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独立性决定孩子能做什么事

    〖场景再现〗

    曾经有一个朋友讲过这样一个经历:他去八达岭长城游览,在入口处遇到一位外国妇女带着三个孩子也来游长城,这三个孩子中有两个跟着母亲走,还有一个大约两岁躺在婴儿车上睡着了。母亲要去买票,于是她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对检票员说是否可以把孩子放在那儿,得到许可后,转身就去买票。过了一段时间,母亲还没有回来,睡在车上的孩子醒了,他看见母亲不在,并没有哭,也没有害怕,而是把盖在身上的东西拿开,在旁边人的帮助下,从婴儿车里站了出来,还与另外两个孩子玩了起来,丝毫没有对母亲的依赖。

    【深度诠释】

    这个真实的故事使我不由得产生了感慨,联想到中国的父母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会怎样处理。这位外国妇女没有对孩子过分的担心、过分的保护,所以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孩子也会自己独立对待,而不是惊慌失措,大哭大闹。

    一位中国学者曾去美国访问,深切感受到美国父母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一天,他的邻居过来兴奋地告诉他,她两岁的儿子卡瑞会用剪刀了,还会抹胶水了。这位学者过去一看,发现床单被剪了好几个洞,胶水也被抹得到处都是,但是这位母亲并没有心疼,也没有因此责怪孩子,而是称赞孩子的敢于独立尝试的勇气,然后再告诉孩子怎样合理地使用剪刀和胶水。两岁的小卡瑞已经会自己洗澡了,母亲帮他把热水给兑好,把衣服脱掉,卡瑞自己爬到澡盆里,玩了一会儿,就自己往身上抹肥皂,问他用不用帮忙,他认真地摇了摇头,说“不用”。抹完肥皂,又用毛巾擦,最后用水擦干净,爬出了澡盆。

    一个只有两岁的孩子竟然如此熟练而迅速地洗完澡,都是由于父母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因为虽然孩子现在还弱小,但是总归有一天要离开父母,独立地在社会上闯荡、生活,所以独立性这种将来的立身之本需要从小培养。

    心理断乳不是突变的过程,而是孩子对父母的关系从依赖到独立的较长的变化过程。21世纪社会变化更加剧烈,科技发展更加迅猛,因此,一个缺乏独立性的孩子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

    【专家支招】

    家长要树立现代教育观,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孩子的独立性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从两岁开始,随着他们身体的发育,大小肌肉群的逐步成熟,心理能力的不断提高,孩子已经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逐步学会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自己睡觉,自己收拾玩具等良好习惯,逐渐树立独立意识。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认识到,年幼的孩子总是在反反复复中感受着劳动的乐趣,独立做事的快乐。从不会做到逐步学会做,从做的不像样到逐步像样,这是必然的规律,也是必经的过程,从中孩子也获得了自身的发展。

    正因如此,家长就应放手让孩子锻炼,不要怕他们做不好,也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包办代替。对于孩子独立去做的事,只要他们付出努力,无论结果怎样都要给予认可和赞许,使孩子产生自信。“我行”这种自我感觉很重要,它是孩子独立性得以发展的动力。

    孩子自己做事常常做不好甚至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再去做,绝不能动辄就说“我说你不行吧,就会逞能”,更不要见孩子做不好就动手代劳。

    当他们执意去做那些难度较大的事时,家长应予以鼓励并给予帮助。这样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增加他们的锻炼机会,养成独立的行为。

    2.培养孩子初步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国著名的孩子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孩子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遵循这样的原则教育孩子,就能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们有的家长很注意丰富孩子的知识,也常常耐心地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但往往忽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例如,我常见家长给孩子讲故事,一页页的讲,一本本的讲,孩子只是静静地听。其实,给孩子讲故事,家长也应适当提出问题让他们自己参与,培养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3.创造机会,培养孩子自己拿主意作决定的能力

    我国传统家教中十分注意培养孩子“听话”,“顺从”,却不注意倾听孩子的意见。小到生活上的事,大到孩子的发展方向,一概由父母决定,孩子缺少自己作决定的机会,这就不能培养他们的抉择能力。然而,自我抉择能力也是独立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现在,随着家教观念的更新,有一些具有现代家教观,教子有方的家长,不仅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注意创造机会,培养孩子自己作选择和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

    家长在培养孩子独立性时,往往同时需要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毅力。对于孩子来说,自己穿脱衣服,整理和收拾玩具等,是需要他们付出很大的努力和克服一定的困难的。因此,家长的作用就是对孩子们作出的努力给予充分的肯定,并鼓励和要求他们克服困难,尤其是那些依赖性较强的孩子,家长更要坚持要求。

    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独立做事时,最关键的是家长自己要战胜自我。我们常见有的家长一见到孩子碰到困难,不是鼓励他去克服困难,而是立即代劳。还有的家长明知应要求孩子克服困难,坚持自己去做事,但只要孩子一哭一闹,立即“心软”而“妥协”,依顺孩子,从而前功尽弃。因此,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应下决心甚至下狠心,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毅力。

    未来是属于孩子的,孩子未来的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未来的生活要靠他们自己去创造。这一切都不是父母替代得了的,深爱孩子的父母们,让你的孩子从小学着自己走路吧!

    ⊙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场景再现〗

    “妈妈,我来帮你洗碗吧。”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吃饭的小雨很兴奋,她急于想做点事情来表示高兴的心情,因此妈妈刚刚开始收拾碗筷的时候,小雨便主动请缨了。“好啊!可是有一条,你今天洗碗了,以后的碗可都要归你洗了。”妈妈自然很高兴,劳累了一天,她巴不得能够早点去休息一下。“没有问题。”看到妈妈同意自己帮忙,高兴中的小雨根本就没有考虑妈妈话中的“以后”两个字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

    看着妈妈洗碗已经很多次了,但真正动起手来还是第一次。“哎呀!”手一滑,碗就落到水池边上的水泥台上,碎了。

    女儿是第一次做这个事情,妈妈的注意力一直没有移开,她在关注着女儿。

    “没关系!小雨,你做得很好,继续!”妈妈的鼓励对小雨来说是最重要的,打破碗的窘迫一下子就消失了。“第一次,谁都一样,关键要逐步掌握要领,集中注意力。”

    小雨洗碗越来越熟练了,渐渐地,甚至闭上眼睛,她也可以把碗洗得很干净,放得很整齐。但是小雨的新鲜劲和耐心也逐渐消磨殆尽。

    “今天我不洗了!”小雨撒娇道。

    “随你的便,别忘了你答应过父母什么。”

    “还有碗没用过,我明天洗行吗,妈妈?”

    “洗碗是你的事,你自己决定吧!”

    “洗碗没劲,妈,我换个活干干吧!”

    “不行!干完再说。”这次妈妈回答得很干脆,直接否决。

    小雨的招都使尽了,妈妈还是没有反应。“我不洗了!”实在不想洗的时候,小雨开始罢工了。不洗就不洗吧,爸爸妈妈照样稳坐钓鱼台,他们只管煮饭,洗碗的事情就交给小雨,没有碗或者碗不干净,那就等着好了,反正一时半会饿不坏。厨房的碗堆了半尺高,筷子掉落到各个地方,妈妈也从来不管。“小雨,那是你的事,你答应过的,就一定要做好,这是你的责任。”罢工无效的小雨只好妥协:“家里又不是有很多碗可以让父母换着用,还是乖乖地去洗吧。”如果当时小雨“罢工”胜利的话,今天的她一定不是这个样子。小雨的妈妈通过洗碗这件事,让孩子把具有责任感的道理体验了一下。而一旦这个观念深入孩子的心,以后连躲的想法都没有了。

    【深度诠释】

    提起让孩子“做家务”,现在的家长大多数的反应都是不以为然地“哦”一声,心里想着不知道有多少比做家务重要的事情等着孩子去学,哪有时间做这种事情?可是,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问相同的人群,“你想培养出一个具备责任感的孩子吗?”反响就会大不相同。其实,做家务,是让孩子建立自我价值感、自信心与责任感的绝佳办法。

