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色-文化 美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你是你吃的东西造出来的

    我一直相信,你是你吃的东西造出来的。

    东方人较西方人矮小,完全是因为我们吃米,他们吃面。所有用面粉做的食物,都能令人类的个子高大。我虽然不是营养学家,没有什么数据来做论点,但是我能提出推翻不了的实例。

    举个最简单的,我们在大陆、香港和台湾的父母,一般身高都在五英尺二三英寸左右,但我们生的子女,如果从小送去美国念书,他们都会长出近六英尺的魁梧身材来,这是为什么?还不证明了身材和食物有关?

    在美国,孩子每天吃面包,加上喝有营养的牛奶和吃一大堆的汉堡包热狗的垃圾食物,男人个个都长得像篮球健将,女的皆有做时装模特儿的躯体。当然也有例外的,因人体的基因,有些长得不高就不高,像某些美国人,如伍迪?艾伦一样瘦小的也有,但属于少数。

    罪魁祸首应该是米饭,做起来是那么难的,要先洗米,生火,进锅,煮后还不能即刻就吃,等待蒸气把米粒焗个全熟。肚子饿时等米煮好,等个半天,饥饿的感觉就消失了,不会吃得多了。

    另一方面,面就不同。看中东人做面食,把面粉加水搓成面团,往挂炉的热壁上一贴,一下子发胀,一块薄饼就完成了,马上吃将起来,怪不得他们的身体一个个都比东方人高大。

    中国的山东人也吃面,所以山东人也比广东人大,不止大,而且美。你看林青霞和巩俐,不就是山东女神吗?山东面食传到高丽,所以韩国美女多过日本人。你去首尔,一个小时之内可以看到三个美女;你到东京,三个小时也看不到一个。他们的明星,像松坂庆子等的太少,韩国的明星则居多。

    当今香港约有十万个印度尼西亚家务助理,你星期天到她们集中的维多利亚公园看一看,个个个子都很矮小。为什么?吃米的呀,穷呀。

    营养不足,身体就矮小啦,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吃不够饱的人,一代传一代,就矮了。像老挝、柬埔寨等,人都很矮。菲律宾就不同了,菲律宾虽穷,但土地肥沃,吃没有什么问题,所以从前聘用过的菲佣,比你当今用的印度尼西亚家务助理还要高大。

    另一个更明显的例子就是日本人,战前的日本人,都矮,个个不到五英尺。他们不止吃米饭,而且不会吃肉,以鱼为生,更变本加厉地矮小。

    战后,他们在美国影响之下,开始吃面包和牛奶,身体就逐渐高大起来。在小学里,他们有配食制度,除注重营养之外,还针对各种身体的缺陷来配。像他们发现学生们个个都近视,到底为什么?研究结果,在食物中加了奥米加 3,近视就减少了。反观香港的学生,就没有政府去纠正他们的食物,最后个个都是四眼仔,和日本的一比,不是更能证明你是你吃的东西造成的吗?

    除了食物,生活习惯也能改变人类的体形,从前的日本女子小腿都很粗大,称之为大根足。大根就是萝卜,足为腿也。那是因为她们都跪在榻榻米上,身体压着脚,脚就粗了。当今她们已坐椅子,所以到了日本,你会发现她们的腿修长起来。

    去越南旅行时,经过一间女子中学,铃声一响,一大群女学生涌了出,我们在车里一看,哗,个个胸前伟大,平坦的占极小部份,这又是为什么呢?

    她们吃的也是米饭呀,也许是越南的米营养厉害吧,其他国家的稻谷一年一造或两造,越南米一年可以长出四次的米来。做成河粉之后,加了牛肉,起了作用也说不定。或者是因为其他食物造成的,如果我们深加研究,那么香港的女子吃了,也能挺胸做人吧!

