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不凶不吼教出好孩子-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和他交流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孩子的内心世界是父母最容易忽略也最难以接近的,而只有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才能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才能知道他们喜欢什么、厌恶什么,哪些地方是他们的不足之处,哪些地方又是他们的优势所在,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及时的帮助和相应的指导,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

    站在孩子的高度考虑问题

    在教育孩子时,父母最不容易做到的,就是站在孩子角度看待和处理孩子遇到的问题,而这一点恰恰是教育孩子的一个基本原则。美国教育家塞勒·赛维若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个人观察、认识问题,都会有自己的视角和立足点。身份、地位不同,所得出的结论就不同。父母与子女间的年龄悬殊、身份各异是影响相互沟通的重要原因。若父母能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一切将迎刃而解。”

    的确如此,对于父母来说,要想逾越和孩子之间的鸿沟就必须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全面而准确地透视孩子的内心世界。有这样两个小故事:

    年轻的妈妈很喜欢带着自己的女儿去商场购物,可是女儿大多数时候不愿意跟妈妈去,妈妈觉得很奇怪,商场里目不暇接丰富多彩的东西那么多,女儿为什么不喜欢呢?直到有一次女儿的鞋带开了,妈妈蹲下身子为孩子系鞋带,突然看到一种想象不到的可怕景象:眼前晃动着的全是腿和胳膊。于是,她抱起孩子,快步走出商店。从此,即使是必须带孩子去商场的时候,她也是把孩子扛在肩上。母亲学会了“蹲下身来看看孩子的世界”,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一切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有个幼儿园老师要求小朋友画自己妈妈的脸,绝大部分小朋友都把自己的妈妈画得特别漂亮特别完整,却有一个小女孩只画了一条弯弯的线。老师觉得非常奇怪,便告诉了她的妈妈。她的妈妈也觉得很疑惑,便问小女孩,可小女孩坚持说她画的妈妈就是这样的,她妈妈心里非常不解,以为这个孩子智力有什么问题。直到有一天,她蹲下来帮女儿系鞋带的时候,抬头看女儿才恍然大悟,原来每次女儿抬起头看到她的时候,最容易看到的是她的下巴,所以那一道弯弯的线就是她的下巴。其实这个孩子画出来的是最真实的,而这个困惑只有当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时才能找到它的答案。

    的确,孩子的眼光和成人的眼光确实不同,做父母的常常忽视这一点。父母多习惯于用成人的眼光看待事物,而涉世未深的孩子却会用审美的态度和一颗童心去感知世界,如果父母想要理解孩子,就要不带成见地去观察和表现生活,用心体会孩子眼中的一切,这样才能正确地引导孩子。所以,父母只有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才会看到很多成人看不到的东西。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可以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与孩子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拉近亲子之间的距离。

    期末考试结束了,李丽取得了全班第一的好成绩,她回家后把这个喜讯告诉了妈妈。偏偏这天妈妈正为工作上的事情烦恼,又在厨房忙着做饭,所以根本没有心情分享女儿的喜讯,而是说:“去去去,一边待着去,别来烦我!”

    听了妈妈的话,李丽的心情糟糕透了,她默默地走进自己的房间。

    爸爸下班回来后,看到女儿闷闷不乐,就问:“怎么啦,我的小公主。”

    李丽将事情的原委告诉了爸爸。爸爸拉着她的小手,说:“你妈妈真是太不像话了,工作不顺心很正常嘛,干吗要对我们的女儿乱发脾气,咱们也不理她……”

    爸爸还想说什么,这时女儿答话了:“爸爸,我知道妈妈心情不好,她也是在为咱们的生活着想。”

    爸爸听了这话,开心地笑着说:“女儿真懂事。其实妈妈挺不容易的,咱们是不是该让她三分?”女儿点点头。

    爸爸接着说:“她是你妈妈,长你一辈,你是不是应该尊她三分?”女儿再一次点头。

    爸爸又说:“她一直为咱们全家做饭、洗衣服,可辛苦了,是不是该敬她三分?”女儿再一次点头。

    说到这里,爸爸看着女儿:“如果妈妈向你道歉,你是不是能原谅她呢?”这时在门外站了很久的妈妈进来了,她诚恳地向孩子说了一声“对不起”。

    事例中的这位爸爸是睿智的,他从女儿的角度出发,考虑到女儿的感受,自然与女儿的沟通就比较顺利了。

    生活中,有些父母抱怨无法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其实主要原因是父母没有学会换位思考,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待问题。比如上例中,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时,母亲如果能与孩子一起高兴,给予孩子表扬和鼓励,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母女之间的沟通就会比较顺利,这不但能密切母女关系,还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使孩子更加努力。

    站在孩子的角度,是对孩子的尊重,是有效沟通的一种重要技巧。父母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学会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和所盼,才会赢得孩子的信赖,成功实现亲子间的沟通和交流。

    放弃对孩子的偏见

    生活中,有些父母往往会给自己的孩子贴上“标签”。如“笨孩子”、“差生”等,这是一种对孩子的偏见,是非常有害的,违背了孩子纯真的天性和发展规律。

    曾经有位平时学习不好的学生有一段时间学习特别刻苦,在期末考试时成绩特别突出。知道考试成绩后,孩子父母却说:“成绩是不错,作弊了吗?”

