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传-和之死——乱世多金是祸根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麻痹大意,危险袭来

    阿桂去世之后,和作为军机处首席军机大臣和文华殿大学士,权力已经达到了一般臣子的顶峰。但是他仍旧不满足,因为他认为自己在爵位上不过是个伯爵,于是他又借助白莲教首领王三槐被擒一事,要求给自己晋爵,并且请求乾隆批准。此时的乾隆皇帝,已经年老耳聩了,几乎什么事情都听和的,因此很快满足了和的要求,和便得以晋封为公爵。这么重大的事情,作为一国之君的嘉庆皇帝居然一点都不知道,嘉庆对和的不满又深了几分,不过此时有太上皇乾隆在,他只能继续忍气吞声。

    这样的事情发生之后,有些大臣心里十分不满,他们偷偷地跑到嘉庆面前告状,列举和的种种不是,但是嘉庆只是一笑了之,并不生气,并且经常在大臣面前表示自己要依靠和来处理政务。因为嘉庆颇有心计,通过几次与和的较量,他明白和早已经在自己的周围布满眼线,只要自己一着不慎,就会满盘皆输,因此嘉庆选择继续隐忍。他处处给足和面子,表面上不动声色,对于和的所作所为也并不干涉,利用一切机会让和放松警惕。

    嘉庆这种唯唯诺诺的表现,既让嗜权如命的乾隆欢欣,又让和放松了警惕。嘉庆知道和时时在试探自己,因此每当有事需要向太上皇禀报时,他往往让和“代言”,而胆大包天的和也早以为嘉庆只是庸碌无能的君主,不足为惧,因此乐得替嘉庆做事。

    嘉庆与和的几次斗争失败后,真正明白了自己所处的危险境地,因此一直选择等待时机。他明白自己的一国之君的地位只不过是个摆设,只要太上皇还活在这个世界上,那么和就会一直得意忘形下去,而自己则无出头之日。嘉庆如一头等待猎物的饿狼一般,耐心地等待机会,不让和看出自己的心思,以免受到和的迫害。

    为了避免和的怀疑,嘉庆想了很多办法。他以“养心、敬身、勤业、虚己、至诚”为原则,认真地涵养身心,准备像自己的先祖康熙一样做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当敌人露出破绽时,就一招制敌,不给对方以喘息的机会!

    从此以后,嘉庆将自己的种种心机都深深地隐藏起来,实行“无为而治”的施政方针,整日陪伴在太上皇的身边,国家大事也完全由太上皇说了算,乾隆因此也对嘉庆相当满意。不过,和却是一只老狐狸,该如何让他放松警惕呢?嘉庆为此也进行了详细的筹划。他明白自己身边都是和的耳目,没有谁是值得自己信任的。因此,一切事情都必须自己亲自处理,而不能交给别人。为此嘉庆事必躬亲,做事小心谨慎、处处留心,生怕自己露出马脚而让和抓住把柄。

    为了麻痹和,当和送来玉如意的时候,嘉庆就故意写下《咏玉如意》数首,来表达对和的尊重和感激之情,而这些诗最终被和安插在嘉庆身边的眼线吴省兰一首不落地呈递给和。和原本是让吴省兰来监视嘉庆帝的,如今看到嘉庆对自己感恩戴德,和自是心花怒放。并且吴省兰还不时送去嘉庆写的一些颓废的诗句,这也让和更加安心,他认为嘉庆只不过是一个胸无大志之人,对于政权并没有多大的野心。而正是由于这种麻痹大意,也使得危险正一步步地向他靠近。

