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史华兹论断:合适的选择,就是好的选择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史华兹论断:“幸福”与“不幸”

    “所有的坏事情,只有在我们认为它是不好的情况下,才会真正成为不幸事件。”这就是著名的“史华兹论断”,源于美国管理心理学家史华兹。

    史华兹曾经讲过一个故事:两只小鸟在天空中飞行,其中一只不小心折断了翅膀。无奈,它只好就地栖息疗伤。而另一只小鸟一边独自飞行,一边在心中惋惜,觉得伙伴受了伤,太不幸了。可是它没有注意到,不远处一个猎人正在举枪瞄准它。最后,这只本以为自己很幸运的小鸟惨死在了猎人的枪口下,而它认为不幸的小伙伴在养好伤后继续出发了。

    史华兹想说明的是,幸福往往就是这样,总喜欢披着一件“不幸的外套”走进我们的生活。所以,我们能不能获得幸福,取决于我们能不能从不幸中看到幸福的影子。

    事实上,时间是永不停息的,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幸福与不幸不是永恒不变的,眼前的一切,不过是时间轴上一个点的描述。我们只有学会从不幸中看到幸福,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扭转所谓的不幸的趋势。只有学会放眼前方,用心去寻找、捕捉那隐藏于不幸中的幸福,最终才会发现,在这个无限延伸、充满变数的轴线上,自己真的得到了幸福。

    一个古老的寓言故事也表达了同样的道理:

    有一个农夫住在山上,他每天都要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去挑水。农夫有两个罐子,他把罐子拴在杆子的两端担在肩上,就这样每天去山下取水。其中一个罐子完好无损,另外一个有裂缝,每次,那个完好的罐子总是能装回满满一罐子水,而有裂缝的罐子在回家的路上总是漏很多水,到家时仅仅剩下半罐水。

    完好的罐子为自己的完美工作沾沾自喜,而有裂缝的罐子则为自己的裂缝感到羞耻,它总觉得愧对农夫。有一天,它实在受不了了,就对农夫说:“我要向你道歉,因为我的缺陷,你每次都只能得到半罐水,你的劳动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农夫对它说:“挑水回来的时候,别只顾着悲伤,看看路边的景色。”当农夫走上山坡时,破损的罐子发现自己又开始漏水了,心里很难过,想起农夫的话,就朝下看了一下。它看到在它的身下开满了美丽的鲜花,这些花儿在阳光里幸福地微笑。这时,农夫说:“只有在你那边的路上才开出了美丽的花,那是因为我早就发现你有裂缝,就在你的身下撒上了很多花卉的种子,你每天都给它们浇水。你看,花儿开得多么漂亮啊!每当挑水觉得累时,低头看看这些花草,我就觉得很快乐,你难道不觉得快乐吗?”闻着一路的芳香,有裂缝的罐子开心地笑了。

    这个世界上没有纯粹的幸福或是不幸,就像没有完美无缺的东西一样。要知道,如果没有不幸,就像一篇文章没有灵魂,一首诗没有思想,仅仅是华丽辞藻的堆砌或单纯的情绪宣泄,不能给人以启迪,不能让人深思。因为没有经历过不幸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不幸是人生道路的必经之路。可是,不幸的背后却始终会隐藏着幸运,幸与不幸,唯一的区别就是看待它的角度。

    史华兹论断告诉我们,要学会坦然地接受生活中的所有幸与不幸,即便是天大的不幸,只要我们能以平常心坦然地接受,把它看作人生中的必要体验,找出蕴含在其中的幸福的因子,那么,它也会让你感受到幸福。

    是的,不幸中也有幸福的体验。有人说过:生活就像是剥洋葱,总有一片让你流泪。有些不幸就是那让你流泪的洋葱,换个角度看,它依然是每个人生活经历中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一种“别致的幸福”。

    贝勃定律:幸福本质上是种“敏感度”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一个人双手各举着三千克的重物,这时在其左手上再加上一百克的重物时,他并不会觉得两者有多少差别,直到左手重物再加六百克时才会觉得有些重;如果双手都举着十千克重的物体,那么,只有在他的左手加上超过一千克的重物时,他才会明显感受到两边重量不一样。也就是说,原来的砝码越重,之后就必须加更大的量,人才能感觉到差别,这种现象被称为“贝勃定律”。

    “贝勃定律”揭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学现象,即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他对这类刺激的免疫能力会大大提升——就心理感受而言,第一次大刺激会让第二次的小刺激变得微不足道。比如:原本一元钱的东西突然变成了十元,我们定会感到无法接受;可原本一万元的电脑涨了一百元,我们却不会有太大反应。