    显然,这个孩子的父母平时对孩子已经有了“孩子成绩差”这样一种偏见,在孩子进步后还是以原来的标准去评价孩子,对孩子造成偏见、成见的错误认识,既伤害了孩子的自尊,也影响了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所以,父母应该学会放下对孩子的偏见,对待孩子要时刻提醒自己重新认识,不轻易作出判断下结论,试着用“孩子世界”的眼光来了解和认识孩子。

    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有一个女孩,长相漂亮、身材苗条,而且特别喜欢舞蹈,业余时间报名参加了舞蹈班。可他的父母坚决反对。他们未经孩子同意,在校外给孩子报了英语班、数学班,还不辞辛苦地每天接送孩子。但孩子对这些都不感兴趣,为逃避上课经常撒谎,放学不回家,结果一个学期结束什么也没学会,这对夫妻十分伤心。

    生活中,这种现象常常发生。父母出于自己的主观愿望,把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强加给孩子。这样的做法是不正确的,不仅事倍功半,还会导致孩子的抵触情绪,伤害亲子之间的感情。

    父母在引导孩子的兴趣与发展方向时,要懂得一些孩子的心理,不要干涉太多或表现得过于热衷和偏执,不要使孩子感到来自父母的强迫,从而产生抵触情绪。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孩子的特点和兴趣,结合孩子的实际,找到适合孩子成长成才的路。

    蹲下身子与孩子说话

    人与人之间经常需要思想上、感情上的平等交流,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即使是刚刚学步的孩子,也都有这种渴求。要做到平等地对待孩子,家长首先就要抛弃那种居高临下与孩子谈话的姿态,蹲下身子,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

    一个3岁的小女孩很愿意与隔壁的叔叔交朋友,心里话都愿意跟他讲,而不愿与自己的父亲讲,原因在于,这位叔叔跟她讲话时是蹲着的,与她一样高,她觉得自己受到了对方的尊重,他们的关系是平等的。而爸爸跟她讲话时,总是居高临下的,无论是站着、坐着都比她高。

    家长与孩子谈话时总是居高临下,孩子就会有一种压迫感,有心里话就不愿意跟家长讲。家长如果能蹲下来,与孩子处在同一视平线上,不仅一下拉近了与孩子的距离,而且使孩子体验到被重视的感觉,他们的心里话又怎能不愿意向家长倾诉呢?

    注意倾听孩子的心声

    在人际交往中,有一种特别受大家欢迎的人,他们在听对方谈话时,无论对方的地位怎样,总是细心并且专注地倾听,说者自然也就感觉畅快淋漓,受到重视。同样的道理,如果你能够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你也会是受孩子欢迎的家长。

    教育家周弘曾说过:“要想和孩子沟通,就必须学会倾听。倾听是和孩子有效沟通的前提。不会或者不知道倾听,也就不知道孩子究竟在想什么,连孩子想什么都不知道,何谈沟通?”可见,倾听是做好亲子沟通的第一步。

    一个美国孩子常常想和父母说说他自己的想法,可是父母太忙,总是没有时间倾听他的诉说,所以,他给父母写了这样一封的信:

    “我的手很小,无论做什么事,请不要要求我十全十美。我的脚很短,请慢些走,以便我能跟得上您。

    我的眼睛不像您那样见过世面,请让我自己慢慢观察一切事物,并希望您不要过多地对我加以限制。

    家务事是繁多的,而我的童年是短暂的,请花些时间给我讲一点世界上的奇闻,不要只把我当成取乐的玩具。

    我的感情是脆弱的,请对我的反应敏感些,不要整天责骂不休。对待我应像对待您自己一样。

    我需要您不断地鼓励,不要经常严厉地批评、威吓我。您可以批评我做错的事情,但不要责骂我本人。

    请给我一些自由,让我自己决定一些事情,允许我不成功,以便我从不成功中吸取教训,总有一天,我会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道路。”

    看来,孩子也是渴望倾诉的,他们需要有人倾听他们的心声。对孩子来说,随时有人倾听自己、关注自己,这是一种心理上最大的支持;把自己心中的烦恼表达出来并且确知不会得到嘲笑,这更是对问题的一种再认识。孩子心中的烦恼就像一场暴雨后的水库,父母的倾听就像是打开了一道闸门,让孩子心中的洪水缓缓流进父母那宽阔的胸膛。

    孙伟的母亲最近声带发炎,疼得要命,医生嘱咐她一周内不要讲话,这可憋坏了平时爱说话的她。但是,母亲发现,这段时间,自己跟儿子的关系却奇迹般地融洽了起来。

    看过医生的当天,孙伟回家一进门:“妈妈,我再也不想去幼儿园了,老师笑话我!”

    如果平时听到儿子这么说,母亲肯定先怪罪孩子调皮,声音比儿子的还大。但是由于不能说话,她只好忍住了,什么都没有讲。

    气呼呼的儿子来到母亲的身边,伤心地哭了起来:“妈妈,今天老师让我们装玩具,我把小马的耳朵给小驴安上了,老师就笑话我,小朋友们也都笑我。”

    母亲依然没有说话,而是把伤心的儿子搂在了怀里。儿子沉默了几分钟,从母亲怀里站了起来,平静地说:“妈妈,我去玩了,我没事了。”然后就高高兴兴地走了。

    这次声带发炎,无意中让孙伟的母亲体会到了倾听对于和谐母子关系的奇妙功用。

    生活中,不少父母遇到孩子不听话时大都会摇头大吐苦水:孩子到底在想些什么?他为什么不肯告诉我?其实,想要打开孩子的心门,探究孩子的内心世界,父母必须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德国教育家老卡尔·威特说过:“我在教育卡尔的过程中,渐渐掌握了一些与孩子进行沟通的经验,其中之一我称为‘倾听的艺术’。”人的思想往往需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如果你不愿意倾听孩子的心声,你怎么可能全面地了解孩子呢,不了解孩子,与孩子沟通时就会更显得费劲。所以,只有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才能捕捉到有效信息,找准教育的切入点。

    老师发现天天最近变了,以前活泼开朗、上课积极发言的他,现在变得沉默寡言,总是一个人发呆,学习成绩也下降了。老师经过细心的了解,才知道了天天不爱说话的原因。天天以前每天放学回家后,都会把学校发生的趣事说给父母听,可天天的爸爸是个对孩子要求非常严格的人,他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天天身上,希望天天将来能考上大学、出人头地,因此,对天天的学习抓得特别紧。他觉得天天说这些话都没用,简直是浪费时间,因此每当天天兴高采烈地说话时,爸爸总是会打断他:“整天只会说这些废话,一点用也没有,你把这心思放在学习上多好,快去做作业!”有一次,天天说起班里发生的一件事,正说得兴高采烈时,爸爸说:“说了你多少次了,让你别说这些废话,你还说,再记不住,看我不打你!”吓得天天一个字也不敢说,赶紧回到自己房间里去了。慢慢地,天天在家里话越来越少了,每天放学后他就只好闷在自己的房间里。

