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墨菲定律:如果有可能出错,就一定会出错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墨菲定律:唯有计划周全,方能避免失误

    1949年,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工程师爱德华·墨菲上尉参与了一项旨在测定人类对加速度承受极限的实验——MX981火箭减速超重实验。

    其中有一个实验项目,需要将十六个传感器固定在受试者座椅的支架上。传感器需要安装两根接线,一旦接反的话,就无法正常读取数据。而不可思议的是,当这些传感器安装完毕后,墨菲上尉发现,这十六个传感器的接线居然无一例外地被全部接反了!

    事后,墨菲上尉承认,这是由于自己在设计传感器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居然会有人把线接反,他自嘲道:“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以错误的方式被处理,那么,最终肯定会有人以错误的方式去处理它。”

    而这句自嘲,也成了20世纪最著名的心理学定律——“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诞生在20世纪中叶,正是欧美国家经济迅速增长、科技爆炸的时代,西方世界充满了一种自信、乐观的精神,相信人类终将克服一切困难,改造一切,没有什么问题是战胜不了的。而“墨菲定律”则给当时的人们敲了一下警钟:技术会日臻完美,而人却始终会出错。如果没有考虑到事情的全部可能性,只要事情有做错的可能,那肯定会有人去把事情做错。

    只要有人参与,就不可能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犯错,环节越复杂,参与的人越多,出错的概率就越大。可以说,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越高明,我们将要面临的麻烦就越严重——事情永远会出错,最坏的情况永远会发生。

    之后,人们又将墨菲定律进一步深挖,从中阐释出四个方面的内涵:

    一、任何事情都不会像它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二、所有任务的完成周期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三、任何事情如果有出错的可能,那么就会有极大的概率出错。

    四、如果你预感可能会出错,那么它就必然会出错。

    墨菲定律简直就是悲观主义的论调:既然事情永远都不可能向最好的方向发展,而一旦有可能变糟,它就一定会变糟,那么,在墨菲定律面前是不是就只能听天由命了呢?

    幸好,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换一个角度看,墨菲定律恰恰是在提醒我们,要从细枝末节上重视出错的各种可能性,事先做好周全的预案,将尽可能多的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可以说,墨菲定律一方面警告我们最坏的情况肯定会发生,不管对技术还是对概率都不要有盲目的自信;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事先一定要考虑到每一种可能性,防微杜渐,消除潜在的隐患。

    发生于2014年的亚航空难,导致飞机上162人全部罹难,综合各种调查结果,这次事故是由两个意想不到的问题所引发的。

    属于印度尼西亚亚洲航空公司的这架空客A320型飞机,2014年12月28日在从泗水飞往新加坡的途中坠毁。当时,飞机的FAC(飞行增稳计算机系统)有一个焊点接触不良。这个故障早就存在,而且,在失事的前一年中,这种故障就出现了23次,每次,都只能靠机长去副驾驶座后方手动拔掉FAC跳开关。

    手动拔开关毕竟是小事,所以一直没有引起重视。直到事故之前,机长再次离开座位去拔掉FAC跳开关,由副驾驶操纵飞机。然而,这次飞机的FAC正处于某一个临界状态,拔掉FAC跳开关之后,飞机迅速爬升,而这种情况远远超出副机长的操纵能力范围,从而错过了最佳的应对时机,致使飞机超出了正常的飞行包线进入失速状态,最终,导致了空难的发生。

    亚航空难发生后,大量航空公司吸取教训,在进一步严格测试流程、防微杜渐的基础上,加强了飞行员训练科目,加入了高空飞行和极端姿态飞行训练,以保障在飞机突然失速的情况下,飞行员能拥有足够的应对能力。

    中国有句古话:“万事必作于细。”既然最坏的情况总会发生,那么,至少,我们可以提前做出一个周全的预案——这就是墨菲定律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酝酿效应:“不思考”也是一种思考方式

    流体静力学中有一个重要原理——浮力定律。它的发现过程充满了戏剧性。

    传说,古希腊的希伦王召见阿基米德,让他鉴定纯金王冠是否掺假。接到这个任务后,阿基米德冥思苦想多日,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于是,有一天,他决定先停下手头的工作,泡个热水澡放松一下。在跨进澡盆洗澡时,有一部分水从浴盆边溢了出来。而且,他还发觉自己入水愈深,身体就愈轻。