    让孩子建立自我价值感、自信心与责任感的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孩子布置一些适合他们干的家务劳动。从小就干家务活儿的孩子长大以后,往往比不干家务的孩子更懂得如何照顾好自己。他们从小就懂得干好一件工作是多么有价值,每完成一项工作是多么让人快意。

    然而这仅仅是理想状况!做家务对孩子来说往往不过是一种新游戏,所以要很新鲜有趣才行。很多小孩子刚开始的时候会非常兴奋地帮忙整理玩具,帮妈妈摆餐桌、扫地、倒垃圾,但一旦他们发现这些家务在重复、很无聊,他们就会躲得远远的,对你的要求充耳不闻,完全不考虑自己作为家庭成员还有什么“义务”。

    其实,除了家务事不像孩子的其他游戏那样有趣之外,造成孩子们排斥做家务的原因往往来自父母本身: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做一些事情,最好用夸奖、认同、支持和鼓励等情绪来代替“责任”这类有压力的词。如果我们总是使用家长权威,孩子可能在长期的强制下会变得拒绝甚至逆反。

    我们在要求孩子帮忙做家务的时候,总免不了担心孩子会帮倒忙。这种担心无意识地通过我们的语气和态度以及不耐心透露出来,让孩子觉得他们的帮助是不重要的、附加的。比如,孩子动作慢一点,我们就会露出不耐烦的神情,尤其是当我们着急的时候,总是说:“算了,让我来吧,这个你做不了!”甚至我们在帮孩子们整理他们乱七八糟的玩具时,也会在他们面前展示出:你看我比你快多了。

    在孩子们的眼中,似乎没有多少长期帮忙做家务的理由,因为成年人做得更快,而且更好:摆餐桌、洗碗、打扫还有倒垃圾,所有这些活儿成年人都会轻而易举地完成,好像让孩子帮忙只是给他们一个表现的机会似的。而孩子们都是敏感的,即便是很小的孩子也能够非常清楚地感觉到他们对我们的帮助是否真的被需要。如果他们看不到自己被需要或者被肯定,自然也就丧失了对这件事的兴趣。

    为什么过去年代的孩子很小就能承担大量的家务?因为父母让他们感到自己很重要,爸爸妈妈需要他们的帮助,没有他们根本不行。所以一个5岁的孩子会照顾2岁的小弟弟,帮妈妈扫地,帮助妈妈拧衣服,没有一句怨言。虽然这么多的家务会让一个孩子感到疲惫,但是这也会使他建立一种自信——我在这个家里是重要的,家里没有我不行!瞧瞧今天,没有什么兄弟姐妹,大都是独生子女。餐具也不是很多,衣服都放进洗衣机里,地面也很干净。

    从许多现实情境观察,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学做家务可养成勤俭的美德。

    家务劳动可以使孩子珍惜劳动果实,可以使他们懂得每天吃的粮食、住的房屋、穿的衣服、学习用的文具等,都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成果,都是父母的血汗结晶,从而体会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养成勤俭的美德。

    (2)学做家务可以增强孩子对家庭、对社会的义务感和主人翁精神。

    孩子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可学会战胜困难的科学方法、培养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坚强意志;能逐步认识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对父母、对家庭负有责任,每天替父母做点家务,减轻父母的劳动,是责无旁贷的责任。这样孩子长大后进入社会,才有可能成为有责任的社会的主人。

    (3)学做家务也是锻炼身体的一种好形式。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劳动发展肌肉。”孩子处于精力旺盛期,能量过剩,一般情况下,孩子在无事可做、有点坐立不安时,即是寻找消耗能量的时候到了。如果这时父母能引导孩子把能量消耗在劳动中,适当安排一些家务劳动,让其筋骨得到伸展,精力得到消耗,孩子就会觉得很轻松、愉快。父母掌握利用好这个规律,时间久了,孩子还会养成自觉做家务劳动的习惯。

    【专家支招】

    我们需要想办法找到给孩子做的家务(孩子们是愿意帮忙的,他们希望模仿我们,希望做一点能够得到大人认可的事情)。如果谁想让自己14岁的孩子习惯于帮忙做家务,父母必须在他2岁的时候就慢慢渗透这种习惯。在此父母需要牢牢记住以下几点:

    1.不要苛求孩子把家务做成技巧娴熟的艺术

    孩子是不是以最快的速度把餐桌摆得井井有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两三岁的孩子能慢慢学会怎么样来布置餐桌,能够在自己劳动后绕着桌子走来走去,体会劳动的快乐。

    让孩子建立自我价值感、自信心与责任感的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孩子布置一些适合他们干的。

    2.在新鲜感和持久度之间找到平衡

    工作要不要常常变花样呢?是让孩子总是帮忙做同样的事?还是让孩子每天自由选择?这里需要有一点点微妙的体会。一方面变化当然会给人带来乐趣,使之了解不同方面的知识。一个4岁的小孩儿一会儿是浴室专家,可以找到他的手巾和香皂,一会儿又成为美厨助手,认识各种蔬菜和瓜果。然而另一方面孩子们除了要体会到乐趣之外,他们更要学会能够长期地承担一些义务。比如照顾几盆花可能需要孩子们每天的呵护和浇水,然而这种定期的浇水和看护对于孩子形成专注持久的习惯非常有帮助。就连洗碗、倒垃圾、准备餐桌都需要持之以恒的能力。

    3.不能对孩子们的所作所为太吹毛求疵

    如果孩子们把勺子塞到了糖罐里或者是把碗打碎了,都没有那么糟糕,他们必须有机会去发现和接受不完美的地方,并且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对于小孩子人们当然可以提醒:“你给花儿浇水了吗?”或者如果孩子忘记了,大人也可以偷偷地给花浇上水。但是对于大一点的已经上学的孩子,他们就必须学会自己承担责任,哪怕是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说他买了谁都不爱喝的酸奶,花盆里的植物也干枯了。这样的“失败”经验对于孩子来说比我们不断的唠叨埋怨要更有效。

    4.你要学会给孩子一些夸奖

    不要总是试着挑毛病、找缺点、说哪儿做得不够,要对孩子所完成的事情表现出你的欣喜。比如拍拍孩子的肩膀,或者是对他说:“真不错,这一周你已经是第三次自己刷牙,并且把小白牙刷得这么干净了!”如果孩子帮你倒垃圾,你可以把他搂到怀里说:“这些天你帮我倒垃圾,妈妈很高兴。”

    5.选择适合孩子做的家务

    你一定要避免犯这样的错误,如果你打算用收拾房间来训练孩子的责任感,那你很可能会碰壁。原因是如今孩子都有太多的玩具,而通常都没有很合适的玩具箱。晚上他们会很疲劳,但是又不想上床睡觉。这种情况下你最好不要勉强孩子收拾自己的玩具。你可以这样说:“你先在厨房里帮我忙,晚一点我再帮你一起收拾玩具。”

    合理的做家务的年龄是大约在孩子2岁多的时候,开始帮忙把碗摆上餐桌;3岁的时候试着倒垃圾;4岁时可以扫一扫地……

    ⊙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场景再现〗

    公元前265年,正是战国时期。秦国发兵攻打赵国,一连打下三座城堡,形势非常紧急。赵国派人向齐国求救,齐国表示赵国必须送赵太后最小的儿子长安君来做人质,用以取得信任,齐国才能派兵援救。赵太后闻听,实在舍不得,因而大怒。大臣们多次进谏,都碰了钉子。

    一天,赵国左师触龙求见赵太后。赵太后憋着一肚子气请触龙进来。触龙慢步走上殿来,等太后情绪平静后,首先试着谈自己的私事。他对太后说:“我家有一个小儿子叫舒祺,我很喜欢他。可是我的年纪已经老了,想恳求太后能赐他当您的卫士,以保卫皇宫,望太后恩典。”

    赵太后一听私事相求,就说:“好啊。你的小儿子有多大年纪了?”

    触龙说:“有15岁了。虽然他的年纪还小,可我希望趁自己离开人世之前,把小儿子托付给赵太后,这样,我也就没什么牵挂的了。”

    赵太后问:“你们男人也是这么喜欢孩子吗?”

