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晋城历史纪事-概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伴随着祖国前进的脚步,乘着改革开放的航船,晋城市从1985年建市到2012年已走过了28年不平凡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晋城历史纪事(1985—1998)》卷对建市前14年的历史已作了记述。从1999年至2012年恰好又是14年,这一个14年,是市委、市政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而不懈奋斗的14年;是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团结进取、奋力拼搏、勇于争先、争创一流,晋城发生新的深刻历史性进步的14年;也是全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统筹城乡发展,综合实力持续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民主法制建设稳步推进,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的14年。

    14年来,经济实力突飞猛进。全市生产总值从1999年的133.6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1012.8亿元,年均增长16.9%,以全省6%的国土面积、6.4%的人口,创造了全省8.4%的生产总值。2012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44206元,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7003美元,比上年增长15.4%,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从1999年的11.03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213.5亿元,以年均25.6%的速度递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从1999年的4384元、2576元增长到2012年的22565元、8037元。在全省“十一五”规划目标考核中,晋城市发展水平居全省第二,发展指数在全省夺魁。2011年底,根据中国城市综合实力研究成果发布会暨《中国城市协调发展及综合实力研究报告》的权威发布,晋城市综合实力在全国251个地级城市(不含省会城市)中排第25位,在中部地级城市中排名第5位,是山西省唯一进入全国地级城市综合实力50强的市。文化事业蓬勃发展。通过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创优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扩大文化旅游宣传,文化旅游产业影响力迅速提升。2012年,全市文化产业单位达到1231家,其中年收入超1000万元的654家,超亿元的3家,固定资产超亿元的5家。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先后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吸引外商投资最佳城市”、“2008中国魅力中小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循环农业示范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全国第六届中华宝钢城镇环境优秀奖”。两河治理工程、东南出入口景观绿化和煤层气综合利用工程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9.2%,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3%,绿地率43.2%,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联合国迪拜国际环境最佳范例奖”。连续五次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三次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并获“全国创业先进城市”,被国家确定为全国低碳试点城市。2012年一举荣膺“国际花园城市”综合金奖。党的建设不断加强。1999年,全市有基层党委181个,党总支、党支部6303个,到2012年底,基层党委调整为177个,党总支、支部发展到7359个,覆盖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党组织设置不断调整创新,从过去主要按单位设置发展到现在按地域、按行业、按产业链设置,基本实现了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党的活动;党员人数从1999年的108316名发展到2012年底的139418名,广泛分布于晋城社会各阶层各领域。

    14年来,勤劳勇敢的晋城人民用汗水书写出了一幅恢宏壮丽的画卷,用汗水构筑了太行山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的晋城市,已经从昔日的小城逐步发展为经济发达、文化灿烂、环境优美、人民幸福的新兴城市,以独特魅力和耀眼风姿吸引着世人的目光,迎接明天的朝阳。

    (一)

    纵观晋城这14年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99年至2002年,是晋城市向宽裕型小康市迈进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为主线,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市和一流文明城市总目标,全面实施开放活市、科技兴市、依法治市战略,加快宽裕型小康建设步伐,把晋城各项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其主要特点和成就有五个方面:

    一、宽裕型小康建设成绩显著

    为了加快宽裕型小康建设步伐,1998年12月27日至28日,市委召开三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中共晋城市委《关于进一步落实党在农村各项基本政策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企业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及相关决议。市委在1997年全市整体基本达小康和稳定脱贫两大目标圆满实现以后,及时作出建设宽裕型小康的战略决策,全市上下形成共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认真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的决定,努力探索建设宽裕型小康社会的道路,取得显著成绩。1999年底,全市共建成宽裕型小康办事处1个,宽裕型小康村(居委)30个,有4万农村人口达到宽裕型小康水平。2000年,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推进宽裕型小康建设的意见》后,加快了全市宽裕型小康建设步伐,到“九五”末即2000年底,累计建成4个宽裕型小康乡(镇、办)、84个宽裕型小康村。同时,全市所有贫困乡、贫困村和贫困人口都达到温饱,实现了稳定脱贫。

    此间,市委、市政府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总体目标,大力推进城乡经济体制改革。一是把放小与抓大相结合,实现放小与抓大并举;二是把国有企业改革同乡镇企业改革相结合,做到城市改革与农村改革同步推进;三是把国有企业改革同产业结构调整、加强企业管理相结合,促进国有经济健康发展;四是把国有企业改革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相结合,保证企业和社会稳定。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到2000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2%。五是制定《关于晋城市1999—2000年开放活市的实施意见》,出台《关于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封闭管理的实施意见》,对全市6家重点外资企业实行挂牌保护。同时,建立电子商务网,完善扶持出口和吸引外资的各项政策措施。

