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活指南-女性生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女性一生子宫的生理变化

    女性胎儿离开母体后,子宫和子宫黏膜有一定程度的发育,幼年期早期,子宫位于腹腔内,接近骨盆上缘,子宫体积很小,子宫颈较长约占子宫全长的2/3,子宫的肌层也很薄,其整体仍处于幼稚状态;7岁以后,子宫逐步向骨盆下降。从青春期开始,子宫体明显增大,由于卵巢的发育,产生性激素,使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周期性的子宫黏膜的脱落与修复,于是月经开始来潮。到了性成熟期,也就是女性18岁以后,子宫发育成熟,外形如倒梨形,上部较宽为宫体,下部狭窄呈圆柱形为子宫颈,宫体与宫颈的比例为2:1,子宫肌层也明显增厚,最厚约0.8厘米。妊娠期间,宫颈血管增多,充血变软呈紫蓝色;腺体分泌增加,甚至黏稠的分泌物充满宫颈管,堵塞宫颈口,成为防止细菌侵入宫腔的一道屏障。妊娠以后,子宫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而逐渐增大,子宫内血管增多。扩大后的子宫变软,子宫似圆球形并有囊性感;妊娠3个月后子宫又变为椭圆形,同时肌层也明显增厚,重量也明显增加,足月妊娠子宫的重量为非妊娠子宫的20~25倍(正常子宫约40克)。分娩后子宫骤然缩小,6~8周后子宫恢复到正常大小,子宫颈也由产前的充血、水肿,逐渐恢复原形。初产妇的宫颈外口失去原形而变为横裂形。进入更年期后,突出表现为月经的紊乱,经常闭经,最后绝经,绝经期子宫和子宫颈萎缩,这时子宫内膜也再不会发生周期性变化,因此月经也就停止了。

    卵巢有哪些功能?卵巢机能受哪些因素影响

    卵巢是女性的性腺,它能产生卵细胞和分泌性激素,因此具有生殖和内分泌功能。①生殖功能:生育年龄妇女除妊娠和哺乳期外,卵巢每个月发生1次周期性变化并排出卵细胞,排卵多在月经周期第14~16天。卵细胞是由卵巢内卵泡分泌排出的,在数个卵泡的发育中,发育成熟的一般只有1个,因此每个月只有1个卵子成熟。排卵后卵子存活数小时,此时,卵子如进入输卵管并遇到精子即受精成为孕卵(受精卵)。②内分泌功能:在卵巢的周期性变化中还同时伴有3种性激素的分泌,即雌激素、孕激素和极少量的雄激素,它们对机体有着重要的作用。

    卵巢作为女性的性腺,其功能的正常发挥,受大脑皮质、下丘脑和垂体影响。我们知道,腺垂体分泌两种影响卵巢功能的激素,一种称促卵泡成熟激素,另一种称黄体生成激素,前者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卵泡的发育成熟,后者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排卵。下丘脑含有各种内分泌腺的释放因子,调节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不过,卵巢功能的反馈作用,也对大脑皮质、下丘脑和垂体产生一定的影响。由此看来,当机体的内外环境发生变化,使大脑皮质、下丘脑、垂体和卵巢间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均可导致卵巢功能的紊乱。

    输卵管有什么功能

    输卵管由内向外分为4个部分,即间质部、峡部、壶腹部和漏斗部。在输卵管管壁上有平滑肌和纤毛细胞,平滑肌的收缩能引起输卵管由远端向近端蠕动,纤毛细胞的纤毛也是从外向子宫方向摆动,这些结构决定了它的功能,即吸取由卵巢排出的卵子,使它有机会受精,并把它输送到子宫腔里,种植在子宫内膜上,发育成胚胎。

    骨盆是如何组成的?女性骨盆内有哪些脏器

    骨盆是由骶骨、尾骨和左右两块髋骨组成的。在4块骨骼之间有坚强的关节,并有韧带或软骨相连接。其中髋骨又由髂骨、坐骨和耻骨融合而成,而髋骨的前方在耻骨之间由软骨相连,称为耻骨联合,分娩时耻骨联合稍能松动,为胎儿娩出提供了条件;骶骨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尾骨包括4~5块尾椎,骶椎和尾骨借韧带连接成骶尾关节,此关节活动性很大,在分娩时尾骨可以向后移动使骨盆出口的前后距离增加,有利于胎儿的自然分娩;在两髋骨与骶骨的耳状面之间形成骶髂关节,此关节活动范围甚小。骨盆各部之间有两对坚实的韧带,一是连接骶尾骨与坐骨结节之间的骶结节韧带;另一个是连接骶尾骨与坐骨棘之间的骶棘韧带。这4块骨骼,通过韧带、软骨和关节连接在一起,便组成了骨盆。

    女性骨盆是容纳女性内生殖器——子宫、输卵管和卵巢的所在地,同时也是储存尿液器官——膀胱的居住场所。这些器官在骨盆内的排列顺序是:骨盆内前方为膀胱和尿道,中部为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后方为直肠。骨盆的坚实结构,对这些脏器起到了保护作用。

    女婴出生后有哪些特征

    一个出生不久的女婴,除身体各个方面发育还不完全、器官功能尚不完善等和男孩一样外,又具有自己一些特征。首先表现在外生殖器上,整个外阴呈圆形,大阴唇隆起,小阴唇与成人相比则相对较大且肥厚,阴蒂的发育也不成比例的增大,外阴及阴道组织较为肿胀。在内生殖器方面,阴道是一个狭长的管道,阴道上皮有若干层细胞排列,几个星期后,阴道上皮细胞即变薄。子宫很小,宫体占1/3,宫颈占2/3,子宫的肌层也很薄。输卵管弯曲,而且很细,肌层很薄。卵巢细长,在阔韧带的背面,呈粉红略带白色,表面光滑。子宫、输卵管和卵巢的位置都在腹腔内,只有到了10岁左右才开始降入骨盆腔内。

    除了生殖器官的特征外,有的女婴,由于在母体时,母亲的雌激素进入体内,引起子宫内膜变化,而生后血液循环脱离母体,血液中激素量下降,而出现少量阴道出血,常使父母为之惊骇。这种情况叫假月经,可持续1~2天,通常出血不多,可以自止,不必介意。此外,由于受母体激素的刺激,乳腺也会发生肿胀,甚至有少量“乳汁”溢出。这种情况,在出生后8~10天达最高点,经2~3周自行消退,无需处理,千万不要挤压,以免引起感染。

    女孩为什么不要紧胸、束腰

    有的父母为了打扮孩子,给孩子做一些束腰、紧胸的衣服,尤其是农村有些地方,受封建思想的影响,怕女孩子的乳房隆起难为情,于是给孩子穿上紧胸的小褂以束胸,实际上这是一种坏风气,它的危害很大。因为孩子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骼软,胸腔较小,肋骨呈水平位,如果紧胸必然限制和影响胸廓的发育和肺活量,甚至造成胸廓的骨骼畸形。据统计,束胸还可使肺结核病的发病率增高。另外,紧胸还妨碍乳房的发育,特别是妨碍乳头的发育,由于紧胸而造成乳头内陷,乳头过小。乳房发育不良,不仅对孩子长大成人后哺育下一代造成困难,而且有的因为乳汁淤滞还会形成奶疮。

    束腰也是一个极不好的习惯,如果把腰腹勒的过紧,腹腔会因之由大变小,由宽变窄,腹内压力升高,可使肾、脾、肝、胃、肠等血管变位,活动受限,血流不畅,功能受影响;如使腹式呼吸受阻,影响了肺部的呼吸活动,就会因整个肺活量受到影响而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供应,若胃的扩张受到限制,不仅影响进食,同时也使胃的蠕动受到限制,影响消化活动。除此之外,过紧束腰,会影响骨盆的正常发育,使骨盆狭窄或畸形,给生育带来困难。因此,小女孩千万不要紧胸、束腰。

    正常月经的特点是什么

    月经是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除月经初潮以后的二三年内由于卵巢功能发育不成熟,月经不规则以外,从青春后期到绝经期前的二三十年中,就应该出现规律的月经了。那么正常月经应具备哪些特点呢?首先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月经周期,所谓“周期”,就是指两次月经第1天之间的时间。正常月经周期多数为28~30天,提前或错后几天,月经周期在21~35天之间,并且比较恒定的,也是正常现象。月经规律之后,每次行经天数,即“经期”也比较稳定,通常为3~7天,如果只一二天就干净了,或过了八九天还未停止,就是异常表现。经血量是每次月经流血的总量,一般在50~60毫升之间,但每次经血量很难测量,一般只是根据用纸情况进行粗略估计,如果1天换三五次纸,就属于正常。经量最多的日子是第二三天。正常经血的质地也有特点,因经血本身就是纯血中混杂了一些脱落的子宫内膜、子宫颈的黏液和阴道的分泌物,所以看上去颜色发暗,略带黏性,并有些小薄碎片,不容易凝成血块。如果经血鲜红或有血块,那就是不正常了。在月经期间,一般没有更多的不适,至多在经前或经期有点腰酸、小肚子坠胀或乳房发胀、便秘、头痛等,而不会影响日常的工作和学习。

    月经期应注意什么

    自青春期开始,来月经是妇女的正常现象。不过,身体多少有些变化,如大脑的兴奋性降低,因此容易困倦疲乏,指挥全身抵抗疾病的力量要减弱,因此容易患伤风感冒或其他疾病。同时,生殖器官的某些防御机能暂时被破坏,如子宫内膜脱落形成创面,阴道内的酸性杀菌黏液被经血冲淡,子宫口又微张开,很容易被细菌侵入。如果经期不注意保护,很可能引起月经病或生殖器官炎症,甚至引起全身性疾病,因此必须注意经期的调护。

    经期调护,主要应当注意以下几点:①注意经期卫生:首先是月经垫与月经带要干净,市场上出售的卫生纸,都是经过消毒的,买来就可应用,但要注意勤换。月经带每次用后,除洗净之外,必须放在太阳下晒干,然后包好藏妥。另外,要保持外阴的清洁,最好在每次换月经垫时,应用温水清洗1次,但切忌坐入盆中,以防脏水进入阴道。在月经期内,还应禁止性生活、盆浴和游泳。②保持心情愉快:因为脑和神经在月经的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月经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波动和过度紧张,否则会影响大脑皮质的调节功能,引起月经不调。③注意保暖:经期保暖,特别是下半身保暖更为重要。避免用冷水洗澡、洗脚、洗头等,因为过冷的刺激往往引起子宫血管收缩,导致经量过少或突然停止,同时也容易感冒。④劳逸适度:经期要注意休息,并保证充足的睡眠,但劳逸要适度。因为适当的工作和户外活动,可以增加盆腔血液循环,从而减轻腰酸背痛等症状,但过重的体力劳动会使盆腔血流加速,引起经血过多甚至淋漓不断。⑤调整膳食:月经期间,食物要新鲜富含营养而易于消化,以利于营养物质的补充,多吃蔬菜,多饮开水,可以保持大便通畅,减少盆腔充血。但要避免过食辛辣等有刺激性食品,以防引起月经不调和其他疾病发生。

    初潮发生在什么时候?

