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鉴大全集-声音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闻其声如见其人

    原典

    人之声音①,扰天地之气,轻清上浮,重浊下坠。始于丹田②,发于喉③,转于舌,辨于齿④,出于唇,实与五音⑤相配。取其自成一家,不必一一合调⑥,闻声相思,其人斯⑦在,宁⑧必一见决英雄⑨哉!

    注释

    ①声音:声音有两种,一种是物体碰撞,震荡发出来的声音,一种是由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这里所谓的“声音”,指的是人体内的发音器官受腹内气流的震动而发出的声响。但是这里的“声音”还包含着内在精神。听到声音的人能够从中听出更多的东西。②丹田:指人体脐下一寸半至三寸的部位。曾国藩认为声音的气是从这里发出来的。其实发声之气是肺部发出来的。③喉:这里是就人体的部位而言的,声音实际上不是发生于喉,而是发生于“声带”。④辨于齿:意思是在牙齿这里发生清浊等变化、分野。⑤五音:即宫、商、角、徵、羽五音。五音之中,宫属土,商属金,角属木,徵属火,羽属水。五音的具体特征是:宫声沉厚,商声和润,角声高畅,徵声焦烈,羽声圆急。古人认为,“人之察五行之形,其声亦有五声之象”。所以,分辨五声必须与人的形体的五行特点结合起来,进行对应的考察。古人还认为,声音的五行属性与人的形体的五行属形和特征相符合便是吉样、富贵、良善,否则便是不吉。⑥合调:与五音相合。⑦斯:助词,无义。⑧宁:难道。⑨决:分辨,判断。

    译文

    人的声音,跟天地之间的阴阳五行之气一样,也有清浊之分,清者轻而上扬,浊者重而下降。声音起始于丹田,在喉头处发出声响,至舌头那里发生转化,在牙齿那里分出了清声和浊声,最后从嘴唇发出声来,这一切都与宫、商、角、徵、羽五音密切配合。观人识人的时候,听到人的声音,要去辨识其独具一格之处,不一定要求完全与五音相符合,但是只要听到声音就要想到这个人,这样就会闻其声而知其人,也不一定见到他的庐山真面目才能看出他究竟是个英才还是庸才。

    解读

    曾国藩承前人之说,希望从声音的角度去观人识人,认为人禀天地五行之气,其声音也有清浊之分,清者轻而上扬,浊者重而下沉,由是清者贵,浊者贱,他还把“声音”分解为“声”和“音”,从不同的方面去考察人。其实,中国古代就有通过声音识人取人的事例。

    《大戴礼记·少间篇》记载商汤通过声音取人的事。《文王官人篇》“六征观人法”有“听声处气”的方法。刘邵《人物志·九征篇》也介绍过通过声音取人的方法。

    《文王官人篇》指出,天地最初的元气产生了万物,万物产生之后产生了各种声音。声音有的混浊、有的清脆,有的柔和、有的刚烈;有的佳美、有的丑恶;而清脆、柔和、刚烈、佳美、丑恶。这一切都是源于声音本身。该书认为:心性华丽夸诞之人,声音流宕发散;心性柔顺贞信之人,声音柔顺而有节制;心性乖戾的人,声音嘶哑而丑恶;心性宽缓柔顺之人,声音温和而又美好,贞信之气中正简易,仁义之气舒缓和悦,智能之气简练番备,勇雄之气雄壮直率。该书相信,听人发出的不同声音,就可以判断此人的气质类型。

    《礼记·乐记》有这样一段话: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

    这里说的是声音与人的性格之关系。对事物由感而生,必然表现在声音上。人外在的声音随着内心世界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所以内心之气,变成声音表现出来。声音不但能表现气,还能与内心相呼应。《逸周书》等书总结出了以下条款:

    内心平静声音也就心平气和;

    内心清顺畅达声音就清丽嘹亮;

    内心渐觉得意声音就会偏激;

    内心不诚实的人,说话的声音支支吾吾,这是心虚的表现;

    内心诚实可信的人,说话时,声音清脆,节奏分明,这是心中坦然的表现;

    内心乖戾之人,心怀鬼胎,声音阴阳怪气,非常刺耳;

    内心宽宏柔和之人,声音温柔和缓,细水常流,不急不徐。

    古书《论声》对声音有专门的研究,并直接把声音与人的富贵贫贱联系起来,本是无稽之谈。但是声音与人的性格、地位、经历、修养等的确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个说话威严之人,不大可能是社会上的小痞子;说话中气十足之人,身体一定健康;说话有礼有节的人,内心修养一定不浅;那种唯唯诺诺的人,恐怕难免处于一个俯首帖耳的地位……

    古人历来比较重视声音,认为声音是考察人物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深入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按照阴阳五行的原理,把声音分为:

    金声:韵长清音响,远闻完润则贵,破则贱。

    木声:韵条达,初全终散,沉重则贵,轻则贱。

    火声:韵清冽,条畅不濡,圆润而慢则贵,焦破而急则贱。

    水声:韵清响急长,细则贵,重浊则贱。

    土声:韵厚重,源长响亮,远闻则贵,近细则贱。

    这就是古人所谓的“人禀五行之象,气声亦具五行之象”。虽属玄虚之说,“凡贵者皆优美之声,凡贱者俱难闻之音”,但不能一概而斥之。

    古人还把声音分成一些类型,把人的性格、命运等与之联系起来,其要者如下:

    “佳声”:声音清泠如涧中流水;声音响亮如瓮中之响;声雄身小;声清而圆;声坚而亮;声缓而烈;声急而和……

    “恶声”:“雌雄”声,大小不均;“罗网”声,干暴不齐;声音太轻,断事无能;声音如破,做事不成;声音昏浊,运气不佳;声音太低,鲁钝无知;声音太柔,性格怯懦;声音太刚,谨防损寿;声如破锣,小心家财;男人女声,性格轻浮;女人男声,缺乏温柔……

    以上所说的这些都是闻声辨人的内容。

    实际上,现代生理学和物理学已经证明,声音的生理基础由肺—气管、喉头—声带、口腔—鼻腔三大部分构成。声音发生的动力是肺,肺决定气流量的大小,音量的大小主要由喉头和声带构成的颤动体系决定,音色主要取决于由口腔和鼻腔构成的共鸣器系统。声音是物体震动空气而形成的,声音是听觉器官——耳的感觉。声音的音量有大小之分,音色有美丑之别,另有音高、音长之分。

    “始于丹田”句,作者认为,声音中上佳者,应是始发于“丹田”(丹田是道家修炼气功的术语,在人脐下三寸处)中的。发于丹田的声音经胸部直冲声带,再经由喉、舌、齿、唇,发出的声音与仅用胸腔之气冲击声带而来的声音,气度不一样,节奏不一样,效果也有悦耳与沙哑的差别。发于丹田的声音沉雄厚重,韵致远响,这是肾水充沛的征象,由此可知其人身体健壮,能胜福贵。同时,丹田之气冲击声带而来的声音洪亮悦耳、柔致有情、甜润婉转,给人舒服浑厚的感觉。