    南方女子因为遗传基因,大多数是平胸的,再涂什么丰胸膏,吃什么大波丸也没有用,都是骗人的玩意儿,哪有这种便宜事呢?而且搽东西吃些药就行,那么药房赚的钱比地产商多,诺贝尔也要给你奖金了,这的确是造福人群的事嘛。

    运动也帮助不了,举重、抛链球、掷铁饼等,令到胸前肌肉更加结实,只会愈来愈平罢了;跳高、打篮球更只能把腿拉长而已。到最后,还是食物,吃面的确有用,至少好过吃饭,如果是研究胸围的话。

    最近一家出版社的日本朋友来港,要为我出一本饮食书。访问之中,我说到食物和躯体有关,他惊叫道:“我想起来了,我和女朋友去意大利时,有个乡下婆看到她,说你吃面吧,一吃面胸部就大。这居然证实了你的理论。”

    吃的讲义

    有个聚会要我去演讲,指定要一篇讲义,主题说吃。我一向没有稿就上台,正感麻烦。后来想想,也好,作一篇,今后再有人邀请就把稿交上,由旁人去念。

    吃,是一种很个人化的行为。什么东西最好吃。妈妈的菜最好吃。这是肯定的。你从小吃过什么,这个印象就深深地烙在你脑里,永远是最好的,也永远是找不回来的。

    老家前面有棵树,好大。长大了再回去看,不是那么高嘛,道理是一样的。当然,目前的食物已是人工培养,也有关系。怎么难吃也好,东方人去外国旅行,西餐一个礼拜吃下来,也想去一间蹩脚的中菜厅吃碗白饭。洋人来到我们这里,每天鲍参翅肚,最后还是发现他们躲在快餐店啃面包。

    有时,我们吃的不是食物,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乡愁。一个人懂不懂得吃,也是天生的。遗传基因决定了他们对吃没有什么兴趣的话,那么一切只是养活他们的饲料。我见过一对夫妇,每天以方便面维生。

    喜欢吃东西的人,基本上都有一种好奇心。什么都想试试看,慢慢地就变成一个懂得欣赏食物的人。对食物的喜恶大家都不一样,但是不想吃的东西你试过了没有?好吃,不好吃?试过了之后才有资格判断。没吃过你怎知道不好吃?

    吃,也是一种学问。这句话太辣,说了,很抽象。爱看书的人,除了《三国》、《水浒》和《红楼梦》,也会接触希腊的神话、拜伦的诗、莎士比亚的戏剧。

    我们喜欢吃东西的人,当然也须尝遍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佳肴。吃的文化,是交朋友最好的武器。你和宁波人谈起蟹糊、黄泥螺、臭冬瓜,他们大为兴奋。你和海外的香港人讲到云吞面,他们一定知道哪一档最好吃。你和台湾人的话题,也离不开蚵仔面线、卤肉饭和贡丸。一提起火腿,西班牙人双手握指,放在嘴边深吻一下,大声叫出:mmmmm。

    顺德人最爱谈吃了。你和他们一聊,不管天南地北,都扯到食物上面,说什么他们妈妈做的鱼皮饺天下最好。政府派了一个干部到顺德去,顺德人和他讲吃,他一提政治,顺德人又说鱼皮饺,最后干部也变成了老饕。

    全世界的东西都给你尝遍了,哪一种最好吃?笑话。怎么尝得遍?看地图,那么多的小镇,再做三辈子的人也没办法走完。有些菜名,听都没听过。对于这种问题,我多数回答:“和女朋友吃的东西最好吃。”

    的确,伴侣很重要。心情也影响一切。身体状况更能决定眼前的美食吞不吞得下去。和女朋友吃的最好,绝对不是敷衍。谈到吃,离不开喝。喝,同样是很个人化的。北方人好白酒,二锅头五粮液之类,那股味道,喝了藏在身体中久久不散。他们说什么白兰地威士忌都比不上,我就最怕了。洋人爱的餐酒我只懂得一点皮毛,反正好与坏,凭自己的感觉,绝对别去扮专家。一扮,迟早露出马脚。

    应该是绍兴酒最好喝,刚刚从绍兴回来,在街边喝到一瓶八块人民币的“太雕”,远好过什么八年十年三十年。但是最好最好的还是香港“天香楼”的。好在哪里?好在他们懂得把老的酒和新的酒调配,这种技术内地还学不到,尽管老的绍兴酒他们多的是。我帮过法国最著名的红酒厂厂主去试“天香楼”的绍兴,他们喝完惊叹东方也有那么醇的酒,这都是他们从前没喝过之故。