    2.一朝天子一朝臣,太上皇寿终正寝

    乾隆在八十五岁那年才正式退位,虽然身体还比较健康,可毕竟年事已高。在古代八十岁以上的帝王很少见,而乾隆活到了八十九岁,他是我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日,乾隆帝带着对权力的不舍离开了人世。乾隆在位六十年,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曾主持纂写了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在建筑上,乾隆调整了拥有“万园之园”美誉的“圆明园”景观,增加了建筑群,并且兴建了绮春园和长春园;在税收上,曾蠲免天下钱粮;在军事上,重新统一了新疆,完善治理了西藏,完成了中华各族的统一。乾隆年间中国疆土东起大海,西至葱岭,南起曾母暗沙,北到外兴安岭,西北到巴尔喀什湖,东北到库页岛,国土总面积达到一千三百一十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二大面积,而实际控制的面积则为历代之首。并且乾隆帝还因在边疆地区建立的十大武功自称为“十全老人”,最终他亲手把国家权力交给了嘉庆帝,可是当时的大清国早已经气势不在,繁华尽逝。

    对于这位自诩为“十全老人”的逝去,自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和内心忐忑不安,隐隐约约觉得会发生点什么,但是又说不出具体的感觉,只能耐心地等待命运对他的安排。

    嘉庆帝虽然也遭受丧父之痛,但是他表现得很稳重,该守孝则守孝。不过,对于嘉庆而言,他终于可以放开手脚,一展抱负了。因此,他一如既往地小心翼翼,准备重新夺回属于皇帝的至高无上的权力。而此时他最大的阻碍就是和,因此和这颗“眼中钉”就必须予以铲除。嘉庆明白,一场关于政治权力分配的斗争势必进行,前方的考验也将十分残酷,为此,他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太上皇乾隆在世时,嘉庆早已知道和狐假虎威,借太上皇之手剪除异己、贪污受贿。不过和在朝中的势力盘根错节,纷繁复杂,自己根本无法撼动。因此,在乾隆病逝的第二天,在安排好乾隆的丧事之后,嘉庆就迫不及待地下令夺去了和的军机大臣、九门提督等职,并让和与福长安一起为乾隆守孝。表面上看是为乾隆尽孝,实则是限制和的行动,好为惩处和做好周全的准备。

    乾隆死后,和就被嘉庆召见,嘉庆一改之前的唯唯诺诺,怒斥和专权跋扈。和听嘉庆言辞犀利,这才明白嘉庆不是自己所认为的那个胸无大志的君主,不过为时已晚,只得放声大哭。嘉庆于是将和狠狠地批了一通,数落和的种种不是,并要求和给乾隆陪葬。此时的和才知道大祸临头,知道嘉庆对他已有杀意,吓得面如土色。于是和跪在嘉庆面前,不住地磕头,希望嘉庆看在自己一家老小的分儿上饶他一命,但是嘉庆只是冷笑不已,最后拂袖而去,留下和待在原地,失魂落魄。

    和明白,自己已经是嘉庆的阶下之囚了。乾隆在世时,自己对嘉庆那般无礼与蛮横,如今嘉庆正式掌权,自己是凶多吉少了。不过和还想奋力一搏,只不过嘉庆已经不会再给和任何机会了。

    嘉庆在评价自己的父皇乾隆的时候,将和专权下的种种弊端都毫不留情地说了出来,对和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将和军机大臣的职务全部剥夺。那些善于见风使舵的大臣早已明白,嘉庆要对和动手了。于是,朝中大臣纷纷倒戈,原本站在和同一阵营的大臣也很快变脸,纷纷上奏弹劾和的种种不法行为,嘉庆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于是他顺水推舟,开始了对和彻底地清算。

    3.阶下之囚惹人怜,一条白练了此生

    嘉庆不动声色地办好太上皇乾隆的葬礼,让和为乾隆守灵,借以剥夺和的权力,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逮捕了和。这样,不可一世的和很快栽在了嘉庆手中,为他自己的麻痹大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四日,嘉庆专门发了一道上谕,谴责在四川前线镇压白莲教起义的将帅谎报军功,玩弄把戏,趁机解除了主要负责白莲教事务的和与福长安军机大臣的职务,并且命令他们日夜守候在大内灵堂,不准外出,如此一来,和与外界的联系就被彻底隔断了。不久,王念孙、广兴等官员纷纷上书弹劾和弄权舞弊,犯下了欺君之罪,而嘉庆也趁机将军机处的大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初九日,嘉庆在向天下公布乾隆的遗诏时,宣布将和、福长安的职务革除,交由刑部关进监狱,仪亲王永璇、成亲王永等负责查抄和家产,并会同审讯。