    “九五”期间,经过全市人民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46亿元,比“八五”期末增长75.9%,年均增长11.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958元,比“八五”期末增长69.9%,年均增长10.2%;财政总收入完成11.6亿元,比“八五”期末增长97.7%,年均增长14.6%;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2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842元,分别比“八五”期末增长69.4%和56.6%。城市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3.9平方米,国有企业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集体和非公有制企业参保率明显提高,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正式启动。城乡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网初步建成,人民健康水平得到提高。继续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242项,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八五”期末的36.9%提高到45.6%,被国家科技部命名为“科教工作先进市”。教育方面,“两基”工作整体达标,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100%和99.8%,筹建了晋城职业技术学院。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60.67‰,广播和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86%和90%,比“八五”期末分别提高4个和5个百分点。医疗制度改革取得进展,农民健康工程成效明显。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

    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初见成效

    调整经济结构是“九五”末期至“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的战略性任务。1999年10月,省委、省政府在运城召开调整经济结构工作会议,作出“一年起步,两年入轨,三年初见成效”的战略部署。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运城调产工作会议精神,始终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在2000年起步的基础上,2001年开始走上良性发展轨道。2002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实施“2316”规划的意见》。所谓“2316”规划,即在“十五”期间,全市集中力量在第一产业重点扶持2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在第二产业重点扶持30个战略性、标志性工业项目,在高新技术领域重点扶持10个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在第三产业重点扶持发展6个生态文化旅游景区。

    根据“2316”规划,2002年全市经济结构调整以提升煤铁、壮大化工、发展三产、培育高新为突破口,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狠抓落实配套实施办法、领导协调责任制、加强督促检查三个环节,在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方面实现新突破。一是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迈出实质性步伐。煤炭业共关闭小煤矿500多座,建成百万吨矿井3座、60万吨矿井2座、30万吨矿井25座,培育了年产510万吨的兰花集团和220万吨的沁和煤业。煤炭回采率、块炭率分别提高5和4个百分点。特别是煤转肥、煤转电实现突破,已形成尿素生产能力103万吨。阳电6×35万千瓦机组全部并网发电。冶铸业在关闭30立方以下高炉的基础上,开工建设179立方高炉15座,投产6座,建成万吨以上铸造企业25家,年产中高档铸件突破20万吨。支撑晋城市经济发展的煤铁两大传统产业,在技术装备水平、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环保水平等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二是区域特色企业初现端倪。粮经比例由90:10变为88:12,种养比例由70:30变为64:36。以沁水养羊业和高平养猪业为代表,拉动全市羊、猪出栏分别增长65%和10%。小杂粮种植面积由40万亩发展到60万亩。陵川中药材由1.5万亩扩大到10万亩,被国家确定为中药材生产基地。阳城、沁水养蚕生产稳步发展,由2434吨提高到3002吨。城区、泽州建设高标准大棚2000多栋。规划的20个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启动16个,建成8个,形成亿元企业3个。三是民营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一大批民营企业跳出单纯依赖煤铁资源发展的圈子,将触角延伸到农副产品加工、物流配送、旅游服务等多个领域。到2002年底,产值在百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达到375个,千万元以上的19个,亿元以上的4个。民营企业所创造的增加值达58.52亿元,占全市GDP的三分之一,上交税金达5.2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近四分之一。同时,为民营经济发展服务的中介组织开始出现。四是主导产业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2002年,电力、化肥、铸造、旅游等产业得到较快成长,基本形成煤炭、电力、冶铸、化肥、建材、丝麻、饮品和旅游等8大产业同步推进的格局,传统产业新兴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主导产业多元化趋势开始显现。五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与1999年相比,200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11.1亿元,增长75%,实现利税总额21.2亿元,增长161%。由此拉动财政总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4.7个百分点,由8.3%提高到13%。

    经济结构调整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与1999年相比,2002年GDP由133.6亿元增加到180亿元,增长28.7%;财政总收入由11.03亿元增加到22.3亿元,增长1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384元增加到6107元,增长39.3%;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576元增加到2707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57元。全市城乡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尤其是市区空气质量明显好转。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长足进步

