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卷十七大荒北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这一章中,“黄帝蚩尤之战”最为人熟悉。古代一些学人认为中国上古历史上确实发生过这场战争,但也有一些近、现代学人认为它夸张失实,虚构的成分较大。笔者认为它应该是真实的。但黄帝、蚩尤也许不是确凿的某个人物,战争的性质也许不是正邪分明的,他们的战争极有可能就是利益之争。

    “烛龙”这一条,大家可以参看前文我们选出的“烛阴”,它在天文、历法学上的意义是很大的,它可以为确定《大荒经》的本来面目提供佐证。

    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间,附禺之山(1),帝颛顼与九嫔(2)葬焉。爰有久、文贝、离俞、鸾鸟、皇鸟、大物、小物(3)。有青鸟、琅鸟(4)、玄鸟(5)、黄鸟、虎、豹、熊、罴、黄蛇、视肉、璿(6)瑰、瑶碧,皆出卫于山(7)。丘方员三百里,丘南帝俊竹林在焉,大可为舟。竹南有赤泽水,名曰封渊(6)。有三桑无枝,高百仞。丘西有沈(8)渊,颛顼所浴。

    【注释】

    (1)附禺之山:即上文《海外北经》中所说的务隅山、《海内东经》中所说的附禺山,这三座山其实是同一座山。(2)嫔:帝王诸侯的姬妾。(3)大物、小物:大大小小的物件,此处是指殉葬时所用的大大小小的用具。(4)琅鸟:白鸟。琅:洁白。(5)玄鸟:燕子的别称,因它的羽毛黑色,所以称为玄鸟。玄:黑色。(6)璿:“璇”的通假字,美玉,也有人认为是次于美玉的石头。(7)出卫于山:即出于山中。(8)沈:深。

    【译文】

    在东北海以外,大荒的当中,黄河水流经的地方,有座附禺山矗立。此山埋葬着颛顼帝与他的九个妃嫔。这里有鹞鹰、花斑贝、离朱鸟、鸾鸟、凤鸟、大物、小物等。另外还生长和出产青鸟、琅鸟、燕子、黄鸟、老虎、豹子、熊、罴、黄蛇、视肉、璿瑰、瑶碧等动物和宝贝。卫丘方圆三百里,帝俊的竹林在它的南面,竹林所产的竹子粗大得可以做成小船。竹林的南面有处湖泊名叫封渊,湖水是红色的。那里还有三棵不生长枝条的桑树,都高达数十丈。卫丘的西面有沈渊,那是颛顼帝洗澡的地方。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有蜚蛭(1),四翼。有虫(2),兽首蛇身,名曰琴虫。

    【注释】

    (1)蜚:通“飞”。蛭:环节动物,雌雄同体,体长扁平,水蛭可以做中药用。(2)虫:这里指蛇。

    【译文】

    在茫茫大荒之中,有座不咸山。不咸山上有个肃慎氏国。此山有一种能飞的蛭,长着四只翅膀。有一种蛇,长着野兽的脑袋和蛇的身子,人们称它为琴虫。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衡天。有先民之山。有槃(pán)木千里。

    【译文】

    大荒当中,有座山名叫衡天。还有座先民山,山中有一棵大树叫槃木,这棵树盘曲一千里。

    有毛民之国,依姓,食黍,使四鸟。禹生均国,均国生役采,役采生修鞈(gé),修鞈杀绰人。帝念(1)之,潜为之国(2),是此毛民。

    【注释】

    (1):念:同情、怀念。(2)潜:暗中、暗地里。国:建国,名词作动词用。

    【译文】

    有个毛民国,这里的人姓依,吃黄米,能驯化、驱使四种野兽。大禹生了均国,均国生了役采,役采生了修鞈,修鞈杀了绰人。天帝哀念绰人被杀,暗地里帮助绰人的后代建成了国家。这就是毛民国的来源。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1)两黄蛇,把(2)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3),欲追日景(yǐng)(4),逮(5)之于禺谷。将饮(6)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7)之,故南方多雨。

