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唐诗篇(18)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鉴赏】

    这首诗作于远离四川的地方,所以说“蜀僧”,说“客心”。全诗是写听蜀地一位和尚弹琴,极赞琴声的美妙动人,同时也寓有人生难得一知音的感慨和对故乡的依恋。首联写四川一位僧人抱弹名琴绿绮,他来自故乡巴蜀的峨嵋峰。颔联描写弹琴:他为我挥手弹奏了名曲,我好像听到万壑松涛雄风。李白用如天风涌动,万马千军,足以动魄惊心的气势磅礴的万壑松涛声比喻琴声,将弹者的高超技巧和杰出的音乐才能便都生动地表现出来,并给读者以丰富的驰骋幻象的余地,情味悠长。颈联写琴声荡涤胸怀,使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高山流水音调洗去了作者客中的情怀,袅袅余音融入秋天霜钟。作者既写了蜀僧感人的音乐力量,也借以表现了彼此互为知己的美好情意。尾联写聚精会神听琴,而不知不觉青山已披暮色,秋云也好像暗淡了几重!反衬出弹琴的高妙迷人。当然尾联也不单是表明时间的晚暮,也是写景抒情,寄托着诗人不尽的情思。

    唐诗中有很多描写音乐的佳作,作者本首诗则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那就是着重写听琴时的主观感受,而不是对琴声做客观细致的描写。此诗直接描写琴声只有一句话:“如听万壑松”。作者以大自然的万壑松涛声作比,把抽象的琴声描绘得极为形象。接着通过自己的感受,写正是这种浩壮澎湃的声音,洗去了他客居他乡的愁思,从而进一步渲染琴声之不同凡响。而且在尾联以碧山、秋云景色的描写进一步把琴音所表现的意境衬托得更加生动、鲜明,同时深情地抒发琴声给予作者的他乡遇知音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全诗一气呵成,势如行云流水,明快畅达。

    刘昚虚(生卒年不详),字全乙,江东人,一说洪州新吴(今江西奉新)人。与贺知章、包融、张旭齐名,称“吴中四友”。开元十一年(723)进士。曾任崇文馆校书郎,夏县令。喜与山僧道侣交游,流落不偶,年寿不长。殷璠《河岳英灵集》称其诗“情幽兴远,思苦词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诗风颇近孟浩然,《全唐诗》录其诗一卷。

    阙题[1]

    刘昚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释】

    [1]阙:同缺。

    【鉴赏】

    这首诗名为“阙题”是原来有题目,可是在以后的流传过程中遗失了,与“无题”不同。不过,据人考证,这首诗的原题为《归桃源乡》。桃源山在今江西省靖安县境内,是诗人的归隐之处。如果这个考证是真的,那么这首诗就是写诗人在桃源山的隐居之处和他那超尘脱俗的志趣的。

    “道由白云尽”,是说悠长的山道在白云缭绕之处尽了。这里说“尽”其实是“不尽”,因为“由白云”而“尽”其实只是由白云遮挡住了,路并没有真正地“尽”。“春与青溪长”,“春”怎么会“与青溪长”呢?其实是说沿着清溪一路走来,溪的两边都是鲜花盛开,芳草萋萋,到处是盎然的生机,当然是“春与青溪长”了。这个“长”字使得春天有了具体的形象。“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是说清溪中不时地有花瓣落在水上,随水漂了下来,散发着缕缕幽香。这是“春与青溪长”一句的具体写照。一个“至”字和一个“随”字将落花拟人化,使落花也具有了生命和灵性似的,使人觉得落花似乎在迎接人似的,而且随着流水环绕在人的身旁。这四句似乎只是在写景,但写的是作者隐居之处的景色,因而隐含着作者的生活情趣与情感。“白云”、“青溪”、“落花”、“流水”无一不衬衬托着刘昚虚的心境。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这两句已写到了诗人隐居之处的具体环境:常常关着的门朝着山路,浓密的柳林中掩映着诗人读书的地方。这里具体地写到了诗人隐居之地的恬静,幽雅。“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是说阳光透过树木的枝叶照射进书斋之中,淡淡的光线落在作者的衣服上。

    本诗八句都在写景,但是青山绿水中,红花绿柳掩映处,有作者闲适的书斋。如此好处,令人向往。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人。玄宗先天元年(712)进士。开元初(713)为荥阳主簿。时马怀素请校正群籍,分部撰录,他被选参与其事。他的诗在当时很负盛名。曾往来吴楚间,与綦毋潜交情深厚。后终洛阳尉。《全唐诗》录存其诗十首。