    作为孩子的父母,只有认真倾听对孩子的诉说,才能产生交流中的互动。否则,没等孩子说完两句话,就不耐烦了,那就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因此,作为一个称职的家长应该学会倾听、乐于倾听,才能真正做到从孩子的倾诉中真切地感受和把握孩子的喜怒哀乐,真正了解孩子,才能有效地用父母的体贴去化解孩子的烦恼,营造出充满爱意的温馨家庭环境。

    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父母们都应学会倾听,倾听他们的话语,倾听他们的心声,倾听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梦想。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走入孩子的心灵深处。如何做好这门学问,有以下几个原则:

    对孩子的诉说表现出极大的耐心

    不要因孩子话语过长而感到厌烦,父母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耐心倾听孩子把话讲完。特别是孩子发表见解或有火气的时候,更要耐心倾听,给孩子提供表达情感的机会,从而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对孩子的谈话表现出兴趣

    假如你对孩子以及孩子的谈话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时,你和孩子之间不但打开了通路,而且会使他们感到自己是重要的。如果孩子察觉到你对他的谈话没有兴趣,他便很难有兴趣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着你。所以,在倾听孩子说话时,应集中精力、端正态度、全神贯注,尽量注视着孩子的眼睛,不要做看手表、抠耳朵、打哈欠等影响孩子情绪的动作,让孩子觉得你心不在焉。

    不要打断孩子的倾诉

    在倾听的过程中,父母应保持心平气和,不要感情用事。避免打断孩子的话,即使开头的几句话对你来说毫无意义也不要打断。要沉住气,开始时不要问一些相关细节,即使这些问题可以显示你的兴趣,因为这样可能岔开孩子的思路,尤其是如果孩子想说的是不太好表达的内容。

    赞赏会让你的孩子更优秀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一次心理测验:

    把孩子分成甲、乙两个组,分别考他们同样的问题。过了三天,再度去那所学校,告诉甲组同学:“上一次的考试成绩非常好,今天再考一次,你们千万不能输给上一次,好好写吧!”又对乙组的同学说:“你们上一次的成绩很差!这怎么行呢?这次必须反败为胜才行!”结果,原本成绩相当的两组,得到肯定和夸奖的一组,第二次测试成绩很好;责骂后再考的那一组,成绩很不理想。

    这个测验告诉我们:赏识引向成功,责骂导致失败。作为一种心理需求和渴望,人人都希望听到善言和表扬,可以说,不断进行正面激励是一个人成长中的动力源。对于孩子也是如此,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这就是“赏识”——欣赏肯定。而赏识一旦被家长正确运用,它的魅力是无穷的,会成为孩子不断追求成功的“金钥匙”。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要赏识孩子。”所有孩子心灵深处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赏识孩子,就要不断发掘孩子的优点,不断给孩子鼓励,从而逐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

    一个10岁的男孩在一家工厂做工。他一直想当一名歌星,但是,他的第一位老师却说:“你五音不全,不能唱歌。你的歌声简直就像是风在吹百叶窗。”回到家里后,他很伤心,并向他的母亲——一位贫穷的农妇哭诉这一切。

    母亲用手搂着他,轻轻地说:“孩子,其实你很有音乐才能。听一听吧,你今天唱歌时比昨天乐感好多了,妈妈相信你会成为一个出色的歌唱家的!”听了这些话,孩子的心情好多了。后来,这个孩子成了那个时代著名的歌剧演唱家。他的名字叫恩瑞哥·卡罗素。

    卡罗素回忆自己的成功之路时这样说:“是母亲那句肯定的话,让我有了今天的成绩。”

    由此可见,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孩子从父母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满意的点头、会意的微笑、热烈的掌声中得到肯定,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曾有这样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讲的是一位母亲参加三次家长会后对孩子的教育:

    一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对这位家长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三分钟都坐不住。”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妈妈,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妈妈鼻子一酸,差点掉下泪来。她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到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别的家长都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饭,而且没让妈妈喂。

    在第二次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学生,你儿子排在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你最好能带她到医院查一查。”回去的路上,妈妈流下了眼泪。回到家,看到儿子惶恐的眼睛,她又振作精神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你并不是一个笨孩子,只要再细心点,一定会超过你的同桌。”说这些话的时候,她发现儿子的眼光一下子充满了光亮,发愁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了。第二天上学,儿子比平时去得都要早。

    第三次是初中毕业班家长会,老师没有在差生的名单里提到她的儿子,到家长会结束也没有提到她儿子的名字,她有点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母亲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当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份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他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她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用赏识教育代替惩罚教育,她成功了。

    赏识是教育的真谛,能够带给孩子无限的信心和动力,让孩子不断地前进。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孩子需要激励,就如植物需要浇水一样。离开激励,孩子就不能生存。”学会赏识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位家长都要仔细地研究与思考鼓励孩子的策略,并养成赏识孩子的习惯。

    发自内心地欣赏孩子

    捕捉赏识孩子的每一个时机,用恰当的语言和方式表现你对孩子的赏识,是每一位“望子成龙”的家长的必修课。

    爱因斯坦小时候并不是一个天资聪颖的孩子。已满四岁的爱因斯坦还不会说话,很多人都怀疑他是个“低能儿”。但是,担任电机工程师的父亲,却对小爱因斯坦非常有信心。他为儿子买来积木,教他搭房子。小爱因斯坦每搭了一层,父亲便表扬和鼓励一次。上学后,爱因斯坦仍然显得很平庸,老师曾向他父亲断言说:“你的儿子将一事无成。”大家的讽刺和讥笑,让爱因斯坦灰心丧气,他甚至不愿意去学校,害怕见到老师和同学。但是父亲鼓励他:“别人会做的,你虽然做得一般,却并不比他们差多少,但是你会做的事情,他们却一点都不会做。你表现的没有他们好,是因为你的思维和他们不一样,我相信你一定会在某一方面比任何人都做得好。”父亲的鼓励,使爱因斯坦振作了起来。