    初潮迟早与健康有什么关系

    青春期第一次来月经叫“初潮”。我国妇女的初潮年龄多在13~16岁之间,不过有的早在11~12岁,有的则迟至16~17岁,一般认为11~18岁之间开始行经,都属于正常范围。初潮年龄的早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它不仅与经济水平、营养状况有关,同时也受气候、健康情况的影响。比如,居住在寒冷地区的女孩比居住在炎热地区的女孩初潮迟,身体健康的女孩一般初潮正常;体质差、营养不良、长期患慢性疾病,或心情抑郁等,初潮晚;农村的女孩比城市的女孩初潮晚些。母亲初潮早的,女儿初潮一般也早,这说明初潮和遗传也有关系。以上这些情况,除了有病和营养不良以外,都属正常,对身体健康没有什么影响。倘若月经来得过早或过迟,如有的女孩8岁以前就来月经了,有的到了18岁月经还不来,绝大多数是不正常的,应该到医院进行检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处理。

    什么是受精?受精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受精是精子和卵子结合的过程,这一过程表现为成熟的卵子由卵巢排出后,经输卵管伞部到达壶腹部,此时如有精子进入体内,通过子宫颈和子宫,到达输卵管与卵子相遇并结合成一个新的细胞——孕卵(受精卵)。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为受精。受精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生殖管道通畅:这是受精的必备条件,否则精子与卵子无法相遇,必然造成不孕。如女性患慢性输卵管炎时,由于输卵管闭塞不通,精子与卵子无法相遇,即不能受精。②精子、卵子正常:对于女性来讲,卵巢必须排出正常的卵子;男性则应精液正常。健康男性每次射精所排出的精液量为2~5毫升,每毫升含精子1亿个。如果每毫升低于6000万个,受精的成功率降低,低于400万个就难以受精。因为受精时尽管只有一个精子进入卵子内,但必须有亿万个精子参加放射冠的破坏过程,同时精子从阴道通过子宫到达输卵管壶腹部的过程中,中途消耗死亡很多,而且精液中精子的强弱不等,活动强的一般仅占60%左右,再加精子储备的能量物质较少,所以真正到达受精部位的精子也就大为减少,因而精液量过少,受精的可能性也就越小。③恰当的性交时间:因为卵巢排出的卵子,受精能力一般只保持12~24小时,这时与精子相遇最易受精,否则卵子便逐渐退化死亡。精子的受精能力一般也只能维持1~2天,时间再长,受精能力也下降或消失,最终死亡。所以要想受孕,必须选择恰当的时间进行性交。

    精子是如何在女性生殖道活动的

    精子具有运动能力,性交时大部分精液射入阴道底部和子宫颈口,在正常情况下,数分钟后即可进入子宫颈管。不过,每次射精排出的亿万精子,大部分在酸性的阴道液内丧失活动能力或死亡,余者能否进入子宫颈管,又决定子宫颈的黏液,在月经过后,宫颈黏液少而黏稠,所含营养物质又少,并有大量白细胞,精子很难通过这种黏液,排卵前期,子宫颈黏液变得稀薄,量也增多,其中又富含营养物质,它给精子供给所需的能量,维持精子的活动,有利于精子上行。到了排卵后期,子宫颈黏液又变稠,营养物质减少,又不适宜于精子通过,所以排卵时最适于精子通过。当精子穿过子宫颈,进入子宫后,借助于子宫壁的收缩作用和宫腔液体的微流作用,很快就到达子宫底部,经输卵管开口处进入输卵管。输卵管的上皮细胞具有纤毛,纤毛摆动的方向从伞端朝向宫腔。但精子的特性是能做逆行运动,于是进入输卵管的精子向输卵管远端运行,一般在输卵管的外1/3处,即壶腹部与卵子相遇,即可与卵子结合而受精,一个新的生命也就从此开始。一般来说,约在性交后1小时精子到达子宫腔,再过1~2小时就可抵达输卵管,可见精子的运行速度是非常快的。

    受精卵如何在子宫内着床

    卵子在输卵管内受精后,就变成受精卵,或称为“孕卵”。由于输卵管黏膜的纤毛运动及管壁的肌肉蠕动,使受精卵逐渐向子宫腔移动,多在受精后4~5天到达子宫腔。当受精卵进入子宫腔时,由于细胞不断分裂,此时已形成一个胚泡,并分泌一种能分解蛋白质的酶,可将子宫内膜破坏,使胚泡吸附于子宫内膜上,并逐渐深入。与此同时,母体子宫内膜迅速增生,使内膜表面的破口迅速修复,整个胚泡被包埋在子宫内膜中。这个全过程,医学上叫做“着床”或“植入”。

    怎样选择最佳受孕时机

    每一对年轻的夫妇都希望生一个健康、聪明、活泼的孩子,要实现这一愿望,掌握受孕的时机非常重要。选择最佳受孕时机,首先要选择最佳受孕年龄。一般来说,20岁以下的女青年虽然生殖器官已发育成熟,但身体各部分仍处在发育之中。再说青年时期正值精力旺盛,记忆力强,求知欲高,是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的最好时期,如果过早婚恋、生育,势必增加负担,分散精力,影响工作和学习。从医学角度说,早婚早育不利于母子的身体健康。统计资料表明,20岁以下产妇生出先天性畸形儿比25~35岁产妇高50%。但晚婚晚育也要有个限度,晚育最好不超过30岁,更不应该超过35岁。35岁以上生育者,医学上称为“高龄初产妇”。妇女年龄大了,不但卵细胞发生老化,而且还易受到病毒感染、物理及化学的刺激、激素变化的影响等,致使人体卵子减数分裂发生异常,受精后形成的个体就会产生染色体病,比如先天愚型儿就是因此所致。那么多大年龄是最佳生育年龄呢?科学家们研究的结果是25~29岁最为适宜。这组年龄初产妇的胎位异常率和手术率均比其他年龄组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也低。可见选择最佳的生育年龄生育,对母亲及后代的身体健康都有利。其次,在患某些疾病时不要受孕,如男女一方正在患传染病、结核病、贫血、糖尿病、高血压、阴道炎、发烧性疾病等,这时受孕能影响卵子和精子的质量及受精卵的发育。女方患心、肝、肾疾病时不宜受孕,这时受孕会使胎儿发育延缓,体重低,智力差,甚至早产或胎儿死在子宫内。第三,不要酒后受孕,中医说“酒后不入室”是有道理的,因为酒精能使受精卵发育不良,使胎儿体力、智力低下。节假时夫妇狂饮后受孕的婴儿,几乎都是低能儿。除饮酒以外,吸烟、喝咖啡等,都能使胎儿致畸,最好在受孕前1年,夫妇双方都忌烟、酒。男女其中一方在麻醉室、手术室、放射线室、放射性核素室及高温作业,以及与毒物接触者,受孕前都应调离原工作岗位3~6月以上,方可受孕。第四,受孕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就内环境来说,就是要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心情愉快,除上面提到的一些内容,医学家还提出新婚3个月不宜怀孕,这是因为3个月以后怀孕,不仅新婚阶段的疲劳已经恢复,心情也很愉快,性生活日趋有了规律,相互间生活也相适应了。这个时候,选择在月经来潮前第14天前后的排卵期性交极易受孕。确切地说,在排卵前或排卵后性交是受孕的最佳时机。就外环境来说,地点、季节、气候等都非常重要。根据医学家们的分析,在炎夏酷暑季节不宜怀孕,此时气温高,食欲和睡眠均欠佳,体力和精力也较差,这对生殖细胞的质量有一定影响。生物气象学家研究表明,在室外气温20℃左右出生的孩子身体强壮,在寒冷月份里怀孕出生的孩子其平均智商要比那些在温热月份受孕而出生的孩子要高。统计资料表明,那些比较有成就的人,大多数是其母亲在寒冷或早春怀孕的。从这里可以推断,最佳生育的月份是4~5月或9~12月。另据日本学者研究,人的寿命与出生的季节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认为,出生的季节与寿命的优先次序是:男性为秋、冬、春、夏,女性为冬、秋、春、夏,可见夏天出生对人的寿命最不利。由此看来,选择最佳受孕时机,它不仅关系到母婴的健康,也关系到人类的素质。

    受孕前应注意哪些问题

    为了保证下一代的健康,除了选择最佳受孕时机外,受孕前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注意饮食营养。在受孕前夫妇双方要注意饮食营养,经常吃些高蛋白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尤其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C,是人体不可缺少的成分,是生育的物质基础。同时还要多吃水果,水果是清理肠道、补充维生素的天然途径。第二,加强体育锻炼。经常锻炼身体,坚持早晚去户外散步,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呼吸些新鲜空气,参加适当的娱乐活动,既锻炼身体,又陶冶情操,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第三,避免疾病发生。受孕前应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特别是病毒性疾病,如风疹、流行性感冒等,因为病毒能使胎儿发生畸形。第四,禁烟、酒,勿滥用药物。烟、酒都对生殖细胞不利,而滥用药物常会使胎儿致畸。比如服用女性激素类药物能使胎儿女性化,服用男性激素类药物能使胎儿男性化。对于放射性物质及有毒物质也要尽量远离。最后,就是要保持性交时的良好环境和充沛的精力。性交时环境宜宁谧,精力集中,相互主动配合,这样才有助于优生。近年旅游结婚盛行,但旅游中受孕是不可取的,因为旅途的疲劳和生活的不规律,将对胎孕造成不良的影响。

    具有哪些特征可能是怀孕了

    妇女怀孕以后,随着胚胎的形成及胎儿的发育,必然给母体带来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使孕妇产生一些感觉,形成怀孕的种种征象。停经是怀孕的重要特征之一。对于一位健康已婚妇女,如果以前月经一向正常,在无特殊情况下(如精神刺激、过度疲劳等),突然月经超过40天没来,首先考虑怀孕的可能。如在停经6周左右,又伴有头晕、乏力、嗜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且在早晨起床活动后更明显,怀孕的可能性更大。其次是乳房发胀。妊娠后由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刺激,乳房逐渐增大、胀痛,乳头触痛,初次妊娠尤其明显。第三是皮肤色素沉着。这表现在乳头及乳晕颜色加深,面颊部可有对称的棕色妊娠斑,下腹正中可有一条颜色较深的“妊娠纹”。初孕妇妊娠纹是紫红色的。生过孩子的妇女妊娠纹发白。第四是尿频。妊娠早期小便次数会比平时多,但无泌尿系感染的尿痛症状,这主要是由于增大的子宫压迫膀胱而致。如果测定基础体温,可见排卵后体温升高,不再下降,这也是妊娠的特征之一。如果切脉,脉搏出现滑利的现象。如果一位已婚的妇女出现了上述特征,就要考虑是怀孕了,应及时到医院进一步检查以确定诊断。

    早孕有何反应

    已经怀孕的妇女,约有半数在妊娠早期有恶心、不同程度的呕吐及偏头痛的现象,同时伴有头晕、乏力、嗜睡和食欲不振等症状。一般在医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早孕反应,多发生在妊娠的6~12周。如恶心、呕吐,多在清晨及空腹时发生,并且不能闻油腻和其他特殊的气味,否则呕吐立即发作。不少人喜欢吃酸性或清淡可口的食物,也有的一会儿想吃这种食物,一会儿又想吃那种食物,吃了一点又不想吃。这种早孕反应,大多在妊娠3个月左右自行消失。

    诊断早孕的方法有哪些

    妇女怀孕后往往会出现停经及早孕反应,这些表现,常可有帮助进行早期妊娠诊断,但并不绝对可靠,还须结合以下几种方法综合分析,方可诊断。①妇科检查:如果是早孕,经过检查,可以发现阴道宫颈变得柔软,并呈紫蓝色,子宫由扁形变为圆形,并逐渐增大,宫颈与宫体似不相连等。②观察乳房:从妊娠第4周起,乳腺开始增大,可能触到增生的腺体。乳头及乳晕色素增加。同时乳房表面见到充盈的青色静脉。如挤乳头,有时可流出少量黄色液体。③辅助诊断:辅助诊断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雄蟾蜍(雄蛙)妊娠试验。这种试验方法简便易行,假阳性率极低,准确率可达95%~98%。如果以上都不典型,还可做乳胶法妊娠试验、羊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放射免疫测定法、子宫颈黏液检查、基础体温测定、黄体酮试验及B型超声波检查等。

    为什么要用晨尿做妊娠试验?怎样留好晨尿

    当受精卵植入子宫时,就产生一种新的激素,即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以帮助胚胎的生长与着床。在妊娠45天后,这种激素的分泌增加,在体内的浓度上升,并可从尿中排泄出来。所以临床上借助尿的检查就可对早期妊娠作出诊断。早晨的尿液,留在体内时间较长,一般较浓缩,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浓度也较高,易于达到最低检验标准,提高检验的阳性率。因此,检验时应采用晨尿。留取晨尿的具体方法是:临睡前排尿,以便让小便在体内潴留6小时以上,除此之外,最好少喝水,出些汗,使小便更浓缩一些,次日清晨排掉尿液前一小部分,把中段以后的尿留在一个瓶子里,送到化验室进行检验。为了保证检验的准确性,留小便时要注意瓶子的清洁,如果有阴道出血或白带较多,最好直接把小便解进瓶内,以免污染。

    妊娠几个月能听到胎心音

    胎儿的循环系统是由中胚层形成的,而且很早就开始发育。然而,胎心音也称“胎心”,一般要到妊娠18~20周方能听到。胎心音好像钟表的“滴答”声,速度很快,每分钟120~160次,规则而响亮。妊娠中期胎心率比足月时更快,有时每分钟可达160次以上。妊娠6个月前,胎心音多在脐下正中或左右听到,6个月以后,能查清胎位时,可根据胎位选择胎心音听诊部位,一般在胎儿的背部听取最清楚。临床上借助听胎心音可了解胎儿在宫内的情况,同时也有助于判断胎位及多胎妊娠。如果胎心率一直正常,而突然增快或减慢,每分钟超过160次或慢于120次,或者由强转弱,或节律快慢不一,应立即到医院诊治。