    1998年到1999年,晋城市荣获全省精神文明城市竞赛第3名。有1个县、2个单位(村)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先进县和先进单位(村),31个乡镇、村,18个家庭受到省文明委表彰。同时,还荣膺全省双拥模范市和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称号。进入新世纪后,市委、市政府对文明创建活动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出台一系列创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城镇、文明村、文明社区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制定了《思想教育与文明创建的实施方案》,深入开展“做文明晋城人,建文明晋城市”群众活动,编写《晋城市文明市民教育读本》,制定《晋城市市民文明公约》和“十不”市民行为规范,全市涌现出一批创建全国文明先进单位和省级文明单位。1999年,重点抓了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先在22个村进行直选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在2400多个村全面推开。通过民主选举,促进农村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推动农村各项工作开展。深入开展“三五”普法教育,加强法制宣传。1999年,全市开展反抢劫机动车犯罪活动、追逃专项斗争、严打涉爆犯罪和“两打一整治”等统一行动和专项斗争。2000年,开展对“法轮功”邪教组织及其骨干分子打击、教育工作。同时,开展“打击抢劫、入室盗窃”、“打黄扫非”等专项斗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1999年,被省综治委评为综合治理先进市。2000年6月9日,被中央综治委评为全国综治工作先进市。

    四、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发展较快

    1999到2000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0个,从业人员664人,演出场次3289场,观众人数达3612千人次。文化馆7个,组织文艺活动116次。图书馆6个,总藏书226千册。全市通广播的村2370个,通广播的农户达15.2万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1.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4%,有线电视用户超过2万户。档案馆7个,已开放各类档案36万余卷(条)。2001年,高平市人民剧团创作的新编历史剧《陈圆圆》,在全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上赢得专家认可,主演陈素琴获得第十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至此,全市上党梆子演员共有四人获“梅花奖”。由张宝祥编剧,张保平主演,推出大型现代戏《赵树理》。《初定中原》参加第六届中国戏剧节,获五项大奖,2001年拍摄成同名戏曲电视剧在央视戏曲频道播出,获得第22届飞天奖戏曲类电视剧二等奖。为了适应晋城文化发展的新要求,2002年合并原上党戏剧演出一团和二团,组建成立晋城市上党梆子剧团。同年,成立晋城市歌舞团和少儿艺术团,全市专业文艺团体的门类拓宽、阵容扩大。市歌舞团共积累节目200多个,其中,舞蹈剧《高山流水》、歌舞《君子赋》、《美丽的晋城》、《鼓乐太行》等深受观众喜爱。

    2002年,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74个,其中各类医院46个;病床床位11125张,其中医院3546张;卫生技术人员7175人,其中医生3500人,注册护士1547人。全市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7个,卫生技术人员313人;妇幼保健院(所、站)7个,卫生技术人员513人。农村乡(镇)共有卫生院107个,床位7212张,卫生技术人员2567人,全市已有90%以上的村拥有医疗点,乡村医生和卫生员2000余人。卫生预防和医疗体系进一步完善,“百万农民健康行动”成效显著,成为全国农村卫生工作10个示范试点地市之一。体育事业稳步推进。省运会成绩位次前移,全民健身活动形式多样,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愈来愈多,群众体育蓬勃发展。

    五、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1999年初,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的意见》后,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晋城市从1999年4月开始分4个阶段依次展开,至2001年1月15日基本结束。先后有1100多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参与“三讲”教育,有三分之二以上的领导干部民主测评满意率达到99%。通过“三讲”教育,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普遍受到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自我教育,学习理论和加强党性锻炼的自觉性明显增强。2000年2月,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市迅速掀起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市委发出《关于在全市迅速掀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意见》,各级党委带头定期组织学习,“一把手”亲自抓,层层落实,理论学习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2000年12月19日至21日,市委召开三届七次全委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中共晋城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2001年5月,中共晋城市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确立了晋城今后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指导方针、奋斗目标和战略措施,吹响新世纪向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信息化迈进的号角。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召开和我国加入WTO后,市委、市政府把总体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为“一争两转五突破”,即:突出争先发展主题,狠抓政府职能和干部作风转变,努力在调整经济结构、建设宽裕型小康、发展民营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管理与建设五个方面取得新突破,千方百计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根据市委总体发展思路,全市确立“11445”发展战略,即:突出争先发展这个主题,把住经济结构调整这条主线,明确“四市”(经济强市、园林城市、一流文明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建设目标,加快“四化”(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建设步伐,确保五个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这一思路为新世纪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绘制了一幅宏伟的发展蓝图。

