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岁,我拿十年做什么?-这十年,你要掌握说话的技巧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们与人的沟通行为,很多时候都出于习惯。那些你一不小心脱口而出的话,那些你不经意间的小动作,都是在潜意识的支配下进行的。在二十多岁的年龄,当你步入成年人的行列,开始进入现实社会,是时候掌握语言表达能力了,因为从20岁开始,你就不得不为自己的每一句话负责了。而你的每一句话,极有可能带来结果,也有可能带来后果。所以,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对你的人生将会有莫大的帮助。

    不要畏惧与人沟通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每个人都不可能孤立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在人与人打交道过程中,每个人互相沟通,互相理解,这是非常重要的。沟通不仅能化敌为友,扫除事业发展的障碍。更能够吸收别人的经验,与时俱进,使自己引领时代的潮流,取得不断的进步。如果不善于沟通,而是鲁莽的自行其是,在生活中必将处处碰壁;只有学会沟通,与周围的人妥善的沟通协调,才能把生活工作安排得井然有序。其实,沟通并非一件难事,克服沟通中的障碍,你才能从沟通中真正受益。

    所谓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事业的发展中,需要沟通为自己扫除道路中存在的障碍。沟通的障碍,既包括心理上的障碍,也包括方式上的障碍。唯有克服了这两种障碍,你才能在沟通中顺风顺水。首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沟通的心理障碍。

    日本麦当劳社的名誉社长藤田田,他当初加盟麦当劳的事例,很让人震撼。藤田田于1971年开始创立自己的事业,经营麦当劳生意。麦当劳是闻名全球的连锁速食公司,要取得特许经营资格是需要具备相当财力和特殊资格的。但当时他只是刚出校门没几年、毫无家族资本支持的打工族,根本就无法具备麦当劳总部所要求的75万美元现款和一家中等规模以上银行信用支持的苛刻条件。

    于是,藤田田开始克服沟通障碍,绞尽脑汁东挪西借起来。但是,5个月下来,只借到4万美元。面对巨大的资金落差,藤田田决定寻找银行支持。藤田田以极其诚恳的态度,向住友银行的总裁表明了他的创业计划和求助心愿。在耐心细致地听完他的表述之后,银行总裁做出了“你先回去吧,让我再考虑考虑”的决定。藤田田听后,心里即刻掠过一丝失望,但马上镇定下来,恳切地对总裁说了一句:“先生可否让我告诉你我那5万美元存款的来历呢?”回答是“可以”。

    “那是我6年来按月存款的收获,”藤田田说道,“6年里,我每月坚持存下1/3的工资奖金,雷打不动,从未间断。6年里,无数次面对过度紧张或手痒难耐的尴尬局面,我都咬紧牙关,克制欲望,硬挺了过来。有时候,碰到意外事故需要额外用钱,我也照存不误,甚至不惜厚着脸皮四处告贷,以增加存款。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我必须这样做,因为在跨出大学门槛的那一天我就立下宏愿,要以10年为期,存够10万美元,然后自创事业,出人头地。现在机会来了,我一定要提早开创事业……”藤田田一气儿讲了10分钟,总裁越听神情越严肃,并向藤田田问明了他存钱的那家银行的地址,然后对藤田田说:“好吧,年轻人,我下午就会给你答复。”

    后来,住友银行的总裁果真亲自确认了藤田田的存款情况,并答应毫无条件地支持他创建麦当劳事业。藤田田正是靠着银行的前期支持,才开始了自己的麦当劳事业,最终发展到今天的规模。而这一切的发生,正是藤田田跨过了沟通中的心理障碍,迈开沟通第一步的必然。

    战胜沟通的心理障碍,你必须主动地去跟别人沟通要,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把自己的想法大胆、坦率地同他人交流,以获得反馈和解决。国金融界的知名人士卡特就曾经给我们提出过建议:一定要积极地与他人沟通。怎样才能理顺沟通的细节,唯有主动出击。其实,事业中还会遇到很多阻碍,要想跨越这些阻碍,寻求别人的帮助时,也需要自己主动出击,否则无法达到沟通的效果。所以,从此刻起,克服沟通的心理障碍,主动出击与他人沟通!

    顺利克服了沟通的心理障碍,让我们再来看看沟通的方法障碍。许多人觉得沟通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和很多人说话都是有理说不清,说到底都是方法上的问题。沟通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方法更是需要经过后天的锻炼掌握。沟通能力,这其实就是了解别人的能力,包括了解别人的需要、渴望、能力与动机,并给予适当反应。在沟通方法上,你一定要谨记以下两点:

    倾听是沟通方法的第一要义。学会倾听,能把握对方的意思,赢得对方的尊重,在沟通中是最为重要的。沟通,切忌只顾自己夸夸其谈,倾听更为重要。胡雪岩,可以说是驰骋官场商场,畅通无阻,其丰富的人脉关系让他左右逢源,其中最为关键的在于他善于倾听。

    《红顶商人》的主人公胡雪岩,清末在杭州开银号当铺、办船厂、倒生丝、筹军饷、做房地产、开药店,最后富甲晚清半壁江山,阶至二品顶戴,服至黄马褂。作者高阳在描述胡雪岩时,就曾经这样写:“其实胡雪岩的手腕也很简单,胡雪岩会说话,更会听话,不管那人是如何言语无味,他能一本正经,两眼注视,仿佛听得极感兴趣似的。同时,他也真的是在听,紧要关头补充一两语,引申一两义,使得滔滔不绝者,有莫逆于心之快,自然觉得投机而成至交。”