    爱因斯坦的母亲贤惠能干,文化修养极高,她对小爱因斯坦也百般鼓励。有一次母亲带他到郊外去游玩,别的孩子,有的游泳,有的爬山,玩得不亦乐乎,只有爱因斯坦一个人默默地坐在河边,静静地凝视着湖面。当亲友们对爱因斯坦母亲问道:“您的孩子为什么总是一个人对着湖面发呆?是不是神经有毛病?还是趁早带他去医院看看吧?”她十分自信地对他们讲:“我的小爱因斯坦没有任何毛病,你们不了解,他不是在发呆,而是在沉思。他将来一定是位了不起的人。”

    后来,爱因斯坦成为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人们称他为20世纪的哥白尼和牛顿,并于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判断一个孩子的好坏,不能只是片面地取一个方面。作为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与众不同的地方,要从内心深处相信孩子是优秀的,让孩子在你的赏识中发挥长处。

    表扬孩子要具体

    莉莉是个聪明的孩子,从小就表现出惊人的绘画天赋。妈妈也总不忘对孩子的画大加赞赏。一句“太棒了”常常让莉莉心花怒放。在妈妈的赞赏声中,莉莉如妈妈所期望的一样,她的绘画天赋也逐渐得到了更好地发挥。

    时间久了,莉莉对那句“太棒了”已经不是那么激动了,因为她不知道自己的画到底哪里棒,哪里还有欠缺。莉莉的绘画天赋似乎慢慢转入停滞阶段,而妈妈似乎也发现了这一点,但她还是言不由衷地夸奖:“太棒了!”

    终于有一天,莉莉在妈妈夸奖完之后,扔下了画笔,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妈妈很是诧异:“莉莉你怎么了,不愿意画了吗?”

    “不,妈妈。我只是不清楚我的画到底好在哪里,而你只是告诉我‘太棒了’。难道你就不能告诉我我的画好在哪里吗?”莉莉委屈地答道。

    妈妈哑然。此时她才发现“太棒了”几乎成了自己表扬孩子的口头禅。

    莉莉的妈妈知道用赏识法来教育孩子,这一点是值得认可的,但赏识教育要具体而深入,不要泛泛地夸孩子的优点,父母对孩子的夸奖应该是经过认真品味后的真正欣赏。

    在赏识孩子时,应该对孩子的优点和进步的具体细节给予肯定,使孩子明白自己“好”在哪里,这样效果会更好。比如“你很会思考”,“你对某件事情有你自己的看法真的不错”,“你的数学成绩比以前有进步”等,而不总是简单而笼统地夸奖“好”、“不错”、“真棒”,否则,孩子不能从内心得到肯定,当然就可能对你所谓的赏识无动于衷了。

    对孩子的进步要及时肯定

    某小学的校长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期末考试之后,他分别在不同时间内对两个班级考试成绩差不多的两组孩子做出评价。

    对第一组孩子,校长在考试成绩出来的当天就表扬了他们:“成绩真不错,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继续努力吧。”

    对第二组孩子,校长一直等到下一个学期开始之后,才对他们说:“你们上学期考试成绩不错!”

    一个学期以后,第一组孩子因为受到了校长及时的赞扬和鼓励,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一致认为是校长的赞扬让自己对学习充满了信心,学习劲头也更足了。而第二组孩子的学习成绩却没有明显进步。虽然校长赞扬了他们,但时间已经相隔太久,所以他们根本没有察觉到这种表扬,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没有太大的变化。

    这个实验证明,及时赏识和赞扬孩子,比事后再给予赞扬所起到的作用要大得多。所以,孩子有了进步,最好当时当地给予夸奖和鼓励,这样孩子的成就感和荣誉心就会得到最大的满足,进而会把后面的事情做得更好,否则,时过境迁,已经没有了当时的氛围,你再去夸奖他,会使夸奖的作用大大降低。

    不要拿自己家的孩子跟别人家的比较

    8岁的嘉嘉和10岁的姐姐妞妞一起从学校回到家。嘉嘉很快就走到自己的房间,可妞妞却跑到妈妈那里说:“看,我又得了100分。”妈妈看着成绩单,非常满意,夸奖了妞妞一番。“嘉嘉在什么地方?我想看看她的成绩单。她考得一定很差吧?”这时嘉嘉正准备去玩,妈妈就叫住了她,让她把成绩单拿来看看。果然,嘉嘉的成绩很不理想,妈妈非常生气地大声说道:“你为什么不能像你姐姐一样?就是因为你太不用功,不许出去玩,回自己的房间去!”嘉嘉非常沮丧地走回到自己的房间。她受了妈妈的一顿斥责,感到自己很没有面子。

    在家庭教育中,上述这种现象屡见不鲜。不少父母拿自己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他们认为,通过比较可以激发孩子更大的潜力,其实这种教育方式是错误的。在把孩子和别人比较的时候,孩子不一定会产生竞争心理,反而会有失败感和羞愧心。因为失败感,孩子会失去自信。这不但会影响亲子关系,还会使孩子在生活中处处碰壁。

    王凯是一名勤奋好学的孩子,在班级的成绩属于中上等,这次期末考试有五门是90分以上,两门是80多分,对比期中考试有了明显进步。可当他高兴地向父母报告成绩时,本想能得到父母的表扬,结果却被爸爸训了一顿:“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哪有你这么好的条件?我们辛辛苦苦拼命工作,省吃俭用,都是为了谁?还不是指望你学习好,将来有个出息。你看看人家邻居李铭,比你还小一岁,门门功课都95分以上,你怎么就不向他学习学习争口气?你真让我们失望!”这下惹怒了王凯:“又来了!我就没有让你们满意的时候?你们啥时候说过我好?反倒经常把李铭挂在嘴边!你们认为他好,就认他当儿子好了。”

