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世方与圆-受人欢迎的处世秘诀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我们的周围不难发现,有的人人缘很好,无论做什么事都有人照应,让人感到这世界充满爱。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缘的形成也要靠日积累,只有平时广播人缘的种子,才能收获好人缘。

    1.确定自己做人处世的角色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从社会人际关系学的角度讲,人都处在两个层次的社会关系之中:一是每一个人都归属于一定的民族、阶级或党派,生活在一定的国度,处于人际间的宏观关系之中;二是每一个人都有亲属、同事、上下级和业务联系等关系,处于人际间的微观关系中。每个人总是要同时以“宏观身份”和“微观身份”,来对待和处理人际间的各种关系。不管是国家同国家之间的冲突与联合,阶级同阶级之间的抗争与妥协,还是个人同集体的对立与协调;不管是人们痛苦的离别,还是快乐的团聚;是深深的思念,还是暗暗的诅咒;是善意的劝告,还是恶意的挑拨;是残酷的争斗,还是友好的合作;是虚伪的应对,还是真诚的共处;是冷漠的相待,还是热情的交往……所有这些,都在人际间发生、发展、变化。也正是这些人际间的悲欢离合,冷暖亲疏,构成了纷繁复杂的社会。

    莎士比亚有一句名言:“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一个人要在社会上取得成功,首先要确定自己在社会上的角色。

    确定自己的角色就是要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给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定位。

    卡耐基曾经这样总结自己的教训:当我由密苏里州的乡下到纽约去的时候,我进了美国戏剧学院,希望能做一个演员。我当时有一个自以为非常聪明的想法——一条到达成功的捷径,这个想法非常之简单,非常之完美,所以我不懂得为什么成千上万富有野心的人居然没有发现这一点。这个想法是这样的:我要去学当年那些有名的演员怎样演戏,学会他们的优点,然后把每一个人的长处学下来,使自己成为一个集所有优点于一身的名演员。多么愚蠢!多么荒谬!我居然浪费了很多时间去模仿别人,最后终于明白,我一定得维持本色,我不可能变成任何人。

    这次痛苦的经验,应该能教给我长久难忘的一课才对,可是其实不然。我并没有学乖,我太笨了,希望那是所有关于公开演说的书本中最好的一本。在写那本书的时候,我又有了和以前演戏时一样的笨想法。我打算把很多其他作者的观念,都“借”过来放在那本书里,使那一本书能包罗万象。于是我去买了十几本有关公开演说的书,花了一年时间把它们的概念写进我的书里,可是最后我再一次地发现我又做了一件傻事:这种把别人的观念整个凑在一起而写成的东西非常做作,非常沉闷,没有一个人能够看得下。所以我把一年的心血都丢进了废纸篓里,整个的从新开始。这一回我对自己说,“你一定得维持你自己的本色,不论你的错误有多少,能力多么的有限,你都不可能变成别人。”于是我不再试着做其他所有人的综合体,而卷起我的袖子来,做了我最先就该做的那件事:我写了一本关于公开演说的教科书,完全以我自己的经验、观察,以一个演说家和一个演说教师的身份来写。

    卡耐基取得了成功,是因为他终于明确了他自己的社会角色,从他自己的角度来从事社会活动。

    人对自己角色的确定,一方面是自我评价,一方面是他人评价,同时也是由社会分工确定的。所以,人的社会角色也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每个人都要根据角色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才能够在社交中受到欢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现在有些人在台上的时候,很得意,一旦下了台,就灰溜溜的不知所为。相反,有些人自以为很能干却得不到领导的赏识,整天牢骚满腹,一生就在这种牢骚中度过。这些人都是不能正确面对自己的社会角色,难以做到方圆做人,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交活动,当然也难以圆满去做事了。

    其实,人对自己角色的认同,就能使人保持一个平常的心态,在自己的位置,以自己的身份和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与周围的人建立友好的关系。

    有一位诗人写了一首诗,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欣赏、借鉴:

    如果你不能成为山顶的一株松

    就做一丛小树生长在山谷中

    但须是溪边最好的一小丛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棵大树,就做灌木一丛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丛灌木,就做一片绿草

    让公路上也有几分欢娱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只麝香鹿,就做一条鲈鱼

    但须做湖里最好的一条鱼

    我们不能都做船长,我们得做海员

    世上的事情,多得做不完

    工作有大的,也有小的

    我们该做的工作,就在你的手边

    如果你不能做一条公路,就做一条小径

    如果你不能做太阳,就做一颗星星

    不能凭大小来断定你的输赢

    不论你做什么都要做最好的一名

    明确了自己的角色,你才能在社会的舞台上成功的表现自己。

    2.要想方圆做人,就要走出自我封闭的圈子

    有一位女孩小敏,读高中一年级。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她慢慢地产生了摆脱父母的心理,开始有自己的书房和小书桌,每天偷偷地写日记后,藏在抽屉中,不让妈妈看。她希望用自己的内心去体验世界,可是面对纷繁的现实世界,繁杂的入际关系以及沉重的学习压力,小敏又感到一种内心的不安全感。于是,她开始变得孤僻,害怕人际交往,在内心中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封闭心理。有时,一个人跑到小河边望着宁静的河水流泪,顾影自怜。她渴望与同学进行交往,羡慕其他同学快快乐乐,无忧无虑地参加集体活动,可她却又害怕主动与别人交往,还抱怨别人对她不理解、不接纳。

    这种心理特征就是心理自我封闭,与外界隔绝,孤单寂寞,生活在个人小圈子,难以与人交往,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心理疾病。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自我封闭心理?

    一般来讲,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是由于过分自尊的心理所致。世界着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心理学,提出了人的自尊需要。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得到公众的尊重和喜欢,但是这种自尊的需要仅仅是自己本人的一种希冀,能否在事实上得到,则取决于公众对自己言语、举止、行动的评价和肯定。如果说将自尊的需要作为一种行动去指导自己的行为,这本没有理论上的错误。问题是这种自尊心理不能过分。一个人在社交中过分自尊心理占据指导和支配地位,就会怕自己的行为是否失当,怕人们会怎么看待自己。甚至有时会因为过分自尊心理之故,而不愿与比自己强的人交往,担心相比之下,会掉自己的“价”,失去尊严。如此思来想去,就会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与外界往来,孤家寡人,慢慢地就难以适应现代社会了。

    二是由于自卑情绪所致。自卑是人们对自己虚设的一种自我否定,也就是说“自己瞧不起自己”,缺乏自信和自强。这种心理一般表现为害怕失败,或者说不能正确对待失败。日本有学者研究认为有自卑感的人,一般属于下列十种类型之一,或是合乎其中两种以上:

    ①为了追求超过限度的愿望而心焦气躁。

    ②由于企求赞赏的愿望太迫切,不时行之于言表,反过来责备别人。

    ③产生自己是十全十美的错觉,因而自以为能够产生本身产生不了的力量。

    ④企盼做出超出能力的事,由于达成无望,因而经常消极的嘲笑自己。

    ⑤曾经在竞争上输给过别人,却一直难以忘怀。

    ⑥被别人的成功所压倒,叹息“鸿运”没有降临到自己头上。

    ⑦没有测量自己的尺度,总是以别人的尺度测量自己。

    ⑧逢人便说:“我的工作条件不好怎能成功?”借此逃避自己的责任。

    ⑨经常担心被别人看穿了自己的烦恼,因此与人接触总是戒意在先。

    ⑩不敢面对缺乏能力的自己——刻意逃避自己,事实证明,有自卑感的人,总是畏畏缩缩,社交时自然“不战自败”。

    三是受羞法心理的影响,怕羞者常常担心自己被别人否定,他们总是把别人看作是自己的法官,这样一来,跟其他人在一起就会感到不自在。特别是和名人或比自己水平高的人交往,这种“不自在”好比芒刺在背。久而久之就会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与他人往来。

    四是愚昧无知所致。一位西方心理学家指出:“愚昧是产生惧怕的源泉,知识是医治惧怕的良药。”例如他人正在谈论的一个话题,如果一个根本不知晓此类问题的人,在这种社交场合下,他若是不介入谈论,就会明白地告诉他人自己是无知于此道;若是介入谈论,便会由于无知而“出丑”,所以这种进退维谷的局面,便会使他封闭自我,不参与社交,孤立于一隅。

    要想方圆做人,就要走出自我封闭的圈子,就要克服上述心理障碍,正确认识自己,勇敢面对社会面对他人,走向圆满成功的人生。

    ①要有社交成功的愿望。只要你想进入大家的圈子,想成为社交的一员,想受到大家的欢迎,想有许多朋友,你就会努力去学习社交,你就会调动你的一切智慧去掌握社交的技能,你最终就会学会社交。

