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走进孩子的内心,拉近彼此关系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关注孩子的心声,不要重才轻思想

    在一节五年级劳动课上,老师在教学生缝制椅子垫儿。正好赶上“三八”妇女节,老师就号召同学们回家给妈妈缝一个椅子垫儿。孩子们听了,积极性很高。

    老师说:“妈妈平时关心你们,付出了很多心血,你们也应该关心自己的妈妈,送给妈妈一个自己亲手做的礼物,就是关心妈妈的实际行动。”

    楠楠听懂了老师的话,回家顾不上做作业,翻箱倒柜地找出布啊,针线啊,忙了半天,辛辛苦苦地给妈妈缝了个椅子垫儿。他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给妈妈缝椅子垫儿,长这么大,他还从来没有为妈妈付出过这么多的劳动,他多希望妈妈会因为他变得懂事儿了而喜出望外啊。他在一针一针缝椅子垫儿的时候,就想象着妈妈回家看到这份特殊的礼物时的高兴劲儿。他想给妈妈一个惊喜,就把缝好的椅子垫儿先藏了起来,不让妈妈看见。

    妈妈下班回家,劈口问道:“写完作业没有?”

    楠楠回答说:“还没有呢。”

    妈妈一下来了气,“放学这么半天,你干什么了?”

    楠楠说:“妈妈,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我给你做了个礼物。”说着拿出了藏在门后边的椅子垫儿。

    他满以为妈妈会高兴呢,没想到,妈妈不但没有什么惊喜,反而一手抓过椅子垫儿,说:“你弄这玩意儿干嘛,不写作业!”边说边把楠楠忙了半天做的椅子垫儿拆了。

    楠楠当时气得直哭,他对妈妈的一片爱心被妈妈粗暴地伤害了。他万万没想到妈妈会这样。他大失所望,不明妈妈怎么就不懂自己的心。

    如果你依然拥有一颗童心,一种孩童的眼光,这实在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如果你已经丢失了它,请努力把它找回来。童心的失而复得是一种人生的新境界。只有在这种境界里,你才可能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成为孩子的心灵导师。物质上的给予比不上一颗真诚的心,用心去和孩子沟通吧。

    教育家经常说,教育要“抓住时机”。上面例子中,孩子给自己亲手缝椅垫儿,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时机!它的意义远不止于孩子会劳动,会干活儿了,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人的情感上,在孩子的一针一线中浸透着孩子对妈妈的爱和关心,浸透着孩子对妈妈的感情回报。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母子双向情感交流的机会呀!

    一次在中国和澳大利亚父母中进行测试和比较之后,发现中国父母与澳大利亚父母有一点非常明显的差别,那就是,我们中国父母最重视孩子是不是听话,是不是认真、刻苦地学习,是不是遵守纪律等等,相对来说不太重视孩子情感和情绪表现。

    但澳大利亚父母却把孩子的情绪、情感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非常重视孩子平时的情绪状态,孩子是不是高兴,乐观。专家们把这种现象称作“文化差异”。意思是说,在我们中国这块土地上,老百姓们一向不大管别人的情绪情感怎样,你高兴还是伤心,你心里感到压抑还是轻松愉快,都不大要紧,不会被别人注意,或者不被认为是什么大事情。

    你到医院去,说“我病了”。医生会问:“哪儿不舒服?感冒发烧,还是哪儿不合适?”如果你说:“我心情不好,老是不高兴。”医生会说:“你回家吧,我治不了。”他认为你没病。但是,如果在西方国家,医生听到你说这句话,他一定非常重视,他会认真地建议你去找一个精神医生看一看。因为在他们那里,如果一个人情绪、情感上出了问题,会被人们当作大问题。

    这种文化差异给我们的启示之一,就是我们要不要适当地转变一些家庭教育观念?比如,你“望子成龙”,这并不错,只有一个孩子,谁不希望孩子将来有出息?但是,孩子整天坐在那里写啊,念啊,学习,学习,再学习,他就能“成龙”吗?如果他的情绪、情感发展不正常,如果他不善于和别人打交道,如果他的“努力”和“勤奋”都是被强迫的,如果他不诚实守信,如果他冷漠无情,不善于理解别人,他将来会怎样?

    孩子是一本书,从童年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父母都在一页页往后翻,但要真正读懂它却十分不容易。为人父母者往往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孩子越大,就越不了解他(她)。教育,不要忽视心理的、思想的教育。重才轻思想,就是悲剧的根源。

    【专家支招】

    家长如何关注孩子的心声呢?

    1.最好自己也“长不大”

    孩子喜欢活泼幽默的母亲。在孩子面前,我们做母亲的,也应该是“孩子”。也玩也闹,孩子就把你当成无话不说的朋友了。为什么不少孩子喜欢一些外教,就是因为他们从里到外都像“孩子”,孩子能不喜欢“孩子”吗?特别是充满幽默感的“大孩子”。

    2.懂得情趣,懂得换花样跟孩子沟通

    正面的谈话方式是可以的,但是,这样的沟通往往被家长演化为“说教”,结果只会让孩子觉得你罗嗦,觉得你烦,所以,多给他们讲故事,谈看法,论时事,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的思想,这很重要。

    沟通,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跟孩子共同读一本书,各拿一张纸,把看书的感觉和认识写下来,这种互相学习的感觉非常好,有心的母亲最好把这些读书笔记订起来,就是一份最珍贵的沟通痕迹。

    3.平视自己的孩子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一个孩子因为某件事对母亲谈着自己的看法,孩子仰视着母亲,一脸的严肃和专注,而母亲却在忙着手里的活计,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孩子正讲到激烈处,母亲却一声喝斥:“你懂什么,小孩子家!”孩子立即低下了头,眼里闪着泪花。

    这样的场景太多太多了,或许我们就时常扮演着那位母亲的角色。这种时候,孩子的内心在想些什么呢?成年人都有希望得到别人尊重的需求,那么作为独立个体的孩子是不是就不需要尊重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首先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体验孩子的真实感受,多一分对孩子的理解,少一分对孩子的训斥,只有这样,才能加强亲子之间的沟通,创造孩子成长的宽松氛围。你才可能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成为孩子的心灵导师。

    4.做孩子最好的朋友

    一位母亲经常对孩子说:“你和妈妈是好朋友,你的喜、怒、哀、乐都牵动着妈妈的心,你高兴,妈妈就快乐;你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妈妈会更比你难过的。无论你遇到什么难事或难于启齿的事情,妈妈都会给你出主意,一同和你商量解决的办法,绝不会因为你的所作所为,而痛骂你的”。因此,孩子对我很信任,也愿意和我讲真话。

    ⊙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和子女做些沟通

    〖场景再现〗

    小良家买了新房子。这天晚上,爸爸妈妈在商量怎样装修新房的事情。小良在旁边认真地听着,他一直梦想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间,他仔细地听着爸爸妈妈说话,想知道他们如何装修他的房间。

    说着说着,爸爸妈妈很自然地提到了小良房间的装修问题。

    “小良的房间怎么装修呢?”妈妈问道。小良一下子就竖起了耳朵。

    “还能怎么装修?放张书桌,放一张小床就行了?”爸爸轻描淡写地说道。

    “不,我想把我的房间刷成淡淡的蓝色,我想要一个书架和床一体的。还要有个电脑桌……”小良忍不住插嘴道。

    “你怎么那么多话?哪里有精力给你弄!你懂什么?小孩子的房间越简单越好,讲究的是实用!”妈妈不耐烦地说道。

    “可是,我们班的班报设计一直都是我做,大家都说好,我就想自己设计自己的房间……”小良小声嘟囔了一句,见爸爸妈妈盯着自己看,连忙低下了头。

    “你脑子里整天都在胡思乱想,今天你这样想,谁知道明天你又怎样想?房间里弄的花里胡哨的,像什么样子?”爸爸也在旁边呵斥了一句。

    小良的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

    【深度诠释】

    “您常和孩子聊天吗?”当记者带着这个问题去问15位中小学生的家长时,有10位家长答案是一致的——很少聊天。只有一位家长表示,她和孩子沟通顺畅。一所中学对230多名高一至高三的学生调查发现,有七成的学生不喜欢和家长聊天,有什么心事宁愿倾诉给好朋友也不会对父母吐露半个字;而有八成的家长感到自己和孩子存在距离和隔膜,觉得无法理解孩子的所做所想。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隔膜呢?

    随着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竞争压力日益增大,许多家长不得不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致使他们无暇顾及甚至忽视对孩子尤其是处于青春期孩子的教育和指导,这已成为当今普遍存在的一个社会现象。

    这是一个9岁的德国小女孩英格在学校里写的一篇短文,讲的是她参加家庭集体会议的亲身经历:“我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为什么?我们有时候出现问题,可是我们又不愿意实实在在地说出来。部分原因是由于害怕,部分原因是觉得丢脸。家里的人全都是这样,包括我们的父母和我们这些孩子。一直到母亲说:‘我的心理医生对我说,如果大家愿意痛痛快快地说出心里话,那就应该举行一个家庭会议,在会议上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于是我们每人买了一个笔记本,在上面记下(我弟弟是在上面画上)所有其他人对他作错的事情。我们规定一个时间举行会议,每次会议结束时选出一个新的领导人,由他来办所有的事情。从那以来我们觉得情况好了很多。”

    星期五下午18:30分,是英格的全家一起商定的会议时间,大家很快就会聚一堂。英格和她的弟弟彼得希望得到孩子喝的调味酒,而且在家中点上蜡烛,这样在家中营造一种轻松舒适的氛围,谈话是由小事情展开的,英格首先发言:“正如你们所说,我会太胖,但是你们对此什么也不做。爸爸和妈妈总是在我面前吃巧克力,而我只可以看看,我希望你们帮帮我。”全家决定制定一个卡路里表,到儿科大夫那里去咨询允许的饮食限制。比较单薄的小弟弟彼得也表示,他以后可以悄悄地吃巧克力。

    母亲的话题是“零花钱”,因为英格认为80分尼的零花钱太少了,所以母亲问她:“你需要多少零花钱,你有些什么样的愿望想要实现?”英格谈了她的理由:“我希望有时候买点只属于我的东西,我还想秘密地买,买好后再给你们看。”但是英格又认为母亲把零花钱提到一个半马克太多了,她只想要一个马克,如果她再觉得不够的时候,还会就这个问题在家庭会议上同父母谈的。

    孩子们逐渐地适应了向父母袒露他们的情感要求,他们希望父母晚上经常陪他们一起玩一会儿,父母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但同时他们也提出了对孩子的要求,即孩子要做到及时上楼、吃饭和洗澡。

    英格的一家人都很赞成这种交谈方式,这使父母与孩子可以轻松地畅所欲言,而且大家都乐于去实施作出的决定,家庭的情感沟通、家庭教育都收到了理想的成效。

    格林贝克全家人,在最新的一次家庭会议上,讨论了儿子迪特的设想,他计划能够在一次周末的郊游中,尝试着发挥以往由父亲发挥的职能。他开始照着地图策划漫游,宣布交通工具的出发时间,并且对应当准备的食品提出建议。父母和妹妹有时也来帮忙,以推动计划的进一步展开,大家还不断地在本子上记下些什么。到目前为止,家庭会议已经就庆祝节日、馈赠礼品、请客、旅游和购物等行动进行了安排,它已经成为全家人的情感和生活紧密联系的纽带。在会议中,父母对孩子的想法也有一些不同的意见,但他们并不急于提出批评。

    因为他们认为,在这里,沟通是最重要的,而且,在家庭中对沟通技能、方法的掌握与学习,与孩子未来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紧密相联。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在家庭中能够同别的成员很好地沟通,当他步入社会时,他也能很好地与人沟通。

    【专家支招】

    专家认为,家长与孩子出现沟通危机,如果说因为家长忙,那是大人自我推脱,最主要的原因是做父母的不注重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缺乏和孩子沟通的技巧。家庭教育不是“正规教育”,而是一种生活教育、实践教育,家长是孩子的首任老师,但家长与孩子沟通时要淡化学校教育的色彩。而生活中,家庭教育学校化现象很普遍,孩子到学校的任务是学习,可回到家里,家长仍然追着孩子的学习不放,孩子自然会很反感。

    经常有家长向教育专家咨询:和孩子每天沟通多长时间比较合适?如果家庭教育规定出时间,那样就太刻板了,和孩子沟通不是学校上课,家庭教育要融入日常生活中,应随时随地自然而然。

    再忙的父母,每天都该空出一点时间来和子女作些沟通的。如何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与孩子实现有效沟通呢?