    生活中,很多父母都爱拿别人家的孩子来比较,目的是为了给自己家的孩子一个奋斗和努力的目标,但事实上,这样做不仅难以起到激励的作用,还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因此,孩子出了问题或学习成绩差,应该从孩子实际的基础出发,寻找原因与差距,而不是拿孩子与别人比。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两个孩子是完全一样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相应的优点和缺点,能力和特长也各不相同。因此,盲目地与别的孩子比较是不切实际的。

    有一对邻居,两家各有一个同龄的儿子,从小一起玩耍,非常要好。打从两位小朋友还在幼儿园的时候,他们的母亲就已经开始激烈竞争到底是谁的孩子更聪明,对于每一次考试结果,两个母亲都要比较到底是谁的孩子成绩更好。长久下来让两个小孩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紧张,终于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两位小朋友再也无法忍受每天都那么紧张日子,他们开始一起逃课,跑到游戏厅去打发时光,两个孩子的成绩都一落千丈。好在经过这个教训之后,两位母亲及时醒悟,如今她们不再严格要求孩子们考试的分数,只希望他们能够正常地接受教育。

    可见,过多的比较只会给孩子蒙上心灵的阴影,带给孩子沉重的心理负担,从而失去兴趣和自信这原始的潜动力。

    印度的一位思想大师说过:“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用去看,不要比较。”作为父母,切记不要将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去比较。每一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个性,每一个孩子也都应该在他自己实际的基础上发展,而不是做别的孩子的复制品。

    尊重孩子的小隐私

    隐私,是每个人藏在心里,不愿意告诉他人的秘密。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隐私,孩子也不例外。我们都知道,个人隐私应得到尊重,法律也规定保护个人隐私不受侵犯,这便是隐私权。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却把孩子当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随便干涉孩子的隐私:偷看日记、私拆信件、监听电话、暗中跟踪……凡此种种,都让孩子感到很难堪。

    有一位上初中二年级的女学生,经常喜欢写日记。她喜欢把日记本放在抽屉里,可是最近她发现母亲动过她的日记本,这让她感觉很生气。于是她想了一个办法,她在抽屉最上边放了一张白纸,纸上放五根头发丝。第二天,她发现头发丝没有了,显然抽屉被动过。第二天,她放了一张纸条,上边写道:“请尊重我的隐私。”结果,还是有人动她的抽屉。第三天,她在上边写道:“不尊重别人隐私的人也不配得到别人的尊重!”这下可了不得了,母亲不再偷看,而是当着这个孩子的面打开抽屉去看她的日记,并说:“小毛孩子,还和我们谈什么隐私。”这位女学生怒气冲冲地顶撞母亲道:“你侵犯了我的隐私权!”母亲听了淡淡一笑:“在家里你是我的女儿,我是你妈,我有权力看你的日记和信件。”

    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后会强烈感觉到自己的独立性,想拥有自己的隐私,也渴望被尊重。这是孩子独立意识和自尊意识的一种体现。父母对此应该予以尊重,千万不能因为子女不再像以往那样和自己说心里话、有事瞒着自己而心急、焦虑,更不要采取“偷看”之类的方法。殊不知这种做法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造成孩子沉重的精神压力,甚至产生敌意和反抗,导致父母与孩子关系恶化。

    赵凯是一名初中生,一回家就喜欢关上门。爸爸觉得很奇怪,不知道孩子在里面干什么。他总喜欢没事推门进去看看,赵凯对爸爸的行为很反感。有一天,他对爸爸说:“以后进来能不能敲一下门啊?”

    爸爸一听就生气,说:“我是你爸爸,你有什么要隐瞒的,进儿子的房间还要敲门,真是白养你了。”赵凯也很生气,说:“我就不能有一点儿自己的隐私吗?你太不尊重我了。”爸爸一听,就更生气了,说:“什么隐私,我是你爸爸,你以后别想跟我谈隐私。”

    有些父母通常没有“孩子也有隐私”的观念,觉得孩子有秘密就是有“隐瞒”,是对父母不信任,是最不能容忍的。他们没有意识到孩子正在长大,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人格和自己的隐私,随意闯入孩子的“隐秘世界”,采取粗暴干涉的强制手段,这样只能适得其反。

    每个人都会有隐私,孩子有隐私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孩子是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有属于自己的隐私权。让孩子拥有隐私,尊重孩子的“隐私世界”,是对孩子人格的保护,父母也会因此而赢得孩子的敬重和爱戴,所以家长对孩子的隐私应持有正确的态度。

    王雅丽是一名初中生,平日里养成了写日记的好习惯。一天,她正在房间里写日记,听到有人敲门,“是谁?”

    “是妈妈,我可以进来吗?”“请进!”王雅丽一边答应,一边把日记本合起来。

    原来妈妈是给她送牛奶来了。“又在写日记啊?”妈妈问道。

    “是啊,你可不能偷看哦!”王雅丽娇嗔地“警告”妈妈。

    “好,妈妈不看。其实妈妈小时候也像你一样,不光要写日记,还要拿个小锁把日记本锁住,生怕别人偷看了我的日记。”妈妈一边抚摸着王雅丽的头发,一边说道。

    “那有人偷看过你的日记吗?”王雅丽好奇地问妈妈。

    “没有,他们看我日记上有锁,就知道我不希望别人看我的日记,也就不看了。想想那时候挺好玩的,一把小锁,仿佛锁住了自己的快乐,呵呵。”妈妈笑着对王雅丽说。

    “我的日记里也有好多快乐。”王雅丽对妈妈说。

    “我知道,其实妈妈很希望能分享你的快乐,也包括忧愁。不过妈妈会尊重你的意愿,不会偷看你的日记的!”妈妈真诚地说。

    “既然妈妈这么说,我倒愿意和你一起分享我的日记了。”

