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不凶不吼教出好孩子-良好的习惯来源于妈妈的认真对待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培养孩子良好的做事习惯,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是直接影响到孩子一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每位家长都期盼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幸福的未来,将来能成就一番事业,这就需要从小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无论是生活中的事,还是学习中的事;无论是小事还是大事,都必须认真对待,设法尽力做好。只有家长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做事习惯,对孩子严格要求,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

    帮孩子改掉拖沓的坏习惯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年轻的女士即将当妈妈了,她打算为即将出生的孩子织一身最漂亮的毛衣毛裤。她在老公的陪同下买回了一些颜色漂亮的毛线,可是她却迟迟没有动手,有时想拿起那些毛线编织时,她会告诉自己:“现在先看一会儿电视吧,等一会儿再织”,等到她说的“一会儿”过去之后,可能老公快要下班回家了。于是她又把这件事情拖到明天,原因是“要给老公做晚饭”。等到孩子快要出生了,那些毛线还像新买回的那样放在柜子里。老公因为心疼老婆,所以也并不催她。后来,婆婆看到那些毛线,告诉儿媳不如自己替她织吧,可是儿媳却表示一定要自己亲手织给孩子。只不过她现在又改变了主意,想等孩子生下来之后再织,她还说:“如果是女孩子,我就织一件漂亮的毛裙,如果是男孩就织毛衣毛裤,上面一定要有漂亮的卡通图案。”

    孩子生下来了,是个漂亮的男孩。在初为人母的忙忙碌碌中孩子一天一天地渐渐长大。很快孩子就一岁了,可是她的毛衣毛裤还没有开始织。后来,这位年轻的母亲发现,当初买的毛线已经不够给孩子织一身衣服了,于是打算只给他织一件毛衣,不过打算归打算,动手的日子却被一拖再拖。

    当孩子两岁时,毛衣还没有织。

    当孩子三岁时,母亲想,也许那团毛线只够给孩子织一件毛背心了,可是毛背心始终也没有织成。……

    渐渐地,这位母亲已经想不起来这些毛线了。

    孩子开始上小学了,一天孩子在翻找东西时,发现了这些毛线。孩子说真好看,可惜毛线被虫子蛀蚀了,便问妈妈这些毛线是干什么用的。此时妈妈才又想起自己曾经憧憬的那件漂亮的、带有卡通图案的花毛衣。

    可见,拖延让人一无所获,是对宝贵生命的一种无端浪费。

    拖拉,可以说是人类的一大天性。每个人都会有拖拉的毛病,孩子们当然也有,这并不可怕,关键是父母要帮助孩子及时改掉这个坏习惯。

    莉莉是个让人心急的“小磨蹭”,做起事来总是慢吞吞的。不论吃饭、穿衣、洗碗,还是画画、写字、做游戏,她都是边玩边干,磨磨蹭蹭。让她自己洗一次脸得用半个小时。每当需要为某些事做准备时,比如上学、洗澡、去亲戚家,如果妈妈不催她,不冲她大叫“现在,现在就做!”她是绝不会准备好的。妈妈也曾试了好多方法,但效果都不理想。

    孩子做事拖拉,多源于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和良好教育方式的缺失。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凡事都依着孩子,孩子开始出现做事拖拉的迹象时,家长们也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孩子纠正坏毛病,同时一些家长自身做事不遵守时间规则,也在无形中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

    对于做事拖拉的孩子,不少家长总是心急如焚,一味地批评甚至打骂绝对不是好方法,孩子的慢性子并不是天生的,所以我们要对症下药,逐渐帮孩子改掉拖沓的坏习惯。

    为孩子树立竞争对手

    父母可以帮孩子设定处理事务的竞争对手,甚至可以直接把自己作为孩子的比赛对象,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加快处理事务的效率。

    一位母亲曾这样写道:

    从儿子上幼儿园起,我就有意识诱导他的竞争心理,让他经常和小伙伴展开竞赛:比速度、比勇敢、比仔细等,让孩子在竞争中逐步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养成敏锐捕捉信息并做出反应的思考力和行动力。在家更是如此——

    “儿子,看看咱俩谁穿衣服穿得快!”

    “儿子,咱们全家来个大比赛,今天谁吃饭吃得最慢谁就洗碗,好不好?”

    ……

    现在,儿子适应了这种学校和家庭的生活节奏,慢慢也就养成了做事讲效率的好习惯。

    让孩子为自己的磨蹭付出代价

    孩子只有在体会到磨蹭会给自己带来损失之后,他才能够自觉地快起来,因此,让孩子为自己的磨蹭付出代价,让孩子自己去品尝磨蹭的自然后果,不失为一个改掉孩子磨蹭毛病的好方法。

    小刚是个爱睡懒觉、做事磨蹭的孩子,每天早晨,妈妈叫一次不起,叫两次还不起,等到叫第三遍的时候才慢腾腾地起来,一看表,才知道时间不早了,就哭闹着埋怨父母没早叫他起床。

    一个星期一的早上,妈妈叫了小刚一遍,就不再理会他了,过了一会儿小刚自己爬起来,一看时间,他马上要迟到了。但这次妈妈和爸爸商量好了,他们谁都没帮忙,小刚只好自己胡乱把书本往书包里一塞,就狂奔着上学去了。可想而知,小刚最后迟到了,还没带家庭作业,让老师狠狠地训了一顿。从此以后,小刚动作快了许多,也不再睡懒觉了。

