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反应心理学-待人处世心理学:怎样赢得他人的友谊(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学会尊重:我们只有尊重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获得尊重是每个人潜在的心理需求,尊重是相互的,你想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那么你先要学会尊重别人。一个不尊重别人的人,是绝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的。在人们的交往中,你待人的态度往往决定了别人对你的态度,就像一个人站在镜子前,你笑时,镜子里的人也笑;你皱眉,镜子里的人也皱眉;你对着镜子大喊大叫,镜子里的人也冲你大喊大叫。所以,我们要获取他人的好感和尊重,首先必须尊重他人。

    要做到尊重他人,首先必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从心理学上分析,人都有友爱和受尊敬的欲望,交友和受尊重的希望都非常强烈。人们渴望自立,成为家庭和社会中真正的一员,平等地同他人进行沟通。如果你能以平等的姿态与人沟通,对方会觉得受到尊重,而对你产生好感;相反地,如果你自觉高人一等、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地与人沟通,对方会感到自尊受到了伤害而拒绝与你交往。

    记住,千万不要伤害对方的自尊,否则,受损失的一定是你自己。有一位中国留美学生,他常在课余时间帮一家餐馆洗碟子。厨房的监督是一位典型的美国人,很慷慨,但也很唠叨。他常在留学生工作时站在旁边“演讲”:“你太幸运了,我们的政府批准了你来这里读书,现在我又给你一份工作和许多食物,使你连饭钱都省下了……”有一次,这位监督又重复这话时,留学生站起身指着对方说:“再说下去,我就一拳打扁你的鼻子。”从此后,监督再也没有发表类似的“演讲”了,因为他知道了不尊重别人的后果。

    与人相识相交,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学会尊重、坦诚相待,有道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我们只有尊重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尊重别人的个性其实是一种包容,我们要相信别人只是遵循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表现出自己的这个样子而已。尊重他人是一种素质、是一种修养、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胸怀,它体现理解、体现信任、体现团结、体现平等。学会尊重别人可以给人以自信,给人以力量和温暖。

    在美国印第安保护区有个原始部落,每逢部落集会时有个规定,就是得赤身裸体地一起活动,这个特别的风俗,让他们饱受外人的白眼与嘲笑,但即使如此,他们仍然不愿改变这个传统。

    有一年,这个原始部落发生瘟疫,全部的族人几乎都被感染,于是他们决定到邻近的城镇里,邀请一位当地的医生前来帮助他们治病,然而这位医生一想到他们的传统,便感到相当为难,但是,看着跪在地上的求助者,医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不断地激起,最终他还是勉强地答应了。为了迎接医生的到来,原始部落的族人们紧急开会,决定为了尊重这位名医,他们破例穿上衣服。这天,所有人都穿上特别的衣服,有的人基至打上了领带,聚集在教堂里,等待医生的到来。悠扬的钟声响起,医生缓缓走了进来,然而眼前的情景,却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愣住了,这也包括医生本人,因为,当医生背着沉重的医疗器材走进来时,身上居然一丝不挂。

    多么温暖的一则小故事,生命里还有什么比为了帮助对方,而迁就对方立场更让人感动的呢?我们都在追求幸福与快乐的生活,但是,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怎样才能享受真正的快乐呢?只要用心,我们就能享受真正的快乐与幸福。因为,人与人之间有着绝对的互动关系,那就像弹力球一样,你用多大的力把它打到墙面,球体便会以相同的力道,从墙面上弹射回来。故事里的部落族人与医生,心中都默默地牢记着尊重别人,也自然而然地行动了。

    尊重,是一种修养、一种品格、一种对别人不卑不亢的平等相待、一种对他人人格与价值的充分肯定。任何人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完美无缺,我们没有理由以高山仰止的目光审视别人,也没有资格用不屑一顾的神情去嘲笑他人。假如别人在某些方面不如自己,我们不能用傲慢和不敬去伤害别人的自尊;假如自己在有些地方不如他人,我们不必以自卑或嫉妒去代替应有的尊重。一个真正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必然会以平等的心理、平常的心情、平静的心境,去面对所有事业上的强者与弱者、所有生活中的幸运者与不幸者。

