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说红楼梦-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元春的寂寞

    谁都知道《红楼梦》里有个“大观园”,实际上宝玉他们是在二十三回才开始住进去的。“大观园”是元春省亲时贾家专门盖的别墅。古代皇家有这样的规矩,凡是皇室的人到过的地方一律叫做“临幸”,这种地方在皇家的人离开后就要封起来,以表示对皇室的尊重。在第十八回大家已经领略过贾元春省亲时的排场,身为贵妃,她让贾家体面到了极点。可我总觉得《红楼梦》里最寂寞的人就是贾元春,十几岁嫁入皇宫,从此就连跟自己的父母都无法亲近。对于元春的寂寞,《红楼梦》里着墨不多,可能因为时代的原因,关乎皇族的事作者不太敢直接写。可如果设身处地,就不难理解元春的寂寞。回到皇宫后,那次省亲似乎变成了她唯一可以怀念的事。本来她是连宝玉都不能见的,因为宝玉是无职外男。可元春最疼的就是宝玉,所以她就特别下令说让宝玉觐见。宝玉一进来,这个姐姐就觉得亲得不得了,忍不住去摸他的头,这些细节都在透露元春内心的世界。

    回到皇宫,她一直很怀念这一天,小说里面有一个象征,贾元春回去以后,念念不忘她曾赐名的省亲别墅——大观园,觉得这个花园荒废了非常可惜,所以二十三回的一开始就讲:“话说贾元春自那日幸大观园回宫去后,便命将那日所有的题咏,命探春依次抄录妥协,自己编次,叙其优劣,又命在大观园勒石,为千古风流雅事。”短短几句,透露了元春的内心世界,嫁入皇宫,就意味着她的青春永远画上了句号。

    烫蜡钉硃

    接了娘娘的命令,“贾政命人各处选拔精工名匠,在大观园磨石镌字”,“镌”字现在很少用了,本来是铸造的意思。“磨石镌字”,就是在石头或金属上铸字。“贾珍率领贾蓉、贾萍等监工。”贾家子弟很多,一旦家里有重要的事情,就会特别派某个子弟来专门监管。娘娘吩咐所有的诗词都要在大观园里刻成石碑,这些石碑立在什么地方,怎么刻都要有讲究,所以贾珍就领着贾蓉、贾萍他们来监工。“因贾蔷又管理着文官等十二个女戏并行头等事,不大得便,因此贾珍又将贾菖、贾菱唤来监工。”前面讲过,贾蔷很聪明,长得也很漂亮,跟贾蓉一起长大,两个人非常要好,贾蓉很着意地提拔他,专门派他到江南挑选十二个唱戏的女孩子,这十二个女孩子后来就一直由贾蔷在管理。“一日,烫蜡钉硃,动起手来。”“烫蜡钉硃”这四个字现代人不太容易懂,我们大概听说过某书法家要把写的字刻在石头上的时候,先要用朱砂笔把字摹写在石碑上,然后用白蜡涂在上面以免蹭掉,最后石工按照摹写的字镌刻,这就是“烫蜡钉硃”。

    关说事件和似笑非笑的威严

    二十三回里有几条线索,其中,一条线索是贾家的那些不太得势的子弟,像贾芹、贾芸之类的,他们大多生活很艰难,都想在贾府里谋个差事。用现在的语言来讲叫“关说”,因为贾府里有很多的工程要做。

    “关说”问题之所以在贾府里这么重要,主要是因为只要有了职务,钱就不成问题了。作者其实在透露贾家面临败落,因为各项管理都有很大的漏洞。

    “且说那个玉皇庙并达摩庵两处一班的十二个小沙弥,并十二个小道士,如今挪出大观园来,贾政正思想发到各庙去居住。不想后街上住的贾芹之母周氏,正盘算着也要到贾政这边谋一个大小事务与儿子管管,也好弄些银钱使用。可巧听见这件事,便坐轿子来求凤姐。”贾芹的妈妈很有见识,知道王熙凤有实权。“凤姐因见他素日不大拿班作势的,便依允了”,凤姐大概觉得这个人平时为人很谦卑、厚道,不整天装腔作势总惹事,就答应了她。

    王熙凤在管理上是很有一套的,既讲信用又懂得机巧。答应周氏的时候,她还不知道要给贾芹安排什么事。接下来她就要想办法制造出一个空缺,恰好那天她听贾政他们在谈打发小道士、小和尚的事。凤姐“想了几句话,便回王夫人说:‘这些小和尚、道士万不可打发到别处去”。她的理由是:如果有一天娘娘再回来,临时找的道士、和尚,对各种仪式不熟,重新训练起来会很麻烦,不如就把这十二个小道士、小和尚送到家庙铁槛寺去,像贾家这么大的家族,常常会有法事要做,况且对他们来说,养十二个小和尚、小道士也不是难事。

    其实王熙凤不一定真认为这样处理十二个和尚跟十二个沙弥是最好的方式。她建议的目的主要是为贾芹找个工作,后来贾家的人事安排出了很多问题,因为它不是按“法”而是按“情”来处理的。有人来“关说”,你既然答应了,就要对人家一个交代。王夫人听了,就跟贾政商量,贾政听了笑道:“倒是提醒了我,就这样。”马上决定安排贾琏来处理此事。