    次北固山下[1]

    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2]

    【注释】

    [1]次:本指长途中的暂留,这里指停泊。[2]乡书:家书。

    【鉴赏】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之北。本诗是王湾游吴中之时,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写。王湾通过对江南秀丽景色和自己的处境的描写,表现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是说诗人乘舟路过青山之下,舟行在碧绿的江水之上。“青山”当指北固山。这两句紧扣题目,写出了自己的羁旅之情。“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前一句是说,潮水上涨,几乎与两岸拉平了,作者向两岸望去觉得江面特别的宽阔。这里“两岸阔”是“潮平”的结果。后一句是说,船行在江中,江上的顺风缓缓吹来,船行得平稳而快速。这句诗中的“正”和“悬”两字用得很好,写出了江风的和缓和船的平稳感。“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是至今流传、脍炙人口的佳句。殷瑶在《河岳英灵集》中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作者已来少有此句。张燕公(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张说的称赞并非虚美之辞,这两句确是余味无穷的佳句。此句所以佳,因其入情入理,缜密细致,言人所未能言者,且发语警策,不可替换。天将明未明之时,长江下游宽阔的江面上,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江南的物候已带来春的气息。就在新的一年快要到来之际,作者却依然漂泊于孤舟之上,怎能不产生羁旅之思呢?因而,诗人在见到春天雁群北归之时,便想起了鸿雁传书的故事。他的故乡在北方的洛阳,鸿雁北归的时候大概要经过他的家乡吧!于是他呤出了“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本诗意境开阔而美丽,对仗工整,炼字颇见功底,第五六句尤为佳美。

    崔颢(?-754),汴州人(今河南开封)一开元十一年(723)进士,天宝中期任司勋员外郎。在当时即享有盛名,与王昌龄、高适、孟浩然、王维等人并列。平期诗浮艳轻薄,后曾在河东军幕中任职,诗风变得雄浑奔放。殷皤《河岳英灵集》评:“颢年少为诗,名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说尽戎旅。”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1]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3]

    【注释】

    [1]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汉武昌蛇山黄鹤矶上。相传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经过这里,又传仙人费文祎曾在此驾鹤登仙。[2]汉阳:武汉三镇之一。鹦鹉洲:位于武昌城西南的长江中。[3]乡关:故乡。

    【鉴赏】

    黄鹤楼是登临游览的胜地,诗人题诗表达了吊古怀乡之情感。

    前四句写登临怀古。昔日的仙人已乘黄鹤离开了,此地只空余一座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再回来,朗朗碧空千百年来只有白云悠悠。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楼,一段美丽的神话传说,几分繁华与热闹逝去后的失落与惆怅。作者围绕黄鹤楼的由来反复吟唱,像脱口道出,语言俗白,却一气呵成,文势贯通。一座空空的黄鹤楼因而呈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一次寻常的登临化为追古抚今的慨叹,白云千载,遐思悠悠。

    后四句写站在黄鹤楼上的所见所思。眼前美景如画,内心乡愁难抑。“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是形象而直观的描绘:晴朗的大地,远方汉阳的绿树历历在目;鹦鹉洲上,萋萋芳草如茵。开阔的视野,生机勃勃的明媚风光,作为远景衬托出黄鹤楼远眺汉阳、俯瞰长江的挺拔气势。“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即景生情,薄暮的柔美与思乡的幽怨交织在一起:黄昏的雾霭悄悄地在江心聚集,乡愁也在作者的心中浮起;江面水气氤氲,乡愁依附在缥缈的烟波中。日暮烟波与悠悠白云相对照,形成一个悠远渺茫的意境。

    本诗一首七言律诗,但并不遵守七言的格律,不讲究平仄对偶,全诗笔随意转,情感真挚而气势奔放;诗中的物象与诗人的感情融为一体,起伏曲折,使诗的意蕴丰满而自然。诗中巧妙地嵌进地名,山川风物更觉具体可感。

    本首诗在当时是很出名的,传说李白登黄鹤楼,有人请他题诗,他说:“眼前有景道不得,诗人题诗在上头。”严羽《沧浪诗话》评:“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行经华阴[1]

    崔颢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2]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3]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畴平。[4]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地学长生。[5]

