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学-口才让你成为最受欢迎的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生活的细节是别人喜欢你的关键

    人们总是对自己所爱的、尊敬的朋友,发自内心地关怀他们,期盼他们能幸福安乐。如果不能秉持这种心情,你实际上也就无法取悦对方。人际关系的原则,便是这种思念对方的心情。有了这种心情时,至于该如何遣词用字,自然也就能一日了然了。取悦人的心理,谁都会有,然而,在人与人交往的实际场合,真正掌握取悦他人的方法者,并不多见。

    事实上,你可以通过掌握一些简单、自然、平常和易学的技巧,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只要你坚持不懈地去实践,你就可以成为一个受人喜爱的人。

    1.要做一个平易近人的人,和别人打交道要轻松自如

    也就是说,在别人和你打交道的时候,不要让人有一种紧张感。据说,有的人“你很难同他打交道”,他很难接近。这往往是一个在交往中难以克服的障碍。一个平易近人的人很好相处,而且言谈举止都很自然。他会营造一种舒适、愉快、友好的氛围。和他在一起,不会像戴着一顶破旧的毡帽、趿拉着一双破烂的鞋子、穿着一件宽大破旧的袍子一样,尴尬难堪。一个表情僵硬、冷漠、毫无反应的人,是难以融入一个集体之中的,而他往往是一个桀骜不驯的、不合群的怪物。你确实不知道该如何和他打交道,你也难以揣摩他的内心世界,不知道他会对你的言行作出怎样的反应。喜欢上一个这样怪僻的人,确实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2.善解人意,体贴别人

    一个体贴别人的人,总是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不让别人紧张、拘束,更不会让别人尴尬难堪。据说,莎士比亚就具有善解人意的神奇能力。在和人交往的过程中,他就像一条“变色龙”,能根据交往对象的不同特点,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进行应变。文学批评家威廉哈兹里特指出:“莎士比亚完全不具有自我,他除了不是莎士比亚之外,可以是其他任何人,或是任何别人希望他成为的人。他不仅具备每一种才能以及每一种感觉的幼芽,而且他能借着每一次的命运改换,或每一次的情感冲突,或每一次的思想转变,本能地预料到它们会向何方生长,而他就能随着这些幼芽延伸到所有可以想象得出的枝节。”

    3.待人接物落落大方、不卑不亢

    一般来说,具备这种素质的人必须具备宽阔的胸襟。因为,那些特别注重别人对自己的态度的人,那些害怕别人嫉妒自己的地位和职务的人,那些在生活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人,是很少对别人态度冷淡的,而且一般也不轻易对别人生气。

    美国前邮政部长詹姆士·法利是谦虚谨慎、不狂妄自大的人之中的一个杰出代表。

    一个有趣的事例表明,法利先生是一个知道如何让人喜欢自己的专家。那是发生在费拉德菲尔城举办的一次“读书和读者”会上的事。当法利先生和其他演讲者到宾馆去吃午饭的时候,他们在走廊遇到了推着餐车的女服务员,餐车上装载着桌布、毛巾和其他用具。他们绕过餐车走了进去,这位服务员丝毫没有注意到他们。这时,法利先生向她走了过去,并且伸出手说:“嘿,你好,我是詹姆士·法利。能告诉我你的名字吗?很高兴认识你。”

    当这群人走过大厅的时候,一些人回过头看了看那位女孩,她嘴巴张得大大的,显得十分惊讶,但是,她的脸上立即绽开了甜美的微笑。这是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取得成功的人士,在社交场合中平易近人,善于营造舒适、自然、轻松的气氛,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绝妙的例子。

    4.要忠诚、正直和具有爱心

    某个大学的心理学系对那些受人喜爱的和不受人喜爱的人的性格做了分析。他们对100个个性特征做了科学分析,他们指出:一个人要想赢得别人的喜爱就必须具备46个引起人们好感的个性特征。也就是说,你要想为大众所接受,就必须具备许多的优秀品格。意识到这一点,或许会让你感到多少有些失望。

    要想让别人喜欢你,你必须具备基本的品格。这就是要忠诚、正直和具有爱心。或许,只要你具备了这一基本品格,其他的各种品质也就自然而然地具备了。

    5.能够仔细分辨别人的意图、动机、心情、感受和思想

    也就是说,一个社交能力强的人,必定是会盘算的人,他们会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会盘算别人的可能行为,会计算自己的利益和损失,而所有这些盘算,都是在相关因素可能变动的情况下作出的。因此,只有认知能力较强、善于察言观色的人,才能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作出这些盘算来。这种人际交往智慧每个人都具有,关键是怎样使之不断增强,怎样把它们在生活中发挥出来。

    6.不断克服自身的弱点

    如果你不是和别人打交道很轻松自如的人,建议你对自己的性格做一些研究,考虑任何消除你在交往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自觉的、不自觉的紧张情绪。一定要注意,不要把别人不喜欢你的原因归结到别人身上。相反,你应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且要下决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非常诚实,敢于解剖自己,甚至还需要一些性格方面的专家的帮助。那些在你的性格方面的所谓“不利因素”或者说“弱点”,可能是你多年的生活习惯养成的,也可能是由你年轻时候的生活态度发展而来。或许,你还一直把它们作为“自卫”的武器来使用,殊不知,它们却在无意之中伤害了别人。不管这些性格的“弱点”是如何产生的,只要你对它们进行科学的分析,意识到了进行性格优化的重要性,通过一套对性格进行转变的训练,你是完全可以克服这些弱点的。

    在一个人的性格转变过程中,学会为别人祝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当你为别人祝福的时候,你就是在调整自己的心态,改变对别人的态度。这样,你和别人之间的关系就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以心换心,以爱换爱。当你向别人袒露出最美好的感情的时候,别人也会向你袒露出最美好的感情。当这种最美好的感情彼此相遇并且融合一起时,一个更高层次上的相互信任、相互理解也就建立起来了。你也就在尘世中建起了“天堂”。

    如果你已经走完了人生的一大半,而还没有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话,你不要认为一切都不可改变,你应该采取明确的步骤去解决这一问题。只要你愿意为此付出努力,你完全可以改变自己,成为一个知名度很高、受人喜爱、受人尊敬的人。或许可以用下面这句话来让我们共同警醒:一个人的最大悲剧是用一生的时间来为自己的过错掩饰和开脱。我们本来是做错了,却为它辩护,文过饰非,死不认账,死不改悔。就像一台电唱机上放置了一张有缺陷的唱片,当电唱机的指针陷入唱片的凹槽时,它会反复播放同一音调。你必须把指针从唱片的凹槽中拿出,这样,你就不会再听到不和谐的音调,而会听到旋律优美的歌曲。不要再浪费时间去为你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失误辩解,而要把这些时间用于完善自身的性格,去赢得别人的友谊。因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成功生活的最重要的条件。

    7.尊重别人,自我克制

    你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你喜欢别人,别人也会喜欢你。让别人喜欢你,实际上,这就是你喜欢别人的另一个方面。美国著名学者威尔·罗杰斯曾经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我从没遇到一个我不喜欢的人。”这句话或许有一点夸张,但我相信,这对威尔·罗杰斯来说并不为过。这是他对人们的感觉,正因为如此,人们也都对他敞开心怀,就像花儿对太阳敞开心怀一样。

    当然,有时也会因为彼此意见不同,使得你喜欢某个人格外困难,这是很自然的事。有的人生性就比别人更惹人喜爱。但是,我们知道,每一个人确实都有他值得尊重甚至可爱的秉性。

    在人际交往中尊重别人的人格是赢得别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因素。人格,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最重要、最宝贵的。对每一个人来说,他都有这样一个愿望:那就是使自己的自尊心得到满足,使自己被了解、被尊重、被赏识。如果我不尊重你的人格,使你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当时,你或许会一笑了之,但是,我却严重地伤害了你。事实上,如果我表示出了对你的不尊重,即使你当时对我还是很友善,但是,如果你不是一个精神境界极高的人,你以后是不会很喜欢我的。这样,我就“赢得了战场,而输掉了战争”。

    相反,如果我满足了你的自尊心,使你有一种自身价值得到实现的感觉,那么,这表明我很尊重你的人格。我帮助你获得了自我实现,你也会为我所做的一切表示感激。你对我有一种感激之情,你会因此而喜欢我。

    一些高明的政治家是精于此道的。为了笼络人心,赢得别人的拥护和支持,他们决不轻易伤害别人的自尊和感情。一位评论华盛顿政治舞台的专家指出:“许多政客都能做到面带微笑和尊重别人,有位总统则不只如此。无论别人的想法如何,他都会表示同意。他会盘算别人的心思,并且能掌握这些心思的动向。”

    不要贬低别人的人格,不要伤害别人的自尊心,因为,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喜欢你。你满足别人的精神需求,别人才会满足你的精神需求。

    一个人必须要有自我克制的能力,对和自己打交道的人千万不要表示出不耐烦。对某些人,你可能是特别的不喜欢,甚至是特别的讨厌,但是,你不要感情冲动,只要你冷静一点,尽可能地把这位令你生气的人的优点、他的过人之处列举出来,你就会克制自己的感情。如果你每天力图列举一点,久而久之,你就会惊奇地发现,你原来以为你不喜欢的那个人竟然会有那么多的值得人喜爱的品质。在发现了他的可爱之处后,你就会猛然觉得自己没有理由讨厌他。当然,在你对别人有这些新发现的过程中,别人也在对你有许多新发现,也会发现你的许多可爱的品质。

    用主动的问候赢得他人的好感

    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的所有活动、交易、成就。都要从人与人的接触中产生。别人供给你所需,也肯定你的贡献。你存在的价值建筑在人们的回应上。

    所以,你认识的人越多、公共关系越好,就越容易成功!