    1.定期举行家庭会议

    家庭会议既可以是严肃的,也可以是游戏式的,它并不拘泥于形式和内容,只要是家庭内的事无论大小,都可以通过“会议”这一渠道来沟通来决定。关键是要全体参与,人人发表意见,因而它是平等的。为什么要定期呢?定期,容易渐渐成为家庭成员共有的习惯,成为家庭“惯例”。

    2.安排父母与孩子独处的黄金时间

    “黄金时间”是指父母每天或每星期拨出一段时间,让孩子决定在这“黄金时间”中的活动。孩子可向父母说出心底话,而父母一定要用心倾听,了解孩子的感受,但不要立刻下判断。孩子亦可以要求与父母玩各种游戏。父母关心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与朋辈的关系,是理所当然的事。若能每天抽出时间与孩子相处,让他们自由发挥,他们便更容易向父母尽诉心中情。

    3.有一本专门的对话本

    这是一种纸上的对话,旨在交换意见和感受。

    对含蓄的中国父母来说,不易口头探讨的诸如青春期的生理保健等等,用文字说明更方便些。之所以要用专门的本子,是为了平时可以“回顾”将来可以“回味”。

    4.对一时不能达成共识的问题,先以微笑将其保留

    国外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经过认真研究,提出“微笑协商解决冲突”。具体为:

    分析确定冲突是什么;分析判断冲突的实质是什么;找出解决这一冲突的各种办法;分析冲突一方不能接受的解决方法;找出冲突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法;实践并检验调整双方能接受的解决方法。最后,让沟通成为我们生活重要的一部分。

    生活无时不在沟通中行进,缺少沟通的生活是没有生气的枯萎的生活,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是情感的需要也是成长的需要——两代人共同的成长。光有一颗爱心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学习爱的技巧,培养爱的能力。

    ⊙父母应该真诚地向孩子敞开心扉

    〖场景再现〗

    刘先生不苟言笑,严肃古板,是一位典型的威权父亲,他可能从来未曾体会孩子的感觉,也可能从来没能欣赏孩子的笑容。由于年老,他负责社区的清洁工作。社区的孩子们都知道,刘先生很凶,脾气暴躁,没人敢接近他。

    刘先生的孩子们,虽然都认真工作,但是都文化程度低。他们惧怕父亲。碰到爸爸在场,尤其是吃饭的时候,都不敢讲话。孩子先帮爸爸把饭端好,稍有一些地方不符合父亲的意思,就得挨骂。有时邻居能亲眼看见,他的小孩在做家务时,稍有动作慢一点儿,他就大吼大叫,孩子们吓得不敢讲话,低着头卖命工作。

    孩子们慢慢长大,都离开了家庭。这位父亲孤单地过着生活。后来,刘先生年老体衰,生病了,没有一位孩子愿意去照顾他,惟独年老的太太在身旁照顾。病症愈来愈严重,刘先生去世了,而他跟孩子的关系也随风而逝。

    【深度诠释】

    老刘先生不爱他的孩子吗?他像牛马般地努力工作,难道不是为了家人幸福?只是因为时代与文化环境的捉弄,让他观念跟不上来,变得僵化,不知该如何跟孩子做有效沟通,如何温情相处。他的苦,不是他自己愿意的啊!每当见到许多孤单而受苦的老父亲们,我们的内心就有同样的感触。

    传统父亲在孩子的心目中“既熟悉,又陌生”。有一位接受调查的成员无奈地说出自己对父亲的感觉:

    “我的父亲是个非常严肃的人。从很早以前,我们的沟通就很少、很浅,单独和父亲相处,竟会带给我许多焦虑和不安。并不是因为我畏惧他,而是不知道如何与一位陌生人相处所带来的情绪和反应。即使到了今日,我明白这样的关系是我心中一个难解的结,但我依旧不知如何与父亲接近。”

    这种父亲们往往都坚持父亲的权威不容侵犯。若孩子“不听话”、“不乖”,等于是漠视他的命令或者是忤逆他。这会使他感觉权威地位动摇,因而他需采取非常手段(打、骂之类),巩固他的父亲地位。即使他自己做错事,也不愿向孩子道歉。父亲对其他人都可以道歉,惟独对自己的小孩不行。一个拥有健康人格的孩子,会愿意长期忍受父亲如此的教导方式吗?

    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关系,父母总是想让孩子向自己敞开心扉是不行的,父母也需要向孩子敞开心扉。父母只有向孩子敞开自己的心扉,才能得到孩子的认同,从而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

    当孩子关切地问父母“你为什么不高兴啊?是不是工作上有了麻烦?”“你有什么麻烦,能不能告诉我?”的时候,就应该认真地考虑一下,是否应该敞开心扉跟孩子谈一谈,怎么谈。如果只是搪塞敷衍地说:“没什么,很好。”或“不关你的事,去玩你的吧!”那就等于是将孩子对父母的关心推开。

    父母真诚地向孩子敞开心扉,表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信赖。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父母也是如此。在孩子面前,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让孩子接受父母的不完美,承认自己的错误,不仅让孩子觉得你更亲近,从而加深亲子之间的感情,而且能把一种坦然、放松的处世态度传达给孩子。

    【专家支招】

    在中国的亲子关系中,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父母往往很少向孩子透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却要求孩子能够向父母吐露一切,这种不平等的关系是亲子沟通的一道屏障。

    那么作为父母,如何向孩子敞开自己的心扉呢?

    1.和孩子分享你的喜怒哀乐

    有哲人说过:分享快乐,快乐就会加倍;分担痛苦,痛苦就会减半。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更应该一起分享喜怒哀乐的。父母向孩子敞开自己的心扉,分享喜怒哀乐,那么孩子就能感觉到父母对他的信任和尊重,孩子就会更加尊敬父母,向父母敞开心灵。

    2.让孩子了解你的工作状况

    很多父母埋怨现在的孩子花钱大手大脚、不知道量入为出、自私自利等等。但是父母却从来不会把工作、生活的艰辛告知孩子一点,因为孩子不知道父母是如何靠辛勤工作给家里挣钱,所以就不会把金钱与工作紧密地联系起来。

    父母应该明确地告诉孩子:做的什么工作,工作内容是什么,所从事的工作对整个社会、国家甚至人类有什么意义等等。现在许多父母的确都很忙,但挤出一点时间来陪陪孩子,和孩子说说自己的工作细节,谈谈工作的酸甜苦辣,聊聊成功的幸福体验,对孩子是十分重要的。

    3.告诉孩子你的隐私或秘密

    在父母眼里,孩子永远都是小孩,什么也不懂,很多事情告诉他们也没用,尤其是自己的隐私或秘密,而且让孩子知道了,会是一件很丢面子的事情。其实不然,如果孩子知道自己的父母愿意跟自己分享隐私和秘密,便会更加的信任父母,父母也就能更容易地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

    4.让孩子知道你对他的期望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不能过高,过高了会对孩子造成压力和伤害。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孩子确立合理的期待。但是,这种合理的期待,最好也能够让孩子明白父母对他的期待并不过分,让他明白父母对他的具体期待是什么。父母如果能够做到这些,那么孩子一定也会从父母的期待中汲取前进的力量,一定会努力成为一个不让父母失望的好孩子。

    5.寻找合适的机会

    要多找一些对孩子没有压力,和父母一起活动的机会。比如,和孩子一起打完篮球、接孩子回家的路上,这都是不错的机会。如果你以“孩子,让我们来谈谈”开始你们的谈话,那么结果往往是说话的只有你一个人,交流不会很好地进行下去。

    6.间接地提出问题

    太多的问题,会让孩子怀疑你的真实目的,间接婉转的做法也许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比如,一位妈妈询问心理医生,她的丈夫死后,孩子很伤心,她去安慰儿子,可儿子总是闭口不谈。后来,在心理医生的建议下,妈妈不再问孩子的感受,而是直接和孩子一起,提起自己对丈夫的思念,和孩子一起回忆一家人曾经的快乐时光。这样儿子反倒开口交流了,分担妈妈的痛苦,自己也不再那么郁闷了。

    7.控制自己的反应

    向孩子敞开心扉的过程中,可能不是那么顺利,可能会有很多令你不高兴或失望的事情,你必须很好地控制你的情绪。比如,尽管你兴高采烈地告诉孩子当年你如何地发奋读书、如何优秀时,孩子却并不对你的努力表示赞赏,你就可能很失望,但无论如何,也不能表现出这种情绪。孩子都不喜欢让父母失望,如果你过分表现出失望,就会给孩子心灵造成不良的反应,影响沟通的顺利进行。

    总之,父母与孩子沟通一定要讲艺术,要真诚地向孩子敞开自己的心扉,才能引起孩子感情上的共鸣,从而与孩子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使亲子关系融洽。

    ⊙与孩子多谈心,积极疏导其心理压力

    〖场景再现〗

    有这样一个女孩子,上小学时一直学习很努力,成绩也不错。妈妈一天到晚说:“好好学习,一定要考上好中学,考不上好中学就没有出路。”在妈妈的督促和自己的努力下,她如愿以偿,考上了理想的中学。妈妈又说:“你在班里的成绩要进入前十名,否则就没有发展前途。”这个女孩子不懈努力进入了前十名。妈妈又说:“你得争第一,这就是出路。”很自然,接下来妈妈会要求考大学,考名牌大学,否则就一事无成。

    这个女孩子就在妈妈无休止的要求中艰难地成长。

    她在日记中写道:“妈妈无止境的加码,压得我实在喘不过气来……每当我实现了妈妈的愿望,妈妈就高兴极了,此刻我就成了天上的星星;当我失败没达到妈妈的要求,我就成了地上的狗熊,无休止的奚落就会披头盖脸地扑来……

    多少年来,在我的心中只有第一,必须第一,无数个第一整天在追赶着我,我真是太累了……”

    【深度诠释】

    在这个紧张不安、充满竞争、快速发展的社会里,每一个人,包括孩子,都会遇到压力。现在,孩子们的课业负担重,学习时间长,父母管得过死,还有考试不及格,竞赛不入围,升学上不了重点校,和同学、老师关系不好等等,这些都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影响孩子个性的发展。特别是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单亲家庭的孩子,智商低或生理有缺陷的孩子,调皮的孩子或失足、有过错的孩子,他们面临的问题更多,再加上一些家长不能正确对待他们,使这些孩子在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就会有话不敢说,忍气吞声,心理的郁积得不到疏散。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行为迟钝,精神不振,人际关系紧张等情况。

    【专家支招】

    许多父母和老师说,现在的孩子太娇气,心理承受能力太差啦。的确,一个人只要参与社会生活,就会遇到各种压力、困难和挫折。对此,有的人坚强、乐观,勇敢地去战胜它;有的人就显得懦弱、悲观,处处逃避它。做多大的事需要多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孩子逐步形成遇忙不乱、遇惊不颤、宠辱不惊的心理品质,保持心理健康。家长要从关心孩子出发,有爱心、有耐心地与孩子多谈心,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的郁闷得到疏散,使孩子每天都有个好心情。具体可采取以下做法:

    1.父母不要给孩子制定不切实际的奋斗目标

    不要给孩子的行为太多的约束。如果不顾孩子自身实际,只知道让孩子这个拿第一,那个要优秀,就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压力。还有的父母只让孩子学习,这也不让干,那也不让干,这也会让孩子感到压抑。

    2.要让孩子有足够的休息和娱乐时间

    如果孩子不能得到足够的睡眠,休息不好,就会感到身心疲劳,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最终让孩子感到紧张,给孩子带来压力。娱乐是化解孩子压力的较好途径,与孩子一起做游戏,使孩子沉浸在快乐的事情之中,压力就会被抛到九霄云外了。

    3.积极鼓励孩子

    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做父母的还可以采取积极鼓励的态度,这也能大大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而父母对孩子的否定态度则往往会增加孩子的学习压力。如做父母的往往会这样说:“你看某某又得了满分,你又只有80分,真笨,没出息!”而持积极鼓励态度的父母则可能说:“虽然你比他考得差些,但只要你像他那样努力,你可能做得比他更好。”所以,要想减轻孩子的压力,应该理解孩子、多与孩子交流;应该尊重孩子,对孩子表示信任;要积极鼓励孩子,尤其是在孩子失败的时候。

    4.教孩子思维不要绝对化

    要让孩子多渠道思考问题,不要把人生的希望放在“必须”和“唯一”的赌注上,一旦失利,就无法承受,要从绝对化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像有的家长教育高考落榜的孩子“榜上无名,脚下有路”就避开了“必须”“一定”等绝对信念的左右。

    家长把进大学深造,看作是孩子的唯一出路,很自然孩子就会潜移默化地接受家长的思想,一心一意努力奋斗,为上大学而学。那么在竞争激烈强手如林的考生中,如果孩子一旦失利,没有迈进大学的校门,那你想他会有出路吗?他还会有希望吗?因为他把出路和希望都寄托在“一定”或“必须”上了,因而后果可想而知。

    中考、高考失利自杀或出走的事例还少吗?这还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6.孩子平时广交朋友

    性格孤僻,没有朋友,遇事只能闷闷不乐,冥思苦想,没有交流,无处发泄。而多渠道交流,话是开心的钥匙,性格开朗的人心理承受力就强,通过别人看自己,了解别人更大的不幸是治疗自己不幸的良方。

    有的孩子,在家与父母意见相悖,发生分歧,父母无休止的叨唠、训斥、指责,使他感到压抑、无助,在他的眼里,此刻的家已失去了往日的温暖。人,都有偏激、固执、失衡的一面。此时的他不理解父母在训斥、责备中的爱护和期待,而只是一味强调眼前的不解。这时,如果他把自己的苦恼、不解与朋友交谈发泄,就能分解他的忧愁,平静他的情绪。若有善解人意、开明豁达的朋友,开导帮助他理解父母的爱护和关心,那本来属于不开心的苦恼以及对父母的责怪,也许就会化转为对父母的理解和感激。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每个人的烦恼与忧愁、幸福与快乐,都能给人以启迪。

    ⊙倾听孩子的心声,别打击他的积极性

    〖场景再现〗

    小坚以前活泼开朗、上课积极发言的他,现在变得沉默寡言,总是一个人发呆,学习成绩也下降了。老师经过细心地了解,才知道了小坚不爱说话的原因。

    小坚以前每天放学回家后,都会把学校发生的趣事说给父母听,可小坚的爸爸是个对孩子要求非常严格的人,他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小坚身上,希望小坚将来能考上大学、出人头地,因此,对小坚的学习抓得特别紧。他觉得小坚说这些话都没用,简直是浪费时间,因此每当小坚兴高采烈地说话时,爸爸总是会打断他:“整天只会说这些废话,一点用也没有,你把这心思放在学习上多好,快去做作业!”

