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你:道德教育的语言艺术-诗歌语言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般而言,当我们言及“诗歌语言”,我们的关注点通常停留在“诗歌”二字以及诸多与之相关的联想上——比如中国古典诗词,像唐诗宋词,往往具有特有的结构、韵律、平仄,或者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到的诗歌应当符合的一些独特的格式、措辞与抒情技艺,或者我们印象中吟诵诗歌时那种朗朗上口的节奏感,或者我们习惯性地会把诗歌设想为一种有格有律的韵文……当然,现代诗的出现多少打破了以往诗歌的固定格局,诗歌因此变得更为宽松、散漫和自由。

    在此,笔者需要澄清一点:此处我们将要探讨的“诗歌语言”不等同于“诗歌”,它不必像诗歌那样遵循外在形式上的任何规则,比如段落上的分行或遣词造句时的押韵,也无需追求某些特定的修辞手法,比如排比、对仗、叠词等,它注重的是诗歌的内在精神和原始使命——借语言文字抒发那内心泉涌而出,进而溢于言外的情与志。换言之,“诗歌语言”的“诗歌”二字体现的是它与诗歌的神似——言传那些往往只可意会的情境与意境。当然,它或许也会借用一些既成的诗词歌赋,或者呈现出一种与诗歌相类的表达风格,但这种形似不是这里着重谈论的“诗歌语言”的内在追求,也不构成“诗歌语言”实质性的优美与光荣。此处,笔者所涉及的“诗歌语言”在形式上是灵活的、自由的,除了遵守一些最古老和最基本的语法规则以确保表达的流畅性,它可以跳脱于任何具体的语言规则之外,如行云流水般可长可短、可浓可淡、可齐整可随性、可红可绿、无拘无束……而追溯其根源,它植根于人们对生命之林林总总的领会,那是一种从人心深处流淌出来的风情与旋律,里面蕴藏着很深的情感与能量。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