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名言故事-学习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73.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1914年,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期间,曾读过明代学者胡居仁的一副对联: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毛泽东觉得这副对联有可取之处,但是也有不可取之处,于是毛泽东根据自己的意图对联语进行了点化并以此联自勉: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后来,在湖南长沙任小学执事时,他还曾将此联题赠给他的学生们,教导他们在学习上要持之以恒。因为这副对联是对胡居仁对联点化而来,所以一直有很多人将毛泽东的这副对联当成了明代学者胡居仁撰写的对联,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毛泽东对原联的改动是比较大的。

    毛泽东将上联的“苟”改为“贵”,将“起”和“眠”的位置进行了置换。将下联的“莫过”改为“只怕”,改动的部分近四分之一,而且这一改动使对联的哲理性更强。

    上联,“苟有恒”是将“有恒”建立在一种假设的基础上,“苟”乃假设之意。“贵有恒”是将“有恒”建立在肯定的基础上,“贵”是指可贵,语气是不同的。毛泽东将上联中的“起”和“眠”的位置进行了置换,看似简单,其实内容的变化却很大,其逻辑层次的变化可谓天渊之别,与原联比较别有一番味道。“三更眠五更起”,细细品味似乎与对联要反映的内容不符。一般来说,“三更眠”,“五更起”,眠者可能有事要做,所以晚睡早起。这是很正常之人所为很正常之事。而“三更起”“五更眠”则不同,三更起来要学习、做事,但是五更又眠。这就描绘一个懈怠、懒惰、反复无常,三分钟热血的形象,与对联要表达的意境非常吻合。

    下联,“莫过”是没有超过的意思,语气仿佛仍然是建立在一种判断的基础上。“只怕”却一语道破,告诉人们没有其他更可怕的,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语气非常果断、肯定。

    毛泽东的对联是这么写的,其实毛泽东的一牛也是这样度过的。毛泽东自8岁进入私塾,直到他逝世,读书成了他一生中最大的乐趣。1976年9月8日。毛泽东弥留之际,已处在半昏迷状态,即使如此,每当他清醒过来,他还要书看。这种对书籍热爱而达到的至死不渝的精神,已远非用“持之以恒”所能形容。

    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由一个书生,而最终改写了中国“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的古训,成为一个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诗人、学者。在他漫长而峥嵘的岁月里,读书整整伴随了他伟大的一生,书籍成了毛泽东须臾不可或缺的必须品。而且,一生中他的读书生活正像他在联中所说的那样,做到了持之以恒。

    (杜忠明编着《毛泽东对联赏析》,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36页。)

    74.少年学问寡成,壮岁事功难立。

    1915年暑假过后,已经22岁的毛泽东向长沙各学校发出了一则《征友启示》。启示是毛泽东自己刻蜡版油印的,只有几百个字,内容大意是:愿意和有爱国热情的青年结为朋友,愿意和那些不畏艰难,不怕困难,能够为国为民献身的志士通信联络。启示最后说:“愿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呼”,表达了求友情切的心情。启示的署名是。二十八画生”。

    启示发出之后,毛泽东以殷切期待的心情等待了一些日子,但是应征的人很少,很多人们并没有真正理解毛泽东的心情,甚至有的人认为“二十八画生”是一个怪人,还有人以“二十八画生”是为了寻找恋爱的对象。真正和毛泽东联络的只有“三个半”。

    1915年9月27日,毛泽东给萧子升写信,再一次谈到求友的迫切心情,说“近以友不博则见不广,少年学问寡成,壮岁事功难立,乃发内宣,所以效嘤鸣而求友声,至今数日,应者尚寡。兹附上一纸,贵校有贤者,可为介绍。”毛泽东在信中就朋友、学问、事业等问题和萧子升进行了比较广泛的交流。

    (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编《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7月版,第28页。)

    75.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

    1919年11月14日,罗学瓒从法国给毛泽东寄回一封信,信中谈到:

    伯格森之所以成为大哲学家,是因为他同时精于数学、物理学等诸学科,研究哲学不注意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因而难于成为世界性的大哲学家。