    一次小坚说班里发生的一件事,正说得兴高采烈时,爸爸说:“说了你多少次了,让你别说这些废话,你还说,再记不住,看我不打你!”吓得小坚一个字也不敢说,赶紧回到自己房间里去了。

    慢慢地,小坚在家里话越来越少了,而爸爸也不让他出去玩,每天放学后他就只好闷在自己的房间里,久而久之,他的性格也就变了。

    【深度诠释】

    如果父母忽视了与孩子的交流,不重视孩子的倾诉,时间久了,不良的影响就会表现出来。因为对于一个已经有自我主张和能力的孩子来说,让他乖乖地“听话”是一种痛苦。其实,仔细倾听孩子的诉说并回答孩子的问题对加深亲子关系大有裨益,这可以加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在如今的家庭教育中,有些父母认识不到倾听孩子诉说的重要性。孩子一旦有问题,总爱以成人的思维方式去评判孩子所做的一切,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轻则呵斥重则打骂。孩子因失去说话的权利或者自己的想法得不到父母的重视,只好将委屈和不满埋藏在心里,长此以往,做父母的就很难知道孩子的所思所想,这样对孩子的教育就会无所适从。另外,孩子的说话权得不到父母的尊重,父母不让孩子把话说完,一方面不利于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使孩子产生自卑情绪。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与父母产生对抗情绪,以致双方相互不信任,产生沟通困难的问题,甚至还会造成孩子的不良心理。

    我们知道,亲子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影响亲子关系、孩子性格发展的重要方面。所以,如果父母们能对孩子的倾诉多一点耐心,不急于打断孩子的话,那么孩子遇到事情时就会乐于向父母倾诉,与父母建立良好的沟通。

    【专家支招】

    当孩子想要诉说时,父母如何才能更好地对待孩子的诉说呢?下面介绍的几种方法,父母们不妨参考一下。

    1.尊重孩子说话的权利

    倾听孩子的诉说,充分尊重孩子说话的权利,这不是纵养孩子的行为,也不能视作听任孩子的狡辩,这是一种家教艺术。首先,这有利于双方的交流。只有充分尊重孩子的权利,孩子也才会信任父母,愿意把真心话掏出来。家长教育孩子也就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从而帮助孩子端正思想。其次,有利于孩子建立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促进身心的良好发展。孩子有了向父母倾诉内心感受的机会,就会跳出压抑的心境,克服自卑感,从而增强自信心。这对锻炼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是个极好的机会。

    2.向孩子显示你正在听他讲话

    孩子向父母诉说时,父母的关注表示父母对孩子的尊重和表示父母愿意分享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当孩子开口向父母讲话时,父母应停下正在做的事情,转向孩子,与孩子保持目光接触,并仔细地听孩子说话。同时还要通过点头或不时地“嗯……是的……”等来显示父母在注意听他说话。

    当然,父母在听孩子说话的时候,不要对孩子进行无端的批评和责骂。因为受委屈的人,很少去反省自己有什么过错,而被感动的人则更容易自省,并且因为感动增加内心的勇气和自信,同时他的自制力也会增强。

    3.告诉孩子你所听到的以及你的想法

    孩子说话时,无论你有多忙,一定要眼睛看着孩子,不要随意插嘴,尽量表现出你听得很有兴趣。让孩子发表他们的观点,完整地听他的讲话,如果你在某一重要原则上表示不同意他的看法,应告诉他你不赞同他的什么观点,并说出理由。在提出反对意见时不要过于武断,不应否定一切。即使孩子是在信口胡说,也要控制你的情绪,不要妄下定论,直到完全理解清楚。

    4.让孩子投入谈话之中

    交谈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同时,最好是在一种让孩子与大人一样有同等机会参与的轻松气氛中进行。谈话应自由自在,任意发挥。不要有什么仪式安排或预期达到什么结果,尝试着与孩子随意交流观点和看法。

    5.接受和尊重孩子的所有感受

    孩子向父母诉说时,父母应安静、专心地倾听,但不给予评判。父母不必接受孩子的所有行为表现,而只是接受他的感受。例如,孩子告诉父母他对小伙伴有多生气,这时父母要理解孩子的感受,可以安慰一下孩子,但父母要教育孩子不可通过嘲弄或打人来表达他的生气。

    做父母的千万不能因为自己的子女还是一个孩子,就疏忽了让他们阐述自己看法的机会。一味的指责和粗暴的说教,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的症结。当然,父母也不要总是高居临下地对待孩子,应“蹲下来”倾听孩子诉说原委。孩子有值得称赞的观点,父母应表明支持的态度,即使孩子认识上存在误区,也要循循善诱启发开导。倾听孩子的诉说,是一把开启孩子心灵窗户的金钥匙。

    ⊙与孩子交流时应当少说多听

    〖场景再现〗

    李颖有一个16岁的女儿,母女两人感情很好,形影不离,无话不谈,让身边的邻居朋友羡慕不已。可是,只有李颖自己知道,与女儿之间的沟通,她做了多少功课,下了多少工夫。

    有一段时间,李颖因为工作原因,精神状态很不好,跟女儿说话也没了耐心,更多的是指责和呵斥。比如:一天,女儿放学回家,比平时晚了一点,李颖便劈头盖脸地呵斥:“去哪里了?怎么比平时晚了?”女儿说:“我和小霞一起去叶子家玩。”李颖依然不依不饶地说:“我很担心你!你知不知道?以后放学就回家做功课;不许到别处!”女儿听了脸色很难看,然后不理李颖就回自己房间去了。

    李颖也意识自己说话语气和说话方式都不太合适,但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就没怎么关注女儿的看法。后来李颖发现女儿愈来愈不听话,甚至不愿意跟自己多说话,每天回来就做作业,做完就睡觉。她担心女儿出了什么问题。于是去咨询家庭教育专家,专家听了李颖的情况给她开了一个“药方”:多倾听孩子的诉说,与孩子交流时少说多听,并交给了她许多倾听孩子心声的技巧。

    从此李颖转变了自己的态度,也不再随便对女儿的言行作价值判断;即使当孩子不同意自己的看法时,她也会承认女儿想法的合理性,并积极做个女儿的倾听者,母女俩的关系又回到了从前。

    一天,女儿放学回来沮丧地对李颖说:“妈!今天的考试考坏了,我好难过。”李颖听了,停下手边的工作,坐下来温和地对女儿说:“愿意详细地跟妈妈说说吗?”女儿看了看妈妈,点点头,然后就一五一十地把自己考试考坏的情况给妈妈讲了。李颖听后,先安慰女儿,接着和女儿一起分析了失败的原因,并和女儿制定了相应的补救措施。

    和女儿分析完情况,已经是深夜了。女儿感激地看着妈妈,说:“妈妈你真好!有你这样的妈妈,我太自豪了!”那一刻,李颖也感觉很幸福。

    【深度诠释】

    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把内心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体会孩子的感受,不但可以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也可以让孩子明白,不管有什么困难和烦恼,都会得到父母的体谅和支持。这会让孩子有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可使孩子的创造力和理解力得到全面的发挥。

    倾听孩子说话,重要的是少说多听。经常有孩子抱怨:“没有一个人真正听我说话,他们只是在说自己的!”孩子对这种情况有特殊的感受。称职的父母,一定要学会聆听孩子说话,用自己对孩子的信任、尊重去促使孩子多说话,让孩子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都表达出来,这样,才能与孩子进行良性的交流和沟通。

    【专家支招】

    在聆听孩子说话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要对孩子的话题表现出兴趣

    也许孩子所说的一切,在父母眼里很幼稚。但是父母在聆听孩子说话时,一定要对孩子以及孩子说的话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样,孩子才能感觉到被尊重,也会感到自己是重要的。

    2.要给孩子留出时间

    在孩子获得成功或者喜悦时,他们很想让父母分享他们的好消息或者愉快的心情;当孩子内心经历着恐慌、创伤或失望时,他们也需要父母温情的安慰。所以,父母不论多忙,都要给孩子留有时间,不要让孩子觉得父母由于或者着急做其他的事,没工夫听他们说话,要给孩子留一部分时间说话,给孩子有倾诉表达的机会。

    3.听孩子说话时,一定要集中注意力

    父母和孩子交流时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比如选一个安静的地点,一个不忙的时间,这样才能够做到专心听孩子说话。在这个时间。不要想其他的事情,忘掉其他任何分心的事,只关心与孩子的交流,真心与孩子接触,哪怕只是几分钟,也要认真倾听。

    4.耐心地鼓励孩子谈话

    在听孩子说话的过程中,要善用一些鼓励的词,如“嗯”、“我懂了”、“不错”等,也可以适时地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引导孩子。也不要随便打断孩子的话,让孩子尽情地把想说的都说出来。

    5.注意自身的行为语言

    父母要善于利用自己的行为语言向孩子表示“我在听着呢”、“我感兴趣”、“你说的真有意思”。有下面几种信号可以表示对孩子的注意:一是用慈爱的目光注视孩子;二是正面面对孩子;三是与孩子紧挨着坐等。

    6.帮助孩子弄明白,并说出自己的经验

    在聆听孩子说话的过程中,父母要及时回应一下,通过自己的言语对孩子的叙述加以解释和说明,可以帮助他们弄清楚自己所表示的意思。在解释时,要多运用词汇,尽可能帮助孩子把自己想说的话,准确、清楚地表达出来。

    父母听孩子说话的时机选择,要注意以下几点:

    ·心情不佳,过于疲劳或工作中遇到棘手问题必须尽快处理时,最好不要听孩子说话。

    ·要有一个理智的心理环境。环境安静,心理平和,能较好地对孩子的问题进行思考,采取成熟的解决策略。

    ·根据具体情况,父母谁出面,或一起出面,都要事先商量好,但要注意回避政策,避开其他人。

    父母在倾听孩子说话的时候要肯花时间、有耐性,做个有修养的听众,“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用心走进孩子的世界,积极发现孩子的优点,然后对孩子的优点进行发自内心的赞扬。鼓励孩子,尝试着不去批评孩子,只要父母耐心地这样去做,了解关怀孩子,孩子就会很乐意和父母在一起,如此,拥有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并非梦想,孩子也能顺利迈向成功之路。

    ⊙注意和孩子说话的强调和语气

    〖场景再现〗

    孩子兴冲冲地跑回家:“妈妈,我想把在学校发生的所有事告诉你!”

    妈妈:“你说,你说,妈妈听着呢?”

    孩子:“我们班的小帅又把新来的女老师气哭了。”

    妈妈:“噢!”

    孩子:“小明和强子打架被老师罚站了。”

    妈妈:“噢!”一边说,一边还在厨房里不停地忙碌着。

    孩子继续:“我们要发新书了!”

    妈妈:“知道了!”

    孩子有点不耐烦:“妈妈,你到底有没有再听我讲啊!”

    妈妈:“听着呢,都听见了。”

    孩子:“那就给我复述一下。”

    妈妈:“我现在忙着呢!”

    孩子:“算了,我也不跟你说了,你好像一点也不关心,我回屋了!”

    【深度诠释】

    很多父母由于没有学会与孩子进行有效的交流,往往在不知不觉中,用一些孩子不会喜欢的声调,说了一些违反自己本意的话,结果和孩子造成了不必要的冲突。

    没有哪一位父母打算让孩子伤心,也没有哪一位父母会对自己说“今天只要有可能,我就要让孩子下不来台”,只不过有的时候没有注意罢了。

    也有很多父母在动怒的时候,往往口无遮拦。因为是他们觉得,对于自己的孩子,他们完全有资格骂,所以多难听的话都能说出来。有时觉得说得越难听,越能提醒孩子注意。哪里想到,许多话是有严重后果的,绝对不能说出口。例如:

    “给我滚!就当我没有你 这样的儿子!”

    “你以为你是谁,你可是我养大的!”

    “妈妈不要你这种不听话的孩子,现在马上给我滚出去!”

    “你简直一无是处!”

    “你很讨厌!”

    “养个你这样的孩子,我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

    “你可是我养大的,有本事别让你老子养着你呀!”

    诸如这类的话对孩子都是一种“威胁”。孩子听到,心里会怎么想?也许他还没有关于“自尊”的意识,可是这话会让他感到自己是个没用的人,是个累赘,可又无力改变这个现实。这种矛盾的心理会让孩子惶恐和无所适从。这样的情绪压抑得太久,必定会化为愤怒,总有一天会爆发出来。那时,很可能会有严重的后果了。

    作为父母,要想让孩子接受自己的意见,使教育达到一定的效果,必须学会与孩子说话,必须注意和孩子说话的口气。

    【专家支招】

    教育专家建议,父母与孩子交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诱导式:通过循循善诱,使孩子增知增智,获得乐趣,加深感情。

    协商式:对孩子采取平等的态度,尊重孩子的人格,通过商量和讨论,启发孩子动脑筋想办法,使孩子积极参与交谈。

    说理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当不赞成孩子做什么的时候,应解释原因,说明道理,并使孩子理解。当孩子做错事时,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指出危害,使孩子心服口服。

    在与孩子交谈时,父母注意自己的口气,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要平等对待孩子

    要从平等的地位出发,不摆父母的架子。在心情好的时候要这样,在心情不佳或被顶撞的时候更要注意态度。

    2.要以孩子为中心

    要以孩子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谈,当然,有父母和孩子都感兴趣的话题更好。父母与孩子以这类话题交谈最容易沟通,也便于掌握孩子的思想动向。

    3.要有足够的耐心

    有些问题孩子不一定能很快理解,父母要有耐心帮助孩子慢慢认识。总之,只要父母掌握与孩子交谈的艺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

    ⊙你应该是孩子最信赖的好朋友

    〖场景再现〗

    刘清为即将中考的女儿制定了一套学习方案,女儿也同意了,按规定只有在做完作业才能玩一会游戏,到休息时间就要休息。

    有一天,刘清出差提前回到家,发现榛榛在房间里聚精会神地玩游戏,而且没有先完成功课。

    “榛榛!”刘清大喊一声,死死地盯住女儿。

    女儿急忙地把游戏关掉,试图做出一个笑脸,然后故作镇静地说:“我做了一个小时的功课,刚刚才坐下来休息一会儿。”

    “榛榛,你真让我伤心,你怎么会这样对待妈妈,你懂不懂这样做会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你不必解释了,听我的。”看见女儿似乎要申辩,刘清急急忙忙地止住了她。

    “我不想听你任何的解释,你让我失望极了,你知不知道我这样做全是为了你?”

    “那你不要管我好了。”榛榛顶了一句。

    “什么?”妈妈的眼睛瞪了起来,声音骤然升高。

    此时,榛榛的眼睛里开始出现恐怖的样子,她在寻找退路。“不管你?这是我的责任,我当然要管。你回房间去想一想,还有……”她忽然想起榛榛这周末要去参加一个同学的生日聚会。“还有这周末你不能去参加聚会了。”

    “为什么?”榛榛大叫,愤怒和绝望像洪水一样地扭曲了她的五官。“我要去,我就要去,你不讲理。”

    看着女儿那种狂怒的表情,刘清也有些不安了。她知道女儿是多么盼望着能去给最要好的朋友过生日。但她的愤怒和自尊都阻止她收回这道“命令”。

    “是你自己取消了这次机会。”

    “为什么?你是不是太过分了?我就要去,看你怎么办!”女儿暴跳如雷,她此时困兽似的表情和姿态是刘清最不愿意看到的。

    “你马上停止,不然我要发火了。”

    “你已经发火了,我就这样,怎么样?”