    触龙说:“当然,我们男人爱孩子的程度,甚至超过妇人。”

    触龙看赵太后的情绪完全平静下来,便因势引出她的小儿子,说:“做父母的爱子女,应当为他们做长远打算。今天,太后给了长安君以尊贵的位置、很大的权利,封给他大片肥美的土地,赏给他很多的金银财宝,而又不趁现在叫他为国家建立一点功劳,这不是真正爱您的小儿子。恕我直言,将来太后百年之后,长安君靠什么在赵国站得住脚呢?我以为,您为小儿子打算的眼光太短浅了。”

    赵太后觉得触龙说得很有道理,心服口服,就让触龙办理。触龙立即令人为长安君作准备,送他到齐国做人质。齐国很快出兵,将秦兵打退,换救了赵国。

    【深度诠释】

    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表明我们信任和尊重孩子,孩子也会因此更加尊敬我们、爱我们。

    事事都包办代替的妈妈,显然不是好妈妈,这样只能害了孩子。

    孩子虽小,但他有自己的头脑、思想和情感,他是他自己。

    我们只是在他很小的时候,在一部分事情上帮帮他而已。

    试想,一个十几岁的大孩子如果鞋带松了自己还不会系好的话,他会感谢妈妈以前十多年来辛辛苦苦为他系鞋带吗?

    他只能抱怨妈妈为什么没有教会他来做这样简单的事情。

    孩子对别人有一定的依赖性是正常的,甚至是健康的。然而,过度的依赖性又会造成孩子不会检查、纠正自己家庭作业中的错误,在课堂上不能独立思考问题,或者不能主动结交朋友,这最终会使他丧失自信心。你的孩子是否有过度的依赖性?

    【专家支招】

    对于孩子,如果有以下一些依赖性行为,家长和老师就应该予以重视了。

    1. 在休息时,只想和老师或班长呆在一起,而不想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

    2. 经常向老师请求太多的指示、说明和建议。

    3. 如果老师不坐在旁边、手把手地教他应该怎样参加某项新活动,他就不愿参加。

    4. 当父母有可能辅导他作业时,他就不愿独立地完成这些作业。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让其独立走人生之路呢?不妨做点下面的事情。

    1.从检查自己的行为开始,分析自己是否把孩子做学生所要做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

    2.应鼓励孩子独立自主地做事情,而不要怕犯错误。

    3.与孩子的老师联系,让老师知道你对孩子的担心,并和你一起工作、互相配合,以便你们的措施和奖励保持连续性和一致性。

    4.创造性地使用下面举出的一些使他自立自强的办法:

    ——让他按时上床睡觉,并按时叫他人起床。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怎样使用闹钟。

    ——为孩子提供一个放置上学用品的专用箱。寻找昨晚的家庭作业本那并不是父母的工作。

    —— 安排家庭作业时间。对缺乏独立性学习能力的孩子,你可以和他一起看一下他的家庭作业,帮他读懂题意,然后安排一个5分钟的时间段,让他在这5分钟内独立学习。持续练习一星期后,把时间段延长至10分钟。这样不断地逐步地连续增加孩子独立学习的时间,并在这一过程中,对孩子的独立学习进行奖励,就会大大提高孩子的自主能力。

    ——分解。与孩子一起把家庭作业分为更小的几部分。孩子一点一点地完成作业有助于孩子持续独立地学习。

    —— 为孩子制作一张“自力更生”表。每星期制一张图表,列出你希望孩子达到的行为,例如:独立完成家庭作业;不需别人提醒地学习单词;给新结识的朋友打电话;按时叫醒自己起床上学。让孩子检查并记录自己每天是否达到了这些行为标准,并根据达标情况对其进行适当奖励,如果孩子不可能达到上述某些标准,你就应该把这张表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以便这些行为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然后,等到困难的行为标准对孩子变得较为容易的时候,再把它重新列入这份表中。

    没有独立思考习惯的孩子,就没有独立性。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习惯,就要提拱一些机会给孩子自己去思考,去感觉:什么对,什么错,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他的时间让他做主

    〖场景再现〗

    “小华,赶紧做作业!”妈妈叫一声,小华才慢吞吞地拿书本。“小华,老看窗外干什么?”妈妈嚷一声,他才收回走神的心思,写上一两个字。妈妈火了,捺着性子跟他讲道理,他点头如捣蒜,回过头还是老样子。

    这么下去可不成,这位妈妈极力克制自己,告诉自己要冷静,和颜悦色地询问儿子,儿子吞吞吐吐地说:“假期还要做那么多作业,都没时间玩。”“好,我们假期好好玩。”妈妈想了想,说,“来,我们签订一个协议吧。”

    一番商量之后,协议如下:早上8点起床,晚上9点睡觉,每天下午4点去练习跆拳道,上午9点到11点半是学习时间,其余时间都是休息和玩耍时间。小华喜笑颜开:“学习只有两个半小时,玩耍时间好多啊!”

    “我们一起安排假期作业,每天完成一定份额。如果提早完成就提早玩,你看好不好?”妈妈笑着说:“好啊,好啊!”小华更乐了。

    “可是……如果你在规定时间里完成不了呢?”妈妈问他。小华看着妈妈,迟疑着不回答。“只好占用玩耍时间继续做喽……”妈妈笑眯眯地看着儿子说。他想了想,终于点了点头。“咱们盖章吧。”妈妈伸出大拇指,小华也一本正经的伸出大拇指。

    第二天10点半,小华从房间里出来了,乐颠颠地给妈妈看作业。“小子,行呀。这么早就完成了,而且字写得也不错。”妈妈表扬了他,他兴高采烈地跑去看电视了。连着几天,小华的表现都不错,看来协议起作用了,当孩子觉得时间是他自己的时,他开始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了。

    【深度诠释】

    尽管中央三令五申给学生减负,但现实中,学生们并没得到真正的减负,就连课余时间都被安排满了。近日上海市少工委的调查数据表明,有80%的学生双休日及课余时间都在学习学科知识,没有自主支配的时间,学生只能在困惑和无奈中认可学校与家长的安排。

    其实,孩子对许多事情有自己的打算和想法,已逐渐学会了自己安排时间和活动。对于家长的安排,孩子们或抱怨或沉默,在家长觉得平静或很正常的表象下,其实已积蓄了孩子的叛逆心理。课余时间任由家长支配,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支配权,实际是对孩子的不尊重。教孩子如何尊重别人,而身为父母却对孩子给予不尊重,父母这样的言行不一,如何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家长最好不要干涉孩子的正当活动,这是家长和孩子在权利和义务方面互相尊重的体现。

    自主并非意味毫无目的,随心所欲,无拘无束。自主支配课余时间指的是孩子在课余时间里能够自己确定活动目标,制定活动计划,在活动中对自己的行为作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评价。而由孩子自主安排时间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一、可培养孩子的个性。

    当前,我国各学校实行的是班级授课制,(可能)来自不同地域而拥有不同文化背景,具有不同性格气质的学生来到同一所学校,坐在同一间教室,看同一本书,听同一个老师讲课,做同一本练习册,这种工厂车间模式化的“生产方式”其暴露出来的弊端越来越明显。这种教学方式由于不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一味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培养出千篇一律的学生。考虑到教育改革的渐进性和我国的教育现实,给孩子自主支配课余时间将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个性。在课余时间,孩子能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自我制定发展目标和计划,弥补学校班级授课制的不足。当时十七岁的女高中生郁秀就是这方面典型的例子,因为老师家长给她充分的自主支配课余时间的权利,她利用课余时间读了大量的书,到高三时草成二十多万字的《花季·雨季》,自己的个性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二、可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学生时代是培养创造力的关键时期,而创造力的培养必须有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如果家长老师课内课外都把学生盯死,事事时时都为孩子制定了各种严密的计划,孩子一旦有不同声音就给一闷棍,这样的教育环境怎能造就一代新人?而孩子如果长期习惯听命于教师家长的安排,不学习安排支配自己的时间,将按部就班,畏首畏尾,缺乏自主意识和独立思考创新精神。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小时候放了学就奔向大自然,观察鸟兽美丽的羽毛,聆听昆虫动听的歌声,思考动物种类之间的关系,成年后他根据自己的发现,大胆地提出进化论,否定了特创论、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开辟了生物学和人类学的新纪元。如果,当初小达尔文课后也被家长限制做这做那,今天做《名师指点》明天做《高考指津》恐怕就没有他日后的成就。