    不好的声音,则是发于喉头、止于舌齿之间的根基浅薄的声音,给人虚弱衰颓之感,显得中气不足,这也是一个人精神不足、身体虚弱、自信心不足的表现。

    人们的声音,由于健康状况不同、生存环境不同、先天禀赋不同、后天修养不同等而有所区别。因此,声音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健康状况,还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人的文化品格——雅与俗、智与愚、贵与贱(这里指人格修养)、贫与富。既然如此,那么声音便和人的命运(过去和现在的生存状况,未来的生存前景)有一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过去经验的回忆,也可能是现实生存状况的反映,也可能预示着未来。但如果硬要以人的声音来判人的命运,当然是不科学的。曾氏在本段尾又说道,“不必一一合调”,那自是又有不合规律一说了。重要的还在于“闻声相思”,一个“思”字,说明闻声识人不可呆板行事,得视具体情况而定。

    《冰鉴》中所讲的是由人的音质和音色来判别人的命运,如能结合人的语言共同断之,应更全面。语言是思维的结果,由语言可以发现一个人思维方式的特点,这对一个人行事做法有重要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处世活用

    闻声辨人,浅层次的理解,是指听到一个人的声音(不仅仅是说话的声音,也包括脚步声、笑声等),就能知道他是谁。前提必须是对此人的声音很熟悉,一般在朋友、亲人之间才能辨别,这只是辨别人的身份。更进一个层次的理解,是由声音听出一个的心性品德、身高体重、学历身份、职业爱好等。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判断过程,既有经验的总结,又有灵感的涌动,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复杂的经历和极高的悟性,并依从于生活的逻辑。

    声音可细分为声与音两个概念,既可由声来识人,又可由音来识人,但在实际运用中,多是由声和音两者同时来识别人。

    春秋时期,郑国有个大臣叫子产。一次,他外出巡察,突然听到从山那面传来了妇女悲恸的哭声。随从们看着子产,听候他的命令,准备救助。不料子产却下令将那哀哭的女人抓来。随从不敢多问,依令而行,将那妇女带到子产面前。原来这位妇女正在新坟面前哀哭她的亡夫。常言道,人生有三大不幸。一是少而丧父,这叫“孤”;一是中年丧夫,这叫“寡”;一是晚年丧子,叫“独”。这位痛哭的妇人中年丧夫,可谓可怜,而子产为什么还要抓她呢?

    子产解释说:“听此妇人哭声,没有哀恸之情,反蓄恐惧之意,怀疑其中别有隐情,所以将她抓来审问。”

    审问的结果是:此妇人与人通奸,将其丈夫谋害而死。

    由此可见,子产的闻声辨人之术的确是很高明的。孔子也深谙此道,似乎技艺比子产还要高超。虽然孔子讲过“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但他在以外貌声色取人上,实在是有过人的天分。

    《孔子家语》中讲到一个故事。孔子在回齐国的途中,听到非常哀切的哭声,对左右讲:“此哭哀则哀矣,然非哀者之哀也。”继续往前,碰到了那个哀哭的人,孔子下车询问,知道他叫丘吾子,问起他为什么哀哭,丘吾子长叹一声,说道:“我一生有三大过错,至今年老才深深觉悟到,但追悔莫及,因此痛哭。”

    当孔子追问丘吾子痛悔的原因时,丘吾子说:“我少年时喜欢学习,周游天下,竟不能为父母双亲送终,这是一大过失;我为齐国臣子多年,齐君现在骄横奢侈,失天下人心,我多次劝谏都不能成功,这是第二大过失;我生平交友无数,深情厚谊,不料到后来都绝交了,这是第三大过失。我为人子不孝,为人臣不忠,为人友不诚,还有何颜面活在世上?”说完便投水而死。

    丘吾子的三悔,在今天的社会里,已是较难重现的古士高风,而孔子的识人之能,由此而流传后世。

    以上是由声音的内容,识辨出一个人心中的事情,构成闻声辨人的一个部分。闻声辨人,还可以判断一个人的心胸、职业、身高等情况。人的声音就像人的心性气质一样,没有相同的。通过人的声音的确可以判断人的心性气质,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由于人的听觉器官和悟性的限制,很多人缺乏这种分辨的能力。只有那些经验丰富,悟性很高的人才会得心应手。

    “声”“音”之辨

    原典

    声与音不同①。声主“张”,寻发处见;音主“敛”,寻歇处见②。辨声之法,必辨喜怒哀乐;喜如折竹,怒如阴雷起地,哀如石击薄冰,乐如雪舞风前,大概以“轻清”为上。

    注释

    ①声与音不同:在现代生理学和物理学意义上,“声”与“音”是同一概念,本质并没有什么不同。古人在考察人物时,则认为“声”与“音”不同,开口之初所发出的声音谓之“声”,此时声带振动紧张而激烈;口的动作停止之后,声带已经松弛下来,声音仍在空中回响,留下袅袅一段余韵,这就是所谓的“音”。②声主“张”,寻发处见;音主“敛”,寻歇处见:张,张扬,可理解为声由声源处产生,并离开声源开始向外传播的状态。见,这里作听见讲。敛,可理解为声音离开声源向外持续传播的过程。歇,止。这四句话的意思是:声来自发音器官的启动,可以在发音器官启动的时候听到它,此时振动紧张而激烈;音来自发音器官的闭合,是声在空中传播的余响,在发音器官闭合的时候听到它。

    译文

    原典大意为:“声”和“音”似乎是密不可分的,其实两者是有差别的,是两种不同的事物。“声”产生于发音器官的启动之初,是空气振动初期的状态,可以在发音器官启动的时候听到它;“音”产生于发音器官闭合之时,是“声”在空气中传播的浑响状态,可以在发音器官闭合的时候感觉到它。辨识声优劣高下的方法很多,最重要的是要从辨别他人感情的喜怒哀乐中去细加鉴别。欣喜之声,宛如翠竹折断,其声清脆悦耳;愤怒之声,宛如平地惊雷,其声豪壮强烈;悲哀之声,宛如石击薄冰,其声令人心碎凄切;欢乐之声,宛如雪花在风中飘舞,其声宁静轻柔。这些“声”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轻扬而清朗。

    解读

    曾国藩继承前人之说,相信人察天地之气,所发出来的声音有清浊之分,可以表现出“贵”“贱”,可以判断一个人的命运。

    通过声音辨别人的心情状态,已是无可怀疑的共识。在古人鉴别人才的智慧中,“声”与“音”是有区别的。

    声主“张”,寻发处见。声是气息冲击声带、造成空气振动而成的。这时气息冲击力强,是突发爆破式的,空气受振频高,发音器官最紧张,因此效果强烈,听着清晰有力,是一种张扬的状态。

    音主‘“敛”,寻歇处见。声爆破产生之后,空气受振动状态持继在空中传播,出此而产生音,此时发声器官振频已经减少,发音器官也已松弛。也就是说,音是声在空中传播的状态,是声的余韵,也就是人们常讲的余音绕梁、荡气回肠的状态。音是一种持续连环的状态。

    从生理、物理和语言学上讲,“声”和“音”的意义都是相同的,没有本质的区别。开始发声时所发出的声音与结束发声时所发出的声音,在听觉上是否有所差别,还需另当别论。

    声音是气流冲击声带,声带受到振动后引起空气振动而产生的,是一种生理现象,也是一种物理现象。人具有社会属性,所以人的声音又结合了人的精神和气质的属性。古人认为,心动为性——“神”和“气”——性发成声。意思是说,声音的产生依靠自然之气(空气),也与内在的“性”密不可分。声音又与说话者当下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大小、轻重、缓急、长短、清浊都有变化,这与人的特性也是息息相关的,这就是闻声辨人的基础。