    “啪、啪”,刘清狠狠地在女儿背后拍了两下。

    “哇!”女儿哭着冲进自己房中,“哐啷”一声将门关上。

    随着这两下,刘清的气泄了,却感到十分的内疚,有一种被击败的感觉。

    一直在旁注视的保姆说:“刘姐,这几天她都没有贪玩,今天的确是先做了一些作业,才央求我让她玩一会儿的,我觉得她是很看重你的规定的,你应该信任孩子才是。”

    【深度诠释】

    诚然,对孩子不关心、不在意的母亲一定是不称职的母亲,但用制度强求孩子,一旦出了问题就过于鲁莽地、不加思索地采用了不正确方式的母亲,即使她内心有多么关心孩子,在我们看来,她根本就是个失职的母亲,她没有做到相信自己的女儿。

    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信任是成功家教的重要因素。一些教育专家在家庭调查中发现,子女对父母有特殊的信任,他们往往把父母看成是自己学习上的蒙师,德行上的榜样,生活上的参谋,感情上的挚友。他们也特别希望能得到父母的信任。他们认为,只有父母的信任,才是真实、可靠的。父母的信任意味着压力、重视和鼓励,这是真正触动他们心灵的动力。

    许多普通的、不为老师和家长看好的孩子,他们的潜能表现在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做父母的一定要对他们充满信心,坚信只要是生命就能绽开灿烂的花,耐心地帮助孩子挖掘出那闪烁着独特光芒的潜质,让它成为打开孩子生命潜能的金钥匙。

    充分信任孩子,才能感染孩子,激励孩子;充分信任孩子,才能使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展现。对孩子的信任,能够激发孩子内心的动力,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和失败时的快乐。他们会在父母充满信任的目光和言语中,自己从摔倒的地方爬起来,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功,实现他们心中的理想。

    【专家支招】

    怎样才能做到信任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呢?

    1.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有位哲人说:“自信心是每个人事业成功的支点,一个人若没有自信心,就不可能有所作为。有了自信心,就能把阻力化为动力,战胜各种困难,敢于夺取胜利。”因此,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要引导孩子尊重别人但不迷信别人,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别人的成功与失败。正确看待自己的进步,要有成功的自信心。而一个能够信任他人的人,也需要对自己的自信为基础。

    2.正确对待孩子的缺点

    当孩子有了错误时,不要用偏激的言辞去斥责,而要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和孩子一起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指出孩子犯错误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危害,然后,帮助孩子改正错误。一生中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的,特别是人生观和道德观正在形成中的孩子,有缺点、错误的可能性更大。做父母的要充分理解他们,信任他们,引导他们正确对待错误。

    3.和孩子一起面对挫折

    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一切,切忌热心包办和冷淡蔑视。凡是孩子能做的事,只要是有益的,父母就支持他们去做。孩子缺乏经验和技术,有时失败了,或者有什么失误,这是正常现象。当孩子遇到挫折和失败时,父母应多进行安慰和鼓励,帮助他们找出原因,使他们的自信心得到充分的保护。

    4.对孩子宽严相济

    要做孩子的朋友,既对孩子严格要求,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随时给孩子引导和指引;又把孩子作为平等的伙伴,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玩,尊重孩子的一切;还要给孩子确实到位的帮助,让孩子心里踏实,心理安全,健康长大。

    因此,不能只在嘴上对孩子表示信任,而要表现在行动上,尤其是那些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孩子的父母,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因为任何孩子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有些孩子成绩上不去,屡遭挫折,心理压抑,心情烦躁,他们多么希望父母说几句鼓励的话,以减轻心里的负担。如果父母不理解孩子此时的心情,偏要在孩子身边一遍遍唠叨此事,即使父母的用意是好的,但招来的却是孩子对父母的反感,而且因此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导致孩子自卑、怯懦、缺乏进取的勇气,甚至厌学。

    总之,父母应该同孩子们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朋友关系。因为孩子们不仅需要在生活上能抚养自己的父母,也需要年龄大、阅历广,愿意倾听,奇-書∧網能够给予自己忠告和帮助的“忘年交”。

    如果父母还没有和孩子建立起平等信任的朋友关系,双方不妨现在就坐到一起,开诚布公、推心置腹地进行沟通和交流,把彼此的想法告诉对方,这样才会更好地消除隔阂,化解代沟。其实父母慢慢地就能体会到,同孩子做朋友是一件非常有趣,也是非常快乐的事情。

    请记住:父母应该是孩子最信赖的好朋友。

    ⊙善听孩子的弦外之音,理解孩子的心

    〖场景再现〗

    在一个闷热的下午,李心洁浑身是汗地骑着自行车在人流车流中艰难地行进。女儿坐在李心洁的车后,向她讲着在班里与同学闹别扭的事,劳累疲惫、心里正烦的她毫无反应地听着。

    渐渐地,女儿的声音弱了下来。突然,她小声说:“妈妈,我差点儿忘了,老师让买一盒橡皮泥。”李心洁不耐烦地说:“早干嘛去了,刚才路过文具店为什么不说!”谁知当她极不情愿地带着孩子返回文具店时,女儿竟然气鼓鼓地自己跳下车,恨恨地说:“不买了,回家!”说完,头也不回地径直往家走。

    一进家门,李心洁就冲到女儿面前质问她为什么这么不听话。女儿眼泪汪汪地望着她说:“妈妈,你知道吗,我们小孩儿也很可怜!”李心洁一下子愣住了,像遭到重重的一击。女儿的小脸通红,哽咽着:“妈妈,你们父母心烦的时候,可以我们发火;我们心烦的时候,找谁发火呢?你知不知道,我们有时也很难受……”孩子的话使李心洁的内心长时间无法平静下来。

    “我们也很可怜”,这句话使李心洁猛醒,她知道,自己粗暴的态度已经伤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望子成龙的殷殷期望、缺乏兄弟姐妹的亲情沟通、繁重的学习压力……他们太需要心的交流和沟通。许多父母常常忽视了这一点,而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只看重每次考试的分数,却不知道这样做会不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所以,许多的孩子便变得不愿和父母说话。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又怎么不会和父母产生代沟,又怎么不会心生隔膜呢?

    从这以后,李心洁就开始有意识地给自己的心灵留出一块空间,让她去容纳孩子的喜怒哀乐。她知道不仅应该在学习和生活上关心孩子,更应该悉心去体味孩子那一颗渴望得到理解的心。

    从此,她与孩子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密切,代沟这堵墙在她们的身上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深度诠释】

    我们曾经也是孩子,也曾因为父母拒绝了我们的正当要求,因为一次误解而遭斥责……这种伤害往往留下难以抚平的伤痕,有时甚至会伴随我们一生。今天,做了母亲的我,却因为工作、生活的压力和烦恼而把不良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全然不顾孩子的心理变化和承受能力。

    在家庭教育中要善听孩子的弦外之音,才能明白孩子的真实意图。而许多父母老是在那里自以为是地评价,孩子的话就总是被打断,使他根本无法完整地表达一件事。更何况,父母的评价总是站在一个成人的立场上,有些评价对孩子来说也许不太适合。

    父母应该做的应该是:认真听完孩子的话。这不仅是在对孩子进行平等做人、平等对待别人、平等对待自己的教育,也是走进孩子心灵的有效手段。然而做孩子忠实的倾听者,是需要付出时间和耐心的。作为孩子的父母,只有真正换位思考,对孩子的诉说才会认真听下去,才能产生交流中的互动。否则,没等孩子说完两句话,就不耐烦了,那就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因此,作为一个称职的父母应学会倾听、乐于倾听,并善于倾听孩子的弦外之音,才能真正学会从孩子的倾诉中真切地感受和把握孩子的喜怒哀乐,真正了解孩子在想些什么,要求什么,希望什么;才能真正领会孩子的思想意图,分享孩子的快乐,真诚地为孩子的进步而高兴,为孩子的成功而喝彩;才能有效地用父母的体贴去化解孩子的烦恼,营造出充满爱意的温馨家庭环境;也才能赢得与孩子的真诚友谊。

    因此,作为父母千万不能忽视倾听孩子的弦外之音。唯有如此,父母们做孩子的思想工作才能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才能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倾听孩子的弦外之音的最主要目的在于建立亲密关系,帮助孩子发展健全的性格。

    亲子关系品质的加强要依赖倾听,除了建立亲密关系外,还能提供良好的素材,孩子在人生旅途中会发展成什么样与父母亲有很大的关系,父母可以深刻影响孩子的身影,但父母亲很难去决定孩子这一生会走的方向,影响层面何在?在于父母们提供了什么素材与对待他的方式。所以倾听孩子的弦外之音有两种目的:一方面让孩子发展健康性格;另一方面帮助孩子发展“人生脚本”。

    有人说,教育就是不断消除误解的过程。倾听孩子的弦外之音,可以增进沟通,促进理解。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父母们都应学会倾听,倾听他们的话语,倾听他们的心声,倾听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梦想。

    父母们都想保护孩子,以免他们失望、受挫或与别人发生冲突,但父母不能将他们永远地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父母能够做的就是帮助他们理解并处理不愉快经历的感受。通过与父母共同分担不愉快的感受,孩子将会减少伤害和压力,同时也逐渐增强了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在面对挑战和日常生活中的失意时,他将会作出较好的选择。

    【专家支招】

    怎样才能更好地倾听孩子的弦外之音呢?下面介绍的几种方法,不妨作为父母们的参考。

    1.接受和尊重孩子的所有感受

    孩子向父母诉说时,父母应安静、专心地倾听,但不给予评判。父母不必接受孩子的所有行为表现,而只是接受他的感受。例如,孩子告诉父母他对小伙伴有多生气,但父母不能允许孩子通过嘲弄或打人来表达他的生气。

    2.向孩子显示你正在听他讲话

    孩子向父母诉说时,父母的关注表示父母对孩子的尊重和表示父母愿意分离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当孩子开口向父母讲话时,父母应停下正在做的事情,转向他,保持目光接触,并仔细地听。同时还要通过点头或不时地“嗯……,是的……”等来显示父母对他的注意。

    3.告诉孩子你所听到的以及你的想法

    不时地总结、重述或复述孩子所讲的关键内容,包括他的感受以及导致这种感受产生的情境原因。仅仅倾听和理解是不够的,父母还必须用语言对他所说、所想及所感的事情作出反应。但尽量不要逐字地重复孩子的话,应使用相似的语言来表达相同的意思。

    4.对孩子的感受进行确认

    在仔细听取孩子的诉说并观察其面部表情后,对他的感受进行猜测并试着确认。如果第一次的猜测不正确,再试一次。讲话时要尊重孩子,保持冷静,且语速要缓慢。当猜测不正确时,应鼓励孩子帮助父母纠正。

    只有在帮助孩子确认其感受之后,父母才能给他提供忠告、建议或教他以不同的方式看待情境。如果父母先给予这些帮助,那将会妨碍孩子努力去表达和理解自己的感受。

    总之,只有当父母真正理解孩子的表达时,才能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

    ⊙被爱使孩子有安全感与价值感

    〖场景再现〗

    一位上班族妈妈,每天不得不很早地离开家,她的小宝贝们很少能对我说“再见”。为了能让孩子们知道她有多么的爱他们,每天早上离家前,她先悄悄地进入他们的房间,给他们每人脸上一个深深的吻,到孩子们起床时,会从镜子里看见妈妈留下的鲜红的吻,知道妈妈是爱他们的,并向他们说“再见”。

    每逢周末,这位妈妈会把准备好的午餐放在一个野餐篮里,带着她的举行一次美妙的活动。一整天,她和孩子们一起散步、放风筝、玩球。她的宝贝们知道,这是一周中最特殊的时间。

    【深度诠释】

    任何一个孩子都需要父母的爱,被爱使孩子有安全感与价值感。父母对子女示爱时,除了使孩子体验到被爱的满足之外,也使孩子知道因何事而被爱,从而学到是非观念。更有调查表明:如果经常对孩子说:“我爱你!”“真高兴,你是我的宝贝!”等,以及经常拥抱、抚摸和亲吻孩子,会慢慢地给孩子以自信。孩子们长大后注定要在充满压力的环境中生存,而自幼就得到亲子行为温暖的人更能对付社会环境的压力,并避免那些与压力有关的疾病。

    有人说:美国是孩子的天堂。那么就让我们看看美国的父母是如何关爱自己的孩子。

    一位美国爸爸如是说:

    我会常常用又大又暖的毯子裹着女儿,带她到庭园里,让她坐在我的大腿上,我们一起观赏月亮和星星,这对我们俩来说是最美好的时候。

    我给我的每一个孩子都保存了一本他们四到九岁的日记。我让他们知道,我是多么地爱他们。没有这些记录,他们的一些重要瞬间、美妙时刻将很容易被遗忘,也靠着这日记,他们成长中的趣事、思想乃至“恶作剧”都能如实地记录下来。

    记得在我还是小孩的时候,我的父亲常双手握住我的手,目光凝视着我,然后握我的手三次,好像对我说:“我爱你。”现在我也用同样的方式,试着握住我女儿的手,女儿会用双手回握我,我非常激动。

    【专家支招】

    高尔基说:“爱孩子,这是连母鸡都会的。”大家都知道,“母爱”是无私的、是奉献,但在这儿,“无私奉献”并不是“崇高”的代名词,因为“母爱”只是任何动物都具备的一种本能,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意识,因此,人在爱自己的孩子时头脑一定要有清醒意识,要有原则地、理智地去爱。但是,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却不知道怎样合理地去爱孩子,甚至造成了以下几种不正确的教养态度。

    1.溺爱型

    这类家长很爱孩子,但这种爱缺乏理智和分寸,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包括无理的要求。久而久之,父母的权威就丧失殆尽,教育便无从谈起。这种教养形态下的孩子自然是任性、自私和懒惰的。在幼儿园中,他们是很难与同伴相处融洽的,对于老师的教育也是难以接受的。