    可见,通过小小的惩罚,孩子就会尝到磨蹭给自己带来的害处,下次犯错的情况自然会逐渐减少。

    对孩子多鼓励和表扬

    鼓励和表扬是对待孩子最常用也非常有效的方法。当孩子在处理事务磨蹭、拖沓时,我们给予的不应该是批评和责骂,而应是更多的鼓励和表扬,在赋予孩子更多的自信心和希望的情况下,相信任何奇迹都有可能会发生。

    父母要经常对孩子说“你看你做得多快”,“做得真棒,加油啊”,“真好,现在用不着老提醒你了”,孩子便会受到正面的外部刺激。孩子为了不让父母失望,下次做事就会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快点儿。另外,为了使孩子更有动力,当他做事的速度比以前加快时,或者当他达到了大人的要求时,父母还可以适当地给予一些物质奖励,比如给孩子加一朵小红花,带孩子外出游玩,给孩子买他想要的玩具等。用鼓励和奖赏来“催”孩子做事,往往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

    让孩子学会做事细心

    “细心”的反面是粗心、马虎,这个毛病在孩子中是较普遍的,对孩子的影响也是较大的,就小处而言,生活中会丢三落四,学习上错误百出;从长远来说,会影响到事业的成功。纵观成人中的粗心者,多是从小养成的坏习惯。

    小海做事粗心、马虎的毛病怎么也改不了,从上小学开始,妈妈就跟在孩子后面叮嘱要细心、细心、再细心,可孩子粗心的毛病却越来越厉害了。无论是平时做作业还是大考、小考,孩子的作业及卷面正确率总是不高,不是少写个小数点,就是多写个零,不是看错了题,就是抄错了已知数。考试时,各门功课总会因粗心而失分,所以尽管孩子反应快、脑子灵活、接受能力强,可成绩总是不理想。

    而生活中的小海,做事马虎,经常丢三落四,时常忘记带笔记本或作业,妈妈说孩子的房间、书桌凌乱不堪,还不许妈妈收拾,常常为找东西而把房间翻得一片狼藉。为此,妈妈很是头疼。

    其实,孩子做事不细心的坏习惯不是一两天养成的。在很大程度上,孩子做事不细心和家庭教育也是密切相关的。由于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无序的家庭中,没有一定的作息时间,没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做事随心所欲,东西摆放杂乱无章,自然就很难养成细心的好习惯了。所以,从小培养孩子做事细心的习惯至关重要。

    帮助孩子克服粗心的毛病,是一件细致的、艰难的、经常反复的工作,只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相信孩子一定能够克服粗心的毛病!

    让孩子的生活有条理

    在生活中,尽量要求孩子做事讲条理。根据实践,很多粗心的孩子大多在生活中条理不清,比如做完作业,孩子不整理书包文具;衣服、鞋子乱堆一气等,做事没计划,就会养成粗心、马虎、无序的生活习惯。所以,建议家长们在家庭中为孩子创造有序的生活环境,培养孩子井井有条的生活习惯,慢慢地,孩子在学习上也会逐渐细心起来。

    从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做起

    孩子做事不细心,最根本原因是缺乏责任心所致。一个有很强责任心的人,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马虎、不可能粗心。所以要培养孩子做事细心的习惯,首先要从责任心的培养做起。有了责任心,他自然能够小心谨慎地对待每一件事情,从而避免马虎。

    家长应该从小让孩子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小的时候让他收拾好自己的玩具,大一点时帮着洗碗。让他负责扫地或者洗碗,这就是他的责任,干好了要给予鼓励或奖励,干不好就要求他重来一遍,直至干好为止。总之,让孩子对自己的事情负起责任来。这样,就能逐渐地培养起孩子的责任心,孩子在遇事时就不会敷衍了事。

    多给孩子正面的心理暗示

    如果孩子犯了一点错误,父母就简单归结为粗心、不用功,甚至小题大做批评一通,孩子就会形成一种意识,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粗心的孩子。相反,家长经常表扬孩子细心,那么,在孩子心里就有一种“我很细心”的心理暗示。如果我们努力去寻找孩子的细心点,并肯定他、鼓励他,孩子便会感觉自己真的很细心。同时让孩子看到细心的好处,从而让其产生克服粗心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孩子的细心点越来越多的时候,细心便成为了孩子的一种习惯。

    早起的鸟儿有食吃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俄国著名化学家门捷列夫也曾有言:“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既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一个天赋再高的人,不勤奋学习,努力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生活阅历,也会江郎才尽。“勤能补拙”、“笨鸟先飞”、“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等很多名言警句都说明了勤奋的重要性。许多有成就的人在总结自己成功经验的时候总是不忘强调勤奋的作用,勤奋与智慧是一对双胞胎,它们总是如影随形。

    李星学是我国知名的古植物学家和地层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曾在《自述》中写道:“我这个人其实并不聪明,学识也不在一般人之上,之所以大半生还能做些工作,多少是由于始终铭记着前辈教诲的这样一句话:勤奋的人虽然不一定都会成功,但成功的人没有一个不是勤奋的。我深深地感到:勤奋是做学问和立身之本。”