    人的声音是各不相同,每一个人有一种声音。但是,没法分出如此多的类型,于是只能十分草草地分为:有的洪亮,有的沙哑,有的尖细,有的粗重,有的薄如金属之音,有的厚重如皮鼓之声,有的清脆如玉珠落盘,字正腔圆……有的人身材矮小,声音却非常洪亮,即日常所说的“声如洪钟”;有人生得高大魁梧,说起话来却细声细气,甚至是有气无力……

    概括起来说,声音的音量有大小之分,音色有美丑之分,还有音高、音长等之分。一个人所发出的声音是否优美动听,应该考虑音量大小是否合适,音色配搭是否恰当,还要看配以许多非言语之因素。

    通过声音辨别人的心态是有一定道理的。有一本叫作《灵山秘叶》的书,说了这样四句话,很有借鉴的价值:

    察其声气,而测其度;

    视其声华,而别其质;

    听其声势,而观其力;

    考其声情,而推其征。

    “声气”与声学里的音量相近,“声华”与声学里的音色相近。“声势”是从声音效果上而言的,音量大,“声势”就大,“声势”大“力”就大,反之亦然。“声情”就是“情”,就是声音表达出来的“情感”。

    这短短的四句话32个字包含着这样几层意思:一,通过察看声音蕴含着的气是否充沛,可以测知这个人的心胸和气度;二,通过察看声音的音质是否优美协调、悦耳动听,可以测知这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品质。这里“协调”的重点在于“和谐”,而不以悦耳动听为唯一标准。三,通过“声势”的大小,可以测知这个人的意志刚强与否。声势雄壮的,意志力必然刚强,坚定有力;声势虚弱的则意志软弱,缺乏主见。四,声音中包含着情感,通过声音可以知道这个人时下的精神状态。如可分为“如泣如诉”“如怨如慕”,或“慷慨陈辞”“声如洪钟”等。

    一个人的喜怒哀乐一定会从“声气”“声华”“声势”和“声情”中表露出来,这是任何人也掩饰不了的。人的喜怒哀乐之情,必会在声音中有所体现,即使人为掩饰,也会有些特征。这是观察人物内心世界的一个可行途径。同时结合眼神、面色、说话态度的变化来考察,准确度更高。辨别声音,必须考察喜怒哀乐之情。《冰鉴》对喜怒哀乐作了描述性的说明:

    “喜如破竹”,令人欣喜的声音就像青竹折裂那样清脆悦耳,充满了天然柔和协美之动感,而无尘世人为聒噪的污染。这样的声音有自然淳朴之美,不虚饰,不造作,是真性情的坦率表露,自然大方,不俗不媚,有雍容华贵之神态。

    “怒如阴雷起地”,愤怒时,突然爆发出来的洪亮的响声,如雷霆震于空中,击在地上,气势豪壮,强劲有力,但以“阴”盖头,则强劲而不躁不滞,反而呈容涵大度之态,而不是带破坏性的五雷轰顶之势。

    “哀如石击薄冰”,哀恸时,声音如同薄冰破碎时发出的。薄冰虽然容易破碎,但发出的声音却清脆明亮,不散不乱,不聒不噪。虽有悲苦之象,但是不峻不急,不厉不烈,有“发乎情,止乎礼”之势。

    “乐如雪舞风前”,雪飘风起,一空银蝶,玉树琼枝,冰天雪地,这是古人常见之冬日雪景。人高兴的时候,借助音乐伴舞,声音如雪花漫舞,轻而不狂,美而不淫,飘而不荡,奔而不野,轻灵飘逸,潇洒自若,美不胜情。

    以上四种,声情并茂,淳朴自然,清脆明朗,就是曾国藩对喜怒哀乐的比拟,被认为是声之“佳音”。

    处世活用

    古书里面还有这样的记载,不仅人发出来的声音可以用来观察和了解人,而且被人调弄、敲击或演奏出来的声音也可以用来识人。

    《吕氏春秋·季秋·精通篇》记载:一天晚上,钟子期突然听到击磐之声,感到十分悲伤,便派人把击磐之人请来,间道:“你击磐的声音为什么那样令人悲伤呢?”击磐人回答:“我的父亲不幸杀人而被处死,母亲因此被罚给公家酿酒,我被罚给公家击磐,我三年没有见到母亲了!我一直在想怎样才能赎回母亲,但一点办法也没有,我自己也是公家的财产,因此心中十分悲伤。”钟子期十分感慨地说:“伤心啊!伤心啊!人的心不是臂膀,臂膀也不是木椎和石磐,但是人的心里伤心悲痛,木椎、石磐都会产生感应!”

    这算是比较神奇的了。

    从演奏音乐、击鼓击磐去观察人的心性气质,准确性还是很高的。但是由于这些声音的细微变化和复杂性,一般人很难把握罢了。

    隋文帝杨坚年老时,政事也有所懈怠;又废杨勇,立杨广为太子,天下从太平滑向多事之秋。后来杨坚下诏行新乐,并说:“民间音乐,流僻日久,弃其旧体,竞选繁声,宜加禁约,务存其本。”就这样看来,这其实本不是坏事,与孔子删诗成305篇,定天下音律有共同之意。但是,当时监管天下音乐的官员万宝常听到新乐后,却泣不成声,说:“乐音淫厉而哀,天下不久将尽!”当时四海昇平,天下稳定,所有听到此话的人都不以为然,以为这只不过是艺术家的狂想。

    后来到杨广继位,天下大乱,不久,隋朝也灭亡了,万宝常所言具验。

    万宝常听的是音乐,而能以此断天下之大事,与闻声辨人同理,但其中的奥妙,却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和掌握的了。

    职场活用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一个人的内在的东西可以通过声音表现出来。比如我们要表现一个勇武豁达之人,常用声如洪钟来描述。所以,人的声音在不经意中就反映其特质和品性。我们在加强声音修炼的同时,其实也在进行个人修为的训练。我们先人在这方面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当然,时代不一样,可能得出的结论会有所偏差,但是仍然可以作为我们在职场中识人的参考。

    一个内心宁静、平和的人,表现在声音上就会是安详、平缓、纯净之声。相反,如果一个浮躁、不安的人,其声音一定是烦杂的,带有噪音的,让人不安。

    一个内心清净、顺畅的人,其表现出来的声音一定会流畅、通顺,语气连贯而平滑。

    一个内心丰富、充实的人,其声音就会雄浑、圆润,具有婉转之音。

    一个内心宽容、温和的人,其声音往往温柔、和缓,像平地的流水,平缓而又流畅。

    一个内心不诚实的人,他说话会零零落落、支支吾吾、唯唯诺诺、前言不搭后语,说话的逻辑性存在问题,闪烁其词。

    而一个内心诚信的人,说话的声音清脆、节奏明快,语气连贯,一气呵成。不会因为思考而断断续续。

    一个卑鄙、阴险的人,说话的声音阴阳怪气,声音刺耳难听,让人听起来很讨厌。

    声音的美好反映了心灵的美好。作为职场中人,可以此作为识别职场同事、领导人品和为人的一个参考。

    闻声辨贵贱

    原典

    声雄者,如钟则贵,如锣则贱①;声雌者,如雉鸣则贵,如蛙鸣则贱②。远听声雄,近听悠扬,起若乘风,止如拍琴,上上③。“大言不张唇,细言不露齿”,上也④。出而不返,荒郊牛鸣⑤;急而不达,深夜鼠嚼⑥;或字句相联,喋喋利口⑦;或齿喉隔断,喈喈混谈⑧;市井之夫,何足比数⑨?