    下面写贾琏和凤姐的关系写得非常好。“当下贾琏正同凤姐吃饭,一闻呼唤,不知何事,放下饭便走。凤姐一把拉住,笑道:‘你且站住,听我说话。若是别的事我也不管,若是为小和尚们的那事,好歹依我这么着’。”看到凤姐的敏感、聪明了吧?她料定贾政叫贾琏,一定是安排这个事,所以她就“如此这般教了一套话。贾琏笑道:‘我不知道,你有本事你说去。’凤姐听了,把头一梗,把筷子一放,腮上似笑不笑的瞅着贾琏。”这几个动作和表情都在表示凤姐儿的威严,真正的威严不是大吵大闹的,王熙凤只是筷子一放,脸一板,表情似笑非笑,贾琏就再不敢说话了。凤姐说:“你当真的,是玩话?”贾琏只好笑道:“西廊下五嫂子的儿子芸儿来求了我两三遭,要个事情管管。我依了,叫他等着。好容易出来这件事,你又夺了去。”原来贾琏也有人在“关说”。

    此时的贾琏有点可怜,他说有人求了我好几次,我都答应人家了,现在好不容易有个机会,你又抢走了,叫我的脸往哪儿放?王熙凤马上说:“你放心。园子东北角子上,娘娘说了,还要叫多多的种松柏树,楼底下还要叫种些花草等物。等这件事出来,我保管叫芸儿管这件工程。”王熙凤一方面很强势,和贾琏之间,她永远是主宰,绝对掌控大局,先说我答应了人家的事,你不能抢走,我在外边绝对不能丢脸;同时她又知道给丈夫留面子,也很有办法抚慰他。

    “贾琏道:‘果然这样,也罢了。只是昨儿晚上,我不过是要改个样儿,你就扭手扭脚的。’”这是他们在讲行房时很私密的事情,“凤姐听了,‘嗤’的一声笑了,向贾琏啐了一口,低下头便吃饭。”注意凤姐的反应,她马上变成了一个很害羞的女生,意思是你怎么青天白日地说起做爱的事来了。如果少掉这一段,夫妻之间非常亲密的感觉就没有了,一对小夫妻整天只谈论“关说”之类的事情,就太无趣、太生硬了。

    真正好的文学一定是会真正关心到人的,不好看的小说通篇是八股,再有用的道理你也读不下去。文学很多时候需要的不是理论,而是对人情的认真体察,一流的作家都是从生活里出来的。很多喜欢文学的朋友,先是因为喜欢读小说,就去读一些文学理论,准备自己来创作,最后越读越写不出东西,因为文学理论最后会变成捆绑手脚的公式。可是《红楼梦》里常常只是短短几句就活灵活现,这一段只有三分之一页,王熙凤的威严霸气、害羞嗔怪和贾琏的窝囊猥琐、嬉皮笑脸一下子呼之欲出。其实从本质上说,文字就是一种素描,素描的功夫到家,才能准确刻画作者对人物的观察,读者也才能有亲临其境之感。

    私密的青春记忆

    贾琏见了贾政,交代的果然是小和尚一事。贾琏便依了凤姐的主意说道:“如今看来,芹儿倒大大的出息了,这件事竟交与他去管办。横竖照在里头的规例,每月叫芹儿支领就是了。”贾琏完全照太太的交代,推荐了贾芹。贾政原本就不太理论这些事。“贾琏回到房中就告诉凤姐儿,凤姐即命人去告诉周氏。贾芹便来见贾琏夫妻两个,感谢不尽。凤姐又作情央贾琏先支三个月的供给。”你看,这个“关说”有多厉害,事情还没有做,就先支三个月的钱。“叫他写了领字,贾琏批票画了押,登时发了对牌出去。银库上按数发给三个月的供给来,白花花二三百两。”这个钱其实是养这些小道士跟小沙弥的。可贾芹在中间不知道要克扣多少,在这个大家族里面,真正的花费大概只有三分之一。你看,“贾芹随手拈一块,撂与掌平的人,叫他们吃了茶罢。”这不是公款吗?可他随手就拿了一块银子给人,意思是有好处大家一起分享。这些细节都在说明这个大家族的管理其实没有任何章法。“登时雇了大叫驴,自己骑上;又雇了几辆车子,至荣国府角门前,唤出二十四个人来,坐上车,一径往城外铁槛寺去了,当下无话。”

    下面才进入二十三回的主题,元春在皇宫里,忽然想到大观园自从她去过以后就荒废了。中国古代的戏曲和小说里所有青年男女的私会、约会都发生在花园里,因为花园象征着春天和青春。荒废的花园一直是古典小说、戏曲里的某种意象,花园的荒废意味着青春的荒废。

    因此,元春就传了一道命令说:让所有的妹妹们——探春、迎春、惜春、宝钗、黛玉住进大观园。还特别提出宝玉从小跟她们一起长大,让宝玉也住进去。本来宝玉最怕的就是爸爸,没事时总检查他的功课。住到大观园后,周围都是姐姐妹妹,爸爸不能随便进大观园监督。从此宝玉就在里面每天作诗、唱歌,玩得不亦乐乎。大观园其实是一个青春王国,是青少年应该享有的一个自由遨游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不能完全用大人的礼教去约束的。“大观园”是元春送给弟弟妹妹们的礼物,她的青春在十六岁就结束了,她希望自己的青春能在弟弟妹妹身上延续,所以要纵容弟弟妹妹们好好地享受青春。