    老店能生存下去,一定有它们的道理,西方的一些食材铺子,如果经过了非进去买些东西不可。像米兰的 “il salumaio”的香肠和橄榄油,巴黎的 “fanchon”面包和鹅肝酱,伦敦的“forthum&; mason”果酱和红茶,布鲁塞尔 “godiva”的朱古力等等。鱼子酱还是伊朗的比俄国的好,因为从抓到一条鲟鱼,要在二十分钟之内打开肚子取出鱼子。上盐,太多了过咸,少了会坏,这种技术,也只剩下伊朗的几位老匠人会做。

    但也不一定是最贵的食物最好吃,豆芽炒豆卜,还是很高的境界。意大利人也许说是一块薄饼。我在那波里也试过,上面什么材料也没有,只是一点西红柿酱和芝士,真是好吃得要命。有些东西,还是从最难吃中变为最好吃的,像日本的所谓什么中华料理的韭菜炒猪肝,当年认为是咽不下去的东西,当今回到东京,常去找来吃。

    我喜欢吃,但嘴绝不刁。如果走多几步可以找到更好的,我当然肯花这些功夫。附近有家藐视客人胃口的快餐店,那么我宁愿这一顿不吃,也饿不死我。

    你真会吃东西!友人说。不。我不懂得吃,我只会比较。有些餐厅老板逼我赞美他们的食物,我只能说:“我吃过更好的。”但是,我所谓的“更好”,真正的老饕看在眼里,笑我旁无人也。谢谢大家。

    求精

    地球上那么多国家,有那么多的食物,算也算不完。大致上,我们只可分为两大类:东方的和西方的,也等于是吃米饭的,和吃面包的。

    “你喜欢哪一种?中菜或西餐?”这个问题,已不是问题,你在哪里出生,吃惯了什么,就喜欢什么,没得争拗,也不需要争拗。

    就算中菜千变万化,三百六十五日,天天有不同的菜肴,而你是多么爱吃中菜的西方人,连续五顿之后,总想锯块牛扒,吃片面包。同样地,我们在法国旅行,尽管生蚝多么鲜美,黑松菌鹅肝酱那么珍贵,吃得几天之后总会想:“有一碗白饭多好!”

    我们不能以自己的口味,来贬低别人的饮食文化,只要不是太过穷困的地方,都能找到美食。而怎么去发掘与享受这些异国的特色,才是作为一个国际人的基础。拼命找本国食物的人,不习惯任何其他味觉的人,都是一些可怜的人。他们不适合旅行,只能在自己的国土终老。

    做人有能力改变生涯,但他无法决定自己的出生。我很庆幸长于东方,在科技或思想自由度上也许赶不上欧美,但是对于味觉,自感比西方人丰富得多。

    当然我不会因为中国人吃尽熊掌或猴子脑感到骄傲,但在最基本上的饮食文化,东方的确比西方高出许多。举一个例子,我们所谓的三菜一汤,就没有吃个沙拉,切块牛扒那么单调。

    法国也有十几道菜的大餐,但总是一样吃完再吃下一样,不像东方人把不同的菜肴摆在眼前,任选喜恶那么自由自在。圆桌的进食,也比在长桌上,只能和左右及对面人交谈来得融洽。

    说到海鲜,我们祖先发明的清蒸,是最能保持原汁原味的烹调。西方人只懂得烧、煮和煎炸,很少看他们蒸出鱼虾蟹来。

    至于肉类和蔬菜,生炒这个方法在近年来才被西方发现。 “stir-fried”这字眼从前没见过。我们的铁锅,广东人称之为“镬”,他们的字典中没有这个器具,后来才以洋音“wok”按上去的,根本还谈不到研究南方人的“镬气”,北方人的“火候”。炖,西方人说成“双煮”(double boiled),鲜为用之。所以他们的汤,除了 consume(喝光)之外,很少是清澈的。

    拥有这些技巧之后,有时看西方的烹调节目,未免不同意他们的煮法,像煎一块鱼,还要用汤匙慢慢翻转,未上桌已经不热。又凡遇到海鲜,一定要挤大量的柠檬汁辟腥等等,更看不惯了。

    但东方人自以为饮食文化悠久和高深,就不接触西方食材,眼光未免太过狭小。最普通的奶酪芝士,不能接受就是不能接受,这是多么大的一种损失!学会了吃芝士,你就会打开另一个味觉的世界,享之不尽。喜欢他们的鱼子酱、面包和红酒,又是另外的世界。

    看不起西方饮食的人,是近视的。这也和他们不旅行有关,没吃过人家好的东西,怎知他们多么会享受?