    【注释】

    (1)珥:贯耳、穿耳,这里指耳朵上穿带着蛇。(2)把:手拿、手握。(3)不量力:自不量力。(4)景:通“影”。(5)逮:到,及。(6)饮:引水。(7)处:居住。本书中先说夸父因追逐太阳而死,然后在文中又说夸父被应龙杀死,这是因神话传说来源不同而造成的说法分歧。

    【译文】

    大荒之中,有座山名叫成都载天。山上有一个人,耳上穿挂着两条黄色的蛇,手上握着两条黄色的蛇,他名叫夸父。后土生养了信,信生养了夸父。而夸父有些自不量力,一心要追赶太阳的光影。他追逐太阳一直追到禺谷。夸父口渴,想喝黄河水解渴,但黄河水不够喝。夸父又打算跑到北方,去喝大泽的水。还未到大泽,夸父便渴死在半路上。还有种说法讲:应龙在杀了蚩尤以后,又杀了夸父。因神力耗尽,应龙上不了天,便去了南方居住,因此南方的雨水很多。

    共工之臣名曰相繇(1),九首蛇身,自环(2),食于九土(3)。其所歍(wū)所尼(4),即为源泽,不辛(5)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湮(yīn)(6)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rèn)三沮(jǔ)(7),乃以为池,群帝因是以为台。在昆仑之北。

    【注释】

    (1)相繇:即上文所说的相柳。(2)环:盘旋起来。(3)九土:九座山。(4)歍:呕吐。尼:停止。(5)辛:辣。(6)湮:用土石等阻塞。(7)三:表示多数,不是实指。仞:“忍”的通假字,阻止、堵住。沮:败坏、溃败。这里指溃堤。

    【译文】

    共工有一位名叫相繇的臣子,长了个蛇身子,有九个头。他屈曲盘旋绕成一团,贪婪地霸占了九座大山,贪婪地索取食物。他所停留及喷吐过的地方,立即变成大沼泽,那里的气味不是辛辣就是苦涩,各种野兽没有能居住的。后来,大禹堵塞了那些沼泽,杀死了相繇。相繇的血又腥又臭,以致那里连一般的谷物都不能生长。此外,当地又水涝成灾,人也不能居住。大禹多次筑坝阻拦,但多次溃陷,于是大禹就把它挖成了大池子。诸位帝王利用挖出的泥土建造了几座高台。这些高台位于昆仑山的北面。

    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向。有人衣(1)青衣,名曰黄帝女魃(bá)(2)。蚩尤作兵伐(3)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4),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5)。魃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6)!”先除水道,决通沟渎(dú)(7)。

    【注释】

    (1)衣:穿,这里作动词用。(2)黄帝女魃:旱神。据传说,她头上光光的,一根头发没有,她所居住的地方,天从不下雨。(3)作兵:带领军队。兵:原义指武器。(4)风伯:神话传说中的风神。雨师:神话传说中的雨神。(5)田祖:主管田地之神。(6)北行:指回到赤水之北。(7)渎:水渠、水沟。

    【译文】

    有座山叫系昆山,上面有共工台。因敬畏共工的威灵,持箭的人不敢朝着北方拉弓放箭。有一个人穿着青色的衣服,她名叫黄帝女魃。蚩尤带领军队来攻击黄帝,黄帝便派遣应龙到冀州的原野去攻打蚩尤。应龙蓄了很多水来备战,而蚩尤邀请来风伯和雨师,纵起大风雨来对抗。黄帝随后派遣天女魃下凡前来助战,蚩尤兴起的风雨被止住,黄帝的军队因此杀死了蚩尤。战后,魃因神力耗尽而不能再回到天上,她居住的地方总是不下雨。叔均将此事禀报给黄帝,后来黄帝就把魃安置在赤水的北面。叔均成了主管田地的官,他就是后来所谓的田神。魃时常逃亡而给人们带来旱情,那些要想驱逐她的人,便祷告说:“神啊,请向北去吧!”事先,老百姓会清除水道,疏通大小沟渠。