    怀孕后何时出现胎动?计数胎动有何意义

    妇女怀孕后,胚胎逐渐在子宫内发育,具人形,头部可看出眼、耳、口、鼻。早期心脏形成,并有心脏冲动,此时胎儿已能活动。但由于活动微弱,孕妇不会感觉出,只有通过超声波才能发现。待怀孕16周(4个月)左右时,子宫膨大较快,羊水增加也较迅速,胎儿的四肢骨骼系统进一步发育,使胎儿活动的力量明显加大,孕妇即能感觉到胎动,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小肚子里顶动。随着孕期月份的增加,胎动会日益明显起来。到了怀孕七八个月时,孕妇有时会觉得肚子里有小手小脚在踢动,到怀孕第8周时,胚胎已如果细心体察这种胎动,还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一小时胎动3~5次,12小时可达30~40次以上。不过胎动出现的早晚又因人而异,一般初产妇稍晚于经产妇。但是,怀孕五六个月时,仍未感觉胎动,应去医院检查。因为胎动的有无、强弱和次数的多少,是反映母体的某些病理异常和胎盘功能障碍,以及胎儿慢性缺氧情况的重要线索。比如,在孕妇患了大叶性肺炎,因体内缺氧,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时,胎儿的血液供给将发生困难,于是表现出胎动不安。再如,孕妇情绪波动,过分的惊恐、悲伤时,可使血液中增加有害于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的化学物质,使胎动的频率和强度骤然增加几倍。这些显然对胎儿的正常发育有不良影响,应当采取应急措施,克服和纠正这些不良因素,以利胎儿的生长发育。如果胎动次数减少,12小时仅10次以下或完全消失,则表明胎儿缺氧窘迫已很严重,应考虑中止妊娠,以挽救母亲。

    怎样按子宫大小推算妊娠月份

    从孕卵植入子宫内膜开始到胎儿发育成熟娩出,一般均需要40周,也就是280天的时间。在这漫长的时期内,随着胎儿的长大,子宫也逐渐增大起来。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发现怀孕子宫的大小与妊娠月份有一定比例关系。因此,临床上可以通过观察子宫大小来推断妊娠的月份,这对于那些月经不规律的怀孕妇女更有意义。一般来说,妊娠的第1个月末,子宫如鸡蛋大;第2个月末,子宫如鹅蛋大;第3个月末,子宫如拳头大,可在下腹部摸到;第4个月末,子宫如新生儿头大,子宫底可达到耻骨联合上2~3横指;第5个月末,子宫底于脐下2指;第6个月末,子宫底与脐部相平,第7个月末,子宫底于脐上2横指;第8个月末,子宫底在脐部与剑突之间;第9个月末,子宫底可达剑突下2横指;第10个月末,由于胎头降入骨盆,子宫底又回到第8个月末的高度或略高一点。

    通过子宫大小推算妊娠月份,只是一个粗略的估计,因为孕妇的生活条件、营养情况不同,胎儿的生长发育速度有别,所以每个孕妇子宫的大小是有所差异的。为了准确计算妊娠月份,最好是记住怀孕前末次月经的时间,结合早孕反应、胎动日期来计算妊娠月份。

    孕妇有哪些生理特点

    为了适应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并为分娩、哺乳做好准备,妇女在怀孕后,其生殖系统及全身各个器官都发生相应的变化。

    (1)生殖器官:最主要的是子宫。随着胎儿的生长,子宫逐渐胀大,到妊娠末期,子宫的重量由未孕时的30克增至1000克左右,约计增大33倍,容量也扩大至4000~5000毫升,比平时增加500多倍。随着子宫的增长,子宫内的血管增多,子宫内的血流量比平时要增加4~6倍。子宫位置逐步上升,妊娠3个月时可在耻骨上摸到,5~6个月时达到脐部,9个月时达到胸骨剑突之下。除此之外,为了适应胎儿生长,子宫内膜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细胞内含有很丰富的养分,成为“蜕膜”。至于子宫颈和阴道,在妊娠时明显充血和变软,妊娠足月时,子宫颈逐渐缩短甚至消失,以便临产时胎儿通过。

    (2)乳房:由于雌性激素的影响,妊娠期乳房明显增大,乳腺管及腺泡增生,结缔组织充血,乳房变大,乳晕着色,孕后期开始分泌少量黄色乳汁。

    (3)心血管系统:为适应子宫及胎盘血流量的增加,自妊娠3个月开始,孕妇的血液总量逐渐增加。妊娠末期,约比平时增加30%。由于所增加的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而红细胞等增加较少,因此孕妇容易形成特有的“妊娠期生理性贫血”。再者,由于妊娠期子宫逐渐膨大,使横膈上升,心脏被推向上、向左,同时因血液总量的增加,也使心脏负担加重。所以妊娠时心脏常扩大,心跳加快,每分钟从心脏输出的血液量比平时约增加50%。由于心脏具有代偿机能,负担虽增加很多,仍属正常。但若原来有病,则妊娠使心脏负担加重,就可能加重病情。

    在血压方面,正常妊娠变化不大,妊娠后期稍有增高,但收缩压一般不应超过基础血压4千帕,舒张压一般不应超过2千帕。

    (4)呼吸系统:妊娠期间氧的需要量和二氧化碳的排出量增加,肺脏负担加重。同时,由于横膈受膨大子宫压迫而上升,胸腔缩小,因而孕妇呼吸常较平时短促。

    (5)消化系统:大多数孕妇,在怀孕早期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由于胃酸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缓,常会出现胃肠胀气与便秘。此外,肝脏的负担在妊娠期也加重。

    (6)泌尿系统:妊娠后,由于母子双方代谢产物的排泄,增加了肾脏负担。肾脏血流量与肾小球的滤过率比孕前可增加30%~50%,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可能在妊娠期出现“生理性糖尿”。输尿管在孕激素的作用下,肌张力下降,蠕动迟缓,加之膀胱受增大的子宫压迫,尿液不易排净,因此容易发生泌尿系感染。在妊娠早期,子宫增大,膀胱上移,并受压迫,因而常有尿频现象;妊娠后期子宫胀大,上升到腹腔,压迫减轻,尿频现象会好转;妊娠末期,由于胎儿头下降至骨盆腔,膀胱受压,小便次数又会增加。

    (7)内分泌系统:妊娠期内分泌器官在结构和机能上都有显著的改变,脑下垂体前叶可比平时增大2~3倍,机能亢进,因而刺激全身各内分泌腺机能亢进。甲状腺的分泌机能比平时增大30%~40%,我们常见孕妇颈项粗大,就是这个缘故。由于甲状腺增大,孕妇的基础代谢率增加。其他如肾上腺、甲状旁腺机能也增加。

    (8)神经系统:妊娠期由于神经系统的改变,孕妇可有很多精神状态的变化,如恶心、呕吐、嗜睡、味觉及情绪不稳等。

    (9)皮肤:妊娠时皮肤色素常加深,尤其在乳头周围、外阴、脐下等处更为明显。在面部鼻两侧常有对称的棕褐色斑纹,状如蝴蝶,叫“妊娠斑”或“蝴蝶斑”。有的到产后仍不见完全消退。妊娠期皮肤的汗腺和皮脂腺分泌量增加,指甲和毛发增长速度较快。在腹壁、乳房或大腿外侧的皮肤上,因弹性纤维断裂而出现斑纹,叫“妊娠纹”,新的呈紫红色,旧的呈白色。

    (10)骨骼和韧带:妊娠时子宫的重量能使身体的重心向前移,为了保持平衡,孕妇的头和肩需向后仰,因而形成所谓的“孕妇姿态”。韧带变化主要包括关节韧带及骨盆联合组织松弛,使骨盆活动性增加,便于分娩时胎儿通过。个别情况下,由于韧带过度松弛,可以引起关节疼痛,妨碍行动,不能久立或久行,这种现象越临近足月越明显,产后才能恢复。

    (11)体重:在妊娠早期,由于食欲不振,体重常减轻,但妊娠4个月后,体重就开始增加,到妊娠足月,可增加10~14千克,平均每周增加0.5千克。如体重增加过快,或体重增加甚微,则不是正常现象。

    为什么有的妇女怀孕后仍

    会有短期的少量月经样出血

    妇女怀孕后,一般月经停止,但有的妇女怀孕以后,在应届月经期仍有少量月经样出血,也有的在妊娠3~4个月内按期出现月经样出血。中医称之为“激经”。这种现象多见于双子宫,由于一侧子宫受孕,另一侧子宫蜕膜出血所致。但也有的出血原因不清楚,可能是孕卵着床的一种生理反应,也可能为抑制正常月经来潮的作用尚不够完全所引起。在临床上,凡遇早孕时有月经样出血,应警惕先兆流产、子宫外孕及葡萄胎等异常妊娠,也应注意有无妊娠并发蜕膜息肉、子宫颈息肉或糜烂等而引起出血的可能,极个别妇女妊娠合并有严重的宫颈癌较不孕时发展快,容易出血。所以对怀孕后出现的短期少量月经样出血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弄清出血原因,给予必要的处理。

    为什么孕妇容易患病

    妇女怀孕以后,除了自身新陈代谢的需要,还要满足日益增大的胎儿的消耗,因此对营养的需要日渐增加,一旦补充不足,就会使孕妇身体虚弱,随着抗病能力的降低,常可诱发很多疾病。不仅如此,由于胎儿的生长发育,母体的负担日重,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体内各个系统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尽管这些变化属于生理性的改变,大多数孕妇也能顺利地渡过,但这复杂的变化也给很多孕妇带来了不利因素,为疾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比如,为了供应胎儿足够的血量,母体全血总量日渐增多,鼻黏膜的增厚、水肿,就容易招致病毒、细菌的侵入,引起感染性疾患;膨大的子宫对膀胱、输尿管的压迫,使尿残留,容易使细菌繁殖和生长,引起泌尿系统的炎症;由于孕激素的作用,骨盆关节及韧带松弛,常可导致关节及腰部疼痛等。再者,若有慢性疾患存在,妊娠后可明显加重,如既往患有心脏病,孕后由于心脏负担加重,不仅会使心脏病的症状突出,有时还会引起心力衰竭,如果有肾脏疾患,还会因肾功能的改变,引起慢性肾功能不全。由此看来,生育虽然是女性的天职,但妊娠又给妇女带来很多不利因素,因此必须了解这些情况,做到孕期保健,以防患于未然,才能使孕妇顺利渡过妊娠期。

    怎样注意孕期卫生

    在怀孕期,孕妇是在特殊生理条件下生活,因此为了保护母婴健康,必须注意个人卫生。①劳动:一般地讲,怀孕期和平时一样,可以照常参加日常工作和劳动,但要避免过重的体力劳动、久蹲、久站或过度弯腰的动作。从事体力劳动的妇女,在妊娠7个月后可适当减轻劳动强度,保护腹部,勿受外伤,以免引起早产或胎盘早期剥离。②运动:每天散步对增进肌肉力量和促进新陈代谢有良好的作用,但应避免剧烈的运动,如赛跑、跳高等,且应少在颠簸的路上作长途旅行,以防引起流产和早产。③睡眠:孕妇身体负担较重,容易疲乏,需要充分的睡眠和休息。除晚间8~9小时睡眠外,中午最好有1~2小时的午休。室内的温度要冷暖适宜,空气要新鲜。④衣着:孕妇穿的衣服要清洁、温暖、宽大舒适,胸部不要紧束,袜、腰带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及胎儿的活动和发育。⑤皮肤:怀孕期间汗腺和皮脂腺分泌旺盛,白带也增多,因此,要注意身体清洁,勤洗澡,勤洗外阴,勤换内衣,保持体表清洁,以利于皮肤的排泄。洗澡时应淋浴或擦浴,以免脏水进入阴道。⑥乳房:怀孕以后,乳房逐渐增大,可用乳罩上托,但不宜穿过紧的上衣;从妊娠5~6个月起,要用温水和肥皂擦洗乳头,擦掉乳头上积聚的分泌物干痂,然后抹上油脂,使皮肤滋润而增加坚韧度,以便经得起婴儿出生后的吸吮,并防止乳头皲裂。乳头如果凹陷,可用一只手压紧乳房,一只手将乳头轻轻向外牵拉,逐渐矫正,以利婴儿的吸吮。⑦排便:妊娠期间要养成每天大便的习惯,避免活动量减少,因肠胀力和肠蠕动减弱引起便秘。为了调节生活,使精神愉快,孕妇也应参加一定的文娱活动。