    ②要敢于表现自己的长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你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和别人交往,你就会发展自己的长处,不断地显示自己的长处,你就会吸引别人的注意,你就会找到自己的志同道合者。不要怕自己不行,要相信自己会比别人做得更好,只要你有自信,你就会使自己的长处得到充分的发挥。

    ③在别人面前承认自己的缺陷与不足,不但不会丢脸,反而会赢得别人的尊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处,敢于承认自己的短处的人是最勇敢的人。很多入不敢在别人面前承认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就害怕别人看不起他,其实“头上的烂疮疤盖是盖不住的”,只有承认它的存在,才有改正的可能。另外,每个人都有不足,你承认自己不足也没有什么可丢人的。相反,你承认自己不足大家会认为你是个诚实的人,值得信赖,就会愿意结交你,和你成为朋友。

    ④多与别人交谈,敞开心扉,能容他人,他人也就能容自己。话是开心的钥匙,只要与人交谈就会收到交际的效果。多与人交谈就会渐渐地敢于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就会与人坦诚相待,就会容许别人发表自己的见解,彼此相容就会达成一致,就会建立友谊,你也就学会了交际。

    3.真诚为人,方圆涉世

    我有一位老师,据说是中国经济与法律结合方面的第一人——法律系的博士又读了经济系的博士后。按说,这样一个老师应该是学识渊博,大受欢迎的了。可事实恰好相反,大家对他的评价反倒不如那些整天抱着讲义照本宣科的老师。

    原因何在呢?的确,这个老师有着丰富的知识,同时大量的实践经验使他的课讲得深入浅出。但坏就坏在他没有一点技巧。讲到“股份有限公司”就眉飞色舞地讲某年某月他策划了一个事情,讲到上市公司就手舞足蹈地回忆他当初参与的一个招股公告。其实,本来对一个有着极高学历的兼职律师来讲,参与了这些事情不足为奇,可按照他讲的语气、方式来推理,天下没有他没干过的事了。久而久之,大家便带着一种玩笑的态度看他在课堂上“表演”了。

    后来我想,这个老师为什么如此地“痴”呢?想来想去,最后发现原因在他第一堂课的一句话上:一定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意的确不错,在哪儿都找不出毛病,可这句话套到这个老师身上就有点儿问题。

    此老师为人极为踏实,说过了“一定要”就决不反悔,在他的观念里:我们每个问题都“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于是,本应生动有趣,深入浅出的案例在他讲起来成了一个冷冰冰的过场,自然效果不佳。

    中国古人说得好:做人无点真恳念头,便成个花子,事事皆虚;涉世没段圆滑机趣,便是个木人,处处有碍。

    此处的花子比喻人的表面好看,像个绣花枕头。意思就是说做人做事必须诚恳,否则就会变成一个绣花枕头,不论什么事情都不踏实。反之,做事如果没有一点圆通灵活和随机应变的情趣,就等于一个没有生命的木头人,不论做任何事情都会遇到阻碍。做事必须诚恳,这点非常重要。因为一个人做事如果态度不诚恳,对方总会认为你滑头滑脑,因而不敢跟你合作做任何事情。至于说到“圆滑机趣”这并不是要做得像个市侩那样一切都讲求圆滑,而是说该讲究技巧时要意圆通灵活。例如本来是一件很尴尬的事,往往由于当事人富有幽默感,说上几句很逗趣的话,大家哈哈一笑,事情都办通了,可是并没有得罪任何人。否则,如果一切都本着公事公办的严肃态度,那你所办的事情不但处处碰钉子,而且被人指称你是一个不通人情的木头人。

    在我们社会经验里,重点要强调的是“真诚”二字。在这样一个充满着不信任的社会中,给人一个真诚的印象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当然,涉世老手也要提醒你,切不可太没心机,否则像我这位老师倒也罢了,顶多不听他的课,如果碰上利益交关的事情,则很有可能被人诱入陷阱,上当受骗。

    4.不落井下石,要雪中送炭

    “不落井下石,要雪中送炭”的意思很浅显,即朋友处于困难境地时,你的努力与奉献应当比在朋友处于一帆风顺中多得多。也就是说,在朋友真正需要帮助时,这时才是你大显身手的时候。

    中国有句老话: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两个人从初识到成为朋友要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经过时间的“筛选”,你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的朋友。一开始,两个人处于平等的、有一定距离的状态。随着交往日深,了解越多,彼此在一定的程度上达成默契,遂成了朋友。这时候的朋友还只是浅层意义上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日子一长,就显出分歧。有的人对于“朋友”采取百般利用,非要榨干朋友的手段。这种人的表现往往是在“朋友”一帆风顺时,做一些顺水人情、惠而不费的事情。因为他们深知,自己将来要有许多事情有求于这位“朋友”。所以,经常可见的就是某些领导一退休便“门前冷落车马稀”了。这种事情对付一时的“暴发户”或者一些层次较低的“x星”之类的人当然有效,而时间长了,好些真正对社会,对人生有一定的思考的人往往对这种人敬而远之。这样就引入了本文的主题,“要雪中送炭”。有很多人觉得自己不善交际,交不到朋友,看着别人高谈阔论,朋友满座的样子非常羡慕。其实,且不说那些人的朋友中有多少是趋炎附势,别有用心之辈,朋友的概念绝不止是欢乐时的捧场。那些自己觉得自卑的人大可不必焦虑,古代有句话:“朋友之间甘若醴”。真正的朋友是不会在乎你有多能说,多会捧场的。淡如水的朋友典范应当是大家效仿的模范。友情之根应当用真诚奉献之水来浇灌。那些想交朋友为不善表达而发愁的人不必担心,只要你认清对象,在他需要别人的帮助时勇于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真正做到“雪中送炭”,哪怕你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你的友情也会深深地感动你的朋友的。

    所谓“患难见真知”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在处于危险时期,才能显出朋友本色。因为此时,你处境艰难,急需要别人的金钱或感情来渡过难关,那些虚情假意之辈避之犹恐不及,又哪里敢来“招惹”你。而正是在这个极度脆弱的时候,你交上的朋友往往是你终身不渝的挚友。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第一,对那些想交朋友而无良策的人,你最值得做的就是在你周围的人需要你力所能及的帮助时,勇于伸出自己援助的手,这样你一定能交上知心朋友。

    第二,对于那些高朋满座的人提出警惕,千万要弄清楚朋友的真谛,那些只会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朋友不但不会为你事业更上一层楼,反而会让你由于过分信任而栽一大跟头。

    5.友情是弹簧,要注意保持距离

    我们可能谁都做过这样的试验:

    弹簧两端连着物体。

    当你轻轻地拉伸和压缩弹簧时,弹簧柔顺地遵从你的意愿。去掉你的温柔的抚弄,弹簧会给你一个颤动的美丽。两端的物体保持着那份纯真与自然。

    当你过度拉伸和压缩弹簧时,弹簧于是不耐其力,变形了,曲线美破坏了,倔强的弹簧扯离了两物,或将他们弹得远远的。一切成为悲哀的幻觉。

    友谊就像这弹簧一样,连着两颗坦诚而又适距的心。

    的确,建立一份真诚的友谊,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伯牙鼓琴,子期知音;高山峨峨流水铮铮。能够保持这份友好的情谊,使之能够经;受风雨的吹打,则是更为可贵的。然而创业难,守业更难。多少人在建立的友谊大厦上如何填上一砖一瓦,保持它的屹立,却都是茫然不知所为。

    让我们顺着涉世老手的思想,分一下人性的特点,然后再领受他的千年妙招吧。

    《圣经》上说,上帝按自己的模样创造了人的形体。兴致所至,用树枝沾满泥浆,甩成了成千上万个人形。上帝又寂寞了,于是赋予人类语言、不同的性情和喜怒哀乐。从此,人类诞生繁衍,也不再有完全同样的两个人。

    是的,世上没有完全同样的两个人。两个人,不论其形体多么相像,他们决没有完全同样的性情、爱好,绝对没有同样的经历和对事物同样的认知观点。于是,距离就存在了,距离成为人际关系的自然属性。有着亲密关系的两个朋友也毫不例外,成为好朋友,只说明你们在某些方面(或许多方面)具有共同的目标、爱好或见解以及心灵的沟通,但并不能说明你们之间是毫无间隙、融为一体的。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其独自的个性,事物的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其性是友谊的连接带和润滑剂,而个性或距离则是友谊相吸引并永久保持其生命力的根本所在。弹簧的特性与友谊之间有着惊奇的相似。