    李星学小时智力并不超常,上学又比一般人晚,初中时他的同班同学都要比他小两三岁,学习成绩却多在他之上。李星学初中时语文基础比较差,上高中时,他便下决心把语文成绩追上去。为了做到这一点,他除了课堂的正规学习和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外,还利用寒暑假大量阅读中外小说、古文,特别注意文章中的章法结构和对问题的分析与论证,他还持之以恒地写日记。由于他的勤奋努力,仅仅两年工夫,他的语文表达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语文成绩也后来居上,名列前茅。

    李星学高中毕业之际,正值“七七事变”。激于爱国热情,他参加了当时湖南省主席张治中领导的、以促进全民抗战为宗旨的“湖南省民众训练班”,在家乡农村干了半年宣传抗日、保家卫国的民训工作,学业有所荒疏,以至于在1938年参加的全国大学联合招生的统考中,名落孙山。他的一位中学老师却开导他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勤奋努力,总有成功之日。于是,李星学决定留在他长沙叔叔家里继续温习功课。为勉励自己,他把自己的卧室命名为“三三斋”,把条幅贴在门后。他所坚守的“三三”,第一个三是“三抓”:数理化抓基础;语文、英语抓训练;其他抓要点。第二个三是“三不”:不逛街、不会友、不贪睡。他就这样闭门苦读数月,后来在同济、金陵等大学的招生中,屡试不爽。

    李星学在《自述》中深有感慨地说:“如果当年学外语稍有犹豫,或缺乏持之以恒的勤奋精神,就不可能取得这点小小的成绩。”

    天才在于勤奋。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智商有高低,但只要勤奋,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勤奋是一种优秀的学习态度,也是一种认真的生活态度。从小教育孩子拥有勤奋好学的优良品质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

    多鼓励孩子参加劳动

    星期天的早晨,小华起床后,在客厅百无聊赖地看着电视。这时候,妈妈抱着一大堆衣服出来洗,走到小华身边,妈妈说:“小华,你也把你自己的衣服洗洗吧。”小华想了想,把一周积攒的所有脏衣服通通拿了出来,花了整整一上午把它们洗干净。

    中午吃饭的时候,妈妈问小华:“劳动的滋味怎么样?”小华眼珠一转,说:“挺好的!”妈妈笑了笑说:“那下午你就再干点活吧。”小华点了点头。下午,小华和妈妈一起把屋子彻彻底底地打扫了一遍,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从此,每到周末小华都会主动参加家务劳动。勤奋是一种优秀的习惯,它不仅表现在学习上,同样也体现在孩子的生活中。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多参加劳动,从劳动中锻炼孩子勤奋认真的性格品质。

    对孩子的勤奋努力表示赏识

    莉莉不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孩子,甚至比别的孩子还显得笨一点,别人学10分钟就会的东西,莉莉也许会花半个小时才明白。为此,他的父母曾为此非常担心,孩子以后会学习好吗?能跟上其他孩子的学习进度吗?莉莉上小学了,就当父母都认为莉莉不会有什么好成绩的时候,莉莉却带回了一张100分的试卷。这是一张数学测验的试卷,上面被老师画满了红色的勾勾。

    “这是你的卷子吗?”妈妈有些不相信,她吃惊地问莉莉。“当然是我的,不然还会是谁的啊!”莉莉自豪地对妈妈说。“莉莉真不错,告诉妈妈你是怎么考出这么好的成绩的?”妈妈问道。

    “老师讲课的时候我经常听不太懂,所以下课之后同学们都出去玩,我就把不懂的地方拿去问老师,老师再给我讲一遍,我就全懂了!做作业的时候如果有不会做的题,我就把老师讲的课再复习一遍,不会做的题也就会做了。所以考试的那些题目我都会做,就考了100分。”莉莉高兴地对妈妈说。听了莉莉的话,妈妈更自豪了,虽然自己的孩子算不上聪明,却如此好学和努力。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表扬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激励。当孩子表现出勤奋的行为时,父母可以抓住时机,给孩子以赞赏或认同,孩子自然会变得更加勤奋。

    做事有计划的孩子人人夸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者,计划也。古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计划的重要性,凡事只有做好了计划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否则就可能导致失败。

    有一项调查显示,在现实生活中,只有不到3%的成年人会一本正经地写出他们的计划,并在每天工作开始之前安排自己的计划。有那么一部分人,他们从小时候就开始计划起他们的人生了,在他们看来,要想获得成功似乎非常容易,只需要按部就班地进行就行了,他们所获得的成就足够令我们惊异,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最杰出的人。

    一项调查表明,凡是学习成绩落后的同学,大多在学习中缺乏计划的头脑,没有合理安排好时间,常常是一味地埋头苦干,结果付出也不少,但收效不好,事倍功半。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孩子学会做事有计划,即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有具体的时间规定,有准备,有措施,有安排,有步骤。

    孩子总有一天是要自立于社会、自立于人生的,如果能从小培养孩子的计划性,自己的生活自己安排,自己的人生目标自己定,这对于孩子今后生活的幸福和成功无疑是有巨大帮助的。