    注释

    ①声雄者,如钟则贵,如锣则贱:声雄,声充满刚健激越之气。如钟则贵,钟声洪亮沉雄,激越悠远,充满阳刚之气,故“贵”。如锣则贱,锣声轻薄浮泛,散漫焦躁,阳刚之气过盛,阴柔之气全无,失去平衡,故“贱”。②声雌者,如雉鸣则贵,如蛙鸣则贱:声雌,声充满阴柔文秀之气。“雉”,野鸡,鸡鸣清朗悠扬,柔中有刚,故“贵”。如蛙鸣则贱,蛙鸣声嘶力竭,喧嚣空洞,故“贱”。③远听声雄,近听悠扬,起若乘风,止如拍琴,上上:近听悠扬,即有雌声之致。起若乘风,声发出的时候悠悠扬扬,如乘风飞动,悦耳愉心。止如拍琴,声收敛的时候,像高明的琴师在一曲终了时手法优雅地将琴一拍那样雍容自如。④大言不张唇,细言不露齿,上也:大言不张唇,此为体健气足、谨慎稳重之象,故为“上”。细言不露齿,此为精神清爽、文秀干练之象,故亦为“上”。⑤出而不返,荒郊牛鸣:出而不返,就是声散漫虚浮,没有余韵。荒郊牛鸣,是说像荒郊蛮野之中的孤牛哀鸣。⑥急而不达,深夜鼠嚼:急而不达,急急切切,咯咯吱吱,声不畅达。深夜鼠嚼,像夜深人静的时候老鼠偷吃东西发出的声响。⑦字句相联,喋喋利口:字句相联,语无伦次,言语局促,一句紧跟着一句。喋喋利口,说话没完没了又声急嘴快的样子。⑧齿喉隔断,喈喈混谈:齿喉隔断,声音不畅,口齿不清。喈喈,本为鸟鸣声,这里是嗫嚅的意思。喈喈混谈,吞吞吐吐,含混不清的样子。⑨市井之夫,何足比数:市井之夫,即粗鄙庸俗之人。数,气数,也可理解为排列。

    译文

    如果“声”刚健激越,像大钟一样宏亮沉雄,那就是高贵;像锣声那样轻薄浮泛,就属卑贱。如果“声”文秀温润,像雄鸡啼鸣那样清朗悠扬,就是高贵;像田蛙鸣叫那样喧嚣空泛,就属于卑贱。从远处听,其声刚健激越,充满了阳刚之气;从近处听,其声温润悠扬,充满了阴柔之美,起声之时如乘风飞动,悦身愉心;止声之时如琴师抚琴,雍容自如。这是声中之最佳者。俗话说:“高声畅言却不张大嘴巴,低声细语却不露出牙齿。”这是声音中的较佳者。发出声之后,散漫虚浮,缺乏余韵,就像荒郊旷野中的孤牛之鸣;发声之后,急急切切,咯咯吱吱,断断续续,就像老鼠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吃东西;说话的时候,一句接着一句,前言不搭后语,语无伦次,没完没了,而且嘴快气促;说话的时候,口齿不清,吞吞吐吐,含含糊糊,这几种说话之“声”,都属于市井之人的粗鄙俗陋之声,没有什么能够与以上各种“佳”声相比的地方!

    解读

    钟响与锣鸣都属于雄声,充满了阳刚之气,是因为其声音粗壮,气势宏大。钟声宏亮而沉雄,其声远播,余音缕缕不绝,能悦耳而赏心,所以为“贵”;而锣声则声裂音薄,荒漫沙嘶,余韵全无,刺耳裂心,所以为“贱”。

    鸡啼与蛙鸣,都属于雌声,即阴柔之声,声音轻细,如旷野闻笛。然而“雉“声清越悠长,声随气动,有顿有挫,抑抑扬扬,悦耳动听,所以为“贵”;而“蛙”声则聒聒噪噪,喧嚣嚎叫,声气争出,外强内竭,刺耳裂心,所以为“贱”。

    从以上可知,无论雄声还是雌声,都有贵贱之分。凡是人们感觉上觉得优美之声,皆可进人“佳音”之列,反之则为“贱音”。

    “远听声雄”,是说其声有山谷回响,表明其心胸气魄宏伟,性情豪放;“近听悠扬”是说其声如笙管之婉转,如春莺之鸣唱,表明其人必神采飞扬;“止如拍琴”,表明其人必闲雅冲淡,雍容自如。以上皆为“声”之最佳者,所以定为“上上”。

    所谓声如钟如锣,如雉鸣如蛙鸣都指的是音色。音色无论宏亮还是低沉,都以纯正为佳。何谓纯正?即不刺耳,无杂音。高亢者如黄钟悠扬,而无裂耳之感;低沉者似鼙鼓远至,而无沙哑之嫌;激越者如鸣笛乍起,而无裂帛之憾;清脆者似琵琶轻送,而无嘈杂其间。

    音色刺耳如尖刀者为人偏激,开口沙哑似破锣者胸无丘壑,如此,人人皆唯恐避之而不及,命运当然不济。

    音色无论宏亮还是低沉,总以中气充沛为佳。气若悬浮,声同游丝者,或是先天体质欠佳,或因后天酒色过度,终是丹田无力之人。体质欠佳,则精力不足、神色犹疑、性格怯懦,难有一呼百应之雄伟气势,成就也必难。

    “大言不张唇”(严格地说,这是不可能的,应该是“大言却不大张唇”)是谨慎稳重、学识深厚、养之有素的表现;“细言若无齿”,表明其人温文尔稚、精爽简当、成熟干练。以上为“声”之佳者,所以定为“上”。

    荒郊旷野,一牛孤鸣,沉闷散漫,有声无韵,粗鲁愚妄之人,其“声”大抵如此;夜深人静,群鼠偷食,声急口利,嗝嗝吱吱,尖头小脸之人,其“声”与此相似;至于“字句相联,喋喋利口”,足见其语无伦次,声无仰扬,其人必幼稚浅薄,无所作为;“齿喉隔断,喈喈混谈”,足见其吞吞吐吐,不知所云。其人必怯懦软弱,一事无成,以上“声”相,当然属于下等。

    无论是荒郊牛鸣还是深夜鼠嚼,无论是喋喋利口还是喈喈混谈,讲的都是节奏。节奏是就发音的缓急轻重而言。心平气和者,必温柔和缓,不紧不慢;狭隘偏执者,必由低到高,由缓而促,调门步步升高,声势咄咄逼人;胸有成竹者,必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心胸叵测者,必阴阳怪气,断续高低,并辅以附耳低语,贴脸呼气之举动。

    始强终弱,必是心虚胆怯、正气不足;喋喋不休,原本鼠目寸光、见识无多;言语句读不分,为人必然乏味;讲话断续如阻,前面多少坎坷!