    深入开展以创建党建先进县(市、区)、先进乡(镇)、先进村(社区)、先进单位和强班长、强班子、强队伍为内容的“四创三强”活动,全市党组织层层签订党建目标责任书,开展多种形式的“争优夺标”活动,以活动促党建整体推进。至2000年“七一”前夕,全市有4个县(市、区)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县(市、区),晋城成为全省基层党建先进县比例最高的一个地市。同时,涌现出70个党建先进乡镇,1560个党建先进村,1680个党建先进单位,分别占到总数的63%、65%和68%。后进党支部比例由1996年的5%下降到1.5%。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建市以来先后有2万多名党员被各级党组织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99年,市委先后出台《关于规范干部推荐、考察、任用的实施细则》和《关于积极推进干部制度改革的意见》,首次公开选拔6名县处级领导干部。2000年又公开选拔6名35岁以下副县长候选人。1999年,在全市党建例会上,市委出台《关于提高村级干部素质实施意见》。制定和完善《关于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制度》,明确任职条件,规定相应的扶助政策。至2000年,有164名机关干部到村任职,带动农村干部快速成长。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市委出台《关于对全市县(处)以上领导干部进行党风廉政监督的实施办法》,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的1200多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和5000多名科级干部建立廉政档案。贯彻《廉政准则》和中央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八条规定,采取数会合一,定点接待,推行自助餐,实行政府采购,严格会议审批等措施。加大党纪法规宣传教育力度,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形成知法懂法、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领导责任,健全规章制度,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大力推行政务、村务、企务三公开,认真开展作风评议,规范“收支两条线”,实施“阳光工程”。反腐倡廉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概括和总结这一阶段的经验主要有:第一,必须始终把发展放在首位,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积极探索具有晋城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第二,必须持续开展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此营造经济的新优势。第三,必须尊重产业演进规律,准确把握市情,制定切合晋城实际的工作思路和规划。第四,必须按市场规律办事,不断改善发展环境,不断转变政府职能,探索用市场经济手段管理经济的新形式。第五,必须加强党的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为全市中心工作提供政治和组织保障。

    应当指出,这一时期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还不高,结构性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多元化接替产业发展不足,支柱产业单一化、初级化的矛盾依然突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慢,对外开放步伐不快,经济的外向度低、集中度低,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因素仍很突出;农业基础还比较脆弱,农民增收困难;思想观念落后,市场化程度低,人才和资金匮乏,投资环境不够宽松;科技创新能力较差,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比较严重,削弱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正确认识并努力解决这些问题是下一阶段发展需要努力的方向。

    (二)

    第二阶段,从2003年至2007年,是晋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持续推进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为主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紧紧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和建设经济强市、园林城市、一流文明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开创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其主要特点和成就是:

    一、结构调整扎实推进,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

    通过实施“2316”调产规划,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农业产业化取得新进展。“畜牧、蚕桑、药材、蔬菜、林果、杂粮”六大特色产业呈现出区域化、规模化发展的良好态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到2007年,原煤产量达到7867万吨,清洁能源、煤化工、电力、中高档铸造“四大基地”初具规模,高新技术、建材、农副产品加工、旅游等八大产业迅速壮大,“四梁八柱”经济框架初步形成。尤其是国家“九五”计划确定的建设200万吨大化肥基地的目标如期实现。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39.82亿元,年平均增长15.6%;人均生产总值成倍增加,到2007年迅速攀升至19822元,与全国20169元的平均水平基本持平;财政总收入达到96.6亿元,年平均增长3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40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35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67.31亿元,金融部门各项存款余额达719.6亿元,年平均增长24.1%。截至2007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6%、63.2%、32.3%,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从2006年、2007年山西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结果看,晋城市在山西省11个市中连续两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排第二、经济社会发展指数排第一。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6年度全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综合实力比较研究结果看,晋城进入全国百强,位列第57位。

    二、消除体制机制障碍,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效

    国企改革通过“两个置换”和股份制改造,正朝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方向迈进。兰花集团上市业绩良好,晋城太行煤业集团化组建迈出步伐,煤炭资源整合取得阶段性成果。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由2000年的11.48%提高到2007年的28.86%,年均递增16%,在全市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分别占到38%、26%和80%。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全部免征农业税及其附加,千年“皇粮国税”成为历史。?2007年,全市农村固定资产原值达211.65亿元,农业总产值达37.23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531.61亿元,年递增20.6%,农村社会总产值达568.84亿元,年递增17.2%。财政、税收、投融资等各项宏观改革和住房、医疗、社保等各项配套改革力度加大,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撤并乡镇、市县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稳妥推进,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坚持以大开放促大发展,先后有富士康、中化、天脊、大唐集团等世界和中国500强企业落户晋城。全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年均递增53.9%,2005年首次突破1亿美元大关,增幅位居全省第一。2007年底,全市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达到101家,出口商品涉及26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产品出口到68个国家和地区,当年进出口总额实现15622万美元,比1998年增长22.5倍;全市利用外来直接投资达到60.3亿元。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迅速成长,成为全市经济发展一个新的增长极。

    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持续加大,发展环境有了新改善

    晋长高速建成通车,晋济高速开工建设,阳济、西北绕城、高新高速公路列入省建设规划。五年间,全市新增公路通车里程1505公里,2007年达到7335公里。尤其是大打村村通油路攻坚战,乡镇油路通达率达到98%,通公路的行政村达到96%,行政村水泥(油)路通达率达到86%,基本形成内通外畅、干支结合、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公路交通网。城乡电网全面改造,广播电视覆盖城乡,通讯事业长足发展。张峰水库开工建设,阳电二期加快实施,中美合资大宁煤矿、城市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建成,市体育场、博物馆、游泳馆、文体宫投入使用,赵树理文学馆等具有晋城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加快建设。