    让孩子做事有计划是每一位家长朋友的良好愿望,然而真正付诸行动却没那么简单。因为即使是大人也很难做到有计划地去做每一件事,更别说自制力相对来说还比较差的孩子。所以说,培养孩子做事有计划的习惯,既是培养孩子,同时也是在锻炼家长。家长应对孩子从小就用心进行培养。

    帮孩子建立目标

    有个名叫约翰·戈达德的美国人,在他15岁的时候,就把自己一生要做的事情列了一份清单,被他称作“我的生命清单”。在这份排列有序的清单中,他给自己列出了所要攻克的127个具体目标。比如,探索尼罗河、攀登喜马拉雅山、读完莎士比亚的著作、写一本书等。在44年后,他以超人的毅力和非凡的勇气,在与命运的艰苦抗争中,终于按计划,一步一步地实现了106个目标,成为一名卓有成就的电影制片人、作家和演说家。

    可见,计划与成功是分不开的,有了计划就有了行动的方向和准则,就能迈向成功的彼岸。

    设定目标是一个关于设定计划,遵循该计划取得一个个进步,最终到达成功彼岸的过程。一旦孩子学会如何去做,他们能利用这一工具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成功。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向孩子强调目标的重要性,并给孩子的各项行为制定一些目标。当然,这些目标的制定应该让孩子参与进来,与父母一起来制定目标。

    让孩子严格落实计划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向孩子强调计划的重要性,并给孩子的各项行为制定一些计划。计划制定后就不要轻易改变,关键是落实。要求孩子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并且长期坚持下去,要尽量讲清楚为什么这样做的道理,使孩子愿意遵守规范,乐于执行有关要求。长此以往,不仅能培养良好的做事习惯,还能培养孩子做事坚持到底的意志品质。

    小强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每周日,爸爸都会监督并帮助他制定出一周的计划。可是,计划制定出来之后,小强总是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落实。这让爸爸很是郁闷!

    爸爸决心帮孩子改正这一坏习惯。这天晚上,爸爸和小强进行了一次深刻的谈话,爸爸告诉他制定计划的目的就是落实计划,计划制定了没有落实,等于没有制定。如果这样的问题出现在工作上,是非常严重的失误。同时,爸爸还要求小强把计划进一步细化、量化,分解到每一天、每一个小时。在计划的时间内完成最好,如果不能完成,要有惩罚措施;如果提前完成,剩下的时间就可以自由支配,而且还有奖励。每天晚上,爸爸都要抽出时间对小强的计划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如果计划全部落实,就加以表扬,零用钱如数发放;如果有计划没有落实,扣发一天零用钱。

    爸爸说到做到,每天小强一放学,爸爸就拿出一天的计划表,逐项进行检查。没有落实的,除了扣零用钱之外,还责令在不影响当天计划落实的情况下把前一天未完成的补上。这样就要求小强做事情要努力一次就做好,不能应付了事。现在小强对于时间的安排越来越科学,学习和做事的效率也明显提高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监督,小强不能落实计划的坏毛病改掉了。以前,他做作业要做到夜里12点多,严格落实计划之后,不到10点就做完了,而且做得又快又好。通过严格落实计划,小强也增强了时间观念、任务感和责任感。

    教孩子做事有条理

    生活中,不少孩子总是丢三落四的,不是找不到作业本,就是丢了橡皮,打开他的书包,里面乱得好像垃圾桶;而且在功课上也常常碰到麻烦,不是忘记了老师布置的某些作业,就是做着做着又开了小差……可这不一定是孩子故意要犯错,很有可能是因为他的条理性还没有发展完善。所以,父母要教会孩子做事有条理性。

    有一位爸爸是这样教孩子有条理地做事的:

    这位爸爸是一位收藏爱好者,他发现自己的女儿做事非常没有条理,常常是乱放东西,用的时候又拼命地找。为了使女儿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这位爸爸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有一天,爸爸对女儿说:“一个人如果爱好收藏,他就会感到很快乐。”

    女儿有些怀疑地看着爸爸,说:“是吗?那应该收藏一些什么呢?”

    爸爸说:“什么都可以,比如你喜欢画画,那就可以收藏各种美术作品。”

    女儿说:“那很容易,我会收集好多好多画片的。”

    谁知,爸爸却说:“‘收’容易,‘藏’就不容易了。”

    女儿有些纳闷了:“怎么不容易?”

    爸爸说:“‘藏’就是会分门别类,就是要学会条理化。”

    然后,爸爸就给女儿介绍了国际上流行的一种藏书条理化的“资料十进分类法”。这个分类法就是把所有的资料由粗到细分成类、纲、项、目四个层次,每一层次以0到9为记号分成10等份。于是,全部资料便可分为10类、100纲、1000项、10000目。

    爸爸告诉女儿,“类”代表知识体系,“纲”代表专门知识,“项”代表专业,“目”代表形式。如知识可分成10类:A.哲学;B.历史;C.社会科学;D.自然科学;E.工程、技术;F.产业;G.艺术;H.语言学;Ⅰ.文学;J.总类(即不包含在以上九类之内者)……

    在爸爸的指导下,女儿把自己的图书分门别类地进行了整理,而且把经常要使用的书放在比较醒目的地方,把暂时不看的书放在其他地方。这样,她就做到心中有数,在寻找图书的时候非常方便。