    就是在二十三回里,宝玉开始读禁书了。我常常跟一些爸爸妈妈说,小孩十三四岁的时候,你最好不要问他们在看什么,他绝对不会说实话。我做老师时跟学生比较亲近,我问过学生多大开始接触禁书,他们的回答常常吓我一跳。现在可能年龄越来越小,尤其在网络上他什么都看得到的。现在我们看到贾宝玉读的禁书肯定会惊讶,他看的不就是中文系现在学的古典文学吗?《牡丹亭》、《西厢记》之类的,可它们是那个时代的禁书,因为里面写到性。如果大家去看《牡丹亭》,现在舞台上演的《游园惊梦》,会觉得文辞美得不得了,可是它其中有“把你衣带宽,衣扣解”之类的性描绘,等到写到最直接的性的时候,它是用象征,比如,地上落红片片,再比如蜜蜂在花蕊里面钻,用春天植物的交配去形容性;《西厢记》里张生跳了粉墙跟崔莺莺偷欢,也有整段的性的描绘。古代在这种礼教很严的家庭里,这些是绝对的禁书。今天如果把《西厢记》、《牡丹亭》摆在桌上,小孩子们才不会看呢,他们要是喜欢看,我们肯定蛮高兴的,因为那是很优雅的文学。我的意思是说,禁书永远会存在,但它的尺度一直在变。一旦你规定说:这条线是禁书线,你不能跨过来!他肯定要跨过来,否则就不是青春了!青春就是叛逆的,一定要去做些大人认为他不能做的事。还有一点,青春有它的私密性,那是属于自己的一种孤独,有些可能一生都不见得会让别人知道,是一个少年私下里对自己身体发育成长的好奇和探索。

    大观园的完成

    “如今且说贾元春,因在宫中自编大观园题咏之后,忽想起那大观园中景致,自己幸过之后”,“幸过”,就是自己去过,因为她是皇族的人,所以用“幸”这个动词。“贾政必定敬谨封锁,不敢使人进去骚扰,岂不寥落。”“寥落”两个字是她对自己青春的哀悼。“况家中现有几个能诗会赋的姊妹,何不命他们进去居住,也不使佳人落魄,花柳无颜。”“佳人落魄,花柳无颜”是指一个少女虽美却没有灵魂。《牡丹亭》里杜丽娘游园的时候,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肉体,她那么美,却从来未曾享受过青春。《春香闹学》那场戏里春香活泼得不得了,一直跟她说那个花园有多漂亮,可杜丽娘始终面无表情,真的就是“佳人落魄”的感觉。《红楼梦》的作者是看着这些戏长大的,《牡丹亭》对他的影响很深,所以他会大胆地在小说里提到。

    “却又想到宝玉自幼在姊妹丛中长大,不比别的兄弟,若不命他进去,只怕他冷清了。”“冷清”这两个字的意思是说青春是应该在一起的,再者,宝玉进去住的话,一定很快乐,也免得贾母、王夫人愁虑。所以,她就“命太监夏忠到荣国府来下一道谕,命宝钗等只管在园中居住,不可禁约封锢”,我觉得“禁约封锢”四个字很有意思,是指不要禁约封锢这些孩子的青春岁月,其实是娘娘保护了他们的青春。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会遗憾自己没有真正活出过青春的快乐,回头去看风华正茂的孩子们,会忽然觉得青春一生也只有这么几年,就有点儿忍不住想纵容他们。

    娘娘下的旨意,是没有人敢违抗的。别人知道这个消息还自犹可,“惟宝玉听了这谕,喜的无可不可”。大家可以了解吧?可以跟这些姐姐妹妹一起在大观园里胡闹,又能离爸爸那么远,他开心得简直快疯了。正盘算跟贾母要这个,弄那个的时候,丫环进来说:“老爷叫你。”“宝玉听了,好似打了个焦雷,登时扫去兴头,脸上转了颜色,便拉着贾母扭的好似扭股儿糖,杀死不敢去。”《红楼梦》不细读则已,细读的时候你会吓一跳,父权竟然会恐怖到这种程度。贾母只好说:没有关系,好宝贝,你就去吧,有我呢。他不敢委屈你。你不是做了一篇很好的文章吗,想是娘娘叫你进去住,他吩咐你几句,不过叫你不要在里头淘气,他说什么,你只好生答应就是了。一边安慰他,一边又特别命令两个老嬷嬷来带着宝玉去,说不要叫他老子吓着他了。宝玉是一直有人撑腰的,去见爸爸的时候奶奶还要派两个跟班的。