    李先生说钱没钱、说势没势,甚至论才能也一无所长,却成为最受欢迎的人物。有钱的人帮他出钱,有势的人为他效力,有才的人向他献计,使他获得了不起的成就。

    为什么呢?因为李先生与这三种人都有交情,他把有钱却急需政治后盾的人,介绍给有势却无财力的支援者,又将怀才不遇的人,引荐给他们,于是大家都获得了好处,团结成一股力量。

    而谁是力量的中心?

    当然是无钱、无势又无才的李先生!话再说回来,与众人结交的能力,何尝不是一种杰出的才能?

    人与人相识,除了自然的缘分,更有许多创造的机缘。能够用创造的方式,尽量多结一份缘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才是容易成功的人。

    正是因为李先生不白白地等待机会,而是掌握了每个小小的契机,把它发挥成大的巧合,才建立起了稳固的人际关系。

    在生活中,李先生十分重视创造与人结识的机缘。比如,他刚刚搬到新泽西州的时候,一天傍晚,他看见邻居家的女主人走了出来,便隔着十几英尺的树丛向对方望,然后非常自然地找到恰当的时机,抬起头,露出笑容,喊一声“你好!”随后,李先生便弯身穿过树丛,到她的后院,开始了寒暄,并聊起天来。他们就这样认识了,彼此留下电话,约好互相帮助,大家有个照应。

    那第一声“你好”是怎么产生的呢?李先生认为他们几乎是同时隔着树丛向对方打招呼。李先生也相信,他们是一起有心地走向树丛,为的是与对方结识。

    这种彼此准备好,伺机而动,并接触眼神的功夫是非常重要的。譬如,当你参加酒会或聚餐时,必须随时保持敏锐,回应别人抛来的眼神。正因此,你经常可以在电影里见到,人们能远隔十几英尺相互敬酒。想想!若不是敏锐,怎么可能注意到那么远?

    那远远地会心一笑,不必开口,默默地、高高地举起酒杯,用眼睛表达一份心意的敬酒,是最令人感动的。

    相反,当你看到一个朋友,直向他使眼色,甚至叫他名字,对方都迟钝而无反应时,那又是多么懊恼的事!我们每个人,不都曾经历过这种尴尬的场面,或给予过别人这样的感觉吗?

    当你的朋友狠狠拍你一下,说“怎么搞的?!我跟你打了半天招呼,你都没反应”时,就是因为你不够敏锐。伤了对方的感觉,使他热情的“你好”落入冰水之中。

    记住,这世上每个人都可能跟你有缘,也都可能成为你的助力。这种助力常是你成功的保证,也是你困境中的通行证!

    “你好”是个最普通的词,相错而过的车船上,人们可以彼此喊一声“你好”便再也不相遇。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可以因为喊一声“你好”,而从此相识。

    拥有丰富多彩的人际关系是每一个现代人的需要。可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这种需要都没有得到满足。他们总是慨叹世界上缺少真情、缺少帮助、缺少爱,那种强烈的孤独感困扰着他们、折磨着他们。其实,很多人之所以缺少朋友,仅仅是因为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总是采取消极的、被动的退缩方式,总是期待友谊从天而降。这样,虽然他们生活在一个人来人往的工作场所,却仍然无法摆脱心灵上的孤寂。这些人,只做交往的响应者,不做交往的始动者。

    要知道,别的同事是没有理由无缘无故对我们感兴趣的。因此,如果想赢得别人的友情,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摆脱孤独的折磨,就必须主动交往。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有两点原因影响人们不能主动交往,而采取被动退缩的交往方式。

    一方面,是生怕自己的主动交往不会引起别人的积极响应,从而使自己陷入窘迫、尴尬的境地,进而伤及自己脆弱的自尊心。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交往的需要,因此,我们主动而别人不采取响应的情况是极其少见的。试想,如果别人主动对你打招呼,你会采取拒绝的态度吗?比如,生活中会有这样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在硬座火车上,坐在一个“隔间”里面有六个人,如果这六个人里面至少有一个是主动交往的人,那么他们总是谈得热火朝天,一路上充满欢声笑语;如果这六个人没有一个人主动和别人交往,那么,从起点坐到终点,他们会始终处在无聊的气氛中,看书也没劲,对望又很尴尬,所以干脆闭上眼睛养神。与其尴尬地面面相觑,还不如主动打招呼,换得一路不寂寞,不是吗?当你尝试着主动和别人打招呼、攀谈时,你会发现,人际交往是如此容易。

    另一方面,人们心里对主动交往有很多误解。比如,有的人会认为“先同别人打招呼,显得自己低贱。”“我这样麻烦别人,人家肯定会烦的。”“我又没有和他打过交道,怎么会帮我的忙呢?”等。其实,这些都是害人不浅的误解,没有任何可靠的证据能证明其正确性。但是,这些观念却实实在在地起着作用,阻碍了人们在交往中采取主动的方式,从而失去了很多结识别人、发展友谊的机会。

    当你因为某种担心而不敢主动同别人交往时,最好去实践一下,用事实去证明你的担心是多余的。不断地尝试,会积累你成功的经验,增强你的自信心,使你在工作场合的人际关系状况越来越好。

    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

    微笑在社交中是能发挥极大作用的,它能展示一个人独特的魅力。无论在家里、在办公室,甚至在途中遇见朋友,只要你不吝惜微笑,立刻就会带来你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难怪有许多专业推销员,每天清早漱洗时,总要花个两三分钟时间,面对镜子训练自己的微笑,甚至将之视为每天的例行工作。

    “笑是人类的特权”,微笑是人的宝贵财富。微笑是自信的标志,也是礼貌的象征。人们往往依据你的微笑来获取对你的印象,从而决定对你所要办的事儿所采取的态度。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微笑,办事儿将不再感到为难,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将变得十分容易。

    微笑在办事儿时的奇特魅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微笑是以柔克刚的“妙招”

    办事儿的时候,遇到的人有爱发脾气者,有刻薄挑剔者,有出言不逊、咄咄逼人者,也有与你存有隔阂芥蒂之人,对付这些难对付之人,含蓄的微笑往往比口若悬河更可贵。面对别人的胡搅蛮缠、粗暴无礼,只要你微笑、冷静,你就能稳控局面,用微笑缓减对方的刺激,以微笑化解对方的攻势,从而以静制动,以柔克刚,摆脱窘境。我国乒乓球选手陈新华,在一次与瑞典选手比赛时,总是面带微笑。也正是这微笑,使他在输赢的关键时刻,镇定自若,越战越勇,使对手束手无策,心慌手乱,败于陈新华手下。微笑和球技使陈新华获得了世界冠军的殊荣!

    2.微笑是融洽气氛的“润滑剂”

    当客人来访或是你走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时,由于陌生或羞涩,你往往会端坐不语或拘谨不安。此时,你若微笑,就能使紧张的神经松弛,消除彼此问的戒备心理和陌生感,相互产生良好的信任感和亲近感。记住:要使他人微笑,你自己得先微笑。

    3.微笑是巧妙回绝的“借口”

    在喧闹的影剧院入口,小王正忙着检票。忽然看见一个熟人无票挤至门口,想凭关系入场。只见小王微微一笑,面带歉意地摇摇头。那人见此“信号”,也只好以含笑作答而离开。

    “上山擒虎易,开口求人难”,当别人有求于你时,往往都有惴惴不安的心理。此时,你想拒绝却又无法说明原因,也不便向对方多说什么道理,但又不得不让对方“下台”,说“行”不好,说“不行”又会使对方的不安心理加剧,而产生强烈的反应。怎么办?微笑。它既能缓和紧张的情绪,免使对方难堪,又能免去言语不周而导致的麻烦,取得“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效。而且,微笑还能为你赢得思考时间,借以找到巧妙的处理方法。

    4.微笑是传递歉意的“载体”

    微笑不是奴颜婢膝,而是一个人涵养的外化,是对他人一种和蔼友善的表示。它能反映出你控制和表现自己情绪的能力,也能显示出你主动热情、坦率大方的个性。如果你不慎得罪了你的朋友和同事,如果你无意冒犯了你的上司和长辈,你很想向他们解释、道歉,却又碍干颜面难以启齿,这时,只要你主动真诚地向他们报以微笑,一切便会和好如初。

    5.微笑是医治萎靡不振的“良方”

    有一位性格抑郁沉闷、心情沮丧的大学生,毕业后被分在一个小学。当他面对天真可爱的孩子们时,又不得不强颜欢笑给他们上课。一天天过去了,令人惊奇的是,他竟变成了活泼愉快并能发自内心微笑的小伙子。舒心的微笑使他振作起来了。美国心理学家保罗·爱克曼研究指出,悲哀能使人心率变慢、体温下降,而微笑的表情却能使人心率加快、体温上升……抑郁寡欢、空虚紧张、萎靡不振的情绪,通过微笑的途径都能得到克服。

    6.微笑是吸引他人的“磁石”

    社交中,人们总是喜欢和个性开朗、面带微笑的对象交往,而对那些个性孤僻、表情冷漠之人,则总是避而远之。那些优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公关小姐、售货员、企业领导人,他们深受人们喜欢的奥秘,就是他们具有动人的微笑。

    7.微笑是深化感情的“催化剂”

    有人说,微笑是爱情的“催化剂”,是家庭的“向心力”,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微笑也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微笑又是向他人发射的宽容、理解和友爱的信号。面对这样的表示,又有谁会拒绝呢?假如你在街上遇见一位素来爱慕的姑娘正向你微笑,你一定会忘情地报之以笑,就在你们这相互会心的微笑中,你们愈加感受到对方美的风采、美的情感;假如你的妻子正冲你大发雷霆,你若对她嫣然一笑,又有什么纠葛芥蒂不能冰消雪融呢?