    四、“四市”建设成效显著,城市影响力竞争力得到新提升

    在奋力建设经济强市的同时,“四市”建设取得重大成果。2005年相继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等一系列重要荣誉称号。在“四市”创建中,继续开展“做文明晋城人,建文明晋城市”、创建文明县城、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社区等群众性活动,全面提升市民素质。大力实施“蓝天”、“畅通”、“绿化”、“美化”、“净化”、“便民”工程。市区“两河”得到大规模、高标准整治,黄华街西区城中村改造基本完成,城市道路建设步伐加快,基本形成“三纵三横两环”交通网络。加快城市供水、供热、供气、排污等市政设施建设,市区供水能力、热化率、气化率大幅度提高,生活污水基本实现达标排放。加大森林绿化力度,2007年底,全市有林面积达到534.33万亩,森林面积达到47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3.6%,在全省均为最高,是全省第一个整体实现基本绿化达标的地市。城市绿化覆盖率、公共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5.3%、43.2%和15.5平方米,率先在全省建成“省级园林城市”。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由2000年的44天增加到280天以上,空气污染指数由6.7降为3.59。大力打造具有晋城特色的“太行山水”旅游品牌,基本形成以皇城相府、王莽岭、青莲寺珏山为重点的三线旅游格局。晋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吸引了国际“金镜头”奖、“全国游泳冠军暨奥运选拔赛”等一批国内重大文体比赛在晋城市举行。

    五、各项社会事业协调推进,构建和谐晋城迈出新步伐

    坚持推进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2007年,全市技术市场成交额达18729万元,是2001年的3.3倍;专利申请受理数和授权数分别为144件和57件,是2001年的5.8倍和3.4倍,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巩固提高,民办教育加快发展,高等教育从无到有,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形成一定规模。2007年,正规教育学校1563所,其中高校2所、中专1所、普通中学203所、职业中学20所、普通小学1347所、特殊教育学校4所,教职工数36841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升学率达100%,初中毛入学率达100%,高中毛入学率达80.1%。文化体制改革试点进展顺利,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先后建成科技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游泳馆等多种文化体育设施,为提高全民素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打下坚实基础。2007年全市有公共图书馆6个,总藏书25.3万册;博物馆5个,总藏品5.69万件;影剧院5个,文化艺术馆7个,艺术表演团体7个,演出场次2624场,涌现出《赵树理》、《红山雨》等一批优秀影视和戏剧作品;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断加强。卫生事业长足进步。不仅成功抗击“非典”疫情,而且举一反三,基本完成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坚持以人为本,更加关注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城镇“两个确保”做到应保尽保,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五个险种参保人数均创历史新高。在全省率先启动农村低保,全部免除农村和城镇低保户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形成政府投资工程由国库集中支付农民工工资的长效机制,建立重点行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安全生产状况连续四年总体平稳。深入推进依法治市进程,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犯罪,巩固发展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坚持共产党领导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积极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政府和政协组织依法履行各自的职责,形成四套班子精诚团结、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统一战线工作进一步加强,各方面积极性得到调动和发挥。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全面加强,“双拥”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城称号。关心下一代工作、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等工作受到中央和省有关部门表彰。

    六、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各级党组织执政能力有了新提高

    深入持久地开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方面的理论教育,开展多层次、大规模、正规化的党员干部学习培训教育活动。2005年至2006年上半年,按照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全市在所有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分三批集中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宝贵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全市各级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得到新的加强。市委班子制定出台一系列以落实民主集中制为主要内容的议事规则和程序,不断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认真贯彻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省委选拔任用干部的“三个规定”,不断完善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程序,改进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以及考察考核干部的办法,调整选拔了一大批群众公认、政绩突出的优秀干部,各级领导班子得到进一步加强。两次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县处级干部,一批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以“三级联创”为载体,大力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全面加强机关、农村、社区、学校以及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致力健全和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体系,清车、清房、治奢和清理煤矿入股等专项治理成效明显。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力度,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纠正部门行业不正之风取得新的进展,在全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中,连续五年名列第二。

    2006年初,中共晋城市委召开四届六次全会,通过《中共晋城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06年6月15日至18日,市五届一次人代会审议批准《晋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一五”规划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争先发展作为鲜明主题,把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突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主要动力,把统筹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作为重大任务,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目的,对“十一五”时期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改革开放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