    怎样计算孩子在哪一天出生

    怀孕以后,常希望知道孩子那一天出生,即明确预产期,以便做好产前准备。计算预产期的方法一般有两种:

    (1)末次月经计算法:此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一般从末次月经的第1天算起,月份减3,日数加7,所得结果就是预产期。例如,某孕妇的末次月经的第1天是1988年10月2日,月份减3则是7,日数加7则是9,那么该孕妇的预产期就是1989年7月9日。如果怀孕在1~3月份,可用月份加9,日数加7,其结果就是预产期。例如,某孕妇的末次月经是1987年2月6日,那么,她的预产期就是1988年11月13日。假如孕妇只记得农历,则月份加减同上,日数改为加15。如孕妇妊娠前,月经周期短,多半在预产期前分娩,若是平时月经周期长,多半在预产期后分娩。

    (2)症状体征计算法:对于那些记不清末次月经日期,或月经不准,或在哺乳期即怀孕的妇女,上述方法就无法使用,可采用症状体征计算法。①按子宫底高度计算法:因为妊娠后,子宫随着胎儿的增大而逐渐向腹腔胀大起来。一般来说,妊娠3个月末,子宫如新生儿头大,子宫底达耻骨联合以上2~3指,妊娠4个月末子宫底在耻骨联合上缘与脐之间;妊娠5个月末在脐下2指;妊娠6个月末可平脐;妊娠7个月末在脐上3指,妊娠8个月末在脐上与剑突之间,妊娠9个月末在剑突下2指,妊娠10个月末子宫又回到妊娠8个月末的高度。这样根据子宫底高度就可初步判断预产期了。②按妊娠呕吐计算法:不少妇女,在妊娠早期出现早孕反应,如恶心、呕吐等。这种反应一般是在末次月经的42天(即妊娠6周末)开始,到80天(妊娠12周)消失,因此,预产期可以从出现早孕反应的那天算起,再向后推算238天,就是分娩的大概时间。对于那些出现早孕反应过早或无早孕反应的孕妇,就不能用此计算法了。③按胎动计算法:孕妇主观感觉胎动,多在妊娠18~20周出现,从第1次胎动再向后延140天左右,即为预产期。

    上述几种方法,以末次月经计算法较为准确。症状体征计算法误差较大,如能几种方法结合应用,其准确性会更大。

    产前检查有何意义?包括哪些内容

    凡是怀孕的妇女都应该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因为通过全面地健康查体,首先,可以发现孕妇身体的某些疾病,如果这些疾病不适合怀孕,可以及时做人工流产。其次,经过定期检查,可以了解胎儿发育和母体的生理变化,如果发现不正常,能及早治疗。第三,通过产前检查,可以从医生那里获取有关孕期的生理卫生、生活和营养方面的知识,了解产前、产后应注意的问题,及正常分娩的常识。第四,经过系统检查,可以预测分娩时有无困难,并决定分娩的方式及地点,从而可以减轻产时或产后的危险,保证生育安全。因此,每一个孕妇,都要重视产前检查,一般要求怀孕的前8个月,至少检查1次。3个月以后,每月复查1次,到了7~8个月的时候,最好每2周检查1次,9个月以后,每周检查1次,如有特殊情况,应随时检查。

    产前检查的内容比较多,初诊时要详细提供病史,并做全面检查。病史除有年龄、职业、住址之外,要填答以下问题:①以往有过什么病、作过什么手术。②家庭成员中有无结核及传染病,有无高血压及遗传性疾病,上几代有无双胎史。③初潮年龄、月经周期情况及行经天数,经量是否正常。④何时结婚,配偶情况(包括职业及健康状况)。⑤怀孕几次,每次妊娠、分娩及产后经过情况,有无流产、早产、剖宫产或其他合并症,小孩的情况。⑥有无早孕反应,何时感觉胎动,有无心跳、气短、浮肿、下肢痉挛等现象,有无阴道出血,阴道分泌物有无变化等。这些问题都同孕妇及胎儿的健康和安全有密切关系,必须认真回答。了解这些情况之后,就要进行详细而全面的检查:①孕妇的发育与营养。②测身长、体重和血压。③检查心、肺、肝、脾及乳房发育情况。④阴道检查(一般在妊娠早、中期进行)。⑤测量骨盆的大小与形态。⑥血、尿、便常规化验。⑦腹部检查,主要是检查子宫的大小与妊娠月份是否相符,有无胎心音及胎浮动感,有胎心音时还要了解胎心音的次数及强度,注意胎位是否正常,胎头与骨盆的比例。通过这些全面详细的检查,以决定妊娠能否进行,合并病症如何治疗与保健,分娩采用何种方式。

    临产前应做哪些准备?注意哪些事项

    产期临近,为了迎接一个新的生命到来,孕妇无论从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要做好准备。因为从预产期前2周开始,随时都可能临产,所以从这时起,就要把所需要的东西准备好。如准备换穿的内衣,产后用的卫生纸和月经带,月经带的腰带要加长,因为产后腰围要比怀孕前大得多。还应准备鸡蛋和红糖,红糖要先蒸过,以免喝了腹泻。每晚睡前,要把暖水瓶、洗脸盆、洗漱用具都放在一起,以便随时可拿。婴儿的衣服一般需要时才准备,但也应提前整理好,并向家人交代。如果是冬天,还要准备好炉火,因为正常产妇住院仅三四天,以便回家时即可生上炉火。如果是在家里分娩,除上述物品外,还要准备肥皂,一壶温开水,一块大方塑料布,一个干净的煮锅,一双干净的筷子,以备临产时消毒接生器械用。

    除了物质上的准备,在思想上,除情绪安定,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饮食外,还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①宫缩:就是子宫的收缩。当孩子出生的日子快要到来时,由于子宫开始收缩,肚子往往一天有好几次发紧的感觉。当这种感觉转为很有规律的下腹坠痛或腰部酸痛时,说明子宫的收缩已经规律,产程已开始了,应赶紧住院,等待临产。②破水:就是羊膜囊破了,阴道有淡黄色羊水流出。一般临产后羊膜囊才破,如果临产前胎膜先破,羊水流出,则应立即平卧,并赶快平卧着去医院待产。羊水往往一开始流得很多,但也有的只流出一点,这时也应去医院检查,以区别是羊水还是增多变稀的白带,如果羊水是血样或绿色、混浊的,更应注意。③流血:临产前还可能有少量暗红色或咖啡色血夹着黏白带从阴道流出,俗称“见红”,这是临产将至的标志,属于正常现象。如果血很多或有鲜红色血液,或有暗红或淡红色不黏的水样分泌物,也应去医院检查。

    分娩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俗话说“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分娩犹如“瓜熟蒂落”,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因此临产之时,精神不要紧张,更不要产生各种不必要的顾虑和担心,这对保证正常分娩是十分有益的,如果过度焦虑和恐惧,不仅可使子宫收缩失去协调,影响子宫的扩张,而且还会影响进食,引起疲劳、乏力,甚至使产程延长,分娩向异常转化。除了情绪上的轻松安定外,还要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外阴的清洁,以免引起产褥感染。当子宫出现有规律的收缩,第一产程开始之后,应配合宫缩慢慢地均匀地做深呼吸,宫缩过后恢复正常呼吸运动。在子宫收缩间歇期要尽量多吃些食物,补充足够的水分和营养,并排空大、小便,但不要去厕所,然后把外阴用清水冲洗干净,也可下地走走,促进子宫的收缩,尽早分娩。第二产程开始以后,子宫收缩已达到高峰,当宫缩开始时,不但肚子疼痛加剧,而且伴有大便感,这时应忍耐,尽量延长进气时间,屏气时间越长越好,然后慢慢呼出,等宫缩过后,争取时间休息,如感气力不够可以喝点糖水。千万不要大喊大叫,辗转不安,以免消耗精力,延误产程。当胎儿一露顶,接生员告诉“呵气”时,千万不要屏气和用力,应做短促的呼吸动作,以防因胎儿娩出过快而撕裂会阴。在第三产程,可轻轻按摩腹部,促进子宫的收缩,减少出血。

    决定分娩的因素有哪些

    分娩的整个过程是否顺利,取决于三个因素,即产力、产道和胎儿。如果这三个因素正常并相互适应,胎儿就可顺利娩出,否则就会发生难产。①产力:是指将胎儿从子宫内经产道娩出的力量,包括子宫收缩、腹肌收缩和肛提肌收缩的力量。其中子宫收缩的力量是主要的产力。临产后的子宫收缩简称“宫缩”或“阵缩”,可使子宫颈口逐渐扩张,并使胎儿下降。当子宫颈口开全,胎先露部下降至阴道,每次宫缩时,胎先露或前羊水囊压迫盆底组织及直肠,反射性地引起排便感,产妇主动屏气向下用力,于是腹肌及膈肌收缩,使腹腔内压力增高,促进胎儿娩出,胎儿娩出后,还可协助胎盘娩出。所以,腹肌的收缩力量是第二产程时娩出胎儿的重要条件。但腹肌收缩力须在宫缩时使用,否则不但无效,产妇反易疲劳,致使产程延长。当胎头枕部娩出耻骨弓下缘后,宫缩时引起肛提肌收缩,可协助胎头仰伸及娩出。胎盘下降至阴道时,肛提肌的收缩还能促进胎盘的娩出。②产道:是胎儿娩出的通道,包括软产道和骨产道两部分。骨产道即真骨盆,是产道的重要部分,其大小、形态与分娩密切相关,如果大小、形态不正常,分娩胎儿下降受阻,就会影响分娩的进展。软产道是由子宫下段、子宫颈、阴道及盆底软组织组成的弯曲管道,如果子宫颈口能顺利开大,阴道通畅,会阴不紧,则胎儿可顺利通过,反之则会形成分娩的阻力。③胎儿:分娩能否顺利进行,除产力、产道因素外,还与胎位、胎儿的大小及有无发育异常密切相关。如果胎儿过大过于成熟,胎头径线大,或因颅骨较硬,不易变形,即使骨盆大小、形态正常,也会引起胎头与骨盆不相称,引起难产。一般情况下,分娩时胎儿在子宫里是头朝下,屁股朝上,抱成一团,这种姿势最有利于分娩,否则若出现臀位或横位,则容易发生难产。假如胎儿的发育异常,如脑积水、联体双胎等,也常给分娩带来困难。

    产后为什么会发生宫缩痛

    孕妇分娩以后,子宫很快缩复、变小至小孩头大小,以后继续慢慢缩小,到产后40多天,子宫基本回缩到如梨大小,恢复到未怀孕前的状态。在子宫逐渐恢复变小的过程中,一般没有什么感觉。但也有一些产妇,在分娩后的第1~2天,常会感到小腹部一阵阵疼痛得厉害,并可触到较硬而复缩的子宫,医学上称这种疼痛叫“宫缩痛”。宫缩痛多见于经产妇,尤其易发生急产(从分娩开始到结束,不超过3小时)以后。发生疼痛的原因,可能是子宫收缩过强,使子宫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或因压迫子宫壁内神经纤维所致。发生宫缩痛不要紧,一般在3~4天后就会自行好转。如果疼得厉害,在腹部放个热水袋,或喝些姜糖水,再吃些止痛药片就会缓解。

    产后体温、脉搏、血压有什么变化

    分娩以后,产妇身体的各个方面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体温、脉搏、血压方面也出现一些新的情况。①体温:在产后24小时内,由于产程的消耗,过度的疲劳,体温可有轻度的升高,但一般不超过38℃,24小时后多恢复正常。产后3~4天,又可因奶胀而使体温升高,中医叫“蒸乳发热”。如乳房高度充血及淋巴管肿胀,体温可突然升高,有时可达39℃,但仅持续数小时,最多不超过12小时,体温即可下降。假如体温持续升高不降,则应想到产褥感染。②脉搏:产后脉搏较慢,一般每分钟60~70次。这是因产后腹压降低,横膈下降,以及胎盘血液循环停止和卧床休息等所致,多在7~10天恢复正常。如果脉搏增速,往往提示有失血过多和心脏疾患,应引起注意。③血压:产后血压一般呈下降趋势,并逐渐恢复到未孕前水平。若血压下降明显,常是产后出血过多的结果,假如血压反而升高,则应注意查找原因,是否原有高血压病或产前即患高血压综合征等。