    三、可培养孩子自立自强的品格。

    能否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计划、自我监控是判别真自主与伪自主的重要依据。当今的中国孩子特别是城市的学生,大部分出生在优裕的环境中,再加上家长们的高期望,一些孩子出生后,就被纳入一整套的“精英教育计划”中,课内被“满堂灌”折磨个半死不活,课后还要参加家长制定的名目繁多的奥赛班、钢琴班、舞蹈班、书画班……学生没有自己的主见,似乎是为他人而活,从不考虑给自己做个计划,养成依赖的坏习惯,失去了独立的生活能力,有的碰到一点挫折就想到轻生。光是北京大学,每年大约有二十名学生因为缺乏自主自理能力,造成生活学习的不适应而被退学或留级。如果老师、家长还孩子自主支配课余时间的能力,给他们锻炼自立自强的机会,可让他们日后能更快适应新的生活,接受各种各样的挑战,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其实是对孩子更加负责,是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是人性的回归。

    约翰·洛克说:“学生兴致最好的时候,学习效率要好上两三倍,而强迫去学就要花费加倍的时间与汗水。”孩子在课余时间里按兴趣选择活动,获得轻松与愉悦,再以良好的状态回到学习中去,能得到最好的效果。况且娱乐并不等于玩物丧志。娱乐可以是阅读,可以是游戏,可以是打球、练乐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在课余时间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选择娱乐、学习、休息等自己需要的活动,这是减轻学习负担的好方法。

    让孩子自主支配课余时间,是人内在本质特征的要求。马克思认为人的内在本质是自由自觉。由大人们支配孩子课余时间的恶果也许短时内还难表现出来,真正的危机发生在他们成人之后。当不再有人要求他们做什么时,当他们真正需要主宰自己的行动时,他们开始手足无措,显然,他们已养成了依赖别人的习惯,已缺乏自己做事的欲望、勇气与能力了。这是为孩子定下小时候看父母和老师眼色办事,长大后看领导脸色办事如此无主见的人生,就像雄鹰被拔掉了羽翅,又何谈在现代社会立足?

    【专家支招】

    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异产生在业余时间”。同样,达尔文说“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我微不足道的很小的一段时间”。从这两位大科学家的话里,就可以看出他们是多么重视时间,珍惜时间,同时他们也都是运用时间的能手。作为家长应该重视培养孩子安排时间、运用时间的能力。

    1.让孩子出去玩

    该玩的时候,就应让孩子们去玩,要让他们多和别的孩子在一起,培养开朗、热情的性格与集体主义精神。在这方面,家长不要有功利心,否则,会扼杀孩子的天性。不要在雏鹰刚学会飞翔时就为它划好飞行的轨迹,那它永远也飞不高。

    2.把睡觉的时间还给孩子

    根据中小学生长身体的规律,每天需要睡眠时间为9小时,可调查显示学生的睡眠时间在8小时以内的占48.6%,在9小时以上的仅占51.4%,说明有近二分之一的学生睡眠时间不足。正因为如此,有29%的学生把睡眠时间当做自己最想争取的权利之一。专家指出,如果睡眠时间和质量得不到保障,将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发育和身心健康。当你的孩子想要睡上一小会儿时,作为家长的你一定要满足他的要求,因为那也是他的权利。

    3.为孩子制定一份休闲计划。

    对一些较重大的节假日和休闲项目做出妥当的安排,这样能使孩子的休闲和学习有条不紊地交叉进行,使身心得到有效的放松和调适。而且,一旦制定了既愉快又切实可行的休闲计划,那么在这一时间尚未到来之前,孩子的心情会是愉快而充实的,能精神振奋地投入学习和工作之中。

    4.善于利用假期

    假期是亲子间沟通了解的好机会。平时孩子有写不完的作业,家长也很忙,相互只看到忙碌的身影。只有到了假期孩子才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而有些家长把放假看成是上学的延续,因此各种家教各种培训班充斥着孩子的假期生活。现实中许多家长所谓发展孩子的特长,其实是发展家长的个性。

    家长应利用假期多听听孩子的倾诉。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多地承受着间接来自社会,直接来自家长、老师、学校的压力,因而家长更要注意利用假期对孩子的心理进行调适。不要以为只有得了心理疾病之后才需要调适,家长应试图通过调适、沟通来缓解孩子的压力。

    5.帮助孩子对他在近期内的活动有一个理智的分析

    看看孩子近期内要达到哪些目标,长远目标是什么,孩子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各种活动对自己发展的意义又有多大等等。然后做出最好的时间安排,并且在执行计划中不断地修正和发展。

    对孩子来说学校教育可能是被动的,是别人让我学;而假期应该转变为我要学。家长应注意不要让假期成为孩子的又一种精神负担。

    ⊙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

    〖场景再现〗

    在小洛克菲勒4岁时,有一次,当他远远看到父亲老洛克菲勒从外边走进来时,就张开双手兴冲冲地向父亲扑了过去。老洛克菲勒并没有去抱他,而是往旁边一闪,结果小洛克菲勒扑了个空,跌倒在路上,哇哇大哭起来。等孩子哭完之后,老洛克菲勒严肃地对儿子说:“孩子,不要哭了,以后要记住,凡事要靠自己,不要指望别人,有时,连爸爸也是靠不住的。从现在开始学会自立吧。”

    【深度诠释】

    正是因为洛克菲勒家族教育子女特别认真,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使孩子养成自立、自强的习惯。所以洛克菲勒家族里没有出败家子,使其家族跨越了两个世纪而依然繁盛如初,没有像美国一些其他的跨国财团、亿万富翁家族仅仅经历几十年就衰落了。

    什么是自立,顾名思义,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而且一定要做好,不依赖别人。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要学会自立,因为自立是人在社会上立足之本,所以只有学会自立才能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上生存下去。

    对于许多中国父母来说,祖祖辈辈没有过今天这样的小康或者富裕生活,他们绝大多数又都只有一个孩子,所以有时把爱子之心推过了爱与害之间的小溪,推到了一个错误的极端。

    据报载,福州市的李女士坐飞机给在青岛某大学读大一的儿子送了一碗馄饨,因为她接到儿子的电话,儿子在电话里哭着说想家,想吃妈妈亲手包的馄饨,李女士说“听到孩子的哭声我很揪心”。李女士家不是那种一掷千金的富裕家庭,因为她这么说:“这碗馄饨花了我一个月的收入,但只要孩子高兴就值了。”这正如俗话所形容的:孩子要天上的星星也恨不得给他摘下来。可是,这对孩子的成长和成才有好处吗?它说明一部分青少年在父母过分的呵护下,心理素质太差,经不起一点点挫折和失败。我们不能说这些学生一定没有出息,但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后的抗压能力、接受挑战的能力却值得怀疑。这无论对家庭还是对国家,都不是什么好事情。爱与害之间,只隔着一道小溪,过了这道小溪,爱就是害。

    还有一个故事也能说明这个问题。美国作家提尔布格·克拉克的一篇小说《钩》,描写了一只雏鹰被父母遗弃后历尽千难万险,终于长成一只骁勇无比的雄鹰的过程。钩是这只鹰的名字,钩还在巢里嗷嗷待哺的时候,发生了严重的旱灾,鹰的食物都饿死了。钩的父母为了养活它,觅食的范围一天比一天大,飞得一天比一天远,最后只得放弃,将它推出了那筑在橡树顶上的巢,双双飞走了。钩还不会飞,不会觅食,只得在草丛里蠕动,吃些蚂蚁甲虫之类的小动物充饥……

