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经故事-太子生涯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高高的喜马拉雅山像一幅巨人的屏障,矗立在印度次大陆的北部。山顶上白雪皑皑,终年不化,即使在夏天,也能望见它那白色的盛装。喜马拉雅山脉东西迤逦2400多公里,它的南麓是广袤富庶的印度恒河平原。恒河的中,下游,雨水充沛,气候温暖。植物四季常绿,成群结队的大象,牛羊四处出没,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几千年以前,从中亚细亚而来的雅利安人征服了当地的土着,烧荒垦田,建立国家。在公元前五六百年,印度建立了16个国家,着名的有摩揭陀,滔萨罗,安伽,健陀罗,毗舍离等国。其中有一个非常富裕的小国家叫迦毗罗卫国,它的首府是迦毗罗城,在今天的尼泊尔境内。这繁茂的森林、富庶的物产,人们安居乐业,保持着纯朴的民风。

    净饭王和摩耶夫人

    迦毗罗卫国由刹帝利种释迦族的净饭王统治着。释迦族的远祖,其最初的王名叫众所许,同姓相承到大善生王,大善生王有子名师摩懿,师摩懿有子名忧陀罗,忧陀罗有子名瞿罗,瞿罗有子名师子在。师子在王生有四子:净饭王、白饭王、甘露饭王和斛饭王。长子净饭王继承了王位,就是后来释迦牟尼佛的父王。

    净饭王在他亲族中迎娶了拘利族王国天臂城善觉大王的胞妹摩耶公主为妻,也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母亲。摩耶夫人长得端庄秀丽,仪态大方,如同美满的秋月;品行温和贤淑,心灵美丽洁净,又好像那池塘中清净的莲花。

    净饭王与摩耶夫人一直过得恩爱幸福。可是,美中不足的是摩耶夫人年近四十,尚未怀上一男半女,这使得净饭王为了王位的继承人而整日忧心忡忡。然而,在摩耶夫人四十岁那年的夏秋之交,一切似乎都有了不同。

    在那个安定的夜晚,摩耶夫人如常地躺在自己的床上。朦胧中,她看见一头白象驮着一位男子从天而降,进入她的右胁。醒来之后,夫人向净饭王诉说了梦中之事,净饭王听了也觉得十分诧异。

    没过多久,王后怀孕的喜讯就传遍了全国,举国上下为之欢腾不已。

    太子的降生

    一天,正在春末夏初的月圆之时,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摩耶夫人依着风俗回娘家天臂城去生产。路过鲜花盛开春意盎然的蓝毗尼花园,便下车休憩游玩。摩耶夫人漫步在花园里,处处是繁花玉树,时时有鸟语花香,心情十分地愉悦舒畅。摩耶夫人来到了一棵枝叶繁茂、蓊郁葱茏的无忧树下,不觉胎气惊动,于是攀着无忧树的树枝,从右胁生出了太子。

    在太子降生时,天地间呈现众多的瑞相——百花开放、百鸟齐鸣。太子一落地便右手指天,左手指地,前行七步,脚下步步生莲花,开口作狮子吼:“天上天下,惟我独尊。”话音刚落,就有天王用天上的彩绢围裹太子,天帝落下许多各色名贵的香草香花,难陀龙王、优波难陀龙王在虚空中喷出清净香水,一温一凉,灌洗太子。浴佛节就是由此而来。

    就在此时,世间上燃尽了的薪烬又炽盛起来,各色的花儿开得比以前更美妙芬芳,凶恶的人一时也生起慈悲的心来:呻吟着的病者不用医药就自然痊愈,虐待国民的暴君都转为贤明,世上的一切都得到了安稳。即使深居在幽静偏僻地方的人民,也知道这稀有的瑞相。

    净饭王晚年得子,又见太子相貌庄严,内心十分欢喜。他请来许多学者相士为太子取名。由于太子出生时的种种瑞相,众学者最终为太子取名为乔达摩·悉达多。乔达摩是姓,悉达多是名。梵语中的“悉达多”是“一切美德、德行俱足”的意思。

    各位学者相士见到太子相貌端好,都说:“太子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如果在家,他一定会做转轮圣王,如果出家,他就一定会成佛。”