    正月十一日,对和府邸进行初步查抄后,嘉庆宣布了和的二十大罪状,主要表现为欺骗皇帝、贪污聚敛财富、任用私人亲信等。嘉庆还将此结果通报给各省督抚,讨论定罪。不久,直隶总督胡季堂首先表态,他在奏折中说和丧心病狂、目无君上,实乃一个卑鄙小人,并且请求将和押赴刑场,凌迟处死。

    正月十八日,在京举行的文武大臣会议上,所有大臣都奏请将和凌迟处死,而将福长安斩首。

    和被处死基本是已经确定,这让和的儿子丰绅殷德痛苦不堪,他连同妻子固伦和孝公主请求嘉庆帝给和留个全尸,并且三番五次泣不成声地恳请。大臣刘墉、董诰也为和求情,说和虽然贪污大清国钱财,可这些钱财也始终留在和家并未丢失。这么多年和也为大清朝做了许多贡献,他自己虽然贪污,却整治贪官,又是先朝的大臣,还请宽大处理,不要给予极刑。

    嘉庆帝看文武百官都已经表明了立场,自己示威的本意也已经达到,就对和一事不再那么严厉,免得引起不满。于是大起慈悲之心,说和罪该万死,本应凌迟处死,才能对得起大清王法。不过既然固伦和孝公主和大臣都为其求情,先皇乾隆在位时和也还算忠诚,故恩赐和狱中自尽。

    和在狱中之时已经明白自己在劫难逃,于是对着窗外元宵节之夜的明月,他感慨地赋诗,说自己“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此刻他依然觉得自己才气冲天,人生变幻莫测,最终的结局让人悲哀。当和看到嘉庆派人送来的白练后,又提笔写下了一首绝命诗:

    五十年前梦幻真,

    今朝撒手撇红尘。

    他时唯口安澜日,

    记取香魂是后身。

    和赋诗完毕,拿起白练套在自己的脖子上,悬梁自尽,结束了自己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终年四十九岁。

    和在朝中为官三十多年,在他为官期间,从来没有被人直接检举告发过。可是当嘉庆帝打算查办和的时候,那些大臣临阵倒戈,纷纷指控和,争相表白自己是如何受到和的威逼和利诱。更有甚者在大殿上就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起苦来,好像和与他们家有过杀父之仇一样,这样的“变脸”,看得嘉庆帝目瞪口呆。

    纵观和的生平,他的前半生运气实在太好了,以至于后来物极必反、乐极生悲。嘉庆元年(1796年)后,和的家庭逐渐支离破碎。先是他的幼子在刚满两岁的时候夭折,随后仅仅两个月,和琳身患重病去世,和的孙子不久也夭折,更让和感到绝望的是他的结发妻子冯氏也离开了他,这对和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他与冯氏恩爱多年,感情极深。他身边的亲人一个接一个地去世,或许和也愿追随他们而去吧。在冯氏去世后一年,和在狱中自尽。他的大儿子丰绅殷德在河北蓟州附近找了一块空地将和埋葬。生前大富大贵的和,最后却以这样的方式下葬,是不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呢?

    和去世后,与和有关系的人都被嘉庆查办。和的弟弟和琳虽然死在军中,嘉庆也定其有罪,并且剥夺其公爵职位。和的儿子丰绅殷德,嘉庆皇帝看在固伦和孝公主的情面上,才勉强让他保留了伯爵爵位,不过他的自由也受到了限制。