    产后为什么多汗?怎样护理

    分娩后的产妇动辄出汗,尤其是在睡眠时和醒后出汗更多,夏天时甚至大汗淋漓,衣服都被汗水浸湿。这是因妊娠后期体内潴留的水分较多,产后皮肤排泄功能旺盛所致。可见出汗是产妇排泄体内多余水分的重要途径,属于生理现象。但若出汗过多,则会使孕妇体质虚弱,并且容易招致伤风感冒。因此产后室内温度要适宜,冬天应温暖,夏天应凉爽。空气要流通、新鲜,尤其夏天更要注意。但应避免床头对流风和用电扇直吹。产妇穿衣盖被要依时令而定,做到厚薄合适,要破除那种头包布、穿厚衣、盖厚被的旧习惯。另外,出汗多时要用毛巾擦汗或用温水擦身,保持皮肤的清洁,汗湿的衣服要及时更换,以防着凉感冒。

    什么是恶露?有何特点

    分娩以后,在子宫复旧的过程中,子宫内的蜕膜已完成使命,开始坏死脱落,与血液、黏液混合在一起从阴道流出,称为恶露。所以恶露中含有血液、坏死的蜕膜组织及黏液等。正常情况下,产后3日内恶露量多,颜色鲜红,为血性恶露;以后恶露颜色逐渐变淡,呈浅红色、稀浆样,为浆液性恶露;7~10天以后,因恶露中含有大量的细胞及蜕膜而呈黄白色或白色,故称白恶露,到20天左右恶露就干净了,只有少数人可以拖到1个月。正常恶露带血腥味,在产后6天内恶露量平均为250毫升。观察恶露的量、色、性状和持续时间,对于了解产褥情况非常重要。如果恶露味臭或者带有污秽的土褐色,表示子宫腔内有感染,如恶露量多,或血性恶露持续的时间较长,说明胎盘附着部位复旧不好,或有胎盘组织遗留,应引起注意,并请医生给予治疗。

    产后如何护理乳房

    分娩以后,乳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护理好乳房可为正常哺乳创造良好的条件。一般从产后12小时就应开始哺乳,通过婴儿的吸吮,可使乳腺通畅,避免乳腺胀大、疼痛,发烧,甚至因乳汁的郁滞发生乳腺炎。应养成定时哺乳的习惯,可每隔3~4小时喂奶1次。为了防止乳房发育不均匀,最好两侧乳房先后轮流喂哺。哺乳前要洗手并用清水把奶头洗干净,哺乳后用干净的毛巾擦净奶头上留下的奶汁,然后盖上干净的纱布或柔软的毛巾。每次喂完奶,应把孩子抱开,不要让孩子含着奶头睡觉,避免乳汁的郁滞,或因孩子的口腔不洁,引起乳房感染,发生乳腺炎。

    产后如何护理会阴部

    产妇分娩后,会阴部可因分娩时先露部压迫及助产的操作,局部发生轻度充血、水肿,有的可有会阴裂伤或有侧切伤口,再加产后不断有恶露流出,若不注意护理,不仅对会阴部恢复不利,有时还可引起感染。护理好会阴部,首先要注意卧床休息,但若没有裂伤或侧切缝合,一般情况较好者,可于坐起或下地轻微活动,这样不仅促进子宫的复位,增加食欲,还可减少大小便的困难,有利于会阴部的恢复。如果会阴部有侧切或撕裂,就不要急着下床活动,一般以3天后下床活动为宜,但不要抻着伤口,以免影响愈合。第二是保持清洁,会阴部用温开水冲洗(注意不要冲进阴道内),如有伤口则应用温盐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每天1~2次,并在每次大便后加洗1次,然后用消毒纱布蘸干,垫上会阴垫。会阴垫也应用消毒过的,要勤换,使之保持清洁。如会阴肿胀,可行湿热敷或用50%的硫酸镁溶液湿热敷以消肿。于产后5~6天开始用1:5000高锰酸钾液坐浴,以促进伤口愈合。伤口完全愈合后,改为每天清洗会阴1次。同时要注意月经带及内衣裤勤换勤洗,洗后放在阳光下暴晒,以达到灭菌消毒的目的。分娩后,子宫颈口呈开放状态,子宫内又留有胎盘剥离的创口,极易被细菌感染。所以护理好会阴部,不但有利于会阴损伤的恢复,同时也是预防产褥感染的有力措施。

    女性的生命周期

    当一个含有x性染色体的精子与卵子结合,染色体就成为xx型,胚胎发育为女性,这时,一个女性已经开始了她的生命周期。

    从受孕开始,到生命停止,女性的一生经历着胚胎、发育、成熟、衰老等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在生理上要承受比男性更多的负担和辛劳,如青春期出现的月经,以后每月周而复始的来潮;婚后,妇女大多要怀孕、生孩子、教养子女等。这是女性生理所决定的,业是人类繁衍所必需的,但同时也给妇女本身带来不少男人所没有的困难。所以,不论家庭,还是社会,都应照顾女性这些生理特点,保护妇女的身心健康,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女性一生可以分为新生儿期、儿童期、青春期、生育期、绝经前期、老年期六个时期,但没有截然的界限,而且受遗传、环境、营养等条件的影响,因人而有差异。大体上看,每一阶段也有其一定的生理特点。

    新生儿期。婴儿出生后的4周内为新生儿期,是新生儿适应周围环境的过渡时期。女婴出生后,因在母体内受到胎盘所产生的女性激素影响,其性器官早已形成,子宫、卵巢、乳房等都有一定程度的发育。有的新生儿出现乳房肿胀或有少量乳汁分泌,以及少量阴道出血等,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1周左右来自母血的激素消失,便自然恢复其幼稚状态。

    儿童期。从出生4周到12岁左右。在10岁以前,儿童身体持续发育,但生殖器官仍为幼稚型,发育缓慢,这就是小姑娘时期。一般从10岁开始,原为腹腔脏器的生殖器官——子宫、输卵管、卵巢等下降到盆腔内,女性特征也开始出现,如骨盆渐变宽大,臀部日益发育,再过1~2年,乳房也逐渐发育,小姑娘慢慢向大姑娘转变。尽管人种、地区、民族和时代不同,但是女性的身高、体重及各部位的长度、围度、宽度的年增长值及年增长率曲线均有明显的阶段性。人从出生到成人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出生到10岁,第二阶段是从11岁到20岁左右。

    青春期。从月经来潮至生殖器官发育成熟,一般在13~18岁,称为青春期。当女孩长到13~15岁时,身体发育出现一次飞跃,身体发育之快,往往使缺少卫生常识的女孩本人也感到非常突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系的活动变得十分活跃,下丘脑开始周期性地分泌促性腺激素,控制垂体一卵巢的活动和月经周期。由于女性没有睾丸酮的作用,释放激素的分泌又是周期性的,这就形成了女性青春期后月复一月的生殖激索的规律性波动,即月经周期。与此同时,女性第二性征逐渐形成:乳房发育,丰满隆起;骨盆变得宽大;皮下脂肪在髓、胸、肩部更加丰满;开始生长阴毛、腋毛,形成了女性特有的体态。由小姑娘变成大姑娘,青春期是走向生育期的过渡时期。

    生育期。进入性成熟期后,卵巢的生殖功能和内分泌功能进入女性一生中最旺盛时期,一般从18岁开始至50岁,持续30年左右。在这个时期内,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系规律地运转,卵巢每月排卵1次,月经周期稳定而规律,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完全具备生育的能力,尤其在2530岁,生殖功能最为旺盛。此时,也是女性精力最旺盛、学习和工作效率最高的时期。30岁以后,子宫收缩力逐年减弱,骨盆底肌肉和韧带的松弛性也有所降低,难产的发生率相对增加。

    绝经前期(俗称更年期,以下简称:更年期)。这是由生育期进入老年期的过渡阶段。在这一时期内,卵巢功能逐渐减退,表现为经常闭经,最后绝经。妇女停经的年龄为36~65岁不等,一般在45~52岁。停经时,有的骤然停止,也有拖后几个月到2~3年的。月经来得早的停经比较晚,月经来得晚的反而停经早。更年期的多数妇女没有过分的不良感觉,只有少数妇女由于体质较弱,兼有精神负担,一时适应不了这些生理变化,便出现一系列功能紊乱的证候,如紧张、情绪不安、好哭、生气、气短、发热、失眠等,称为更年期综合征。

    老年期。月经完全停止,卵巢的内分泌功能明显减退,性激素的分泌水平降低,生殖器官开始萎缩,阴道内膜皱褶消失,子宫缩小,乳房瘪塌,毛发花白,牙齿脱落,眼睛视力减退,腰弯背驼,皮肤失去弹性而且出现老年班。此时,如不注意卫生保健,便会多病缠身,严重影响晚年生活。

    以上六个时期,从女性生理来说,最主要的是生育期,既要繁衍后代,又要控制生育,还有工作和家务,十分劳累和紧张;新生儿期、青春期、更年期是三个过渡时期,儿童期、生育期、老年期为三个成型期。“女大十八变”,女性出生后,都要经过小姑娘、大姑娘、媳妇、老太太这一渐进的过程。所有的变化,都是自然的、必要的、合乎规律的。

    女性的青春期

    青春发育,出现在人生的第二个10年期间,从年龄上来讲,女孩早从9岁,晚至13岁,开始发育,平均年龄多在10~11岁,以后的5~6年,将是身体务器官的构造和功能日益发生变化的时期。

    8~9岁,脱离幼儿形体态,骨盆开始发育,其横径明显增宽,臀部变圆,显现出女性特有的优美的弧形线条。

    9~10岁,骨盆长大,乳芽长出,一般从左侧乳房开始,乳头稍稍突起,触之微痛,这。是青春期萌动的突出标志。此时,身高增长开始加快。

    10~11岁,乳房一点点增大,阴毛萌出,最早期的阴毛很细,出现在阴阜和大阴唇周边的皮肤上。

    11~12岁,阴道黏膜发生改变,内、外生殖器增长。

    12~13岁,乳房进一步隆起,乳晕扩大;阴毛增多并趋密集卷曲,呈现出倒三角形的形状;腋毛也开始长出;身高增长速度达到高峰;此时,有些女孩出现月经,但不规则,不排卵。

    14~15岁,可有排卵性月经。

    15~16岁,脸上可出现痤疮,嗓音变尖细。

    16~18岁,骨骼生长停止,身高增长缓慢或停顿下来,发育接近成熟。

    特征的发育,有比较严格的时间性和先后顺序。青春期开始之后,卵巢逐渐增大,获得内分泌的功能。月经的来潮是卵巢开始活动的最好说明,但是,头两年内,其功能尚未完善或成熟到足以排卵的程度,一般都是到14~16岁后,功能才较完善;子宫、阴道和外生殖器也逐渐长大、成熟。如果6岁以前开始乳房发育,9岁以前月经来潮,是性早熟的表现;而晚至18岁仍无性征发育或月经,就可能是性发育不全。性征发育的顺序也很重要,正常女孩来月经都是在阴毛长出之后、腋毛生长的同时或腋毛长出之前。倘若乳房尚未发育或阴毛长出之前,月经就抢先来潮,是不正常现象,应注意及时检查。

    另一个突出的特征是在青春期内,女孩的体重和身高变化较大。人生第一个生长高峰是出生后的第一年之内,第二个生长高峰便是青春期,身高平均每年增长6~8厘米,多的可达10~13厘米;体重平均每年增加5~6千克,多则达10千克。几年的时间里,一个幼稚的女孩就变成一个体态丰满的大姑娘了。

    青春期,又是一个人的生殖器官发育日益成熟的阶段。女性生殖器官由卵巢、子宫、输卵管、阴道、外阴等几部分组成。女孩子从10岁开始,阴道长度增加:10岁时,阴道长度大约只有3厘米,2年之后,就能够长至?厘米,阴道黏膜也随着成熟起来。阴道内本来呈碱性的分泌物,由于一种阴道杆菌的作用,转变成为杀菌能力较强的酸性液体,增强了对细菌侵袭的抵御能力。子宫增大,肌层变厚,整个子宫体积要比青春期前增加1倍。外阴的发育颜色表现为大阴唇丰满,小阴唇增大延长,覆盖住阴道口,色素沉着,颜色逐渐加深。最重要的变化是卵巢,它不仅体积增大,而且还将卵泡孕育成熟、排卵、产生女性激素及黄体酮等。性器官是身体各器官中发育和成熟的最迟者,一般说来,性器官成熟了,其他器官也发育成熟了。

