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雅正-卷三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63、64卦白话

    第六十三卦既济下离上坎

    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

    初九:曳其轮,濡其尾,无咎。

    六二:妇丧其髴,勿逐,七日得。

    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六四:有衣袽,终日戒。

    九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

    上六:濡其首,厉。

    既济:渡过河。

    卦辞:要想渡过河,怎样才能顺利呢?步伐要小,精力要集中。开始比较容易,越往后越难把握。

    初九:图谋复仇。在河边就推拉车轮急于前进,就会像狐狸过河时浸湿了尾巴那样麻烦,不要犯这样的错。

    六二:舍财求安。渡河时妇女丢了首饰,不要去追,七天后再配置。

    九三:励精图治。高宗讨伐叛乱,三年取得胜利,势力单薄者不要效仿。

    六四:胜而不骄。外套里的内衣满是补丁,时刻警戒自己。

    九五:仁政爱民。东邻杀牛盛祭,不如西邻朴素的祭祀,更能受到上天的保佑。

    上六:持满戒盈。狐狸的头被淹没,性命危急。

    完成使命。

    第六十四卦未济下坎上离

    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

    初六:濡其尾,吝。

    九二:曳其轮,贞吉。

    六三:未济,征凶。利涉大川。

    九四: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

    六五: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未济:正渡河。

    卦辞:未渡时,怎样才能顺利呢?要小心谨慎,你看狐狸专挑浅滩过河。如果浸湿尾巴,没有任何益处。

    初六:冲动冒进。狐狸浸湿了尾巴,惭愧。

    九二:尽快脱困。推拉车轮,多想办法则吉祥。

    六三:审时度势。尚在渡河之时,就想跃马征战,凶。应当先过了河再说。

    九四:带罪立功。运筹帷幄则吉祥,纠葛已经成为过去。出兵征伐叛逆者,三年后受到君王的嘉奖赏赐。

    六五:止戈休兵。认真思考则吉,不要做出错误判断。君子光明磊落,有诚信原则,吉。

    上九:善始善终。饮乐适度,不要喝醉。狐狸的头被浸湿,是因为它没有遵守原则。

    未竟事业。

    63—64,事业概况,是下篇的纲要。

    63既济雅正

    【题解】63卦、64卦,是对文王一生事业进行综述,即从文王即位起到晚年归隐这50年间的经历作了一个简略的回顾总结。从《周易》下篇来说,是对43卦—62卦的概括。31卦—42卦属于成家立业阶段,还没有正式进入历史舞台。笔者参考的周文王年表主要是《竹书纪年》,对于《竹书纪年》学界还有争论,在此只是参考其经历梗概。据记载,周文王去世前,岐周已经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形势,周文王可谓圆满完成了战略准备任务。

    ?瘙椶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

    渡河只是军队的移动,是大战前的机动,渡过河才能发起进攻,所以说渡河可以看作战前的准备。

    既,完毕,已经。济,渡,过河。要想渡过河去,有些什么注意事项呢?即怎样才能顺利完成灭商事业的准备工作呢?小,步伐要小,渐进着来,不要急躁冒进,过早引起商纣的猜疑。利贞,对于过河是小心谨慎,对于政治是要有计谋。初吉,开始的时候河水还浅、头绪简单,比较容易控制。

    乱,混乱,无秩序。终乱,越往前走,河水越深,水流也越湍急,而对于商周政局,越往后局面越复杂,越难把握,越需要高超的智慧和理性。关于“乱”,有一种含义指“治”,如果是这个意思那么爻辞就更好理解了:开始做好了,结果就会圆满。

    《象》曰: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水在火上,水火不容也,二者难免交战。水大则火灭,火大则水涸。豫,同“预”。君子观此象,因为考虑到可能的祸患而提前做好预防。由于历代仇恨,商周的关系势如水火,对于文王的整个战略经营,更是需要深思熟虑,慎重对待。

    初九:曳其轮,濡其尾,无咎。

    这一爻记述即位起至被囚羑里期间,根据《竹书纪年》,这一期间历经三十余年。我们知道,文王的父季历是被商王文丁借刀杀人害死的,文王即位后就一直图谋复仇。曳,拖拉,牵引。下河的时候,如果赶车人无所顾忌地用力往前赶,这样不知深浅地急进,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要有人在后面拉住车轮,一是减慢其前行速度,二是可以起稳定作用。如果河水很浅,就不需要“曳其轮”了,直接过河就是。“曳其轮”只是对危机的一种保障,是急于过河时勉强行事的不得已而为。“其”,狐狸,欲图过河的狐狸。即使这样谨慎,还是因为河水过深而把狐狸尾巴浸湿了,可见这并不是狐狸过河的适当时机。狐狸粗长的尾巴用于保持身体平衡,还有保持体温、伪装迷惑敌人等作用,狐狸尾巴被水淹没后就增加了过河的难度,所以是要尽量避免的。无咎,是说不要犯这类“濡其尾”的错误,这样做一点实质的意义也没有,只会把事情搞得更复杂。这是文王即位初期周国的实力状况,此时殷周之间力量对比悬殊,宗周还需要不断加强自己的实力。