    2.放任型

    这种类型的家庭无论孩子想做什么一点也不关心,也不责备,让子女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放任儿童自行发展,对孩子的家教几乎为零,对子女的行为没有明确的或没有什么要求,对他们的奖惩往往是随心所欲的。或者,这类父母本来就以自我为中心,业余时间大多花在自身的娱乐或工作上。

    3.专横型

    与以上两种方式截然相反的是,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意见和愿望不容易表达,正当需要得不到满足,他们常常受到父母的斥责和禁止,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和尊重,缺少参加社会交往的机会。家长和孩子之间缺少沟通。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孩子易形成畏惧、利己、缺乏安全感、对人不能宽容等特点。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也不多用语言去跟别人商量、交流,而多用的是一些粗暴的行为去满足自己的需求,如抢玩具、抢椅子等。

    4.不一致型

    这一类型的家长对待子女的态度,依父母当时的情况而异,有时非常严厉,有时非常溺爱;或是父母双方或家庭成员之间一方非常严厉,另一方非常溺爱,对子女的态度不一致。这一类型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有意识的,但方法多变、配合不好,以致教育效果不理想,也容易引起各种矛盾,对幼儿的成长形成许多不利的因素。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有意识地爱孩子是培养孩子安全感和勇气的最重要的方法。当孩子被无条件地爱着的时候,他的自信心会大增,在他的心灵中会感受到自我价值的产生。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要求孩子做出相应的行为或取得相应的成绩,然后再给予孩子与之相适应的爱,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成了“生意”关系。这种有条件的爱,极大地扼杀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会觉得自己不够好,自己还需要做出相应的动作,父母才能爱自己。孩子在意识深层感觉的是屈辱,是人格的贬损,是自尊心的伤害。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最需要的爱就是无条件的爱。孩子最害怕的就是被遗弃与遗忘。对孩子来说,母亲的爱是无条件的包容,这种无条件的爱会使人感受到很深的“安全感”。人一旦有了安全感,自信、稳定、自在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这样,人才能勇敢地冒险,不怕艰苦。这种爱的需要是人类的最基本的需要。

    ⊙每天给孩子多一分关注

    〖场景再现〗

    一天,一个中学校长气冲冲地对班主任说:“我去上厕所,回到校长室,正好看到这个女孩在翻我的抽屉,手里有两枚一元硬币。”

    班主任听后倒抽一口冷气,气急败坏地说:“昨天你私进美术室拿走四罐橡皮泥的事,还没有解决呢,今天居然……”班主任像泄气的皮球坐在凳子上,打量面前这个胆大妄为的女生:乱糟糟的头发,脏兮兮的衣服,光从外表就是一个不惹人喜爱的孩子。

    “你去校长室拿了多少钱?”

    “就两元。”

    “做什么用?”

    “买铅笔。”

    “为什么不问家长要?”

    “他们不给,说我乱花钱,他们只喜欢弟弟。”最后那句话充满委屈。

    放学后,班主任去了女孩家做家访。

    女孩所谓的“家”只是一个汽车库,闷热、潮湿,屋里乱七八糟堆满了生活必需品和劳动必需品。

    与女孩的父母的交谈中班主任得知:女孩从小在农村长大,祖辈也甚为娇宠,为了上学才来大城市与父母一起生活,家中还有一个弟弟,父母在车站靠帮人拉行李运东西谋生,每日起早贪黑、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姐弟的生活,即使有空闲,也仅对家中的男孩关注多一些。于是经常看到女孩脏兮兮的衣着、乱糟糟的头发,同学的疏远也就难免了。女孩小时候也是被祖辈宠爱着长大的,如今在家中在学校都备受冷落,幼小的心灵就这样迷路了。

    女孩缺乏关注,得不到成人世界的肯定和鼓励,孤独的她需要用各种反常的行为来引起成人世界的关注,加之小时候在祖父母身边长大,难免任性,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父母又没有耐心和时间来关心教育她。

    女孩很孤独,父母的忙碌、学习的普通,使她失去了家长和老师应有的关注,她用过激的行为来寻求关注,以此引起老师和家长的重视。

    【深度诠释】

    关注是一种爱,至于爱有多深,就看你关注得有多深多细致了。

    而每个孩子都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重视。孩提时代缺乏父母的关注的人往往自私、执拗,不懂得理解别人,也往往不信任自己。

    其实现在的独生子女都很孤独,家长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生活的忙碌和生存的压力上,好像这成了生活的本来意义和目的,老师忙于通过批改和加课来提高教学质量,好像这就是学生在学校的惟一目标,人们无暇或疏于通过口头或肢体的语言向自己的亲人表达关注的情感。孤独的孩子有的沉默,有的内向,有的借助于电视,有的借助于同学或朋友,不断寻找弥补的对象,他们的成长尽管不缺乏物质的满足,不缺乏知识的灌溉,却缺乏应有的爱的关注。

    试想,人群中除却少数优秀和少数后进的以外,其余的却都是大多数,他们不会有骄人的成绩,也不会有反常过激的行为,每天不需要父母和老师费多少心思,他们“乖乖”地生活和学习,教室里老师甚至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家里父母也只关注学习成绩,也可能一学期老师都没有和他们谈过话,也可能在家里和父母的谈话仅限于“功课做好了吗”“考试成绩怎样了”等简单的话语,谁来关注他们内心世界的波动和烦恼,他们的心理成长几乎是自生自灭的,或者可以说是在孤独中摸爬滚打的。

    【专家支招】

    有人说,二十一世纪将是心理疾病高发的时代,我们的孩子何其不幸,要面临这样一个压力空前的生存环境,父母应该尽可能地做出努力,每天给孩子多一分关注,让孩子远离因缺乏关注而造成的孤独,别让他们在孤独中成长。

    父母该如何给予孩子积极的关注呢,具体该怎么做?

    1.经常聆听孩子的倾诉,力争准确理解并表述出对他的感受,使孩子感到他在父母心中所占的重要位置。

    2.及时赞许孩子表现出的良好品行,使孩子有许多机会了解自己的优点、长处和进步,从而引起积极的进取愿望和信心。

    3.生活中,父母应尽可能多地抽出时间与孩子进行一些亲子阅读或亲子游戏之类的活动,活动中父母可以“助手”或“顾问”的身份,给予孩子好的建议,引导他们提高活动能力和水平。

    4. 适当让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力所能及的家务,让他在劳动中体验自己的价值,并增强为家庭成员服务的责任感。

    ⊙给孩子建设一个有利成长的环境

    〖场景再现〗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思想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到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当时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自己对自己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了皱眉头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模仿祭祀、打躬作揖、进退朝堂的礼仪。

    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得到好的教育!

    【深度诠释】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避免以下七种不良家教:

    1.父母品质不好。父母本身行为不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的品行习惯。

    2.破裂家庭。家庭破裂,孩子受冷落或成了出气筒,从而易被社会上的恶习所吸引,自暴自弃或逆反攻击别人。

    3.父母文化素质低,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多表现为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使子女无所适从,容易流浪社会,出现各种行为问题。

    4.娇惯溺爱型。由于无止境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容易使孩子形成贪婪、懒惰、自私、任性的性格,适应社会能力差,依赖性强,易受坏人引诱,以至走上邪路不能自拔。

    5.放任型。有些家长忙于工作、挣钱,认为有了钱就有了一切,忽视了孩子的教育;还有的父母看到自己管教方法不奏效,无计可施而放任自流。

    6.矛盾型。父母间或与祖父母间,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态度不一致,一方管、一方护,孩子利用这种护短心理,说谎,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7.心理虐待型。目前打骂虐待孩子的少了,但由于心理卫生知识的缺乏,心理虐待现象极为严重。一是剥夺孩子正常的心理需要,如交友、游戏、自尊等。一切以大人的想法出发,望子成龙心切,逼着孩子学这学那,或盲目地与其他孩子攀比,并常以讽刺挖苦孩子为刺激手段;二是负性心理刺激过强,对孩子猜疑,甚至查看孩子日记、跟踪等,在他们眼里孩子总是不够好。孩子好的行为不能得到及时的鼓励,久而久之孩子破罐破摔或逆反,成了问题儿童。

    天下的父母大多爱护自己的子女,这已经成为人人接受的不容置疑的真理了。然而,实际上许多父母对子女都进行过精神虐待,只是他们自己全然不知罢了。这并非危言耸听。美国的一些精神病学者和儿科医生认为,父母在不知不觉中对子女进行的精神虐待可归纳为三种。

    表面的冷漠:有些父母为了严格要求子女,在他们面前故意喜怒不形于色,还有些父母为了增加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对他们的一切常显出不闻不问的样子。

    殊不知,这些父母往往使他们的孩子失去安全依附感,孩子们会渐渐疏远他们,不再对他们推心置腹,因为这些其实已经受到精神虐待的孩子害怕遭到碰壁和冷遇。

    夸大的指责:有些父母在批评做错事的孩子时,习惯用“总是”、“从来不”之类的字眼,对孩子的过去及其他一切进行不负责任、夸大其词的全盘否定。还有些父母由于望子成龙心切,爱用对成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未成年的孩子。一些孩子做的事情,对他们那样的年龄已经堪称“壮举”了,但被他们的父母用成人的眼光一衡量,就变得无足轻重、微乎其微、不值一提了。

    这样做给孩子们带来的精神刺激是可想而知的。其后果可能会挫伤孩子们进取向上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养成胆小怕事、自卑无能的性格。

    爱的束缚:有些父母出自对子女的爱,常用威胁恐吓的办法来束缚他们,欲使他们免遭灾祸。有这样一个事例,四岁的汤米做了扁桃体切除术,快要康复了,然而这时护士发现他变得异乎寻常的孤独离群,不肯与任何人讲话了。后来,医生了解到,原来汤米的母亲为了能让儿子早日病愈,便吓唬他说,如果他对陌生人讲话就会死的。

    做父母的利用子女对自己的信任,让他们置身于恐怖的境地,终日神经紧张、提心吊胆,这难道不是残酷的精神虐待吗?

    环境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它给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力量,环境是立体化的、从头到尾的“三维教材”。就像青蛙在不同的环境中会改变不同的体色,孩子在不同的环境中会长成不同的个性。

    【专家支招】

    孩子成长需要哪些环境,父母又该如何给孩子建设一个有利成长的环境呢?

    1.人际环境——民主、平等、和睦

    孩子是家庭中平等的一员,父母不要娇宠溺爱,也不要冷落他。一家人要做到互相关爱,分工劳动,遇事商量,共同享受生活的乐趣;一家人还要互相赞美良好的行为表现,运用礼貌语言和幽默;一家人可以经常开故事会、朗诵会、运动会,表演各种节目,还可请亲戚、朋友、小伙伴来家里玩,尽情享受亲情和友情。

    2.智慧环境——爱阅读、爱提问、爱操作

    父母要给孩子准备好小书桌、小书柜、玩具柜、大地图、地球仪。生活环境要整洁优美,特别是孩子的生活环境要有色彩鲜艳的图案、美丽的风景画、优美的书法作品,“好宝宝表扬栏”更对孩子有积极的鼓励作用。当然别忘记给孩子设立一个锻炼身体的环境,如能打沙包等。

    3.意志环境——按时起居、规律生活、自我控制

    养成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各种作息时间,如早起、早锻炼。制定作息时间表有利于孩子养成有动有静的活动习惯。培养孩子按时吃饭、洗漱、排便、睡眠、劳动、看电视的习惯,逐步做到不催促、不提醒,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坚持力。3岁以后的孩子看什么电视,父母要事先与孩子商量好,以儿童节目为主,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多看也不少看。3岁以前的孩子每天以10分钟为宜,3岁以后每天20~30分钟为宜。

    我们是否该把“望子成龙”、“逼子成龙”改为“让子成龙”。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不是书呆子,让孩子拥有更多创造的自由,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学习欲望,让孩子自己渴望成龙,这样,孩子才能自觉求知,最终成为真正的龙。

    闲暇与假期,让孩子多到邻居、亲戚、朋友的家里去串门做客,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既可开阔他的心胸、启迪他的智慧,又可培养他的胆识,造就他豁达的性格。即使他在与别人交往中发生争执,也可提高他的思辨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距离产生美,不要和孩子过分亲密

    〖场景再现〗

    巍巍在老师眼里是个懂事、听话的孩子,她学习成绩好,还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可是,巍巍的妈妈却满腹的烦恼,因为巍巍在家里经常会做出一些叫人无法理解的行为。

    巍巍从小就和爸爸感情特别好,爸爸也很宠她,一有时间就带着她玩。

    很小的时候,有一次爸爸给她穿衣服,巍巍很认真地对爸爸说,“爸爸,长大了我要嫁给你。”

    爸爸妈妈听了也没放在心上。

    每次巍巍犯了错误,总是在爸爸面前撒娇,以逃避惩罚。

    巍巍的妈妈认为,父母两个人中必须有一个人唱“黑脸”,否则会惯坏孩子,因此,她对巍巍的要求就比较严格,经常扮演严厉的角色。

    渐渐地,妈妈发现,巍巍和她越来越疏远了,有什么悄悄话也不和自己说,而是告诉爸爸,晚上也要和爸爸睡在一起。

    开始的时候,妈妈也没有在意,认为巍巍这是孩子气的表现,长大了就懂事了。但是巍巍现在已经上初一了,不但没有变得懂事,有些行为反而更让人哭笑不得了。

    一次,家里来了客人,巍巍对客人的小孩不够礼貌。

    客人走后,妈妈批评了她几句,她竟脱口而出:“你有什么了不起,除了眼睛比我大,还有哪儿比我强?”