    4.和跌倒,嘉庆吃饱

    和是一个老谋深算之人,由于过度的贪婪和疏忽大意最终导致命丧黄泉,他被嘉庆皇帝收拾得干净利索,丝毫没有还手之力。

    将和除掉之后,嘉庆迅速着手处理和的亲信吴省兰、吴省钦等人。对于那些由和举荐的官员,嘉庆则从轻发落或者不予追究,这样就保证了政局的稳定。

    嘉庆将和贪污、受贿的数据公布出来,结果让人瞠目结舌。根据事后公布的抄家结果,和的家产一共编为一百零九号项目,仅仅只是估价了二十六个项目,折合银两就达到了两亿多两。和被抄家后,官府对他家的财产列了一个清单,和家的房屋有三百零五间,包括楼台殿阁一百多座,花园两座,当铺七十五间,银号四十二间,古玩铺十三间,玉器库两间,绸缎库两间,洋货库两间,皮货库两间,玻璃器皿库一间,这些房屋里面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稀世珍宝,包括四千二百八十八件金碗碟、四千二百八十八件银碗碟、两百多个白玉痰盂、一百二十多个金痰盂、六百多个银痰盂、一百一十七个金脸盆等等。除此之外,和还有八百顷田产。他在蓟州还为自己修筑了带有享殿的坟茔,被人称为“和陵”。根据梁启超的估计,和的全部家产加起来折合银两八万万两,足可支付甲午、八国联军侵华期间的战争赔款。和的家产相当于当时清政府十年的财政收入,似和这样的贪官,自秦朝以来,仅他一人。

    从查抄和家产的清单中,可以看出和在生前搜刮的民脂民膏其实是很多的,这样巨额的财富,让和过着如帝王一般奢侈的生活。

    和被抄家时,除了抄没住房、花园外,还抄出三百多万两银子,三万二千多两金子,十多万亩土地等,和的贪婪由此可见一斑。

    从和仿制皇帝修建宅院、超规模的陵墓等行为来看,此时的和不仅仅只是贪恋钱财,他对权力的欲望也达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因为他想享受皇族的待遇,或许这才是他招致杀身之祸的原因吧。

    将和处决后,嘉庆才稍微地松了口气,从他给各地督抚的奏折批复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嘉庆顾忌的是权力炙手可热的和将会凌驾于他的头上。比如,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嘉庆批示张诚基的奏折时就曾经说过:“朕若不除和,天下人只知有和,不知有朕。”

    其实,嘉庆对和家产的查抄仍旧是适可而止的,因为他毕竟要照顾自己的妹妹固伦和孝公主的情绪,因此并没有做得很过分。对于和的某些才能,嘉庆也是十分欣赏的,比如在嘉庆十九年(1815年)年,当和被赐死十五年之后,清朝国史馆将编写好的《和列传》交给嘉庆审阅。当嘉庆看到寥寥几笔的关于和的记载时,就批示说:“和并不是一无是处的,他任职三十多年来还是做了一些事情,若和功罪不明,后人无法对他进行公正的判断。”为此,嘉庆要求国史馆重新编撰《和列传》。虽然因为个人的喜恶,和的有些事迹已经在史书上找不到任何资料了,但是嘉庆要求重新编撰的《和列传》对和的描述还算客观。

    和贪污受贿,苦苦经营了几十年,终于占有了巨额的财富,这些财产大都是民脂民膏。可是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和的家产最终落在了嘉庆手中,曾经在和面前卑躬屈膝的大臣眼见和失势,也纷纷倒戈,要求将和千刀万剐、凌迟处死。不过嘉庆皇帝为了安抚人心,最终让和自杀而死,和的家产也归皇家所有,这也就是时人所说的“和跌倒,嘉庆吃饱”。

    5.郁郁寡欢,和后代受影响

    和死后,其子丰绅殷德虽然依靠固伦和孝公主的颜面保住了伯爵头衔,但是依然被嘉庆帝下旨限制行动自由,他每天只能闲住家中,郁郁寡欢。

    随着对和家产深入地调查,最终发现和家藏有正珠手串二百多条,朝珠一挂,无论是色泽还是品质,都比皇帝用的还要好,况且一次发现了这么多条正珠手串,令嘉庆帝也非常震惊。朝珠和正珠是专门供皇帝使用的,其他的人都禁止拥有,如今在和家中找出了这么多的朝珠、正珠,不正说明和曾经有谋反之心吗?嘉庆帝为此非常恼怒,于是命人连夜审问和的家人。但和的家人说和从来没有谋反的念头,他只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偷偷把这些宝贝拿出来把玩,一个人静静地欣赏,好像很满足的样子。他常常一个人自言自语,具体说的是什么,大家也不知道。