    在听人音色节奏时,笑声是需要特别引起注意的。笑声要悦耳动听,缓起缓落,有始有终。声如裂帛,戛然而止者,必然狡诈险恶;喉如雌雉,咕咕不停者,恐是心地幽隐,祸心包藏,皆不可不提防之。

    在曾国藩看来,声音是一个人内在品性的外在体现,什么样的品性对应什么样的声音,这似乎是很难改变的。

    处世活用

    人类有自己的语言,这是人类和动物相区别的主要特征之一。人在说话时,是在进行思想的交流,同时也是心理、感情的流露。其中,语速的快慢、缓急直接体现出人类的感情状态和心理特征。

    《春秋左氏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鲁昭公二十八年,伯石刚生下来的时候,子容的母亲去告诉婆母说:“大伯母生了一个儿子!”婆母正准备去看望,刚走到厅堂时,突然听到了伯石的哭声,婆母便掉头而回,说:“这小子的声音像豺狼一样,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羊舌氏的家族恐怕要毁在他手里了!”于是再也没有去看望伯石,而后来杨食我(即伯石)果然帮助祁盈消灭了羊舌氏宗族。

    又有史书记载:楚国司马子良生下儿子越椒,子文说:“这孩子长得虎臂熊腰,而发出的声音如同豺狼一般,如果不杀掉他,将来他一定毁掉若敖氏家族!”子文的预测后来也被证实。

    《晋书·桓温传》记载,桓温生下来不满七天,太原人温峤看见桓温说:“这孩子骨相奇特,容貌非常,再让他哭一声看看!”等听到桓温的哭声,温峤便说:“这孩子长大了要成为一个英雄!”后来桓温果然以雄武之才专擅东晋朝政,这都是有名典故。

    听声察音尽管不是以准确地全面地看清一个人,但是我们大家都熟知的事实是:男人生性气质刚强,所以声音就舒缓粗壮;女子生性气质柔和,所以声音就温润和蔼;年龄大的人心力已衰耗殆尽,所以其声音就松驰和缓;而婴儿幼童心气充实饱满,所以其声音就迅疾爽脱,其他的以此类推,也可以大致了解了。

    下面介绍一下闻“声”识人的一些技巧:

    女高音的感情比理性重些,大多数是属于浪漫主义的人,是恋爱至上主义者。

    女低音讲求技术,是能够抓住对方心理活动的现实类型的人物。

    男高音为人和善,是怀有善意类型的人,此外,他们的个子往往不会太高,大都是属于六头身型的人。

    男中音的个性比较冷静,是属于慎重的实务型人。此外,男中音的人,是讲求情调的热情者。男中音与女中音有相互排斥的倾向。

    男低音可以说是人格圆满型的人。男中低音的人大多头脑清晰,他们虽然不太具有男子气概,却非常诚实,往往不会结帮成派。女性所发出的声音为合成音,这类人往往浪漫史很多。

    女性低沉而富有魅力及湿润的声音,有人说此类人会有多次的恋爱史,有再婚的可能性。

    不论男女,如果发声嘶哑,他的一生很可能会极为辛劳。这种人大都缺乏维生素C,如果加以补充,他们沙哑的声音将得矫正。

    男性声音中混杂有女性声音的人,这种人很可能是薄幸之人,此类人会被女性所抛弃,而使得他名声受到损害。

    无论男女,声音无力,语尾听不清楚的人,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一定获得成功。

    通常在讲话时显得非常悲观,这类人不论男女,往往难成大器。

    在说话中,语气不该中断而中断,讲话不连贯的人,很可能有潜在的疾病。

    在与人对话时,口几乎不张开,而且发音不明了的人,往往会碰到很多障碍,职业也多发生变动。

    男人在发音时像猫叫一样,口与腹部的振动不一致,此种人很可能言行不一。一个人如果有诚意,他说话的声音绝不会像猫叫一样。说话像猫叫的人,往往是不会讲真话的。假如他的话无半点虚假,也是与他个人的利益完全一致的情况下,才会有这种表现。

    向人说话时,好像缺乏爱敬之意,同时很唐突的人,不论男女,假如不是很粗野,便是很害羞,否则就是非常淳朴,或是刚毅木讷之人,他们看起来虽然马马虎虎,却十分有人情味。

    由脐下丹田所发出声音的人,通常较为诚实,不会阿谀逢迎,是位道地的实行家。

    说话时高声尖叫的人,往往是位理论家,当他慷慨激昂时,容易有歇斯底里的现象发生,他虚荣心很强,缺乏诚实感。

    说话时声音响亮,语句明朗的人,较容易取得成功。

    讲话时声音较低,同时嘴唇两侧有唾沫,也就是口沫横飞的人,很可能是精力过剩,浪费型的人。他很可能非常注重外表而爱好名声,同时也是个喜欢矫揉造作的人,如果他的体力好,与你约定的事情一定会去实现;如果他身体不健康,他虽然夸下海口,可是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说话时嘴角歪的人,心中想的与说的通常不一致,对事物往往不会由正面去进行考察,这种人内心较圆滑。

    在说话时,目光不看对方的人,表示他心中不坦然,不是心虚,就是撒谎。这种人讲话也是有气无力的。

    曾国藩所言声音之贵贱尽管有其道理,但也不可一概而论,否则有失偏颇。不过,从人的话语中听出人的个性特征,倒是有可能的。

    罗萱,字伯宜,湘潭人。父汝怀,道光十七年(1837)拔贡,曾任芷江学训导,候选内阁中书,以学行闻于时,著有《湖南褒忠录》。罗萱生有夙慧,工诗文书法,能传其父学。为诸生,屡列优等。倡导经世之学,领湖南诗坛风骚数十年。著名的封疆大吏贺长龄,以“家风不可及”闻名遐迩的新化邓显鹤、沈道宽对他都很器重。

    曾国藩奉命办团练,招揽人才之时,“湘乡奇伟非常之士,……肩相摩,指相望”。罗萱是最早应募到曾门的人之一。传说当时每天都有百十人到营中报名,曾国藩一一召见,问询长短,稍有才能的人都留了下来。一天,曾国藩已召见多人,倦极不见客。正在似睡非睡时,忽听外面有吵声,起身向窗外一望,但见一位身材不高,只穿一件单衣的青年人(罗萱)被守门人拦住。青年人声音朗朗,气质非凡,但任凭他怎样讲,守门人仍不放行。青年人也不气馁,大有不见曾国藩不罢休的气势。正在僵持之际,曾国藩推门而出,并喊住守门人,对罗萱说:“听君的声音爽朗圆润,必是内沉中气,才质非凡之人。”遂将罗萱引入上宾之位,两人叙谈起来。随后,曾国藩立即决定让罗萱掌管书记,日常文牍往还的工作也一并交给了他。

    曾国藩率湘军东下时,罗萱以亲老欲辞。但曾国藩写信请他入府,并说:“今专足走省,敬迓文旆,望即日戒涂,惠然遄臻,无为曲礼臆说所误。蟾蜍裹沙而不行,於菟腾风而万里。士各有志,不相及也。千万千万!祷切祷切!”咸丰五年(1855)曾国藩入南昌,重整水师;后进屯南康,设置楚师三局,制造弹药武器,又设船厂,建南湖水师。时年四月,罗萱随曾国藩经吴城入南康。

    咸丰五年至咸丰六年间,是曾国藩处境最困难的时期。戎马倥偬,而客居江西,兵饷皆不宽足,又受太平军石达开部不时攻袭,常常是停泊船上,不用说安生休息,性命也时有不保。为了取得朝廷的信任,还必须经常奏报军中缓急。而罗萱上马操剑,下马走笔,兼具文武,形影不离,是难得的人才。曾国藩每有上疏,罗萱皆操笔如流。有时“警报骤逼,势危甚”,罗萱也“甘心同命”。罗萱还时常调节诸将之间的矛盾,使各当其意以去。咸丰六年,翼王石达开入江西,攻陷瑞、临、袁、吉、抚、建诸郡,省城孤悬。罗萱领湘军三千人攻建昌,城即破,但太平军援军忽至,都司黄虎臣战死,城未攻下。于是曾国藩又令其攻抚州,将至,又得知曾国华、刘腾鸿等自鄂援江攻瑞州,曾国藩又令他自抚州赴瑞州合攻。在瑞州,罗萱与刘腾鸿等与太平军展开了殊死战,八战皆捷,取得了瑞州战役的胜利。曾国藩坐镇瑞州后,罗萱以久在军中,遂向曾国藩乞假归湘中。

