虽然香港地铁公司是一家直属港府的公办公司,但是它不同于同期内地的国营企业单位,内地的国营企业是国家包揽一切,而港府公办公司没有政府包办这一说,政府只是给予少许的专利和优惠,其他的由企业自己履行正常的商场法则,去筹集资金、设计施工、营运经营,发展各项业务。

    李嘉诚还了解到,香港政府工务局对九龙湾车场和即将兴建地铁站的中区邮政总局原址两块地皮做了估价,二者合计估价约6亿港元,地铁公司将会以原价得到这两块地皮,然后再通过商业渠道,发展地产,获取兴建地铁的资金。

    但是,目前的状况是,香港政府虽然以估算的原价将中区邮政总局原址地皮批给地铁公司,但是它要求地铁公司全部用现金支付,地铁公司似乎非常为难,一直想把现金支付改为支付一半现金,另外一半用其他方式支付。但经过多次洽谈,仍未改变这个结果,可见港府的坚决。无奈之下,地铁公司就用高息贷款支付了地皮,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地铁公司的现行资金应该非常紧张,当下急需现金偿还贷款,才能坐享更大的利润。

    从了解到的情况,李嘉诚清楚地意识到,若想夺得金钟站地铁开发权,首要条件就是现金支付。于是,李嘉诚想到了“克敌”之法,那就是首先满足地铁公司急需资金回流的渴望,主动在投标书上提出,长江实业有限公司将单方提供现金做建费。其次,待大厦建成后,马上全部出售,所得利润,地铁公司不均等分享,地铁公司占51%,长江实业占49%。这样一来,虽然其他竞争对手也会想到将两个地盘设计成一流商业综合大厦,也有兴建大厦的能力,但是应该不会有这样不“贪财”的公司,置地更不会有这个可能,所以李嘉诚夺标的可能性也就增加了。

    李嘉诚做出这样的决定,可算是破釜沉舟,因为这笔现金会给长实带来极其沉重的负担,但是他仍然决定背水一战。做出这一决定是在1976年冬,李嘉诚可以调动的现金大约有4亿港元,香港地铁公司于一年后,正式公开接受邮政总局原址开发权招标竞投。

    夺标的核心法则是,谁开的条件最优越,谁中标的可能性就最大,相反,谁如果过多地考虑自己的利益,那么获胜的几率就越小。由于各家公司都闭口不谈自己的投标书内容,只留下记者发挥各自最大的想象力来推测花落谁家。

    据报界披露,这次有30多家大的集团公司竞标,分别是置地公司、长江实业、太古地产、金门建筑、日澳财团、辉百美公司、嘉年集团、霍英东集团、桓隆地产等,而在这些竞标者中,还属置地夺标的呼声最高,英文《南华早报》的澳籍记者在采访置地大班纽璧坚时,他虽然没有对此次竞标做任何评判,但是从他的那一句“投标结果,就是最好的答案”可见他的自信程度,然而事实并没有像置地人和广大媒体预期的一样……

    大约3个月以后,香港各报纷纷发出“长实击败置地”取得了邮政总局原址开发权竞标胜利的新闻,《工商日报》详细报道:“邮政总局原址地皮,当时的出售价为2.4亿港元,有香港中区‘地王’之称,很早就有许多大财团跃跃欲试。参与此次公开竞投的就有30多个大财团,最终花落长江实业,其结果非常出人意料。”有关媒体采访了地下铁路公司有关人士,他们透露:长江实业最终战胜其他大财团脱颖而出,主要原因是长江所提出的条件异常优越,吸引了地铁公司,取得了和地铁公司共同经营该地的开发权。

    长江实业和地下铁路公司首先签定中环站上盖开发物业协议:“地下铁路公司批准长江实业公司在地铁未来中环站上盖占地2270平方英尺,建造37层高的商厦与办公室混合的单塔型建筑物一座;而李嘉诚同意将协议签定完成后,先付给地铁公司一部分现款。还保证其余部分将分成若干次交付,而且地铁公司一定可以获利。”金钟站上盖协议,由日后续签。

    在签定协议当晚,据参加地下铁路董事局主席唐信的新闻发布会的记者报道,唐信公开与记者说:“这座建筑物会逐层售予公众,利益由地铁公司与长江分享,地铁公司则占大份……”

    长实中标,舆论界对此纷纷发表评论,一致认为此次夺标成功是“长江实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地产新秀李嘉诚“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事实也的确如此,但是有谁想过李嘉诚成功的关键在什么地方吗?舆论界认为是因为他在投资决策上的稳健和果敢,李嘉诚没有对舆论的说法给予任何回应,只是告诉大家孙子兵法中的一句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做人心眼:

    在与他人竞争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够正确权衡自己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从而采取正确的举动来保全自己或增强自己的实力。

