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影视明星的故事-詹姆斯·斯图尔特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詹姆斯·斯图尔特,1908年5月20日出生于美国宾西法尼亚州印第安纳市。年轻时的斯图尔特曾梦想成为一名建筑师,因此在普林斯顿求学。1932年大学毕业后,詹姆斯·斯图尔特加入马萨诸塞州的法尔默思市的大学剧团作职业演出。在那里,他结识了两位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人物:艺术伙伴兼挚友亨利·方达、以及总是与他纠缠不清的欢喜冤家玛格丽·苏丽雯。一年后,詹姆斯·斯图尔特开始在纽约百老汇谋求发展,不久便小有名气。1935年,他又来到好莱坞闯荡。

    1939年,詹姆斯·斯图尔特因主演《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而一举成名,并首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次年,他与当红女星凯瑟琳·赫本合演了根据百老汇名剧改编的《费城故事》,终于让他戴上了奥斯卡影帝的桂冠。他在银幕上的形象很有个人特色,他最爱说一个表示歉意的词“哦”,显得十分彬彬有礼。这使他先后得到了在《浮生若梦》和《迷离世界》的一些正面角色,要么是有些害羞的青年,要么是好青年,或是非常善良的年轻人。

    詹姆斯·斯图尔特先后与希区柯克合作了《夺魂索》(1948)、《后窗》(1954)、《擒凶记》(1956)、《迷魂记》(1958)四部影片。在与这位电影大师的合作中,詹姆斯·斯图尔特无论在电影理念还是表演技巧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且,希区柯克强烈的电影感染力对詹姆斯·斯图尔特个人风格的形成与完善,也同样功不可没。早期的詹姆斯·斯图尔特是以其清秀俊朗的迷人外形吸引了众多影迷,希区柯克首次启用他来扮演《夺魂索》中一名睿智的中年哲学教授不能不说是一个大胆的尝试。由于《夺魂索》从头到尾只用了一个镜头拍摄完成,因此演员的表演必须一气呵成,不能有丝毫的差错。詹姆斯·斯图尔特的表演始终保有一种连贯的情绪,在片尾高潮处,他将教授揭穿学生杀人阴谋时的得意与悲愤,以及发现自己向学生灌输的“超人”理论所造成的恶果而痛心疾首、后悔不已的复杂心情处理得丝丝入扣、滴水不漏。由此也确立了他日后在矛盾中苦苦挣扎的中年男子的表演风格走向。詹姆斯·斯图尔特在与希区柯克合作的第二部影片《后窗》中将他的演技发挥到了极致。他扮演的腿上裹着石膏在家养病的摄影记者,由于身体无法移动,所有的表演只能依靠面部表情与上半身来完成。面对这样高难度的挑战,他在有限的表演空间里赋予了这个角色最完满的诠释。希区柯克于22年后再次翻拍自己1934年的早期名作《擒凶记》,在影评界颇有争议、毁誉参半。但一致公认的是,詹姆斯·斯图尔特在片中出演的父亲一角明显超越他的前任,人物显得更为丰满、有血有肉。与另一部影片《迷魂记》一样,这不仅是希区柯克的经典作品,同时也让所有影迷永远地记住了詹姆斯·斯图尔特这位伟大的演员。到了70年代,年过花甲的詹姆斯·斯图尔特逐渐淡出影坛,他与老牌女星蓓蒂·戴维丝合演电视电影《正确之路》后正式息影。1997年7月2日,89岁高龄的斯图尔特在洛杉矶去世。

    詹姆斯·斯图尔特一生拍摄了40余部影片,大都非常成功。除了电影以外,他还活跃在广播和电视舞台。1984年,美国电影研究学院特别给詹姆斯·斯图尔特颁发了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一年后,美国总统里根授予他自由勋章。1990年,他再次获得林肯中心电影学会的终身成就奖。作为美国人最受爱戴的明星之一,詹姆斯·斯图尔特与其说是一个演员,不如说是美国电影文化的一个象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