    据调查,香港的食肆之中,歇业最快的是西餐店,这与接触得少有极大的关系。以为他们只会锯扒,只会烟熏三文鱼,只会烤羊鞍,来来去去,都是做这些给客人吃,当然要执笠了。

    中国人的毛病出在会学,而不求精。一代又一代的饮食文化流传了下来,但从没有什么大突破。自从文化大革命那段期间内,来了一个断层,后来又因广东菜的卖贵货而普及,本身的基础,已开始动摇。

    模仿西餐时,又只得一个外形,没有神髓。远的不说,邻近越南煮的河粉,汤底是多么地重要!有一家人也卖河粉,问我意见,我试了觉得不行,建议他们向墨尔本的“勇记”学习,但怎么也听不进去。虽然这家人的收入还是不错,如果能学到“勇记”的一半,就能以河粉一味著名,更上一层楼了。

    我对日本人的坏处多方抨击,但对他们在饮食上精益求精的精神倒是十分赞同。像一碗拉面,三四十年前只是酱油加味精的汤底,到现在百花齐放,影响到外国的行业,也是从中国的汤面开始研究出来的。

    西方和东方的烹调,结合起来一点问题也没有,错在两方面的基本功都打得不好,又不研究和采纳人家成功的经验,结果怎么搞,都是四不像,“fusion”(混搭)变成“ confusion”(混乱)了。

    一般的茶餐厅,也是做得最美味那家,生意最好。要开一家最好的,在食材上也非得不惜工本不可。香港的日本料理,连最基本的日本米也不肯用,只以什么“樱城”牌的美国米代替,怎么高级也高级不来。白饭一碗,成本多少,怎么不去想一想?

    掌握了蒸、炖和煮、炒的技巧,加入西方人熟悉的食材,在外国开餐厅绝对行,就算炒一两种小餸给友人吃,也是乐事。别以为我们的虾生猛,地中海里头都黑掉的虾比我们游水的美味得多,用青瓜、冬菜和粉丝来半煎煮,一定好吃。欧洲人吃牛扒,也会用许多酱料来烧烤,再加上牛骨髓,更是精细。我们用韩国的腌制牛肉方法生炒,再以蒜茸爆香骨髓,西方人也会欣赏。戏法人人会变,求精罢了。

    当食家的条件

    小朋友问:“昨天看台湾的饮食节目,出现了一个出名的食家,他反问采访者:你在台湾吃过何首乌包的寿司吗?你吃过鹅肝酱包的寿司吗?态度相当傲慢。这些东西,到底好不好吃?”

    “何首乌只是草药的一种,虽然有疗效,但带苦,质地又粗糙,并不好吃。用来包寿司,显然是噱头而已;而鹅肝酱的吃法,早就被法国人研究得一清二楚,很难超越他们,包寿司只是想卖高价钱。”我说。

    “那什么才叫精彩的寿司?”

    “要看他们切鱼的本事,还有他们下盐,也是一粒粒数着撒。捏出来的寿司,形态优不优美也是很重要的,还要鱼和饭的比例要刚好才行。”

    “怎样才知道吃的是最好的寿司?”

    “比较呀,一切靠比较。最好的寿司店,全日本也没有几家,最少先得一家家去试。”

    “外国就不会出现好的寿司店?”

    “外国的寿司店,不可能是最好。”

    “为什么?”

    “第一,一流的师傅在日本已非常抢手,薪金多高都有人请,他们在本土生活优雅,又受雇主和客人的尊敬,不必到异乡去求生。第二,即使在外国闯出名堂,也要迎合当地人口胃,用牛油果包出来的加州卷,就是明证。有的更学了法国人的上菜方法来讨好,像悉尼的Tetsuya就是个例子。”

    “那么要成为一个食家,应该怎么做起?”

    “做作家要从看书做起,做画家要从画画做起;当食家,当然由吃做起,最重要的,还是对食物先有兴趣。”

    “你又在捉弄我了,我们天天都在吃,一天吃三餐,怎么又成不了食家?”

    “对食物没有兴趣的话,就变成饲料了,一喜欢,就想知道吃了些什么。最好笔记下来,再去找这些食材的数据,做法有多少种等等,久而久之,就成为食家了。”

    “那么简单?有没有分阶段的?”