    于是,他恍然大悟,通过计算将王冠沉入水中排出的水量解决了国王的疑问,并有了关于浮力问题的重大发现。

    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的这一戏剧性过程,后来被心理学家归纳为“酝酿效应”——很多时候,当我们尽力去解决一个复杂的或者需要创造性思考的问题时,无论耗费多少精力都找不到正确的思路。在这种时候,暂时停止对问题的积极探索,反而可能会产生关键性的灵感,而这就是“酝酿效应”。

    心理学家认为,所谓的“酝酿”过程并不是停止思维,而是将原先的整个思维过程转入潜在的意识层面,通过潜意识对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进行组合,从而获得类似于“灵感”的思维状态。而这种状态的触发因子就是中途的休息过程。在放下难题之后,大脑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忘记了前面不正确的、导致僵局的思路,反而有利于在潜意识层面形成具有创造性的思维状态。

    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提出过一个观点:人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直觉的,一种是逻辑的,前者是“从想象中得来的”,后者是“从理智中得来的”。当逻辑思维走进死胡同的时候,通过放松和休息的“酝酿”过程,将思维的工作交给直觉,通过大脑中隐含的某种迅速而直接的洞察和领悟,反而能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1971年,美国心理学家西尔维拉曾设计过一个实验,专门演示“酝酿效应”。

    西尔维拉选取了三组性别、年龄和智力水平等都大致相同的志愿者,要求他们思考同一道难题。

    根据实验要求,第一组有半个小时来思考,中间不允许休息;第二组先思考十五分钟,然后无论解出与否都要休息半小时,然后再回来思考十五分钟;第三组与第二组类似,仍是前后各思考十五分钟,但是中间休息的时间延长到四个小时,用于打球、玩牌等休闲活动。

    试验结果是,第一组有55%的人解决了问题,第二组有64%的人解决了问题,第三组有85%的人解决了问题。

    实验结束后,西尔维拉依次记录每个志愿者的解题过程,发现第二、三组志愿者休息完后再回头来解题时,并不是接着之前已有的思路继续往下做,而是从头做起。

    通过这次实验,西尔维拉确信,“酝酿效应”打破了解决问题的不恰当思路的定式,从而促进了新思路的产生。

    很显然,这种把难题暂时放一放,穿插一些其他事情的做法,使人们不会陷入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能够采取新的步骤和方法,从而使问题更容易被解决。在生活中,我们都有过类似的体验。而由此延伸出来的很多观念,比如“劳逸结合”的工作理念,以及以分割时间为基础的各类时间管理方法,都是从“酝酿效应”中延伸出来的。

    因此,当我们面临一个难题时,千万不要钻牛角尖,更不要因此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解决不了难题,而是走进了僵化的思维定式中不能自拔。这时,不妨先把它放在一边,去做别的事情。通过暂时放下这个问题,消除掉僵化的思维模式,过几小时、几天,甚至很长时间之后再来拾起它,我们的大脑便能够运用新的思维模式去解决这个问题。

    要相信我们的大脑,它比我们想象中更强大。人脑中隐含着某种迅速而直接的洞察和领悟,这种能力被称为“灵感”或“直觉”。要相信,即便我们停止思考问题,大脑中收集到的资料也不会消极地储存在那里,它会一直在意识深处,重组、加工原来存储的那些资料,进而产生新的想法。

    控制错觉定律:相信直觉,但别迷信直觉

    所谓“控制错觉”,是指人类高估自己的非逻辑和非统计直觉,仅仅是在直觉的引导下做出一些非理性的判断。这是人类的本能,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一次次面临穷途末路,必须要相信自己的直觉,而不是把命运交给未知。

    可以说,“控制错觉”所带来的自信,正是人类一步步走上进化链的顶端的动力之一。但很多时候,也正是这种本能,让我们常常会“自信地犯错”。

    为了形象阐释“控制错觉”的负面效应,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们在一家公司出售一批彩票,大奖是五百万美元,每张彩票的售价则都是一美元。这其中,一半彩票是买主自己挑选的,另一半彩票则是由卖票人挑选的。到了开奖的那天,心理学家找到那些买了彩票的人,告诉他们有其他人想买这期彩票,希望他们能转让,同时询问他们能够接受的转让价格。

    结果,那些一开始自己挑选彩票的人,他们开出的平均转让价格是8.16美元,高于售价的八倍,而那些没有亲手挑选彩票的人,他们的平均转让价格只有1.96美元。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自己选彩票的人对于中奖的信心更强烈,因此对彩票的估价也就更高。