    因此,为了成为到处受欢迎的人,为了使别人愿意帮助你,尽快学会在各种场合下微笑吧!

    学会自我保护

    有些人会找出人们感情上的弱点,使人们心理有压力,去迎合那个制造压力的人,事后才知受骗。老实人更是经常成为这种场合的受害者。作为老实人,怎样才能克服自身的弱点,防止被别人利用呢?

    首先,你可以回忆一下你向别人让步或感到被人利用时的感觉是什么?是谁用什么话或何种举动来激起你的情感?一旦确定了能影响你的决定因素后,先将这些因素排除掉。即使不能完全消除自己的弱点,你仍可以摆脱别人的支配,做你认为应该做的事。这样不仅自己愉快,别人也会尊重你。现在,看看你有没有以下弱点。

    1.易生恻隐之心

    一些玩弄“我好可怜”把戏的人,擅长欺骗别人。遇到这种人时要自问:“此人是否在玩弄我的同情心?”另一种惯用手法是哭泣,儿童的眼泪能说流就流,而且还会选择父母中间软的一位来实施泪攻势。有些成年人也用哭来提出他们的需要。

    2.容易感到内疚

    最常见的一种操纵别人的手段就是使对方感到内疚。有人很会装出一副自我牺牲或可怜巴巴的样子,其实他们都是这种感情敲诈的行家。

    3.害怕冲突

    很多优柔寡断的男女为避免冲突,常常会对任何事情委曲求全。在父母经常发生冲突的家庭中成长的人,往往会憎恨任何形式的不和;在那些父母小心翼翼掩饰冲突的家庭中长大的子女,往往会有一种“必须保持良好关系”的观念。

    4.被谄媚所蒙蔽

    孩子在父母即将惩罚他们时,会用热烈搂抱或亲吻表示爱,使父母的心软下来,从而使自己逃避惩罚。成年人之间也常用这种手段。谄媚能蒙蔽你的洞察力,使你甘愿顺从别人。

    5.害怕别人不同意

    许多聪明且有见识的人竟不能忍受别人不喜欢自己。这些不实事求是的人永远不知道,一味地为得到别人赞同,会牺牲自尊和别人对自己的尊重。

    6.对自身地位缺乏安全感

    处于特定位置的人(如父母、经理或监护人),既有权利也负有责任,当受到提出不公平、不合理要求的人指责或威胁时,受威胁人会因自身地位没有安全感而作出让步。

    7.不能忍受沉默

    想控制你的人会用一种冷峻傲慢的态度对待你。时间一长,你的心里就会产生一种抗拒的感觉,开始与之斤斤计较。

    8.担心与众不同

    “如果和别人不一样,必定是自己有问题”的观念是造成此种心理的主要原因,但你要知道:第一,别人的所为不一定对;第二,如果你仅仅以别人为标准,就会失去肯定自己、按自己的价值标准生活的能力。

    如果你有上述弱点,为了避免被别人利用,就要有意识地克服,逐渐使自己从容易成为“受害者”的“老实人”群体中分离出来。

    对待得寸进尺的人的技巧

    宽以待人,遇事忍让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我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之一。在一些非原则问题上,讲一点宽容和忍让,不去死争个先后高下,虽然个人吃点亏,却减少了无意义的矛盾和冲突,可以团结更多的同事,维护家庭的和睦。

    但是,现实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双方发生纠纷,一方顾全大局,克制自己,一让再让;另一方则无理搅三分,得寸进尺。在这种情况下,仅仅宽容、忍让显然是不行的。那么,老实人遇到这种得寸进尺的人该怎么办呢?下面的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1)划清界限,该让的大方地让,该争的坚决地争。

    所谓划清界限,就是要划清争执的问题是原则性的,还是非原则性的。对非原则性的问题,可以讲忍让、讲宽容,不去计较。对原则性的问题,特别是重大的原则问题,牵涉到个人的根本利益的问题(政治的、经济的、道德的),则应当旗帜鲜明,寸步不让,争个一清二楚。在重大的是非问题上,任何退让都是对歪风邪气的支持和纵容。一般的经济利益纠纷,为求得纠纷的顺利解决,适当的让,仍然是可取的;但让到一定程度后,如果对方仍然得寸进尺,就不能一让再让,而应据理力争,求得公平合理的解决。

    (2)讲究方法,合理合法、有理有礼有节地去争。

    与得寸进尺的人打交道,往往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所以争的时候应通过一定的组织,依照一定的行政、法律程序。这样做,一是中间有仲裁者,二是判断是非有客观依据(政策、法律、规章制度等)。有的人出于对得寸进尺者的义愤,往往一时感情用事,做出一些丧失理智的事情,或“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说了过头的话,或动手动脚,做了违法的事,有理反而变成了无理,这是特别应该警惕、应该避免的。讲究方法,做到合理合法、有理有礼有节是非常必要的。

    (3)把“丑话”说在前头。

    与得寸进尺者打交道,最好预先采取适当措施,避免争执或纠纷的发生。对可能发生争执的事情,可事先讲清楚;可能发生权益纠纷的,可事先通过中间人订立协议、合同之类的东西,把双方的权利、义务及遇到问题的处理方法写清楚,到时“照章办事”就行了。

    与人相交最忌讳“功利心”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非常精明的人,他们处处要显得比别人更加神机妙算、更加讨巧投机。他们总在算计着别人,以为别人都不如他们聪明,而可以从中揩点油,讨点便宜。好像他们这样做就会过得比别人好。这种人功利心太重,把功利当做人际关系的首要问题。他们日子过得很累、很紧张,过得缺乏乐趣。

    太精明的人的确过得很累,他们算计着别人,占别人的便宜。他们肯定也会揣度别人,认为别人也可能在算计他,也可能要侵占他的利益,因此,他必须处处提防,时时警惕,小心翼翼过日子。别人很随意说的一句话,干的一件事,也许什么目的也没有,但过于精明者就会在心里受到刺激,晚上回到家里,躺在床上也要细细琢磨,生怕别人有什么谋划会使他吃亏。这样,他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就显得不诚实,不大方,甚至很做作。我们碰到的许多生活中的精明者,性情都不开朗,心理都相当虚假,神经都相当过敏,为人都相当委琐。这恐怕和他们过日子那种紧张感有直接的关系。

    其实,真正聪明的人知道,做人不必太精明。这是指一般的生活以及平常的人际关系。生活毕竟不全如商场那样明争暗斗,杀机四伏,总需要些温情、和睦与非功利的关系,因此也就没有必要过于斤斤计较、精打细算,反倒是随遇而安更好。

    的确,过日子有时需要精打细算,才能把日子安排得既合理又舒服。同样的收入,糊涂人的日子就和精明人不一样。但是,过于精明,处处显得精明,甚至在人际关系中也玩这一套,就显得失当了。这样的人,很难和人搞好关系,很难讨人喜欢。所以,即使他在物质上比人多享受点,但精神上付出的代价则更大,要是真精明,就得算算这笔账。

    一个人要把日子过得舒眼,单靠东捞一点、西占一点,靠算计别人是徒劳的。我们日子过得轻松愉快,很大程度上要靠真诚、信赖、友好,碰到难处互相帮助,有了好处大家享受。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必太精明,不必担心自己会失掉些什么。大家相互谦让,互相贡献,相互让利,关系融洽和睦了,比什么都好。不太精明的人容易和大家成为朋友,就因为大家可以正常相处,少有功利,多有温情,不必处处抱有戒心,有安全感。太精明的同事或朋友,总让人觉得不可靠。人们需要周围的人聪明、机智,但不要太精明。

    我们可以不太精明,但应有智慧。在生活中,许多人并非真的糊里糊涂过日子,而是不想为过于精明所累。其问是因为有智慧。一个聪明人不会患得患失,也不会囿于世俗中的鸡毛蒜皮之事而无法自拔,这样的人心胸开阔,为人豁达,日子过得有意思、有价值。

    尽量帮助他人完成心愿

    “成人之美”的事,在今天的社会到处都有,如主动替朋友值班,使他有时间去会女友;尽力帮助朋友复习功课,掌握知识,使其早日榜上有名;主动帮助一时经济拮据的朋友,使其免除后顾之忧,等等。

    总之,大凡是好事情、好愿望,你伸出热情的手,予以大力帮助,使之功成事就,都可以说是“成人之美”的“君子”行为,都是得人心,受欢迎的。

    当你正在潜心于某项工作,或全身心投入一份你所热衷的事业,或沉浸于你所赖以生存的一份职业时,如果受到了来自朋友、亲戚、同学或同事的求助等分外之事的干扰,需要你分出时间、需要你分出心思和精力去应付它,这时该怎么办呢?