    人类社会不是暖巢,那里既有明媚的春光,美好的友情和亲情,也有惊涛骇浪。一个人要能够在社会的海洋里搏击而不至于淹死,必须有强健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掌握谋生的技术和本领。为了我们个人的明天也为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一定要学会自立。

    作为父母,不能一辈子都牵着孩子的手。有些家长总爱包办孩子一切,这样使他们形成对父母的依赖,从而丧失了宝贵的独立意识,为他们将来的发展设下障碍。

    在经济发达的国家,许多家庭的父母十分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他们从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出发,对孩子的教养采取放手不放任的做法。放手,就是从孩子生下来,父母就设法给孩子创造自我锻炼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各种环境中得到充分的锻炼。美国1岁的孩子基本上是自己吃饭,父母将孩子“绑”在椅子上,把食物放在小桌上,让他们自己用小刀叉吃饭,吃得到处都是,脸上沾满了奶油,将饭菜打翻,父母不急也不恼,但父母决不哄着喂食,这样2岁的孩子就能与家长一块用餐。

    在瑞典,孩子出生后很少被父母抱在怀里,在家里一般是放在小床上,出门放在小车上,会走的自己走,哭也不抱,小孩子从不与父母同睡。

    在德国,1岁左右开始学走路,摇摇晃晃地艰难前进,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基本上没有赖在地上大哭不止,非要大人扶起来不可的情况。

    美国中学生有一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上大学要靠打工自己挣学费,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有77%的高中生打工。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孩子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美国孩子已经挨家送报纸了。

    相比之下,我国的许多家庭,特别是富裕的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过度地保护与过多地照顾的教养方式,不利于孩子的自理、自立。父母应该清楚,你不可能跟孩子一辈子,也不可能包办一辈子。从小培养自理自立的能力、坚毅顽强的性格、适应环境的能力,将使孩子受益终生。人生是一个艰难的路程,有时会遭遇困难,有时会遇到挑战,这时,真正能够帮助孩子的只有他自己,能够拯救他的也只有他自己。此时,最要紧的是他必须能够自立。

    自立就是孩子在掉进坑中后,自己帮助自己勇敢爬出来;自立就是小洛克菲勒摔倒后,自己依靠自己重新站起来;自立就是遇到困难时自己想办法自己解决;自立就是遇到挑战自己勇敢反击。

    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对于孩子今后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会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摆脱依赖心理,在工作中形成自己的意向,做出自己的决定。做事会更充满信心,不至于陷入孤独无望的境地。

    【专家支招】

    家长们要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给他们一些成长的空间,多鼓励他们去独立地完成事情,锻炼自己的独立意识。即使是他们失败了,也要多给予他们鼓励,增强他们的信心。真正具有独立精神的人对自我意识有一种强烈的需要,他们无须借助这样那样依赖,就能形成自己的意向,做出自己的决定。

    独立生活能力是培养孩子未来独立性的基础。独立性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心理品质,对人一生的发展和成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对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的培养,应该遵循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让他们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成长,并及时鼓励哪怕是微小的进步。

    ⊙告诉孩子,你能行

    〖场景再现〗

    有一个小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妈妈总是说我不行,我学骑车,妈妈说不行,会摔着;我学炒菜,妈妈说不行,怕烫着;我学游泳,妈妈说不行,会淹着。这不行那不行,我什么时候才能行?”

    【深度诠释】

    这位小学生问得是有道理的。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要想学会游泳,就必须到水里去扑腾;要学会几样本领,就应该到实际生活中去磨练,哪怕是摔几个跟头、经几回失败也是有益的。

    在美国,父母对子女是有限责任,父母不会把孩子的事情全部包下来,反而孩子还必须承担一些家务劳动。如摆餐桌、洗自己的衣服、剪草坪等。在上大学前旅游的费用,也可能父母给出,但不是说父母必须提供。孩子可以自己打工挣(在学校、在社会),也可以在家里干活,父母给记工钱。等到18岁成人后,读大学,有父母给出学费的,但父母和孩子都明白这不是父母必须应该给的。实际上很多父母不给出,孩子一靠奖学金,二靠打工来获得学费。美国的大学生读书期间不打工的人很少,很多人要打两份工。父母对孩子的无限责任是教育,一是让孩子懂得自身的价值;二是让孩子懂得必须自己管理自己;三是教给孩子足够的性知识,让孩子在他们身体变化时感到轻松自在;四是帮助孩子接受一整套他们赖以立身处世的牢固的社会准则——尊重和守纪。

    美国孩子和我们的孩子有什么不同,美国孩子:遇事积极乐观、好奇心强、敢尝试、能吃苦、肯动脑;我国孩子的表现:遇事等待观望、缺乏兴趣、不敢尝试、不能吃苦、不肯动脑筋,什么原因呢?

    不同的家庭教育的方式:第一,美国人对孩子鼓励多于保护,鼓励孩子做各种尝试,在做中学、做中练,培养了能力、兴趣,最重要的是树立了自信心。我们是过分的保护,造成孩子对父母的依赖,使孩子怀疑自我价值和能力或失去对之的正确认识和评价,一切要等父母。父母怕孩子受伤、受欺,很多事情或活动父母认为危险、脏等而不让孩子玩。

    第二,美国人对孩子引导多于灌输。“我觉得……会好些?”“我的建议是……”“你愿意听听我的看法吗?”等等,这是美国父母常对孩子说话的方式。“你还小,听妈的。”“告诉你这样做怎么不听?”“错了吧,你看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等等,这是我们的父母常对孩子说话的方式。引导会启发孩子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再做出判断,可能对可能错,这就是成长的过程。灌输对孩子来讲只需被动接受,这样会束缚孩子的自信心。

    第三,美国人对孩子要求全面,我们常常以学习代一切。

    第四,父母语言的作用。“真笨,这你都不会。”“你看谁家的孩子就比你强。”“告诉你多少遍了,就是记不住。”“念书去,别的都别管。”“我们为了你付出那么多,你怎么能这样。”“你能把书念好,就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这些我们父母有意无意常挂在嘴边的话,影响甚至摧毁了孩子自信心的建立。

    美国家庭教育给我们的启示是:尊重和理解是培养自信心的土壤,鼓励和引导是培养自信心的最佳养料。

    中国的家长经常说孩子这不行那也不行,使孩子感到非常苦恼。

    “我能行”与“我不行”只有一字之差,内涵却有着本质的不同。“我能行”是成功者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它使人扬起自信的风帆;而“我不行”正是失败者的主要内因,因为他失去的是成功的重要支柱——自信。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对孩子说“不行”的负信息频率太高,会使孩子形成一种干什么事都“不行”的畏惧心理。某高中毕业生考上外地一所重点大学,却认为自己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行”。于是,父母只好千里迢迢“护送”他去上大学,给他报到注册、买好饭、辅好床、放好东西,告诉他:你的被子有7层被罩,当最后一层被罩该洗的时候,妈妈就来给你洗被罩了。就这样,他望着父母远去的身影,心里还是一阵失落和惆怅,讷讷地说:以后我自己生活怎能行?