    但从客观上来讲,偶然性的事件发生与否仅与概率相关,无论是自己选的还是别人选的,中奖概率都是恒定的。可是,在实际操作中,大家往往认为,自己精心挑选的彩票中奖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因为从一开始,他们手里的彩票就是自己通过直觉选择出来的,而且,彩票作为一种纯概率游戏,选哪个号不选哪个号,除了直觉之外,没有任何可依据的。因此,在“相信自己的直觉”和“把命运交给概率”之间,那些自己选择彩票的人,几乎都倾向于选择前者。

    这个世界充满了未知,像“运气”这种近似神秘主义的存在,更是让很多事情不可控。但是,人类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会习惯地将物质世界划分成有次序、有组织、可预测、可控制的世界。而“直觉”就是人类对抗世界未知性的重要武器。

    在美国西部地区的乡下住着一个农夫,他的家紧挨着一个大池塘,每天晚上,池塘里的蛙鸣声都扰得农夫难以入眠。

    终于有一天,他被吵得忍无可忍了。农夫来到城里的一家餐馆,向老板打听是否需要青蛙,并说他那儿有数万只。餐馆老板听后吓了一跳,他告诉农夫:“你知道数万只青蛙是什么概念吗?我敢打赌,即使是一千只青蛙你都不会有。”

    但是农夫信誓旦旦地保证,他“亲眼看到”自家后院的池塘里密密麻麻全是青蛙。“至少都有一万只!”农夫反复保证,他可以确信这一点。于是,农夫和餐馆签订了一项协议,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向餐馆供应青蛙,每次五百只。

    结果,第一次交货的时间到了,结局显而易见:农夫违约了。他家后院的池塘里只有两只青蛙,而平日那令人心烦意乱的噪声都是它们发出的。

    “池塘里有数万只青蛙”,这是农夫根据自己听到的声音做出的直觉判断。任何一个有常识的人都可以判断出他的直觉是错的,但为什么农夫一口咬定青蛙的数量有几万只,还保证自己看到过呢?事实上,农夫没有撒谎,他确实“自以为”看到过,那是因为他对自己的直觉极度信任,进而产生了错觉。

    农夫的“控制错觉”是一个十分极端的案例,因为“池塘里有多少只青蛙”这件事情本身是可以通过现场观测和常识判断来实际控制的。但是,生活中还有很多事情我们没有能力做出任何判断。比如,彩票中奖这类概率性事件,或者我们自身没有能力解决的技术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就会依赖直觉来做出判断。

    这个行为本身没有任何问题,直觉至少是一种比“听天由命”更积极的应对措施,在“酝酿效应”中我们提到,直觉有时候甚至会扮演比理性思维更有价值的角色。

    但是,千万要记住,不要让自己陷入“控制错觉”之中。要时刻提醒自己——凭直觉做出的决定也仅仅是直觉而已,毕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性决策,它没有其他依据。

    羊群效应:“从众”和“盲从”的临界点在哪里

    “羊群效应”最早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有样学样,盲目地模仿别人,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段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社会心理学家将其扩大到其他领域,指代个体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行为,从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羊群效应”又被称为“从众效应”,它的核心是在群体力量面前放弃个人理性判断,而追随大众的倾向,并否定自己的意见,且不会主观上思考事件的意义。

    心理学史上著名的阿希从众实验,便是用来论证“羊群效应”的。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曾在校园中招聘志愿者,号称要做一个关于视觉感知的心理实验。阿希从众实验每组邀请六个志愿者,但事实上,其中的五个都是和阿希事先串通好的“托儿”,只有一个志愿者才是真正的实验对象。

    实验开始后,阿希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判断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三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这样的判断共进行了十八次。

    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做出正确判断的。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五个“托儿”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许多志愿者开始迷惑了,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最终,结果让人大跌眼镜:有75%的志愿者被“托儿”带偏,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错误判断。

    从上述“阿希从众实验”中,我们不难看出,从众,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从众性是人们与独立性相对立的一种意志品质;从众性强的人缺乏主见,易受心理暗示影响,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并采取行动。

    从众心理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畅销书《清醒思考的艺术》的作者、经济学博士罗尔夫·多贝里指出:“我们过去的进化过程证明了这一行为是生存良策……谁不这么做,谁就早已从基因池里消失了。这一行为模式深深植根在我们体内,我们至今还在使用它。这一模式同时也用于缺少生存优势的地方。”