    “当然。最低级的,是看到什么食物,都哗的一大声叫出来。”

    小朋友点点头:“对对,要冷静,要冷静!还有呢?”

    “不能偏食,什么都要吃。”

    “内脏呀,虫虫蚁蚁呀,都要吃吗?”

    “是。吃过了,才有资格说好不好吃。”

    “那么贵的东西呢?吃不起怎么办?”

    “这就激发你去努力赚钱呀!不过,最贵的东西全世界都很少的,反而是最便宜的最多,造就的尖端厨艺也最多。先从最便宜的吃起,如果你能吃遍多种,也许你不想要吃贵的东西了。”

    “吃东西也是一种艺术吗?”

    “当然,一样东西研究深了,就变成艺术。”

    “那到底怎么做起嘛?”

    “从你家附近有什么东西吃,就从那里做起,比方说你邻居的茶餐厅。”

    “不怎么好吃。”

    “对了,那是你和其他地方的茶餐厅一比,才知道的道理。”

    “要比多少家?”

    “听到有好的就要去试,从朋友的介绍,到饮食杂志的推荐,或网上公布出来的意见得到数据,一间间去吃。吃到你成为茶餐厅专家,然后就可以试车仔面、云吞面、日本拉面,接着是广东菜、上海菜、潮州菜、客家菜,那种追求,和那种学问,是没有穷尽的。”

    “再来呢?”

    “再来就要到外国旅行了,比较那边的食物,再回来,和你身边的食物比较。”

    “那么一生一世也吃不完那么多了。”

    “三生三世,或十生十世,也吃不完。能吃多少,就是多少。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半桶水社会,有一知半解的知识,已是专家。”

    “可不可把范围缩小一点?”

    “当然。凡是学习,千万不要滥。像想研究茶或咖啡,选一种好了。学好一种才学第二种,我刚才举例的茶餐厅,就是这个道理。”

    “你现在呢?是不是已经达到粗茶淡饭的境界?”

    我笑了:“还差得远呢。你没看过我的专栏名字,不是叫‘未能食素’吗?那不代表我吃不了斋,而是在说我的欲望太深,归不了平淡这个阶段。不过,太贵的东西,我自己是不会花钱去追求了,有别人请客,倒可以浅尝一下。”

    死前必食

    在书店看到一本叫《 1,000 Places To See Before You Die(死前必游一千地)》,引起我写关于死前必食的文章。

    人生做的事,没有比吃的次数更多。刷牙洗脸,一天最多两次,吃总要三餐。性爱和吃一比,更是少得可怜。除非你对食物一点兴趣也没有,好吃的人就算有五十年懂得欣赏。早上两个菜,中午五个,晚上十个。十七道乘三百六十五,再乘五十,是个天文数字。

    这么多种食物之中,要谈的何止一千种?我根本不能想象天下有多少的美食,几世人也绝对吃不完,只能在我的记忆中找出几个,怕杂乱无章,先以鱼、贝、菜、肉、果、豆、藻、谷、芋、香、卵、茸、实、面、腌、酪、泡为顺次。

    鱼的种类无数,但是人一生非试不可的是河豚。当今有人研究出养殖没有毒的河豚,怕死可以由此着手。吃呀吃呀,你就会追求剧毒的。那种甜美,是不能以文字形容,非自己尝试不可。曾经有个出名的日本歌舞剧名演员吃河豚被毒死,但死时是笑着的。

    贝壳类之中,鲍鱼必食,它的肠最佳。潮州人做的炭烧响螺是一绝。片成薄片,入嘴即化。龙虾之中,有幸尝过香港本地的,那么你就不会去吃澳洲或波士顿的龙虾了。

    菜类之中,豆芽为首。法国的白芦笋不吃死不瞑目。小白菜带苦,也是人生滋味之一。西湖莼菜很滑。各种腌制的萝卜之中,插在酒槽内泡的“bettara tsuke”甜入心,百食不厌。

    肉只有羊了。没有一个懂得吃的人不欣赏羊肉。古人说得好,女子不骚,羊不膻,皆无味。南斯拉夫的农田中,用稻草煨烤了一整天的羊,天下绝品。

    果以榴莲称王,日本冈山县的水蜜桃不容错过。豆类制成品的豆腐菜,以四川麻婆为代表,每家人做的麻婆豆腐都不同。一生人之中,一定要去原产地四川吃过一次,才知什么叫豆腐。藻类可食冲绳岛的水云,会长寿,冲绳岛人皆高龄,有此为证,用醋腌制得好的话,很美味。谷类之中,白米最佳,一碗猪油捞饭,吃了感激流泪。