    宝玉的忐忑不安

    宝玉只好去了,他“一步挪了三寸”,作者的文笔实在老到、漂亮,只六个字里,就既有画面又有动作,小孩子那种特不想去可又不得不去,故意磨蹭的样子跃然纸上。

    “可巧贾政在王夫人房中商议事情,金钏儿、彩云、彩霞、绣鸾、绣凤等众丫环都在廊檐下站着呢”,平常宝玉总喜欢跟她们逗,这些丫头也知道他最怕的就是老爸,就趁机逗他了。“一见宝玉来,都抿着嘴儿笑”,大家心说,你这下惨了。谁都知道宝玉有个外号叫混世魔王,天不怕地不怕,只有老爸一个克星。“金钏儿一把拉住宝玉,悄悄的笑道:‘我这嘴上是才擦的香浸胭脂,你这会子可吃不吃了?’”彩云人比较厚道,连忙“一把推开金钏,笑道:‘人家心里正不自在呢,你还奚落他。趁这会子喜欢,快进去罢。’”她们知道他爸爸现在心情还不错,因为我们前面已经讲到过,每次爸爸见到宝玉,话都讲得非常难听,动不动就是“你站脏了我的地”之类的。

    “宝玉只得挨进门去”。大家注意一下这些字眼,它们很多是作者自己创造的,在《古文观止》里,你可能找不到“挨”这个动词,因为那些字都太正经了。可是在小说里,全是“扭股儿糖、一步挪三寸、挨”这类活泼灵动的语言,所以,戏曲与小说是对白话文学非常重要的开拓。我自己在读书的时候,总觉得我们教科书里面小说的部分太少,我自己在写作上受益最多的是《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而不是唐宋古文,因为那些东西太高远了。

    “原来贾政跟王夫人都在里间呢,赵姨娘打起帘子,宝玉躬身挨入。只见贾政跟王夫人对面坐在炕上说话,地下一溜椅子,迎、探、惜并贾环四个人,都坐在那里。一见他进来,惟有探春、惜春和贾环站了起来。”这是大户人家的规矩,迎春是姐姐,弟弟来的时候姐姐是不用站起来的,探春、惜春是妹妹,贾环是弟弟,所以他们三个人要站起来。

    贾政眼中的宝玉与贾环

    “贾政一举目,见宝玉站在眼前,神彩飘逸,秀色夺人。”这个老爸可能是第一次觉得儿子不错,再比比旁边赵姨娘生的儿子贾环,“人物委琐,举止荒疏”,一对比就觉得宝玉越发惹人疼爱。还有一点大家不能忽略,一个孩子从小受宠爱的话,他身上总会带着某种自信。我觉得《红楼梦》里最可怜的角色就是贾环,因为是庶出,他的母亲在这个家族里面没有地位和尊严,他就有点自卑,这里“委琐”,其实是说他没有自信。后面我们慢慢会了解他并不是天生如此,他的性格某种程度上和后天的生长环境有关。

    贾政忽然又想起贾珠,那是他最疼爱的长子,长得好,书也读得好,可是不幸早死了,“再看看王夫人只有这一个亲生的儿子,素爱如珍,自己的胡须将已苍白”。一下子心情就变得不太一样:“把素日嫌恶处分宝玉之心不觉减了八九。”等了半天才说:“娘娘吩咐说,你日日外头嬉游,渐次疏懒,如今叫禁管同你姊妹在园里读书写字。你可好生用心习学,再若不安分守常,你可仔细!”听到爸爸的理由了吗?因为你每天在外面乱混,所以娘娘说要把你关到大观园去好好读书。这是标准的爸爸的语言,老爸永远是责备的、处罚的口气,意思是你给我小心了!宝玉连连地答应了几个“是”。王夫人就拉他在身旁坐下,然后姐弟三人依旧坐下。刚才探春、惜春、贾环都一直站着,要等到宝玉坐下来,他们才能坐,《红楼梦》中有些细节,写的是当时大家族的礼教。

    “王夫人摸挲着宝玉的脖头说道:‘前儿的丸药都吃完了?’宝玉答道:‘还有一丸。’王夫人道:‘明儿再取十丸来。’”爸爸跟妈妈的语言完全不一样,爸爸永远是督促的、监督的、管理的、责备的;妈妈永远说你身体好不好?药吃了没有?人们常说严父慈母,其实是两种很不同的爱的表达方式。王夫人跟宝玉说,这个药你一定要好好吃,“天天临睡的时候,叫袭人伏侍你吃了再睡”。没想到她这一关心宝玉,讲出一个名字——袭人。贾政就问,袭人是什么人?王夫人就说,是个丫头。贾政觉得奇怪,丫头叫个什么小红、阿桃就好了,是谁起的这样刁钻的名字?王夫人见贾政不自在,怕宝玉挨骂,就替宝玉掩饰说,是老太太起的。王夫人忘了贾母根本没有读过书,贾政肯定不信:“老太太如何知道这样的话,一定是宝玉!”宝玉见瞒不过,就起身回道(注意,跟老爸说话先要站起来):“因素日读书,曾记古人有一句诗云:‘花气袭人知昼暖。’因这个丫头姓花,便随口起了这个名字。”王夫人怕他挨骂,就说,你回去赶快改了吧,老爷也不用为这个小事生气了。幸好贾政的心情很好,只是说:其实也无所谓,不用改,“只是可见宝玉不务正,专门在这些浓诗艳词上作工夫”,“浓诗艳词”是儒家文化最讨厌的东西。说完,便断喝一声:“作孽的畜生,还不出去!”王夫人赶紧说,去罢,去罢,只怕老太太等你吃饭呢。“宝玉答应了,慢慢的出去”,注意,在爸爸视线之内,一定要慢慢的,不然又会被骂一顿,然后向金钏笑着伸伸舌头,我们小时候从训导处出来之后,常做这种动作,然后,带着两个老嬷嬷一溜烟去了。小学生们上学时大多都是这样,来的时候是“挨进来”,去的时候就是“一溜烟”。