    2006年7月31日至8月3日,中共晋城市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确立了实施“1165”发展战略,即:坚持一个统领(科学发展观),瞄准一个目标(建设经济发达、人民富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新兴现代化城市)、突出六个重点(建设新型能源和煤化工基地、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城镇化、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山西对外开放桥头堡、和谐晋城),奋力创建五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10月下旬,市委召开全市干部大会,学习传达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市委发出《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通知》,在全市组织开展“千人万场大宣讲”活动,推动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同时,注重结合实际广泛开展理论调研活动,形成科学理论应用研究的浓厚氛围,相继推出《加强传统农民向现代人转变》、《创建文明城市是构建和谐晋城的现实途径》、《构建和谐晋城的实践与思考》等一大批研究成果,为推进晋城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在电视台、电台、《太行日报》等媒体先后开设“大开发、大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晋城”、“建设新农村、托起新希望”、“十七大精神在基层”等专题专栏,营造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舆论氛围。

    概括和总结这一阶段的经验主要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城市和农村、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求真务实,创造性地制定体现中央和省委精神、反映人民意愿的正确决策,以科学的思路凝聚人心,引领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集中有限的物力、财力、精力,干一些事关全局、惠及长远的大事实事;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形成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团结和谐的领导机制和上下一心的强大合力。

    这一阶段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性矛盾还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调整产业结构任重道远;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比较低,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压力仍然很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不完善,一些山老区还不富裕,建设新农村任务十分艰巨;改革开放相对滞后,自主创新能力比较薄弱,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不足、活力不旺;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群众反映仍比较强烈;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一些部门和单位工作落实力度不够、办事效率不高,创优发展环境仍十分紧迫;党组织中还存在一些软弱涣散现象,反腐倡廉仍需继续强化等。

    (三)

    第三阶段,从2008年至2012年,是晋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为主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调,紧紧围绕坚定不移争当全省转型跨越发展排头兵,坚定不移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战略目标,齐心协力、对标一流、创新实干,全市呈现出经济充满活力、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富裕安康、党建坚强有力的良好局面。其主要特点和成就是:

    一、坚持不懈推进转型发展,实现经济大跨越

    市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通过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制定“十二五”规划、围绕打造山西经济重要增长极和山西新兴产业重要支撑基地的目标,着力增投资、壮产业、创优势、惠民生,总体呈现出经济较快增长、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登上千亿台阶,达到1012.8亿元,同比增长13.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5亿元,增长29.9%;财政总收入突破200亿大关,达到213.5亿元,增长17.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2.9亿元,增长2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60.8亿元,增长16.2%;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2.35亿美元,增长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2565元,增长12.1%;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8037元,增长14.1%。被评为山西省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市。具体表现在:以晋煤、兰花、阳电为代表的一批大型企业实力攀升,带动强劲;以煤转肥、煤转电、煤化工为代表的一批工业园区初具规模,效益凸显;以煤层气开发为代表的一批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蓬勃兴起,势头良好;以富士康、乐百利特、唐一锂电池为代表的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快速成长,大步跨越;以皇城相府、豪德物流为代表的一批文化旅游和三产服务业发展迅猛,贡献日增。在煤炭资源整合中,全市行动迅速、推进有力,保留地方矿井数、核定产能规模均为全省第一。一批有实力的煤炭企业在整合重组的基础上,投向文化旅游、高新技术、现代服务等产业,成为“地下转地上、黑色变绿色”的典型,赢得全省转型发展现场会在晋城召开。特别是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积极主动争资金、上项目,使多年期盼、事关长远的一批重点工程和重大基础设施得以实施。项目建设和重点工程全力推进,2012年省级重点工程完成率134.5%,居全省第一。深度对接上海、富士康、华润、晋煤,招商引资持续升温。与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签约项目48个,其中落地25个,总投资172亿元。金匠工业园区完成一期采空区治理和场地平整。华润兰花制药项目落地。深入实施融入中原战略,加大旅游景点建设和营销力度,联合河南、河北等省20多个城市,共同打造“太行山文化旅游”精品。全力推进综改试验区建设,编制了转型综改行动方案。完成“一市两园”总体规划,开工建设标杆项目18个。全市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561亿元,增幅居全省第一。传统产业进一步巩固提升。煤炭产业,巩固兼并重组成果,新转产验收和联合试运转矿井14座,产能规模达975万吨/年。煤层气产业,地面抽采井达到5500口,年抽采能力达到40亿立方米。中国联盛、新奥集团、晋煤天煜等煤层气液化项目建成运行。一批电力、煤化工项目开工建设。非煤主导产业成长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崛起,装备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富士康A区苹果手机精密机构件、金鼎煤机等标杆项目加紧推进。商贸物流业快速发展,苏宁电器、必胜客、凤展新时代广场正式营业,太行明珠游乐城、皇城相府城市综合体等项目加紧建设。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晋善晋美、精彩晋城”提升了知名度和美誉度。全市旅游总收入、接待入境旅游人数、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增幅均居全省第一。与此同时,积极推进非煤主导产业集群化发展,形成县域经济错位发展、差异竞争、优势互动的良好势头。