    ‘毛泽东读了罗学瓒的信之后很有感触,认为来信切中了自己治学的缺点,于1920年11月26日给罗学瓒回信的时候,毛泽东说一定按你的话去做,并说:“已经决定了一种求学的办法。”毛泽东还把罗学瓒来信中写的“伯格森所以为大哲学家因为他的科学根底好”第三句话抽出来作为信的提要,编入《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第1集中,提醒会员们在治学时共同注意此事,自己也决心加强自然科学和各门科学的研究,毛泽东深刻地认识到自然科学的重要性。

    1921年元月,新民学会在长沙的会员召开了为时三天的重要会议。

    讨论会友个人的计划时,毛泽东再一次谈到了要加强自然科学学习的打算。他说:“觉得普通知识要紧,现在号称有专门学问的人。他的学问,还只算得普通或不及。自身决定三十以内只求普通知识,固缺乏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课学的知识。想设法补足。”红军到达陕北之后,建立了延安为中心的稳固的抗日根据地,这个时候,为了提高自己马列主义素养,青年时期藏在心底的自然科学知识的渴求,再一次迸发出来。这个时候,毛泽东阅读了大量自然科学书籍,汤姆逊的《科学大纲》、爱丁顿的《物理世界本质》、普朗克的《科学向85何处去》、秦斯的《环绕我们的宇宙》等科学书籍都广泛涉猎。

    科学未必能够救国,但是革命需要知识分子的积极参与。在解决了救国的问题后,建设国家就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了。

    1941年1月31日,毛泽东在给毛岸英和毛岸青的信中向儿子建议:

    “惟有一事向你们建议,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少谈些政治。政治是要谈的,但目前以潜心学习自然科学为宜,社会科学辅之。

    将来可倒置过来,以社会科学为主,自然科学辅之。总之注意科学,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这是毛泽东在革命和实践中认识的一条真理。

    (雷国真等着《毛泽东大成智慧》,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年11月版,第136页;邓力群主编《伟人毛泽东丛书?毛泽东与科学教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134-137页。)

    76.学识是无穷尽的,要活到老学到老。

    张爱萍到延安不久,毛泽东曾经与他进行过一次深谈。毛泽东问张爱萍留在学校怎么样,还有没有其他想法。张爱萍如实地谈了自己想到前线去但无条件服从组织的思想。他还说,留校可以边学边教,边教边学,是学习的好机会。只是感到越读书越觉得自己懂得的太少,不像过去那么有信心了。“学然后知不足嘛”,毛泽东说,“觉得自己懂得少,是好现象,是进步的表现。只是不能为此减弱了信心。学识是无穷尽的,要活到老学到老。”毛泽东接着向张爱萍讲了他自己读书的办法。张爱萍听着,直觉得有一种“聆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那次谈话的第三天,毛泽东又派人给张爱萍送来了一封信,信中仍继续三天前的话题,毛泽东叮嘱张爱萍,不应该因为感受到自己懂得少而降低信心。“一般地说,信心过高,容易犯左的错误;信心不足,容易犯右的错误……”谆谆教导,情真意切,使张爱萍增加了自信心,鼓足了奋斗的勇气。

    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毛泽东还语重心长地说过:“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而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毛泽东与我”征文组委会编《我与毛泽东的交往》,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145-146页;《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535页。)