    因此,对于“从众效应”,我们不应该简单地予以否定,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生活中有不少缺乏主见、轻易从众的人,也有一些专门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来达到某种目的的人。在赛马场上,就有这种人,他们为了降低某一匹马的赔率以赢更多的钱,而利用“从众效应”诱导他人。

    很多人其实并不具备专业的赛马知识,对于很多赌性并不那么强的人来说,他们就会选择最理性的策略:把筹码押在大多数人认为最有希望获胜的那匹马上。

    那么,如何才能知道别人认为哪匹马能获胜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赔率。赛马场上每一匹马的赔率,是根据赌徒在它身上所下的赌注的多少来决定的。一匹马的赔率越低,押它的人就越多,它获得的赌注就越高。

    因此,那些专业的赌徒就会先分析出获胜概率最大的一匹马,然后,再悉心寻找一匹获胜概率很低的马,之后在这匹劣马上下注,把赔率拉低,使得这匹马看上去是最有希望获胜的马。

    这时候,在“从众效应”的鼓动下,越来越多的人会去投注这匹劣马,而最终,当那匹真正的好马获得冠军后,专业赌徒赚到的钱足以抵消他们之前为了营造从众心理而投在劣马上的钱。

    这个赌马的故事启示我们:遇事不能不加分析地“顺从”大众行为,不能盲目地随波逐流。当大众行为理性正确时,自然要跟随;当大众行为被非理性主导时,则要慎重对待。

    是的,我们应该多一些独立思考的精神,少一些盲目的从众行为,以免上当受骗,甚至血本无归——这才是健康的心理,这也是一种睿智的生存之道。

    巴纳姆效应:似是而非的“真理”一无是处

    心理学家弗拉于1948年做了一个实验,他给所有学生做了一项人格测验,然后,根据测试结果分析该学生的人格特征。其实,弗拉的人格测试只是装模作样的,而他最后给学生的分析结果,也都是一模一样的一段话:

    “你祈求受到他人喜爱,却对自己吹毛求疵。虽然人格有些缺陷,但大体而言,你都有办法弥补。你拥有可观的未开发潜能,但尚未发挥出自己的长处。看似强硬、严格自律的外在掩盖着不安与忧虑的内心。许多时候,你严重质疑自己是否做了对的事情或正确的决定。你喜欢一定程度的变动,并在受限时感到不满。你为自己是独立思想者而自豪,并且不会接受没有充分证据的言论。但你认为,对他人过度坦率是不明智的。有些时候,你外向、亲和、充满社会性,有些时候你却内向、谨慎而沉默。你的一些抱负是不切实际的。”

    这段话其实是弗拉从关于星座、性格等的小册子里摘录出来的,和真正的人格测试结果毫无关系。但是,有90%以上的学生认为,这段描述非常符合自己的特性。

    弗拉的这项研究表明: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当人们用一些普通的、含糊不清的、空泛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的时候,人们往往很容易就接受了这些描述,而认为描述中所说的就是自己——这就是所谓的“巴纳姆效应”,又称“弗拉效应”。

    “巴纳姆效应”的典型例子,就是那些关于星座和性格之间联系的论断。

    在一本流行的占星小册子里,射手座的性格特点是这样的:

    射手男天生幽默,乐观开朗,懂得生活。……射手男都酷爱自由,如果失去自由,他宁愿去死。他就像横空出世的天马,胸纳天地,放眼宇宙,并且不受任何限制。……他并不会执着于最终的结果,而是喜欢享受生命过程中的快乐。

    其实,仔细分析这段话,你会发现,这段话几乎能用来描述绝大多数青年男性的性格特点——谁不热爱自由?谁又会承认自己不懂生活?但是,11月23日至12月21日之间出生的青年男性却会觉得这段话就是在说自己,因为他们会接受所有模糊而普遍性的描述,同时自动忽略掉那些和自己不相符的描述。

    如果所谓的“射手男”去阅读其他星座的性格特点,那么,他们会发现,无论哪个星座的性格描述,都有至少75%以上是可以套用到自己身上的。这就是“巴纳姆效应”的厉害之处——“主观验证”的作用。

    主观验证能对我们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我们心中想要相信某件事的欲望。如果想要相信一件事,我们总可以搜集到各种各样支持这件事的证据。就算是毫不相干的事情,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种逻辑,让它符合自己的设想。

    弗拉之后,还有一位心理学家做了一个更极端的实验,他通过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MMPI)对学生进行人格测试。测试完成后,他先根据测试结果写下正确评估。同时,又使用一些模糊的泛泛而谈的描述,伪造了另一份评估。最后,当学生们被问到他们觉得哪一份评估报告更切合自身实际时,居然有超过一半的学生(59%)选择了那份假的评估报告。