    如果应承这类分外事,势必影响你所进行的工作,你会觉得不愉快、不甘心;如果拒绝它、排斥它,你也会感到心里不安,还可能遇到意外的麻烦,譬如遇到误解,受到无谓的攻击,受到朋友的冷淡,你会同样过得不舒服、不愉快。

    应承分外之事的干扰或排除分外之事的干扰,不仅是一个怎样对时间进行合理操作的技巧问题,而且是一个怎样认识自己生命存在的根本问题。

    在应承分外之事或拒绝分外之事的两难情境里,你可以首先从应承分外之事方面着想。你受到了分外之事的干扰,用于你所进行的主要工作的时间相对减少了,你在这里感到有所损失、有所不安,但你收获的可能是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你不该有不安的感觉。

    分外之事,同事、友人求助之类也许只是一时表面上占去了你的时间,从长远着想,从整体着想,实际上可能并不会对你造成损失,它可能对你眼下所进行的工作产生间接的作用,或者对你将来的工作产生间接的作用。那么,这份“干扰”也就不成其为干扰了。

    你在接受分外之事,在帮助别人的时间里,你或许能够感觉到助人的快乐,你此刻的存在便是快乐的、便是合理的。作为个人而言便是失中有得,没有什么值得遗憾的。

    同时,你帮助了别人、方便了别人,获得了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美妙的效应也许你一时还不能明显地感觉到。你经常与人方便,常替别人分担忧愁,帮助别人,日积月累,时间长了,你处世行事将四通八达,这将大大胜于你当初因拒绝别人而省下的那一点点时间的损失。

    对于他人的侮辱巧妙应对

    生活中人人都难免偶尔会受到一些侮辱。公然直接羞辱人的言语不论怎样,都有一个共同点:说话的人很冲动,而且被逼得无话可说,你不可以被他的一句辱骂所激怒,而变得像他一样失去理智。应付他的基本对策是保持冷静安详,这样才能够稳操胜券。下面列举几种对待侮辱性语言的方法。

    (1)“你说话之前应该先想想。”

    什么人说话之前不先想过呢?对方这样说,并不是真的提醒你去运用思想,而是指责你说了令他不悦的话。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试着选用下列方法应付。

    方法一,你把重点放在时间问题上:“嗯,那么以后该怎样呢?”

    方法二,接受他的好意:“好,我尽力而为就是。不过,我一向习惯在说话之前先想。”

    方法三,采取幽默的态度,为他抱不平:“可是我想了你不想,对你不是太不公平了吗?”或“我在这儿想,冷落了你,太失礼了。”

    方法四,报以微笑,然后默默不语,如果他不耐烦了,想再说什么,你就打断他:“嘘……我正在想呀。”

    (2)“你父母是怎样教养你的?”

    谈话之中突然牵扯到你的父母,这是最令人冒火的事,但是你千万别为父母受了指责而生气,对方与你父母无冤无仇,并不真打算侮辱他们,他的目标是惹你发火。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试着选用下列方法应付。

    方法一,装傻充愣。你说:“我是爷爷奶奶带大的。”

    方法二,侧面躲避。你默默想一会儿,再说:“我记不得了,恐怕得麻烦你自己去问他们。”

    方法三,正面回击。可以用肯定的答复回敬他:“我只记得一点,那就是不可以问这样没礼貌的问题。”

    (3)“我不要跟你这种人讲话。”

    这样可恶的人决定不和你讲话,是你该觉得幸运的事,你就该坦白表示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试着选用下列方法应付。

    方法一,“啊,太好了!”,“真是老天有眼。”

    方法二,他这句话是对你讲的,你当然可以说:“哦?抱歉,我还以为你是在和我讲话。”

    方法三,对付这种无礼言辞的另一个方法就是假装没听见:“你说什么?”,“你是说……”,“我没听见,你再说一遍好吗?”不管他是否肯再说,都是他输了。假如他果真糊里糊涂再说一遍,你就以牙还牙:“抱歉,你这种人说的话我听不见。”

    (4)“你自以为是什么人?”

    这样的话是要你对自我认识产生疑问——一你为什么说出这种话?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试着选用下列方法应付。

    方法一,不要动怒,索性把他的话说清楚:“依你的意思,我要是某某人才够资格和你说话,是吗?”

    方法二,谦和一点,请教他:“我倒没想过这个问题,你常常自以为是什么人吗?”

    方法三,用开玩笑的方式:“我不大确定,不过我一定算是个人物吧,有不少人给我写信呢。”“现在吗?我自以为是受害者。”“不管是谁,反正是你没听过的人。”或者干脆指指旁边的人:“我自以为是他,你再问问他自以为是谁。”

    (5)“你少来这一套。”

    这是不太重的话,即便是当众以不礼貌的语气对你说了,你仍应该礼貌地答复。回答的方式不外乎一般客套:“不必客气。”“请笑纳。”

    如果是你说的一句话惹怒了对方,而使他说出这样的话,你觉得他的怒意莫名其妙,你的话可以说重些:“本是你应得的,何必恭维!”

    主动去拉近自己与领导的距离

    身为下属的你最应该明确的就是,你的顶头上司是你工作生涯里最重要的人物。他可以使你工作起来顺利无比,也可以使你根本无法开展工作;可以使工作气氛融洽,也可以使工作变得令人无法忍受。

    有些老板喜欢把他们的主管卡得死死的;有些老板则放任自流,放手让主管们去干。因此,你要找出你老板的风格来。什么能让你感到最为舒畅?这其中并不存在什么是与非的问题,这只是为了要把你的工作和你老板的管理风格更好地统一起来,知道这一点很重要。人们对权威有不同的理解和要求,对别人合适,在你却不见得有用;反之,对你有用的,在别人身上则不一定行得通。

    如果你是男性,而老板也是男性的话,你要记住,他是否一开始就对你满意,有赖于你和他的熟悉程度。你们有什么共同爱好吗?是不是喜欢同一种运动?还是有相同的教育背景?有些老板相对喜欢那些和他们有许多共同之处的下属;而有些老板,则喜欢他们的下属有异于他们本人的特点,以便互补。比如说,如果一个老板认为他最大的毛病就在于不注意细节,那么,他也许会希望有个在小节上绝不马虎的人来为他工作。

    如果你是男性,而你老板是女性,你最好了解一下对那些掌权女性的所有偏见。如果你自己心存偏见的话,这也许会在你和她的接触当中表现出来。谈一谈这些看法,也许会对你有帮助。

    如果你的老板是女性,你也是女性,那么,你是不是希望她对你好一些?如果不然,你也不必对她感到愤怒。你可以通过加倍地努力工作,为女同胞增光,让她也觉得“有面子”。

    如果你是个女性,你的上司是男性,你可千万不要卖弄风情,注意和你的老板只保持工作关系,保持你工作的高水准,尽可能地自己处理问题,不要动不动就要他帮助,扮演个可怜巴巴的无能角色。在他问你什么的时候,则要果断些。别和老板谈论你的私事。如果你想知道上司的意思,告诉你的上司。如果你有意升职,说出来让你老板知道,这样,可以使他更好地了解你。

    和领导良好相处

    与领导保持良好的关系,一些体面的、正直的、光明磊落的行为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

    1.集中精力与领导谈话

    听领导谈话时,我们往往非常紧张地注意发现话语中对自己是肯定还是否定,是抑贬还是褒扬的种种信息,或忙碌地思考着自己应对的话语,因此,往往没听清领导正在说的东西。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不仅听清上司所谈的一切,而且要听清他所意指的隐意。这样,就意味着你能概括他谈话的所有要义,并作出明智的应对。

    要做到这一点,你应该忘却所有的紧张,把注意力集中到领导的谈话上来。当领导讲完后你可以稍作静思,以示你对他的讲话的思索。然后,向他提一两个用以澄清他谈话要点的问题,不一定是故作复杂的问题,即使是答案很明确的是非题也可以,意在强调你注意并把握了他的谈话要点。或者用核对理解的措辞,把他的谈话概括地说一下。

    2.学会简明扼要地汇报

    当你向上司汇报情况的时候,也是有艺术的。简短就是一种艺术,简短并不意味着将一大堆信息用连珠炮式的话语口若悬河地说完。简短意味着有选择、简洁、清晰。

    将一份备忘录压缩在一页之内,这是一个很好的主意。如果你一定要写一个详细的报告给上司,那么你最好用一页篇幅将整个报告的内容概括一下,将其置于全文之首。一篇好文章反映的不是善于写作的能力,而是长于思考的能力。想得透彻,才能写得明了。因此,在你无论写什么呈文时,都要把问题想透彻,然后再动笔。这是使呈文简洁明了、使上司爱看你的呈文的一个重要因素。

    3.提建议也要讲究方式

    如果你想提出一个能让领导接受的观点或建议,你应该将你的论据认真整理,按最有利于阐明你的观点的方法逐一呈示出来,并尽一切可能让它来表达你的主张。

    一个好的方法是向你的领导提供可供选择的多个方案,并分别说明各个方案的长短利弊,让你的领导去权衡选择。这种提供建议的方法可以让领导作出最终决定,同时也迫使你对问题想得更透彻,结果对两者都有好处。

    决不要直接反对你的领导所提出的提议。他也许只看到了它的长处,或者他嫌麻烦,因而事先没听听你的反应。不管怎样,如果你最终认为他的提议不合适,你应将你的意见变通成问题提出来,让他斟酌。如果你有领导没掌握的数据来说明你的反对意见,那就更好了。

    4.身为领导要树立良好的形象

    及时向你的领导提供信息,使他保持不断的信息更新;尽量在会前向他提供所需的资料,以便他与人谈论时引用。无私地向他贡献你的主意和设想,从长远来说,你是不会损失什么的。有人曾经说过:“一个乐意无私奉献,让别人享用他的成果的人,就能产生出很多有利于这个世界的点子和主张。”从某种意义上讲,当你的领导有一个良好的形象时,你的形象也就好了。

    5.能够独立解决自己的问题

    记住:你能为领导所干的最好的事是做好你的工作。一个有能力的领导通常是乐观主义者,他也希望他的下属有相同的素质。积极进取的行为不仅仅是一种策略,而且是一种内在素质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姿态。一个富有经验的下属,在他的语言中很少用到“困惑”、“危机”、“挫折”一类的词,而会把困难的情势看成“挑战”,并设计出迎接挑战的计划。一个人没有比他无力解决自己职务内的问题更浪费领导的时间了。独立地排除你面临的困难,不仅能培养有效工作的能力,发展有效工作所需要的门路,而且能提高你在领导眼中的价值。