    阿私陀仙人占相

    在迦毗罗卫国北面的喜马拉雅山的山洞里,隐居着一位婆罗门苦行学者,名叫阿私陀。他博学多闻,道行深厚,是一位远近闻名的长寿仙人。当阿私陀得知净饭王的太子出生时的种种瑞相时,便立刻专程赶到王宫,要替太子看相。

    摩耶夫人将太子抱了出来。阿私陀双手捧着太子,仔细端详了,最后却嚎啕大哭。大家都不解其故,净饭王也感到十分奇怪,于是就问阿私陀仙人:“大仙!你为什么要这样呢?怎么你见到太子之后这么忧愁呢?难道我的太子是短命之相而惹起你的悲哀吗?难道他的降生将要使我亡国丧家失去财宝吗?大仙,我的太子假若能够长成,即使我的国家成为别人的属国,我的财宝散失得精光,我也是心甘情愿。大仙!请你说,你究竟为什么要落泪呢?为什么要叹息呢?”

    阿私陀仙人回答说:“大王,太子天成宝相,又具福慧,他才是真正可以解救众生的大智慧者。他不会贪图欲念,不会留恋王位,他一定会修行成佛的。我的哭声是因为我不能活着见他成佛,不能亲耳听到佛的说法啊。”

    净饭王听了阿私陀仙人的话,内心忐忑不安,又喜又忧。

    精心哺育

    净饭王想到如果不让太子出家,最好的办法就是叫他享尽人间的富贵,使他整天沉浸在幸福享乐之中,就会自然生起留恋世间之心。于是,净饭王当即遴选了三十二名贤明多智的女子来伺候太子,让她们分工轮流看护照顾太子,八名抱持、八名洗浴、八名喂乳、八名陪伴游戏。她们将养育太子的工作安排得巨细无遗,毫无疏漏。

    另外,又特别为太子修起了三座豪华的冬天防寒、夏天避暑、雨季防潮的宫殿,叫做三时殿。三时殿里永远都是四季如春,太子置身其中,不受寒暑侵袭,舒适如意。

    净饭王将太子的生活安排妥当,又想起要使太子的身心得到娱乐。于是,又选取了许多美丽端庄的姑娘来服侍他,这些姑娘不但长得美丽,生就温柔的性格,而且能歌善舞,要她们整天陪伴着太子,不使他有一刻的无聊和寂寞。悉达多太子就这样在无限的爱的怀抱中茁壮成长。

    可是,不幸的是,在生下悉达多太子的第七天,摩耶夫人就因病去世了。原本是从天臂城赶来贺喜的摩耶夫人的胞妹摩诃波阉波提公主,也就是太子的姨母,没有料到会闻此噩耗,悲痛之中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了抚养悉达多太子的重担。摩诃波阉波提公主后来也成为了净饭王的王妃。从此,悉达多太子在姨母摩诃波阉波提的抚养下一天天地长大起来。

    天性仁慈的太子

    太子从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超常的天赋和智慧。然而,与平常的神童不同,太子似乎与生俱来就有无上的慈悲心肠。世间许多现象都容易引起他的感触和深思。在传统的“王耕节”那天,国王要亲自耕种土地。净饭王带领悉达多太子来到田野,太子看见田地里的农夫赤背在烈日下吃力地劳作,耕田的牛被鞭打得皮破血流,犁铧翻出来的小虫、蚯蚓被鸟雀竞相啄食,鸟雀又被蛇、鹰吞食。这一幅幅弱肉强食、为生存斗争的情景,使太子感到很痛苦,他无心游玩,就走到一棵阎浮树下静坐沉思。佛经上说:悉达多太子坐在树下沉思,有时能自然升空许久,净饭王和太子的姨母摩诃波阉波提王妃十分惊奇,不由得朝太子礼拜。

    名师教导

    悉达多太子七岁那年,净饭王心想太子已经长大,到了读书启蒙的年龄了。于是,净饭王就宴请迦毗罗卫国中最具智慧的婆罗门学者跋陀罗尼来做太子的老师,请他尽力用心教育太子。跋陀罗尼举止端雅,风度飘逸,依据他所信仰的婆罗门教的法典,对净饭王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持论精确,通达无比,使得净饭王为太子有了这么好的老师而欣喜异常。