    我们的人生中,沟通无处不在。我们与每一个人的对话,与父母、朋友、同事、领导的交谈,就是在沟通;为了买什么想要的东西,要与商家购买沟通;为了出去和朋友游玩,要与朋友沟通;为了完成一个项目,要与同事沟通;为了自己的工作需求,要与领导沟通等等。善于沟通,你才能面对激烈的竞争,才能化敌为友,取得事业的突破。要想扫除自己的事业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必须学会与友人沟通,更要学会与对手沟通。克服沟通中的障碍,你才能驰骋职场,树立良好的职场形象,才能充实你的人脉存折。

    用“我们”代替“我”

    小孩在做游戏时,常会说“这是我的”、“我要”,这是自我意识强烈的表现。在小孩子的世界里,这或许无关紧要,但有些成年人也是如此。他们说话时,仍然强调“我”、“我的”,这给人自我意识太强的坏印象,人际关系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福布斯》杂志上曾登过一篇“良好人际关系的一剂药方”的文章,其中有几点值得借鉴:语言中最重要的5个字是:“我以你为荣!”语言中最重要的4个字是:“您怎么看?”语言中最重要的3个字是:“麻烦您!”语言中最重要的2个字是:“谢谢!”语言中最重要的1个字是:“你!”那么,语言中最次要的一个字是什么呢?是“我”。

    亨利·福特二世描述令人厌烦的行为时说:“一个满嘴‘我’的人,一个独占‘我’字,随时随地说‘我’的人,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农夫甲和农夫乙忙完了田里的工作,一起回家。他们走在路上,农夫甲忽然发现地上有一把斧头,就跑过去捡起那把斧头。他说:“我们发现的这把斧头还挺新啊!”,就想带回家占为己有。农夫乙看到这把斧头是农夫甲发现的,应该归他所有,就对农夫甲说:“你刚才说错了,你不应该说‘我们发现’。因为这是你先看见,所以你应该改口说‘我发现了一把斧头’才对。”他们两个继续往前走,农夫甲的手上仍然拿着那把斧头。过了一会儿,遗失这把斧头的人走了过来,远远地看见农夫甲的手上拿着他的斧头,就匆匆忙忙地追上来,眼看对方就要追上来了。这时候农夫甲很紧张地看农夫乙一眼,然后说:“怎么办?这下子我们就要被他捉到了。”农夫乙听他这么一说,知道甲想把责任归咎到两个人的身上。于是农夫乙就很严肃地对农夫甲说:“你说错了,刚才你说斧头是你发现的,现在人家追来了,你就应该说‘我快被他捉到了’,而不是说‘我们快被他捉到了’。”

    在人际交往中,“我”字讲得太多并过分强调,会给人突出自我、标榜自我的印象,这会在对方与你之间筑起一道防线,形成障碍,影响别人对你的认同。因此,会说话的人,在语言传播中,总会避开“我”字,而用“我们”开头。

    俄国十月革命刚刚胜利的时候,许多农民怀着对沙皇的刻骨仇恨,坚决要求烧掉沙皇住过的宫殿。别人做了许多工作,农民都置之不理,非烧不可。最后,列宁亲自出面做说服工作。列宁对农民说:“烧房子可以。在烧房子之前,我们大家一起来思考几个问题可以不可以?”“当然可以。”列宁问道:“沙皇住的房子是谁造的?”农民说:“是我们造的。”列宁又问:“我们自己造的房子,不让沙皇住,让我们自己的代表住好不好?”农民齐声回答:“好!”列宁再问:“那么这房子我们还要不要烧呢?”农民觉得列宁讲得好,同意不烧房子了。有人曾经做过调查,看看人们每天最常用的是哪一个字,那就是“我”字。为什么人们对“我”字特别关心呢?就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喜欢被人称赞,也喜爱称赞自己。因此,你若想得到你所希望得到的,就要避免与对方争高低,而要维护他人的自尊心。为了使对方的面子不受伤害,我们千万不要常把“我”字挂在嘴上,别说“我公司”,而说“我们的公司”。

    我们说话应该像驾驶汽车,应随时注意交通标志,也就是要随时注意听者的态度与反应。如果红灯已经亮了仍然向前开,闯祸就是必然了。无聊的人是把拳头往自己嘴里塞的人,也是“我”字的专卖者。

    一般来说,人们最感兴趣的就是谈论自己的事情,而对于那些与自己毫无相关的事情,大多数人觉得索然无味,对于你表现最大兴趣的事情,常常不仅很难引起别人的同情,而且别人还觉得好笑。年轻的母亲会热情地对人说:“我们的宝宝会叫‘妈妈’了。”她这时的心情是高兴的,可是旁人听了会和她一样地高兴吗?不一定。谁家的孩子不会叫妈妈呢?你可不要为此而大惊小怪!这是正常的事情,如果不会叫妈妈的孩子才是怪事呢。所以,你看来是充满了喜悦,别人不一定有同感,这是人之常情。