    就这样,妈妈既尊重了女儿的意愿和隐私,又得到了女儿的信任和爱。

    由此可见,尊重孩子的隐私,留给孩子一片属于他们自己的天地,与孩子坦诚相待,才能更好地建立起和谐的亲子关系。所以,当你用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去尊重孩子,孩子也同样会尊重你,从而把你当成他的好朋友。当他们遇到什么事情或者心中有秘密的时候,才有可能主动向你谈起。请记住,你越尊重孩子的隐私,你与孩子的距离也就越近。

    争取孩子对家长的信任

    隐私是可以转化的,前提条件是信任。对于孩子的一些事情,当孩子不信任你时是隐私,信任你了可以不是隐私。家长只有通过关怀、尊重等方式赢得孩子的信任,孩子才会自觉自愿地和你谈他的隐私,分享他的成长,所以,家长要争取孩子的信任。

    不用隐私要挟孩子就范

    有些父母发现了孩子的隐私,会用它作为要挟,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这种行为无法赢得孩子的尊重,孩子最痛恨被人用隐私要挟自己就范。父母只有尊重孩子的隐私、秘密,并给予保护,才能获得孩子的尊重和爱戴。

    经常与孩子沟通

    父母应经常与孩子沟通,试着了解他们的想法,要相信孩子、理解孩子,宽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稚嫩想法和做法。要注意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尽量以平等的身份多与孩子交流,倾听和征求孩子的意见和建议。

    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空间

    父母要根据孩子的选择给他自由,不能多加干涉。努力创造条件,发掘孩子的内心世界,减少神秘感,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创造能力,引导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检查、论证自己的思维过程和内心隐私的正确程度,以规范自己的行为。

    诚恳地向孩子道歉

    生活中,做错了事就要道歉,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任何人都不例外。道歉,对于成年人之间而言,不是难事。但不少人却很少向自己的家人道歉,尤其是作为家长,更不愿向孩子道歉。有些家长认为“向孩子认错、道歉”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情,有损自己的威严。殊不知,家长学会并勇于向孩子道歉,是家庭教育中的明智之举!

    一天,爸爸发现钱包里少了50元钱,就问儿子:“你是不是从我钱包里拿钱了?”儿子说:“我没有拿!”爸爸不相信,先是“启发”孩子“需要钱可以向我要,但不要自己拿!”后来就越说越生气,警告儿子:“不经允许拿爸爸的钱也算是偷!”儿子很不服气,父子俩就争吵了起来。这时,妈妈回来了,忙解释说:“钱是我拿的,还没来得及告诉你呢!”爸爸这时才停止了对儿子的逼问,自知理亏又放不下家长的架子道歉,于是又嘱咐了一句:“儿子,你可要记住,花钱要管爸爸要,可不能偷偷地自己拿啊!爸爸的钱可是有数的!”儿子觉得受到了不能容忍的侮辱,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了。

    孩子的离家出走,爸爸是有责任的。试想,如果当爸爸知道了钱的下落之后,能马上向孩子道歉,安抚孩子的情绪,也不至于造成孩子离家出走的结果。

    当父母误解甚至冤枉了孩子时,通常会让孩子感到非常委屈,如果父母因为放不下面子而坚持不承认错误,还强词夺理,让孩子蒙受冤屈,这不仅会给孩子带来莫大的伤害,而且会让孩子陷入迷茫之中,产生错误的观念和想法。因此,家长应该学会诚恳地给孩子道歉。道歉不但有利于改善家庭关系,也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更有益于提高父母的权威。

    著名诗人、民主战士闻一多,有一次因心烦出手打了还不懂事的小女儿,恰好被在外屋的次子立雕看见了,他就挺身出来批评父亲不应该打小妹,且上纲上线说:“你自己是搞民主运动的,天天讲民主,在家里怎么就动手打人呢?”闻一多先是一愣,静坐沉思一会儿后,走到立雕面前,神情十分严肃认真地说:“我错了,不该打小妹,我小时候父母就是这样管教我的,所以我也用这样的办法来对待你们。希望你们记住,将来不要用这样的方法对待你们自己的孩子。”这样的道歉,无疑使父亲在孩子们心灵中的形象显得特别高大!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每个父母都或多或少会犯下一些错误,对此,我们没必要在孩子面前伪装我们的歉意,只要我们勇敢地对孩子道歉,孩子会觉得自己有尊严,并且也会以相同的态度对待父母以及其他人。同时,孩子也会对父母增加信任感,会更加心悦诚服地接受父母的教育。

    正在炒菜的妈妈听到“咣当”一声,便急急忙忙地跑了出来,看到打碎了的大花瓶和满地跑的球,立刻向儿子喊:“又搞什么鬼,整天闹事,你什么时候能给我安静点?”

    孩子哭了:“球又不是我的,花瓶更不是我打破的。”母亲火更大了:“还敢撒谎!”这时敲门声响起,几个孩子来道歉了。妈妈这才知道原来球是从窗外飞进来的,妈妈错怪了儿子,怎么办呢?妈妈觉得很不好意思,愣在那儿下不来台。

    “妈妈,你为什么总是批评我呢?我也有诚实的时候,你为什么从来都不表扬我?”孩子的话使妈妈更惊讶了,“是啊,我几时表扬过儿子?”妈妈内疚地安慰了儿子,并向他郑重地道了歉。对母亲的道歉儿子感到很吃惊,可是,从那以后他却比以前更懂事了,也很少说谎了。

    这个故事中的妈妈用真心实意的道歉在不经意间改掉了儿子说谎的毛病,足可见父母对孩子的道歉的作用力。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父母也有犯错的时候,能放下架子向孩子道歉,什么事情都会变得容易沟通,两代人的关系自然也可以更融洽了。所以说,父母有错向孩子道歉是一种明智之举,是尊重孩子人格的一种表现,是家长民主精神的一种体现,能够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继而使孩子形成优秀品质。真心诚意地向孩子道歉,会令孩子对我们更加的佩服和欣赏。