    “刚至穿堂门前,只见袭人倚门立在那里”,袭人一心只为宝玉,宝玉一被老爷叫去,她就坐卧不安,就那么站在门口一直等。“一见宝玉平安回来,堆下笑来,问:‘叫你作什么?’”因为大家都担心老爷叫他去,是不是要打一顿,宝玉说没有什么,就是怕我进大观园会淘气,吩咐吩咐。一面说,一面就到了贾母跟前,“回明原委”。

    “只见林黛玉正在那里,宝玉便问他:‘你住那一处好?’”你看,就像小时候要露营前,大家根本不会关心我们露营要去哪里,那个地方什么样子,最关心的是会跟谁住同一个房间,这是青春期寻找知己的那种快乐。其实在第十七回、十八回里,每一个景点都已经预设好了要进来住的是谁。林黛玉忧伤抑郁、喜欢幽静,一定会选潇湘馆。那个种了芭蕉,栽了海棠的怡红院,肯定要归宝玉。那个没有任何花草,曾引起贾政归农之意的稻香村,则是李纨的去处——李纨是寡居,生活非常内敛、朴素。

    本来“林黛玉正在心里盘算这事,忽见宝玉问他,便笑道:‘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我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幽静。’宝玉听了拍手笑道:‘正和我的主意一样,我也要叫你住这里呢。我就住怡红院,我们两个又近,又都清幽。’”你看,宝玉选怡红院是因为离潇湘馆最近,他就是要靠近林黛玉,他根本没有想问薛宝钗想住哪里。

    两个人正计较,贾政就派人来说,二月二十二号是个好日子,这几个哥儿姐儿们就可以住进去了,贾府就开始派人去收拾,薛宝钗住了蘅芜苑,林黛玉住了潇湘馆,贾迎春住了缀锦楼,探春住了秋爽斋,惜春住了蓼风轩,李纨住了稻香村,宝玉住了怡红院。每一个地方添两个老嬷嬷、四个丫头,各人除了奶娘亲随的丫环不算,还有专管收拾打扫的。“至二十二日,一齐进去,登时园内花摇绣带,柳拂香风,不似前番那等寂寥了。”这一句的意象是指青春的绽放,姐姐的苦心经营,真的把大观园变成了青春王国。

    住进大观园的岁月

    二十三回里有一段是说宝玉跟这些姊妹住进大观园以后所做的事情,看上去似乎是草草带过的,可我读的时候会在这里停一下,想如果我要写这一段会怎么处理。作者说:“且说宝玉自进园来,心满意足,再无别项可生贪求之心。每日只和姊妹、丫头们一处,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以至描鸾刺凤,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无所不至,倒也十分快乐。”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如果观察一下如今十三岁左右的男孩女孩,他们的游戏内容可能完全不同。青春期在不同的时代环境里一定会有不同的形式。可《红楼梦》对我来说是一本了解青春的书,我自己的成长环境,跟宝玉的时代距离很大,女孩子们不会再描鸾刺凤了。我很多时候会有冲动,想在读完《红楼梦》以后,观察自己身边那些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写一本这个时代的青春之歌。因为我相信青春这个形态永远都在。

    读了《红楼梦》以后,你会忍不住怀旧,觉得只有那样才是真正的青春,继而对当下的孩子产生一种鄙视甚至厌恶,这其实是一种误读,《红楼梦》对我们真正的提醒是,应该从新的角度去认识这个时代的青春。如今大多数的老师或家长总觉得现在的小孩子,言行举止都很奇怪。《红楼梦》会提醒我们:当心你变成贾政!因为你已经离青春太远。如果我们今天的孩子都在读书、写字、弹琴、下棋、作画、吟诗、描鸾刺凤,你大概很高兴,觉得这是一个优雅、古典的小孩,可如果他真是这个样子,恐怕在今天的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太容易活下去,他肯定既没有同伴,也没有同学了。青春应该是大家一起共度的岁月,这种岁月不能以预设的立场去观察,而是要认识它本质的美。

    十七世纪贵族生活的品质

    下面有四首诗是宝玉住进大观园后,对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描绘。以前老电影里讲时间的时候常用这样的方法,比如匆匆过了十年,镜头上月历就翻翻翻,这四首诗就是在用场景交代时间。但从中能看到一个真正的贵族公子身上散发着的富贵气。