    77.社会变了,人也要变。

    1947年9月,毛泽东率部转战陕北。

    一天,毛泽东与卫士李银桥等来到白云山下,决定第二天去看山上的白云寺。

    第二天早晨,在县长的陪同下,毛泽东一行人来到了白云寺。毛泽东马上与白云寺的老和尚亲切地交谈起来:“你们现在的生活怎么样啊?”老和尚说:“好的哩!出家人不打诳语。”毛泽东笑了,说:“你们是超脱的,更要讲实话。”老和尚并不认识毛泽东,但是老和尚看到这个人是由县长陪同来的,认定来人一定是比县长还大的“大官”,很受感动,就和毛泽东亲切地攀谈起来:“不瞒施主,以前信神的多,出家人也多。所以布施的人也多,收入就多,生活很好。后来信神的人少了,出家的人少了,布施的人也少了,生活一时有一些困难。”毛泽东和蔼地说:“你能讲实话,这就好。有什么困难你都说说。”老和尚得到了毛泽东的表扬,心里高兴,就打开了话匣子:“后来人民政府叫我们自力更生,种点地,搞些农业生产,开头不习惯,现在手脚灵便了,倒也能劳动。”毛泽东说:“这不错呀,这是一大改变啊……现在生活到底怎么样呢?”老和尚看毛泽东愿意听,也就继续无所顾忌地说开了:“现在打的粮87食,够吃,其他穿衣、治病、修理寺院,一概由政府包下来……托毛主席的福,安排得周到,出家人也得随着社会进步啊!”毛泽东听得高兴,情不自禁地说:“讲得好!社会变了,人也要变。

    过去,和尚一不生产人口,二不生产粮食。现在要变。不生产人口也可以,不劳动不行。边区是保护宗教信仰的,但是要劳动。参加劳动后,身体好了,也不剥削人了,这就对了。今天我在这里‘取经’了。”老和尚高兴地说:“不敢不敢。”

    (王守柱、李保华编着《毛泽东的魅力》,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第156-157页。)

    78.健康第一,学习第二。

    解放初期,由于人民的正常生活刚刚恢复,人民的生活水平还很低,各地发生了很多学生因营养不良在学校晕倒的情况,毛泽东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于1950年6月9日给当时的教育部长马叙伦写了一封信:

    马部长:

    另件奉还。此事宜速解决,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营养不足,宜酌增经费。学习和开会的时间宜大减。病人应有特殊待遇。全国一切学校都应如此。高教会已开过,中小两级宜各开一次。以上请考虑酌办。此致敬本乙毛泽东六月十九日短短的一封信,表达了领袖对少年儿童的无限关怀。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6卷),1996年8月版,第83页。)

    79.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949年4月21日,年仅16岁的马四姐参加了渡江战役,因战绩突出,被授予“渡江英雄”称号。开国大典前,毛泽东得知渡江战役中有一个年龄最小的女英雄时,就亲笔发出请柬,邀请她参加开国大典。但是父母担心她年龄太小,不放心她一个人进京。

    1951年9月20日,在共和国3周岁前10天,小英雄突然接到毛泽东发出的第二封邀请她进京参加国庆大典的信,小英雄高兴万分,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10月3日,毛泽东与各地代表一同观看京剧,小英雄当时就坐在毛泽东和周总理的中间。开演前,周总理低声对毛泽东说:“主席,这就是你两次邀请的小英雄。”毛泽东一把拉住小英雄的手,问小英雄的名字。

    小英雄结结巴巴好半天才对毛泽东说:“我只知道我们家姓马,在家排行老四,家里人喊我四姐,我没有正式的名字。”毛泽东侧身对周总理和身边的陈毅等中央领导说:“这么伟大的小英雄,没有名字怎行?”毛泽东浓重的湘腔引起了在座各位领导的笑声。

    第二天,一辆红色小轿车把小英雄从北京大学招待所接到了风光旖旎的中南海,毛泽东邀请小英雄到家中做客。

    一进门,毛泽东笑容满面地迎了过来,和蔼的目光上下左右地打量小英雄,并吩咐警卫员为小英雄去买新衣服。毛泽东用宽大而温暖的大手抚摩着小英雄的头,转身向身后的女儿李敏、李讷介绍:“这就是渡江战役中那个年龄最小的女英雄。”毛泽东又瞧一瞧小英雄,笑着说:“就叫马毛姐吧,马是你家的姓,名字第一字就跟我姓了……”毛泽东的话还没有说完,小英雄的眼里早已经装满了泪水,拼命地点着头。毛泽东又问马毛姐识不识字,想不想在北京念书。马毛姐告诉主席,已经在安徽的炳辉子弟小学上学了。毛泽东听了非常高兴,连声说:“好哟,好哟。”说着,转身从书橱中抽出一个精致的笔记本,在扉页上写道:

    “毛姐: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毛泽东1951.10.4”

    这闪光的八个字后来成为全国少年儿童的座右铭。

    (杜忠明编着《毛泽东对联赏析》,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143页。)

    80.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1953年6月30日,毛泽东接见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会上毛泽东给大家讲“青年团员”周瑜的故事,他说:“要选青年干部当团中央委员。三国时代,曹操带领大军下江南,攻打东吴。那时,周瑜是个‘青年团员’,当东吴的统帅,程普等老将不服,后来说服了,还是由他当,结果打了胜仗。现在要周瑜当团中央委员,大家就不赞成!团中央委员尽选年龄大的,年轻的太少,这行吗?”接下来毛泽东又说:“现在必须提拔青年干部。赤壁之战,群英会,诸葛亮才二十七岁,孙权也是二十七岁,孙策起事时,只有十七八岁,周瑜死时不过三十六岁,那时也不过三十岁左右。曹操五十三岁。可见青年人打败老年人。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李景元主编《听毛泽东讲古今故事》,红旗出版社2002年4月版,第184-186页。

    81.你们应当学点历史,要懂得历史,知道中国的昨天和前天。

    1954年5月,毛泽东三次登上紫禁城,三次光临故宫。5月17日,毛泽东只带一个秘书,不声不响地来到故宫。他身着灰色中山装,脚登白底布鞋,手拿一根小竹竿,登上了神武门城楼。当时故宫只有保卫科长韩炳文一人陪同。毛泽东从神武门东马道登上城楼后,顺着城墙向东走,一直走到东华门,高兴地浏览了故宫全景。接下来还参观了“基本建设出土文物展”,前后在故宫浏览了三个小时。

    隔了一天,5月19日下午,毛泽东再次来到故宫。这次是从午门进入,登上了午门城楼,继续参观“基本建设文物展”,并向陪同的工作人员说:“这就是历史”。这次对文物展看得更为详细,前后大约有两个多小时。

    5月20日,下午,毛泽东又一次来到故宫。这次也是进神武门,前次是向东走,这次是向西走。一直到晚上7时还兴致勃勃地要看宫殿之内的文物展,但是由于没有照明设备才依依向工作人员挥手告别。

    毛泽东对博物馆事业是非常关心的,也十分重视和关心专业人员的培养。他在参观故宫博物院的时候,向陪同人员询问故宫博物院工作人员的文化程度。当听到这里还有人是小学文化时,毛泽东说:“那可不行,要好好学文化,文化不高是难以做好工作的。”接着参观“基本建设出土文物展览”,毛泽东指着文物展品向陪同人员说:“这就是历史,你们应当学点历史,要懂得历史,知道中国的昨天和前天。”

    (袁永松主编《伟人毛泽东》(中卷),红旗出版社1997年4月版,第178页。)

    82.要教好学生,首先自己要善于学习。

    1956年夏末,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党中央在中南海的春耦斋大厅举力、舞会。

    晚上9点多钟,毛泽东也来参加舞会。

    毛泽东首先向中南海机关业余完全中学的教师柳伦发出了邀请。柳伦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舞会,一看主席向自己发出了跳舞的邀请,惊喜加激动,赶紧站起身来,慌忙中道了声:“毛主席好!”毛泽东和柳伦一边跳舞一边聊天,双方聊得都非常愉快。

    柳伦向毛泽东反映,一些年纪大的老领导不愿意参加学习的情况,还说:“我十分担心他们的知识水平将来会低于一般同志,不能适应革命工作的需要。希望机关领导能动员文化水平低的老同志,都参加文化学习。”毛泽东听取了柳伦的意见,连连点头:“好嘛,你的意见很好嘛。领导同志应该比一般同志有更高的文化水平,才能学好理论,提高业务,做好领导工作。我赞同你的意见,应该要求文化低的老同志带头学好文化。”毛泽东高兴地说:“你还有什么想法?”柳伦马上勇敢地陈述了自己当时的内心感受:“我今天太幸福了!我不是英雄模范,可是今晚不仅见到了主席,而且还同主席说自己的心里话。我幸福是主席给的。今后,我一定要学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好专业,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做一个毛主席的好战士!”毛泽东被柳伦的话逗笑了,用缓和的语调说:“你的这个想法也很好,文化教育工作很重要,做一个好老师,要教好学生,首先自己要善于学习。希望你成为文化教育战线的好战士!”