    芋头吃法,莫过于潮州人的反沙芋,松化甜美。芋泥更要磨得细,用一个削了皮的南瓜盛着,再去炖熟。当今还剩下几位老师傅会做,不吃的话就快绝种了。

    香代表香料,印度咖喱最好吃。咖喱鱼头固佳,咖喱螃蟹更好。在印度果亚做的咖喱蟹,是将蟹肉拆出来和咖喱煮成一团的,其香无比。

    卵有千变万化的吃法,削法国黑松菌做奄姆烈,死前必尝。至于完美的蛋,是将一个碟子抹上油,烧热,打一只蛋进去,烧至到熟为止,每一个人对什么叫熟的程度,要求皆不同,不是餐厅可以吃到,要自己做。

    鱼子酱则要抓到巨大的鲟鱼,剖肚后取出,下盐。太多盐死咸,太少盐会败坏。天下只有五六个伊朗人会腌制。吃鱼子酱,非吃伊朗的不可,俄国的不可相信。但也只有在伏尔加河畔,才能吃到生剖出来的,盐自己加,一大口一大口送,人生享受,止于此。

    乌鱼子则要选希腊岛上的,用蜡封住,最为美味,把日本、中国台湾、土耳其的,都比了下去。

    茸有日本松茸,切成薄片在炭上烤,用的是备长炭,火力才够猛够稳定,又不生烟。松茸只有日本的才香甜,韩国、中国的都不行。意大利的白菌,削几片在意粉上面,是完美的。实的贵族是松子。当今到处可以买到,并不稀奇,好过吃花生一百倍。撒哈拉沙漠中的蜜枣,也是一流的。

    面则以私人口味为重,认为福建炒面为好。在福建已吃不到,只有吉隆坡茨厂街中的金莲记炒得最佳。为此,去吉隆坡一趟,值回票价。

    腌则以火腿为代表。金华火腿中的肥瘦部分,一小块可以片成四百片,香港的华丰烧腊店中可以买到。

    意大利的庞马火腿生吃,最好是给意大利乡下佬请客,一张餐桌坐在果树下,火腿端来,伸手去摘头上的水果一齐吃,才是味道。至于西班牙的黑豚火腿,不能片来吃,一定是切成丁,在巴塞隆纳吃,就是这种切法。

    酪是芝士,在意大利北部的原野上,草被海水浸过,带咸,羊吃了,生咸乳汁,再做出来的芝士,吃得过。

    泡是泡菜,以韩国人的金渍做得最好,天下最最美味的金渍,则只能在朝鲜才找得到。他们用鱼肠、松子夹在白菜中,加大量蒜头和辣椒粉,揉过后放在一边。这时把一个巨大的二十世纪水晶梨挖心,将金渍塞入,雪中泡个数星期,即成。

    要谈的话,再写十篇或数十篇数百篇都不够。天下美食,可写成一套像《大英百科全书》的字典。尽量吃最好的,也不一定是最贵的。愈难找愈要去找。吃过之后,此生值矣,再也不必说死前要吃些什么,也不必忌讳死,你已经不怕死了。

    开间什么餐厅

    开间什么餐厅?不如来家国际性的,卖些什么才好呢?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美食,但是你吃得惯的,并非我所喜,要找出一个共同点是从诸多的菜式淘汰出来,剩下的只有十几二十道,但都会被大家接受。

    像香港最地道的云吞面吧,你去到任何国家的酒店,半夜叫东西来房间吃,都有这一道汤面。当然,在西方,更普遍的是三文治和意大利粉。

    咖喱饭也很受欢迎,在胃口不好时,它是恩物。不过一般人都喜爱的,还是海南鸡饭,不然来碗喇沙也很不错。最好,当然是越南粉了。

    但是,在酒店里的房间服务永远不好吃。为什么?做得不正宗呀!当地师傅可能没出过门,也不知道什么叫沙爹或印度尼西亚炒饭,反正总厨叫做什么就什么,有一条方呀,流水作业罢了。