    罗萱是喜欢贡献才智又不愿仕进的人。回到家乡后,本想专心读书,以写作终其生。可是,地方大员及同乡亲朋不断召其入幕,他均婉言谢绝。同治七年(1869)十一月,既是同乡挚友又很钦佩罗萱的黄润昌奉命入黔,与记名布政使席宝田会同镇压起义。黄润昌再三请求,罗萱入军营掌文案,兼理营务处。每日白天出外领队作战,夜晚笔削奏牍。

    黄润昌原受曾国荃的赏识,咸丰九年(1859)被召入安徽军营。次年,在攻复安庆中,黄润昌成功地策动了程学启反叛,后帮李鸿章立足上海。咸丰十一年,又招抚皖南太平军。同治三年,因随攻金陵,加布政使衔。

    黄润昌得檄令已是腊月,黔省极为寒冷,罗萱到营后随即开赴清溪。清溪是原邓子垣的军所。安营扎寨后,罗萱和黄润昌设水师,作战守,作大举进攻的准备。湘军进入黔境后,先后攻克铜仁、遵义等五郡,而南路进攻受阻。同治八年(1870)三月,黄润昌、罗萱遇伏战死。黄润昌年仅29岁,罗萱年43岁。

    罗萱貌温雅,文翰流美,而性极恬淡,从军十余年,不趋安营利,亦不图仕进,至死还是个知府。著有《仪郑堂文笺注》二卷,《粤游日记》一卷,《蓼花斋诗词》四卷。

    罗萱一世英名,曾国藩凭声识人果然不差。

    音由心生,辨音识人

    原典

    音者,声之余也①,与声相去不远,此则从细处曲中见直②。贫贱者有声无音,尖巧者③有音无声,所谓“禽无声,兽无音④”是也。凡人说话,是声其散在左右前后者,是音。开谈多含情,话终有余响,不唯稚人,兼称国士;口阔无溢出⑤,舌尖无窕音⑥,不唯实厚,兼获名高。

    注释

    ①音者,声之余也:这里所谓的“音”,如前所述细微的地方去辨别声与音的是非曲直,即差别。其实就是声的余韵。②从细处曲中见直:这里指从细微的地方可以分辨出来。③尖巧者:就是伪装虚饰的人,这种人圆滑世故、八面玲珑,行事往往小心谨慎,说话慢声细气,所以给人的感觉和印象是只有“音”而无“声”。④禽无声,兽无音:是说鸟鸣要要呢喃,绵曼而无壮气,属于“无声”者,兽吼嗽嗽突兀,粗野而不文雅,属于“无音”者。⑤口阔无溢出:口阔,嘴宽大。溢出,指声未动而气先出,说话粗声大气。⑥舌尖:指说话轻巧流利。窕:通“佻”,轻佻,即轻浮而不严肃。

    译文

    原典大意为:“音”是声在空气中传播的余波、余韵。“音”跟“声”的差别并不大,要从细微的地方才可以分辨得出来。贫穷卑贱的人说话只有“声”而没有“音”,显得粗野而没有文采;圆滑尖巧的人说话则只有“音”而没有“声”,给人一种虚饰做作的感觉;俗话所说的“鸟鸣无声,兽叫无音”,指的就是这种情形。一般人说话,只不过是一种声响散布在前后左右的空气中而已,只有“声”而没有“音”。谈话的时候,如果一开口就情动于中,而音中又饱含着情,话说完了声音还在空中回响,这样的人不只是温文尔雅的人,而且可以称得上是社会名流。如果说话的时候,即使口阔嘴大,但是声气不乱发乱出,口齿伶俐,却又无矫揉造作,这不仅表明这个人自身素养深厚,其人还会获得盛名隆誉。

    解读

    《冰鉴》要分开“音”“声”这个东西,这是比较玄虚的。开始的声音叫“声”,此后的声音叫“音”,“音”是“声”的余响,细细地加以品味,仍然是能够找出其细微的差别来的。举个例来说:一口大钟,用木棒去敲击,此时所发出的响动叫“声”,而此后钟仍在“嗡嗡”作响,这时在空中传播的就叫“音”。完好无损的钟与稍有裂口的钟声音有差别;甚至两口质地完全一样的钟也有差别,如果能够认真加以区别的话,同一口钟,不同时间敲击而对于听钟声的人来说,也会产生差异。因此,凭借声音可知道人的心性、能力。这其中不可确定的因素太多了,因此能够掌握其中真谛的人就少而又少了。我们认为,一般人是无力做到这一点的。但是,声音总能或多或少地反应出人的一些信息来。因此,我们有必要去研究,不要因为我们无力做到精益求精,可靠性不高而放弃这种探索,只是应该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从“声音”再过渡到“声”、“音”。

    由于声的振频、强度不同,音在空中传播的余响效果会有一定程度的差异,这是音色的表现。音有音高、音长、音强、音色、音质的差别,声乐是要专门研究的。

    贫贱者有声无音,尖巧者有音无声。这个论断正确与否,值得商榷。有声无音,即是讲气息冲击声带,发出声响,却在空中没有什么余响,相当于是枯涩单调的声音,没有浑响效果。有音无声,指气息冲击声带,却没发什么声音,仅在空中有余响。这从物理声学上是讲不通的。因此说,仅凭声音的高低悦哑,而不与语气、语势、话语的内容相结合,是不能够正确鉴别人才的。

    禽无声,兽无音。《冰鉴》以动物作类比,补充说明有声无音者贫贱,有音无声者尖巧。从事理来看,阳春三月,草长莺飞,百鸟争鸣,春雨婉柔,增天地美色。百鸟齐鸣,嘤嘤婉婉,啁啁啾啾,这是悦耳动听的声音,但对行事立功的人来讲,总觉得绵曼之气有余,豪迈雄壮之气不足,这是有音无声的缘故。而荒山旷野,大漠草原,朔风劲草,丛林万千,狮吼狼嚎,野兽出没,森气弥漫,惊骇突兀,虽然豪气干云、威猛肃杀却是刚猛有余、曲折婉转之意不足,这是兽无音的缘故。用在人身上,有音无声的傲气不足,骨气不足,刚气不足,因此多为贫贱所困;有声无音的婉转不足,柔情不足,血性不足,因此多属尖巧无情残忍之辈。

    人在讲话的时候,声音随空气振荡而四方传播,弥散在前后左右,以正前方为信息发射源。开谈多含情,话终有余响,这种话语谈势,是高人国士的风范。人以情为主,凡事多能兼顾情理,又不违事理,这种处世原则是一种标准,能两兼其美的人当然可以得到大家的称赞和拥护。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也就是这个意思。这种人的话,普通老百姓爱听,因为他们能从开口含情之中辨出情的真假,情绪的感染力是可以在课堂和演讲中明显感觉到的。讲话完毕,余音绕梁,荡气回肠,听者心摇神驰,久久不能停住受讲话者所牵引的思绪,这种深入人心的效果是情绪感染力的极致状态。希特勒与丘吉尔在这方面可谓旗鼓相当。希特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偶尔发现自己的声音很能感染人,因此开始了发疯似的政治煽情。丘吉尔仿佛是上帝派下来专门对付希特勒的,是他遏制住了希特勒屠杀的脚步,他同样有天生感染人的演讲才能。是他的声音,鼓舞了英国人民度过了200年来最黑暗的一段日子。