    是的,因为距离的美,你和他都想进入对方那颗美好的心灵,都努力展现各自的魅力和对对方的关怀。随着距离的缩短,“金无足赤”的人类的瑕斑也在友谊的光环中出现,过深的了解使你发现了对方人性自私甚或卑劣的一面。于是,瑕斑影子在你心灵里冲突。某些不和谐伴随出现,由于弹簧距离的拉近,你和他都在内心要求对方须与自己一起摆动。少许的违背都使你特别在意。于是,被欺骗感和不忠实感使你对友谊产生了怀疑、冷淡和争执又将友谊根基动摇,弹簧变形了,再难恢复其原来的和谐。这时你便会懊恼:为什么当初要缩短这“弹簧”,破坏了相互间的距离美和朦胧美。

    人就是这样奇隆:未得到时,总想得到;未靠近时又总想贴在一起,真正得到和靠近却又太过苛求。人总在无意中伤害着他们自己。

    保持友谊美好,避免人们自我伤害!涉世老手在对友谊的失败和成功中总结出了这样的务实友谊观——弹簧友谊。

    ①无论友谊还是爱情,都存在一个弹簧距离,只不过爱情的弹簧更短一些罢了。因此过度的疏远和分离或过度的贴切,都会招来彼此的伤害。很长时间不同亲朋好友来往,别人会认为你缺少朋友味,认为你已变得孤傲;将你的隐私和缺瑕完全端给对方,又使彼此小心翼翼,形成不吐不忠的负担。当友谊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双方又会形成可怕的敌人。所以,保持一段“弹簧距离”,创造一种轻松的共处,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安稳。

    ②友谊之树长青,需要双方的浇灌呵护。直接的拥抱呵护不如间接的诚挚与关爱来得庄重。尝试通过间接的方式表达你的关心和体贴,能使对方的心更为感动,“弹簧距离”会使你们的心与心之间引力更大。

    我的朋友张某就是运用这一“弹簧”妙招追到了他心爱的情人的。

    刚上大学,张某莽莽撞撞。没过多久,就对班上一位纯真、善良的女孩大为心仪,一封连夜赶成、厚厚一叠的求爱信送到了女孩手中。女孩太纯真了,也害怕极了。她偷偷哭了一场,以后见面再难对他施以微笑。

    张某第一次准备谈恋爱,他受伤了。但哭泣的心发誓一定要追上她。

    “直接的方式也许不很合适吧,”我小心翼翼地劝言,“但她现在拒绝了你,毕竟也注意起了你。你是否在学业处事上令她佩服,同时通过别人或其他一些间接方式,传递你对她的关心,你的耐心和执着也许能令她将最灿烂的笑容投放给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嘛!”

    张某尝试了,一年半之后,他俩相拥深吻。间接的弹簧距离式的方法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保持一段弹簧距离,小心呵护你的友谊。你会保持一种和谐、信任的情谊。

    6.欲洁勿染,超物乐天

    没有欲望意味着没有目标,没有欲望的人永远不能发展。

    看惯了声色犬马的人有一天终于悔悟,达到了人生的又一境界,从无止境刺激的循环中退了出来,转而寻求内心的静。其实,这又是一种欲望。所以,欲望无时无刻不困扰着我们。但是,这里我要说的是,我们要在这无限度的欲望中保持一份清醒,在茫茫人海找到自己的位置。

    决不能没有欲望,这是现代社会对现代人的要求。你可以去追求欢乐,你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说些昧着良心的话,但你的人要有一个根,这个根就是原则。所谓有原则就是在你做了违背某些道义的事后,灵魂要有一个着眼点。否则,得到之后是空虚,你将永远背上包袱前进。

    我们就生活在城市中,生活在烟囱、街道和商店彼此挤撞的庞大物群里。是的,我们拥有一份职业、一张身份卡、一条牛仔裤,我们读报、掂菜篮子,看“秦池酒”或“小霸王”的广告,还出没于歌厅、饭店,当然也必须遵守“不准随地吐痰”或“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之类的规定。更加确凿的是,在这个嘈杂而有序的网络结构里,我们总能获得一个相对稳定的栖息点,一个由钢筋、水泥和玻璃组成的永不风化的方形空间。于是,我们被称为“城里人”。

    但是,更值得关注的是,城市并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极限。在成亿的“乡下人”日夜做着“城市梦”的同时,许许多多个不愁饭吃的“城里人”却患上了“城市病”——一种欲望综合症。城市文明的二重性,导致了人性在城市阶次上双向发展的可能性。人性优化的欢乐与人性异化的痛苦,特别折磨着一些生活相对优越或不那么优越的年轻人。据统计,在为数不多的比较发达和成熟的城市里,流行的“城市病”已达五十种之多。名目虽繁,但究其病理却不外是“精神分裂”,其症状表现为无聊、厌倦、抑郁、狂躁、空虚、忧烦、怠情、恐惧……无止境的消费刺激,无限度的欲望生产,无节制的广告翻新,无遮掩的色情诱惑,把生命变成了一个迅速耗竭的过程。挣了就花,花了再挣;没有了拼命要拥有,有了就毫不珍惜地丢掉。一方面是得不到满足的焦虑;另一方面是满足了以后的怅惘。生活陷入了木马式的原地旋转,疯狂过后,总是一片瘫软和空虚。

    所以说,人最重要的是一个根,在长辈那儿是关怀的根,在朋友那儿是友谊的根,在妻子。女友(或丈夫、男友)那儿是信任的根。有了这些根,无论你在外面怎么折腾,多么风光,都能找到人与你真心分享;反之,即使你跌个头破血流,一无所有,世界上还有个肯为你分担苦难的人。

    游戏于大千世界,漫步于人生禅机,追物而不为物所困,寻爱而不为爱所累,这实在是“城市人”的一大梦境中啊!

    7.交友之道,可“多”勿“滥”

    人,不能没有朋友,没有朋友的日子是难过的。但是,芸芸众生谁为友,需要慎重选择。现如今,被称为朋友的人大街上到处都是,人们已惯将过去称为“同志”的改成称呼“朋友”,似乎更亲切。其实“同门日朋,同志日友。”“同志”之称也有朋友的意思。我们所讲的交友需选择,不是这种泛泛之称的朋友,这里需要说明一下。

    一个人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对自己的思想、品德、情操、学识都会有很大的影响。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贤则聪,近愚则聩。”古代名人很重视对朋友的选择。孔子曰:“君子慎取友也。”也有人说:“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见《苟子·大略》)。品德高尚的人,历来受人推崇,也是人们愿意结交的对象。而品德低劣的人,却常常被人所鄙视,极少有人愿与之结交,当然也不排除“臭味相投”的“朋友”。实际上,每个人不管自觉或不自觉,他们交朋友总是有所选择的,他的择友总是有自己的标准的,明代学者苏竣把朋友分为“畏友、密友、昵友、贼友”四类,如此划分便可明白:畏友、密友可以知心、交心,互相帮助并患难与共,是值得深交的;那些互相吹捧、酒肉不分的呢友,口是心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有利则来,无利则去,还可能趁人之危损人利己的贼友,那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结交的。

    都说朋友志同道合,情趣相投,这可以作为择友的一个标准,志向不同,情趣有变,友谊不可能长久的,早晚分道扬镳。“管宁割席”的典故就是个例子,管宁热衷读书做学问,而华歆则热衷于官场名利,两人缺乏做朋友的共同思想基础,割席而坐是可以理解的。人类普遍存在着一种“趋同”的心理现象。有一个心理学实验说明了这个现象,心理学家让十几个素不相识的人待在一间屋里,不与外界交往,只让这些人相处。几天后发现,有共同爱好和追求者大都成了朋友,而没有共同爱好和追求者则形同路人。

    选择朋友要选品德高尚、心胸宽广者为宜。孔子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墨子有更形象的比喻,他把择友比作染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而已,而已为五色,故染不可不慎也。”也许你说自己“抗腐性”强,那为什么不“择善而从之”,反而自讨苦吃呢?与高尚的人在一起,你也会感染上他的气质,何乐不为呢?