    先看《春夜即事》。“霞绡云幄任铺陈”,“绡”跟“幄”是房间里面挂的帘子、帐幔,“铺陈”是指帘幔拉开来,这些丝织品华丽得像云霞。“隔巷蟆更听未真”,现在一般讲三更、五更,“蟆更”是指六更,这个时候多数人已经开始工作了,青春是一个可以睡到自然醒的年龄,都六更了,他们还在床上矇矇胧胧。这既是在讲岁月、流光,同时也在讲富贵、慵懒。“枕上轻寒窗外雨”,人还睡在枕上,春天的早晨,还有一点寒凉,窗外春雨绵绵。“眼前春色梦中人”,既是在讲春天,也在讲青春里某种朦胧的感觉,好像眼前这个人就是刚才梦里的人。“盈盈烛泪因谁泣”,蜡烛一直在流泪,不知为什么在哭。这是非常青春的句子,翻开自己十几岁时的日记,你会吓一跳,里面好多这种句子,其中有唯美,也有感伤。“默默花愁为我嗔”,所有这些在春天里开放的花都好像很感伤,又好像是因为我在那边撒娇。“自是小鬟娇懒惯,拥衾不耐笑言频”,小丫头们撒娇、慵懒已经成习惯了,就那么抱着被子在那里又说又笑。全诗既有悠闲、慵懒,又含淡淡的哀愁。

    其次是《夏夜即事》。“倦绣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还是在说睡觉、做梦,青春期本来就是一个梦,富贵人家大都会在廊檐底下养个鹦鹉,鹦鹉常学人声叫着要茶喝,其中透着些许富贵的孤独。“窗明麝月开宫镜,室霭檀云品御香”,女孩子打开梳妆的镜匣,就像明月映窗;檀香弥漫缭绕,像是白云飘进了屋子。作者把富贵人家的妆镜和檀香的美直接和大自然建立了关联。“琥珀杯倾荷露滑,玻璃槛纳柳风凉”,琥珀色杯中的酒味醇美,晶莹剔透的栏杆下柳风清凉,都是很美的形容。“水亭处处齐纨动,帘卷朱楼罢晚妆”,“齐纨”是古代山东出的一种很薄的白细绢,特别适合做扇子,后借指团扇。女孩子们在水边的亭子里摇着扇子纳凉;到了黄昏的时候,卷起珠帘,开始卸妆。这是很典型的宝玉的个性,其中既有对物质的享受和美的欣赏,又多少带一点颓废。

    再次是《秋天即事》。“绛芸轩里绝喧哗,桂魄流光浸茜纱”,“绛芸轩”是在讲怡红院,而秋天的月光是特别亮的,“桂魄”是指月亮,传说月亮里是有一棵桂花树的,月光似流水浸透了窗纱。“苔锁石纹容睡鹤,井飘桐露湿栖鸭”,鸭子和鹤都是大观园里的禽鸟,天气渐冷,长出了青苔的石头可容仙鹤憩息;飘落的沾满秋露的梧桐叶,打湿了栖息在那里的鸭子。“抱衾婢至舒金凤,倚槛人归落翠花”,非常漂亮的句子,有婢女抱着绣有金凤图案的被褥来铺床;后一句写贵族女子兴尽人归,卸下头饰。“静夜不眠因酒渴,沉烟重拨索烹茶”,喝了酒的人半夜会口渴,便叫丫环重新拨开炭火,煮一点茶喝。这些都是富贵人家的生活细节,可是诗中始终传达着那种青春时光里淡淡的慵懒和哀愁。

    最后是《冬天即事》。“梅魂竹梦已三更,锦罽鹴衾睡未成”,“锦罽”,织有花纹的毛毯,通常是北方冬天为防寒凉铺在地上的。“鹴衾”,鹴即鹔鹴,是大雁的一种,它们常常是一对一对飞的,过去常常把鸳鸯、鹔鹴绣在被子上,来代表婚姻或者情感。诗句的意思是家里铺了这么厚的地毯,盖了这么美的被子,可是还是睡不着。“松影一庭惟见鹤,梨花满地不闻莺”,冬天到了,院子里只剩下松树,落花遍地,听不见莺的叫声。“女郎翠袖诗怀冷,公子金貂酒力轻”,这很明显在写宝钗、黛玉和宝玉自己。“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很高兴陪伴的书童或者丫头知道如何品茶,把刚刚落下来的雪扫了来煮茶喝。

    这四首诗里没有写任何具体事,却传达着一种生活的品位,让我们读起来觉得好过瘾,生活竟然如此精致,能想到扫新雪来烹茶。我一直觉得大观园是一场青春游戏,这游戏有一种难以言传的美,让人意识到生活原来可以这么自在,这么优雅,人原来可以这样去赏鲜花、赏落叶、赏月光。小时候读到这四首诗时好羡慕,如今的我们早已经远离了这种精神上的华贵,就算是今天的富翁、贵族们大概也不会拥有这样的生活。因为它不只是物质上的富足,还有精神上的高贵,是真正的风花雪月。《红楼梦》的这一段四首诗再现了中国十七世纪贵族的生活品质。

    未满足的阅读渴望

    宝玉写了这几首诗后,“当时有一等势利的人”,就是那些要攀附、奉承贾家的人,“见荣府十二三岁的公子作的,录出来各处称颂;再有一等轻浮子弟,爱上那风骚妖艳之句,也写在扇头壁上,不时吟哦赏赞”。大家细想想,是不是很有趣,如果曹雪芹就是贾宝玉,这个诗也就是曹雪芹自己年轻时候写的,可是他竟然如此讽刺这些东西。当年他大概也很得意,自己写的诗竟然有人传颂,后来他才意识到那些人其实是轻浮势利的,只是喜欢这些风骚妖艳的句子。接着,“竟有人来寻诗觅字”,他才十二三岁,就有点诗名在外了,不断有人说:“拜托,你可不可以在我扇子上题一首诗。”“宝玉益发得了意,镇日在家作这些外务。”