    在跋陀罗尼的教导下,太子博学强记,用心学习,不到五年的功夫,就已经精通了“四吠陀”、“五明”的学问。“四吠陀”是古印度婆罗门传习的经典:一是讲养生之道的“梨俱吠陀”,二是收集祭祀用祝词的“槎马吠陀”:三是用于礼仪占卜、兵法军阵的“夜柔吠陀”;四是收集四时祭祀用的咒文的“阿闼婆吠陀”。“五明”的意思就是五种学问:一是声明,讲语言文字的学问;二是工巧明,讲述一切工艺、技术、算术、历法等的学问:三是医方明,讲求医术的学问;四是因明,即用逻辑的方法考定正邪、辨明真伪的学问;五是内明,阐明宗教宗旨的学问。其他所有技艺、典籍、议论、天文、地理、算术、工艺等等,太子也无不精通。这为他以后成佛讲道、研究自然界现象和宗教方面的学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跋陀罗尼老师悉心教导太子,穷尽了他所有的知识,便向国王告别说:“大王,太子已是天人中第一位的老师,我已经无法给予他新的知识了,请允许我告老还乡吧。”净饭王听到跋陀罗尼的话,心里十分高兴。后来净饭王又四处寻访并宴请学者来王宫教导太子。然而,老师们都为太子的学问和智慧所折服,都因无法授予太子更多的知识而纷纷告退了。

    比武取胜

    除了文化知识,还得培养太子的武艺。

    当时的印度,诸侯林立、战火不断。为了国家安全,为了人民安居乐业,就更力口需要太子悉达多尽快长大成人,成为文武全才的迦毗罗卫国的继承者。因此,在很早的时候,净饭王就悉心调教太子,训练武艺。太子膂力强劲,天资颖悟,再加上刻苦的锻炼,没几年功夫,就已经精通了武艺。

    悉达多太子十岁那年,同族的孩子聚众比武。当时,提婆达多(太子的堂弟)等听说悉达多太子武艺超群,都要向太子挑战。结果在比试射箭时,提婆达多一箭射穿三面铁鼓,太子的弟弟难陀(姨母摩诃波闺波提所生)也同样射穿了三面铁鼓,而太子天生神力,将七张弓叠在一起,一箭射穿七面铁鼓,取得了胜利。围观的众人也不禁高声喝彩,欢呼雷动。

    后来,为了彰显悉达多太子的武艺,净饭王又颁令全国,在后园举办武艺比赛。于是国内国外参加者络绎不绝。

    比赛那天,提婆达多带领侍从最先出城,奔赴后园参加比武。当时,有一头大象正拦住了城门,提婆达多便上前用手搏击大象头部。大象当即双足跪了下去。于是,军士和众人都越过大象,一次第走出了城门。紧接着,难陀带领了一班人也要穿过城门,他身边的军士和侍从也因大象而堵塞。难陀听说,当即向前,手足用力,将大象掷放路边。围观的人众越来越多,都拥挤在一块,看着这壮观的场景。

    这时,太子悉达多也从宫里走出来,要到后园去,却见路边围聚了许多人。太子感到很奇怪,问明缘由后,就走到大象边,用手抓起大象扔出城外,自己也快跑出去,在大象落地的瞬间,稳稳地将其接住。大家不禁为太子的神勇和仁慈赞叹。

    比赛时,比过射箭后,又比相扑。提婆达多与难陀互相扑击,不分胜负。这时,轮到悉达多太子上场与两位弟弟一比高低。太子运用神力,同时使提婆达多和难陀跪仆在地。由于心怀慈爱,当两位弟弟跪倒在地时,都不叫他们有伤痛的感觉。这一下,四方人民都见到悉达多太子的盖世神功了,他们高声赞叹道:“悉达多太子真是文武全才,天下第一!”