    也只有尊重别人,人家才会向你敞开心扉,与你交往、也只有学会尊重别人,你才会有真正的朋友。

    心理学要点: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与人相识相交,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学会尊重,坦诚相待。

    投射效应:设身处地体会他人的感受,同时也要了解其真正的需求

    以自己的想法揣度别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心理,是所谓的“投射效应”。

    心理学研究发现,投射效应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人们喜欢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归属到别人身上,比如,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这种心理反应到人际交往中,就表现为常常假设别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特性、爱好或倾向等,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而这种效应,正是我们应该注意避免的。

    一只小白兔结交了新朋友小山羊,小山羊邀请小白兔到家中做客,小白兔高兴地答应了。回到家中,小白兔就想:第一次去别人家做客应该准备点见面礼,于是小白兔特意挑选了几个又甜又大的胡萝卜,准备送给小山羊。第二天,当它到小山羊家把胡萝卜拿给小山羊时,小山羊面露难色。于是小白兔就说:“这胡萝卜可甜了,是我最爱吃的食物,你肯定也会喜欢的。”小山羊不好意思地说:“谢谢你小白兔,可是我们山羊是不吃胡萝卜的啊!”

    当然,推己及人,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别人的切身感受,这固然是件好事,但如果只是自己一厢情愿,那就达不到你想要的效果。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存在好心办了坏事的情况。比如,谈论自己擅长但别人却并不感兴趣的话题,送礼送自己喜欢的却没考虑到别人真正需要什么。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一定要避免这种尴尬出现。

    一次,一位文学青年去拜访一位作家,因为自己喜欢喝茶,而且周围喜欢文学的朋友都有喝茶的习惯,所以这位年轻人特地买了上等的西湖龙井准备送给这位作家。

    一进门,年轻人就满脸堆笑地把茶递给了作家,作家客气了一番,就把茶放在了茶几上。年轻人见作家对这么好的茶都没有任何表示,就主动拿起茶,问道:“我想您老一定喜欢喝茶,所以特地托朋友从杭州带来了这种特级龙井茶,这种茶和普通的茶不一样,它的原材料很讲究……”还没等作家开口,年轻人就开始长篇大论地谈论起品茶的心得。本以为自己的一番陈述会引起作家的共鸣,得到作家的认同,没想到等他好不容易说完后,作家淡淡地笑道:“真不好意思,我不太爱喝茶,所以对茶叶方面的东西没有什么研究,你刚才说的那些我都不了解。”

    年轻人一听,傻眼了,自己不但没有赢得作家的好感,反而还在作家不懂的领域大谈特谈,自己也相当尴尬。后来年轻人知道,不是每一个作家都爱喝茶的,自己喜欢的事并不一定所有人都会喜欢。自己喜欢某一事物,就认定别人也喜欢,于是,在跟他人谈论话题的时候,总是离不开这件事,不管别人是不是感兴趣、能不能听进去。这是一种对认知缺乏客观性的表现,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一些事情上进行美化或丑化,就失去了人际沟通中认知的客观性,从而导致主观臆断并陷入偏见的泥潭。

    你的一厢情愿只会换来别人的满不在乎,甚至自己的好心被他人当成驴肝肺。但这不是别人的错,原因在你自己身上。没有事先做好充分的调查就行动,按自己的主观臆想去办事,肯定会碰钉子,结果往往事半功倍。

    推己及人可以,但不能一厢情愿,要设身处地地体会别人的感受,要清楚别人真正需要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才能一击即中,才能让自己变为交际群体中最受欢迎的那一个。

    心理学要点:

    推己及人,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别人的切身感受,这固然是件好事,但如果只是自己一厢情愿,那就达不到你想要的效果。

    超限效应:说话做事要注意对方的心理承受度,不要适得其反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刚开始,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很感动,准备听完以后捐款,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

    过了10分钟,牧师没有讲完,马克·吐温有点不耐烦了,就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马克·吐温很不满意,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长篇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没有捐钱,还从盘子里拿走了两元钱。