    更重要的是,女儿在爸爸的指导下学会了做事有条理,她开始注重自己安排事情,比如,书包整理得非常有条理,语文课本、数学课本都是按顺序摆放的,只要把手伸进书包摸到第几本书就知道是什么,再也不用拼命翻书包了。

    培养孩子做事有条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要父母坚持要求,反复强化,不断激励并加以督促引导,就能使孩子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

    团结才有力量,让孩子习惯合作

    现代社会是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但是,在竞争的同时,更加要求合作,如果没有合作,任何事都将一事无成。然而,当今孩子的合作现状是不容乐观的。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被一家两代甚至是三代人宠着。过度的呵护与溺爱,让很多孩子做事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缺乏团结协作精神。这都是现在孩子心理品质上的弱点,而通过人际交往和孩子间的必要合作,则能够改变和矫治这种不良的心理品质。

    16岁的郑爽以优异的成绩升入省重点高中,开始了寄宿生活。可是开学不到一个月,他便向爸爸提出转学的想法。爸爸再三追问,可是他一脸不耐烦的表情,闭口不答。

    于是,爸爸去学校了解了一下情况。老师和爸爸反映,郑爽的学习成绩很好,但是凡事都太争强好胜,太以自我为中心。一次,郑爽和同学一起参加演讲比赛,获得了团体第二名,可是奖状只有一张,两人互相争夺。最后,郑爽一怒之下竟然把奖状撕了,说谁也别想要。平时,他和宿舍其他5个人相处也有很多小矛盾。久而久之,他不受同学欢迎,变成了“独行侠”。

    了解儿子的这些情况后,爸爸开展了一连串的行动,让他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周末,爸爸带郑爽参加了一次拓展训练营。活动期间,父子二人完成了一些只有靠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任务,活动也都很有意思,郑爽玩得很兴奋。当教练讲评每一次活动胜利的根源都在于彼此信任、支持、互助时,有了切身体验的郑爽频频点头。

    在回家的路上,爸爸还趁热打铁地聊起了篮球,说一个再棒的球员,如果没有人传球给他,也不能取胜。如果每个人都想当英雄,没有团队意识,那就绝没有球队的胜利。郑爽听了,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合作是一种孩子在未来适应社会、立足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学会合作对孩子的一生都有无穷益处。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分析家阿德勒认为:假使一个儿童未曾学会合作之道,他必定会走向孤僻之途,并产生牢固的自卑情绪,严重影响他一生的发展。所以父母要多引导孩子,帮助孩子树立合作意识。

    让孩子知道合作的重要性

    一位老师在讲授《竞争与合作》一课时,让孩子们做了一个游戏。老师在讲台上放了三个啤酒瓶,每个酒瓶里面放入两个比瓶口略小的玻璃球,这两个玻璃球都是用绳子拴住的。然后,老师请了六位同学进行游戏。六位同学分成三组,每两人为一组。他们每人抓住一条绳子,当老师喊开始的时候,每个人必须在三秒钟内以最快的速度将玻璃球拉出来。老师刚喊“开始”,三组同学都行动起来。但是,三组结果却是不一样的。第一组的两个同学都想自己先拉出玻璃球,两人都拼命拉绳子,结果,绳子被拉断了,两个玻璃球还是留在了酒瓶中。第二组的两个同学也想自己先拉出玻璃球,但是,他们不如第一组的同学那样使劲,结果,两人没有把玻璃球拉出来,却把酒瓶子拉起来了。第三组同学在规定的三秒钟内,一前一后地把两个玻璃球拉出了酒瓶。老师问他们为什么会成功,其中一位同学是这样说的:“我考虑到玻璃球的直径比瓶口只小一点点,如果两人同时拉起,必然会卡在瓶口而无法出来。所以我想让他先把玻璃球拉出来,然后我也就可以顺利地把玻璃球拉出来了。”这位同学深深地懂得合作的重要性。

    让孩子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有利于孩子养成一种协商合作的行为。家长必须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确立正确的合作意识,使他们懂得,每个人都是群体中的一员,是平等的,遇到矛盾或困难,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解决它、战胜它。

    让孩子学会欣赏他人

    只有能够真诚地欣赏他人的长处,孩子才能从内心深处真正愿意接受别人。只有相互认识到对方的长处,欣赏对方的长处,合作才会有真正的动力和基础。因此,父母要经常给孩子灌输这样一种思想: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任何人都要学会真诚地欣赏他人。当他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缺点,也都有优点时,他的心态就比较平和,不会刻意地挑别人的毛病,也不会拒不接受别人对自己的批评。

    父母可以通过故事并结合自己的言行让孩子逐渐地明白每个人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比如一本好的书就是由作者、画家和设计师通过合作之后的结晶。让孩子明白,不要妒忌或是轻视别人的长处,也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而是善于将彼此的长处互相利用,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实现双赢。

    父母要发扬榜样的作用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父母要善于与人合作,那么孩子就能够从父母的为人处事中学到与人相处的技能。如妈妈烧饭做菜,爸爸在旁帮着洗菜、拣菜;家里搞卫生妈妈拖地,爸爸在旁帮着整理;同事忙,孩子没人照看,父母帮同事带带孩子……这些生动而又直观的形象“教材”能在潜移默化中逐步移入孩子的精神世界,使他们在与人合作时,自觉地把父母的言行举止作为自己的榜样。

    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它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简单地说,创造力就是创新的能力。

    创造力是人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一种能力。一个孩子将来有多大成就,关键就看他的创造力如何。

    1994年,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等九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未来家庭娱乐产品概念设计大赛”,中国共有20所学校1300多名选手参赛,真可谓阵容强大、气势磅礴。然而,比赛结果却令人寒心,两个组的冠军、亚军、季军,中国孩子连边也没沾上,最后只获得一个带有鼓励性质的纪念奖。在国外选手那些想象大胆、构思独特的作品面前,中国孩子的作品显得那样苍白,缺乏独创性,这怎能不令中国的家长们感到震惊!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智慧的民族,中国孩子智商高,在各类知识性考试中往往是出类拔萃的,但中国孩子的思考力和创造力为什么不如人家呢?