    【专家支招】

    面对困难和挫折,最难战胜的不是别人,而正是自己。当孩子能自觉地用“我能行”来鞭策自己的时候,他们会发现自己长大了许多,懂事了许多。而当“我能行”这3个字成为一种信念,牢牢地刻在孩子心中的时候,将为他未来的成功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素质教育是面大旗,下面有许多教改的旗帜,“我能行”也是教改的一面旗帜。家长要做的是鼓励孩子“能行”,而不是打击孩子“不行”。

    1.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前提是父母从小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个体来平等地看待,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和理解。自信是孩子自立、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的心理基础。

    当孩子打算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或者跳一跳就可够到的东西时,不要吝啬你的鼓励,“你能行”也许就是最好的催化剂。

    2.减少或杜绝对孩子说“你不行”。对孩子进行教育,要提倡说“行”,反对说“不”,因为一个个“不”,会传达给孩子这样一个信号:我做什么都做不好,都不行。

    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你能行”的良好环境。因为孩子从“不行”到“行”需要一个实践的过程,对于孩子来说,这种实践显得尤为重要。事情无论大小,家长都要放手让孩子去实践,让孩子亲自体验做事过程中成败的甘苦,让孩子觉得“我能行”,自己能把事情办好。

    3.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过多、过急、过早,是说孩子“不行”的根源,不切实际的拔苗助长、急于求成,只能事与愿违。“孩子,你能行”应作为家庭教育的主旋律,无论对孩子的学习、生活,还是交往、做事,家长都要经常向孩子发出“你能行,你一定能行”的正信息,去鼓励孩子成功。但是也要注意,不要任何时候,对孩子的任何要求都说“行”,那样会“惯”坏了孩子。

    ⊙勇气是尝试出来的

    〖场景再现〗

    水壶放在煤气灶上,壶里的水被烧得滋滋响,麦克用一块手巾垫在手下,把壶拿了下来。

    查理也要做。那时他4岁,对于他来说,这是件非常危险的事,不但可能烫到手,还可能会把整壶水倒到身上,造成大面积烫伤,甚至由此引发生命危险。麦克知道,查理对已烧开的水壶很感兴趣,他原本也同意像妻子所说的那样,不让查理接近水壶就行了。可是,他能保证查理在自己视线之内,不动那装满了开水的水壶,但谁又能保证,查理在大人们的视线之外,不去动那个水壶呢?因此,麦克决定,教查理正确的拿水壶的方法,让他知道,会发生什么危险,并具备躲开这种危险的能力。

    他把水壶里的水换了温水。

    告诉理查,水开时的水汽会将水壶把蒸热,所以要垫上毛巾才能拿,水很热,要注意,不能让水壶倾倒下来。第一次尝试时,半壶水都倒在了查理身上,由于是温水,所以只不过烫红了查理的胸膛和手臂。

    “这是因为你的力气不够,”麦克说,“你需要用两只手。”

    说完,麦克又为他换了壶温水。“不,爸爸,我再也不拿水壶了,”查理胆怯地后退着,“我知道,这很危险,我再也不碰了。”“你一定要再试一试,你有这个能力。”麦克鼓励他,“用我教你的方法,你一定行的。”

    在麦克的指点下,查理又试了一次。这次,他安全地把水壶取了下来。

    麦克的想法非常简单:“要给孩子失败的机会,面对失败,一次次改正错误,直到成功,这不只是教孩子学习并掌握能力,同时也是教他一种人生态度。”他成功了,因为,他的想法是正确的。

    【深度诠释】

    孩子的胆量生来是不一样的。有些孩子天生不爱说话,害怕生人,不敢表现自己,我们宁可把这看成是他的性格特点,而不要简单地看成是缺点。有些孩子胆小,父母也有责任。父母安全意识过强,老是吓唬孩子,孩子干什么父母都说“危险”,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总结出一条经验,最可靠的办法是什么也别摸、什么也别干,在我们成年人看来,自然就是胆小怕事,没有勇气。

    因为父母的过度保护,珠珠自理能力很差,十分胆小。别的小朋友在那里玩滑梯,她躲得远远的。老师走过去,问:“你看好玩吗?”她说:“好玩。”

    老师说:“那咱们走近一点。”老师就拉她靠近滑梯。她看别人玩得那么高兴,越看越眼馋。老师进一步诱导说:“你也滑一个好吗?”珠珠吓得赶紧往后面缩。

    老师说:“这么办,我抱你,咱俩一起滑,好吗?”珠珠勉强同意了。

    在老师的怀里,珠珠有安全感,她和老师一起滑了下来。老师问:“好玩吗?”她说:“好玩。”老师又问:“害怕吗?”她说:“不害怕。”

    老师说:“你真勇敢!这回你自己玩,好吗?我在旁边保护你。”珠珠终于敢自己玩滑梯了。

    珠珠的老师做得非常好,她对珠珠没有任何的指责,也不是放弃不管,而是为孩子设立具体的小目标,允许孩子尝试,成功了立即表扬,终于使她自己敢玩滑梯了。试想,如果这位老师冷冰冰地讥笑珠珠:“人家都玩滑梯,你怎么不去!胆小鬼!”结果会如何?这种老师不是没有,这种父母也就更多。父母如果遇到个胆小的孩子,以珠珠老师为榜样就行了。

    现在的孩子在幼儿园之前,很少有与同龄人交往的经验,在家里受到所有人的保护,这种生活使他们根本不具备应付挫折和压力的能力。进入幼儿园后,有的孩子本身先天适应能力较差,面对新的环境感到特别拘谨,面对这么多处处不再护着自己的小朋友和老师,他们会从内心感到害怕和孤独。这时,如果父母忽略了对孩子适应新环境的教育,忽视了安慰和鼓励孩子,孩子就很容易变得胆小怕事、退缩,当他们面对种种压力时,由于不知道怎样奋起反抗,只有退缩到自己的内在世界里以躲避外在世界的伤害。

    有的父母整天把孩子关在家里,不准孩子与其他孩子玩耍,或者对孩子过分迁就、溺爱,也是使孩子不适应新环境的原因。孩子因缺乏与同龄人交往的技巧,只好采取逃避的行为。有的孩子由于自身存在某种缺陷,如口吃,长相不好等,在新环境中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从此失去自信心,慢慢地就变得再也不敢当众发言、大声说话,生怕被别人注意到,恨不得躲到没人的地方。初生牛犊不怕虎,因为它不晓得老虎厉害会咬它。等它长大领教了老虎的厉害,就不敢等闲视之了。

    【专家支招】

    勇气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内在素养,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勇气,锻炼孩子勇敢的性格品质。

    培养孩子的勇气,我们给父母们的建议是:

    1.别刺伤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父母老是指责孩子:“你看人家,小嘴叭叭的,你再看看自己,像木头疙瘩似的。”这种“定位”式的批评特别容易刺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正好强化了他的怯懦。

    2.不要批评,要有耐心

    要鼓励孩子经常和小朋友一起游戏、交往,教给他一些与同龄人交往的技巧,培养他对新事物的兴趣,养成热情、活泼的性格。对孩子存在的能力缺陷及时加以训练和培养,如孩子本来说话表达不清,母亲可以和孩子一起每天坚持表达训练。父母应注意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对他的优点经常加以鼓励,使孩子从中获得尊严。当孩子要面对新环境时,父母应给他详细描绘新环境的情况,教给孩子适应新环境的方法,并教给孩子勇敢地去面对。

    3.学会欣赏孩子

    应该告诉孩子自己喜欢他,欣赏他的所作所为,哪怕是一点点小事,如孩子懂得体贴大人、知道关心别人等,这样,孩子就会更自信。经常鼓励孩子,让孩子觉得父母永远都支持他,当他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可以向父母寻求帮助。如每天晚上花10分钟时间倾听孩子的谈话,对孩子的自信心就是极大的鼓励。对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加以赞扬和欣赏是使胆小怕事的孩子发展的一个有效方法。让孩子帮助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买东西、摆桌子、寄信等,通过这些活动,胆小的孩子会逐渐认识到自己是有能力的,胆子也会越来越大。

    鼓励儿童大胆地说话。父母应尽量给孩子一个独立思考并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如果孩子的意见正确,家长就应该大大地赞许,使孩子获得自信和勇气。

    ⊙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场景再现〗

    有一对澳洲来的夫妇带着4的男孩到购物中心玩,因地滑小孩摔倒了,但这对夫妇都不去帮忙扶起来。看到孩子摔第一、第二、第三跤还并未引起注意他人的主意,但看到孩子看到摔第四个、第五跤的时候,就有人向这对夫妇提出了问题:“为什么小孩跌倒了大人不去扶起来?”这对夫妇的回答是:“这是他们一种好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从小就养成独立生活能力。这样有三种好处:一是让小孩知道跌倒是自己不小心,今后多注意不要再跌倒了;二是小孩跌倒了,他自己支撑起来,可以锻炼小孩的毅力;三是小孩跌倒了,让他自己爬起来,不娇惯他,能养成他独立生活的态度和能力。”