    “朋友多了路好走”,朋友多——好朋友越多,我们受益越多。学无止境,学问再大的人也有不懂的东西。孔子还谦虚地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圣人尚且如此我们在结交朋友时,也可尽量选择有学识的人,忘年交的存在原因也许正在于此吧。当然,对朋友也不能求全责备,自己本来就是不完美的,朋友又是双向的。如果人人都要求结交比自己有学问的人为友,那么到头来只能是谁也没有朋友。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朋友相交贵在有所补益,有所予有所取才是“交往”。

    卉人的交友择友之道,我们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抄照搬,也不要为其所拘束,对友人过于苛刻,择友的标准各有不同,也应该从个人实际出发,慎重选择,急来的朋友,去得也快,所以朋友可广交,不可滥交。

    8.方圆做人要求善于与不同性格的人相处

    有一次,我的朋友对我谈起他的苦恼。他说:“我的妻子什么都好,就是爱发脾气,三天两头向我发火。我现在确实有点受不了。”我的朋友可是一位文弱书生,他对妻子的这种性格烦到了不知如何是好的地步。现在,他妻子一发火,他就跑到图书馆里一天不回来,但这最终不是长久之计。

    性格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有着各种特点,其中之一叫情绪特点。它包括情绪的强弱性、稳定性和情绪的主导性,即在一个人身上的情绪经常起主导作用,如乐观、抑郁、愉快、低沉等暴躁的人,他们性格的情绪特点,一般都是稳定性、持久性差,而强度又比较高。于是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就易发脾气,有时脾气还挺大的呢!

    你是否也喜欢发脾气呢?如果你不爱发脾气,你肯定不喜欢同爱发火的人在一起。可是无论我们在学校里,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上,总会遇上各种不同性格的人。有的勤劳,有的懒惰,有的勇敢,有的怯懦,有的温和,有的暴躁……你只要还活着,就注定你要跟这些离奇古怪的各种性格不同的人打交道。尤其是现在商品经济的发展,各种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增多,我们的社交活动也频繁了。由于工作上、学习上和生活上的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各种不同职业的人,不同兴趣的不同思想的人,自然,在这些人中就有不同性格的人。

    一个人想和所有的人都成为亲密的朋友,那是不实际的,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我们尽量学会和各种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我们就能和更多的人相处得很好,工作起来就能协调。我们应该看到,既然别人与自己性格不同,在待人方面,自然有许多地方跟自己不一样。当我们看到了别人与自己的不同之处以后,不要觉得这也看不顺,那也看不惯,更不要讨厌和嫌弃别人。这会使你免于产生对某人不满或其他消极情绪。消极情绪可能会影响你与对方在其他问题上和谐相处的能力。

    世界上的事物本来就千差万别,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我们认识了这种差别,看到不同性格的人,就不会强求别人处处和自己一样。如果你希望对方改变性格,不妨学会适应对方性格更可能成功。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适应不同性格的人,学会和不同性格的人相处呢?

    ①求大同,存小异。性格不同的人,处理问题的方式往往不同。我们要学会在不同之中,发现共同之处。比如,你若是一个性格平和的人,你给张三提意见,可能言辞不那么激烈,语气也较委婉。如果你身旁有一位刚正而倔强性格的同志,他给张三提意见,可能单刀直入,语言尖锐,甚至可能转向批评你,说你给别人提意见时转弯抹角,是钝刀子割肉,这时候,如果你只看到那个直率的同事展开批评的态度和方法跟你不同,觉得他太鲁莽,太不讲情面,你可能会感到跟他格格不入,合不来。如果你除了看到你们两人提意见时的方式不同外,还看到他和你也一样,也是出于一片好心,真心帮助同事,这时,你可能就不会觉得他粗鲁无情,而觉得他有难得的古道热肠,同时也不会计较他对你的批评。多发掘自己与别人的共同点,就容易和不同性格的人相处。

    ②跟不同性格的人相处,还要注意了解别人。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可能有这样的体验:你如果对一个人不了解,你和他在感情上就必然有距离。一位清洁工觉得柜台收银员讲话不够客气,她对此不满意。但当她想到自己做清洁工劳动后多么疲劳和容易激怒时,她对收银员的不满情绪就打消了。当了解到收银员这种性格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疲劳、紧张、身体情绪欠佳时,她反希望顾客们能原谅收银员。

    ③跟不同性格的人相处,胸怀应该宽一些,气量应该大一些。假如你的妻子或丈夫也爱发脾气,你是否也跟着暴跳如雷呢?这时你首先要忍让,待爱人脾气发过以后,应当启发他(她)的理智,让他懂得发脾气是不好的。

    ④跟不同性格的人相处,还要注意讲究不同方式。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跟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也要区别对待。这不是指那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世故圆滑,也不是那种逢场作戏的玩世不恭。我们所说的待人有别,是指要了解性格不同的人,有他自身的特点,我们应针对这些特点采取因人而异的恰当态度。比如对于商人,你如果说他学问好,道德好,清廉自守,乐道清贫,他一定不高兴。你应该说他才能出众,手腕灵活,现在红光满面,发财即在眼前,他才听得高兴。

    总之,世上的事情都不是尽善尽美的,每个人在思想上性格上都有缺点,我们对人不能求全责备。谁要寻找没有缺点的朋友,谁就永远没有朋友。在同自己性格不同的人身上,要知道慢性子的同事,考虑问题有时比较周全,特别是做某种需要耐心的工作时,他就很恰当。慢性子的人,要知道急性子的同事,做事往往不拖拉,很豪爽,这样,不同性格的人不仅能够和睦相处,还会有所裨益。

    9.方圆做人的成功秘诀:使用赞美语

    要想方圆做人成功就必须懂得赞美别人。

    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的根源有一股被人肯定、称赞的强烈愿望,这是人和动物的最大不同点。谁不想被身边的人群称赞?谁不希望被旁人肯定自己存在的重要性与价值?但是,十分露骨的奉承话,却没人愿意听,而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赞美语言,却能打动任何人的心。

    霍尔·凯因出身卑微,父亲是个铁匠,由于家庭环境清苦,只读了8年就辍学找事做。不过,他很喜欢十四行诗和民谣,特别崇拜英国诗人罗塞迪的文学与艺术修养。他一时兴起,写了封信给罗塞迪,赞美他在艺术上的贡献。

    罗塞迪非常高兴,心想:“如此赞美我的人,一定也是很有才华的人。”于是请霍尔·凯因来伦敦当自己的秘书。这是霍尔·凯因一生的转折点。自就任新职后,他和当时的文学家密切往来,得到他们的支持和鼓励,再加上自己不断的努力,不久,其文学名声便远扬各地。

    如今,霍尔。凯因在曼岛的私人宅邸,已成为世界各地观光者必瞻的名胜之一。据说,他身后留下的财产,远在250万美金以上。如果当初他未曾写信给罗塞迪,说不定就穷途潦倒地终其一生。

    诚心的赞美就有这样不可名状的威力。

    赞美作为一种交际行为和手段,它的作用在于:激励人们不断进步;能对人的一生产生深刻的影响;能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黄宗英采访柑橘专家曾勉时,以一个外行的身份谈到她了解到老专家的“枝序修剪法”与众不同,这样一来老专家知道对方是真诚地尊重自己,居然了解到自己的具体专业成就,也就沟通了情感。

    赞美他人的时候应注意:

    ①赞美要发自内心、真心真意。怀疑你的真实目的。如果言过其实,对方就会。

    ②最需要赞美的不是早已名扬天下的人,而是那些自卑感很强的人,特别是那些被压抑、自信心不足的人。他们一旦被人真诚地赞美,就有可能自信心倍增,精神焕然一新。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

    ③赞美要具体,不要含糊其辞。否则只会使对方窘迫、混乱,甚至紧张。赞美越具体,表明你对他越了解,从而越能拉拢人际关系。另外,不要赞美他身上众所周知的长处,应赞美他身上既可贵的又不为人知的特点。

    ④要注意赞美的分寸。适度的赞美能使人树立信心。反之,会使人反感、难堪,所以,赞美的内容要适度、要有分寸,要恰如其分;赞美的方式、地点要适宜;赞美的频率要适当。其实人人都需要赞美,需要别人的肯定,抓住了这个心理,你就抓住了交际成功的关键。

    多用赞美语,不用花钱,就能买到最珍贵的友谊。

    1O.多展示自己,以获得上司的赏识

    除了自己的配偶外,人生最重要的选择恐怕莫过于有一个赏识自己的上司了。每个人可能都有同感,在一个强有力的上司手下工作,你会觉得胆正、气粗、腰硬;反之若在一个软弱无能的上司手下工作,你就全然不会有如此感觉,而会感到憋气、窝囊、倒十八辈子霉。正因如此,人们在选择工作时,首先考虑的是那里的领导怎么样?但是,要选择一个好上司,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这里面着实有很多学问值得研究。

    换种方式思考:

    下层社会出身的人,大多有一种说不出的“癖性”,即易于和同身份的人打成一片,而对身份略高,或属于社会上层分子、权贵者往往很难“同流合污”。一方面自视清高,傲骨凛凛,另一方面也梦寐以求想成为上流社会中的一员。这一矛盾常常使那些出身卑微又想在社会上成大气候的人陷入深深的忧思和焦虑。他们想成为想象中的人物,但捆绑他们手脚的除了社会偏见这条绳索外,男一条就是他们已有的、根深蒂固的思考方式。

    “当官的根本不会把我们放在眼里。”

    “你去跟他说也是白搭。”

    在这种方式下,他们和自己上司的思想出发点会越来越远,鸿沟越来越深,严重的会造成强烈的社会阶层对立情绪。

    然而,在国家所有制形式多重组合,民主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这种传统的思维方式也实有改革的必要。

    一位来自辽东半岛的青年,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考取了西安某重点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分回家乡某师范专科学校任教。可是来学校半年内未给他安排任何工作;其次是系领导一年内没找他单独谈过话;其三是学校组织的有关创收的工作他根本插不上手。一年后,他暗暗想继续考博士生或索性调离学校算了。苦恼之中,他求教本校一名有名望的心理学教师。将一年来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一股脑地抛了出来。谁知,说完了,气儿也消得差不多了。

    这时,心理学老师才循循善诱地说:“你刚才所讲的一切,虽然都是事实,但却不是事实的全部。我觉得,你在考虑问题时,过多地从个人的主观愿望出发,而没有考虑到他人的心理和想法。比如说,你怨领导没有找你单独谈过话,可是你也并没有亲自找过领导呀。咱们学校条件差,既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又要创收,以提高教职工的物质生活待遇。你反过来想一想,如果你自己积极争取主动,情况恐怕也不会是这个样子。”

    后来,他照着心理老师的话去做了,情形也确实不一样了。他太敏感了。因此,当我们在日常的为人处世中,若发现上司有冷淡自己的倾向时,千万别一味地就此僵持下去。而是要善于换种方式思考,想一想上司是不是还在怪你冷淡他呢?如此一来,你首先争取主动,一切就会“化险为夷”。

    接近上司的艺术:

    每个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同一单位中,那些跟随领导最紧,能处处跟领导办事的人升迁得最快,好处得的最多,吃亏的事儿轮上的最少。当然,对这一现象,不同的人几乎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社会评价。有的说:“嘿,这家伙有本事,有能力,是块料!”也有的说:“一个纯粹的投机钻营、溜须拍马之徒。”不管人们怎么评价怎么议论,透过这一表面现象,我们却会发现其中深刻的道理:即每一个人都希望有机会接近上司,希望得到领导的提拔和重用,但由于个人气质、性格、能力及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可能达到自己所希望的程度。那么怎样有利于改变这一处境呢?怎样才能增强自己在上司心目中的印象呢?

    行为科学的研究表明:在人们初次交往活动中,交往的频率对增进了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对已达到一定交往程度的人来说,交往强度对巩固关系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可将上司分为顶头上司和上级上司。对顶头上司,因为朝夕相处,甚至就在一个办公室工作,所以不存在交往频率的高低问题,大家都可以说是“等距离外交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如伺显山露水,出人头地呢?那就要在交往强度上下工夫。一个想法,一个主意,要让他觉得你超群不凡;办一件事,完成一项工作,要让他觉得你确实有头有尾,有棱有角。另外,特别要注意维护上司的尊严和形象,尤其是在公共场合以及背后,不得对自己的上司说三道四。

    长鸣吧,千里马:

    每当议起“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的古训时,很多怀才不遇的人总是感慨万千,而现代意义上的“伯乐”常常就是自己的上司。由于没有一个识才、举才、用才的上司,致使很多人才积压、浪费、被埋没已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了。但“伯乐”们也有他们一肚子的怨气:中国的人才太谦虚、太内向了。没有机会时,他们感叹生不逢时;机会来临了,他们又缺乏毛遂自荐的勇气。这确是中国式人才的一大弱点。正像一位领导所说:“伯乐相马,不能纯等伯乐去马群里观察、发现,有时候千里马也得主动跑到伯乐跟前叫两声,不然别人怎么知道呢?”此话意味是很深长的。

    如何与不易相处的上司打交道:

    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难保不碰上一两个难缠的上司。其中有恃强凌弱型的、优柔寡断型的、吹毛求疵型的等等,也有集几种特性于一身的。碰上这些类型的上司,只要策略对头、方法得当,你就能应付自如。

    (1)应付恃强凌弱型的上司

    一位广告事务部的新部门主管,打算将一些客户的委托材料返还客户,公司会议上,他谈到这个打算,没想到他的老板脸色下沉,嘴唇发颤,竟勃然大怒起来,嚷着要这位新职员立即打电话给顾客,承认自己对广告业务一窍不通,并保证不退回委托材料。

    几个月过去,这位主管渐渐观察到,老板一定是个欺软怕硬的家伙,你越想避开他,越容易惹火上身。

    恢复了这种自信,再加上对老板习性了解的进一步加深,他逐渐适应了老板的粗劣行为。“如果他提高声调对我说话,我也不示弱,同样抬高我的声调。”果真,这位老板对他的态度开始有所收敛,尽管心底很不情愿。后来这位年轻人得到提拔,再也没有和老板顶撞过。

    对这种恃强凌弱的上司采取对着干的办法常能奏效,但弄不好也容易把事情搞僵。因此,我们不妨试试另一种与之迥异的对策:待上司平息下来后,再和他论长短。

    无论你决定采用何种对策,千万记住一条那就是要尽早付诸行动,而且越快越好。

    另外,即使与上司发生争执,也应尽可能地在私下了结,以免挫伤面子,如果你的老板依然我行我素,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消极等待的策略。

    ①在上司发火的时候,保持沉着、镇静,对自己说“别理会他,他的脾气不是冲我来的。”

    ②将注意力转移到上司身上某个滑稽的地方。比如,他腭下脂肪肥厚,你就可以细细观察他吼叫时那部分肉体的颤动。只要你意识到即使是最爱向别人施淫威的人也有缺陷时,你就能在他们的面前充分地放松自己。

    ③待上司精疲力尽的时候,再这样回敬他:“我没听清你究竟说了些什么,你得把话说慢些才好。”

    (2)应付工作狂式的上司:

    有些上司根本就不懂得工作与休闲的关系,如果你想在晚上或周六找到他们,将电话打进他们的办公室准成。糟糕的是,这类上司也会尽其所能侵占应属于你的时间,使你无法从工作中分身出来去享受家庭生活的乐趣。遇到这类上司。你先得定下自己可供上司支配的限度,同时要让上司相信,在非常时期你可以随叫随到,但平常不成:得按钟点上下班。如果老板因此感到气恼的话,你还可向他保证,明早上班你可以处理好任何一桩他认为重要的工作,让他根据轻重缓急作出安排。

    (3)应付优柔寡断型的上司:

    优柔寡断型的老板则是另一种样子,他不愿意他的公司存在任何等级差别,对职员讲究的是无原则的一视同仁。结果,有位秘书将一封重要的来函搁置了一个多月,致使该客户的利益受到损害。事后,这位秘书居然安然无事。在这种情况下,你就不该袖手旁观。你得去告诉这位谨小慎微的老板,你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理,再征求他的意见。这样一来,你既采取了主动,又不至于使老板感到难堪。这类老板的病症就在于做事缺乏果敢和信心。所以你要尽可能地向他提供一些真凭实据来证明你的建议切实可行、万无一失,才能潜移默化地促使他采取强硬立场。

    (4)应付吹毛求疵型的上司:

    南希·阿尔里查在一家报社负责版面设计和广告的审定工作。每到交版印刷的那天,她那位满脑子装满怪念头的总编总会出其不意地出现在她的身后,窥视她的工作是否出了差错。然后提出一串稀奇古怪的问题,最让南希感到要命的问题是:“你能保证按时交版吗?”