    当你发现自己无法完成某项工作时,应及时向你的领导说明情况。这种情况下他产生的烦恼会比以后才知道要少得多。

    6.了解领导的生活习性

    对于领导的工作习惯、职业目标、爱好与厌恶等,你都应该了解。如果你的领导是一个体育运动爱好者,那么你就不应该在他喜欢的队失败后第二天早晨,即去请示一个等待解决的问题。一个精明老练而有见识的领导是很欣赏深刻了解他并能预见他的愿望与心情的下级的。

    和领导谈话应该注意的事项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都是通过谈话来实现的,尤其上下级之间的沟通更是如此。因此作为下级的你,想要和领导实现良好的沟通,就一定要把握好自己说话的分寸,这样你才能赢得上司的青睐。一般来说,和领导谈话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积极主动地和领导谈话

    作为下属,可以积极主动地与领导交谈,渐渐消除彼此间可能存在的隔阂,使上下级关系相处得正常、融洽。当然,这与“巴结”领导不能相提并论,因为工作上的讨论及打招呼是不可缺少的,这不但能祛除对领导的恐惧感,而且也能使自己的人际关系圆满,工作顺利。

    2.做到不卑不亢

    对上级应当尊重,你应该承认,领导一般有强过你的地方,或者才干超群,或是经验丰富。所以,对领导要做到有礼貌、谦逊。但是,绝不要采取“低三下四”的态度。绝大多数有见识的领导,对那种一味奉承、随声附和的人,是不会予以重视的。在保持独立人格的前提下,你应采取不卑不亢的态度。在必要的场合,你也不必害怕表示自己的不同观点,只要你是从工作出发,摆事实、讲道理,领导一般是会予以考虑的。

    3.适应对方的语言习惯

    你应该了解领导的个性。他固然是领导,但他首先是一个人,作为一个人,他有他的性格、爱好,也有他的语言习惯,如有些人性格爽快、干脆,有些人沉默寡言。尤其领导都有一种统治欲和控制欲,任何敢于侵犯其权威地位的行为都会受到报复,还有的领导是有奇特怪癖和变态心理的人,你必须适应这一点。

    4.选择合适的时间

    领导一天到晚要考虑的问题很多,你应当根据自己问题的重要与否,选择适当的时机去反映。假如你是为个人琐事,就不要在他正埋头处理事务时去打扰他。如果你不知领导何时有空,不妨先给他写张纸条,写上问题的要点,然后请求与他交谈;或写上你要求面谈的时间、地点,请他先约定,这样,领导便可以安排时间了。

    5.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谈话时,充分掌握自己所要说的要点,简明扼要地向领导汇报。如果有些问题是需要请示的,自己心中应有两个以上的方案,而且能向上级分析各方案的利弊,这样有利于领导作出决断。为此,事先应当周密准备,弄清每个细节,随时可以回答,如果领导同意某一方案,你应尽快将其整理成文字再呈上,以免日后领导又改变了主意,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机敏的头脑和善辩的语言让上司赞赏

    大太监李莲英为人机敏、嘴巧,善于取悦慈禧,这种机敏常常为慈禧和下臣解脱困境。

    慈禧爱看京戏,常以小恩小惠赏赐艺人一点东西。一次,她看完著名演员杨小楼的戏后,把他召到眼前,指着满桌子的糕点说:“这一些赐给你,带回去吧!”

    杨小楼叩头谢恩,他不想要糕点,便壮着胆子说:“叩谢老佛爷,这些尊贵之物,奴才不敢领,请……另外恩赐点……”

    “要什么?”慈禧心情高兴,并未发怒。

    杨小楼又叩头说:“老佛爷洪福齐天,不知可否赐个‘字’给奴才。”

    慈禧听了,一时高兴,便让太监捧来笔墨纸砚。慈禧举笔一挥,想写一个“福”字。

    站在一旁的小王爷,看了慈禧写的字,悄悄地说:“福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的呀!”

    杨小楼一看,这字写错了,若拿回去必遭人议论,岂非有欺君之罪?不拿回去也不好,慈禧一怒就要自己的命。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他一时急得直冒冷汗。

    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慈禧太后也觉得挺不好意思,既不想让杨小楼拿去错字,又不好意思再要过来。

    旁边的李莲英脑子一动,笑呵呵地说:“老佛爷之福,比世上任何人都要多出一‘点’呀!”

    杨小楼一听,脑筋转过弯来,连忙叩首道:“老佛爷福多,这万人之上之福,奴才怎么敢领呢!”

    慈禧正为下不了台而发愁,听他们这么一说,急忙顺水推舟,笑着说:“好吧,隔天再赐你吧!”就这样,李莲英为二人解脱了窘境。

    也许正是有这么乖巧的应变口才,李莲英才能够得到主子的格外宠幸。

    用恭维的话语让上司觉得他很优秀

    人性最大的弱点就是禁不住恭维的话语,对于上司来说更是如此。如果你能很好地掌握说恭维话的艺术,就能够更好地加深你和上司的关系会说话同办事儿是相辅相成的。话说得好听,说得到位,上司便易于接受你提出的条件和要求,否则即便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也会办砸。所以,要学会说赞美的话。

    赞誉之词人人都渴求,人人都需要。称赞上司也有方法和技巧,如果称赞领导不恰当,反而会弄巧成拙,只落下一个“溜须拍马”的坏印象。称赞一个人,当然是因为他有出色的表现,但每个人在哪一方面出色却各有不同。有的人是专业技术水平高,工作成绩突出;而有的人则在社交方面有特长,有与客户打交道的能力。因此,在称赞上司时应针对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方式的称赞。

    高帽子的妙用随处可见,但用错了却也让你画虎不成反类犬。有个公司的总经理在抓好公司业务的同时,结合自己工作实践撰写了一本《经商之道》的书稿,部门经理这样称赞道:“你在企业工作真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如果你专门研究经营管理,我相信你一定会成为商务管理的专家,会有更加突出的成果问世。”

    总经理听完部门经理的一席话,不满地说:“你的意思是说我不适合做公司的总经理,只有另谋他职了。”见总经理产生了误解,本来想给总经理“戴高帽”的部门经理吓得头冒虚汗,连忙解释说:“不,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

    还是秘书过来替部门经理打了个圆场,他说:“部门经理的意思是说您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不仅本职工作抓得好,其他方面也非常出色。”

    可见,同是称赞一个人,称赞一件事,不同的表达方法,其效果悬殊是特别大的。

    恭维赞扬不等于奉承,欣赏不等于谄媚。赞扬与欣赏领导的某个特点,意味着肯定这个特点。只要是优点、是长处,对集体有利,你可毫无顾忌地表示你的赞美之情。领导也需要从别人的评价中,了解自己的成就以及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当受到称赞时,他的自尊心会得到满足,并对称赞者产生好感。你的聪明才智需要得到赏识,但在他面前故意显示自己,则不免有做作之嫌。领导会因此认为你是一个自大狂,恃才傲物,盛气凌人,而在心理上觉得难以相处,彼此间缺乏一种默契。

    把提给上司的建议做得更加充分

    在一个团体中,每一个成员都会有很多的观点,并且都相信自己的想法如果实施后将会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于是那些有事业心的人也总是能够积极地向领导提供好的建议,但当你的建议具体实施的时候,首先应该注意不要过于着急。

    从上司的角度来看,你的想法也许没什么了不起——事实上,也许很不成熟。有许多内在的因素你大概并不十分清楚,但当它们与其他事物放在一起时,就很可能明显地表现出来。你的建议有可能使你的上司与组织的其他成员,包括他的上司在内的人发生冲突,至少,实施你的建议很可能耗费他的时间。即使你认为,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你的建议会节省他的时间,但你要记住,管理者往往是注重短期行为的。

    还有一个因素值得考虑:提出一个改进工作的建议,事实上意味着你认为目前的工作并不理想。换句话说,这里面含有一种批评的弦外之音。接受你的建议意味着,在上司的工作中有不足之处。不容忽视的是,上司有时也很自负,他们不愿承认他们工作中有不当之处,在下属面前尤其如此。

    因此,当你想提建议时,应当慎重。

    首先,注意选择提出建议的时间和地点。如果要提的建议有助于解决上司正在认真思考的事的话,那么很显然,你在这时提出的建议一定会引起他的重视。而且,上司在情绪良好的时候,一般更容易接受你的建议。还有,给上司提建议时,无人在场要比有人在场好,除非你有把握相信其他人会支持你的建议,并且上司对他们的支持反应良好。

    其次,提建议的方式以尽可能少地打扰上司的日常工作为宜。通常的方法是事先做好大量与实施的建议有关的工作。例如,如果你认为上司应该通知生产部门注意某些顾客对产品质量的抱怨,那么,你可先试着为上司起草一份材料。如果你很了解上司的话,那你在提建议的时候就可以把这份材料交给他。一般而言,让上司签字总比让他撰文要容易得多。

    再次,从上司的角度考虑事情,不要竭力向他提出你的任何主张。推行组织变革很像打台球。当你瞄球的时候,不仅要考虑球要往哪里打,而且要考虑它碰上别的球以及它会滚向哪里。现代组织是一个由许多相互关联、极为敏感的部门组成的复杂的有机体。

    身处高位的上司比你更能看到并估价这些部门之间的相互作用。但是,只要你密切注视正在发展的事物,只要你留意在你工作范围内的其他能表明或影响上司观念和行为的文件,你就能提出既有利于你也有利于你的上司和组织的建议。

    在工作中表现你老练的能力

    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拥有吸引人的魅力都是最值得欣慰的。缺乏魅力的人,暗淡无光,默默无闻,是可怜的人。富有魅力的人,左右逢源,处处占上风,是幸运的人。那么,怎样在上司面前表现自己老练的魅力呢?