    可见,人们喜欢“看上去跟自己相关的观点”胜过了“正确的观点”,而什么样的观点能让绝大多数人觉得跟自己相关呢?当然是那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模糊描述。

    这也是“巴纳姆效应”给我们的重要启示:面对“看上去跟自己相关”的观点和模糊不清的表述时,我们要保持头脑冷静,对自己的判断慎之又慎。

    可以说,“巴纳姆效应”是我们正确认识自己的严重阻碍,尤其是现在各种星座、血型等伪性格学大行其道,会使很多人误以为那段言之无物的“性格描述”与自己的真正性格相符。

    但是,反过来,能够真正认识自己,也是我们避开“巴纳姆效应”陷阱的重要方法。只有真正面对自己的方方面面,才能学会不轻易给自己贴上笼统的标签,有效地分辨出那些“性格描述”中哪些是与自己相关的,哪些是与自己无关的,哪些是模棱两可的,哪些是彰明较著的,从而认识真正的自己。

    奥卡姆剃刀原则:砍掉一切烦琐的旁枝

    14世纪,英国逻辑学家、圣方济各会修士奥卡姆指出:在对于同一理论或者同一命题的论证过程中,多种解释和证明过程中,步骤最少、最为简洁的证明是最有效的。概括起来就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这一原则称为“奥卡姆剃刀原则”。

    怎样理解这一原则呢?打个比方:

    有人提出了一个理论,说月亮其实是方的!然而,为什么我们平时看到的月亮都是圆的呢?那是因为月亮有灵性,它知道我们在看它,于是,在被看到的瞬间,它就变圆了,当我们一转身,它又变成方的了。

    而有人提出了另一个假设,说月亮本来就是圆的。

    这两个理论哪个符合观测事实?答案是,都符合——在逻辑上它们都是自洽的。

    但是相对于“圆月亮”理论,“方月亮”涉及的假设实在太多了,根据“奥卡姆剃刀原则”,简洁的理论才是好理论——所以我们相信,月亮是圆的而不是方的。

    这把“剃刀”出鞘后,“剃秃了”几百年间争论不休的经院哲学和基督神学的质疑,经过数百年的磨砺,现在早已超越了理论领域,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前非常流行的“少即是多”的极简式设计潮流。

    而在经济管理领域,这一理论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美国著名营销大师博恩·崔西曾帮助一家大型企业完善销售计划,为了实现一百万件的销售量。该公司召集了最优秀的营销人才,不分昼夜地开会讨论,最后,得出了几十种针对不同类型客户的销售方案。

    这时,轮到博恩·崔西发言,他建议在这个问题上应用“奥卡姆剃刀原则”:“为什么你们只想着通过这么多不同的渠道,向这么多不同的客户销售数目不等的新产品,却不选择通过一次交易,向一家大公司或买主销售一百万件新产品呢?”

    这句话几乎推翻了这几天的全部讨论结果。于是,大家不得不重新坐在一起,继续一次次地进行“头脑风暴”,一次次地比对各种方案,试图找出共同点来简化、合并方案。最后,大家终于提出了一种获得众人一致认可的方案:“在我们的合作企业中,有一家公司拥有数百万客户,而且,这家公司在推广新产品时需要向他们的客户赠送礼物。”

    于是,数十种方案简化成了一套方案:搞定这个公司的客户礼品单子。最终,他们的目标实现了。

    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管理组织越来越完善化、体系化和制度化,各种纷繁复杂的官僚作风和文山会海的工作模式也随之而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推崇“扁平化管理”,即通过减少行政管理层次、裁减冗余人员,从而建立一种紧凑、干练的扁平化组织结构。

    当然,奥卡姆剃刀不是割草机,不能乱砍一气,只有在对事物的规律有深刻的认识和把握之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真正化繁为简。打着奥卡姆剃刀的旗帜狂轰滥炸,甚至砍掉了不该砍的东西,这毫无疑问是错误的。

    近几年,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除了在设计上讲究“简约主义”,在组织管理上讲求“精兵简政”,在生活上也越来越多地提倡“简单生活”的理念,这其实都是“奥卡姆剃刀原则”的体现。

    爱因斯坦有一句格言:“万事万物都应尽可能地简洁,但不能过于简单。”

    简洁而不简单,这便是“奥卡姆剃刀原则”的正确使用方式。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