    嘉庆帝原本就对和有一肚子的怨气,如今听和的家人这样说,他刚消下去的怒火又被再次点燃。他认为和还是有谋反之心的,并且认定丰绅殷德知道内情,于是多次派人调查丰绅殷德,而丰绅殷德则一口咬定“毫不知情”。嘉庆帝实在找不出什么证据,再加上固伦和孝公主对丰绅殷德情深意重,碍于情面,因此他也只得作罢,不过最终嘉庆还是取消了丰绅殷德的伯爵爵位。

    没有了爵位的丰绅殷德看着万贯家业和曾经高高在上的地位都顷刻间化为虚有心里大受打击。虽然和孝公主对自己很好,生活上也可以衣食无忧,可是看着这个衰败的家,丰绅殷德还是心灰意冷。他每天借酒消愁,沉迷于花天酒地之中。这时候固伦和孝公主撑起了这个家,她事事关心,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再加上和孝公主是皇帝的妹妹,所以嘉庆帝时常关照她,经常赏赐一些银两、布匹、珠宝等物品给她,因此丰绅殷德家也算过得有声有色。

    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丰绅殷德更是越加消沉,身体也是一日不如一日,终日无所事事,饮酒作乐,贪图美色,让他的思想再也没有了什么波澜。嘉庆帝看到这样的丰绅殷德,才感到放心。一个没有野心的人,怎么能继承他父亲的意志来谋反呢?嘉庆帝后来又以丰绅殷德与和孝公主感情好,丰绅殷德近些年中规中矩为理由授予丰绅殷德头等侍卫,兼副都统一职,并且赐予了伯爵爵位,这也等于是恢复了丰绅殷德的一些地位。但是这时候的丰绅殷德,已然重病在身,获得的这些地位,对他来讲不知是福还是祸。

    丰绅殷德恢复爵位后不久,嘉庆帝就派他到西北边疆的乌里雅苏台任职。嘉庆十五年(1811年),丰绅殷德病情加重,回京卸任。嘉庆帝念他平日为官比较称职,加赏为公爵。丰绅殷德回京后四处求医,结果病情一直没有什么改善,不久便离开了人世,那时的丰绅殷德才三十六岁。丰绅殷德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后来和孝公主收养了一个儿子,取名福恩,福恩承袭了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

    道光三年(1823年),三十九岁的和孝公主也因病去世。道光帝派人料理了她的丧事,并且亲自来到和孝公主的灵堂祭奠。

    和孝公主生性活泼,聪明伶俐,自幼就被乾隆帝所疼爱,长大后下嫁到大贪官和家里。在和家风风雨雨几十年,她亲眼目睹了和家的大起大落,内心里也不禁感叹世态炎凉。和家落魄以后,她一直守在丰绅殷德的身边,并且给和家带来了巨大的帮助,可见固伦公主是一个重情义的人。

    和琳的儿子丰绅宜绵,略懂诗文,不过在风水上的造诣很高,经常被有钱有势的人家请去帮忙看风水,也算是比较有名。后来和被赐死,他的公爵爵位也被削除,只留下一个三等轻车都尉的官职,终日在家也是无所事事。年纪轻轻的他同丰绅殷德一样,每日借酒消愁,雪月风花,不久就去世了,留下了一儿一女,年龄不大。除此之外,和有一个女儿嫁给了贝勒永鉴,和琳的一个女儿嫁给了质亲王绵庆。

    和的“陨落”是和家衰败的开始,此后和的后代再也没人能达到和当时的地位和成就,不过却在嘉庆的额外开恩下一代一代地传承了下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