    从“贝勃定律”中我们可以推论出一个铁律——幸福递减。简单地说就是“得到的越多,感受到的幸福就越少”。同样是一个面包,带给一个饥肠辘辘的穷人和一个饱食终日的富豪的幸福感是截然不同的——并不是因为他们得到的幸福总量不一样,而是两者对一块面包的幸福感受能力不一样。

    正如“贝勃定律”所阐释的,人在处于较差的状态下,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情都可能会让他兴奋不已;而当所处的环境渐渐变得优越时,人的要求、欲望等就会随之提升,感受到幸福的能力就会大大降低。所以,很多时候,当我们感觉不到幸福的时候,可能幸福依然在周围,只是内心失去了对它的感受力。

    法国有一个寓言故事:一位国王带领军队去打仗,结果全军覆没。为了躲避追兵,他与部下走散了,在山沟里藏了两天两夜,其间粒米未食、滴水未进。后来,他遇到一位砍柴的老人,老人见他可怜,就送给他一个用粗粮和干菜做的菜团子。饥饿难耐的国王狼吞虎咽地把菜团子吃光了,当时他觉得这是全天下最好吃的东西。于是,他问老人,如此美味的食物叫什么,老人说叫“饥饿”。

    后来,国王回到王宫,下令厨师按他的描述做“饥饿”,可是怎么做也没有原来的味道。为此,他派人千方百计找来那个会做“饥饿”的老人。谁料,当老人给他带来一篮菜团子时,他却怎么也找不到当初的那种美味。

    真正让国王感受到幸福的不是菜团子,而是他的“饥饿感”。饥饿时,即使是剩菜馊饭也吃得津津有味;酒足饭饱时,纵使是山珍海味也难以下咽。这就是“贝勃定律”为我们揭示的真理。

    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曾说:“如果你不能对现在的一切感到满足,那么,纵使让你拥有全世界,你也不会幸福。”

    曾经有人做过幸福调查,对社会上不同阶层的人进行询问:“你觉得自己过得幸福吗?”在受访人群中,有80%的人都觉得自己不幸福,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抱怨、不满和牢骚!

    难道真的有这么多的人都过得不幸福吗?说到底,其实是很多人渐渐丧失了感知幸福的能力,在满足自己一个接一个的欲望的过程中走得太匆忙了,以至于匆忙到忘了感知过程的美好与艰辛——没有了感知又怎么会幸福?

    幸福不是实体,而是一种感受,能获得多少幸福,只取决于我们对幸福的敏感度。知足者常乐,时刻提醒自己:只要懂得用心去感受,幸福就一定在我们身边。

    狄德罗效应:幸福来自给生活做减法

    法国哲学家丹尼斯·狄德罗写了一篇文章,叫《与旧睡袍别离之后的烦恼》。这篇文章讲的是有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质量上乘的睡袍,狄德罗收到这件礼物后非常喜欢。可是,当他穿上华贵的睡袍时,突然觉得周围的家具那样破旧不堪,不但颜色过时了,风格更是和身上的睡袍不搭。于是,为了与睡袍相匹配,他就买了新的家具,终于让周围的环境配合了睡袍的档次,可是,这样做他却感到很不舒服。因为,在一时的冲动过后,他发现“我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

    20世纪初,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提到了狄德罗这篇文章,并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狄德罗效应”,专指这种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平衡的现象。

    “狄德罗效应”被称为“人类最难以摆脱的十大心理之一”,它揭示的是一种常见的“愈获得愈不满足”的心理现象,即在没有得到某种东西时迫不及待,而一旦得到就得陇望蜀。

    人们会落入“狄德罗效应”的陷阱,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意识到自己渴望的很多东西其实都是无用的。就像偶然得到了一件睡袍的狄德罗,他开始渴望跟睡袍更相配的各种家具,但他没有意识到,睡袍本身并不需要家具来衬托——那些老旧家具不是配不上他的新睡袍,而是配不上他已经开始膨胀的欲望。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着太多可有可无的欲望。如果我们能把这些无用却时时烦扰我们的东西从生命中清除出去,就有足够的时间来跟随自己的心,感受简单生活中所蕴含的幸福。

    生活需要简单来沉淀,那些过高的期望并不能给人带来快乐,却一直左右着我们的生活。比如,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后就希望能拥有美好的婚姻,然后希望拥有宽敞豪华的寓所,然后希望让孩子享受最好的教育……当这一切都实现后,许多人依然不满足,因为还希望争取更高的社会地位,成为更有钱的人,能买得起高档商品,承受得了更奢华的消费——而最开始,我们只是想要找一份工作使自己不至于饿死而已。

    正是这些永无止境的追求,让许多人陷入“狄德罗效应”的陷阱中无法挣脱。现代人总感觉活得很累,身上背负的重担越来越多,原因就在于人们不懂得放弃那些生命中无用的东西,并且让心灵承受过多的欲望和枷锁。