    13、认真对待面子问题

    在所有的礼节中,自尊是最微不足道的。彬彬有礼既是有教养的流露,也意味着友善。

    ——艾·马丁

    曹操听说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后,非常愤怒,打算举兵攻打汉中。司马懿劝住曹操,并建议曹操派一人去东吴游说,说服孙权兴兵取荆州,然后乘刘备来救之际攻打汉川。

    曹操的使者满宠到了孙权处后,向孙权说明来意:“吴、魏自来无仇,皆因刘备之故,致生衅隙。魏王差某到此,约将军攻取荆州,魏王以兵临汉川,首尾夹击。破刘之后,共分疆土,誓不相侵。”孙权不知如何是好,在众谋士的建议下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派人去荆州与关羽联姻,从而试探关羽的态度;一方面向曹操表示愿意与其联合。

    孙权的使者诸葛瑾来到关羽处后,同样说明了来意:“吾主吴侯有一子,甚聪明;闻将军有一女,特来求亲。两家结好,并力破曹。此诚美事,请君侯思之。”没想到关羽听完诸葛瑾的话后勃然大怒,并口出狂言:“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诸葛瑾回东吴后,将实情详细告诉了孙权。孙权大怒,立即与曹操联合攻打荆州。不久,关羽便败走麦城,被孙权斩杀。

    如果关羽能够顾及一下孙权的面子,也不会落到这种地步。诸葛亮前往西川前就叮嘱过关羽要处理好与东吴的关系,谁料关羽在关键时刻却将诸葛亮的话忘得一干二净,不仅不能够保住荆州,而且把自己的性命也搭了进去。

    生活中,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面子问题。既要懂得给他人留面子,又要做到不因面子为难自己。

    1953年,周恩来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慰问驻旅大的苏军。在我方举行的招待宴会上,一名苏军中尉翻译总理讲话时,译错了一处,我方代表团的一位同志当场作了纠正。这使总理感到很意外,也使在场的苏联驻军司令大为恼火。因为部下在这种场合的失误使司令有些丢面子,他马上走过去,要撕下中尉的肩章和领章,宴会厅里的气氛顿时显得非常紧张。

    这时,周总理及时地为对方提供了一个“台阶”,他温和地说:“两国语言要做到恰到好处地翻译是很不容易的,也可能是我讲得不够完善。”并慢慢重述了被译错了的那段话,让翻译仔细听清,翻译准确地翻译出来,缓解了紧张气氛。总理讲完话在同苏军将领、英雄模范干杯时,还特地同翻译单独干杯。苏驻军司令和其他将领看到这一情景,在干杯时眼里都含着热泪,那位翻译被感动得举着杯久久不放。

    适当地给他人留一些面子,便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和感激,有利于与他人处好关系。除此之外,对自己来讲,在有些时候不要为了顾及面子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正所谓“死要面子活受罪”。

    乔治大学刚刚毕业,辛苦地找到了一份工作,工作不久,多年不见的叔叔前来看他。

    乔治在火车站接到叔叔以后,陪着他在这个小城转了转。眼看就要到吃饭的时间了,这让乔治心里犯了愁,身上仅剩10美元,叔叔远道而来怎么也不能太寒酸,说出去肯定会丢了面子。

    正当他为吃饭问题犯愁时,叔叔把他带到了一家小餐馆。叔叔点了几个便宜的菜,而乔治却当着服务员的面对叔叔说:“怎么能点这么便宜的菜,再点几个好菜,要不然多没面子。”叔叔没有办法只得无奈地摇摇头。

    俩人坐下来后,一会儿,他们点的菜就被侍者端了上来。乔治看着眼前的饭菜,心里七上八下,放在衣袋中的手里紧紧抓着那仅有的10元钱。钱是肯定不够的,怎么办?

    叔叔知道乔治把面子看得非常的重,他的一举一动也都被叔叔看在眼里,叔叔不住地夸赞乔治点的菜好吃,可是这时的乔治哪里有心思吃饭,还在为结账的问题而发愁。

    关键的时刻终于来了,彬彬有礼的侍者拿来了账单,径直向乔治走来,乔治吃惊地张开嘴,却什么也没说出来。

    叔叔温和地笑了,他接过侍者的账单,把钱给了侍者,侍者用怪异的眼神看了乔治一眼,转身离去了。正当他们起身离开时,乔治发现几个侍者在议论着什么,而且不时地朝他们就餐的地方观望。乔治匆忙的逃离了餐厅。

    出了餐厅后,叔叔盯着乔治说:“小伙子,我知道你把面子看得非常重要,所以你在点菜的时候我一直没有说话,明明没有钱为什么要逞英雄,点那么多昂贵的菜呢?要知道,有些时候面子并不重要。在小事上要面子,大问题上可能让你的面子全无。我这次来看你最重要的事,就是告诉你这个道理。”

    如果能够认真对待面子问题,不仅能够善待他人,也能够善待自己。

    做人心眼:

    面子问题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如果不能够妥善处理好自己的面子和他人的面子,就有可能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或危险。因此,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维护他人的面子。同时,也要防止自己被面子约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