    “我从来就没误过期限”,她说,“但是每到这个时候他还是要来,而且反复问这个问题。他对我缺乏信心,我自己也有被人小瞧的感觉。”

    由此可见,这位上司的做法挫伤了职员的工作干劲,对琐碎问题的过分挑剔,往往降低整个工作效率。

    记住,爱挑剔的上司总需要找些什么事来担心,要改善与这种上司的关系,就得设法让他把精力转移到大事上去。如果他要求你将刚刚脱手的工作返工,你可以把其他急需完成的工作摆出来,问他到底该先做哪件。如果上司对交付给你的某个特定任务感到不放心,你可以不时地,主动地向他通报工作进展的情况,让他感到放心。采用这种主动出击的办法,可以免受上司时时纠缠之苦。

    (5)应付冷漠孤僻型的上司:

    许多雇员往往被他们上司那种难于捉摸的行事方式弄得无所适从。比如,开会时上司也许没有邀请他们参加,来者从不与他们讨论工作计划。其实一个好上司就得善于将自己的打算和想法让大家明了,而不需要下属去揣测。

    在上司没有给你明确指示的情况下,最不可取的莫过于袖手待命了。

    在上司没有邀请你出席会议,在未决定前征询你的意见时,你该主动去说,告诉你的上司你的意见可能很有价值。如果此方法行不通,你可以找一位既敬重你又能说服上司听取你意见的中间人来达到目的。

    总之,在采取任何对策时,都要深入地作番分析。无论你的上司有多么难缠,你也应全力以赴与之一搏,即使没有达到目的,但成果仍然颇丰。首先,在与难缠的上司打交道的过程中,你能学会善于权衡利弊,克服胆怯,在压力面前保持镇静,并通过努力改善自己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其次,掌握这种缓解与上司紧张关系的技巧,必将对你职业前途大有裨益。因为能与难缠的上司周旋自如的职员,也就具备应付各种情况的能力,极易受到上级上司的器重,而很快得到提升。最后,你上司也是你最好的教材,从他们身上你可以学到不该如何对待下层。有朝一日得到提升,你一定能成为一个更好的上司。

    11.“诚”字为先,以获得下属的尊重

    在方圆做人中,不要忘记与下属相处是领导人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学问,世上有千万种指挥下属的方法,但最主要的还是一人“诚”字。作为领导,如果你有诚意,也要把一份诚意传达给别人。这样就能将整个团体紧紧地联结在一起,让你的每一个下属都为你效力,使你的工作能顺利完成。

    要与下属处好关系,要注意以下原则:

    ①完全记得部下的名字。作为下属来说,领导能记得自己的名字,那是莫大的荣幸,对他的自信心是一个很大的激励,他会回报给你最大的忠诚。你要当领导,就要学会熟记下属的名字。

    ②完全避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下属也是有自尊心的,领导对待下属,即使对方出现了错误,也要注意避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批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时间、地点、环境和场合。不要让他在人面前丢人现眼。

    ③尽量使用可以鼓舞对方的字眼。下属需要赞扬,会当领导的人总是尽可能在公开场合表扬下属的行为和言论。鼓励他们争取更大的成绩,使他们意识到只要做出成绩,领导就会看见,并会给以嘉奖,这样,你的下属就会很努力地工作。

    ④对你想左右的人,努力进一步理解他们的需要。真正想使下属为你尽力尽忠,你就必须及时了解下属的生活情况,了解他们的实际需要,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特别是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你的关心和帮助会使他们产生为你效忠的想法。

    ⑤把有较强自我意识的人作为你运行的目标。有较强自我意识的人是不会轻易相信别人的,作为领导,要想在下属面前树立自己的形象,首先就要对这些人做好工作,使这些人相信你,你就大事告成,因为一旦这些人和你站在一起,其他人就会看榜样跟你走。

    ⑥乐意参与集体活动。作为领导,不要把自己与下属分开,不要以为自己高高在上,就不会玩,不会和大家一起说笑,那样的话,你就不会受下属的爱戴。经常和上属一起举办一些集体活动,既能增加友谊,又能使自己身心获得快乐,学能与下属的距离缩短,与大伙融为一体,何乐而不为呢?

    ⑦和职员一起承担风险。作为领导,首先要在遇到风险时,同全体职员站在一起,和他们同风雨、共患难,这样才能受到他们的拥戴。

    ⑧在公司范围内努力去理解其他人的需求。理解每一个人,这是当领导要做好工作的前提。每个人的需要都关系着公司的工作能否顺利进行。根据不同的需求,合理的安排工作,才能收到好的工作效率。

    ⑨对下属平易近人,不论他们在公司的职位有多低。公司的工作职位有高低,但是人是没有贵贱之分的。所以,不论你是哪一级的领导,你对待公司里不同职位上的职工都要一视同仁,不能以职位的不同而对人的态度就不一样。平易近人才能使你树立领导的光辉形象。

    ⑩努力表现你的诚恳、正直和基本的人情味,而不是只说说而已。领导也要具有一定的诚恳、正直、人情味,这些在领导身上就不能只是口头上的,而应该是实际行动上的,或者是实际利益上的。比如,一位职员遇到不幸,领导就不能只是口头上表示同情,而应该在行动上,如捐献、安排善后事宜,或在政策上予以倾斜等等,这样才能得人心。

    ⑾一次只采用一种技巧,而且不要太过分。领导艺术是多种多样的,在不同的事情上要采取不同的技巧,为了使事情不复杂化,在处理一件事时,不宜使用过多的技巧,否则就把事情搞得复杂难以解决。

    ⑿讲究民主。迎合周围的所有人,而不是把某个人或人群作为目标。领导是面对全体职员的,应该以全体职员的意见为准,讲究民主就是要想方设法征求大家的意见,不把个别人的意见凌驾在全体人之一。领导代表着全体职工的利益,而不是代表个别人的利益。所以,多听大家的意见,才能领导好大家的事业。

    ⒀关键是巧妙与下属相处,要做到自然巧妙,不要让人看到是有意为之,如果下属知道你是有意拉关系,就会对你产生戒备心理,你就不会同下属建立自然友好的关系。

    另外要指出的是,应该学会照顾那些服从指挥的好人。假如你在执行公务时遇到的对象是好人,他们听话,你叫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告诉乖孩子捡起他的玩具,他很可能立即照做,告诉一个好人把应付的款子寄来,钱一定准时到达。

    有一个寒冷的深夜,纽约的一条不算繁华的道路很少有车辆行驶。这时大街中心的地下管道洞内钻出一位衣着笔挺的人来。路旁的一个行人十分狐疑,他上前想看个究竟,一看却怔住了,他认出这人,竟是大名鼎鼎的福拉多!

    原来地下管道内有两名接线工在紧急施工,福拉多特意去表示慰问。

    福拉多被称作“十万人的好友”,他与他的同事、下属、顾客乃至竞争对手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这位富有人情味的企业巨子,事业如日中天。

    作为领导只有诚心诚意地替下属着想,关心下属,爱护下属,才会赢得下属的尊敬和爱戴。

    12.创造良好的交际环境

    我们知道,整个交际的组成,不仅仅是参与交际的人,还应包括交际的场景、氛围等“非人”因素。以上两部分,我们姑且称之为交际的主、客体。所谓交际的情境,就是参与交际的主客体的组合。具体讲,交际主体反映交际人的各种主观因素如表情、态势、说话内容甚至语气等;交际客体指交际中的诸多物质因素,如交际背景、摆设、装饰、环境等。俗话说,“情由境迁”,良好的交际客体,能促进人们交际的顺利进行,反之则会起阻碍作用。在人们日常交往的“和弦”中,也许会奏出以下几个不和谐的“音符”。

    ①主客体严重对立。比如说为了活跃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组织一些民乐演奏或戏剧清唱之类巡回演出,哪怕是在田间地头,也一定会大受欢迎。而如果把他们请到大城市,即使是带空调的剧院去听一宿什么帕瓦罗蒂的咏叹调,效果一定很不妙。炎炎烈日下的空洞说教,迪斯科舞厅的“循循善诱”等均属此类。由此可见。交际的主客体对立严重,造成情境的反差较大,其效果往往是适得其反。

    ②主客体相吻合,但主体内部不协调。试想如果把两个平时有积怨或没有共同语言的人安排住同一间舒适豪华的房间,这两人会不会感到“舒适”?有一位在城里工作的农村青年,结婚摆宴时,按风俗把乡下一些重要的亲戚安排在每桌首位,然后让自己的哥们兄弟对他们分别形成“合围”之势。席间这些人满口的“阳春白雪”,可怜那些乡下亲戚接不上半句话茬,满脸的沮丧。席毕老舅爷怨言:“坐在这个地方喝闷酒,还不如咱几个在乡下墟场喝白干吃白菜来得快活。”这种做法也是不足取的。

    ③主体内部协调,但单个主体与客体不和谐。有甲乙丙三人关系融洽,但兴趣不一。甲爱舞,乙好“赌”,丙爱书。若甲强拉丙乙去“摇滚”,或丙硬要甲乙来“陪读”,久之,他们虽然不一定会反目为仇,但不能保证不会出现“冷战”格局。