    (1)向上司报告工作情况时,先说结论,会加强对方认为你很能干的印象。

    一般而言,做上司的人都相当忙碌,而且经常处于紧张的心理状态,所以总希望快点知道结果。

    这时候,做部下的就不需要把工作过程或理由说上一大堆,而应先报告工作的结论——成功或失败,这样才不会让上司感到着急。记住:那些不必要的开场白,只会使上司感到焦躁。

    尤其是当工作失败时,运用这种方法更有效。也就是先表明工作失败了,然后再报告失败的原因,这样上司才不会把失败的责任全推到你头上。因此,报告失败的结果,先说和后说,会令对方产生截然不同的印象。

    此外,在会议上也是相同的情形。拖拖拉拉地报告了一大堆,只会使会议的气氛显得散漫。但如果先说结论,就会加深别人认为你能力很强的印象。

    (2)计划或提案不要百分之百完成,应留有供上司发表意见的余地。

    在团体中拟订计划或提案时,需要结合大家的意见。至于把所有事项都考虑到的提案,会使其他人失去参与的机会,尤其会变成上司没有参加意见的情形。这时,虽然提案者会觉得很满足,但实际上却引起别人的反感,更有甚者,还会造成扯后腿的情况。

    像这种情形,最聪明的办法就是大家考虑之后,留下能修正的余地,并且对上司说:“我们只能考虑到这些,其他的尚未决定……”这样,便可满足上司的优越感。而且,因为全体员工都参加了意见,所以提案容易通过,而提案者本人也会给人一种精明能干的印象,声望随之增高,会引起别人想和他亲近的念头。

    强化自己的能力,为你的领导排忧解难

    如果你总是能够很轻易地满足他人的欲望和要求,你就能够赢得他对你的好感和尊重,并且对于你的话,他也会言听计从。

    比如,有位部属平时工作积极认真,而且人际关系良好,尤其难得的是,他总能在公司需要建议的时候提出好的建议,为公司创造了莫大的效益,而且这些建议都是别人很难想到的。

    于是上司对他的话言听计从,非常信任,而且厚爱有加。能够得到上司的信任当然是令人高兴的,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趾高气扬,还是像往常一样,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因而更是让上司称赞不已。

    有一天,这个部属为了一件事想与上司谈一谈。

    “科长,不知您今天下班后是否有空?我有事想与您商谈,可以吗?”

    “当然可以,我们下班后就到公司附近的那间咖啡馆去吧!”

    从科长的角度看来,部属一定是在工作上又有什么建议了,因此感到很高兴,下班后欣然赴约。

    “你有什么事要说吗?之前你所提的兴建厂房、扩充业务的计划为公司带来了很大的效益。如果你又有什么新计划,我一定会呈报部长,请他采纳你的建议。”

    “承蒙您的关照,实在太感谢了,不过这次我想说的不是这些。”

    “不是这些?那是什么?说吧!”

    “是!前几天我从人事部的同事口中得知今年到美国留学的相关手续与制度,我想到美国去留学。我没有别的意思,一直以来我对现在从事的工作有很大的兴趣。因此,我想到美国再进一步深造。所以,这次我听了有关留学的事宜之后,心中的愿望就更强烈了。科长,这件事千万拜托您了!”

    “什么!留学!……嗯……有点难办呢!你要知道,失去了你,对公司可是一大损失哟!你真的很想去留学?不再考虑一下吗?”

    “很抱歉,我真的很想去!不管是年龄还是在人事的安排上,这次都是一个极好的机会,请您务必帮我完成这个心愿!”

    “这该如何是好?你的决心这么强烈!但你这一走公司的损失真是难以计量呀!”

    “拜托您了!”

    “嗯,我明白了!你之前为我争了不少光,而为了你以后的前途,我也认为你应该出去留学。毕竟这也是为了公司的将来。好吧,我帮你向上级主管说一说!”

    “那就太谢谢您了!”

    这位员工的说服当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一般对上司来说,越是自己倚重的部属,自己越不会轻易放他走。因为每个上司都需要自己的幕僚留在身边为自己生谋策划。但为什么这位上司要放走自己的爱将呢?原因还得要溯及以往。过去这位部属对上司是有求必应,为上司挣足了面子,于是使得他的话对上司的说服力也在无形之中提升了许多,因而才能让上司轻易地放他走。

    恰当的汇报能够加强和上司的关系

    对于上司来说,比较看重的是两样东西:一是他的上司是否信任他,二是他的下属是否尊重他。

    作为上司来说,判断下属是否尊重他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下属是否经常向他请示汇报工作。心胸宽广的上司对于下属懒于或因忽视而很少向其汇报工作也许不太计较,会好心地认为可能是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汇报;也许是本身就是他们职责内的事,没必要汇报;或者是自己这段时间心情不好,表现在言谈举止上,他们怕来汇报,等等。但对于心胸狭窄的上司来说,如果发现这种情况,他就会作出各种猜测:是不是这些下属看不起我了?是不是这些下属不买我的账啊?是不是这些人联合起来架空我?一旦这种猜测成了他的某种认定,他就会利用手中的权力来捍卫自己的“尊严”,从而做出对下属不利的举动来。

    在工作中,领导和下属往往容易形成一种矛盾,一方面下属都愿意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独立做事;另一方面领导对下属的工作总有某些不放心之处。那么,谁是矛盾的主体呢?这就要看下属和上司的工作内容、工作范围,甚至工作职责。一句话,在很大的程度上,下属的命运是由上司掌握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要解决上述矛盾,通常的情况是下属应适应上司的要求,凡事多汇报。

    聪明的下属懂得:完成工作时,立即向上司汇报;工作进行到一定程度,必向上司汇报;预料工作会拖延时,及时向上司汇报。

    在汇报的时候,要掌握如下技巧。

    1.调整心理状态。创造融洽气氛

    向上司汇报工作要先营造有利于汇报的氛围。汇报之前,可先就一些轻松的话题进行简单的交谈。这不但是必要的礼节,而且汇报者可借此机会稳定情绪,理清汇报的大致脉络,打好腹稿。这些看似寻常,却很有用处。

    2.以线带面,从抽象到具体

    汇报工作要讲究一定的逻辑层次,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讲到哪儿算哪儿。一般来说,汇报要抓住一条线,即本单位工作的整体思路和中心工作;展开一个面,即分头叙述相关工作的做法措施、关键环节、遇到的问题、处置结果、收到的成效等内容。

    3.突出中心,抛出“王牌”

    泛泛而谈,毫无重点地汇报显得很肤浅。通常,汇报者可把自己主管的或较为熟悉的、情况掌握全面的某项工作作为突破口,抓住工作过程和典型事例加以分析、总结和提高。汇报中的这张“王牌”应最能反映本单位的工作特色。

    4.弥补缺憾,力求完美

    下属向领导汇报工作时,往往会出现一些失误,比如,对一些情况把握不准或漏掉部分内容,归纳总结不够贴切等。对于失误,可采取给领导提供一些背景资料、组织参观活动、利用其他接触机会与领导交流等方法对汇报进行补充和修正,使其更加周密和圆满。

    经常与上司沟通,确保工作圆满完成

    当你接受一项任务之后,在完成的过程中,及时和上司进行沟通,会有利于你按时完成工作,并且也能够保证工作质量。当你与上司沟通的时候,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

    如果你自己都不理解上司让你做什么,那你就不能正常地完成工作,更无法把这些指示传达给周围的协作者。如果指示中存在某些问题或者不明确的地方,在行动之前要先问清楚或得到澄清。经过缜密思考后提出来的问题不仅能使你自己对需要做什么有更好的理解,还常常导致老板对最初指示的改动,因为老板也需要仔细考虑自己所提出的要求。花几分钟时间弄清指示可以节省几天时间,并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2.使自己和工作成为一体

    任何一家公司用人实际上都是一种投入,有投入就要有产出,就要能够给公司创造出价值。有经验是一种财富,对公司来说,不需要培养就可以直接上手工作。能带来新的方法和技术的人,有时候给公司带来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但是,有经验的人往往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工作习惯,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有时候会发生抵触,反而会降低工作效率。

    毕竟每个人都不可能从生下来就有经验,所以在经验方面欠缺,但很有想法,反应敏捷,易于配合的人,如果给一定的时间完全可以胜任工作,公司就会接受这样的人进行培养。为了尽快地给公司带来效益,小型公司往往会招聘有经验的人,而大的公司会专门招聘有潜力的人,使其通过培养锻炼,成为完全符合公司要求的人才。

    忠诚的人同样是工作需要的人。“忠诚”并非指跟上司搞好关系,也不是唯命是从,而是“你是不是真心地在为企业着想”,这个“着想”不仅体现在要给企业出好的主意,为企业做出业绩,也体现在每一件小事当中。另外,对待工作任务的积极态度,完成工作的认真程度,都是一种忠诚的表现。

    3.建立明确具体的工作方案

    一个非常笼统的指示还不如一个好吃的三明治。三明治至少还可以吃,但是笼统的指示让你根本无从下手。笼统的指示可以作出各种解释,而不同的理解就会有不同的结果,从老板的角度看,其结果可能会事与愿违。所以,一定要避免来自老板的笼统指示,确保自己的工作方案具体明确。