    每当父母发生争执时,巍巍总是帮爸爸一起攻击妈妈,特别是当爸爸埋怨妈妈时,她就幸灾乐祸地扮鬼脸。

    有一次巍巍的爸爸要出差,巍巍知道了,坚决不让爸爸出门。无奈之下,爸爸趁她上学的时候才脱身。

    放学回家之后,巍巍发现爸爸走了,又哭又闹,硬说是妈妈“捣鬼”,甚至还说,要是没有妈妈,爸爸会对她更好的。

    爸爸走后,无论妈妈怎样关心她,她都冷冰冰的,不理不睬。而给爸爸打电话时,她又像是变了一个人,神采飞扬,说出的话更是让人吃惊,说她多么多么想念爸爸,爸爸不在家,她觉得没意思等等。

    【深度诠释】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发现,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普遍存有一种现象,即在3岁左右开始从与母亲的一体关系中分裂开来,把较大一部分情感投向与父亲的关系上。只不过男孩更爱母亲,而排斥和嫉恨父亲;女孩除爱母亲外,还把爱转向父亲,甚至要与母亲竞争而独占父亲,对母亲的爱又加进了恨的成分。这就是所谓的“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和“伊勒克特拉情结”(恋父情结)。

    这两个名字源于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两部著名悲剧,前者主人公无意中弑父娶母,后者主人公帮助弟弟杀死了母亲,为父报仇。

    俄狄浦斯情结随着男童年龄的增长,逐渐被压抑、克服,被转化成不同的形式。但无论怎样总还在内心深处保留有它的地位,尤其是影响着一个男性对待女性的态度。倘若他结婚以后,在他与妻子的关系中,俄狄浦斯情结如一个人的影子,时时追随、片刻不离,而又不被人承认和发现。那么,再说白了一些,就是他总是在不知不觉中以对待母亲的感情来对待他的妻子——他感受到母亲的爱,渴望她的全部的爱,又感受到她的拒绝;他爱他的母亲,但或者也在许多方面抵触母亲;他希望独立于母亲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又渴望能在碰到困难时、自己心理上感到无助和软弱时,还像小时候那样受到母亲的关爱和帮助。

    伊勒克特拉情结与此相似,只是对象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女童对父亲和女性对丈夫的情感。

    在有些家庭中,独生子与父母的关系过于亲密。尤其是在父亲工作忙碌忽视妻儿的情况下,有些男孩与母亲事实上成了感情上的“情人”。这一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罕见。其实,男孩的恋母情结和女孩的恋父情结是性心理发展过程中一个特有的情感现象。但随着年龄增大,社会角色、性别角色明晰,这种倾向会逐渐消失。

    亲子间的爱是基于血缘关系的一种特殊的爱,这种爱无法割舍,延续于两代人的一生。但亲子之爱也是有度的,因为每个人不可能一辈子生活在父母的怀抱里,最终都要从家庭走向社会,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因此,当告别儿童期进入青春期,青少年就应该自觉地进行“心理断乳”。因为这一时期性意识已经萌发,不管青少年自身是否意识到,他们对母亲(父亲)的爱在不知不觉中已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其中未必没有对异性爱恋的成分。因为青少年性心理成长的规律是:异性疏远期—异性吸引期—异性眷恋期—恋爱择偶期。专家经研究发现,有的青少年在异性疏远期和异性吸引期之间,有一个恋母(恋父)期,即对自己的母亲或父亲产生情感依恋。一般这个时期很短暂,随着他们与异性交往能力的增加,这个时期很快就会过去。

    但有的青少年由于各种原因,长时间对异性的家长产生情感依恋,例如,有的男孩已十几岁了,还无法改掉儿童时期的习惯,非得要母亲陪自己睡觉,和母亲身体亲密接触获得性心理的满足;而女孩则与父亲关系十分亲密,常常在父亲怀里撒娇,有心里话愿意同父亲说,甚至嫉妒母亲夺走了自己的爱。这显然就是恋母恋父情结。这不但对青少年自身心理发育有害,而且也有背人伦道德准则。我们知道,人类社会和动物世界不同,社会对人们之间的性关系有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亲子之间是不允许有性爱成分的,否则性关系会发生混乱,给社会带来危害。

    所以,母子或父女之间,不管如何亲密,那只能是两代人之间的爱,与异性间的爱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对这一点把握不好,有可能使青少年及他们的父母性心理发生错位,做出违背社会道德和法律的事。

    事实证明,凡是有恋母或恋父情结的男孩和女孩,他们的性心理极不成熟,对异性或者苛责或者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因为他们总是拿自己的母亲或父亲作参照标准去选择结交异性,并容易产生情感依赖。这种影响甚至可能不自觉地延续到恋爱择偶阶段,他们要寻找“母亲型”或“父亲型”的配偶,而现实生活里,这是很难实现的。

    【专家支招】

    孩子长时间和母亲(父亲)过分亲密,对家长和孩子都不好,一是会挤占父母的生活空间,给家长带来许多不便;二是影响孩子正常和健康地与同龄异性交往;三是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生活能力。如果你想远离这方面的困扰,试试下面的方法:

    1.适时分床、分房

    欧美不少国家的孩子在婴儿期0至3岁就和父母分床而睡,到幼儿期3至6岁就和父母分房。我国的有些孩子很大了还和父母合房合床,这不利于孩子独立性的发展。当然已经形成这种情结的,要在孩子能接受的情况下,逐步进行分床、分房。为人父母应该注意让孩子从小得到相等的父爱和母爱,孩子的感情天平才不会倾斜。

    2.适当和孩子分离

    母爱的真正本质在于关心孩子的成长,因此,作为母亲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孩子离开家人一段时间,让他有单独生活的机会。

    3.加强性教育

    实际上,就是性的补课教育,包括这样两个方面:一是性的社会角色教育,让孩子明白“男女有别”,教育孩子从依恋父亲(母亲)中解脱出来;二是帮助孩子走向同龄同性伙伴,结交同性朋友,为将来青春期结交异性朋友做好铺垫。

    ⊙孩子的世界,装满了梦

    〖场景再现〗

    英国某家报纸曾举办一项高额奖金的有奖征答活动。题目是:在一个充气不足的热气球上,载着三位关系世界兴亡命运的科学家。

    第一位是环保专家,他的研究可拯救无数人,使他们免于因环境污染而面临死亡的厄运。

    第二位是核子专家,他有能力防止全球性的核子战争,使地球免于遭受灭亡的绝境。

    第三位是粮食专家,他能在不毛之地,运用专业知识成功地种植食物,使几千万人脱离因饥荒而亡的命运。

    此刻热气球即将坠毁,必须丢出一个人以减轻载重,使其余的两人得以存活,请问该丢下哪一位科学家?

    问题刊出之后,因为奖金数额庞大,信件如雪片飞来。

    在这些信中,每个人皆竭尽所能,甚至天马行空地阐述他们认为必须丢下哪位科学家的宏观见解。

    最后结果揭晓,巨额奖金的得主是一个小男孩。

    他的答案是:将最胖的那位科学家丢出去。

    【深度诠释】

    孩子的声音无疑是伟大的!有人说,千万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谎,因为那是上帝的眼睛在看着你。孩子的童心世界,装满了梦!代表着纯真、新奇、祥和、简单、友爱。孩子那清澈透亮、活力充盈的眼神,清纯得让你的良心不忍欺骗他、碰伤他。在孩子眼中,一切都是新的,没有所谓的社会、礼仪、道理、经验、尊卑甚至你我之分,完全是“自然人”状态,而后的种种经历、说教、文字和声音等的影响才使之逐步变成一个社会人,完成了“从猿到人的惊险一跃”!可以说,孩子本身代表着一种文化,比如诚信、创新、人本、爱心、无边界等等,都在孩子身上有所体现。

    【专家支招】

    循循善诱,充分的说理,是家长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跟孩子说理不仅需要有耐心,还应结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技巧。

    1.要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

    古语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跟孩子讲道理,应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在此基础上再对孩子的过错予以纠正,这样孩子就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见。如果一味地数落孩子,责怪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对,只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

    2.所讲的道理要“合理”

    跟孩子讲的道理应合情合理,不能信口胡说,也不能苛求孩子,因为大人信口胡说,孩子是不会服气的,大人的要求过分苛刻,孩子们是办不到的,比如生活中有的父母自己喜欢吃零食,却对孩子大讲吃零食的坏处,如此,孩子是不会听从的。

    3.要给孩子申辩的机会

    跟孩子说理时,孩子可能会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辩解,大人应给予孩子申辩的机会。应该明白,申辩并非强词夺理,而是让孩子把事情讲清楚讲明白;给孩子申辩的机会,孩子才会更加理解你所讲的道理,使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4.要了解孩子的情绪状况

    孩子和大人一样,情绪好时比较容易接受不同的意见,不高兴时则容易发拗,因而跟孩子讲理,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情绪状况,在其情绪较好时,对其进行教育,若在孩子情绪低落时跟他说理,是不会奏效的。

    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并使之发扬光大,这才是聪明的父母。发现孩子的长处,从孩子的兴趣入手,因势利导,就容易获得良好的效果。

    ⊙正确掌握爱孩子的“分寸”

    〖场景再现〗

    刚开始的时候,安安能很乖地与大人们一起坐在桌子边上吃饭。但是妈妈为了能让他快点吃完或者不让他把桌子弄脏,就越来越顺着他的意思,最后安安就变成了饭桌上的捣蛋鬼。

    最后,他不仅在吃饭时表现恶劣,而且也习惯了在家里,无论是游戏、讲故事或者看电视时,一切都要按他的意愿来进行。

    【深度诠释】

    如果特别溺爱刚出生的宝宝还不是非常有害,因为他有理由得到格外多的关怀,比如吃饱穿暖、有人抱、没有病痛、有干净的尿片等等。但是几个月后情况就不同了,孩子很快就会发现,只要他一哭闹,爸爸妈妈就会马上跑到他的身边嘘寒问暖。从这一刻开始,父母站在了溺爱孩子的边缘,比如在半夜里几次从床上起来,把哭闹的孩子抱在手里不停摇晃;或者每过几分钟就跑去照顾孩子、陪他玩等等。长此以往,孩子习惯了在家里享受特别待遇,稍有不顺心就大哭大闹,而父母也习惯了一切都顺着孩子。

    现在的父母比以前的父母更易宠溺自己的孩子。产生这一现象的一个很自然的原因就是,现在大多数的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及其他家人把全部的精力和注意力都放在一个孩子身上,并很自然地认为,反正只有这么一个孩子,不对他好还对谁好?

    有些父母因为自己小时候,父母管教得特别严厉或者生活不是很富裕,所以到了他们自己有了孩子的时候,往往会走入另一极端,对孩子完全放任自由,予取予求,并认为:我的孩子的生活当然应该比我小时候好。

    有一些父母因为工作等原因,不能经常陪伴孩子,于是,这些父母常常无止境地为孩子购买贵重的玩具,满足他们的任何要求,以此来弥补他们无法经常陪伴孩子的遗憾。

    对于那些身有残疾的孩子,或者父母离婚的孩子,父母总会觉得对孩子有亏欠,觉得对不起孩子,为了补偿他,这些父母常常会特别溺爱孩子。

    在那些溺爱孩子的家庭里,常常会看到类似的场面。许多父母都会为自己辩护说:“我只是希望让孩子得到最好的。”但是事实却是:过多的爱只会害了孩子。专家有时将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称之为“甜毒品”,虽然表面上香甜可口,但其实,它就像毒品一样,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不溺爱孩子的教育并不代表是没有爱的、特别严厉的教育。比如,在孩子生日时,你可以让他的多个愿望都得到实现;或者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满足孩子某些特别的愿望。关键在于,在这种时候,你要让孩子知道,这是因为有特别的原因所以你才会这么做的。

    不溺爱孩子并不意味着可以打骂孩子。据美国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有7%的父母认为打骂是管教孩子的最佳方式,有40%的父母觉得打骂之后,孩子的表现还是一样。有经验的父母会发现,打骂一开始的确会收到立即的效果,可是长久下来,孩子并没有变得比较好,有的甚至更坏了,尤其是只用打骂一种方式来管教孩子,更是有过之无不及,但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打骂只会使孩子不再在你的面前表现你不喜欢的行为,并非真的改正了,而是躲到你背后,在你看不到的地方继续淘气,继续使坏;打骂只是让他学会了逃避被打,而没有学会什么是应该、什么是不应该的是非善恶。如此一来,你还觉得拿出棍子打孩子,是很管用的管教方式吗?而且即使孩子真的犯错,没有人会甘心被打,孩子内心充满怨恨和不满,渐渐失去自尊、自爱和自信,同时他更学会了用打人来解决问题的模式。

    那么,难道父母就不能动孩子一根汗毛,就任他为所欲为了吗?不,这里说的是打骂不是惟一的管教方式,不要用体罚来解决问题,因为那样做的效果只是暂时的、表面的而已;孩子犯了错误是要处理,要做适当的处罚。

    【专家支招】

    父母爱自己的孩子,这是人之常情。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那么,怎样才算是真正爱孩子呢?也就是说应该如何掌握爱孩子的“分寸”呢?