    到了青春发育期,体内各种因素,主要是内分泌系统的变化,把性的发育提到日程上来。先是垂体的促性腺激素,揭开性发育的序幕,卵巢在它的促使下发育长大,产生雌激素;垂体的生长激素,肾上腺、卵巢的性激素,以及甲状腺激素,对骨骼的发育成熟和身高的增长,均有各自独特而又相互配合的作用。然而,垂体的活动并非孤立的,还要受下丘脑的影响。这样一来,下丘脑-垂体-卵巢,构成了青春期性腺功能调节的轴线。

    青春期内,身体内部各系统也有巨大变化,血压、红细胞、血红蛋白等各项生理指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肺活量、握力、运动功能也随年龄增长而有所增加。青春期是决定人一生的体质、心理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要求父母、老师及有关社会组织,共同关心她们的健康成长。

    少女的初潮

    少女的第一次月经称为“初潮”。月经是脱落的子宫内膜与所排出少量血液的混合物。因为,童年期的子宫内膜只是随着子宫的增大在不断地扩大面积,而不发生脱落的变化。到了青春期,卵巢日趋成熟,子宫内膜在卵巢内分泌的影响下,便开始了它独特的周期性的增厚与脱落。

    女孩初潮的迟早,与身体的发育程度、健康状况、气候条件、自然环境及营养状况等有很大关系,如体质强壮及营养良好的女孩,初潮可提早,反之则可迟些。一般女孩初潮在13~15岁,最迟到18岁,太早或过迟都是不正常的。

    卵巢的活动,可以分为卵泡期、排卵期和黄体期3个阶段。它们相互衔接,周而复始。

    卵泡期。始于来月经的第一天。卵巢内许许多多卵泡中的一个开始趋向成熟。这个卵泡的体积逐渐增大,卵泡内簇拥在卵子周围的泡细胞数量增多,卵泡中间出现充满液体的空腔,卵子被推移到一边。10天之后,卵泡就大到肉眼可以辨认的程度,凸出于卵巢表面,宛如一个脆弱的水泡。此时,卵泡壁内层的泡细胞,也在紧张地活动,不断地分泌雌激素。而且,随着卵巢的逐步成熟,雌激素的分泌量也不断增加,在排卵期前达到高峰。

    排卵期。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第14天。凸出在卵巢表面、早已膨胀欲裂的卵泡,在垂体促性腺激素作用下,卵子冲破泡壁,在卵泡液的漂浮推送下进入腹腔,游向输卵管伞端。

    黄体期。完成了排卵使命的卵泡,很快塌陷、出血,形成一块看起来略呈黄色的组织,故称为黄体。黄体是具有重要内分泌功能的组织,能分泌黄体酮和雌激素。黄体酮逐渐增多,在黄体形成1周左右达到高峰,以后逐渐减少,到下次来月经之前,几乎下降到零。黄体仅能存在8~10天,在下次月经的前4天便萎缩、退化。如果在这个时期受孕,黄体就转变为妊娠黄体,成为维持新的生命停留在子宫里的重要保障。如果没有受孕,子宫内膜失去黄体酮的支持,不要多久(一般是48小时),就会崩溃,脱落出血,于是形成月经来潮。月经过后,子宫内膜的伤面长好了,卵巢里的另一个卵子又开始发育成熟,排卵,出现黄体,产生激素,使子宫内膜再次生长增厚,直到再次脱落出血。卵巢每月排一次卵,月经也就每月来一次。

    一个女性从初潮到绝经,卵巢中待成熟的卵泡可有数万个,却仅有4006500个能够获得成熟和排卵的机会,其余大多数夭折。

    从行经的第一天算起,到下次月经来潮的前一天为止,称为一个月经周期,一般相隔28~30天。凡是21~35天来一次月经的,都算正常,约占女性的90%。每个妇女一生当中,每次月经相隔的天数是比较恒定的,比如,有的妇女经常是二十几天来一次月经,有的妇女经常是三十几天来一次月经。月经有时提前34天或者推后3~5天,也都算是正常现象。

    女孩子第一次来月经一般在13~15岁,每月1次,直至45~50岁。正常情况下,每次行经期3~7天,第1天血量较少,第2一第3天最多,以后就慢慢减少直至停止。来一次月经,出血总量最少的有20毫升,最多的有100毫升,平均在50毫升。一般说来,每天更换2~3次卫生巾就算正常了;如果卫生巾垫不住,顺腿流血,甚至湿透衬裤时,说明月经过多;相反,有的人来月经时,一天也不用换1次卫生巾,说明月经过少。

    正常月经,血是暗红色的,血中混有子宫内膜的碎片、子宫颈黏液、阴道上皮细胞等,月经血一般不易凝固。

    初潮后,雌激素分泌增加,在血液循环中对全身发挥作用,全身和生殖器官都出现女性特有的变化。乳房逐渐发育,骨盆变得宽大,胸部、肩部、甓部皮下脂肪逐渐丰满,开始长腋毛,发音尖细高亢,显示出女性特征。另外,生殖器官也发生明显变化,外生殖器从幼稚型变为成人型,尤其子宫体明显增大,卵巢增大,出现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并有成熟的卵子排出。心、肺、肌肉、骨骼等功能都在迅速提高。所以,初潮前后的少女,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加营养,讲究卫生,使身体健壮成长。

    乳房的发育

    进入青春期的少女,最明显的特征除月经来潮外,便是乳房的发育了。乳房是第二性征之一,它的发育直接受性腺等内分泌腺、全身情况、精神状态、心理因素的影响。

    乳房发育是女性性成熟的重要标志。乳房大体可分为乳房体、乳晕和乳头三部分。乳房体是基本组织,包含有乳腺和周围的间质。乳腺是一种腺体,又分腺泡和导管,腺泡分泌的乳汁通过导管开口于乳头流出。间质是由脂肪、纤维结缔组织组成,相当于充填物;乳房的血管和淋巴网甚为丰富,是营养的通路。

    乳房的发育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9岁以前,即青春期前,仅有小乳头隆起。

    第二阶段:9~11岁,乳房和乳头都隆起,形似小丘,出现乳晕。

    第三阶段:12~13岁,整个乳房的腺体、乳晕均在逐渐发育长大,乳房丰满的外形远远超过乳晕。

    第四阶段:13~14岁,乳晕区的腺体在整个膨隆的乳房上再突出,形成第二级小丘,乳房明显地高出胸部。

    第五阶段:15~16岁,即成熟阶段,乳房线条丰满清晰,乳晕略陷,乳头大而突出。

    与此同时,乳房内部结构发育成熟。青春期前,只有不分叶的乳腺直导管;而青春期后,导管才分叶,结缔组织和脂肪也增加起来,使乳房整个轮廓突出于胸部,高挺,丰满,为少女的青春增添了许多光彩。

    内分泌在乳房的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雌激素使乳腺管日益增长,黄体酮使乳腺管末端不断分支,形成乳腺小叶。此外,垂体的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催乳素等,都对乳房的充分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乳房的大小并没有绝对标准,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常因人的体形、胖瘦及发育情况而有所不同。多数人都很正常,只有少数人有些异常。如:乳房很小,胸部扁平,如果无其他性征方面的异常,往往是生理性变异,待结婚、妊娠后,一般都会大起来;乳房发育不对称,一边较大,一边较小,这是因为较小一侧乳房对激素反应性较差的缘故,如果相差过于悬殊可行手术加以矫正,但一般不要随意手术;乳房过大,较为罕见,用孕酮可能有效,外科手术也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完全无乳房,则是一种先天性缺陷,无法治疗,但如果月经来潮等其他性征正常,也可以结婚,甚至能生育,只是不能哺乳。

    现实生活中,人们发现身体瘦长的人,乳房较小而平坦;身体矮胖的人,乳房就比较丰满,这与体内脂肪的多少有关。因此,正处于青春期发育时期的少女,不要挑食,要注意营养,注意体育锻炼,特别要加强上肢及胸大肌的锻炼,预防乳房疾病;不要束胸,合理地戴乳罩,保证乳房正常发育。

    女性的性成熟

    女性性成熟期,是卵巢生殖功能及内分泌功能变化最明显的时期,一般从18岁左右开始,持续30年左右。这个时期,女性的内外生殖器官完全发育成熟,卵巢有周期性的排卵和分泌激素,子宫内膜出现临时性脱落,每月月经来潮规则,生殖器官各部位和乳房,甚至整个身体都有不同程度的周期性改变。

    由于性成熟,青年人开始意识到两性差别和两性关系,并随之产生心理上的微妙变化,如渴望进一步了解有关的性知识、探索性生理现象、模仿恋爱等,这是性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男女青年的异性吸引和彼此好感的基础上,可能进一步发展为爱情。但是,异性吸引并非是恋爱,好感也不等于初恋。

    有的青年由于受封建意识的影响,不敢谈性,把探求性知识看做是可耻的、罪恶的行为,这是极不正常的。青春期出现的性欲望和性冲动,是青春发育中的正常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性刺激是其生理动因,与姓有关的感觉、情感、记忆、想象为其心理因素。对青年人的性欲望和性冲动,应做正确疏导;青年人自己应该正确对待,多看健康的书刊、图画、电影、电视等,陶冶情操,不要看富有挑逗性的、甚至充满肉感的电影、电视、裸体画报、庸俗的舞蹈等,更应该少去那些色情歌舞厅、咖啡屋等娱乐场所。

    未婚青年通过手淫来满足性冲动,是性成熟后的最常见的现象。男青年几乎或多或少都有过手淫,女青年大约有半数以上染有手淫。手淫虽然是一种不正常的满足性要求的方式,但它不是可耻的行为,更不是什么道德败坏问题。手淫假如不是极端过度,对身体没什么损害,而且对于弛缓性的紧张还能起到一些较为明显的作用。当然,手淫的最大危害在于心理上产生的挫伤,易引起紧张、忧郁、悔恨等,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因此,每个青年人要注意节制手淫,把注意力集中到工作和学习上,对身体健康是有益的。

    性成熟后,青年人开始谈恋爱,到法定年龄便可登记结婚,建立一个新家庭,从此夫妻间可以过正常的性生活,这时,女青年便可以怀孕,生孩子,做妈妈了。学习和了解一些有关的生理卫生常识,保持身心健康,夫妻间互敬互爱;有利于促进性生活的和谐和保证家庭生活的幸福。

    女性的内分泌

    人体有很多不同的内分泌腺,如垂体、松果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腺、生殖腺等。有些分泌腺是生命不可缺少的,和女性生理直接有关的内分泌腺,主要是卵巢、垂体。

    从卵巢内分泌功能来说,它产生两种女性激素,即雌激素和孕激素。雌激素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保护女性的特征;孕激素有利于女性孕期的生理变化。

    具体来说,孕激素的生理作用,是使子宫肌肉松弛,活动能力降低,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低下,降低妊娠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有利于孕卵在于宫腔内生长发育;使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内膜,为孕卵着床做准备,雌激素促进乳腺腺管增生,孕激素则促进乳腺腺泡发育;孕激素还可以抑制卵巢排卵,所以妊娠期出现生理性闭经。雌激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子宫发育,肌层变厚,血运增加,并使子宫收缩力增加;促使子宫内膜增生;促使输卵管发育、阴道上皮细胞增生和角化,阴唇发育丰满;使乳腺管增生,乳头、乳晕着色;促进其他第二性征的发育;雌激素对从始基卵泡发育到成熟卵泡起一定作用。

    在人的脑子的底部正中悬垂着一个樱桃大小的器官,叫垂体,也叫脑垂体。垂体分前叶、中叶和后叶,前叶分泌促性腺激素,男性的促性腺激素指挥睾丸,女性的促性腺激素指挥卵巢。现代科学证明,女性促性腺激素含有三种激素。