    4.适时提出自己的见解

    这又是一个关于服从的话题。自己在做事的方法上与老板的观点不同是正常的,但这不是目标本身。你是执行公司决定的人,完全有权力讨论如何有效地执行某一计划的具体细节问题。但是,你不是计划的制订者,因此,任何涉及这一领域的尝试都被看做是消极的。

    5.做好充分的工作准备

    工作中的资源配置和战场上的后勤给养是同样重要的。为了从事所要求的工作,在资源方面必须与老板取得一致意见。你可能被告知某项任务极为重要,而后却被斥责在完成这项工作方面花费了过多的时间。所以,在工作进行前一定要确保工作资源完备,而且要让老板切实分配工作资源,而不是口头承诺。

    6.有计划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知道老板在什么时候希望看到工作结果,就在那个时候给他一份工作报告。企业沟通有两种流向: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向老板汇报工作与活动的结果是你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这就是最重要的自下而上的沟通。所有工作的目标只有一个:理解老板希望你完成什么工作,并将这些任务的完成情况反馈给他。

    做自己能办到的事情

    领导总是会委托很多让下属很难办到的事情,这个时候,你就要考虑自己是否能胜任。不要因为是上司委托的事情就应许照办,因为这也许会让你很为难。这样不仅会耽误事情的进程,也会让上司对你产生办事不利的印象。所以在接受上司委托办事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考虑,自己是否能办得到,然后再作决定。

    尽管部下是隶属于领导的,但部下也有他独立的人格,不能什么事都不分善恶是非,盲目服从。部下并不是奴隶。倘若你的领导以往曾帮过你很多忙,而今他要委托你做无理或不恰当的事,你更应该毅然地拒绝,这对领导来说是好的,对自己也是负责的。

    此外,限于能力,无论如何努力都做不到的事,也应拒绝。但是这有一个前提,即是否真的做不到,应该确实地衡量一下,切不可因怀有恐惧心而不敢接受。经过多方考虑,提出各种方案后,是否再加上勇气来突破它?都需要考虑清楚。考虑后,认定实在无法做到,便可拒绝。

    当然,拒绝更要讲究方法,采用什么办法才能让上司接受,这里面也是很有学问的。

    1.佯装尽力,不了了之

    当上司提出某种要求而属下又无法满足时,设法造成属下已尽全力的错觉,让上司自动放弃其要求,也是一种好方法。

    比如,当上司提出不能满足的要求后,就可采取下列步骤先答复:“您的意见我懂了,请放心,我保证全力以赴去做。”过几天,再汇报:“这几天总因急事出差,等下星期回来,我再立即报告。”又过几天,再告诉上司:“您的要求我已转告总经理了,他答应在公司会议上认真讨论。”尽管事情最后不了了之,但你也会给上司留下好感,因为你已造成“尽力而做”的假象,上司也就不会再怪罪你了。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自己提出的要求,总是念念不忘。但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回音,就会认为对方不重视自己的问题,反感、不满由此而生。相反,即使不能满足上司的要求,只要能做出些样子,对方就不会抱怨,甚至会对你心存感激,主动撤回让你为难的要求。

    2.利用集团掩饰自己说“不”

    例如,你被上司要求做某一件事时,其实很想拒绝,可是又说不出来,这时候,你不妨拜托其他两位同事和你一起到上司那里去,这并非所谓的三人战术,而是依靠集团替你做掩护来说“不”。

    首先,商量好谁是赞成的那一方,谁是反对的那一方,然后在上司面前争论。等到争论过一会儿后,你再出面轻轻地说“原来如此,那可能太牵强了”,而靠向反对的那一方。

    这样一来,你可以不必直接向上司说“不”,就能表明自己的态度。这种方法会给人“你们是经过激烈讨论后,绞尽脑汁才下结论”的印象,而包括上司在内的全体人员,哪一方都不会有受到伤害的感觉,从而上司会很自然地自动放弃对你的命令。

    3.清楚解释不得不推辞的理由

    许多人尽管手旁已有一大堆工作,却仍不断受托新的工作。虽然想予以拒绝,却因担心一旦失去信用后工作机会不再降临,只好勉强接受。其实,偶尔拒绝接受,并不意味着从此就会失去工作的机会。只要能清楚解释不得不推辞的理由,必然可以获得对方的理解。“如果可能,我也很愿意接下您的工作,但目前已成饱和状态,本次实在无法承接。因为我不想造成工作品质变低,或出现逾期交件的情形。”如果你能恳切解释理由,对方必然会感觉“这个人的确是工作努力、认真负责的人”!如此,借由诚实拒绝反而可以增加信用度。

    4.用“是的……但是……”的语气

    上级交代的工作,可是实际上这个工作你一个人无法完成,这时候,采用婉转的方式告诉他:“是的,董事长,我了解。但是这件工作我一个人所花的时间可能比您希望的时间要长,因此……”先接受工作,然后再说明你需要协助,或不能办到的原因,这样,上级也不会生气。如果是必须立刻拒绝的问题,更应该马上告诉他,否则一经拖延,就难以开口了。

    “是的……但是……”的方法是委婉的说话技巧,虽然最后你是拒绝他,可是对方会觉得你有接受他的心意,并不会太在意。

    对自己应得的利益积极去争取

    你是否认真考虑过:你是在为了什么而工作?你是在为谁而工作?也许对于这些问题有很多种回答,但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认我们是为利益而工作,如金钱、福利、职务、荣誉等,否则就未免太虚伪了。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说为利益而工作是正大光明的。在一个工作群体中,在利益面前,不要逆来顺受,也不要过分谦让,应该大胆地向领导争取自己应该得到的利益。

    之所以强调在与领导相处的过程中要学会争利这个问题,就是因为有许许多多的人因为不会争利而频频“吃亏”。不会争利一般有两种表现,一种是不敢争利,甚至连自己应该得到的也不敢开口向领导要求,既怕同事有看法,也怕给领导造成坏印象,大有“君子不言利”的味道;另一种是过分争利,利不分大小,有则争之,结果整日跟在领导屁股后喋喋不休地讲价钱、要好处,把领导追得很烦。依我们的观点,这两者都是不会争利的人。争利也有个技巧问题。

    常言道“老实人吃哑巴亏”,“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是我们的祖先总结出的地地道道的“真经”。在同等条件下,两个同事工作都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比较勤恳认真,但在分房时,一个“有苦难言”,对领导只提了一次要求,结果结婚五年三口人仍挤在一间破旧的平房里;但另一位却三天两头地找领导诉苦,有空就拨拨领导脑子里面分房的那根弦,结果被优先考虑,而他的那位老实巴交的同事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难道他不明白其中的奥妙吗?

    有些人认为向领导要求利益,就肯定要与领导发生冲突,给领导找麻烦,影响两者的关系,什么都不敢提,结果往往也是一事无成。干好本职工作是分内的事,要求自己应该得到的也是合情合理的,付出越多,成绩越大,应该得到的也就越多。

    只要你能为领导干出成绩,向领导要求你应该得到的利益,他也会满心欢喜。如果你无所作为,无论在利益面前表现得多么“老实”,领导也不会欣赏你。事实上,从领导艺术上讲,善于驾驭下属的领导也善于把手中的利益作为笼络人心、激励下属的一种手段。可见,下属要求利益与领导把握利益是一个积极有效的处理上下关系的互动手段。一个有贡献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为自己的利益而争取是光明正大的。那么,具体该怎样争取自己应该得到的利益呢?

    1.不要错过晋升的机会

    现代社会充满了竞争,仕途也不例外,在通向金字塔顶的道路上每一步都是竞争的足迹。对于同一职位觊觎者众多。因此当你了解到某一职位或更高职位出现空缺,而自己完全有能力胜任这一职位时,就要主动争取,主动出击,把自己的想法或请求及时告诉领导。即使上级已经有了指定的候选人,如果这位候选人在各方面条件都不如你时,你也应该积极主动争取,过分的谦让可能会堵死你的晋升之路。当然,下级向上级提出请求时应讲究方式,不能简单化。宜明则明,宜暗则暗,宜迂则迂,这要根据你上级的性格、你与上级以及同事的关系等因素而定。

    2.适当地提出调换工作岗位的请求

    一个人如果能得到与自己的能力、兴趣完全一致的工作岗位,那无疑是一件非常值得庆幸的事。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命运往往跟人们过不去。人们也往往在社会分工中,在某一部门,被安排在某个不甚理想的工作岗位。例如,有人想干电工,却分到了机床边;有人想开汽车,却来到锅炉旁……面对这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人们应该调整自己的取向,而不能一味迁就社会,将就自己。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主动找领导谈谈,提出调换工作岗位的要求。当然,在提出类似的请求时,最好是先考虑一下这样做的可行性究竟有多大,然后再作决定。

    3.把握住争取利益的时机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领导在交代重要任务时常常利用承诺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对下属而言这既是压力又是动力,对领导而言心理上也感到踏实、稳定。如果领导在交代任务时忘记了承诺,或不好作出承诺,你应该提前要求你应该得到的,这不是什么趁火打劫,领导也较容易接受。

    王翦是秦始皇手下战功累累的大将,他协助秦始皇征伐六国,但秦始皇对他疑心重重,怕他功高震主,因而在攻打楚军时有意重用李信将军。后来,王翦称病告老还乡。李信在与楚军交战时受挫,秦始皇也只好放下架子赶到王翦面前谢罪并请他出山。王翦率兵60万出战,秦始皇亲自送到灞上,一方面表示自己的信任,但同时他对王翦掌握重权不放心的顾虑也流露了出来。于是,王翦在出发前,向秦始皇请求许多田宅园地。秦始皇问:“将军就要走了,为何忧虑贫穷呢?”王翦说:“作为君王的将军,即使有功也不能封侯,所以趁君王信任、重用和偏向我时,我得及时请求点好处为子孙造福。”秦始皇见王翦如此坦诚可爱,觉得放心不少,开怀大笑。王翦到了边关,又五次派人回都请求良田。

    有人觉得这样不妥,便问:“将军这样强请硬求未免太过分了吧?”王翦深谋远虑的说:“不然,秦王粗鄙而不信任人,现在倾全秦国的士兵而委任于我一人,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谋基业来巩固自己,反而让秦王因此而怀疑我吗?”