    【深度诠释】

    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近年来,一种旨在提高孩子对挫折心理承受力的教育已在发达国家兴起。这种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一种内在的自信和乐观。

    西方有一个颇为流行的观点:幸福既是一种外部的状态,也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幸福状态易来易失,如给孩子一件新玩具,孩子欢欣雀跃,但这种情绪很快就会消失;幸福的品质却十分稳定,这是一种感觉良好和产生乐观的素质。西方教育和心理卫生专家几乎公认,对挫折的良好心态是从童年和青少年时不断受挫和解决困难中学来的。父母和教师在培养孩子“幸福品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每—个父母都应清醒地认识到他们不可能一辈子呵护孩子,孩子最终要到社会上摔打,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而这种关系是建立在子女与父母的人际关系以及父母与他人交往的基础上的,热情好客、待人诚恳宽容的父母对孩子有很好的影响。在一些富裕国家,人们已深刻认识到物质条件的优厚并不是与孩子的幸福感觉成正比。在适当的物质生活保证下,要教会孩子除了物质外,如何在内心创造这种快活的情绪。西方教育专家认为,堆积物质的溺爱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目前在西方流行一句话叫“幸福的人过着一种平衡的生活”。许多西方教育家强调在“挫折教育”中应培养孩子从多方面获得幸福的能力。只把幸福寄托在一种追求上,最终往往是痛苦的。有些孩子因父亲不让其玩电子游戏而整天闷闷不乐,而另一些孩子却会很快地从另一种游戏中找到欢乐。兴趣爱好广泛和灵活调整目标对那些有“专长”的孩子尤其重要。

    西方“挫折教育”的另一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孩子对受挫的恢复力。乐观的孩子不是没有痛苦,而是能很快从痛苦中解脱,重新振奋。父母和家长应认真培养孩子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自信心和技巧。

    此外,西方专家一致认为,父母对生活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认识。患得患失、斤斤计较、悲悲戚戚的父母常常有同样品质的孩子。

    西方教育界人士说,“挫折教育”说白了就是使孩子不仅能从别人或外界的给予中得到幸福,而且能从内心深处激发出一种自找幸福的本能。这样在任何挫折面前才能泰然处之,永远乐观。

    【专家支招】

    培养孩子对受挫的恢复力,要做好以下工作。

    1.转变观念

    家长应首先排除对挫折的害怕心理,不要老是担心学生会不会出事,不要限制学生在学校的活动量。要敢于让孩子面对形形色色的挫折,并鼓励孩子有意识地在挫折中磨练自己,珍惜自己每一个微小的进步,拥有自信心,提高其心理耐挫力。

    2.让孩子认识到挫折并不可怕

    挫折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可能使人失望、忧郁、痛苦,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人聪明、坚强、成熟。问题是在于自己能否从挫折中学到点什么。英国作家萨克雷有句名言:“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

    3.教育孩子积极地对待挫折

    告诉孩子遭受挫折时,不要盯着它不放。挫折已经发生,就应该冷静、积极地面对它,分析它,解决、摆脱它。如果始终深陷其中,用苛求的目光眼光看待自己努力的结果,就会因挫折而懊恼、悔恨、沮丧、痛苦,那滋味犹如泥泞的沼泽地,你越是不能很快从中脱身,它就会让你越陷越深,以致磨掉前进的信心、勇气和热情。

    4.结合各项活动穿插挫折教育

    “吃一堑,长一智”,人生不可能永远是充满欢乐的筵席,难免会碰上各种困难,甚至摔跤。定期让孩子参与一些旅游活动、野外生存与拓展训练,开展自救训练,设置模拟情境,提高孩子对困难的解决能力和生存发展能力。让孩子走进一些教育基地、工厂、社区,走到田间地头参与现场实践、植树种草,让他们真正体验一下劳动的艰辛和快乐,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5.发挥榜样的力量,感染孩子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具体榜样形象的感染下,孩子能加深对挫折的认识,激起内在的上进热情,提高把挫折转化为自我锻炼成长的自学行为。可用古今中外名人志士的百折不挠、英勇不屈的事迹来感染孩子,孩子以这些英雄人物为榜样,并以他们的事迹作为测量自己的尺度时,其挫折就会成为新的努力的起点、新的成功的台阶。

    父母应重视家庭中宽松的氛围,在父母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尽可能给孩子更多的选择,而不应事事以自己的喜恶去强求一致。尽管有时孩子的选择是痛苦的,但他们可从中“悟”出点道理。

    ⊙孩子爱上冒险怎么办

    〖场景再现〗

    尼基3岁半的时候,已经攀登过家里每一件家具,并且从上面一头栽下来过,他的脸是一张他冒险经历的示意画:右眼下的疤是从超高的购货车往下跳的时候添的,后脑的蛋形小包是从祖父家的楼梯上跌下时鼓起的,右眼下的第二条疤是在储藏室给照相架锋利的边割的。

    【深度诠释】

    当家里有一个一分钟都不得空闲的孩子怎么办?除了时时提防孩子会受伤,父母还一直担心,到底要到哪一天小闯祸精才会小心一些,更糟的是,3~4岁的孩子跑得快、攀得高,跌得也重。

    这些孩子不是存心跟你捣蛋的。有些孩子天生就喜欢刺激和冒险的行为,孩子冒险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的长期记忆还未发展完全,所以,他们常常忘记以前的教训,比如,虽然孩子最终会知道不要在交通繁忙的地段玩耍,但是,一个好动的学龄前儿童还是会一再冲到马路上去玩的。

    如果你的孩子对你的警告完全置若罔闻,你可能需要把孩子带到医院,看看孩子是否患了多动症。但是,不要对孩子的所有举动都说“不”字,这会扼杀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相反,试着把孩子带到体操馆或者舞蹈班,看看是否能帮助他们发泄多余的精力。但是,即使是在儿童乐园这样的地方,你也不能掉以轻心,作为爱冒险孩子的家长,你就别想坐在一边放松地喝咖啡,笃定地看你的孩子从滑梯上往下滑了。

    如果你的孩子天不怕地不怕,你还需要定下特别严格的规矩,一旦孩子不经允许,擅自到危险较高的器具上去,马上离开公园,回家后还要罚孩子一段时间不准玩耍。即使在家里,也得小心,万一孩子感到没劲会想方设法地干出冒险的事来。

    对于孩子做出的不可接受的行为,决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容忍,孩子不戴头盔就不许骑自行车,不系保险带就不准坐进汽车里。但是,不要以为采取了安全措施就万事大吉了,冒险的孩子常常把安全装置弄坏,因此,最可靠的方法还是经常性的监督。

    为了帮助孩子分清刺激与危险的差别,你需要把危险的后果向孩子解释清楚,比方,如果孩子一直在床上跳,你可以说,“如果你掉下来,会摔痛的。”假使孩子真的掉下来了,抓紧时机强调这一点:“瞧,你掉下来是摔痛了吧。”

    你也需要防止孩子去看那些充满冒险行为的卡通电影,即使是卡通世界中的暴力行为,7岁以下的孩子也不宜观看。这个年龄的孩子若在卡通电影中看到主角从一场严重的事故中毫发无损地走出来,告诉他这种结果是不真实的,让他去想想,如果一架大钢琴倒在一个人的头上,在真实世界里会是什么结果。

    冒险行为就像性格特点一样,常常会持续到青少年时期,但是,对于那些感到一步一步走近急诊室的家长来说,好消息还是有的,那就是,随着孩子一次一次地承受他们危险行动的后果,他们会最终从错误中学会谨慎。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是长辈“疼”着长大的,平常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自立精神普遍不足,心理素质也不如父辈,有些小孩十几岁了还不敢独自睡,怕黑、怕打雷、怕闪电,遇到困难习惯于求援,不肯下功夫去设法解决;而家庭也普遍注重的是培养孩子的智力因素,只要有益于提高孩子的文化素质和艺术素质,非常舍得投资,说到什么营养品有益于改善智力,价钱再高也舍得买,总以为就这么一个孩子,为他们成长,下再大本钱也值得。家长们偏偏忽视了孩子冒险习惯的培养,总是怕孩子不安全,有时候学校组织“踏青”,家长也要陪伴着前行;学校要组织学生爬山,有的家长借口孩子身体不舒服,干脆请假。

    其实,缺乏冒险意识的孩子,长大了很可能性格消极、依赖性强、意志薄弱、责任感差,“温室长大的花朵经不起风雨”,孩子很可能输在意志薄弱的起跑线上。培养孩子的冒险精神,非得从小做起。不要怕孩子会摔跤,爬起来孩子的脚步更稳健;不要过分担心孩子的冒险,经历风霜苗儿更茁壮。家长作为孩子的效仿对象,也要在孩子面前多展示坚强,让冒险精神陪伴在孩子的左右。

    许多成年人都会记得童年时的冒险经历,如上树掏鸟蛋抓小鸟,比赛谁能跳过一道大沟,夜里独自走几里山路等等。而现在的孩子,尤其是城里的孩子,时时被要求听话,家长对他们的安全又总不放心,他们还有机会去冒险吗?