    娶耶输陀罗公主妻

    王宫中的生活是快乐而丰富的,但悉达多太子并不醉心于这种锦衣玉食、养尊处优的日子,他甚至因此而感到厌烦起来。在这样平静的生活中,太子丰富的思维使其心灵渐渐充满了苦闷、矛盾。

    净饭王生怕太子兴起出家的念头,而应了阿私陀仙人的预言,于是想道,是为太子婚聘的时候了,如果给太子找到一位美丽的妻子,就能拴住他这颗游移的心了。

    于是,太子十六岁那年,净饭王将大臣们召集到王宫开会。净饭王说:“现在,太子已经长大成人,应当为他找一位公主成婚了。”群臣纷纷议荐,最后大家一致认为,邻国天臂城善觉大王的公主耶输陀罗,不仅颜容端正,还聪明智慧,才干过人,而且又知书识礼,真是德才貌无一不备,最适合做太子的王妃。的确,耶输陀罗公主姿态窈窕,像仲春季节的柳絮:娇容美好,又像初降人间的仙子。她作为悉达多太子的王妃,是最相称不过的了。

    耶输陀罗公主嫁给太子后,夫妻十分恩爱,生活异常美满。太子智慧超群,太子妃聪明伶俐,两人谈文论道,心心相印,极尽人间之乐。后来,耶输陀罗公主为太子生下了一位聪明漂亮的儿子,名叫罗喉罗,意思就是潜伏的一种障碍。为儿子取这个名字,表明了悉达多太子已经有了出家修行的念头。

    出游东门,路逢老人

    宫中的生活虽然是日日笙歌、夜夜欢娱,但那快乐底下所隐含的生命的空虚无聊总使人感到压抑,于是太子便带着随从出城散心。当时,太子是从城东门出去的,前后导从,煞是壮观。

    出了城门,就看到不远处有一位老者蹒跚而行,步履艰难。太子忙问马夫车匿:“这个人为何神情委顿,身形佝偻?”车匿说:“他是个老人。”太子又问:“老人是什么?人们都会老吗?”车匿回答:“从古至今,没有谁能永葆青春,每个人都会从婴儿长起,最终变老。”

    太子听到车匿的话,一股巨大的苦恼涌上心头:“日月不停地迁徙,衰老就像闪电一样快地降临到人身上,人身立刻就会变得脆弱而不可依恃。我现在虽然富贵非常,难道能免除这样的遭遇吗?为什么世上的人对这样的境况不感到害怕?老患能坏我们这色相的身体,一切众生健壮的身体、雄厚的力量,好比是一瞬的梦境而已。世间上什么都是在变迁着,别人是如此,我也是如此,眼看如此的老患,怎不使我生起悲伤厌惧的心呢?”太子长叹一声,打消了出外游玩的念头,便叫车匿掉转车头,向王宫回驶而去。

    回到王宫,太子更加感到忧愁。人生的短暂、空虚和寂寞有如一条毒蛇纠结盘绕在他心里,他只好独自忧苦地思索着。净饭王见到这一切,无比担忧,但他无法排解太子的忧伤,他只有增加宫娥才女,增加外在的欢乐来娱悦太子。然而,太子对这一切已经熟视无睹了。

    出游南门,路见病人

    过了些天,太子又要外出游玩。为了避免再有不快的事发生,净饭王就命人打扫街道,清除污秽,而且连沿路围观的民众都有所挑选,并且特意让太子从南门出城。

    但刚刚走出城的南门,路边就出现一个病人,非常瘦弱,却长着一个奇大的肚子。满身生疮流脓,颜貌委黄,全身颤抖,不停地呻吟着。

    太子见此情景,感到很奇怪,就问身边的车匿:“这是什么人?”车匿回答说:“这是一个病人。”太子又问道:“什么叫做病?”车匿回答说:“所谓病,就是由于人们嗜欲太深、饮食无度引起的身体不调,进而转变成病。人生了病,就会变得身上所有的地方都感到不舒服,甚至苦痛。气力虚弱,饮食也少了,睡眠也不能安稳了,坐卧也需要其他人扶持。”

    太子听到这里,心里油然生起慈悲之心。他看着那个病人,就像自己也生了同样的病一样,他无力解除这样的苦痛,因而心里忧愁万分。他又接着问:“只有这个人才是这样生病,还是其他人都会这样生病?”车匿回答说:“所有的人都会生病,不论贵贱,不论男女老幼,都会生病。”太子听完,心里默默地想道,“像这样生病、痛苦,普天下的人都将缠缚熏染上,为什么世上的人都只想着眼前的快乐而对将来不感到害怕呢?”太子一想到这里,便深深地感到恐怖,不能平静。当即下令不再出游,驾车回宫。