    这要让他老爸知道一定会揍他一顿,贾政一直不准他碰这些东西,坚持要他读四书五经。因为在儒家的正统教育中,四书五经讲的是为人处世的道理,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是它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人的身体发育以后对“情”的感受。回想一下,中小学的教科书里这种东西很少,全是岳飞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正气歌》之类的。其实这让正处在发育期的心灵有些东西没有被满足,从来没有人想到要选《罗密欧与朱丽叶》给孩子们看。为什么宝玉后来会去读禁书?因为禁书里有“情”。

    我常觉得编中小学的教科书是个大学问,青春期到底该读什么?到底哪些东西能真正启发孩子们,让他们对人性本身有更多美好的向往?或者他们在身体发育后情感上的那种感受,如何能让他们在书里读到?有时候跟朋友喝酒聊天,就说我们来编一本国文教科书,也曾列过单子,可第二天就自己揉掉了,因为跟现在的教科书实在差得太远,我小时候读的教科书,几乎都是政治的东西,下一代又是另外一种政治,最缺乏的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生命的感受。当然,自然的东西是最好的,至少我们当年读到的《赤壁赋》、《醉翁亭记》等,里面还有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感受。可有些东西就很沉重,像文天祥那种为自己的信念而死的情操,十二三岁的时候其实不太容易懂,回想我在十二三岁时读的教科书,仿佛就是鼓励你做一件事——殉国,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真要他们都去做文天祥、岳飞、林觉民,想起来蛮可怕的。所以宝玉写的这些东西,尽管是他父亲不赞成的,也不见得写得多好,却是真情真境。人在这个年龄对于自然的美,对于生命的慵懒,对于点点点滴的哀愁,就是非常敏感。

    青春的孤独与好奇

    本来,宝玉住进大观园很高兴,觉得人生再没有什么非分之想了。“谁想静中生烦恼,忽一日不自在起来。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出来进去只是闷闷的。园中的那些人多半是女孩儿,正在混沌世界”,“混沌世界”四个字用得好,就是女孩子们还糊里糊涂的,宝玉却已经开始发育了。我们很难解释青春期是什么,但肯定已不再是混沌世界,他已经知道男女之别和情感的缠绵。就在这些女孩“天真烂漫之时,坐卧不避,嬉笑无心”。“坐卧不避”就是大家还跟童年时一样,哪里知道宝玉此时的心事。宝玉此时已经是一个身体上开始发生变化的男孩子,本来应该接受另外的教育,可是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里面最缺乏的就是这种教育,从来没有人跟你谈过这个部分。青春期很敏感,也很孤独,对自己身体发生变化充满好奇,内心会有很多的渴望。所以“那宝玉心内不自在,便懒在园内,只在外头鬼混,却又痴痴的”。他的书童茗烟看到他这个样子,就想逗他开心,可左思右想,想出来的都是宝玉玩腻了的。忽然有一天想起一样东西宝玉不曾见过,这就是禁书。茗烟也是发育期的男孩子,因为是下人,可以在外面乱跑,所以很早熟。他“便走去到书坊内,把那古今小说并那飞燕、合德、武则天、杨贵妃的外传与那传奇脚本买了许多来,引宝玉看”。

    这些都是古代的禁书。我们小时候也常常到书摊上去租书,什么《武则天外传》、《杨贵妃外传》之类的。以前的黄色小说都是用名女人的名字来命名的,《武则天外传》、《杨贵妃外传》、《赵飞燕外传》写的都是宫闱秘史。不知为什么当时大家觉得性或者淫欲的东西都该发生在宫廷里。我记得当时有一本《武则天外传》,我们班上大家一直传着看,觉得好过瘾,其实它就是那个年代的黄色小说。现在改变很大,有关性的电影、光碟很多,大概不会是以文字为主的禁书了。

    “宝玉何曾见过这些书,一看见了,便如得了珍宝。”礼教很严的大户人家,这些书小孩子是碰不到的。茗烟特别叮嘱他说,不要拿进园去。因为里面很多的姐姐妹妹,如果被发现,那是不得了的事情。说“若叫人知道了,我就吃不了兜着走呢”。“宝玉那里舍的不拿进园,踟躇再三,单把那文理细密的拿了几套进去,放在床顶上,无人时自己密看。那粗俗过露的,都藏在外面书房里。”黄色小说也分比较粗鄙的和比较优雅的,这里讲“文理细密”是说比较含蓄一点的。很奇怪,我们小时候是藏在床底下,他是藏在床顶上。古代的床像盒子一样的,可以挂帐子。床顶很少有人关注,比较适合藏东西。记得小时候,我们兄弟姐妹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藏东西的地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当时我哥哥在厕所上面藏了很多女孩送他的照片,上面写了很多蛮肉麻的新诗,有一次我妈妈上厕所,那些照片被风吹了下来,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我到现在还记得。