    【注释】

    [1]华阴:华阴县,位于华山北面。[2]岩峣(tiáoyáo):山势高峻的样子。太华:华山。咸京:即咸阳,秦汉都城,此借指唐都长安。三峰:莲花峰、玉女峰、明星峰,是华山上最著名的三座山峰。[3]武帝祠:即巨灵祠,华山志:“巨灵,九元祖也。汉武帝观仙掌于县内,特立巨灵祠。”仙人掌峰位于华山东侧,因其形似手掌而得名。[4]枕:依靠。秦关:函谷关。汉畴(zhì):汉代祭天地及古代帝王的处所。[5]长生:指隐居不仕,问道求仙。《庄子》:“广成子曰:‘无劳汝形,乃可以长生。’”

    【鉴赏】

    华阴是汴梁赴长安的必经之路。崔颢路过此处,被华山的雄伟峻秀打动,折服于大自然的神奇瑰丽,不由得对尘世间忙忙碌碌追名逐利产生了疑虑。

    一二两句总写巍巍华山高耸入云,俯瞰长安,气势磅礴;莲花、玉女、明星三峰直插霄汉,不是人力能够劈削。以一个全景式的远镜头描述出华山鬼斧神工般的雄奇险峻。

    山中晴雨不定,云雾缭绕,待崔颢走得近了,已“云欲散”“雨初晴”。武帝祠前,白云悠悠,朗朗乾坤若隐若现,仙人掌峰上峭壁千仞,青翠欲滴。雨过天晴的华山,清新湿润,气象万千。一二两句是山外看山,三四两句诗人已置身山中,揉进了浓浓的山野气息。近处华山的风景,作者并没有细描,只以云散雨晴,激起读者丰富的想象,让华山变得动感而灵秀。

    五六两句将华山放在更为广阔的时空范围来加以表现。黄河华山北靠函谷关的险隘,漫漫驿道西接汉代祭坛的平川。这两句并不实写,而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文心雕龙》),把华山与它周围的名胜古迹联在一起,形成一个旷远雄浑的意境,自然的风景因“秦关”“汉畴”而变得厚重起来。

    最后两句即景生感。西岳华山的雄险奇丽,让诗人突然觉得整日为名为利而忙碌觉得好无聊,生命短暂,自然美好,何不归隐于山林中,尽情去享受生活,去追寻生命的真谛。“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作者戏称路上的匆匆过客为“名利客”,诗人自己何尝不是“名利客”,问路人实际上是问自己,这样的写法,有点自嘲的意味。

    全诗写景层次分明,气势恢宏,境界壮阔,笔力雄健。结尾旁逸斜出,曲折婉约,饶有情趣。

    王翰(生卒年不详),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唐睿宗景云元年(710)进士。历任驾部员外郎,汝州长史,化州别驾,道州司马。他恃才不羁,以豪放著称,为诗多壮丽之词。文士祖咏、杜华等尝与交游。在当时有很高的声望。《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1]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2]

    【注释】

    [1]夜光杯:上等白玉做成的酒杯。[2]沙场:战场。

    【鉴赏】

    《凉州词》又作《凉州曲》,是河西陇右(今甘肃武威)一带的地方乐曲。开元中采进,后人多为之作词。作者生性豪放,怀才不遇,喜欢纵酒游乐。本首诗就体现了诗人的这种性格。在本诗中,作者截取了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描绘了军中宴乐畅饮的场面,表现了征戍者悲愤而又豪爽的中心。

    前两句用极富于地方色彩的事物来烘托军中的饮宴气氛。“葡萄美酒”指出自新疆一带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指用上等白玉做成的酒杯传说周穆王时西域曾献夜光杯,能照亮黑夜。“琵琶”本为北方少数民族乐器。所有这一切都写出了边塞将士在难得的一次酒宴中的兴奋欢快。诗人这样地大肆渲染军中宴乐的热闹与欢快是为什么呢?我们可以从下面两句里找到答案。

    此后笔锋一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在这样热闹与欢快的宴乐场面里,宴乐的人想的是什么呢?如果我喝醉了倒卧在战场上,你们可不要取笑我,我早已把我的生死置之度外了,我只想尽情地欢乐一场。因为从古到今征战的人有几个活着回来的呢?

    长歌当哭,也有人说这首诗是“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也有人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其实本诗的含义是复杂的,多层次的。它令人悲,也令人喜,似感伤又似旷达,似谐谑又似悲伤。也正因为如此,它引起了我们丰富的联想,激发了我们深沉而细腻的感情,和千百年后的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共鸣。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