    人际交往的过程是交往双方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我们不要忽视交际客体对主体的影响。针对以上几种情况,我们应趋利避害,化被动为主动,从而使人们的交往朝着更和谐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概言之,以下几种交际中的情境创意颇能适应各种具体的交际过程。

    (1)逆反式情境创意:

    有人说,一个孩子长期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将学会谴责;一个孩子长期生活在敌意的环境中,他将学会对抗。交际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的思想产生间接的影响。友人的阿弟以前是个性格孤僻、不善言辞的入。参加工作后更是独居一隅,不愿与人多接触。近两年后他却变得异常活泼,在大庭广众下也能口若悬河,甚至赢得了一位据说是最讨厌多嘴多舌的女孩子的芳心。他回忆说:“是我的大哥给了我一把成功的钥匙。他是个社交很广的人,经常有意无意地带我出入他的交际圈,比如男女同学聚会、好友的生日派对等。那么多的人在一起侃侃而谈,你不说一句简直无地自容。我大哥常用眼神鼓励我,但他从不故意把我推上‘讲台’。是他们那种海侃神聊的快乐感染了我。”友人的做法无疑是成功的。给孤僻忧伤者创设一种热烈欢快的氛围,把讷言者引向神侃的境界……不必强求他马上改变什么,但一定要结合你的真诚和耐心,热情和信任。多愁善感的人在心情舒畅的情况下乐于袒露胸怀;饱经风霜的铁骨汉子在温馨、恬柔的气氛中较易表白心曲。这种“反向而行”的情境创意,表面看是对立,其实最终的目的还是弃异趋同。

    (2)趋同式情境创意:

    这种创意不仅要使参与交际的每个人都适应交际的客体,还要让交际人之间消除隔阂,达成默契,从而使整个交际过程更臻完美。年轻人谈恋爱,大都喜欢赶时髦,什么跳舞啦、卡拉OK啦。事实上并不是每对恋人都对此有相同的爱好。交际双方不要一味地坚持己见,也不要违心地迁就对方。多年的夫妻被成天的油盐酱醋吵得酸不酸甜不甜的,为何不找机会重温一下恋爱的美好时光?烈日下邂逅老友,不妨寻一片荫凉互致问候。异国他乡的游子相聚,共饮一杯家乡的美酒,或同唱一首祖国的恋歌,彼此一定会倍感亲切。人们生活在容忍和耐心的环境中,自然会形成一种坚持力。弗雷德曼1967年发现,对密切人际关系感兴趣的人,一般倾向于结构小些、更封闭一些的空间,认为这样才可以建立起必要的邻近性。趋同式的情境创意,首先就是要善于找到这些“接近点”,然后由点及面,刻意创设,力图使整个交际过程首尾圆合,“曲”终人欢。

    (3)分享式情境创意:

    且不说大型娱乐场所各种设施的赢利目的,单就其情境创意就是一种良好的交际范例。爱看书的友人到你处玩时可甩出一摞书任其选择;爱唱歌的便放一段曲目让他过瘾。这样,情感不受束缚,行为无所顾忌,身心俱悦。一个厂休日,几位家在外地的青工相约到他们车间的“老大哥”刘主任家去玩。主任家有台录像机,小赵和小高进门就瞄准了那一摞录像带。刘主任知道小沈爱下象棋,就招呼他:“别跟他们瞎凑热闹,里屋有副上好的象棋,我儿子正愁没人应战呢!”“小柳,新版的《读者》在抽屉里……”快要吃饭的时候,刘大婶又来传话:“各位小弟兄爱吃什么尽管说,酒菜不一,到时你们可得‘按需分配’啊。”这大半天,老刘家欢声笑语,情境融融。因而被这帮小青年称为“车间俱乐部”。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分享式情境创意还应做到“人所欲,施于人”。但是这是有限度的,首先要根据现有的客观条件,合理设置,宁精勿滥。其次是应有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不要一味地迎合交际人的某些不良欲望。

    13.培养适应各种人的能力

    关心他人是很重要的,真正具有适应能力的人,总是明理而善解人意,老练而不枉断他人。

    真正的适应当然不容易,所以,我们还要再次强调:要走出去与人接触。

    你可以想想那些你想处好关系却又没有处好的所谓“难”人。考虑一下,在四种作风中,他们属于哪一种?对方很可能与你的个人风格不一样。然后再分析一下:究竟用什么东西才能触动对方?对左右一切的领导,那就是控制;对喜欢社交的大众,那就是认识人;对按部就班的好好先生,那就是和睦相处;而对慎思者来说,则应该是逻辑和分析了。

    在每种情况下,对方都会有一种与他们自己倾向相一致的作风背景。你不要指责他们,而要理解他们。要经常问问自己:为了对方的需要,我又能做些什么?

    (1)要适可而止

    记住,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或关心这些行为特征的。而且,他们被你这样“分门别类”,他们自己也一定没有想到。

    所以我建议你,在分析和议论别人时,一定要适可而止。如果在同事聚会上,你心血来潮,大谈什么老板的个人风格,那非要引出一场大祸不可。

    (2)不要急于下判断

    辨认他人风格固然重要,但根本问题还是要适应对方。所以要注意,不要急于对人下判断,不要一棍子就把人打死,象“对方是慎思者,我跟思考者相处不好,所以我用不着跟他浪费时间”这一类的想法,都不可取。本来,你关于个人风格的知识,应该为你开展关系才对,怎么可以让它们给缚住手脚呢。因此千万不要用白金法则去给人设置框框。

    (3)要的不是借口,要的是自知之明

    知道自己的风格,对提高自己很有帮助。你会跟别的人一样,一开始就发现自己的长处和弱点,但千万不要把它作为护短的借口。比如说:“我是个纵横捭阖的领导,我强横一点又有什么关系?”或者说,“我跟不上又有什么关系?谁叫我只是普通一员!”这些都不可取。

    (4)努力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

    关系如同钱财,要妥善管理才行。不过,只要你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训练,你就能把这些关系处理得对每个人都有好处。不论你是新手还是老手,也不论你属于哪种作风,你都做得这一点。具体来说,四种人的做法如下:

    社会大众:

    ·控制时间,控制情绪

    ·客观、无偏见

    ·信守诺言

    ·集中精力于眼前的工作

    思考型人物:

    ·公开表示对他人的关心和欣赏

    ·及时作出决策

    ·注意政策的灵活性

    ·寻求共同点,寻求合作

    好好先生:

    ·恰当的时候作出拒绝

    ·适当冒险

    ·避免虚伪

    ·接受合理的变化

    领导型人物:

    ·放慢脚步,显得更加轻松自如一些

    ·做一个有耐心的、坦诚的聆听者

    ·经常赞扬别人

    ·多一些谨慎,少一些仓促

    (5)用不同的方法,为不同的人鼓劲

    不论你是在办公室里做事,还是在家里做事;也不管你是跟同事、朋友在一起,还是跟家庭成员在一起,你都会碰到给对方提神鼓劲的时候。这样,你就不可避免地要遇到某种挑战,而要面对这种挑战,你就用得着白金法则方面的知识。

    下面是你的具体做法:

    对于领导型人物,你可以单刀直入。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这就是事情的来龙去脉,这就是它可能影响我们的方式。“所以”,你可以这样对这些人说,“让我们步入正轨,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给这些喜欢左右一切的领导者一些控制权,那他们可就来劲了。“像你这样足智多谋,还用得着我来指点工作吗?”你可以这样说,“只要能够作出决定就行了,现在是到了知道事情路数的时候了。”

    对于社会大众,你要向他们表明,迎接挑战当然不容易,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迎战使人脱颖而出。因此,你要鼓动他们,要表示你对他们的重视,要经常称赞他们获得的奖励和取得的成就;就是对他们跟你说起的工作中的好事,你也要经常挂在嘴边。

    你同时还可向他们表明,你们的职位和形象怎样才能得到提高和改善。“这是个好机会,而不是退缩不前的时候。这儿的每一双眼睛都会看着我们。让我们好好表现一下,我们准能行!”