    竭力忘记你自己,不要总是谈你个人的事情,你的孩子,你的生活。人人喜欢的是自己最熟知的事情,那么在交际上你就可以明白别人的弱点,而尽量去引导别人说他自己的事情,这是使对方高兴最好的方法。你以充满同情和热诚的心去听他叙述,你一定会给对方以最佳的印象,并且对方会热情欢迎你,热情接待你。

    所以,说话时,把“我的”变为“我们的”,可以巧妙拉近双方距离,使对方更容易接受你和你的话。

    如果你在说话中,不管听者的情绪或反应如何,只是一个劲地提到我如何如何,那么必然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如果改变一下,把“我的”改为“我们的”,这对你并不会有任何损失,只会获得对方的好感,使你同别人的友谊进一步地加深。

    我们经常看到记者这样采访:“请问我们这项工作……”或者“请问我们厂……”经常发现演讲者使用“我们是否应该这样”、“让我们……”等表达方式。这样说话能使你觉得和对方的距离接近,听来和缓亲切。因为“我们”这个词,也就是要表现“你也参与其中”的意思,所以会令对方心中产生一种参与意识。比如说“你们必须深入了解这个问题”,便拉开了听众与演讲者的距离,使听众无法与你产生共鸣。如果改为“我们最好再做更深一层的讨论”,就会缩短与听众之间的距离,使气氛立刻活跃起来。

    幽默使交流更加容易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人类有七种智慧,其中首要的智慧便是语言智慧。良好的语言交流技巧,越来越被认为是现代人所应具有的必备能力。但是,一个不懂幽默、索然无味的人不可能是一个具有良好语言能力的人,也不可能拥有好人脉。恰当、合乎时宜的幽默和赞美,将为你的语言增色不少,它将使你的交流更加容易。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幽默是一种最有趣、最有感染力、最具有普遍意义的传递艺术。”其实,幽默更是一门社会交往的艺术,是人与人交往的润滑剂。幽默会使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获得周围人的钦佩和赞赏。在社交中,也许你有这样那样的制约因素,而幽默恰好可以对这些因素进行弥补,并为你的社交人生增色不少。

    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林肯便是其中一例。他的出身贫寒,他的长相丑陋,这些都可能成为他社交中的制约因素,但他却受到了社交伙伴乃至全国民众的喜爱,在他因为南北战争的问题而遇刺后,居然南北双方的民众都在悼念他。林肯在社交中的巨大成功,与他的乐观和努力分不开,但其中最重要,便是他幽默的语言风格。

    我们都知道,林肯的长相十分丑陋,这一点常常是他的政敌攻击他的原因。对于这一点,林肯并不忌讳,甚至常常用自己的长相幽默一番,也化解了社交危机。在竞选总统时,林肯和竞选对手斯蒂芬·道格拉斯辩论,道格拉斯讥讽他是两面派,做人两面三刀,喜欢搞阴谋诡计。林肯听了,幽默地指着自己的脸说:“让公众来评判吧,如果我还有另一张脸的话,我会用现在这一张吗?”还有一次,一个反对林肯的议员,走到林肯跟前挖苦地问他:“听说您是一位成功的自我设计者?”“不错,先生。”林肯点点头说,“不过我不明白,一个成功的自我设计者,怎么会把自己设计成这副模样?”就这样,幽默的林肯常常以自嘲的方式,拿自己的长相说事,化解了许多尴尬,也避免了很多正面的冲突。

    当然,林肯也善于用幽默来帮周围人化解感慨,救他们于“水火之中”。有位从俄亥俄州的人求见林肯总统时,外面正有一队士兵停在门外,预备等林肯训话。林肯请这位朋友随其外出并继续与他密谈。当他们行至回廊时,军队齐声欢呼起来,但那位朋友并没有意识到要退开。这时一位副官走到那人前面,嘱咐他退后几步,那位朋友此时才知道自己失礼了,立即羞愧得涨红了脸。此时,林肯立刻微笑着说:“白兰德先生,你要知道也许他们还分辨不清谁是总统呢!”一瞬间,那朋友的窘状就被林肯的幽默化解开了。

    现代幽默理论认为,幽默能在参与者之间产生一种强烈的伙伴感。你自己也一定深有感触,幽默能使交流更加容易。林肯的乐观、幽默一向为世人啧啧称道,这为他平添了许多人格魅力和社交吸引力,也让他有效避免了许多尴尬和冲突。

    幽默的言辞和社交方式之所以能够一下子拉近两个人之间的感情距离,因为一起笑的人表明他们之间已经有了共同的兴趣、爱好,这是社交成功的第一步,也是很关键的一步。所以,幽默地运用机智、风趣、凝练的语言进行艺术表达,往往会令你的人际增色不少。

    说起幽默,美国的另外一个总统里根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他在一次出访加拿大的过程中,便将这种“幽默化解尴尬”的社交方法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这次出访加拿大的演讲中,有一群明显地带有反美情绪的人不时地打断他的演说。里根是作为客人到加拿大来访问的,作为加拿大总理的皮埃尔·特鲁多对听众这种无理的举动感到非常尴尬。面对这种困境,里根反而面带笑容地对他说道:“这种情况在美国经常发生,我想这些人一定是特意从美国来到贵国的,可能他们想使我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听到这话,尴尬的特鲁多心情一下子轻松多了。就这样,里根三言两语便用幽默化解了皮埃尔的尴尬,这一次经历也使皮埃尔的印象十分深刻,在许多年回忆起里根之时对其幽默的风格还频频称赞。