    要做得出色,必需一个真正了解各国饮食文化的人来当质量管理。每一种菜,用的是什么食材,不能马虎,连酱米油盐,都得从原产地运来,不这么一点一滴坚持,就走味了。持有一个原则,那就是连原产地的人来吃,也觉得好。

    先从云吞面说起,云吞不可太大粒,也不能尽是虾,猪肉的肥瘦恰到好处,面条要选最高质量的爽脆银丝面,汤底要够浓,大地鱼味不可缺少。

    用最原始的“细蓉”方式上桌,碗不太大,面小小一箸,云吞数粒垫底,加支调羹,让面浮在碗上。份量宁愿少,价钱卖得便宜也不要紧,吃不够可叫两碗,利润更高。

    延伸下去,再卖虾子捞面,用上等虾子,也花不了太多本钱,撒满面面可也。又有牛腩,采取带肉皮的“坑腩”部分,煲至最软熟为止。

    三文治的蛋、芝士或火腿,除了选上等货,份量还要多得溢出来,让客人一个不欺场的感觉,那么小的一块面包,包的食材不可能很多,要给足。

    意大利粉当然用意大利的,按照说明书的时间去煮,不能迁就吃不惯的客人弄得太软,意大利人吃硬的,就要做硬的,西红柿酱、芝士、橄榄油和老醋,都要原地进口。

    海南鸡饭不可用冰鲜或冷冻鸡,要当天屠宰的,不然一看到骨髓黑色,即穿崩。鸡煮后把鸡油和汤拿去炊饭,不可太软熟,要每一粒饭都见光泽。保持不去骨的传统,客人不在乎啃它一啃。浓酱油,用鸡油爆制的辣椒酱和生姜磨出来的茸,都要按当地规矩去做。

    喇沙分两种,新加坡式的和槟城式的,前者一定要加鲜蚶,椰浆要生磨,不可用罐头的;后者必用槟城虾头膏,酸子、菠萝和香叶不能缺少。

    越南粉的汤底最重要,尽用牛骨熬是不行的,要加鸡骨才够甜,洋葱和香料大量,这是专门的学问,秘方可参考墨尔本的“勇记”。

    咖喱则采取日本式的,这么多年来,他们把咖喱粉研究得出神入化,不是太辣,嗜辣者可另加,用上等的神户牛肉当料。说到牛肉,其实了解货源,成本并非很高,客人要吃牛肉,为什么不给他们最好的?

    至于日本米,价钱即使比其他米贵,但白饭能吃多少?应该用炊出来肥肥胖胖,每一粒都站着的。用来做寿司也好,用最新鲜鱼虾铺满的散寿司。

    还供应多款的送饭小菜,成本贵的可以卖,便宜的奉送好了,像蒜、葱。更有多种下酒的零食:沙爹、 烤鸡肉串、罗惹、春卷、虾片等等。一般老板都把利润打得高,但是如果把利润一部分花在食材上面,让客人满足,转枱次数较多了,纯利不会减少。

    餐厅内部,干净、大方、光猛,是最重要的,不必花钱在无聊的豪华的装修上面,桌面可以做成长形,像伦敦的 “Wagamama”或国泰的商务舱候机楼那种设计。

    桌面可改为大理石的,不必太厚,把灯藏入,光源从下面射上,非常柔和。大理石材用云南产的,成本不会太高。每一条长桌前面或后面站着一位服务员,下单后,仔细观察客人的需要,用无线通话关照厨房人员奉上。

    厨房方面,食材愈是高级,要求的厨技愈少,把处理的次序用照片拍下,钉在墙上,不会弄乱。主要是质量控制,不合格的不能上桌。久而久之,把年轻人操练熟了,就不必受师傅的气。

    进货的要高手,份量算准了就不浪费,也容易控制,一份东西用多少斤菜和肉,不会流失。

    研究了开餐厅多年,认为平、靓、正三个字,是永远不会错的,其中一字缺少,毛病就跑出来了,像贵货要卖贵价,以为理所当然,但也有客人吃不起的风险。东西好,价钱意外地便宜,才是正途。

    一切计算完善,还是有风险,做任何生意都有风险,但是不做是不知道。我常说:“做,机会五十五十;不做,机会是零。你遇到一个美女,大胆前去搭讪,被拒绝最多是一个白眼。光看,让她走过,永远后悔。”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