    (王守柱、李保华编着《毛泽东的魅力》,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第165-166页。)

    83.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1958年1月5日,杭州市郊外--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所。

    毛泽东面对新研制出来的双轮铧犁,和气地问张有根:“你会耕地吗?”“我会耕地。”“好哇!你就耕吧。”张有根牵动一下牛绳,两头耕牛拉着双轮铧犁笔直地前行。毛泽东这时紧紧跟在张有根的后面聚精会神地观察双轮双铧犁翻过的深灰色的土壤。

    “我行吗?”毛泽东把脸转过来问大家。人们被这谦逊的问话引笑了。

    毛泽东对着站在旁边的所长楼宇光,关心地问:“你行吗?”楼宇光没有说出什么,唰地一下脸红了。他没有耕过地。这时,毛泽东双手拉着双轮双铧犁,用这部新式农具犁田。周围的人,特别是楼宇光,注视着毛泽东犁过的田沟,感到这是受启发最深刻的时刻。

    毛泽东扶犁耕到地头后,又一次热情地同职工们握手。张有根和吕其千的手,因为劳动有些脏,他们正在为难不知往哪擦一擦,可是来不及了,毛泽东向前握住了他们的手。

    早在1936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就说道:“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没有进学校机会的人,仍然可以学习战争,就是从战争中学习。革命战争是民众的事,常常不是先学好了再干,而是干起来再学习,干就是学习。”毛泽东充分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谭振球编《毛泽东外巡记》,湖南文艺出版社1993年3月版,第523-526页;《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181页。)

    84.许多知识是书本上学不到的。

    1958年3月28日,毛泽东乘江峡轮沿江视察。在江峡轮上,毛泽东和女船长石若仪聊天:“你看过画报上刊登的一位苏联女船长的故事吗?

    有没有遇到过那么多的困难呢?”毛泽东和蔼地问。

    “看过,我的情况不完全和她一样。当然,困难是有的。”石若仪微笑着回答。

    “学习驾驶困难吗?”“开始上船时,一点也不懂,真感到害怕。”“现在呢?”“现在懂得了一些,也就没有那么害怕了。”“是的”,毛泽东同意地说:“当你对一件事物还不了解时,往往是害怕的。正如蛇一样,当人们还不了解它、没有掌握它的特性时,感到十分害怕,但是,一旦了解了它,掌握了它的特性和弱点,就不再害怕了,而且可以抓住它。”接着,毛泽东又问:“你在船上工作了多久?”石若仪说:“有四年多了。”毛泽东又转过去问杨大副:“你呢?”杨大副说:“三十多年了。”毛泽东慈祥地对石若仪说:“要好好向他们学习,他们这些老工人是你的好师傅,水上经验都很丰富,许多知识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年轻的石若仪感到心里热呼呼的:毛主席是多么关怀青年一代的成长呵。

    (谭振球编《毛泽东外巡记》,湖南文艺出版社1993年3月版,第290页。)

    85.第一,学一点历史知识;第二,要关心人民生活。

    1958年秋,毛泽东在郑州接见南阳的一位县委书记。

    毛泽东听完县委书记的汇报之后,并没有提出什么意见,而是不慌不忙地点燃了一支香烟,然后笑着说:“你们南阳旧称宛城,是个古老的市镇,藏龙卧虎的地方哩!南阳有个卧龙岗,据说诸葛亮在那儿居住过。

    诸葛亮,能人啊!俗话说,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诸葛亮是哪里人呀?你知道吗?”这位书记想,这可坏了,这是主席向我提的第一个问题吗?这些内容我准备的材料里可没有,我又不知道,怎么回答呢?他这样想着,一时语塞。