    当然,除了化解他人的尴尬,里根也善于运用此法为自己化解“为难”。这一次,里根在白宫钢琴演奏会上发表讲话。夫人南希不小心连人带椅跌落在台下的地毯上。正讲话的里根看到夫人并没有受伤,便插入一句说道:“亲爱的,我告诉过你,只有在我没有获得掌声的时候,你才应这样表演。”台下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其实,这本来是一件令里根很尴尬的事情,在这时如果埋怨或者置之不理都会令人不快,不光是台下的人不快,也包括台上的人。而里根在社交的危难之时,运用幽默化险为夷,出奇制胜地获得了极佳的效果,显露出他的机智、豁达,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这是运用幽默进行社交的范例。

    总而言之,幽默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幽默除了能够在人际中起到调和作用,还可以化解尴尬紧张的气氛,往往还能令人们捧腹大笑。如果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你便能成功地化解矛盾、促成合作,获得周围人的欢迎,达到社交活动的目的。

    此外,你也许还不知道,幽默还可以让你成功转移别人的视线,掩饰那些“无关痛痒”小缺点。别人刻意点出你的小缺陷,这也许真的不是什么大问题,幽默的语言便可以帮助你化解心理的危机,赢得他人的欣赏。这种幽默巧妙的转移,既可以让自己免于尴尬的局面,也不至于直接和对方冲突,何乐而不为?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对自己的着装从不注意。当他第一次来到纽约时,在大街上遇到了当年的一位老朋友。这位朋友见爱因斯坦衣服破旧,便刻意说道:“你看你的大衣,又破又旧,换件新的吧,怎么说你也是知名人物啊!”爱因斯坦笑了笑:“没关系没关系。我刚来到纽约,这儿没有人认识我。”便一笑置之。

    无独有偶,几年后,凭借着相对论而名声大振的爱因斯坦又在路上巧遇了这位朋友。更巧的是,爱因斯坦还是穿着那件“又脏又破”的大衣,朋友又开始上下打量他。这一次,爱因斯坦不等朋友开口,便自嘲道:“这次更不用买新大衣了,全纽约的人都已经认识我了。”妙语连珠,爱因斯坦巧妙地回避了问题,也免于朋友面子上过不去。

    如此幽默、诙谐的回应,不仅巧妙化解了社交危机,也会使你显得更加自信和大度,一举两得。当然,幽默的话和其他的话一样,说得好了就让人听起来特别受用;说得不好,就容易使你与听者的关系紧张起来。所以,你必须学会拿捏好幽默的尺度。

    想要掌握好幽默的尺度,也许以下的建议对你有用:

    第一,博览群书,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知识多了,一些幽默的典故和事例也就信手拈来。

    第二,培养高尚的情趣和乐观的信念。幽默永远属于那些心胸开阔,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

    第三,多参加社会交往。接触面广、社会交往能力强,也能够使我们的幽默更自如地表达。

    这便是著名励志大师卡耐基给我们的幽默忠告,只要铭记于心并加以实践,你也可以成为“一句话把人说笑”的幽默大师。

    委婉表达你的意见

    在日常交谈中,许多人推崇说话直言不讳,但是,生活中,有时需要含蓄、委婉一些,才能使表达效果更佳。就好比直道跑好马,曲径能通幽,其实各有好处。委婉实际上可以说是一种修辞手法,即在讲话时不直陈本意,而是用委婉之词加以烘托或暗示,让人思而得其意。

    委婉表达自己对一个事物或一件事情的看法并不是虚伪的表示,而代表着自己对对方的尊重。我们头脑中的想法很多,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但当我们说出来的时候,尽量要给对方留足面子。

    美国总统柯立芝有一次批评他的女秘书:“你这件衣服很漂亮,你真是一个迷人的小姐。只是我希望你打印文件时注意一下标点符号,让你打的文件像你一样可爱。”女秘书对这次的批评印象非常深刻,从此打印文件极少出错。

    用含蓄的方式来告诉对方的不足,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先表扬后批评就是一个很好的迂回之策。领导对待手下员工,要注意方式方法,说服或批评他们的同时还要维护他们的面子。

    日常生活中,有人喜欢“打抱不平”,这样并没有错,但一定要注意说话方式。同样是表达一个要求,下边这位售票员,就是一个聪明的女人。既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也让让座的乘客感到愉快。

    一辆电车上人很多,而这时又上来一位抱小孩的妇女。于是售票员对乘客说:“哪位同志给这位抱小孩的女同志让个座?”但没想到她连喊两次,无人响应。售票员站起来,用期待的目光看了看靠在窗口处的几位青年乘客,提高嗓音:“抱小孩的女同志,请您往里走,靠窗口坐的几位小伙子都想给您让座儿,可就是没看见您。”

    话音刚落,“呼啦”一声,几位小伙子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让座。这位女同志坐下之后,只顾喘气定神,忘记对让座的小伙子道谢,小青年面有冷色。售票员看在眼里,心里明白,她忙中偷闲,逗着小孩说:“小朋友,叔叔给你让个座儿,你还不谢谢叔叔。”一语提醒了那位妇女,连忙拉着孩子说:“快,谢谢叔叔”。那位小青年听到小孩道谢时,脸色由冷变热,连声说:“不客气”。

    试想,售票员请人让座时说:“那么大小伙子一点也不自觉”;在劝女同志道谢时说:“别人给你让座,你也不知道说个谢”,后果会如何呢?