    王翦不愧为智勇双全的大将,于外于内都是八面玲珑,可谓老谋深算。在接受重大任务前,当面向领导请求自己应该得到的,既表明你对完成任务充满信心,也能表明你既然如此坦诚地要求了利益,那么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就会全力以赴,至少在领导心目中能形成这样一种印象。

    4.争取利益要把握好分寸

    有些人在向领导提要求的时候很难把握好分寸和时机,往往要求过高,引起领导的反感,招致“讲价钱”、“没干多少事”的奚落。依我们的经验,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不争小利。不为蝇头小利伤心动气,略显宽广胸怀、大将风度,在领导心目中形成“甘于吃亏”、“会吃亏”的好印象,在小利上坚持忍让为先。

    按“值”论价,等价交换。最简单的例子,如你拉到10万元赞助费或为单位创利100万元,你要按事先谈好的“提成”比例索取报酬,不能扩大要求,也不要让领导削减对你的奖励。

    夸大困难,允许领导打折扣。“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也是对付一些喜欢打折扣的领导的方法。有时你把困难说小了,领导可能给你记功小,给你的好处也少。因此,要学会充分“发掘”困难,善于向领导表露困难,要求利益时可以放得大些,比你实际想得到的多一些,给领导一些“余地”,不给人造成你“想要多少就给多少”的想法。比如,提住房要求,按你的资格和条件,只能要求两室一厅的楼房,实际上你并不对此抱多大希望,那么,领导打折扣时也不会太离谱。有的人很实在,够两室一厅的资格和条件,但没把困难充分说出来,不折不扣地提了两室一厅的要求,结果领导把两室一厅的房子优先分给“困难大、要求强烈”的人,只给他分一室一厅。所以夸大困难和要求实在是一种必要的处事策略,关键问题是要把握住关键时机和重要关口。

    5.自己直接出面找领导

    直接找上级办事有三大好处。

    ①能与上级直接对话,坦言自己的请求,或成或否,明白无误,掺不进水分,差不多当时即能洞察上级的意图。

    ②免去托请第三者出面帮办之烦,其他人不会轻易谙知自己的“私心”,有利于日后更好地维护自己的面子。

    ③通过与领导直接接触,有与上级建立友好关系的可能性。因为人只有通过接触才有可能建立关系和滋生感情,这对日后在工作上寻求较大的发展,可能会有帮助。

    当然,直接找上级办事也有一定的缺陷。

    ①办成了则好,办不成则难有回旋余地。上级当着你的面否定了的事情,很少再能收回去,即使日后发现了自己否定得不很公允,但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和面子,也常常不再改口了。

    ②因为自己措辞不好,语言有失,给上级留下坏印象或一些把柄,则“偷鸡不成蚀把米”,总归是不划算。

    ③因自己直接出面,未找中间人商量,也就很难获得参考性意见。不管想要办的事该不该去找某位上级,也只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办事,最后很有可能证实是一个错误的想法。

    所以,找上级办事,直接出面有利有弊,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则要视个人能力、与上级关系和所要办的事的轻重利害而定了。

    平和地接受上司的批评

    下属难免会有犯错误的时候,这就是说也难免要受到上司的批评,面对批评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在具体的应对上,你应把握以下几条原则。

    1.认真对待批评

    上司一般不会把批评、责训别人当成自己的乐趣。既然批评,尤其是训斥容易伤和气,那么,他在提出批评时一般是比较谨慎的,没有人愿意无故地与人翻脸。他的“责骂”从一般角度考虑,一定是有一些原因的,或对或错,都表明上司对某些和你有关的工作不满意。因此,被责骂时应该认真对待,首先抱着自责和检讨的心理去接受批评。

    从另一个方面讲,上司一旦批评了别人,就有一个权威问题和尊严问题。如果你不认真对待他的批评,把训斥当耳旁风,依然我行我素,其效果也许比当面顶撞更为糟糕。因为,那样会让上司面子尽失,让上司觉得你的眼里没有他。

    一名合格的员工,在受到上司责骂时,应该尽可能地保持谦逊的姿态和虚心的神情,同时眼神不可飘忽不定,要表现出对上司批评的专注来,不要让他以为你心不在焉或是不甚服气。

    如果上司的责骂中有你所能立刻明白的教训,最好在上司批评完后,将被指责事项逐一复诵,并尽可能地陈述善后对策或改善方法,诚恳地请求上司给予指导。如果有机会的话,在事后也可以对上司的训示感谢一番。

    下属如果能完全接受教训、理解上司的“苦心”,且积极地谋求改善,还对教训心存感激,那么,对上司而言,是再高兴不过的事了。即使你真的做错了事情,上司也会觉得你是可以原谅的。因为在这一瞬间,让上司深切地感受到他的价值,并且得到指导人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2.切勿当面顶撞

    当然,有时候在公开场合受到上司的批评指责,自己难免会觉得难堪。特别是当你觉得上司的指责没有道理的时候,在周围同事众目睽睽之下,你可能会为了自己的面子,失去冷静,反驳上司的批评,以显示自己的无辜。这样,一时快意的“英雄”壮举,换取的可能仅仅是同事的一丝同情,留给上司的却是加倍的震怒和斥责,最终受害的还是你自己。

    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把上司的一顿责骂就当是一场暴风雨,风暴过后自会平息,你又不曾损失什么,何不审时度势,选择回避?一名合格的员工就应学会压制自己的情绪化冲动,理智地看待是非,特别是在上司面前。

    在那种情况下,既然你觉得自己下不了台,那么反过来想想,如果你当面顶撞了上司,上司同样下不了台。如果你能在上司发其威风时给足他面子,起码能说明你大气、大度、理智、成熟。只要上司不是存心找你的碴,冷静下来,他一定会反思,你的表现一定会给他留下深刻而难于磨灭的印象,他的心里一定会有歉疚之情。

    3.对批评不要不服气和牢骚满腹

    欲让上司觉得他是被信赖和尊敬的,最直接的表现是部下很愿意听他“教训”。但是,如果你不服气,发牢骚,那么,这种做法产生的负效应将会让你和上司的感情距离拉大,关系恶化。

    事实上,上司的“责骂”也含有忠告、指示和鼓励的意味,他的责骂其实也可以看做是对你的重视和鞭策。正因为他的眼里有你这个员工,他才会注意你的错误,希望通过指责的手段促使你进步和发展。如果做下属的人在面对上司的教训时,表现出一副很不服气的态度,私下里满腹牢骚,不仅无法理会上司的真心真意,还会招惹上司的嫌恶,一点好处也没有。

    退一步说,即使上司对你的批评没有什么附加意义,只是一次简单的训斥,你也可以通过得当的处理,利用好它,让它成为你走进上司视线,受其关注的一次契机。这些总比由于你的牢骚,引起上司与你对立的结果要好得多。

    4.不要过多解释

    受到上级批评时,反复纠缠、争辩是没有必要的。如果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不受批评,当然可以“寸土必争”、“寸理不让”。可是,一个把上司搞得筋疲力尽的人,又谈何晋升呢?

    一名合格的员工,在遇到上司的批评时,一定要明白这一点:上司看到的只有结果,他没必要听你叙述如何导致那样的结果。

    对于员工来说,不找借口是执行力的表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记住自己的责任;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工作就是不找任何借口地去执行。

    当然,话也不能说得太绝对。如果确有冤情,确有误解,怎么办?

    或许你认为自己真的没有必要接受批评,可以表示出遗憾的态度,但这和认错不一样,因为这只是一种礼貌,却能显示出你的修养和体谅别人的风度。另外,你可找一两次机会表白,但应点到为止。即使上司没有为你“平反昭雪”,也用不着纠缠不休,因为时间可以证明一切,努力可以改变一切。

    一名聪明的员工,自己的心情不能被上司的斥责所扰乱,而应当保持弹性,经常保持冷静,挨骂时只要理性对待,巧妙处理,反而能在某些方面促使你进步。

    5.诚恳地接受上司的批评

    被上司指出错误或批评时,很少有人认为百分之百是自己的错。比如,上司让自己做一份估价单时,出现计算错误,这确实是自己的过失,可是一般人都会找很多理由:“由于科长催得紧,所以计算才出错误。”“我本来要检查的,可是让科长拿走了。”“本来就不应该让我这个新手做这样的工作。”出现错误是自己的责任,却总想找一些客观的理由来推卸,这只会抹杀你的工作责任心和可信度。

    即使对方提的意见不正确,考虑到对方“为了你好”的善意,也应该忍耐,并诚恳接受。善于忍耐的人往往会无往不利。

    表面上忍耐,心里反对,这仍然是不正确的。这样一来,态度上一定会表现出来,肯定会被人讨厌。

    能否抑制一下反驳心理,而表示歉意地说:“实在对不起”或“我会注意的”,决定着以后的人际关系的好坏。如果你能真诚地表示歉意,对方就会原谅你。可是,如果你对对方的提醒或批评表现出一脸的不高兴或反驳对方,两人之间就可能产生隔阂。这种讳疾忌医的态度对于你的事业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