    对于好好先生,你要知道,这类人对变化——任何形式的变化——都表现冷淡。所以,你要努力缓解他们的不情愿心理。要心平气和地跟他们讲清,这问题仅仅是因为地点不当引起的,它不会损害你们的共同事业,你们有能力共同解决它。

    而且,你也要多跟他们待在一起,看看这些变化给他们带来的冲击到底有多大。要是问题真的有点严重,那你就应该毫不迟疑地着手解决它。

    对于慎思者,这些人往往想更加详细地知道问题或挑战背后的潜在原因。所以,你要尽可能地把你的解释组织得周全、细致,对于你的新工序、新计划,你也要提供充分的材料和说明。

    “这就是全部的事实”,你可以这样说,“所以,我们最好是深入理解问题的实质,然后合乎逻辑地提出解决的办法来。”

    (6)批评也要因人而异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家里,向别人提出提高或改善的要求,这很不容易但却十分必要。关键是采取的方式,不能勾起他们的抵触情绪,而要设法激发他们风格中的积极因素。

    你可以这样做:

    对于领导人物,要尽可能地强调预期的结果,让他们把心思调整到解决方案上来。你可以向他们提交进展报告,以促使他们回归正题。比如你可以这样说,“我们的目标是彻底消除账目错误。要说谁能做这事,那就是我们。我们应该来一次大推动,让我们现在就开始。”

    对于大众型人物,你不妨严肃一些;对于问题的症结所在,对于解决问题的相关要求,你也不妨直截了当地讲清楚。至于协商后的变更事项,你也可以让他们再重复一遍,以免存在什么误会。“对于我们怎样看这个问题,我们的大老板一直很关注;而且这还严重关系到我们部门的声誉。所以,我希望你能高度重视这项计划。一定要重视!待会儿我会给你一个清单,重要事项都已写在上头。你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吗?”

    对于好好先生,批评要对事,不要对人。因为他们都是些很敏感的人,所以你要向他们解释清楚,他们自己本人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而且,你还要表现出自己的同情心。“我是多么想成为一名顾客,想跟他们一同承担这些问题。我想你一定能够理解这一点。我们每个人都想使顾客满意。使我们这个集体士气高昂。所以,你务必要帮帮我,以便清除这些故障。”

    对于思考型人物,要显得内行一些。要讲清问题症结所在,要提出修正计划,最后还别忘了给出完成期限。在接下来的一两周,还可以再碰碰头,看看怎样落实方案,或者是否有必要局部修改。“我知道,这件事情我们不可能一步到位,”你可以这样说,“但是,我们可以先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然后我们就可以见机行事。”

    (7)自信心和尊重人

    渴望自己有成就、有影响力、有威望,这是杰出人物的一个优点,也是人之常情。

    如果一个社会,没有一大批人以火热的激情去追求有益于他人的目标,展示自己的才能和影响力,那么,这个社会就不会有文明和进步。但是自己有自信心的同时,还必须学会尊重人。

    历史上有些名人的事例很有趣。

    探险家哥伦布写信给叶卡捷琳娜二世,申请授予他海军上将兼印度总督官职。因信封上没写“女皇陛下”,叶卡捷琳娜二世接到信后,没拆开来看就把信扔一边。第二个例子,当一位官太太像母老虎一样闯进白宫时,格兰特总统夫人大声喊叫起来:“没有我的邀请,你敢坐在我主持的会议桌旁!”

    这两个事例都说明了尊重别人的必要性。

    我们可以在体力、经济上支援我们的朋友和孩子,但很少支持他们自爱。我们给孩子们烤牛肉吃,以增强他们的体力,却没有跟他们说一声“亲爱的”诸如此类亲热的话。而这种尊重将使他们一旦遇到困难的时候,增添巨大的力量,并长留在他们的记忆中,永远受益。

    尊重人不是无原则的奉承。赞扬和奉承是根本不同的两回事:赞扬发自内心,没有私心,是真诚的;而奉承话是口是心非,实际上是为自己。前者应受到肯定,后者应受到谴责。

    我们在考虑如何处理和别人相关的问题时,通常95%的时间是在考虑自己,如果我们多分出一些时间来忘掉自己,好好地想一想对方的优点,不讲任何无价值的奉承话,真诚地评价对方,由衷地称赞对方。那么,你的话,他将牢记,并会不断地在他生命的长河中重现,一直到永远。

    在社会中,是否受人欢迎已成为影响你成功的重要因素。据说日本一些公司在考虑某人当重要职位的候选人时,第一考虑那个人受过的训练和经验,掌握技术的情况如何。第二要考虑那个人能否与人合作,就是与人相处的能力如何。另一调查显示,一个人成功有25%是靠技能,75%是靠机缘,即机会和人缘。人缘关系好,别人就会对你产生信赖。技能和人缘与其说技能重要,倒不如说是更偏向于“人缘”因素,更何况好的人缘不仅有更多的晋升机会,而且生活在一个受人欢迎的环境里也会使你心情舒畅。

    下面介绍几种使你到处受到欢迎的方法,我想对你是有帮助的。

    ①真实地欣赏别人的特点。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指出,人类本性最深的需要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要成为到处受欢迎的角色,就必须学会表现出诚实地、真心地欣赏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特点足以让人尊重和敬佩。你应该学会找出每个人独特的地方,并欣赏他的特点,且形成一种习惯,否则你可能很难欣赏别人的特点。

    我们许多人都喜欢把人分类,诸如公司职员、老板、老年、中年、男人、女人、小孩等等,并认为只有少数人和我们是同一类型的。这样一来就带来了问题,限制了你自己。假如你认为自己喜欢某种人的话,你和其他类型的人相处的时候,一定会觉得非常紧张。而且你可能错过大好机会,去认识不同凡响的人。我有一个教师朋友,他一直认为只有当教师的人才是崇高的,其他的人不是政客、文痞就是市侩。他这种按职业类型来划分自己喜欢的对象,就导致他不能让自己面对每一个人真正的面目。其实,每一类型中的人都有各种不同的人,每一个人都有与别人不同的特质。我本来不喜欢我部门新来的小胖子,后来发现他的流行歌曲唱得很好,我们就成为好朋友。假如你将所认识的人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看看他有哪些特点,并欣赏他的特点。自然,你会喜欢他们,他们也会喜欢你。

    ②真诚地关心他人。你若不关心别人,而希望别人关心你,是很难做到的。心理学家亚德洛说:“对别人不感兴趣的人,生活中困难最大,对别人的损害也最大。”所有人类中的失败,都在这些人当中发生。美国罗斯福总统到处受到欢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别人发生兴趣,关心别人。他遇到白宫里所有的工役,甚至做杂活的女仆,都呼名问好,并关心她的工作。有些缺乏对他关心的人,常常由于出错而损害了他人的自尊心。更有甚者,如果有人因他们而沮丧的话,他们还会大表惊奇说:“我只是告诉她该减肥而已,我怎么知道她会小题大做。”因此,要与别人很好地相处,就应学会关心他人。当然,热心助人是要花时间和精力的。比如我们要交朋友,我们有必要记住朋友的生日,并按时致贺,与朋友打招呼或挂电话时,都要表现出热忱。

    ③培养感受别人经验的能力。要学会“体会”别人的感受,这将使你的生活更丰富,和别人的生活有更密切的关系。如果你记得自己的感受,通常还可以体会别人在某个特殊情况下的感觉。譬如,你还记得自己联考落选时的那种感觉,现在,你的朋友的日用化工厂失败,这又是一个难以忍受的时刻。如果你愈了解自己的经验,那你就更能体会他的感觉。如果别人愿意的话,你还可鼓励他们谈谈自己的感觉和生活。尽量记住别人的话,并且尝试体会他们的经验与感受。你愈这样做,就觉得愈容易体会到别人的经验和感受,你就会觉得自己和所有的人愈来愈亲密了。

    ④谈论别人感兴趣的事。聪明的谈话者之所以都谈得十分投机,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谈话之前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对方特别感兴趣的话题。因为达到人心相通的大路,是对他谈论他最得意的事情。

    ⑤记住别人的名字。美国总统约翰逊,把与人相处的九条原则写在纸上,放在自己的办公桌里。其中第一条是熟练地记住别人的名字。如果做不到,就意味着你对那个人不太关心。许多人往往对自己的事物较有兴趣,尤其是对自己的名字最感兴趣。如果你能记住一个人的名字,并能容易叫出,你即已对他有了巧妙而有效的恭维。

    ⑥避免讥讽别人。讥讽别人不仅不讨人喜欢,而且是危险的。因为它伤害了一个人的自尊心,并会激起他人的反抗。林肯总统在年轻的时候,常喜欢讥讽他人,引起了他人的厌恶感。有一次他讥讽一位好斗的政客,那政客愤怒极了,与他决斗,几乎酿成惨剧。从此林肯不再讥讽别人。任何愚人都能讥讽别人,但那只是愚人的做法。如果你能把讥讽变成了解和宽恕,那你便能培养出容忍和同情的伟大品格。

    当你了解以上六种方法并能正确地利用它,你便成为一个到处受到欢迎的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