    道歉态度要真诚

    道歉应该选择在心平气和的时候,向孩子道歉要中肯,要就事论事,实事求是,既不要夸大自己的错误以取悦于孩子,也不要轻描淡写,让孩子以为父母是在敷衍了事。

    一天晚上,母亲不让女儿看电视,母女之间发生了口角,女儿在盛怒之下对母亲说:“我讨厌你!”母亲感到非常震惊,同时,她深深地反思自己的言行,并给女儿写了一封信表示道歉。她在信中说:“虽然很多时候我是在你犯错误时批评你,但我同时也在犯着错误:态度粗暴,过度指责,方法简单……女儿,如果我伤害了你的自尊,请你原谅我。如果我学会了尊重你,请你接纳我做你的朋友。我希望在你我之间,先建立信任,再加强沟通,在选择做家长还是做朋友的问题上,我永远都愿意选择做你的朋友。”晚上,女儿面带愧色地说:“妈妈,其实我是最最爱你的!”

    道歉内容要明确

    父母向孩子道歉时,一定要说明自己做错了哪件事、说错了哪些话,同时还要说明为什么向孩子道歉,否则,容易把孩子搞糊涂,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一个星期天,李女士骑着自行车带女儿去游乐园,过一个红绿灯时,恰巧是红灯,但是李女士看到路上行人和车都很稀少,就直接骑了过去。

    “妈妈,红灯亮了,要停下来等绿灯才可以走。”坐在后面的女儿纠正道。李女士有点尴尬,就随口答道:“对面没有车,没事的。”

    “不对,看见红灯就要停下来的,绿灯时才能过去,这是我们老师早就告诉我们的。”女儿坚持着……

    李女士没有理会女儿,继续往前骑,可是女儿的话还在耳边不停地回荡。作为母亲,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李女士没有为孩子起到榜样的作用,她感到有些惭愧。

    到了下一个十字路口时,红灯亮了,李女士下了车,转过身对女儿说:“在幼儿园里,不管老师在不在,你都很听话是不是?”女儿点点头。

    李女士摸摸女儿的头说:“你是听话的好孩子,刚才妈妈没有遵守交通规则,闯了红灯,是妈妈错了,今后妈妈一定改。”

    别对你的孩子使用“语言暴力”

    我们常说:“出口伤人。”当语言成为一种暴力,话语也能变成软刀子。口头语言有声无形,但当它变成刺激心灵的匕首,当它演化为伤害人的利器,比起行为暴力,这样的暴力就更让人触目惊心。

    语言暴力指的是通过语言、表情、神态、声调等形式说出的话令听到者的精神和内心受到伤害的语言行为。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成年人都难以忍受恶言相向,更何况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孩子,对孩子来讲,家长的语言暴力往往比挨打更痛苦。

    “你看看你,读一年级时还是全班前十名,从二年级开始成绩就一落千丈,期中考试居然落到了全班中游……”一位母亲用食指点着孩子的脑门儿:“我为了你的学习,还向单位请了三个月长假,妈妈辛辛苦苦辅导你换来了什么?!居然换来了你数学考了倒数第一,难道我们真的生了你这么一个笨儿子?!”孩子坐在妈妈的旁边一声不吭,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偶尔用眼球白妈妈一眼。“你看看,还不服气,早知道在生你的时候就把你送给收破烂的……”这位母亲越说越来气,就差伸手打孩子耳光了。

    生活中,这样教育孩子的情景常常会出现。大多数父母舍不得动手打孩子,但是,当他们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对孩子使用这样的语言暴力。

    “语言暴力”表面上看起来比“体罚”文明,其实给孩子造成的是精神上、心理上的伤害,甚至比“体罚”更加严重。体罚更多伤害的是孩子的身体,其痛苦可能是短暂的,但语言暴力的伤害却是长久的,不仅侮辱了孩子的人格,损伤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摧残孩子心理健康,严重的还会导致孩子心智失常,丧失生活勇气,引发厌学、逃学、违法犯罪、自杀等严重恶果。

    周鸣是一个初二的学生,父母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但他的学习成绩总是一塌糊涂,父母很是着急,于是请来一位师范学院的老师为他做家庭辅导,然而成绩依然没有太大提高。

    这天晚上,周鸣将考试成绩带回家,他的父母大发雷霆:“你到底长没长脑子啊?真是猪脑!猪脑!”妈妈边说边用手狠戳儿子的脸颊。“依我看,连猪脑都不如!笨蛋一个!没出息的东西!”在一旁的爸爸接茬说道。“你这样下去将来怎么办?只能被人看不起。父母能养你一辈子吗?真是愚蠢不成器!”训斥完了儿子,夫妻俩相约出去吃饭。临出门,父亲回头对周鸣说:“晚饭你就甭吃了!你没有资格吃,越吃越是饭桶一个!”父亲说完,摔门而去。

    夫妻两个吃完晚饭回到家,发现儿子已不在家了。桌上放着一张字条,字条上写着:“爸爸妈妈,我走了。既然我这么让你们失望,我就在你们眼前消失好了。不要找我,这个家我也不想再回来了。每天你们除了骂我,就是训我,我学习不好心里也很难过,我努力了可成绩还是提高不上去,我也很恨我自己,每天活得很累也很苦,总是胆战心惊的,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你们的讽刺挖苦就会如暴雨一样浇下来,让我浑身上下透心凉。我也是人,我也有自尊心!我不想再听你们的指责谩骂了,我都快疯了!你们就当没有我这个儿子好了!”看了儿子留下的字条,周鸣的妈妈大哭起来……

    由此可见,语言暴力是一种对孩子情感上的虐待,心灵上的摧残,会让孩子产生心理恐惧,对孩子心灵造成莫大伤害,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将会让家长后悔莫及。

    心理专家分析,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很脆弱和微妙的,孩子心目中的评价是非标尺也是很鲜明的。有的孩子有偏激固执的倾向,会将父母的看法想象放大。所以父母微小的心理变化如果表现在脸面上和语气中,甚至嘲弄辱骂中,无形中会形成一种负面的心理场,这种心理场强大的辐射会改变孩子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因此,作为父母,要认真思考一下,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不要只图自己说话痛快,不要只图发泄,不要只顾自己的心情,而忘记了孩子的心理承受力!