    促卵泡成熟激素。它的作用主要是刺激卵巢,使卵泡生长、发育、成熟,并分泌雌激素。

    促黄体素。它的作用是协同促卵泡成熟激素,使卵泡产生卵激素,成熟卵泡排卵,并形成黄体,分泌孕激素、雌激素。

    黄体营养素。这是女性特有的激素,它的作用主要是促使已形成的黄体产生黄体素。在分娩以后,它也能促使乳房分泌乳汁,所以也叫催乳素。

    垂体的功能是指挥卵巢,但它又受下丘脑的指挥。下丘脑产生一些激素,叫释放因子,通过下丘脑和垂体连接的血管进入垂体,促使垂体产生促性腺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卵巢,刺激卵巢的卵泡发育、成熟、排卵和形成黄体。有趣的是,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不论是促卵泡素,还是黄体素,都是蛋白类激素,分子质量较大,不能进入细胞内,只有和靶细胞蛋白形成复合物后,才能使卵泡发育成熟以及形成黄体,从而分泌性激素,影响子宫发生周期性变化;下丘脑通过血液中的雌激素、孕激素的含量多少,来决定是促进还是抑制释放因子的产生。

    由此可见,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器官既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这种相互关系在医学上称为反馈作用。

    性激素的作用

    性激素是指男性激素和女性激素,即雄激素和雌激素。雄激素主要是由睾丸的间质细胞分泌的,此外,肾上腺皮质、胎盘也有少量的分泌。雌激素也叫卵巢激素、动情素等,主要是由卵巢的卵细胞、内膜的细胞分泌的,另外,胎盘、肾上腺皮质等也有少量分泌。

    性激素有以下四种作用:

    第一,促进性器官的发育。人在胎儿时期,生殖器官就已具备,不过,它的发育成熟较晚,到了青春期才发生突变。控制男性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的核心是男性性腺——睾丸。睾丸有双重任务:产生精子和分泌性激素。即睾丸素。控制女性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的核心是女性性腺——卵巢。卵巢也有双重任务:产生卵子并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一般女子在12~13岁时,卵巢的发育极为明显,并开始履行上述双重任务,到16~17岁时,便可排出成熟的卵子,而卵巢分泌的性激素对全身的影响尤为明显。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作用下,女性乳房日趋丰满,子宫、阴道发育长大,月经来潮,阴毛和腋毛生长,脂肪增多,尤其在胸部、臀部和大腿,呈现出女性特有的婀娜多姿的曲线美。

    第二,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和生长。雌激素可以促进乳腺管的增生,使乳房长大;孕激素可以促使乳房的腺泡发育,所以女性性成熟后乳房较大,体态丰满。另外,由于雄激素和雌激素不仅产生于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而且还产生于肾上腺等腺体,故在男性体内也有微量的雌激素,女性体内也有微量的雄激素。在正常情况下,因为这样异性的激素含量极少,所以不显示其特别的作用,但在病理状态下,例如:男性体内雄激素减少,而雌激素相对增多,可使男性乳房增大;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雄激素水平增高,也可以出现乳房萎缩、长出胡须等现象。

    第三,激发性欲,维持性功能。性欲的产生与性功能的活动是复杂的神经反射过程。青春期性意识的出现,是生物本能的体现,是生理的必然发展。引起性中枢兴奋的根源主要是性激素。不论男女,只要体内性激素减少,都可以引起性欲减退和性功能障碍。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人们已经认识到性腺的变化并不是人体衰老的主要原因,但是性腺的衰退、性激素的减少;却能促使衰老速度的加快。这一点在女性尤为明显。妇女进入更年期后,由于血液中雌激素锐减,各种更年期不适及衰老即会接踵而至,给人带来许多苦恼,所以,如果适量补充雌激素,确能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第四,促进新陈代谢。雄激素对物质的代谢主要作用是促使蛋白质的合成,能刺激机体的生长,增强新陈代谢,使骨骼生长,体重增力口,促进骨骼的造血功能,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对脂肪的代谢作用,则使体内储存的脂肪减少。雌激素对物质的代谢最主要作用是可以改变体内脂肪的分布,使皮下脂肪含量增多;雌激素对糖代谢和蛋白质代谢也有一定的作用,并能促使骨骼钙质沉着和骨骼闭合等。孕激素使体内基础代谢增强,有致热作用,使体温轻度升高。基础体温的测定,可以反映有无排卵及黄体功能是否正常。由此可见性腺所分泌的性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发挥其生殖、生长功能,因此性腺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器官。

    女性的身高与发育

    每位少女都渴望自己的身材苗条而匀称,修长而丰满。但是,并非都能如此。常有人为自己过于矮小的身材而痛苦,也有人为自己超众的身高而烦恼。那么,女孩的身材为什么有高有矮呢?

    女孩出生时,平均身长49.4厘米,12个月后,可长到70.7厘米,增长20多厘米,满2岁时,可达到81.8厘米,增长10多厘米。以后的岁月直至青春期前,每年增长4~7厘米,到11~12岁时,一般可长到130~140厘米。

    进入青春期的少女,迎来了生命过程中的第二个生长高峰,增长速度,平均每年少则6~8厘米,多则10厘米。一般在17~19岁,突飞猛进的长势就会停顿下来。这比男孩要早停1~2年。

    从生理上看,下肢骨的纵向增长,是身高增长的决定因素。脊柱骨对身高增长也有所影响,但较为次要。下肢骨包括股骨、胫骨、腓骨,下肢长骨的两端有软骨线,称为骨骺线。青春期女子骨骺线的细胞,不断地增殖,生长新的软骨,软骨细胞又不断钙化,形成新骨。随着下肢骨的纵向增长和不断地增粗,少女便日益长高。

    脊柱骨的增长速度较慢,但直至下肢骨增长停止以后的几年内(一般可至22岁),它仍然在增长,能使少女的身材再增高几厘米。

    影响身高的因素,包括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其中主要是遗传因素。从父母的身高来估计女儿的身高,是有一定道理的。而内分泌则是遗传因素影响身高发育的中心环节,其中生长激素具有促进软骨增长、骨骼加宽的效力,所以长骨就不断纵向增长。同时。肌肉、内脏器官也相应增大体积。但是。生长激素的作用偏向于促进生长,不能促进骨骺的成熟。相反,甲状腺激素、性激素对于骨骺成熟的作用却很强。据观察,雌激素比雄激素对于骨骺成熟的效应更为明显。所以,女孩子成年后,下肢相对短些。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除了生长激素、性激素外,胰岛素也能促进入体生长发育。因为它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可以说,人体的各种激素,数量适当并且相互配合恰到好处,才能赋予少女一个匀称健美的身材。

    外因,主要是指体育锻炼、营养状况、环境因素等,对人体的高与矮也有一定的影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睡眠可促进生长。在一天24小时中,夜间睡眠时,生长激素的分泌明显高于白天。人在入睡后,不出半个小时,生长激素就迅速升高。因此,青少年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是利于身心健康,促进生长发育的最便利和最有效的办法。另外,适当增加营养也很重要。

    据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成年女性的身高大都在170厘米以下,但近年来,超过170厘米的女性也不少,大有增加的趋势。超过180厘米,甚至2米以上的,仅占1%3%,这部分女青年当中,只有极少数可能是巨人症。还有少数女青年,身高低于120厘米,被称为伤儒症。按其致病原因而论,有许多不同的类型。例如:原基性侏儒症与遗传缺陷有关:刚出生时就很小,身长只有30~35厘米,体重不足2400克,以后身高增长也极为缓慢。但从外表看,身材匀称,面貌与年龄相符,学习成绩也不差,进入青春期后,也和正常姑娘一样,性器官发育很好。体质性侏儒症却不同,出生时至学龄前发育均为正常;上小学后才比同龄儿逐渐落后,青春期相差更显著。但身体各部分比例、内分泌功能及智力均正常,一般可发育成完全健康但矮小的成年人。特发性垂体性侏儒症,是因为垂体不能够分泌足够的生长激素所引起的,通过解剖观察知,有的人根本没有垂体,或者垂体发育不全,1~2岁才开始发育,落后程度随年龄增长,日益明显;身材匀称,智力正常,但性发育很差,缺乏少女的体态、气质。

    还有一种果小症,即先天因素所致的甲状腺功能低下症。从出生开始,生长发育就很迟缓,坐、走、说话等行为动作开始得晚,甚至达到白痴程度,一副呆傻迟钝的面容,四肢短小,肢体与躯干失去正常比例。如果及时治疗,可收到满意的效果,而且越早越好。

    女性的白带

    女性的阴道一般比较湿润,经常有少量乳白色类似蛋清一样的液体,这就是白带。白带来源于阴道黏膜和子宫颈,是由这些部位脱落的上皮细胞、阴道壁黏膜的分泌液和子宫颈液混合而成。

    白带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也有量的波动。月经期前,卵泡接近成熟,卵泡内的颗粒细胞增多,分泌大量女性激素,刺激阴道黏膜增厚,分泌随之增强,子宫颈的黏液分泌也增多,于是白带量增多。排卵之后,失掉卵子的卵泡转变成为黄体,黄体酮分泌增多。黄体酮会减少子宫颈液的分泌,关闭子宫颈口,于是白带量减少。

    如果患有疾病,影响了女性激素的分泌,也会通过白带的多少表示出来。如在无排卵性月经时,由于仅有卵泡成熟而不排卵,雌激素产生多,黄体不能生成,所以,经前白带明显增多且持续时间较长。反之,卵巢功能低下,阴道黏膜萎缩、干燥,白带显著减少。可以说,白带像月经一样,也是卵巢功能的代言者。

    白带对增强阴道内的防卫能力起很大作用。在青春期前,阴道内的液体呈碱性;进入青春期后,阴道杆菌将阴道内的糖类转变成为乳酸,使阴道分泌物由碱性呈现酸性。酸性的分泌物,具有强大的杀菌能力,在一般情况下,外来的细菌一旦侵入,大多难以存活,少数可达到阴道深处,也会被子宫颈的黏液所阻挡,并加以歼灭。女性从外阴、阴道、子宫、输卵管、输卵管伞端到腹腔,是外界与腹腔相通的途径。正是由于白带的存在,才使细菌无法侵入体内。

    白带又是女性健康的“预报员”,白带的多少、色泽、气味等可提供生殖是否有病的信息。例如:炎症刺激,如慢性宫颈炎、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等,可使白带增多。肿瘤或由于肿瘤组织坏死或感染,也常导致白带增多。子宫及阴道的癌肿,可有血性白带;如伴发感染,白带有恶臭。输卵管癌的白带则是量多、清稀、无气味。所以,从白带性状可判断疾病:

    (1)水样的白带:呈淡黄色水样,无臭,应警惕输卵管癌的可能。

    (2)五色透明黏性白带:与蛋清相似,或稍有浑浊,多见于慢性宫颈炎。

    (3)泡沫样的白带:多数由滴虫性阴道炎引起。常伴有外阴、阴道瘙痒;若合并有细菌感染,则白带呈黄脓样泡沫状。

    (4)豆渣样白带:白带中混有豆腐渣样块状物,可黏附在阴道壁上,不易脱下,常伴有奇痒,这是霉菌性阴道炎的表现。

    (5)脓性白带:呈黄色或黄绿色,多为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常见于急性宫颈炎、阴道炎等。

    (6)血性白带:常是恶性肿瘤,如阴道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之一。

    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要使白带正常,应注意阴部清洁卫生,勤换内裤。有手、足癣者,应及时治疗,以防阴道受霉菌感染。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不生病或少生病。

    何谓女性早发育

    早发育,男女不一样。

    男孩早发育有三种情况:真性早发育、早熟性假性发育、早熟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

    女孩早发育可分为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也称真性早发育和假性、早发育。

    真性性早熟,是卵巢的发育成熟与第二性征出现的步调完全一致;假性性早熟,则是卵巢尚处于幼稚阶段时,某些第二性征就开始出现。

    真性性早熟被称为“体质性早熟”或“特发性早熟”。主要表现在第二性征发育的顺序完全依照正常的步骤:乳房先发育,而后相继出现阴毛月经、腋毛等。发生的原因,目前尚不太明确,可能是受遗传因素影响的生理变异。

    体质性早熟的少女,由于生长发育起步早,速度快,骨骺融合较早,身高增长的时间有限,所以,成年后身材可能较矮。但对身体并无什么危害,所以不需要治疗。这样的少女约占真性性早熟少女中的80%。另外的少数少女可能是由于颅内某些病变所引起的。比如肿瘤、炎症、颅脑外伤后遗症等,刺激了下丘脑,过早地解除了对垂体的控制,使下丘脑-垂体-卵巢整个系统过早发动,于是引起性早熟。

    假性性早熟与真性性早熟完全不同,它是指卵巢本身并未发育,却提前出现了某些第二性征,如单纯乳房发育或月经来潮。其最常见的原因是卵巢肿瘤,颗粒细胞能分泌女性激素,颗粒细胞癌产生女性激素的能力更强。过多的女性激素是导致乳房过早发育和阴道流血的直接原因。此外,还有畸胎瘤、绒毛膜上皮细胞癌等,能分泌类似垂体的促性腺物质,以假乱真,刺激卵巢,分泌过多女性激素,引起假性性早熟。这些肿瘤,大多是良性肿瘤,可以手术治疗。

    肾上腺功能异常,只表现在阴毛或腋毛的长出,或乳房的增大,没有其他变异。出现的年龄,可在幼年,也可在初生婴儿期。多半由于某种激素过盛,刺激毛发或乳腺,使它们活跃起来。当然,这类早熟比较轻微。

    凡有上述情况,应及早去医院检查、治疗。

    女性迟发育之谜

    一个人的青春,不论男女,都可能姗姗来迟。从卵细胞受精到成人,是一个长达20年左右的连续、统一的过程,它是有其自身规律可循的。如果违背了自身规律,没有按时间表生长发育,而是晚了一段时间,称为迟发育。

    一般说来,孩子在13~16岁,躯体发育趋于完成。性也臻于成熟。女孩发育,多半先长个子,经过3~4年而稳定。接着,乳房一点点增大,先后经过4年左右,乳房的发育完成。阴毛是紧随着乳房的发育而长出的,不到3年时间就长成。而青春发育最可靠的信号是月经的出现,一般年龄在13岁前后。可是,迟发育的少女。即使年过18岁,发育尚未起步,身体内部的机理变化不见萌动。原因何在?

