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卷十一海内西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这一章,最重要的部分是“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这一条。我们编写阅读延伸的重点也放在了这条上——因为“昆仑”这个词对我们中国人非常重要,它不仅是地理概念,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我国文化“伟岸高大”的精神特质。

    “开明南有树”这一条,有学者认为是祭祀场景,我们也认同这种观点。

    贰负(1)之臣曰危,危与贰负杀窫(yà)窳(yǔ)。帝乃梏(gù)(2)之疏属之山(3),桎(4)(zhì)其右足,反缚两手与发,系之山上木。在开题西北。

    【注释】

    (1)贰负:神话传说中的天神,人脸蛇身。(2)梏:古代木制的手铐,这里是作动词用,是械系、拘禁的意思。(3)疏属之山:有学者认为这座山也就是雕山,在今陕西境内。(4)桎:古代拘系罪人两脚的刑具,这里作动词用。

    【译文】

    贰负神的臣子叫危,危与贰负联手杀死了窫窳神。天帝便把贰负拘禁在疏属山中,并给他的右脚戴上刑具。天帝还用贰负的头发反绑着他的双手,把贰负拴在山上的大树下。贰负受刑的地方在开题国的西北面。

    流沙(1)出钟山,西行又南行昆仑之虚(2),西南入海,黑水之山。

    【注释】

    (1)流沙:沙子和水一起移动的一种自然现象。(2)虚:大丘,即指山。

    【译文】

    流沙的发源地在钟山,河水先向西流动,再朝南流过昆仑山,然后继续往西南流入大海,直到黑水山。

    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1),长五寻(2),大五围(3)。面有九井,以玉为槛(jiàn)(4)。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5)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6)莫能上冈之岩。

    【注释】

    (1)木禾:大如树木的稻谷。(2)寻:古代八尺为一寻。(3)围:计量圆周的单位,指两只胳膊合围起来的长度,有时也指两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围的长度。(4)槛:窗户下或长廊旁的栏杆,这里指井栏。(5)百:并非实数,而是言其多。(6)羿,即后羿,神话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善于射箭,曾经射掉九个太阳,射死毒蛇猛兽,为民除害。

    【译文】

    海内的昆仑山,屹立在西北方,那里是天帝在人世间的都邑。昆仑山,方圆八百里,高达一万仞。昆仑山顶,有一棵像大树似的稻谷,它高达五寻,有五人合抱那么粗壮。它旁边有九眼井,每眼井都有用玉石制成的围栏。昆仑山的入山口,设有九道门。每道门都有开明神兽守卫着。昆仑山是众多天神聚集的地方。在八方山岩之间,以及赤水的岸边,这个地域内,不具有像仁义的后羿那样本领的人,是不能攀上那些山冈岩石的。

    【阅读延伸】

    《山海经》中,昆仑山(也被称为昆仑虚、昆仑丘等)是最著名、最重要的“大山”,它被描述为诸神居住之“圣地”,也被奉为《山海经》的标志之物。整部《山海经》直接提到昆仑山或围绕昆仑山展开叙述的条目,有数十条之多。

    确定昆仑山的具体方位,是《山海经》研究的一个重点,历代学者对此不遗余力。学者们的主流结论很不一致,这些结论大多各据一隅,偏执一词,互不共容也不能互相生发,以至昆仑山的真实面目千百年来不为人确知。

    随着现代信息手段的强大、学者知识体系的健全,“昆仑山”的真实所指,逐渐被揭示出来。其中较为科学可信的,首推学者刘宗迪的“明堂说”。他认为地理学意义上的昆仑山并不存在,昆仑山不过是《山海经》所依据古图画中的“明堂”的命名。这个“明堂”,是农耕时代人们议事断讼、祭神祀祖、占天卜地、观星测辰的重地。这条文字中有关“昆仑”的描述,其实都反映了“明堂”的建筑样式和组成部分。明堂并非一成不变,它在逐渐演变,它的范围也从狭小发展到宏大,直到在历史上形成“泰山封禅”的礼天制度。也即是说,泰山才是真正的“昆仑”,《山海经》中的“昆仑”不过是这种制度所使用的祭坛——“泰山”的原型。

    《山海经》的述图者以及前代研究《山海经》的人,不清楚图画中“明堂”的真实意义,从不同角度对“昆仑”进行了曲解,其关键原因就在于,他们固执地相信“昆仑山”是地理学意义的,而不清楚“昆仑”其实不过是个“人为建筑”,是个带有多重社会意义的“载体”。

    “明堂说”面世以来,得到广泛认可,它为《山海经》的研究在思想方法上提供了新的可能。

    既然《山海经》中的“昆仑山”被证明是古人在从事祭祀、占卜、议事等国家大事时所使用的“明堂”建筑,为何比较概念化、意识形态化的“昆仑”又会出现在较为写实的《山经》中?

    这个问题的产生,出现在《山海经》的流传和形成中。《山经》、《海经》本为不同性质的文献,后来者把它们编到一起时,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了再加工。现代学者们认为《西次三经》整部分都是他们加入的。从文本上看,《西次三经》神怪色彩浓厚,确实与《山经》的其他文字风格格格不入。这一点,读者们若有兴趣可以去比较一番。

    昆仑南渊(1)深三百仞。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2)立昆仑上。

    【注释】

    (1)南渊:南面的一个深渊。(2)东向:向东。

    【译文】

    昆仑山的南面有一个深三百仞的渊潭。开明神兽的身子大小像老虎,但长着九个脑袋,九个脑袋都长着人一样的面孔,它们都朝东立在昆仑山上。

    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1)窫(yà)窳(yǔ)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2)之。窫窳者,蛇身人面,贰负臣所杀也。

    【注释】

    (1)夹:围着、环绕着。(2)距:通“拒”,抗拒。

    【译文】

    开明神兽的东面,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他们围绕在窫窳的尸体周围,每个人的手中都捧着不死药来抵抗死神,并努力使窫窳复活。窫窳长着蛇身和人脸。据说他是被贰负和他的臣子合伙杀死的。

    服常树,其上有三头人,伺(1)琅玕树(2)。

    【注释】

    (1)伺:照看、伺察。(2)琅玕树:传说这种树上结出的果实就是珠玉。

    【译文】

    有一种服常树,它上面有个长着三颗头的人,他正静静伺察着近旁的琅玕树。

    开明南有树,鸟六首;蛟、蝮蛇(1)、蜼(wèi)、豹、鸟秩树,于表池树(2)木,诵鸟、鶽(sǔn)(3)、视肉。

    【注释】

    (1)蝮蛇:即腹蛇,毒蛇的一种。(2)树:这里是动词,环绕着、排列着的意思。(3)鶽:通“隼”,鹰的一种。

    【译文】

    开明神兽的南面有一种树,树上有一种长着六个脑袋的鸟儿。此外,还有蛟龙、蝮蛇、长尾猿、豹子、鸟秩树等动物。有一个水池,四周环绕着树木,那里还有诵鸟、鶽鸟、视肉等怪兽和动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