    1.要有理智的爱。

    这就是说,在爱孩子的过程中,要能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克制那些无益的激情和冲动。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父母必读》一书中的序言有这样一段话:“子女固然由于父母方面的爱的不足而感受痛苦,可是,他们也会由于那种过分洋溢的伟大的感觉而腐化堕落。理智应当成为家庭教育中常备的节制器,否则孩子们就要在父母最好的动机下养成最坏的特点和行为了。”这段话讲得十分深刻。然而,我们有些父母,尤其是相对年轻的父母,在对待孩子上,往往缺乏应有的“分寸感”。他们对待孩子往往是无原则的,过分地溺爱。有的对孩子姑息迁就,任其发展;有的只知道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的衣锦食美,却不懂得给孩子良好的精神食粮和思想营养。这样。势必把孩子惯坏、宠坏。这种“爱”是盲目的、有害的。

    2.热爱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严格要求也是热爱孩子的一种体现。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就是说,严格要求正是出于深切的爱。所以,做父母的不应该受盲目的爱所支配,要“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当然严格要求并不意味着对孩子的严厉、动辄训斥打骂,而是要做到以合理为前提。同样,态度应该是耐心的,循循善诱的。

    严格要求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这是因为,孩子们往往缺乏经验,是非界限有时不清,而且对自己的情感和行为往往也不善于独立控制。如果家长对他们不严格要求,他们往往还不能主动、自觉地学习和按行为道德标准来行动。因而,这就更需要父母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有严格的要求,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思想和行为习惯。仅有爱不见得能教育和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来,而应该把热爱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3.选择正确的处罚方式。

    采取“暂时的隔离”的处罚方式,可以使孩子真正地改过向善,又没有后遗症。“暂时的隔离”就是在孩子犯错时让他暂时不和别人接触,让他坐在角落的一张椅子上,以一岁一分钟为原则;不过,这不是把孩子关进厕所或单独留在一个房间里,那会造成孩子恐惧的心理,影响极深远。处罚的同时要让孩子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因为孩子如果不明白自己为何受罚,那么处罚就没有意义了。

    父母对子女一定要怀着带有严格要求的热爱,千万不要溺爱姑息孩子、过分地迁就孩子与宠爱孩子。一定要有理智,有“分寸感”。只有这样,才能把孩子培养成为有良好个性品行的优秀人材。

    ⊙当孩子哭闹时,大人不能一味让步

    〖场景再现〗

    有一位幼儿园小朋友,母亲非常疼爱,每天送孩子来学校时,孩子一定要在车上先做交待,同时要妈妈依其顺序一一告诉老师;下车时,妈妈还须抱着他,再背着书包走到教室内,然后妈妈需依照孩子在车上所交待的内容顺序,一一地复述给老师;只要妈妈说的顺序有错,这孩子马上就哭闹说妈妈说得不对,要求妈妈重新再说一遍,因此他的母亲只好将内容重新更正再念过一遍。

    直到妈妈全部念对,孩子才会停止哭闹,以至于每天早上都会见到孩子的母亲不断地在重复做此交待:“老师,我们今天有四件事情要交待,第一件事情是,我们今天要在幼儿园吃干饭的,第二件事情是我们还没睡足,第三是我们有点肚子痛,第四是我们还想睡觉……”

    【深度诠释】

    “我家宝宝简直是小霸王,不如他意就大哭大闹,最后我们只能妥协,顺应他的要求。”“我家孩子就像一头蛮牛,年纪小小却很有自己的意见,拗起来,十头牛都拉不动。”这种霸道的孩子不少,总是让父母伤透脑筋!是自己教育方法不对吗?该如何让小霸王变成小乖乖呢?

    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父母亲的关爱往往集中在一个孩子的身上,以致小孩容易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十分霸道,不知惜福,不愿意负责任,难以承受挫折,不愿与人分享。过去教育所强调的“同情心,帮助别人”,如今在孩子身上越来越难见到。

    一般而言,造成孩子霸道、不讲理的原因,有下列几项因素:

    一是父母过分溺爱。

    孩子要什么有什么,凡事有求必应。现在父母因为只有一个孩子的缘故,每个孩子都像是上帝赐予的恩物,是父母的天之骄子,不但受到长辈们疼爱,更受父母们用心的关照。因此从出生到孩子会抓取物品、会爬行、会登高、会走路,孩子所有的一举一动、所用的一衣一物,父母们总是想尽办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因为在每个父母眼中,孩子就是宝贝,是心头一块肉,如此也渐渐养成孩子予取予求的霸道行为。而当孩子有霸道行为出现时,父母又认为没关系,认为他只是个孩子,而未能加以辅导并给孩子适当的纠正;因此,日积月累之后,孩子就会觉得凡事都理所当然,也因此变得越来越霸道。

    二是年龄的关系。

    一般来说,孩子在一岁前,霸道行为出现情形不多,主要是这时期的孩子口语表达能力还不足,因此虽然会有身体上的反抗,但还不会让父母伤透脑筋。可是随着孩子年龄逐渐成长,开始有他自己的想法,同时也想摆脱旁人束缚,自己决定怎么做,因此会开始出现“不要”的字眼、“不要”的动作和“不要”的行为。而且现在的孩子比较早熟,大约在一岁零八个月时就会出现很强烈的自我意识,有时拗起来,十头牛都拉不动,而这种霸道的行为会持续到三岁左右。

    三是个体差异。

    每个孩子不但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也都会以自己的速度,通过一般的行为阶段。因此有些孩子极具社会性,能愉快地和他人相处;有的孩子则很害羞,只对那些他熟悉的人有反应;有的孩子心中不愉快时会尖叫、大吵大闹,愤怒地发泄一场;有的孩子则是皱皱眉或低声哭泣就算了。每个人天生气质不同,所表现出的行为也有很大的差异。

    四是模仿。

    就社会学习观点来说,孩子深受父母以及大众传播媒体影响,例如电视、卡通等等。而且如果父母本身很霸道,孩子发现父母这种行为,往往耳濡目染之下也跟着模仿、学习。

    【专家支招】

    那么霸道的孩子如何教?

    1.适时的辅导和纠正。

    当孩子有霸道行为出现时,父母应先处于他的立场设想,试着了解他的心情。对孩子的霸道行为,勿过于迎合或敷衍,应当适时地给予辅导与纠正。从行为治疗的观点来看,当孩子有好的行为表现时,要给予鼓励和肯定,强化他的这种行为,孩子一旦受到肯定,心中便会意识到何事可为;而当孩子表现霸道行为时,则须给予辅导和纠正,孩子便能知道何事不可为。

    2.培养和孩子讲理的习惯。

    父母要学着每一件事情都要和孩子讲理,让孩子慢慢了解和接受。如果孩子年纪小,还不了解或听不入耳,父母也不必强求或过分期待孩子接受,因为孩子每天都在成长,随着他身心的成长,孩子会学得较为讲理。切勿“以霸治霸”,以免误导孩子,以为霸道可以解决一切。

    3.内心慈爱,处理事情态度坚定。

    父母事先可和孩子共同商定原则,让孩子了解和赞同,原则确定后,就要坚持且确实执行,父母不可轻易妥协。尤其在碰到危险的紧急情况、会伤害到孩子的身体时(例如触摸电源、热水等危险物品),则可用强硬的制止手段,立刻禁止这种行为,然后立即与孩子解释“不行”的原因;若孩子无法理解,不排除以“打手”的方式来禁止。

    4.寻求长辈们的经验承传。

    每一位孩子的天生气质不同,因此父母所用的辅导方法将因人而异,因此若能寻求长辈们协助,透过其经验承传,将能使父母在教导孩子时更得心应手。

    5.帮助孩子建立人际关系。

    霸道的孩子因只顾自己,不会考虑到人际关系,因此在孤单的环境里,霸道的行为会显得更为强烈。因此可多带孩子去参加社交,例如庆生会。在和别的孩子共同分享中,学习到施与受的关系,进而觉得没有霸道的必要,并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会有不按牌理出牌的时候,惟有父母及早关心、发现问题、寻求解决方法,才是孩子最大福气!

    ⊙孩子不是风筝,是真实的有思想的人

    〖场景再现〗

    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从小就失去父亲(母亲也在他年少时去世),童年十分凄苦。后来,他跟随老师学京剧,更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很小就没有像许多孩子那样享受父母的呵护和关爱。因此,大伙都说他是苦水里泡大的。后来,梅兰芳经过多年的刻苦努力,终于成为享有国际声望的艺术大师。他有了家庭,也有了孩子。但是,尽管生活好了,梅兰芳明白这样的一个道理:疼爱孩子并非体现在生活上的满足和给予,更应在心理和人格上进行塑造,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健康成长。因此,尽管梅兰芳在社会上大名鼎鼎,但是,在家中却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好父亲。

    当时,戏剧界流行子承父业,也就是孩子也要从小就像父亲一样学习演戏,长大去当京剧演员。但是,梅兰芳却不这样做,他极力主张父母不能为孩子选定将来的工作,而应充分尊重他们的天性和性格。而且,梅兰芳特别反对当时好多戏剧演员不重视孩子上学读书的陋习,主张首先应让孩子学文化。正是因为梅兰芳有这样的先见之明,因此,在他家中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就是全力地支持孩子到最好和他们最喜欢的学校去学习。并且,梅兰芳还特别注重观察和了解每一个孩子独特的爱好和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孩子的性格,帮助他们确立今后的生活和工作的方向。

    他的长子梅葆琛生性稳重、乐于思考,于是,梅兰芳便为他在理工科方面发展提供条件,后来,梅葆琛果然考上名牌大学的建筑系,日后终于成为有名的建筑师。

    二儿子梅绍武伶俐活络、形象思维发达,于是,梅兰芳便于抗战时送他去美国上文学系。后来,梅绍武早已是一位著名翻译家了,译有纳博科夫小说等重要西方文学作品。

    梅兰芳惟一的女儿梅葆玥则沉稳娴静、温婉端庄,于是,梅兰芳便鼓励她大学毕业当了一名大学老师。后来,在梅兰芳的支持下她成为有名的京剧演员。

    梅兰芳最钟爱的小儿子梅葆玖自幼心灵手巧,极具艺术家的潜质,加上嗓音和形象俱佳,真是继承梅兰芳创立的“梅派”艺术的最佳传人。但是,即使如此,梅兰芳也并不急于让他少年习艺,而是直到梅葆玖大学毕业才让他正式随剧团学艺。正因为此,今天,梅葆玖终于成为极有修养和独特魅力的表演艺术家。

    梅兰芳先生善于育子成才,经常有人向他请教培养子女的经验。每当此时,梅兰芳先生总是莞尔一笑,淡淡地说:“尊重孩子就像尊重观众一样!”

    【深度诠释】

    一旦为人父母,一个问题就摆在了面前:孩子的人生开始了,这一生我是该让孩子快乐,还是该让孩子成功?

    “成功派”的观点是:人生就是要追求成功,没有成功谈不上快乐,为了成功,即使让孩子们先“痛苦”若干年也在所不惜。“梅花香自苦寒来”嘛!

    “快乐派”的观点是:人生理当活得快乐,没有快乐的成功毫无意义,只要快乐,孩子没出息也无所谓。“我平庸,我快乐!”

    其实,快乐与成功的关系远没有这样简单。二者既是矛盾的,又是相容的,还是并列的。

    有的孩子既成功又快乐,失败不能令他们沮丧,烦恼也不会妨碍他们继续追求成功。对这种孩子,既不必强调成功,也不必嘱咐他们去寻求快乐。有的孩子看来很成功,但是快乐的源泉过于狭小,完全寄托于练好妈妈让练的钢琴,那么一旦练不好,就有可能崩溃。对这种孩子,就不能过于强化狭隘的成功意识。

    有的孩子潜力本来很大,但嘻嘻哈哈、打打闹闹地过日子,这时候适当强化他的成功意识,或许能使他活得更充实,也更快乐。

    有的孩子每天无忧无虑,学习也尽了力,但能力如此,这时家长若拼命逼他“成功”,则有可能使他既失去快乐,又失去他本来可能获得的那种成功,终成一个心灰意懒的失败者。

    有的孩子只有成功才能快乐,有的孩子成功不成功都可以快乐;有的孩子只有快乐才能成功,有的孩子皱着眉头也能得到成功。世界是复杂的,孩子什么样的都有,想按一个或几个公式来塑造孩子,极不明智。“快乐派”和“成功派”家长都太急于“简化”真理了,他们很可能缺乏“因人施教”的耐心和水平,而这是一个优秀家长必备的条件。

    大部分美国家庭的父母对孩子有一种超然的包容和关爱,他们接受孩子的全部,包括缺点。他们不会强迫子女一定要去实现父母的梦想,而是让孩子在自己创造出的最大空间里,力所能及地发展。中国父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孩子的付出,要比美国人多得多。比如,中国父母不惜一切代价,甚至拿出自己养老的基金,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美国华裔家庭的孩子,几乎没有一家不惜血本地让孩子学习钢琴、小提琴、舞蹈、绘画、运动等等。甚至,上了美国名牌大学的华裔子女,如果选择了文科专业,比如历史、文学科目时,有的父母即刻出来威胁子女必须改学其他专业。

    应该说,中国父母和美国父母都爱自己的子女,美国父母爱子女,爱得比较超然,他们爱孩子的所爱,爱孩子的志愿、孩子的梦想,其中包括孩子的美中不足。

    而大部分中国父母,是为孩子要实现自己的梦,而去爱孩子、管孩子、鞭策孩子的,更直接地来讲,中国父母有一种强烈的占有欲,因为你是我的孩子,你是我的,我要求的是这样,所以你要怎样怎样。美国父母和孩子之间,成长路上多为朋友关系,到了十八岁之后,更是你走你的路、我过我的日子,就是孩子回来看父母,到餐厅一起用餐时,还会各付各的花费。然而在中国父母的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孩子像风筝一样,飞得再高再远,父母都不会放走手中的线绳。

    【专家支招】

    1942年8月,老舍先生曾写过一篇叫做《文艺与木匠》的文章,其中有这么一段:“我有三个小孩。除非他们自己愿意,而且极肯努力,作文艺写家,我决不鼓励他们;因为我看他们作木匠、瓦匠,或作写家,是同样有意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别。”别强迫孩子,让孩子选择自己的成长道理,具体的应该认识到以下几点:

    1.认知到成长不等于成材

    很多父母将孩子的成长与成材相等同,往往忽视成长、直奔成材,甚至将成材恶俗化,认为成材就是上高校。其实,社会是需要多方面、多层次的人才的,要做到人尽其才,而不是人惟高才。因而,孩子的出路并非只有一条:上高校。大量的专科及高职类院校同样是他们求学成才的去向。另外,高中毕业后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走上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成才之路。在谋生的征途中可以自学深造。这样的事例在广大城乡有着数不清的人在实践着,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世人:世上千百行,行行出状元。

    2.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及时调整自己的期望值

    对有能力冲击大学本科层次的孩子,要鼓励他刻苦学习。这一过程中应时刻告诫自己的孩子:人首先要学会做人,然后才能成为人才。而对于因各种因素无力冲击本科院校的孩子,作为家长更应该静心分析一下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切不可鲁莽心急、草率,放弃管教,也不能怨天尤人。要想有效地帮助他提升,一定要先仔细分析孩子学业成绩差是智力因素造成的,即由于基础差、接受能力差而导致跟不上班,或由于课文内容深、难,致使难以理解、消化吸收造成成绩不理想,还是因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3.与老师配合一致,同时自己也要身体力行

    家长应多与老师交流,尤其是与孩子的班主任老师配合好,决不能把孩子送入学校就万事大吉,等着拿高校录取通知书。孩子进入高中后,作为家长切不可只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不管其思想品德及言行举止。因为这一时期的孩子可塑性极大,而且现在的外部环境又是错综复杂的,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并不是很强,遇到挫折和失误如何对待,其父母亲的影响极为重要。