    口阔无溢处,口宽阔,但在讲话时,并不漏风,先有声,后传音,声气相投,不散不乱,这是修养功底深厚者的讲话状态,反之则是粗声大气,粗俗不堪,有这样的行为态度的人自然难登大雅之堂。从江湖中冲战出来的英雄豪杰,虽然身上粗野气很重,但他们豪气干云的英雄气概占了主导,虽有草莽气,仍不失英雄本色。话又说回来、这种草莽江湖气,会在事业一步步的拓展之中,随着接触人物种类的增多,交际面的扩大而渐渐收敛,从而带有更多的文明修养气,使雄才身上多了英气,英才加雄气,如此方可称天下英雄。刘邦是如此,赵匡胤如此,朱元璋也是如此。

    舌尖无窕音,虽激情昂扬,但不是口沫横飞,虽流利灵巧,但不轻浮张狂,这种人不但才智敏捷,聪慧过人,而且修养务实,厚重端庄,不但会得人帮助使事业有成,而且可以获得很好的名声。

    开谈多含情,话终有余响,口阔无溢处,舌尖无窕者,是对国士高人风范讲话状态的一种描述,雅量充沛,又不粗俗,因此为天下人共仰的模范。

    明成化年间,兵部左侍郎李震业已九年考满,久盼能升至兵部尚书。恰好这时兵部尚书白圭去职,机会难得。不料朝廷命令由李震的亲家,刑部尚书项忠接任。

    李震深为不满,对他的亲家抱怨说:“你在刑部已很好了,何必又钻到此?”过了些天,李震脑后生了个疮,仍勉力朝参。同僚们戏语说:“脑后生疮因转项”(意指项忠从刑部转官而来),李震回答说“心中谋事不知疼”,仍然汲汲于功名,不死其心。其实李震久不得升迁,原因是因为声音的变化而影响了皇帝对他的印象。在皇帝看来,忠臣奏朝章往往能朗朗而谈,而奸臣则声音低沉而险恶,李震的声音历来沙哑而不定,给人一种不可靠的感觉。因为他素患喉疾,每逢奏事,声音低哑,为宪宗皇帝所恶,因而升官的事自然与李震无缘。

    这虽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也说明了语音对人们印象的重大影响。对于我们而言,为人处世的时候虽不能像宪宗皇帝一般“因音废人”,但通过声音还是能为辨别世人提供一些借鉴。

    心理学家经过广泛调查,将不同的声音给人的不同感受分成了以下类型:

    1.音低而粗

    此类人比较做作,也比较现实。也可以说比较成熟,潇洒,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2.声音宏亮

    这类人精力充沛,有热情,有荣誉感,很有趣,具有艺术家的气质。

    3.说话的速度快

    这类人性格外向,朝气蓬勃,活力十足。

    4.带语尾音

    这类人精神昂扬,常带些女性化倾向,具有艺术家的气质。

    以上四种类型是较为正面的声音。应该注意减少或避免以下声音:

    (1)鼻音。大部分人都不会喜欢那种“嗯嗯”地与人说话的人。

    (2)语音平板。有些人比较沉默、内向,说起话来,语调很平,缺乏感情,若是女人则有男性化趋势。

    (3)使人产生紧张的声音。经常发出这种声音的人往往傲气十足,崇尚武力,常常用拳头去解决问题。

    很明显,优美的声音和谈话技巧能提高说服力。什么声音算好声音呢?一般来说,音粗而低,语速较快,尾音明亮,可算是好声音的基础;再加上让人感到值得信任,积极面潇洒,这就更好了。

    当然,什么算好声音,与时间、地点、对象、内容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人类所发出的声音包含着各种各样的要素,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声调。声音大,同时也表示其权力。发音方法对音质产生很大影响,这主要取决于共鸣板。如果以鼻子来做共鸣板,声音听起来就像哭泣,或者给人傲慢的感觉。如果用胸腔来产生共鸣,声音就会变得丰富、强力、有响度,给人充实的感觉。另外,说话速度的快慢,吐字是否清楚,说话是否用心,这些都是识人者常用的手法。

    处世活用

    声音和人类有着紧密的联系,慷慨激昂的演讲,如泣如诉的哀求,声情并茂的朗读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声音给世界带来的不仅是听觉上的“丰富多彩”,科学家发现,优美的音乐还能治疗人类的某些慢性疾病,有的细胞竟然会在音乐的伴奏下在我们体内“歌唱”。

    日本有一位学者对声音很有研究,他提出了一个命题,叫“姿态加声音等于魅力”。

    他写文章介绍说,他曾到电视台去参加评审工作。在电视台的大厅里,他看到一大群正等待着上电视节目的观众,这些人精神既紧张又高昂,到处都是一片吵闹声。这时,他听到了节目主持人清晰的声音,这个声音清楚地穿过这些嘈杂的噪音,震慑着整个场面。这时,这位学者突然恍然大悟,说:“这就是他借以成名的利器啊!”

    于是,他采访了这名节目主持人。

    “我很喜欢这个工作。”这位节目主持人说。“我认为自己的能力和容貌都很够。想要在电视台工作,容貌当然重要。不过,音质更重要。我为了要掌握正确的音质整整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新闻播报员必须表现出威严的一面。所以自然得降低声调,从腹部发声,调整速度,有时还需要注意抑扬顿挫。这样,就能让说话的方式产生韵味。”

    这位主持人的音质优美,音量低沉而有力,充满着堂堂正正的气象,加上他那一口标准的语音,使他拥有了许多观众。他外貌非常潇洒,许多异性因此迷上了他。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喜欢通过声音来判断对方的性格。很多出租车驾驶员都具有这样的经验。有个出租车司机有这样一段名言:“我是用背‘听’顾客说话的。在没有看到顾客的外表的情形下,就可以知道顾客是否疲倦,或者是热心工作等……”

    美国前总统里根是演员出身,他有一副得天独厚的有磁性的、音域宽广的好嗓音,加上富有感召力的演讲技能,挫败了在音质和形象上都不如自己的对手。另一位前总统克林顿的声音沙哑、浑厚,他知道如何运用这种略带浑厚的声音去赢取民心。大选前,他铿锵有力、朝气蓬勃的声音,听起来就像一个强有力的、可靠的、能带来朝气的、能够实现人民愿望的总统的声音。但在性丑闻中,他强化了沙哑的声音,用疲惫的语调恳求民众:“请让你们的总统工作。”听来让人们不得不原谅和同情他。

    声音大小与人的心情和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慷慨激昂的声音能鼓舞人的斗志,让人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细小、单调、乏味的声音,则能轻而易举地催人入眠;软绵绵的声音能够感人肺腑,适合恋人在花前月下倾诉衷肠,而不适合在众人仰望的领导位置上。声音还常常影响人的判断力,当听到果断、清晰、有力的声音时,我们断定此人比声音疲惫、软弱、无力的人更可爱,更胜任某项工作,也更具有领导才干。