    二、??坚持不懈增进人民福祉,促进民生大改善

    认真落实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民收入稳步增长。2012年,粮食总产量达到94.7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生猪出栏达到156.4万头,全省第一。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建现代农业科技园区3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980家。300个重点推进村完成规划编制、“四化四改”和“五个一工程”。开展首届“晋城最美乡村”评选活动。重点扶持146个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全部超额完成。强力推进城市建设,实施一批城建重点工程。改造提升凤台街、文昌街两条主干道,取消群众呼吁强烈的西上庄收费站,打通兰花北路、红星街东西延伸段、文昌街西段、建设北路、客运东站环路等断头路,新增城市道路7公里。加快推进城市水系建设,任庄水库调水工程完工,滨河南路完成路基建设。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1560套,占省定任务的181%;竣工5291套,占省定任务的130%。市区经济适用住房被评为“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强力推进污染减排,关闭落后产能及生产设施企业10个,取缔市区分散燃煤供热锅炉102台。完成污染减排重点项目38个。丹河人工湿地三期工程通水试运行。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353天,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综合污染指数控制在1.72。加大节能降耗力度,实施节能项目52个。完成村庄绿化300个,造林12.1万亩,被评为“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

    三、坚持不懈加快民主政治建设,推进和谐社会大巩固

    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和民主法治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和政协提案,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政风行风建设,连续8年被省政府表彰为“政风行风评议先进市”。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圆满完成。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强化信访和社会矛盾排查调处工作,“平安晋城”建设成效显著,在全省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民意测评中名列第一,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特别是煤矿安全工作,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安全监管体系,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各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低于省控指标。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持续掀起学习宣传道德模范热潮,文明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积极支持人大、政协依法履行职责,深入实施统战工作“凝聚力”八大工程,形成团结干事的浓厚氛围。工青妇等群团工作卓有成效,科技、卫生、体育等事业长足进步,全市呈现出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和谐建设稳步推进的生动局面。全民国防教育更加深入,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质量大幅提升,“双拥”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不断加强教育基础建设,爱物学校、汇仟小学主体完工,中等专业学校一期工程和凤城中学项目顺利推进,新建标准化幼儿园15所,在全省率先实现十二年免学费教育,为农村寄宿制学校配备校车76辆。加快推进晋城大医院建设,正式启用市、县两级医院远程医疗会诊系统,投资6个亿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医疗保险标准全省第一,工伤、失业、生育、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标准居全省前列。积极推进就业和全民创业,2012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12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1.8%,创业工作受到国务院表彰,城乡低保、五保供养保障标准名列全省前茅。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发展。“文化低保”工程覆盖面扩大,“周末大剧场”、“百姓大舞台”等活动深得人心。

    四、坚持不懈凝心聚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晋城精神深入人心,晋城好人大量涌现,富有晋城气息的文艺精品百花竞放,广受欢迎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文化体制改革持续深化,艺术精品成果丰硕。2011年8月10日,晋城市在全省第一家基本完成规定的文化体制改革任务,连续两年荣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创作《西沟女儿》、《千秋长平》等一大批精品剧目,拍摄《还是那片情》、《铁血长平》、《赵树理》、《黑金地的女人》、《白马少年》、《大耳朵爷爷》等影视作品。全市累计共有43件作品荣获省“五个一工程”奖,七次荣获组织奖,名列全省前列。公共文化建设质量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2012年,对文体宫中心场地进行改造,建成周末大剧场,改扩建(含新建)16个百姓大舞台,并推出大型常态化公益演出“周末大剧场”每周一场,“百姓大舞台”每周每个舞台一场和非遗表演项目广场展演活动每月一场。“三馆合一”(图书馆、档案馆、美术馆)工程完成主体工程,“文化宫演艺平台”建成,“太行娱乐城”正在修建之中,文体宫作为“晋城国际会展中心”项目规划完成,“晋城跳水馆”投入使用。建成乡镇(街道办事处)综合文化站84个、村级文化活动室2207个、农家书屋2290个、文化广场1300多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县级支中心6个、基层服务站点2207个,覆盖率达100%。农村体育场所全覆盖工程圆满完成。特别是实施文化低保工程,从2008年至2011年,为文化低保村送戏1630场、送电影21020场、赠送三级党报7356份、建设农家书屋260个、配送图书30.9万册、发放并回收低保购书卡21万余张、建设农民工文化活动室26个,全市613个文化低保村、50余万群众享受到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文化低保工程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引起全国关注。旅游经济持续升温,文物保护工作成绩斐然。煤炭企业直接投入旅游文化开发资金已达35亿多元,9家景区、景点先后由煤炭企业投资开发建设,成功打造了皇城相府、王莽岭、蟒河等景区,实现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互促互动,初步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全市建成A级景区16个,数量位居全省第二,其中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6个、3A级景区4个,景区质量位居全省前列。有星级酒店28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11家、三星级10家、二星级6家,星级酒店数量居全省第三。全市共有400多家星级“农家乐”,从事旅游业农民超万人,人均收入过万。有旅行社44家。文物保护方面,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7支普查队走遍6县(市、区)84个乡镇办事处2317个行政村,全市文物总量由“二普”时的1877处文物点上升至6767处,其中新发现文物点5158处,县均1128处,名列全省第一。拥有国保单位43处,密度为全国之最;拥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5处;拥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5处,县级204处,文物保护密度之大,数量之多,全省少见。其中拥有珍贵的宋金时期古建筑瑰宝46处,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有6人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0人入选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08人入选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文化产业异军突起,转型跨越新增活力。文化及相关产业共有单位数5548个,从业人员2.28万人。建立吉利尔潞绸、珏山二十八宿动漫、白马寺休闲娱乐、开发区精品包装印刷等四个文化产业园区,晋氏织造、侨枫陶瓷等一大批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形成特色鲜明、主体突出、结构合理、繁荣有序的发展格局。