    净饭王觉得恐怕真的是天意如此,他生怕太子再度犹豫,从而出家修行,因此,净饭王除了歌舞美女以外,又挑选了很多容貌端正、聪明伶俐的贵族少年,日夜侍候在太子身侧,进退都有一定的礼仪,想以此来使太子感到王者的威仪。可是,在太子的心中,对这一切人为的排场,一点荣耀骄傲的念头都没有。

    出游西门,路睹死人

    太子第三次出游是走西门。沿路依旧是洒扫停当,精心布置,因为净饭王生恐又有什么事情惹得太子烦心。

    可是他们刚刚走出城西门,就看到四个人抬着一具棺材。有人向尸体散花,有人在旁痛哭。太子见此情景,茫然不解。于是就问车匿,“这是个什么人?为什么有人将香花布散在他身上,却有许多人号哭相送?”车匿恭敬地回答说:“这是一个死人。”太子又问:“什么叫死?”车匿说:“所谓死,就是人的上下四肢以及各种器官都没有了知觉,神识随之而去。这个人在世时,贪恋执着五欲,爱惜钱财,辛苦经营,只知道积聚财富,不懂得命运无常。现在一旦舍弃这些财物、权势、地位、欲乐而死,却又为亲戚眷属所爱恋怀念,所以有这些跟在后面哭的人。然而人命终之后,就像草木,所谓人间的恩情好恶,不再与他相关。像这样死去,确实是非常哀痛的事。”

    太子听后,受到了巨大的触动。他浑身颤抖,询问车匿:“只有这个人才死,还是其他人也一样会死呢?”车匿回答说:“一切世人都应当会死,不论贵贱,都无法逃脱。”顿时一种异常的恐怖笼罩着太子的全身,太子低声对车匿说:“世间既然有这死的痛苦,为什么人们还要在其中做出那么多放诞纵恣、安逸快乐的事?人心真有如木石,不知道一点害怕和恐怖!”太子当即命令赶紧回宫。

    太子第三次出游,回来仍是闷闷不乐,净饭王知道太子出家的念头是愈积愈深丁。为了社稷前途,净饭王还是想出许多办法来娱悦太子,希望他断绝出家之想,可太子从不为之所动。

    出游北门,得遇沙门

    第四次出游,太子骑着马,从北门出去。这回的街上虽然仍是华丽庄严,但在太子的眼中却不见有多少快乐和奇异。出了北门,一直来到郊外。太子挥手叫侍从走开,独自来到一株阎浮树下坐着,为解决老、病、死的苦患,陷入沉思。忽然前面有一个穿着法服的沙门向他走来,太子立刻站起来迎接,并很恭敬地问道:“请问您是什么人?您为什么要穿与众不同的服装呢?”

    “呵!你要问我这个吗?我告诉你,我是离开家庭束缚的沙门。我厌恶老、病、死的苦恼,我要求得自由解脱的大道。众生,没有人能免除老、病、死,没有人能逃脱瞬息万变的无常,因此,我才出家来做沙门。我没有什么可以忧愁,也没有什么可以欢喜。我的希望是能够获得不生也不灭,达到冤亲平等的境地!

    我,没有财欲也没有色欲,终日隐居在山林寂静的地方,断绝世间名利的关系,没有‘我’的观念,也没有‘我所有’的东西,没有净秽的选择,也没有好丑的分别,在市镇或村庄上乞食,滋养这假合的色身。

    遇到别人有苦难的时候,我就设法为他解救,我没有希望别人报酬的心理,更没有求功德的念头。我只觉得众生的苦恼都应该让我一个人承受,我不努力去解救生死大海中的众生还有谁呢?”

    悉达多太子听到这里,顿时觉得深合心意。他想,我正是要远离欲乐,求得解脱大道,以普渡众生,但不知如何实行。今天正好遇上了这位比丘,真是仿佛见到黑暗的世间上一盏明亮的灯!正当太子要进一步打听修行的具体步骤时,那位比丘却已不见了影踪。

    太子回到宫中,心中欢喜无比,想到:“我以前出城时,见到有老、病、死等等苦痛,白天黑夜都担心着为这些现象所逼迫,今天见到了这位比丘,他向我开示解脱的大道,这真是我求之不得的机缘啊!”想到这,太子心里便暗暗打定了主意:“我一定要像那位比丘一样出家修行。”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