    在生活中,要想把话说到别人心坎里去,首先要爱护人的自尊心,这就需要理解人们的合理需要。

    日本的大银行不允许职员留长发,因为留长发会给顾客留下颓废和散漫的印象,有损银行的声誉。有一次,一家银行的经理和人事部主任发现一批经过笔试合格的考生中有不少留长发的男子。为了能使这些留长发的考生都留短发,人事部主任在致词时,没有正面提出要求,而是充分运用了他杰出的口才,只说了几句话,便使留长发的考生愉快地接受了他的意见。

    他是怎么说的呢?人事部主任留着陆军式的发型,他说:“诸位,敝行对于头发的长度问题,历来持豁达的态度,诸位的头发长度只要在我和经理先生的头发长度之间就行了。”众人把立即把目光投向经理,只见经理面带笑容地站起来,徐徐脱帽——露出一个秃头!大家顿时“轰”的一声笑了。第二天,大家再来的时候,全是很显精干的短发,没有一个留长发的。

    虽然,作为人事部的主任,直截了当地说出要求无可厚非。但那样的方式势必对应聘者造成一种心理暗示——这家银行过于专制。而改用这种委婉的方式来表达,更有效力。不仅增加了幽默感,而且可以使应聘者坦然接受。在人际交往中,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同一个要求,收到的客观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这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

    与人相处,若能凡事多为他人着想,多给别人留一些余地、一些包容、一些方便,少一份拒绝、少一点难堪,必能赢得别人的友爱。如果你能够运用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者要求,你的交际生活必定更加轻松愉快,喜欢你的人越多,人自然就积累起来了。

    我们都知道,木板上钉直钉,用力大,要么钉弯,要么板裂;同样的用螺钉拧,用力小,螺钉与木板严丝合缝。因此,使用委婉语固然很好,但是同时必须注意避免晦涩艰深。社交谈话的目的是要让人听懂,如一味追求奇巧,会使他人摸不着头脑,甚至造成误会,必然影响表达效果。

    提高你的说服能力

    在人际关系中,说服力非常重要,它能创造出巨大的价值。在我们的社交圈子中,每个人都喜欢会说话的人。这些人总是能流利地把自己的思想、意见表达出来,使别人乐意接受。他们往往受到大家的欢迎,能与周围的人建立起良好的友谊,而且可以很好地舒服别人。

    美国著名女权运动先驱弗里德里克·道格拉斯曾说过:“如果我能说服别人,我就能转动宇宙。”说服专家戴夫·拉客哈尼也曾说过:“说服是一门得到你想要的神奇艺术。”说服力的魅力绝对不可低估。在我们的职业和人生的发展中,谈判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怎样才能取得一次次谈判的胜利?怎样才能把握住一次次谈判的先机?你所需要依靠的,便是说服力。

    那么,说服力的内涵到底何在?我们又该如何才能把握住说服力的真谛?富兰克林曾经指出:“如果你想说服某人,不要诉诸于道德,而要诉诸于利益。”确实如此,利益是说服的重要切入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办法,在职场和商业的说服中,其实奏效不大。每个人都有趋利的特性,所以,如果你想要达到说服的目的,不妨试试利益这个切入点。

    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曾经在20世纪60年代用这个方法,帮助过一群年轻军官找到了工作。当时,美军开始大规模裁军,一大批年富力强的将军被迫离开军队另谋职业。他们中的一些人来到纽约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大师德鲁克教授的办公室,希望能得到他的帮助。对此,德鲁克十分乐意,但要一下子为这么多军官找到工作,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于是,这位管理大师想到了说服力中的“利益”问题,他详细地了解了每一位军官的特长和能力。第一天,德鲁克开始给一家知名公司的高级主管打电话,为其中一位军官找工作:“您好,我是德鲁克,我很冒昧地打电话给您是想帮您一点忙。”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正是电脑开始在企业界应用的时候,几乎每家大公司都经常会在这方面遇到各种难题,非常清楚这一点的德鲁克对那位高级主管继续说道:“我为您找到一个合适的人来解决您的电脑系统的问题,如果您动作快,应该能请到这个人。他曾在某军事基地担任司令官,该基地的电脑系统就是他建设的……是的,我想一个小时后他就能到达您的办公室……能帮您这个忙我真的很高兴。”就这样,德鲁克轻松地为这位擅长电脑系统处理的军官找到了工作,并采用这一方法,为其他军官解决了类似的就业难题。

    说服他人,你需要明白对方的利益诉求,并对症下药。不要总觉得自己“人微言轻”,对方“字字珠玑”;也不要总是顾影自怜、自怨自艾,觉得无计可施。说服力中重要的一招是“利诱”,通过自己的过人之处,让对方觉得你身上“有利可图”,让对方能够看到美好的明天和希望,从而答应你的要求。有时候,你也可以使出“利诱”绝招,说服力也会随着大增,对方便会乖乖就范。