    ⊙正确理解、谅解孩子的逆反心理

    〖场景再现〗

    小燕的妈妈很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头疼。她找到老师诉说:“我和她爸爸都是60年代出生的人。我们根本不明白现在的小孩在想什么,我和她爸爸虽然都是知识分子,但是在和孩子的沟通、对她的教育上,实在太失败了。”小燕妈妈的话语里有着太多的无奈。

    “我们都是从那个困苦的年代过来的,如今生活好了,把大部分时间都倾注在孩子身上,但是这些不但得不到女儿的认可,而且她还经常和我对着干,我觉得这孩子真让人伤心。”小燕的妈妈提起自己的女儿眼圈红红的。

    但是,和小燕交谈的时候,老师发现这个小姑娘很有自己的一套想法。“我妈就会给别人讲,她多辛苦,我多不理解她,可她理解我吗?偷看我写的日记,不让我接男同学的电话,同学过生日,她又死活不让我去,整天唠叨我的不是,什么都得听她的,凭什么呀?我长大了,才不想被她牵着鼻子走呢。和家长有什么好交流的,结果还不一样?他们要的只是一个听话的木偶。”小燕把这些话一连串地说了出来。

    【深度诠释】

    其实,在我们的周围,小燕和她妈妈的困扰很常见。一些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反抗性极强,他们常常爱激动、乱发脾气、与大人唱反调,这是因其自我意识开始树立,做事要按自己的意愿办,如果大人稍加约束,就会产生反抗心理。

    因为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视野更开阔了、自主意识更强了,不再像以往的孩子那样时时处处听从家长的命令。他们已经有了自己评判事物的标准和看待问题的特有角度。这些特有的标准和角度在他们同龄人之间心领神会,但在一些家长的眼里却是混沌一片、不知做何解释。一些家长渴望明白个究竟,随时随地都想监控自己的孩子,而孩子随时随地又想摆脱家长的监控。在监控与反监控的较量中,世代沿袭的家长的权威和地位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挑战。孩子们对于家长的一言堂的管教方式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觉得自己干嘛非得听你的。

    而逆反心理就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孩子到十二三岁的时候,往往容易产生一种与家长相抵触的情绪。他们心里有话宁愿与同伴说,也不愿与家长说。对于家长的好心批评、劝导,他们动不动就反驳、对立,让一心爱他们的家长惊诧不已、心痛不已。孩子的这种逆反心理绝不止是个别人的偶然冲动,而是一种值得现代家长普遍关注的现实。

    孩子有了逆反心理,经常是你要我这样,我偏不这样,反而要那样。这种情形让家长很恼火,家长越恼火就越发训斥他们,但家长的训斥起不了什么规劝作用,反而更增加了他们的反感情绪。家长这时不能正确理解、谅解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很容易就会走上逃学、离家出走甚至犯罪的道路。家长对此可不能粗枝大叶、听之任之哟。

    孩子之所以产生逆反心理,有着内外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十来岁的孩子正处于人生的过渡期。这时,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和束缚,反对成人再把他们当小孩看。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的思维和能耐,他们喜欢对任何事情都采取批判、否定的态度。然而事与愿违,当他们发现外界始终无视他们的独立存在,对他们的自我表现一概否定或根本不感兴趣时,他们又会采取更尖锐更极端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这是孩子逆反心理产生的内因。二是因为家庭、学校的因素。比如老师、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没有顺应他们的生理心理发展的需求,对他们提出了不切实际的要求,使他们身心疲惫、不堪重负,于是就产生了强烈的对立情绪,故意跟老师、家长对着干。这是孩子逆反心理产生的外因。

    其实,所谓的逆反心理不是一种异常现象,它是由于父辈和子辈之间价值观的不一致而产生的正常的心理过程。一般来说孩子在发育的过程中会有两个逆反期。第一反抗期是在三四岁的时候,这个时候由于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说话、运动、认识事物能力的发展,他会感到有些事情自己可以做了,所以跟父母亲的教育观点就会产生冲突。第二反抗期是在青春期前后。从心理发育的角度来说,这都是孩子的正常心理发展,但对父母亲来说,会觉得孩子在对抗自己。

    许多父母亲都觉得孩子有逆反心理对其身心健康不利,但逆反心理并非一无是处,它虽有妨碍孩子身心发展的一面,但也有很多正效应,甚至包含许多积极的心理品质。逆反心理包含诸如自我意识强、勇敢、好胜心强、有闯劲、能求异、能创新等积极的心理品质。现代社会充满竞争,迫切需要具有创造性思维、眼界开拓、能进取的人才。因此,父母亲要善于发现逆反心理中的创造性品质和开拓意识,并合理引导。只要引导得当,逆反心理能够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专家支招】

    逆反心理在某种程度上能防止一些不良品质的形成。逆反心理强的孩子在不顺心、烦闷、压抑、不满意的时候,敢于发作,能使不愉快的心情和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负面情绪不至于长期滞留于心中得不到释放。他们不会有畏缩、压抑的心理,也不会懦弱、保守、逆来顺受。这样能起到维持身心健康的作用。

    面对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应该怎么说怎么做?

    1.用“平行交谈”的方式与他们沟通。

    交谈可以使双方互相沟通,只有沟通了才能相互理解。但是,交谈必须建立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上,你可以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平行交谈”。家长用“平行交谈”的方式跟青春期的子女谈话,往往能引起热烈回应。“平行交谈”其意思是家长与子女一面一起做些普通活动,一面交谈,重点放在活动上,而不是谈话的内容,双方也不必互相看着对方。这种非面对面的谈话方式会让家长和孩子都感到轻松自在。家长与孩子的谈话内容,最好是多谈一些如何学会求知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等。在交谈中,还要注意从事情到关系、从事情到感情、从一般到特殊等原则,从而使孩子与家长之间什么话都交谈。

    2.营造聆听气氛,做孩子的顾问。

    家长要设法让孩子觉得那样做是很自然的。其诀窍就是让家里时时刻刻都有一种“聆听的气氛”。这样,孩子一旦遇上重要事情,就会来找家长商谈。要达到这个目的,其中一个好方法就是经常抽空陪伴孩子。如利用共聚晚餐的机会,留心听孩子说话,让孩子觉得自己受重视。学会做孩子的顾问,只细心聆听、协助抉择,而不插手干预,仅建议改弦更张。

    3.不给孩子过分的爱。

    青少年时期是渴望独立的时期,过多的保护会使孩子内心烦躁不安,产生抵触情绪,报复和逆反心理会日趋严重。应该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秘密。拥有“秘密”是他们感悟自我、体验成长的重要方式。

    4.让孩子有自己的空间。

    过多地干涉实际上是家长对孩子不信任、不尊重的表现,它会使孩子受到伤害。理解和尊重才是构成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不要无所不问。“新新人类”孩子通常不会把很多有关自己的事告诉家长。如果你的孩子也是这样,你应该把孩子告诉你的任何事情都视为礼物,加以珍视。

    成长于改革开放年代的孩子感受到的社会以及在这种感受中逐渐形成的价值观与其家长大不相同,而其年龄和经历又决定了他们还不能独立应付许多挑战和诱惑。他们更需要的是从家长那里得到理解、支持、鼓励和指导。

    ⊙走进孩子的内心,让他敞开心扉

    〖场景再现〗

    场景一:2001年6月13日,南京市8岁的小学生毛毛(女)没有回家,其父母多方寻找后在一垃圾房里找到了孩子。出人意料的是,在孩子书包内藏着一把刀,还有一张用作业纸写的“自Sa(杀)信”:“爸爸妈妈,我天天都不想回这个家。我还想自Sa(杀)死。”此前,8岁的毛毛挨打后已多次离家出走。

    场景二:2002年7月22日,贵州遵义市一小学5位女孩集体服药自杀。5位女孩分着服下其中最大一位女孩王某(13岁)用压岁钱买回的120粒安眠药自杀(后经抢救脱险),原因是感觉“爸妈对我们不好”。

    【深度诠释】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常见诸报端,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15~34岁的青年自杀已占自杀死亡人数的40%,18~20岁是青年自杀的高峰年龄段。为何在如花一样的年龄选择死亡?仔细分析起来,内里原因千差万别,根据国内学者库少雄先生的研究成果,对青少年自杀的原因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影响自杀的危险因素虽然错综复杂,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四大类,分别是生理危险因素、心理危险因素、认知危险因素和环境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之间可能发生相互作用,一旦综合作用达到了个人承受能力与应对技能的极限,自杀意念就有可能产生。当自杀意念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可能以预警信号的方式表现出来,也可能因触发事件而得到加强,最终导致自杀行为的实现。

    生理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和个体的生理生化因素的差异。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大脑中的神经传递物质也许是抑郁症的重要原因,从而是自杀的间接原因。

    心理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抑郁的情绪、绝望和无助的感觉、不良的自我概念与低自尊、不良的自我防御机制与应对能力,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怀疑。对于青少年来说,其中的绝望心理特别值得关注。已有研究表明,与抑郁、不良的自我概念和低自尊相比,绝望度能够更准确地预测自杀行为。青少年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各方面都尚不成熟,他们必须受家长和学校的约束,受同辈群体的压力,必须寻求社会的接受并在社会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必须努力发展自己独特的个性。有时,这些努力会遭遇不可克服的困难,让人绝望——一些在成人看来并不严重的问题却足以使青少年感到伤心绝望,其中又以繁重的学业(特别在父母过高的期望下)、情感问题(往往缺少父母老师的指导以及他们与孩子的沟通)居多。

    认知危险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青少年已经达到的认知水平。处在前运算思维阶段的儿童若想自杀特别危险,因为这一阶段的儿童不知道死亡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准确地判断儿童与青少年处在哪一个认知发展阶段有助于诊断其自杀的危险性并制定适当的介入策略。

    第二个方面来自于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以及适应外部环境的方式,也可称之为“自我谈话”。消极的“自我谈话”可以导致对环境的不良适应,而积极的“自我谈话”有助于对环境的适应。自杀者倾向于不断进行消极的“自我谈话”,这会加强已经存在的否定性的思维方式,从而加速自杀意念的产生。

    第三个方面是消极刻板的认知,包括过度概括、糟糕透顶、消极归因等等。过度概括即对事件的评价以偏概全,常片面地根据某件事情的一方面评估自己的价值,其结果常导致自暴自弃、自责自罪,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而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只认为事件的发生会导致非常可怕或灾难性的后果。这种非理性信念常使个体陷入羞愧、焦虑、抑郁、悲观、绝望、不安、极端痛苦的情绪体验中而不能自拔。这种糟糕透顶的想法常常是与个体对己、对人、对周围环境事物的要求绝对化相联系的。

    环境危险因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成长环境。例如,否定性的家庭经历有助于产生自杀的意念与行为。在自杀儿童的家庭中,虐待与忽视是经常遇到的,而自杀青少年的家庭中,父母的关系往往是不和与紧张的。因此,不良的家庭环境是生命各阶段自杀的重要危险因素。第二类环境危险因素是否定性的生活事件。既包括考试失败高考落榜,也包括亲人与朋友得重病或不幸去世。对那些已经有自杀念头的人来说,这样的损失——特别是当它们接踵而至的时候——就可能彻底摧毁其脆弱的生存勇气而成为自杀的触发事件。

    触发事件不一定是青少年最严重、最糟糕的事件,但它犹如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最脆弱之时压在了他们柔弱的肩上。这个时候自杀的青少年可能表现出、也可能不表现出预警信号。常见的预警信号如他们也许会说一些不想活、想自杀之类的似乎是开玩笑抱怨的话,而最危险的预警信号是以前的自杀行为。许多以前尝试过自杀的青少年最终还是自杀了。其他常见的预警信号还有吃睡不宁、学习成绩下降、社交方面渐渐退缩、与父母或其他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人中断交往以及有似乎是不顾一切的、自我伤害的、非常独特的行为,如严重的吸毒、酗酒,不顾一切地乱开车等。

    【专家支招】

    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尝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让他对你敞开心扉,同时你也要和他一起分享阳光,分担风雨。面对孩子的自我否定,家长该怎么做?

    1.保持镇静

    不要让孩子的悲伤影响你的判断。孩子需要他人尤其是做家长的你帮助他恢复理智和客观,而不需要一个本身就情绪不稳的人来帮助他。

    2.指出孩子自身的优点

    谈论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是有益的。例如,孩子可能曾经是举止文雅、乐于助人、努力工作、待人诚恳、活泼开朗、富于吸引力的等等。想自杀的孩子很可能只看到他自身及其生活中不好的一面,而忘记了好的一面。

    3.不要与孩子发生争论

    避免就生命与死亡的哲学问题与孩子争论。同时也应避免说一些陈词滥调,例如“还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在等着你,你的生命才开始”等等。这种说话方式使孩子觉得你是在泛泛而谈,而非真正理解他们内心的感受。企图自杀的青少年最需要的是客观的、设身处地的、感情移入的理解和支持。

    4.帮助孩子获得客观的态度

    一个被各种问题和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人很可能无法冷静、客观地评价自己和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做家长的首先要保持客观的态度,并帮助孩子尽可能客观地看待自己的环境。

    5.抓住想活下去的愿望

    想自杀的孩子几乎都是矛盾的,一方面想死,另一方面还想活下去。发现并紧紧抓住他们想活下去的愿望是非常有帮助的。

    6.指出其他的行为选择

    由于个人经历、生活压力等原因,人们常常囿于个人对生活的一己之见——他们也许只看到了目前的危机而看不到其他的东西,平时注意与孩子谈谈其他的可能选择是有益的。有时想自杀的人处于其情绪的最低点,他们认为人生从来就是如此糟糕而且永远如此糟糕。实际上,人生如潮水,有涨也有落。一个想自杀的人很可能曾经“涨”过,并且在以后的生活中将再次“涨”起来。指出这种生活涨落的规律是有益的。

    7.帮助孩子获得资源

    对孩子最有力、最具体的支持就是帮助他们得到想要的东西。因为想自杀的人一般说来比较孤独,因此,家长要帮助他们获得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家庭和朋友,也许还包括帮助孩子去见一位他想见的老师、电影明星或心理医生。最终,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长期的关心和帮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