    《象》曰:“曳其轮”,义无咎也。

    急于前行,指文王一心报仇,其迫切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虽然做法不当,但道义上不是过错。

    六二:妇丧其髴,勿逐,七日得。

    被囚羑里期间,根据《竹书纪年》,这一期间历经七年。髴,古代妇女的首饰。渡河时妇女的头饰掉下来被河水冲走了,不要去捞,太危险,过几天安定下来后再买就是了。这一爻的隐喻很含蓄,主旨是说先抓紧过河、渡过眼前这个难关要紧,不要在乎那点金银的损失,因小失大。过河之险境比喻文王的羑里之难,妇丧其髴比喻为了营救文王用做贿赂的金银财宝。钱财是为人服务的,只要有人,钱财失去了还会再回来。实际上,文王七年出困后重展抱负,振兴国家。

    《象》曰:“七日得”,以中道也。

    七日后重新获得,是以中正的手段。革鼎也。

    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从羑里归周后的三年,根据《竹书纪年》,这期间文王振兴经济、招揽人才。高宗,殷代中兴帝王,名武丁。鬼,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有“灵魂”,称之为“鬼”,是人们想象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鬼方,一般认为是殷时西北边疆上的国家,亦有说“鬼方”即后来的匈奴。笔者认为“鬼方”不是某个具体方国的名字,而是对反叛中央王权方国的泛指。但指方国也好,指叛逆也罢,都只是一个名词的理解,还需要资料佐证,并且于主题的理解基本没有影响。高宗当年讨伐叛乱,三年取得胜利。小人,平民百姓,这里比喻能力平庸的将帅、实力薄弱的国家。没有能力的人不要轻举妄动。指脱困后要先加强自身实力,而不要急于报仇。要革鼎振兴,兵强马壮后再采取行动。

    《象》曰:“三年克之”,惫也。

    用三年的时间才平定了叛乱,耗资靡费也,国力疲惫不堪。所以才有后面的小人勿用,国库虚空的时候也不要轻易用兵。《汉书·严助传》记载,淮南王安上书云:“《周易》曰:‘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鬼方,小蛮夷也;高宗,殷之盛天子也。以盛天子伐小蛮夷,三年而后克,言用兵之不可不重也。”此论符合爻意。

    六四:有衣袽,终日戒。

    又三年,根据《竹书纪年》,文王释放后的第四年被商纣王加封为王,获得代商王征伐的权力,这期间宗周连年征伐,重要事件是三年伐崇。,彩色的丝织品。袽,烂衣服或破旧棉絮。漂亮的外套里面穿的是破旧的内衣,这个时候宗周的境况大有好转,但文王依然时刻保持警戒、自我惕励不放任,提醒自己任重道远。荣不忘耻,富不忘贫,安不忘危也。

    《象》曰:“终日戒”,有所疑也。

    居安思危。

    九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

    征伐后的恢复时期,相当于渐卦。杀牛,是隆重地用牛羊豕三牲作为祭品。禴祭,殷春祭名,四时祭之省者,以诚心祷告,不用牲祭。东邻,指殷人。西邻,指周人。殷纣作恶多端,即使杀牛盛祭,也不如文王平时仁德爱民、造福乡土,仅以简单朴素的祭祀更能受到上天实在的保佑。

    《象》曰:“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时也。“实受其福”,吉大来也。

    得时,符合时义,顺乎民心也。实在地受到上帝的护佑,自然是大吉大利,万事如意了。

    上六:濡其首,厉。

    失利时期,相当于巽、涣、中孚期间,也可看做是文王的临终教诲。濡,沾湿,润泽。狐狸的头淹没在水里,情况越来越危急,弄不好就一命呜呼了。狐狸于初九时的不慎还仅仅是弄湿尾巴,但此时如果不慎,就是掉脑袋了,将功亏一篑。所以即使到最后也不能放松警惕,还是要小心行事。

    《象》曰:“濡其首厉”,何可久也?

    头浸没在水里,这样怎么能坚持久呢?把自己置身险地,是为不智也。

    本卦中容易发生误解的是:“六四:有衣袽,终日戒。”

    这句话也是认识不一,一致的地方是大都认为“有衣袽”是用破布棉絮堵塞船缝,以防止漏水。

    我们看爻辞,并没有提到主人公是坐船过河,并且,是细密的丝织品,袽是破旧棉絮,两者成为鲜明的对比,也没有破棉絮堵船缝的含义。其实“有衣袽”这句话直译就可以了,并不难解。这是说漂亮衣服的外表下,是用破旧棉絮填充的,形容其俭而不奢。