    【阅读延伸】

    黄帝与蚩尤之战,其真实内情,并不是后世人一再被灌输的那样——黄帝是正义的,蚩尤是非正义的。这场战争所反映的,其实是上古时期部落联盟之间为争夺生存空间、物质利益以及部落领导权等而互相厮杀的真实生存现状。

    公元前三千年前后,黄帝的部落联盟属于华夏集团,蚩尤的部落联盟属于东夷集团。黄帝、蚩尤两个部落联盟在发展和衍生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利益冲突。这些冲突一再积聚,终于激化,两个部落联盟于是在“冀州之野”展开了这场大战。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父山,顺水入焉。有人名曰犬戎。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pìn)牡,是为犬戎,肉食。有赤兽,马状无首,名曰戎宣王尸(1)。

    【注释】

    (1)戎宣王尸:传说是犬戎族人奉祀的神。

    【译文】

    茫茫的大荒中,有座山名叫融父山,顺水流入这座山。山中有一人,名叫犬戎。黄帝生了苗龙,苗龙生了融吾,融吾生了弄明,弄明生了白犬,这白犬有雌雄两性而自相配偶,便逐渐形成犬戎族,犬戎人以肉类为食物。融父山中有一种红色的野兽,形状像马但却没有脑袋,人们称它为戎宣王尸。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身长千里,直目正乘(1),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yè)(2)。是烛九阴(3),是谓烛龙。

    【注释】

    (1)乘:据学者研究,“乘”应该是“眹”(zhèn)的假借音。本义是瞳仁、眼珠子。(2)谒:拜谒,引申为接近。这里讲烛龙能呼风唤雨。(3)九阴:非常阴暗的地方。九:不是确指,这里形容数量大、程度深。

    【译文】

    在西北方的海外,赤水的北岸,有座章尾山。山上有位神人,长着人的面孔和蛇的身子,他全身都是红色的,身体长达一千里,眼睛和眼珠是竖立生长的。他闭上眼睛,就是黑夜,睁开眼睛则是白昼。他不吃饭不睡觉也不休息,能呼风唤雨。他能照亮那些非常阴暗的地方,所以被称作烛龙。

    【阅读延伸】

    此处的“烛龙”,一些学者指出它与前文《海外北经》的“烛阴”是同一个“神仙”。它们的外形特征相同,它们的神通也几乎是一样的。

    对“烛龙”的研究,历代学者的主要结论有三个:第一、烛龙是太阳。第二、烛龙是祝融。第三、烛龙是盘古那样的开天辟地的大神。现代的学者认为这三个说法都很牵强,不少人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其中,学者刘宗迪认为“烛龙”是坐落在天空西北“龙星”的原型。他这个说法比较令人信服。

    刘宗迪从“烛龙”在《山海经》中的方位、形象等出发,结合中国古代的大火—苍龙纪时制度,推论出《山海经》中的“烛龙”其实是被当做秋、冬之交的标志,它代表着秋天。“烛龙”在《山海经》中绵延千里的特征,也符合古人心中的龙星形象。至于“烛龙”那些特异功能,不过是意味着龙星的运行与天文学上的四时气候、风雨阴晴变化等方面相关。

    结合文字学考据,刘宗迪进一步推证出用“烛龙”来指称龙星的来历的悠久。他也进一步推论出龙星这一原型在春天(夔龙)、夏天(应龙)和冬天(相柳)的称呼。这几个称呼,我们在《山海经》中也都能找得到——夔龙(春天飞升之龙)、应龙(夏天行雨在天之龙),出现在《大荒东经》中;相柳(冬天沉潜之龙)出现在《大荒北经》中。它们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拿来和龙星在春、夏、冬三个季节的特征比较,非常类似。这些内容间接证明了刘宗迪推论的合理性,他觉得正是由于古人对龙星的崇拜,才引导着他们把“龙”这一形象作为图腾,然后进一步把“龙”上升到万民崇祀的国家象征的地位。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