    看看下面这个故事,你或许就会有一些启示。

    有一个5岁的小男孩,他常一个人在家玩耍。有一次,他看见一只台灯,觉得很好玩:为什么按一下就会亮?他想拆开来看看里面有什么,就趁妈妈不在时,偷偷地拿到墙角拆了起来。妈妈回来后,看到被孩子已拆得乱七八糟的台灯,十分生气,将小男孩狠狠地打了一顿。

    在生活中,这样的场景时有发生。父母心疼物品被孩子损坏这是正常心理,但这“打了一顿”所造成的后果是从此禁锢了孩子的好奇心,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这代价太大了!

    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育压制了孩子的创新能力培养。再让我们来看一看国外的教育方式。

    在美国的小学课堂里,正在上一节课《蚯蚓》,老师拿来一盆蚯蚓,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研究蚯蚓,请同学们自己上来,每人拿一条蚯蚓。”

    同学们都拿了一张纸,想把蚯蚓托回去,但是,不听话的蚯蚓纷纷从孩子的手中逃脱,有的爬到墙角,有的溜到椅子下面。于是课室里来了个“全场大搜捕”。

    这么乱,怎么上课?可是老师并不认为这样不好,他说:“如果上的是关于蚯蚓的课,同学们连捉蚯蚓都没有学会,那怎么能说是成功的课呢?”

    过了一会儿,同学们终于把蚯蚓都抓了回来,老师请他们研究一下蚯蚓,然后说出自己研究的结果。

    一个小孩站起来说:“它没有腿,可是会爬。”老师说:“对!”

    另一个孩子说:“那不是爬,是蠕动。”

    老师说:“对,你说得更准确。”

    又有同学说:“老师,我发现蚯蚓是由许多环组成的。”

    老师说:“好,你观察得很仔细。”

    又有一个说:“老师,我把蚯蚓放在嘴里尝了尝,发现它是咸的。”

    老师高兴地说:“你很勇敢,亲自尝了尝,我不如你。”

    孩子的独创精神,是多么的可贵!老师对他的赞赏,又将对他是多么大的支持!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能力创新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可见,从小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极为重要。孩子的思维由于没有多少条条框框的约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所以,它往往比成人的思维更丰富更大胆,这种思维发展下去,就会成为一种创造的力量。正如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所说:“儿童本性中潜藏着强烈的创造欲望,只要我们在教育中,注意诱导,并放手让儿童实践探索,就会培养出创造能力,使儿童最终成为出类拔萃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所以,家长应该对孩子具有创造力的思维加以保护、鼓励和推动,使孩子摆脱千篇一律的平庸,成为一个富有创造精神的人。

    创造力是孩子智慧的源泉,也是促进潜能发展的原动力,是将来孩子卓越发展的基础。有研究表明,人的创造能力的发展始于幼儿时代。每个幼儿都具有潜在的或正在萌发的创造能力,而这种创造能力对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是每一个家长应该思考的问题之一。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孩子获得知识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好奇、好问、探究、发现、创造往往都是密切相关的。许多发明和创造并不是事先预料到的,往往是在好奇心的推动下,经过创新性思维得出来的。

    爱迪生是一位闻名世界的伟大发明家,他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由于母亲的正确认识和引导。

    爱迪生从小是一个喜欢提问题的孩子,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有一次,母亲正在厨房忙着做饭,爱迪生急匆匆地跑来说:“妈妈,家里的母鸡为什么把鸡蛋放在屁股下面坐着啊?”母亲放下手中的活,笑着对他说:“傻孩子,它那是在孵小鸡呢!把蛋放在屁股下暖热后,就会有小鸡从里面爬出来。”小爱迪生听了,觉得真神奇。他认真想了一会儿,抬头问道:“只要蛋在屁股底下暖热后,小鸡就能出来?”“对啊,就是这样!”母亲微笑着点头。等到饭做好了,母亲忽然发现小爱迪生不见了,于是到处寻找,最后在库房里发现了他。原来爱迪生正学着母鸡的架势,把好多鸡蛋放在屁股底下蹲着呢。母亲很奇怪,问道:“孩子,你在干什么啊?”爱迪生说:“妈妈,你不知道吗?我在孵小鸡啊!”看着儿子一本正经的样子,母亲乐了。