    总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需要鼓励和帮助,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注意“口下留情”!尤其是在孩子有不如意的表现时,更要善于寻找其闪光点,激励他继续向前。作为孩子的父母,应该学会给孩子以公正的、催人奋进的评价,千万不要使用“语言暴力”,这样才有利于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改正缺点,才能为孩子敲开成功的大门。

    给孩子充分的信任

    信任是人与人进行正常沟通和交流的前提条件。不仅仅是朋友、生意伙伴之间需要信任,在家庭里,父母与子女之间,更是需要信任。但在很多成年人看来,孩子只需要疼爱就行,给予他们最好的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幸福的。其实爱分很多种,有一种最易让人忽视的爱是信任。

    生活中,许多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他们缺乏独自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不是因为他们不敢去做,而是因为他们不相信自己能够做好。孩子并非天生就是不自信的,究其原因是因为父母的不信任。所以,凡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都应该放手让孩子去做。要知道,家长包办得越多,孩子动手的机会就越少,能力就越弱。只有我们充分信任孩子,孩子才可以真正地做自己的主人。

    有一位母亲,将女儿视为掌上明珠,女儿都13岁了,她还是从来不肯撒手让其独行,甚至离家几步之遥的地方都不让孩子独去,怕孩子过马路被车碰着、遇到突发事件不会处理等,孩子有几次挣脱母亲的手,想独立地办自己的事,都被她硬拽回来了,孩子眼中满含泪水,之所以这样,是由于母亲对孩子处理这些事情的能力缺乏信任,确切地说,是对孩子本身缺少一种信任。

    有一次,孩子想自己上书店看书,母亲没有答应,孩子非常正式地跟她说:“妈妈给我一次机会,信任我吧,我肯定没有问题。”面对孩子乞求的语气,母亲决定给孩子以信任。

    两个小时后,孩子高高兴兴地从书店出来了,一种自豪的表情挂在脸上。从这以后,孩子能自己处理的问题,母亲就放手让她去做,有时还把一些重要的事情交给孩子办,完成得都还不错,孩子也感觉到了母亲对她的信任,变得懂事多了,还告诉她很多知心话,把她当成自己的一个好朋友。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父母的信任。给孩子充分的信任感,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对的,并更愿意与父母沟通。可以说,父母的信任是孩子建立自信的催化剂。父母选择信任孩子,孩子的内心会感到非常的愉悦,亲子关系也会更加融洽。

    有一位单亲妈妈,因为平时工作繁忙,根本没时间过问孩子。有一次,妈妈偶尔闲下来跟孩子谈话,末了说了这么一句话:“我都没怎么管你,一来我忙,二来我看你也很努力,功课不错。我一直相信你能做到的。”

    听妈妈这么说,孩子觉得妈妈在表扬自己,决心一定要自己管好自己,不用妈妈多操心。

    这个孩子当时正上初一,成绩中上,平时玩得特别疯。妈妈的这句话,让他心里觉得愧疚不已,但是又让他感受到了一种绝对的信任。他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一定不能辜负妈妈的信任和关心。从此以后,这个孩子也玩,但不疯玩,学习特别认真,表现得很好。

    可见,家长的信任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激励,这是真正触动孩子心灵的动力。从教育效果看,信任是一种富有鼓舞作用的教育方式。因此,父母们应该多给孩子一些信任。

    有信任才有教育

    张芳是一个长得漂亮、性格活泼的初三学生,她喜欢参加团体活动,在班上乃至年级里人缘都很好,电话自然也多。妈妈担心她和男同学的交往会耽误学习,只要一有男同学打电话来,就捕风捉影,胡乱猜测,怀疑她和男生有亲密关系,然后以“过来人”的口吻软硬兼施,苦口婆心地劝阻,无论她怎么解释妈妈就是不相信,甚至还偷听她的电话,仿佛非要找出她早恋的证据不可。几次之后,张芳找到了对付妈妈的法宝:能不说就不说,能少说就少说,反正说了她也不信。

    可见,只有父母充分相信孩子,孩子才会相信父母。真正相互平等,有效的沟通也才会开始,真正的教育才会开始。相反,如果父母对孩子不信任,直接导致孩子对父母的不信任,也就加剧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不理解。不论什么原因,如果对孩子不能怀有信任的态度,如果没有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信任,教育不仅没有正效应,反而会激起孩子强烈的反抗心理,最终使对孩子的教育一败涂地。

    相信孩子的能力

    在拿破仑很小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去世了。有一天,父亲宣布再婚,一个陌生的女人走进拿破仑的家,很高兴地问候家里的每一个人。她走到拿破仑面前,拿破仑双手交叉着放在胸前,凝视着她,眼中没有丝毫表示欢迎的意思。父亲对她说:“这是拿破仑,是兄弟中最坏的一个。”

    这时,继母把双手放在拿破仑的两肩上,两眼闪耀着光辉,她说:“这是最坏的孩子吗?完全不是。他恰好是这些孩子中最机灵的一个,而我们所要做的一切,无非是把他的智慧发挥出来。”

    继母的信任和鼓励,令拿破仑意识到自己将永远有一个最亲爱的母亲。由于继母的关爱和影响,拿破仑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

    对孩子相信,就是要相信孩子潜能无限,有无限的理解力,有无限的想象力,有无限的创造力。相信孩子是个天才,能成才,相信孩子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即使在孩子遭遇挫折、遭遇失败、犯严重错误时,不管别人怎样看,作为父母这种信念一刻也不能动摇。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