    毛泽东等了片刻,不见回答,便自己说出答案:“诸葛亮是山东琅琊阳都人。阳都,就是现在的沂水县。”接着毛泽东又问:“还有一句俗话,叫做‘二十八宿走南阳’。西汉末年,刘秀就是在你们南阳访贤求将,寻来二十八宿后,才兴兵讨伐王莽的新朝。你说说这二十八宿到底谁为首呀?”这就是主席提的第二个问题?这些知识县委书记一点都不知道,这该怎么办呢?他搜索枯肠也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直感到脸发烧、手心出汗、坐卧不安。遗憾地看着毛泽东摇头。

    毛泽东并没有批评他,笑着说:“二十八宿又叫云台二十八将,邓禹:

    为首。他是南阳新野人,刘秀手下的大将、谋士,很有本事。我再问你,现在南阳农村的社员,每人一个月吃几两香油啊?”书记使劲想了想,仍然不知所以。平时关心粮棉的丰收、关心上交公粮,也关心农民的吃饭问题,吃几两香油还真没有了解过,所以也不;习敢冒昧作答。只好羞馁地说:“我真不应该……我不知道。”毛泽东并没有责怪他什么,临分手的时候,毛泽东握着他的手微笑着说:“我给你留下两句临别赠言:第一,学一点历史知识;第二,关心人民生活。”

    (王守柱、李保华编着《毛泽东的魅力》,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第254-255页。)

    86.批评要具有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

    1960年8月初,越南劳动党主席胡志明在北戴河与毛泽东进行了一次亲切的交谈。

    当时,中苏关系已经出现裂痕,甚至开始走向决裂。苏联单方面撕毁了双方签订的一些合作合同,撤走了在华工作的全部专家,使中国40多个部门的250多个在建项目被迫中断。1960年6月,苏共又在布加勒斯特会议上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攻击中国共产党,使中苏分歧公开化,并且日益扩大。对此,胡志明非常焦虑。他希望中苏两党两国尽快对话,消除隔阂,恢复团结。

    8月10日这一天早晨,胡志明起得很早,希望和毛泽东能推心置腹地谈一谈。但是,他发现毛泽东的房间静悄悄的,所以就一个人来到了海边。

    其实,这一夜毛泽东也没有睡好,一直在思考中苏关系这个问题。

    早晨起床之后,听工作人员说胡志明去了海边,便也来到了海边。

    胡志明说:“苏联是老大哥,你们是老大姐,你们吵起来我们怎么办?”胡志明望着毛泽东,十分忧虑地说。

    “哦,我看你现在已经知道了怎么办,中苏关系的改善可离不开你呀!”毛泽东笑着说道。

    “请主席放心,我会尽力的。”胡志明会心地点点头。

    “苏联不喜欢中国在经济建设中搞完整的全套。”毛泽东沉默了片刻这样说。“但什么都靠别人,有时靠不住。外国援助,帮助是可以的,但不能干涉内政。经济建设不能强迫人单听哪方面指挥,政治上更不能强加于人。”毛泽东显然有一些激动。并列举了苏联方面的一些做法,说苏联方面采用的批评方式是父子关系。表示我们要用“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对待苏联。

    胡志明原则同意毛泽东的意见,但是认为“中国同志有时采取的方法,似乎不太了解西方同志的性格,所以效果不怎么好。”“说得好,我们也要注意批评方式。”毛泽东赞同胡志明的建议。

    胡志明听后,进一步说:“以请人抽烟为例,把烟递过去请人家抽,人家乐意接受;如果往桌子上一扔,说‘抽烟吧!’有人就不乐意了。其实还不是一样,但个人的习惯不同。西方人对后一种方式总会不乐意,效果不好。”毛泽东点头表示赞赏,并且说:“要用科学的语言,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那样批评。不粗暴,批评要具有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胡志明紧接着跟上一句:“加上同志性。”他们谈着,太阳已经升起了很高。毛泽东和胡志明并肩在沙滩上走着,一边走一边脱去了外衣,披波斩浪,畅游在万顷波浪之中。

    (王守柱、李保华编着《毛泽东的魅力》,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第216、218页。)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