    马克·吐温的这种行为,是因为牧师的演讲令他感到过度和不耐烦,从而引起他心理上的“超限效应”,产生了与开始时相反的心理反应。

    超限效应告诉我们,人的心理对任何情绪都有一个承受的极限。我们说话做事要注意对方的心理承受度,不要因为过度而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一个妈妈三番五次地对孩子说“你要将你的屋子收拾干净”,可孩子将妈妈的话当成耳旁风,屋子杂乱依旧;妻子不知疲倦地提醒丈夫“你该戒烟了”,可丈夫“恶习”不改,照样“吞云吐雾”;公共汽车一停,售票员一遍又一遍地提醒乘客“请看好自己的物品”,然而乘客依然漫不经心,被盗事件屡屡发生……

    过犹不及,凡事适度最好,一旦超过一定限度,事情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超限效应提醒我们,我们说话做事如果超过了对方的心理限度,让对方感到过度,就会产生厌烦的心理现象。因此,无论是在公众场合讲话还是在人际交往中讲话,都要注意简练,不要罗嗦。

    譬如,你在做一场报告,或是一场演讲,要避免让听众感到不耐烦。你应该在3分钟内进入你的主题,并以你的魅力抓住听众。整个演讲的过程要逻辑清晰,层层推进,还要设计语调和意境的变化。演讲的重点内容要在30分钟内讲到,主讲内容要控制在40-50分钟。时间一长,听众的精神就会疲劳,注意力会分散。有一种人被称作“麦霸”,就是很恋麦克风,喜欢拖场,却不知他后面的信息已经很难被听众接受了。学校里的一堂课之所以设计为40~50分钟,正是基于超限效应的原理。

    在与其他人的私人交际中,同样要注意节奏,控制时间,重要的内容要在前面的30分钟充分交流,切忌铺垫太长。如果你发现对方已经开始看表,或者注意力开始分散,东张西望,你的谈话就要准备收场了。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经常发生,是需要家长们格外注意的。比如当孩子不用心而没考好时,父母会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变成不耐烦,最后产生反感,被“逼急”了,就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给我们敲醒了警钟:某学生学习不好,每天母亲总是抓住他的缺点不放,放大了,重复地批评。一天,孩子忍受不了母亲的唠叨,竟向母亲挥起了拳头。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呢?从心理角度上讲,批评一次,孩子已经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个惩罚的效用最大,但是在第2次,还是同样的内容,厌烦程度在孩子心里开始倍增,惩罚的效果开始递减。如果再来个第3次、第4次……那么批评的积极作用就消失殆尽,即使没有达到案例中不可收拾的地步,惩罚也打了好几个折扣了。

    看了这个故事,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对那些“吵皮了”的学生发出一声叹息的同时,是否应反思一下自己,对学生的批评是否太猛烈了呢?理解了这些道理,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老师惜言如金,却能得到学生的尊重了。

    在工作中,上下级或者同级之间的相处也存在同样道理。指导你的下属或者帮助你的同事,也要讲究艺术。针对一个问题,可能是他的一个毛病,也可能是你给他的一个建议,要抓住一次机会深深地说透,然后给他时间让他领会和接受。过一段时间他还没有改变的话,可以再找一个非正式场合提醒他,点到为止,同时做出想耐心倾听他意见的样子。如果他没有反驳,就可以说明他是会接受的,以后你要做的就是在时间上给他一些压力,促使他尽快改变,在类似的事情即将出现的时候提前给一个提醒,帮助他克服。

    作为管理者,切忌就一个问题在短时间内三番五次地跟别人讲,反复地强调。这样,你很容易得到“婆婆妈妈”的雅号,还会让对方对你产生厌烦和逆反的心理,不利于你们日后的沟通与共事。

    超限效应对广告宣传也有启示意义。一个创意很好的广告,第1次被人看到的时候,会令人赏心悦目;第2次被人看到的时候,会让人用心注意到他宣传的产品和服务。但如果这样好的广告在短时间内大密度轰炸,则可能令人产生厌恶之感。所以,广告宣传虽然需要有一定的密度,需要从多维度刺激消费者的感官,但也要适可而止。

    一旦意识到了超限效应的存在,我们更应在日常交际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人同此心,说的还是这个道理。既然你自己都有此感受,想想别人的心理,肯定也是一样。

    心理学要点:

    任何东西过度了都是不好的。我们说话做事,不要达到让人厌烦的地步,那样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还可能起反作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