    希尔顿,美国旅馆业巨头,人称“酒店大王”。“你今天对客人微笑了没有”,便是希尔顿经营旅馆业的座右铭。可是,这位1887年生于美国新墨西哥州,后来曾控制美国经济的十大财阀之一,也曾作为“弱者”请求过他人的援助。那么,这位“弱者”又是如何说服他人的呢?希尔顿在事业刚刚起步时,资金缺乏,举步维艰。在修建达拉斯的希尔顿饭店时,他十分困难,饭店建筑费需要100万美元!这可着实给希尔顿提了一个大难题。这时。希尔顿灵机一动,他找到卖地皮给他的房地产商人杜德,威胁利诱,说服了杜德按他的要求将饭店盖好。然后由希尔顿出钱买下,而且还是分期付款。那么,希尔顿是如何做到的?

    其实,杜德之所以答应希尔顿的条件,便是希尔顿“利益诱惑”的结果。话说当时希尔顿找到了卖给他地皮的杜德,告知没钱盖房之事。杜德便无所谓地告诉他,既然这样,那就停工吧,等啥时有钱了再盖。于是,希尔顿同样漫不经心地回答:“这我知道。但你也看到了,自从我买了你的地,这周围的地价已涨了不少。如果我这房子老盖不下去,恐怕你这地皮的价格也会受影响;如果我再宣传一下,说饭店停工是因为位置不好而另选新址,恐怕你的地皮就更卖不起价钱了。”后来,杜德考虑再三,无可奈何,也就只好咬咬牙接受了希尔顿的条件。

    很多时候,有利可图正是你能够成功说服他人的关键所在。当然,许多时候,这些利益都是相对而言,只要你善于发掘、巧言善辩,你也能够像希尔顿一样将“被动”转化为“主动”,成功说服他人。

    在说服他人的过程中,除了利益这个根本点之外,你还要善于通过言辞上的“换位”,清楚了对方在意的是什么,害怕的又是什么,并适当调整了自己的语言,这样才能“把话送到对方心里”。在说话的过程中,你需要从对方的立场出发来构建自己的想法,并表达出换位思考。

    “成人教育之父”卡耐基,便可以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一个榜样。有一段时间,卡耐基因为课程的原因,每个季度都要到一家大旅馆租用演讲场地。有一个季度,他刚开始授课时,忽然接到通知,房主要他付比原来多三倍的租金。而这个消息到来以前,入场券已经印好,而且早已发出去了,其他准备开课的事宜都已办妥。那么,卡耐基是如何成功说服房主保持原价不变呢?

    几天后,卡耐基找到了场地的经理。他首先告诉经理:“我接到你们的通知时,有点震惊。不过这不怪你,假如我处在你的位置,或许也会写出同样的通知。你是这家旅馆的经理,你的责任是让旅馆尽可能地多盈利。你不这么做的话,你的经理职位难得保住,也不应该保得住。”就这样,卡耐基稳住了经理的情绪,并开始通过“换位思考”的言辞,帮他合计了一笔账。

    卡耐基缓了口气,继续说:“我们先从有利的一面来看。大礼堂不出租给讲课的而是出租给举办舞会、晚会的,那你可以获大利了。因为举行这一类活动的时间不长,他们能一次付出很高的租金,比我这租金当然要多得多。租给我,显然你吃大亏了。”看到经理听得十分入神的样子,卡耐基便顿了一下,微笑地继续讲下去:“我再来分析一下对您不利的一面。首先,你增加我的租金,却是降低了收入。因为实际上等于你把我撵跑了。由于我付不起你所要的租金,我势必再找别的地方举办训练班。还有一件对你不利的事实。这个训练班将吸引成千的有文化、受过教育的中上层管理人员到你的旅馆来听课。对你来说,这难道不是起了不花钱的活广告作用了吗?事实上,假如你花5000元钱在报纸上登广告,你也不可能邀请这么多人亲自到你的旅馆来参观,可我的训练班给你邀请来了。这难道不合算吗?”卡耐基的话语刚落,经理的收支合计算盘也就打定了。就这样,卡耐基成功说服了经理,以原来的价格继续着这一季乃至以后的培训活动。

    我们都能看出,卡耐基确实把话送到了对方心里,并达成了说服他人的目标。他靠的便是“换位思考”的言辞所带来的效用。“换位思考”要求我们对人要将心比心,遇事要仔细揣摩对方,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通过沟通说服他人,使其感到来自对方的真诚。唯有这样,你才能把话说到对方心里,得到同样真诚的回馈,以达到家庭、工作和社会的完美和谐。

    总而言之,说服他人,攻心为上。用利益的杠杆让对方看到希望的所在,用换位的言辞让对方真正衡量自己的得失。最有效的说服力,必将为你成为最精彩的职业人生做出巨大的贡献。

    有些话不要“脱口而出”

    一般来说,脱口而出的话是来自潜意识的,它往往源于我们内心真实的想法。但是我们已经知道了,有时候虚伪比真诚更重要,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非要说实话不可的。

    假如任何时候,你都让想说的话“脱口而出”,会有什么结果呢?那些口无遮拦的话,极有可能像一把利剑伤人伤己。

    有个叫亨利的人,他不善于说话,得罪了不少人。有一次,亨利过五十岁生日,特意邀了好友皮特、吉安、麦瑞、西蒙来家中欢聚。快要吃饭的时候,亨利看西蒙还没有来,懊恼地说:“该来的不来。”皮特听了这句话心想:“我们可能是不该来的。”于是拍拍屁股走了。亨利见皮特莫名其妙地走了,就着急地说:“哎呀!不该走的又走了。”麦瑞一听,心想:“看来我们是应该走的。”也就不告而辞了。亨利见麦瑞又走了,摊摊手对着吉安讲:“你看,我又不是讲他。”吉安心想:“你不是讲他,那一定是说我了。”于是气呼呼地拔腿就走。亨利不明究竟,吃惊地说:“啊!怎么都走了?”