    64未济雅正

    【题解】未济,没有渡过河,即尚未成功时的处事原则。偶卦是对奇卦的阐发,未济是对既济的描述。

    ?瘙椷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

    想要渡河,怎样才能顺利渡过去呢?狐,狐狸,聪明谨慎,会游泳。汔,水干涸。济,渡,过河。要小心谨慎,你看狐狸要过河,专挑滩浅水缓的地方。如果不这样做,而是随便找一处就下水,那么一下河尾巴就被浸湿了,难以保持平衡,再往前水就会越来越深,只能再退回来。这里作者要告诉读者一个什么道理呢?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

    《象》曰: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火炎上,水润下,水火相克而不相容。今火在上水在下,不接触作用,可谓知利弊的明智选择。君子仿效此象,用慎重的态度辨别事物之情势,从而做出自己的选择。比如选择城邑位置时,要观察好周围的环境,避免山川河流的灾害等。具体到本卦的背景,则是讲文王如何谨慎地与殷商周旋。

    初六:濡其尾,吝。

    狐狸急于过河,可刚下水就被淹没了尾巴,惭愧啊,对于自己的冒失。告诫选择过河地点时要慎重,攻击殷商时要注意时机。

    《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极也。

    刚下河就浸湿了尾巴,要是继续向前还不知道水有多深呢。还是还是止步返岸为是。

    九二:曳其轮,贞吉。

    既济此时姬昌处于羑里之困时期,好比过河时遇到了漩涡急流,情况危机。这时怎么办呢?先拉住车轮,把车稳住再想办法一点点走过去。

    《象》曰:九二贞吉,中以行正也。

    九二的设法营救之所以吉,是因为这是在用适当的方式做应当做的事情。

    六三:未济,征凶。利涉大川。

    回顾文王脱困后的作为就容易理解本爻所指了,文王脱困后并没有急于向外扩张,而是先革鼎内政,夯实内力。好不容易从坑陷中出来了,但河还没有渡过河去,危机还随时有可能降临,这个时候就想对外扩张甚至找帝辛报仇,当然凶险了。首要的任务还是先过河上岸,安定后再图谋其他。利涉大川,勇于面对艰难,在此即比喻改革之事。举个例子比较好理解,就像楚汉交战,楚军在还渡河中:尚未过河时,就急于交战,则凶;应先把部队带过河,列好阵,然后再战。

    《象》曰:“未济征凶”,位不当也。

    身未脱险,还处于被殷商关注的敏感期,故曰“位不当”。时不利、位不正、名不符、力不逮,征伐必凶。

    九四: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

    此时姬昌已经受命称王,得专征伐,当然要充分利用这个条件扬威服众,借机打击对立分子,为宗周的崛起扫平障碍。思路清晰,能够纵揽全局,运筹帷幄,则吉祥。悔亡,文王与商纣之间的那些是是非非都已经是过去,让过去的事烟消云散吧。此时的商纣与文王和好如初,文王表面上又开始为商纣效力。《竹书纪年》记载,商纣“三十四年,周师取耆及邘,遂伐崇,崇人降”。所伐的这个崇,就是崇伯虎,当年周文王被拘羑里就是他向纣王进言的。震,军队。出兵征讨叛乱的地方,三年有成,受到商纣王的嘉奖赏赐。如果说上卦中的“鬼方”还可以特指名为“鬼方”的方国的话,这里所指的“鬼方”,则已经彻底演化为一种概念。

    《象》曰:“贞吉悔亡”,志行也。

    之所以暂时放弃前嫌,是因为此时被殷纣委以重任,志向得以伸展,可以借机大跨步壮大实力。

    六五: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由于连续征战,宗周已经疲惫。所以这里先说,“贞吉”,认真审思现状则吉,不要做出令将来后悔的事。即停止征伐,致力于恢复国民经济。光,光芒,光亮。要像君子那样光明磊落,诚恳使人信服,就能吉祥如意。如果说文王过去是武力扩张,现在则是以德服人,积极统战,文王的这些努力终于使宗周迅速恢复了国力。

    《象》曰:“君子之光”,其晖吉也。

    晖,通“辉”,光辉。君子那道德品质的光芒,影响教化着众人。

    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适当地饮酒享乐,不要酗酒误事。不要满足于眼前,忘了先辈艰辛努力的目标。有孚失是,有原则但是不遵守。那狐狸过河时连头也被淹没,是因为它没有遵守小心谨慎的一贯原则,丧失了警惕。这是对文王晚年失误的隐晦描写。

    《象》曰:“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

    喝酒以至于掉进水沟浸没了头,是因为太不知道节制而喝醉了。

    本卦中容易发生误解的是:“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通常断句为:“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指小狐狸几乎渡过河时,却浸湿了尾巴。

    在解读《周易》时,笔者发现,《周易》中泛有“大”、“小”的地方,比如“大吉”,要断句为“大,吉”,大则吉的意思,都是单用,不能连读。在此也是这样,“小”表示小心谨慎,“汔”表示水干涸。狐狸是怎样“小心谨慎”的呢?专找浅滩过河也。反之,如果不这样,就会“濡其尾”而“无攸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