    那么,如何才能摆脱“狄德罗效应”的陷阱呢?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有一天,苏格拉底带着学生去雅典最热闹的集市上课。逛完集市后,苏格拉底问学生:你们在这个集市里都找到了什么?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回答说:“集市里的东西可多了,有很多好吃的、好看的和好玩的,有数不清的新鲜玩意儿,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东西应有尽有。如果不是因为老师您在讲课,我们一定会买上满满一车商品回家。”

    苏格拉底点点头,然后说道:“我却跟你们相反,在这个集市中,我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随后,苏格拉底说:“当我们为奢侈的生活而疲于奔波的时候,幸福的生活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幸福的生活往往很简单,比如,最好的房间就是必需的物品一个也不少,没用的物品一个也不多。”

    生活中有些无用的东西如果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那么,就要学会放弃。只有懂得放弃,才能制止欲望的无限膨胀,才能让自己活得更加充实、坦然和轻松。跳出“狄德罗效应”的唯一办法就是遏制、削减自己过多的欲望,抛弃那些纷繁而无意义的欲望,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简单、美好。

    鳄鱼法则:关键时刻的取舍之道

    “鳄鱼法则”本是投资心理学的理论之一,也叫“鳄鱼效应”。它的意思是,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推挡鳄鱼以把脚挣脱出来,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你越是挣扎,被鳄鱼咬住的身体范围就越大。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

    舍弃一条腿——听上去是多么残酷的选择,但其实这种现象在大自然中并不罕见:

    在非洲大草原上,为了争夺被狮子吃剩的一头野牛的残骸,一群狼和一群鬣狗发生了冲突。尽管鬣狗死伤惨重,但由于数量比狼多得多,也咬死了很多狼。最后,只剩下一只狼王与五只鬣狗对峙。显然,双方力量相差悬殊,何况狼王还在混战中被咬伤了一条后腿。

    那条拖在地上的后腿成为狼王无法摆脱的负担。眼看鬣狗一步一步靠近,狼王突然回头一口咬断了自己的伤腿,然后向离自己最近的那只鬣狗猛扑过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咬断了它的喉咙。其他四只鬣狗被狼王的举动吓呆了,都站在原地不敢向前。在与狼王对峙了几分钟后,鬣狗终于夹着尾巴逃离了。

    狼王毅然决然地舍弃了伤腿,因为它明白,如果这时候不舍弃,那么失去的就将是自己的生命。残酷的“鳄鱼法则”在更为残酷的大自然中只是一条最普通不过的、所有生物都明白的丛林法则。可是,人类离开丛林太久了,已经忘了这个法则,所以,总是不愿意舍弃任何东西,最后只能在痛苦中负重前行。

    人生需要选择,也需要舍弃,关键时刻的舍弃是智者面对生活的明智选择,只有懂得适时舍弃的人生,才能再续辉煌。

    1998年的诺贝尔奖得主崔琦在有些人眼里简直是“怪人”:他远离政治,从不抛头露面,整日泡在书本中和实验室里,甚至,在获得诺贝尔奖的当天,他还像往常一样到实验室里去工作。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美国高科技研究的前沿领域,崔琦居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电脑盲”。研究过程中的仪器设计、图表制作,全靠他一笔一画地完成。甚至,即使是发一封电子邮件,他也会请秘书代劳——他的说法是:“这世界变化太快了,我没有时间去追赶!”

    崔琦舍弃了世人眼里炫目的东西,为自己赢得了大量宝贵的时间,也赢得了至高无上的荣誉。人的一生很短暂,有限的精力使人不可能方方面面都顾及,而世界上又有那么多的精彩,这时候,舍弃就成了一种大智慧。

    舍弃其实是为了得到,只要能得到想得到的,舍弃一些对你而言并不是必需的“精彩”,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贪婪是大多数人的毛病,有时候,牢牢抓住自己想要的东西不放,就会给自己带来压力、痛苦、焦虑和不安。什么都不愿舍弃的人,往往什么都得不到。

    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人很多,他们总是不愿舍弃眼前的利益,或者害怕舍弃的痛苦,最后免不了被残酷的竞争法则压垮。有长远目光、变通意识的人却能毫不犹豫地舍弃,因为他们知道这会换来巨大的胜利。

    “鳄鱼法则”告诉我们,舍弃是为了得到——舍弃一条腿,得到了生存的机会。我们总是只关注舍弃时的痛苦,殊不知,关键时刻如果我们不舍得放弃一些东西,就会遭遇更大的痛苦。人生就像一场漫长的旅行,在旅途中会遭遇许多抉择时刻,这时候,我们总要舍弃一些东西,但同时我们也会收获很多东西……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