    我们其实都明白,亨利并不是想要赶走谁。但是他错误的说话方式,让他得罪了所有的客人。所以,在开口说话之前,先沉默3秒钟,想一下自己想要说的话,会不会伤害到别人。会不会让人觉得不舒服,考虑好再说,千万不要脱口而出之后,才发现这些话是多么的伤人。

    其实,谁都不愿受到攻击或伤害,然而生活中总有一些人说话信口开河,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从不顾及他人的感受。简直是瞎子面前谈灯泡,灯泡面前谈秃子。有的是蓄意性的指桑骂槐,有的则是无意识的,但是不管你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伤害了他人的自尊心。

    而且,没有人愿意让别人提及自己的缺陷和缺点,如果你拿一些别人的缺陷和缺点作为话柄,就等于在别人的伤口上撒盐,无论是谁,都是无法忍受的。你有意无意地让别人受到伤害,别人就会反过来伤害你,这是人们都不愿意看到的两败俱伤的情形。

    从前有一个坏脾气的男孩,一次,父亲给了他一袋钉子,对他说:“每当你发脾气时,就钉一个钉子在围栏上。”男孩虽然不知道用意,但还是照父亲的话去做了。第一个月,每天都钉下几十根;第二个月,渐渐地少了,他发现控制脾气要比钉钉子更容易,再也不乱发脾气了。他父亲看后又要他每当自己控制自己脾气时,就拔出一根钉子。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了,钉子也一点点地消失。终于,钉子全拔完了,他又蹦又跳地去找父亲。父亲很高兴,牵着他的手来到围栏边,温和地对男孩说:“你做得很好,我的孩子。但是,看看那些栏上的洞,这些围栏将永远不能恢复到从前的样子。你生气的时候说过的话,就像那些钉子一样,在对方的心里留下永久的伤心。话语的伤痛也像真实的伤痛一样,令人无法承受。”这个男孩就是林肯,后来他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每天钉几个钉子和每天拔几个钉子都是非常容易的事。但一时冲动说下的话,做过的事,却可能造成别人无法忍受的痛苦,最终造成两人关系不合,产生仇恨。而且,那些脱口而出的语言,对人的伤害有时甚于动作,挨了一棍子吃上两耳光可能几天就过去了,可是,一句伤人心的话,可能一辈子留存在脑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尊严,都有自己的容忍度,我们切不可图一时发泄之快,给别人留下永远难以愈合的语言伤害。

    现实生活中,许多因词不达意、语言尖刻抑或“刀子嘴豆腐心”而惹人生厌者比比皆是。正所谓“片言之误,可以启万口之讥”。激昂慷慨,言人所不敢言,对方自会发生辛辣的反应;陈义晦涩,言辞拙讷,对方自会发生苦涩反应;一味诉苦,到处乞怜,对方自会发生寒酸反应;好放冷箭,伤人为愉,伤人越甚,越以为快,对方自会发生创痛的反应。

    所以在我们年少时,就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动不动就出口伤人。为别人留一扇窗,也能让自己看到更灿烂的阳光。

    也许你会说,我本来就性格直爽,实在讨厌拐着弯说话。那么现在教给你一个办法:开口之前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这是真的吗?

    这是善意的吗?

    这是有必要的吗?

    这三个问题叫“开口的三扇门”,可以在当代佛教和印度教的著作中找到相关解释。提出这些问题至少能在开口之前给自己一点暂停的时间,而这短暂的时间足以给你省掉很多麻烦。

    不要吝惜给别人赞美

    我们需要那些批评的声音来纠正我们的不足,同样,也不能没有赞美之声。如果我们总是以一种严苛的态度去批评他人,轻则心理产生隔阂,重则导致一个人变得自卑,整日郁郁寡欢,一蹶不振,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可是,试问这世上有谁是完美的?所以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束缚、要求、苛责他人。而且,在别人自怨自艾的时候,给予正确引导、鼓励,会让她重树自信心,发现自己不是毫无可取之处也是有闪光点的。人有自信心就会变开朗、乐观,散发出强大的活力。

    所以,不要吝惜你的赞美之词。多一点赞美之词,少一点批评的声音,这世界会更美好和谐。

    赞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交往技巧,它能够有效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彼此迅速地产生沟通的愿望。美国有一位心理学家指出:“渴望被人赏识是人最基本的天性。”既然渴望赞美是人的一种天性,那我们在工作中就应学习和掌握好这一智慧。学会赞美会让你大受欢迎,这无疑对你以后的职场发展大有好处。