    有的少女,外表上完全像个大孩子,从骨骼上看,她们的体格健全,并没有疾病,甚至查遍她们体内主宰发育的内分泌系统,也没有什么可疑的病灶。显然,这是一种正常的迟发育。对这种迟发育,一般没有合适的药物可用,只有耐心等待,总有一天,在她们的体内会出现蓬勃成长的生机。

    另一类迟发育,是由于体内存在疾病而推迟了青春发育的正常年龄。例如:子宫颈先天性狭小或无子宫等畸形,卵巢肿瘤,生殖系统感染,性腺不正常,垂体有病,甲状腺或肾上腺异常,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糖尿病,严重的营养不良,严重的慢性结核、肝、肾等疾病。

    决定人体发育早晚、快慢的遗传因素,一是种族,二是家族。种族不同,发育年龄也不相同。比如,女孩初潮的年龄,世界各地就有所差别。据专家于1968年统计,古巴女孩初潮年龄为12.4岁;中国香港华人为12.5岁;波兰为12.6岁;美国为12.8岁;俄罗斯为13岁;英国为13.1岁;南非为15岁;新几内亚少女为18.8岁。发育也有家族差异。不少学者研究女孩的初潮,发现亲属关系越近,初潮相距时间越短。

    影响发育的又一个因素是环境,包括气候及季节、营养、疾病、情绪及体育运动等几方面。总的说来,久居热与湿的地域的孩子,发育早而快;生活在热而于燥的气候环境中,发育就要推迟;在寒冷地区居住的孩子,发育也不会太早。

    不少疾病也会使孩子发育推迟或发育不良,例如心脏病、慢性肾病、癫痫、哮喘、少年糖尿病等。有些疾病,如麻疹、肺炎等,影响只是暂时性的,病愈后,发育仍会正常。有些药物,如皮质激素,长期服用,会延缓发育。

    此外,值得重视的一个因素是孩子的情绪。家庭和睦、幸福,孩子情绪乐观、向上,发育便较好;如果父母离异,孩子失去父爱或母爱,屡遭不幸,情绪苦闷抑郁等,可使体内激素失调,从而也直接影响发育。

    对于迟发育的问题,既不要摸不关心,也不要过多忧虑,应当请医生仔细检查,并留心今后的发育情况。更不要过早地开始治疗,否则会产生副作用。因为,女性激素有加速骨骺愈合的作用,甚至比男性激素还要强,过早地使用女性激素,会影响身高。所以,一般在18岁以后,女孩不见初潮,男孩不出现第二性征,或者不长高、不增重时,都要请医生检查,弄清迟发育的性质和原因。如有疾病,应该积极治疗,疾病好转,发育可能随之而来。对正常性的迟发育,最好是耐心等待,一方面要加强营养,另一方面要多参加体育锻炼,到时候就会开始发育。

    中年女性的特点

    中年,被称为人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成家立业,生儿育女,从孩子哇哇出世,上幼儿园、念小学,每天接送,直到他们进入高中和大学,翅膀稍稍硬朗的时候,自己历尽千辛万苦步入中年的行列。有的人脸上出现了鱼尾纹,头上长出了根根白发,有一天面对镜子,突然发现自己不再那么青春亮丽了。然而,不要过于悲哀,中年女性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经验丰富,大多是工作岗位上的生力军,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占有许多优势。

    这是人类生长的必然规律。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作为身兼多职的中年女性,上要照顾年迈多病的老人,下要关心子女的健康和学业,还要正常上下班,为社会为家庭所付出的心血和智慧,往往比自己的丈夫或同龄的男人要多得多。

    女人不是月亮,女人也要发光,女人也能够发光,发理想之光,发智慧之光,发创业之光。女人同男人一样,具有改造世界、创造未来的胆识和力量,这种胆识和力量就是女人之光。

    还应该看到,人的生命到了中年阶段,又是体质状态和生理功能由盛趋衰的转折时期。一些中年人总认识不到这一点,还以为自己很年轻,体力健壮,精力用不完,所以,拼命地干事业,对自己的健康不那么关心,错误地认为保健是老年人的事。中年人讲究营养没条件,参加体育锻炼没时间,于是就放任自流,满不在乎。这是许多中年人不知爱惜自己的最大毛病。

    医学家认为,紧张是万病之源。然而,中年女性的生活处境最大特点就是紧张、繁忙、劳累,特别是中年知识分子,担任着繁重的科研、生产、开发等任务,很容易用脑过度,尤其那些为事业奋不顾身的人,追求人生能有几回搏,为工作忘我地忙碌着:不按时吃饭,不按时休息,不参加娱乐和锻炼,连必要的睡眠时间也保证不了,长期下去,必然导致营养摄取不足,抵抗力下降,其后果不堪设想。不少有才干、有贡献的名人中年早逝的教训,很令人深思。

    现代社会,是激烈竞争的社会,工作紧张、人际交往复杂、多元化、快节奏,一个人如果把握不好自己,不努力提高自己,不想办法超过别人,就随时有可能落后、掉队。因此,中年女性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时时刻刻不敢放松自己,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承受着比男性还重的压力。这就要求中年女性必须有一个豁达、平静的心境,遇事坦然无忧,保持乐观情绪,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

    也有些人,人生道路十分坎坷,或爱情受挫,或事业失败,或家庭破裂,或多病多灾等,人未老而心先老,精力不足,元气大伤。面对困难,应注意调整情绪,别让精神被苦恼和暴躁所左右,对实际生活提高兴趣,不必斤斤计较,保持心情不老,才能保持体力不衰。

    人到中年,也是诸多心理矛盾和疾病易于发生的时期。例如,神经衰弱、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及妇科疾病等,一旦生病,就会影响健康和工作,所以,中年女性应按时到医院做健康检查,发现疾病,早期治疗。

    妇女如何防衰老

    女性老化现象的出现

    老化现象到底何时出现,这因人而异,但通常过了60岁之后,由于体力日衰,便可以意识到自己已经老了。

    就像在前面更年期障碍中所述的一样,随着年龄的增加,卵泡荷尔蒙(雌激素)的分泌也跟着减少,而由老化所引起的身体上的变化,其原因就在此。

    雌激素不但会促进乳房发育和生殖器官的成熟,使少女变成一个完完全全的女性,而且也可以防止骨骼中钙质的流失。因此,如果雌激素的分泌减少了,就会对身体产生很大的影响。

    此时不仅毛发的白头发增加了,而且头发也日渐稀少。乳房也由于皮下脂肪变少,逐渐变平、下垂。内、外性器在停经之后,子宫和卵巢萎缩变小,阴道壁变薄。由于阴道的分泌物减少了,所以阴道变得很干燥。外性器也萎缩了。骨骼也由于钙质流失,所以骨骼变得很脆弱,而且脊椎骨略微弯曲。膝盖的关节也变脆弱了,无法再支撑体重,因此很容易引起关节炎。而皮肤也失去弹性、逐渐松弛,并产生皱纹。皮肤表面干燥,不再有润滑感。

    除了上述的情况之外,身体各个部位也逐渐在老化之中。

    怎样预防老化

    过去人类的平均寿命只有60岁,所以古人常言:人生七十古来稀。然而现在早就不仅于此了,尤其是女性的平均寿命,更是明显地延长了不少。寿命一旦延长之后,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要如何让老年期过得更快乐、更充实。

    保持年轻的心是最重要的。同样是年近花甲的人,有人看起来似乎是年轻了10岁,而有的人则恰好相反。这当然和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有关,但是保有一颗年轻的心并适当的预防,也有助于老化的延缓。关于适当的预防方法,我们可以举两个方法为例,一是注意每日的饮食生活;一是养成运动的习惯。

    首先,我们先来谈饮食生活。进入老年期之后,每天所需的热量也减少了,因此,重质要比重量来得重要多了。如果所吃的东西和成长期一样多,则容易造成肥胖。而肥胖是造成成人病的原因,所以为了要预防成人病就得避免肥胖。

    此外,要抑制盐分和糖分的摄取。尤其,盐分摄取过量,是造成高血压的原因,而且也会损害到循环系统器官。

    其次,再谈到运动。若运动不足,体力会提早衰退。有句话说:老化是由脚开始的。所以平常就锻炼自己的双脚和腰部,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常觉得运动很麻烦而懒得去做,其实走路就是一项很好的运动,而且效果也很好。如果能够抬头挺胸地走、步伐稍微快点,可以促进心、肺的活动,而且也有利于血液循环。

    至于到底要由什么运动开始做起,这得依个人的体力而定。若勉强去做,不但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反而会导致不良的结果。

    此外,定期接受健康检查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有任何异常的话,可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女性为什么多长寿

    人有生就有死,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生物学定律。社会现实告诉我们,绝大多数人达不到自然寿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原因至今还没被人们认识。然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等等,都在为人类健康长寿创造着越来越有利的条件。古人所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今天看来,显然已经过时了。2000年前,人们的平均寿命只有20岁,18世纪增长到30岁左右,19世纪末期也仅仅加岁上下,1980年世界人口平均寿命已达61岁,发达国家为72岁,发展中国家为57岁。今天的中国,人口平均寿命已接近70岁。

    统计资料显示,女性比男性寿命长。美国1979年报告男性平均寿命为70岁,女性77.6岁;日本1974年报告男性平均寿命为71.6岁,而女性则为76.3岁。有的国家,女性平均寿命比男性平均寿命长10岁之多。

    那么,女性寿命为什么比男性长呢?

    专家学者对此很感兴趣,有人认为是由于职业、劳动强度等因素所致;有人说女性的代谢率低于男性,是女性寿命较长的主要因素。

    女性从胎儿期到老年,几乎所有时期死亡率都低。在受精时,男性比女性约多20%,而到出生时,只比女性多4%~7%;在怀孕的第二个月,男胎的死亡率为女胎的437倍;此后,男性死亡率仍高于女性。到结婚年龄,男女之比大约为1:1;到60岁时,男性明显少于女性;到80岁,男性人数仅是女性人数的50%左右。

    女性本身对许多疾病有较强的抵抗力。如女性对流行性感冒、呼吸道感染、葡萄球菌等细菌、小儿麻痹病毒等,有较强的抵抗力。这与女性有较强的免疫系统有关,因为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是由x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男性只有一条;女性有更多的“免疫基因”,也就能产生更多的免疫物质。女性对心血管病也有较强的抵抗力。在心血管病中,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关系,而血液中的脂蛋白又影响着胆固醇的含量。脂蛋白有高密度和低密度之分,在低密度脂蛋白含量高时,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就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高时,就与血液中的胆固醇结合,将多余的胆固醇送回干脏和胆囊中,储存起来或直接参加脂肪的代谢。由此可见,两种脂蛋白的比例与动脉硬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女性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平均含量比男性高,因而动脉硬化的比例就少。另外,青年时期,男性死于车祸、酗酒、吸烟、打斗、犯罪等原因的也多于女性。

    女性应该利用自己的这一优势,努力发掘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科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充分发挥半边天的作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