    在学校,爱迪生总是向老师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例如,“二加二为什么等于四?”“太阳为什么在白天出来?”“月亮怎么会发光?”等等,这些看似简单却实则令人难以回答的问题,老师经常被他问得张口结舌,对他提出的问题很反感,并把他列为班里最差的学生,甚至说他脑子有问题。而对于爱迪生问的这些不着边际的问题,只有母亲愿意不厌其烦地给予解答。后来,由于爱迪生的考试成绩总是倒数第一,仅仅读了三个月的书,就被迫退学回家。从此以后,爱迪生的母亲就当起了儿子的家庭教师。

    母亲知道儿子爱思考,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于他提出的各种问题,她总是尽可能地回答,即使回答不出来,也想办法找到答案再告诉孩子。

    就这样,在这个不怕被问“为什么”的母亲的教育下,爱迪生虽然仅上过三个月的学,却成为了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孩子由于年龄小,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他们会以好奇的心态向父母提问,这些问题是孩子了解世界、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父母千万不要对孩子的问题置之不理,或是嫌弃孩子的提问过于荒诞而对他嘲笑或批评,否则,孩子会逐渐失去好奇和热情。所以,父母要珍视并且善于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正确激发和引导孩子的好奇心,为孩子提供安全的创造环境,点燃孩子学习新鲜事物的欲望。

    带孩子接触大自然

    印度诗人泰戈尔,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出生于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从小就讨厌去学校上学,凭借着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刻苦自学度过了少年时代,他丰富的历史、文学和科学知识都源自于父兄。

    在泰戈尔12岁那年,父亲决定带他去喜马拉雅山旅游,泰戈尔高兴得手舞足蹈。

    旅行开始了。他们到达的第一个地方是桑地尼克坦,那里有辽阔的原野,平坦的荒地,还有那错落有致的沟壑,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之下,仿佛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壮丽的景色深深地感染了泰戈尔,他有种无拘无束、心旷神怡的感觉,从空旷的大自然里感受到了自由遨游的乐趣。

    一路上,他们不断前行,向目的地——喜马拉雅山进发。父亲带着泰戈尔沿途游览了许多地方,还特地参观了阿默尔特萨尔的金庙,并与那里虔诚的信徒在一起,吟唱锡克人的颂神曲。

    在向海拔7000英尺的德尔豪杰峰攀登的途中,由于路途坎坷,他们有时步行、有时骑马、有时坐轿。山路两旁,棵棵松树秀颀挺拔,花儿开满了枝头,不时还有鸟语声声。这一切,对泰戈尔来说都是新奇的,就如同天堂一般,都是他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迷人景色。他那颗好奇和探索的童心完全陶醉在这山区的美景之中了。

    父亲在德尔豪杰峰早已购置了小屋,他们到达那里稍作休息后,便开始欣赏美丽的景色。每天清晨,当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父亲就带着泰戈尔到户外散步,回来后就在屋里教他学习英文,学完就到冰凉的水里沐浴,下午的时间仍是读书,还会讨论一些宗教及哲学问题。到了晚上,泰戈尔则是坐在星空下,听父亲讲天文知识,欣赏高山美丽迷人的夜色。就这样,父子俩在德尔豪杰峰度过了4个月的旅游生活。

    这次喜马拉雅山之旅,使泰戈尔心旷神怡,对旅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与喜马拉雅山结下了不解之缘,留给他许多终生难忘的美好记忆,他后来称喜马拉雅山是“蛰居在心灵上的情人”。许多年以后,泰戈尔怀着深深的眷恋,曾多次攀登喜马拉雅山。在他出版的一本名为《飞鹤》的诗集中,就真实地记录了他这些游览活动的感受。

    自然是智慧之源。如今,城市里的孩子被钢筋水泥、旧的思想观念隔断了与大自然的接触与联系,变得更孤独了,家长可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丰富孩子的生活,开阔孩子的视野。花鸟虫鱼、风雨云雪、山河湖泊……大自然中有许多神奇的现象、有趣的东西,它可以引起孩子们无穷的遐想,给以智慧的启迪,产生新的想法。那种只想把孩子关在家里,只想让孩子写字、画画、背诗的方法,只会把孩子培养成书呆子,绝不可能培养成有创新能力的人。

    鼓励孩子大胆想象

    在晚饭期间,一个小男孩不吃饭,用小勺在碗里划来划去,嘴里好像还在自己嘟囔着什么。妈妈轻轻走过去,做出饶有兴趣的样子问:“儿子,你在做什么?能告诉我吗?”孩子说:“这儿是长江,这儿是山。”妈妈看到,孩子碗里的饭被分成两部分,堆得高高的像两座山,而中间被挖出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沟。妈妈意识到这正是一种创造力的表现,立刻肯定了他丰富的想象,并给孩子讲关于长江的事情。

    创造离不开想象,孩子靠想象力开启幻想世界。只有在这种自由幻想世界里,创造性思维才会萌发。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进步的东西,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家长应尽量发觉孩子进行活动的想象能力,促发想象。比如,孩子一会儿把扫帚当马骑,一会儿把它当冲锋枪,一会儿又用它来堆雪人,其中有丰富的想象,有“发散思维”,发现了同一事物的不同用处,这就是创造性的表现。对于孩子富有想象力的图画、凭想象拼搭的东西、自编的故事等,都应该给予肯定和赞赏。