    赞美是一种学问,其中的奥妙无穷,但最有效的赞美则是“背后鞠躬”,即在第三者面前赞美对方。当面赞美别人尽管也能拉近彼此的距离,但难免有时会让人觉得有一些恭维的成分在里面,沾着奉承的色彩。但“背后鞠躬”就避免了这些弊端,受表扬的人不在场,因此这个“鞠躬”肯定会被认为是发自内心的,是诚恳的,因此更容易让人相信和接受。

    有位妻子非常懂得如何使用“背后鞠躬”的“手段”。刚结婚时,以前的闺中密友经常打电话和她聊天,每当别人问道:“你现在还好吗?”她总是满脸幸福的笑容并回答到:“我很幸福!他对我很好,一旦我身体稍有不适,他就紧张得不行,还时刻叮嘱我并喂我药。还有他的厨艺很好,做的饭菜可口,我工作忙的时候他就收拾家务,比我打理得还好……”而在她这样说的时候,她的丈夫一定就在她不远处边做自己手边的事边竖起了耳朵听,心里自是万分甜蜜。事实上,刚开始时他只会做点汤,收拾屋子也是偶尔为之。听了妻子在外人面前这样夸他,他就更愿意去做了。

    这位妻子真是颇有“心计”,试想一下,作为丈夫,当听到自己的妻子在别人面前如此夸赞自己,能不在以后的日子里好好表现吗?

    通常人都有这样的心理,如果别人对他的印象和评价与自己期望的不一样,他就会自觉地调整和修饰自己的言行,以期符合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例子中的那位妻子正是深深懂得了“背后鞠躬”的奥妙,从而轻易地征服了她的丈夫。

    背后鞠躬不但能帮你赢取别人的欢心,还能化解别人对你的不满。当别人对你有意见时,不要直接反驳,像林肯一样“背后鞠躬”,能收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良好效果。

    一次,有人告诉林肯总统,国防部长斯坦顿背后骂他是该死的傻瓜,明显这是传话人从中挑拨离间,想讨好总统而搬弄是非故意制造事端。

    岂料林肯总统非但没有表现出对国防部长的一丝怀疑和怪罪,相反心平气和地说道:“如果他对我的评价是个该死的傻瓜,那么很可能我就像他所说的那样。我深知他的为人,办起事来也十分认真,而且所说之话十有八九都是正确的。”

    一传十,十传百,林肯的话很快就传到了斯坦顿的耳朵,他深受感动,觉得自己非常惭愧,并主动向林肯表示了他崇高的敬意和歉意。

    回想林肯听到传言时,虽然意识到国防部长对自己有意见,但是如果自己当场否定他,事情必定只会越来越糟,而如果他在众人面前能表明自己对斯的信任和肯定,有意识地借“义务传声筒”将话传回去,反而可以促进对方调整自己的言行。

    美国著名的人际关系学大师卡耐基,有一次去邮局寄一封挂号信,他见工作人员很不耐烦,也许是因为他今天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也或许是因为多年简单重复的工作令他厌倦不已。卡耐基心想,我一定得说一两句令他高兴的话,可是,他的身上有什么值得我真正赞美的呢?卡耐基认真观察了一阵,终于发现了他身上的一个闪光点。

    轮到卡耐基时,他真诚地对工作人员说:“真希望能有一头像您这样的头发。”工作人员听后,先是有几分惊讶,接着眼神中便流露出了自豪与喜悦,他谦虚地说:“是吗?老了,不如以前那么油亮了。”卡耐基说:“虽然你的头发没了年轻时的乌黑,但我仍然觉得很漂亮。”

    这便是卡耐基,在他的眼里,看到的总是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他之所以能成为美国最伟大的成功学大师,就在于他懂得欣赏别人,赞美别人。他常常在公共场合赞美他的同事,甚至在他的助手去世时,还不忘在墓碑上赞美道:“埋葬在这里的,是一位如果理事,比他自己聪明的一个人。”

    适时的赞美别人很重要,不仅可以增加对方好感,而且可以体现你的修养。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说,“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没有人不喜欢被赞美的,学会赞美他人,与人沟通将顺利许多。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在商场上也是人缘极好。1921年他付出100万美元的超高年薪聘请一位执行长夏布。许多记者访问卡内基时问:“为什么是他?”卡内基说:“因为他最会赞美别人,这也是他最值钱的本事。”深谙沟通之道的卡内基,明白一个善于赞美他人的人,是能够妥善处理日常工作中的矛盾的,所以才不惜高薪聘请。其实,卡内基自己也是善于赞美的能手,这为卡内基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能够很好地为他的事业保驾护航。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赞美是人的高层次需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得到他人或社会的肯定。当你很认真地完成一件事后,听到别人对你说:你做得真好!我真佩服你!你的效率真高!真是难以想象,这么艰巨的任务你都完成了。听到这样的评价,你的心里有什么感觉呢?

    赞美于别人是一种信任、赏识、鼓励和鞭策,于自己则是一种良好的交际手段,你会因为对别人的赞美,而成为一个受别人欢迎和尊敬的人。一句赞美的话,往往会让阴霾的天空充满阳光,让冰冻的心田如沐春风,让处在黑暗中的人看到希望,让奔跑中的人更加奋发进取。诚挚的赞美是许多成功者处世为人的一大法宝,既然如此,那么你又何必吝惜自己的赞美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