    【专家支招】

    探索是人类的第二才能,一些心理学家认为,探索和冒险是人类的天性。但父母大多怕孩子去冒险,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

    1.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从容对待孩子的一般冒险心理或行动。如孩子很想知道电和火的威力,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做实验,让两根电线相碰发出火花,让火烧掉孩子剪下的头发和指甲,孩子就能得到冒险的满足感,同时也懂得了更多的知识。

    2.要让孩子了解冒险行为的性质。有些活动是小冒险,有大人指导时可以进行,有些是大冒险,将来可以参加,现在绝对不能闹着玩。还应该告诉孩子,冒险有理智的和盲目的两种,盲目性越大,危险越大。

    3.父母还应让孩子知道,有些有风险的工作或事情,如登山、航天、探险,是需要特殊训练的。只有现在好好学习,练好身体,培养起良好的心理素质,将来才有可能从事这样的事业或活动。正确引导孩子的冒险行为,也是送给孩子的宝贵精神财富。

    防止孩子去看那些充满冒险行为的卡通电影,即使是卡通世界中的暴力行为,7岁以下的孩子也不宜观看。

    ⊙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

    〖场景再现〗

    常民从上小学起,都是自己去上学,大人从没有接送过。常民12周岁时升入初中学习,学校离家比较远,上学需要骑自行车,要骑30~40分钟。常启先生为儿子常民买了一辆小轮坤式自行车。常启先生先找出市区交通地图和儿子一起在地图上“寻找”合适的上学路线,然后一起进行了实地踏勘。实地踏勘的结果使常启先生大吃一惊,他没想到一家省重点中学的大门竟然开在一条小巷子里。开学的头一天,常启先生的妻子对他说:“常民还小,车太多,路又不好走,你还是先送常民几天吧!”

    常启先生对妻子说:“送几天?送完了不还得他自己去上学,我总不能送他上三年学吧。”他继续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告诉他怎么保护自己,当然这种保护绝对不是我们整天跟着。越怕撞车,越不敢放手让孩子自己骑车,孩子心里就越没底,就越没信心。越是没底、越是没信心就越可能撞车。把孩子放开了,他骑车的本领提高了,信心足了,就不会出事了。”

    开学的那天常启先生的妻子还是要他送常民上学。常民对妈妈说:“没必要。我和爸爸已经骑车去过学校了,我自己也已经走过好几趟了,我能找到学校。如果我连学校也找不到,还上什么学呀。”

    常启先生说:“这才像我的儿子。将来还要上中学,上大学呢,我相信我的儿子能保护好自己。

    【深度诠释】

    “缺乏安全感”,这是现时人们对于日益复杂、高速发展的社会现实的一种感受。同时由于现在家庭均只有一棵独苗,因此,家长往往对孩子的人身安全感到忧虑,上学放学要亲自接送,回家后不准独自出外与小朋友玩,只能关在窄小的空间范围内,家用电器、炉具一律不准摸,怕有意外,孩子在家里也像个被捆住了手脚的机器人。

    孩子们容易出现的安全事故,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课间休息、行走、玩耍时不注意而出现的安全事故。

    中学生年龄特征决定了其精力旺盛、好动,自控能力较差。课间休息时,常常跑跳、逗打、追逐嬉闹而不注意周围环境,稍不留神可能导致不良后果。例如常有学生上下楼梯不注意或走路不注意而摔跤,造成手臂、腿、脚挫伤、扭伤甚至骨折。

    二、行走、骑车、乘车不注意造成的安全事故。

    中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年龄特征又决定其容易急躁、没有耐心,遇事常常缺乏仔细考虑,不注意安全,不计后果。例如,不遵守交通规则,乱穿马路,翻越护栏;骑车带人,高速逆行,相互追逐碰撞;乘车、乘船时抢、扒等。1995年1月至12月,武汉市城区中小学生中,就有6起重大交通伤亡事故发生。

    三、用电、用火、用气不慎出现的安全事故。

    当今社会“电”与家庭生活和工作学习时刻相伴。“电”既可造福于人,又可祸患于人。超负荷用电,导致电器损坏、电线短路,引起事故发生,造成了一些家庭的不幸。全国因用电不慎引发的重大火灾事故频频发生,给了人们沉痛的教训。

    从人类摆脱了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开始,火就一直伴随着人类走向当今的文明社会。但用火不慎,火便会无情地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例如,1995年4月5日上午,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小峪煤矿第二小学四年级学生春游,因野炊引发特大火灾,29个幼小的生命,顷刻间被火海吞噬,令人惨不忍睹。

    石油液化气、管道煤气和其他可燃性气体,也是当今城镇居民日常生活所必需。但稍有疏忽就会发生泄漏,泄漏时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它就可能如出山猛虎伤人于猝不及防。有一位高中学生在家中帮父母清洗液化气钢瓶时,往垃圾道倾倒液化气残渣,遇楼下有明火,“轰隆”一声爆燃,引发了火灾。管道煤气泄漏曾使武汉某厂的一家三口全部中毒死亡。其他可燃性气体造成的伤害也触目惊心。

    四、游泳、水上游乐出现的溺水事故。

    我国水域宽广,江河湖海纵横,塘堰水库遍布,每到炎热的夏季,人们为消暑解热,纷纷到江河湖海、塘堰水库中奋臂击水,舒心畅游,尤其是青少年学生更好戏水。游泳虽然是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但略有不慎,就会乐极生悲。近年来每到夏季,中学生溺水事故常有发生。

    家长要指导孩子认识什么样的行为、什么样的环境容易发生灾害,使之充分认识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增强安全意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专家支招】

    家长应针对孩子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抓好安全教育,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避免不幸事故的发生。

    1.让孩子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

    对于小学生,完全可以把一些安全知识教给他们:家用电器的使用和安全注意事项;煤气炉具的安全使用;化学物品、药品的标识及使用;出门,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上学放学路上要与同学结伴走,不要随便与陌生人搭话或吃陌生人给的食物;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不能让硬物锐器损伤身体任何部分等。儿童天生好奇好动,不能硬性限制其活动,但一定要让其掌握安全知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2.教给孩子意外发生时的应急措施

    让孩子懂得应急措施非常必要,例如,煤气泄漏时要先切断气源、开窗通风,千万不能马上开灯、打电话、关电子打火开关,否则会引起爆炸;遇到意外,会打报警电话、急救电话如110、119等;懂得一些基本医学知识,如急救止血方法;万一被人强行拐带走,要懂得找机会找当地公安机关、政府部门等。曾有报道一小学生被拐带后,被卖到一农村人家里,他趁那家人出处赶集,逃到镇上,找到派出所,结果最后得以回到父母怀抱。

    3.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有的孩子也懂得安全知识,但天性淘气。贪玩、贪吃、自控力差,因此,有时玩起来忘了安全,造成自己受伤或损伤别人,或控制不住自己,吃陌生人的东西而上当受骗。因此,父母平时要注意增强孩子的自控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