    五、坚持不懈加强党的建设,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

    2008年初,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见》。山西省委制定下发《实施意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晋城市从2008年7月至2010年2月,分三批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宝贵的实践、制度和理论成果,受到习近平和中央、省委指导组的好评。创新农村发展党员新机制,得到时任中组部部长李源潮的肯定。扎实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每月一讲”成为干部教育的一大品牌。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先后三次公开选拔县处级干部,社会反响良好。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率先建立农村干部激励保障和困难党员关怀帮扶机制并在全省推广。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持续引深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严肃查处一批大案要案,农廉工作和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走在全省、全国前列。从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及党的十八大召开,紧紧围绕建党90周年和党的十八大两个重大节点,分阶段有重点地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涌现出一批像张家胜、崔晓满这样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先进典型。2011年8月18日,中国晋城市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提出“勇当全省转型跨越发展排头兵,为提前五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把晋城市建成山西乃至中部地区最具发展活力、最有竞争实力、最富人文魅力的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而努力奋斗”的战略目标。从2012年2月至6月,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全市各级党组织把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作为创先争优的深化拓展,弘扬“右玉精神”,开展“五治五督”,整肃干部作风,创优发展环境,营造出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2012年2月8日,中共晋城市委六届二次全体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农村工作、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进一步明确全市今后工作的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提出“坚定不移争当全省转型跨越排头兵,坚定不移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以经济充满活力、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富裕安康、党建坚强有力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市委及时发出“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并在全市迅速开展党的十八大精神“千人万场大宣讲”活动。六届三次全会市委确立了“争先综改、竞逐中原,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城乡统筹进程、加快建设美丽晋城,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科学发展新路而努力奋斗”的“一争三快两率先”新的战略目标,开启了晋城科学发展和转型跨越的新步伐。在此期间,中央和省级领导以及中央和省委巡视组、考察组多次到晋城视察指导,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这一阶段的主要经验和体会是:要引领晋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好转型与跨越的关系,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活力;必须把解放思想作为开启一切工作的总闸门,不为成绩所累、不为艰难所惧;必须把科学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总抓手,坚持不懈谋大发展、促大发展;必须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一切工作的动力源,以开放的胸襟和视野,开拓的胆略和气魄,登高望远,借势发展;必须把执政为民作为做好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把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作为团结干事的总要求,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合力攻坚,才能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这一阶段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发展不充分、不协调、不科学仍然是当前的主要矛盾。产业结构一煤独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发展方式粗放,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压力较大,科技创新驱动支撑作用明显不足。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发展环境、政府职能和干部作风等都需要切实转变。这些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在未来的征程中正视不足,攻坚克难,奋发进取,扑下身子,埋头苦干,调动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把晋城经济社会不断推向科学发展的新高度。

    1999年以来的14年,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市委、市政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经济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评价标准,坚持统筹兼顾,持续推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全面发展,使全市步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轨道。这一时期,是晋城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回首这14年历程,成就令人鼓舞,展望未来发展蓝图,充满壮志豪情。过去14年已然成为历史,新的征程就要扬帆起航。总结过去是为了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相信,有改革开改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丰富的实践经验作借鉴,一个最具发展活力、最有竞争实力、最富人文魅力的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屹立在太行之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