    对于孩子所表现出的、所谈论的理想和抱负,以及建立于幻想上的自我概念等,不要认为孩子荒唐、异想天开、不切实际或微不足道而对他们不屑一顾。家长要给予支持和指导,同时要耐心地帮助他们,使他们明白过多、过分夸大的表现是不正确的。引导他们从正确的思路上去想象、去创造,理想要与实际相接近,与实际生活相符。

    培养孩子的超强耐性

    忍耐力是孩子自我控制的表现之一,反映的是一个孩子在面临种种诱惑时,能否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控制自己的即时冲动,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瓦特·米伽尔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研究人员给一些4岁小孩子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可以吃糖,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则能吃两颗。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就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孩子却能等待对他们来说是无尽期的20分钟,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他们闭上眼睛不看糖,或头枕双臂、自言自语、唱歌,有的甚至睡着了,他们终于吃到了两颗糖。在美味的软糖面前,任何孩子都将经受考验。

    这个实验后来一直继续了下去,那些在他们几岁时就能等待吃两颗糖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仍能等待,而不急于求成;而那些急不可待、只吃了一颗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更容易有固执、优柔寡断和压抑等个性表现。

    当这些孩子长到上中学时,就会表现出某些明显的差异。对这些孩子的父母及教师的一次调查表明,那些在4岁时能以坚忍换得第二颗软糖的孩子常成为适应性较强、冒险精神较强、比较受人喜欢、比较自信、比较独立的少年;而那些在早年经不起软糖诱惑的孩子则更可能成为孤僻、易受挫、固执的少年,他们往往屈从于压力并逃避挑战。

    研究人员在十几年以后再考察当年那些孩子的表现,研究发现,那些能够为获得更多的软糖而等待得更久的孩子要比那些缺乏耐心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他们的学习成绩要更好一些。在后来的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发现有耐心的孩子在事业上的表现也较为出色。

    这个实验用于分析孩子承受延迟满足的能力,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忍耐力”——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实验证明,忍耐力强的孩子,未来更容易发展出较强的社会竞争力、较高的工作和学习效率;具有较强的自信心,能更好地应付生活中的挫折、压力和困难;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更能抵制住即刻满足的诱惑,而实现长远的、更有价值的目标。

    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少孩子常常缺乏忍耐力,他们在家里常常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自己需要什么就得马上得到。如果不能达到自己的要求就会大呼小叫,让所有人不得消停。这种情况如果得到不正确的引导教育,长大后就可能要承受“恶果”。例如,孩子容易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稍不如意就觉得无法忍受,不能够冷静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承受挫折,以至于影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琪琪是一个5岁的小女孩,一直被家人呵护在掌心里。这天,琪琪和妈妈路过商城的玩具柜台,琪琪看上了一个芭比娃娃,他立刻抱在怀里非要妈妈买给自己。因为家里已经有好几个芭比娃娃了,这个只是颜色不同而已,妈妈觉得没有买的必要。然而,琪琪却怎么也不肯走,她大声叫喊着:“我就要!不给我买的话就是坏妈妈!”妈妈拽着琪琪的胳膊想把她拉走,但琪琪却使劲朝反方向用力,最后干脆就势倒在了地上,又哭又闹起来。妈妈虽然心中满是恼怒,但架不住琪琪的折腾,忙把售货员叫过来开票,最终买下了芭比娃娃。此时,琪琪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抱着芭比娃娃欢快地向前跑去,妈妈无奈地叹了口气,一路小跑地跟在琪琪身后。

    显然,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对孩子是无益的,让孩子学会等待与延迟满足,才是一生幸福的基础。当然,延迟满足不是单纯地让孩子学会等待或压制欲望,而是一种克服当前困难、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需要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培养孩子的耐性,技巧就在于“延迟满足”,让孩子学会等待,学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帮助孩子提高自控能力,学会忍耐,坚持不懈地朝着目标努力。

    让孩子学会等待

    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问家长:“你知道用什么办法准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这个办法就是:百依百顺。”想要什么马上就能有什么,会使孩子变得越来越任性,越来越贪心。而一旦离开家庭走入社会,那种任性、暴躁、急功近利的性格一定会令他们饱受挫折和打击。而如果我们让孩子学会“等待”,孩子就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例如,对每次都把零花钱很快花光的孩子,家长可以说:“如果你能忍住一星期不花零花钱,下周可以加倍给你,你可以攒起来买你需要的大东西了。”这样一来,孩子就学会了等待,学会了忍耐,克制了自己花钱的冲动。再如,一桌晚餐摆放在桌上,孩子的爸爸还没有回来,宝宝就嚷着要吃,家长不要立即满足他。我们可以这样对孩子说:“爸爸的肚子也很饿呀!可还在辛苦地工作。我们等爸爸回来,一家人在一起吃饭,那该多幸福呀!”在这等待的过程中,孩子忍住自己的饥饿,期盼着爸爸的回来,既是对孩子忍耐力的考验,也是教育孩子学会分享、关爱他人的佳机。

    对孩子进行及时表扬和鼓励

    让孩子愉快地接受延迟满足,离不开一定的表扬和奖励。当孩子努力按照成人的要求“刷新”自己的纪录时,父母一定要肯定孩子,给予一些小奖励,从而让他们获得坚持的动力。当他们得到表扬或者奖励时,就会觉得自己的努力是没有白费的,是值得的。孩子每次获得“奖励”的过程就是一种等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