    像面孔一样,声音也要经过修饰。对男人来说,过于女性化的声音被认为缺少吸引力,人们会对用这种声音讲话的男人能否胜任工作产生怀疑。常在公众场合露面的女人们学会了压低声音说话,好多著名女性都专门学习过如何降低声音、使声音听起来不女孩气的课程。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初登政治舞台时的声音听起来又尖又细,后来,她学习了声乐课努力降低音高。

    在电视剧《手机》中,著名节目主持人严守一接电话时的掩饰和言不由衷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山西卫视节目主持人、荣登2009年全国道德修养排行榜之首的费婕对记者说:“看一个人接电话的声音和语气,就能猜出对方和这个人关系的远近,因为声音是不会撒谎的。”费婕说,和熟悉的人通话,声音表现得十分随意,且声调较高,如果是和一个较为陌生的人电话交谈,话语里则充满了客气、严肃和认真,且声调适中。研究表明,说话声音洪亮的人,经常会被看成是聪明、受欢迎、在事业上成功的人,并且在交友和婚姻方面更容易被接受,也不大会被看成是有可能犯罪的人。

    声音与外在的容貌也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口吃的人不管他们的外貌怎么样,给人的感觉总会差一些。一个面部有缺陷的人,说话声音好听,会比那些说话声音有问题的人更有外在魅力。反之,那些原先被看成是很有魅力的人如果和说话声音和做作联系在一起的话,魅力就会大打折扣。

    有经验的警察还会通过声音来判断犯罪嫌疑人内心的紧张情绪,因为这种声音听上去常常是没有感情的,发音器官的肌肉很紧张,音高常常会被削弱。

    此外,如果人们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想掩盖或否认激起内心情感波澜事情的话,就会引起头痛、胸闷,严重者还会引起胃痛、胃溃疡、肿瘤,甚至心脏病。

    职场活用

    从经验中可以得知,好的声音和谈话技巧能提高说服力,由于人人声音不同,怎么才算好呢?最好是音粗而低,说话速度快,尾音明亮;这样就能给听众留下一种“这人值得信任,积极、潇洒、有领导才能”的印象。当然,这也不能一概而论,什么声音好,也与谈话的地点、对象、内容有着直接的关系。比如说,在舞场上,由于灯光较暗加上光线闪烁等因素,舞伴们很少能看清对方,在这种情况下,声音的优美就会产生很大的魅力。

    当然,声音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说话时的姿态。甜美的声音加上优美的神态,更会产生强大的魅力。

    由于声音具有如此的魅力,所以,有位美国人在《上班族的身体语言》一书中,讲了一个女人由于声音而把男性“引入歧途”的故事。

    这个女人叫琳达。作者写道:琳达是我所认识的,无论性格、干劲,以及能力都相当突出的女性之一,在西海岸某个小都市的企业界,颇负盛名。她了解自己的欲求,以令人惊讶的程度和明确的判断力,尽心尽力去追求。

    这确实令人心惊,只要听到她所讲的话,就不难想象出一个竞争心强烈、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洞察力的女性。

    琳达外型修长,爱打扮,魅力四射。不过,当她一开口,便会呈现戏剧性的变化。这位思虑深远的女性,发出宛若少女的银铃般尖锐的声音。

    “第一次听到她说话时,”我的同事这样告诉我,“我以为是刚刚踏入社会的女性。她想出售奥克兰的一张办公桌,而我希望拥有它。由于我太看轻她了,以致付出比想象中还要多的金钱——我很生气。”

    “为什么呢?”我问。

    “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在孩子般的声音背后隐藏着钢铁般的意志。我不想再有第二次交易。”。

    “我也知道我的声音有问题。”大约一年前,琳达对我说,“但是,这对我有好处。这能够使和我进行交易的男性‘解除武装’。他们会保持着优越感,松弛警觉心,所以我才能够达成我的企图。”

    她略带愁容地继续说道:“但问题往往在害处这一边,我想加以改变。”

    “有什么害处?”

    她耸耸肩。

    “和我进行交易的男性,在事后好像会有种被欺骗的感觉。也许有某一种含义是如此,他们以声音作为评判,而不是以我的能力。一旦发现我有才能,就觉得被我骗了。难道他们错误的判断,就代表我不正直吗?”

    在某种含义上,我不得不承认这种结果使她的声音会误导男性走入歧途。所以,她想改变是聪明的做法,于是我为她介绍了一位高明的声音训练家。

    说明了详细经过之后,这位曾经在好莱坞演戏的声音训练家点点头。

    “你的声音,在交易过程中的确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你知道萧伯纳的《窈窕淑女》这出喜剧吗?故事之中,比金斯教授把说话有土腔的卖花少女带回家,根据她的声音和说话的方式,把她训练成为一位高贵的淑女。可见,声音的确会表现出社会性。

    “美国虽然没有欧洲那么严重,但就美国而言,依然很重要。你似乎没做过这种声音训练吧!”

    一年之后,我到西海岸旅行时,遇见琳达。训练非常成功,她说话的声音降低好几个音阶。

    “我学会从胸腔发声的方法。”她好像引以为傲地以低沉而清晰的声音说。

    “除了声音改善很多,其他还有什么变化吗?”

    “我的人生!”她笑着说。“这几个月来,我在工作上有重大的突破。顾客回头,还为我介绍新客户。但是,我最高兴的,莫过于交易对方的态度。现在,他们都怀着敬意和我接触。以前的话,并没有人认真地把我当做一个交易的对象,而是用一种好像要纠缠你、嘲笑你的口气……”

    她语重心长地继续说:“真是不可思议。”

    “什么不可思议?”

    “自从我降低音调来说话,变化太大了。以整体的工作来说,我比以前更有力量了。”

    琳达学会了具有威严的声音、有权力的声音。不是从鼻孔,而是经由胸腔发声,降低声调,速度也比平常缓慢一些。

    人类的声音包含各种要素。声调是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大的声音,同时也具有威力。发出很大的声音,可以让别人沉默下来。然而,在某种状况之下,有时候小的声音更能发挥效果,因为人们会注意去听的缘故。当然,声大声小都需要姿势辅助,效果才更好。

    发声法对音质有很大的影响。根据要以身体的那个部分当做共鸣板,音质将会有所改变。若以鼻子产生共鸣,声音像是如泣如诉,或者也可能给人傲慢的印象。但是,如果是以胸腔来产生共鸣的话,发声法亦随之改变。变得丰富、有力,响度也够。

    讲话方式的速度也会影响到会话。速度太快,容易给人好像有某种急事、戏剧性的事件或热心投入的印象。另一方面同时会让对方感觉焦躁、混乱,以及有些粗鲁。说话缓慢的人,虽然给人深思熟虑、诚实的印象,但太慢了的话,也会变成犹豫不决或漫不经心,甚至还会呈现消极性的含义。

    在职场上,音质甜美、清晰、语调抑扬顿挫的声音,可以放射出独特的性格魅力,并且能提高交流的效果。特别是素昧平生,第一次通过电话交谈,善于倾听的人能从最初几分钟内“阅读”到对方声音中的许多内容。据了解,一个人的语音、语调以及声调变化占通话可信度的84%。所以,建立起对方喜欢的音质,最好是易于分辨的独特音质,这是走向成功的“秘密武器”。

    由此可见,无论是在职场上、商场上,还是什么别的“场”上,人的说话声音、速度以及由此构成的神态,都是很重要的。它可以增加你的魅力,加强你的权威,当然也能起到相反的作用,这就要看你的声音和神态给听众留下的是什么印象了。因为人们会根据声音来判断一个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