    宝玉跟这些姐姐妹妹这么好,也还是有自己的秘密。我觉得《红楼梦》有一个写得美的地方,就是它在讲青春的美,讲偷窥的美。我常常会跟很多朋友讲,一定要给自己的孩子留一个青春的私密空间,那是他自己成长中的快乐跟喜悦,他不需要,也不希望与别人分享。

    宝玉偷看禁书

    “那日正当三月中浣”,“中浣”这个词我们现在很少用了,如果有机会看到乾隆皇帝的题诗就会见到这个词,乾隆皇帝很喜欢说上浣、中浣和下浣。在唐朝的时候,做官的人有专门洗澡的假,叫做浣假。“浣”就是洗澡的意思,每隔十天放一次假,让做官的人去洗澡。一个月的三十天里,“中浣”就是中间的十天,用我们现在的词来讲就是中旬。

    作者写宝玉偷看禁书是在繁花盛开的阳春三月。宝玉坐在花下,花瓣一片一片地掉下来,然后他就站起来,不知道该把花瓣怎么办,怕一动脚就会把花踩坏了,只好把花瓣兜衣襟里站在那里发呆,不知道该把花送到哪里去。宝玉的偷看禁书,没有被描写得很肮脏、很邋遢,而是被描摹成一个很美的画面,简直是青春跟春天的对话。

    我们读一下这段。“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会真记》的由来需要解释一下,唐朝有个诗人叫元稹,他写了一本《莺莺传》,内容是张君瑞爱上崔莺莺,文中亦有元稹《会真诗》三十首。在唐朝的时候,小说还没有发展起来,诗是主要的文学形式,《莺莺传》因《会真诗》三十韵,变成了最早对青春恋爱美的歌颂,后人亦称《会真记》。到了晚些时候,元朝的王实甫把《莺莺传》改成《西厢记》。

    我相信现在大家对《西厢记》的故事一定很熟,戏曲、电影,甚至流行歌曲里周璇唱的《拷红》,都有《西厢记》。其实《西厢记》的故事非常非常简单,崔莺莺是相国的女儿,家教很严,在上香时被张君瑞看到,便一见钟情。《西厢记》里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是红娘,中国古代小姐要做“坏事”,都要靠身边的“坏”丫头,像《牡丹亭》里面的春香,《西厢记》里面的红娘。这些模式实际上是说明丫头们没有受那么多的教育,不曾受礼教的压制,所以比小姐更无羁绊,更敢爱敢恨。红娘就觉得小姐有人爱很好,便积极地帮忙穿针引线,最后在她的帮助下张生翻墙过去,美梦成真。后来红娘因此被老夫人拷打,在《拷红》这出戏里红娘就很大胆地骂老夫人,说女儿都这么大了,你不帮她找婆家,还要怪她私自恋爱。我们很难理解为什么《西厢记》在元朝以后的几百年里会在民间有这么大的魅力,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爱情在那个时代一直受压抑,完全要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西厢记》是鼓励自由恋爱的。

    其实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讲,《西厢记》也好,《牡丹亭》也好,在当时都是一种革命,一种利用文学进行的革命。过去的这些禁书对青少年的爱情,具有很大的安慰力量,因为他们的生命里没有爱情。大家可能不太懂什么叫没有爱情。因为古代社会只有婚姻,可是我们都知道婚姻不等于爱情。生育、婚姻、爱情是三个不一定重合的东西,就像宝玉跟黛玉之间有很深的爱情,可是没有婚姻,也没有性。我们现实生活当中也有只有性而没有婚姻、没有爱情的。《红楼梦》强调的是爱情的重要,对于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对爱情渴望的强烈程度是可以抵达为之生、为之死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讲的都是为爱而死的青春故事。一旦过了这个年龄,就不会再做这样的事了。可是我们都知道它很美,美到你一生都想看。因为只有在青春的时候,才会有如此强烈的激情和眷恋。了解这些,宝玉读《会真记》时的感动我们就不难理解了。

    黛玉葬花

    宝玉带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大观园里面有条河,因为两岸都是花,落花漂在水面,香味会沁在水里,所以叫沁芳河。沁芳闸是河上的闸门,闸上的桥叫沁芳桥。这里的人比较少,宝玉坐在一棵桃花底下“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小孩子读教科书从来不会“细玩”的,因为没有那么好看。正看到“落红成阵”,也就是书中景色最美的时候,“只见一阵风过,把树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这个画面实在太美了!我有时候给学生讲到这一段,就说:你们如果真的要看禁书,就找一个有花的地方读吧,它能让你对禁书的记忆美好一点,不会有很肮脏或者很邋遢的感觉。不细看,你不明白作者是有意在描写青春的某种渴望,就是花儿一定要绽放的那种感觉。“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注意,这个动作非常动人,一个少年连花瓣都不忍践踏的时候,他的生命里就拥有了一种非常高贵的东西,那就是对生命的理解和爱惜。我一直觉得我们的教育里缺少这种东西,所有的大道理都不能替代一个孩子不忍踩花这个动作的感染力。

    宝玉“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我觉得初中课本真的可以选这一段,青少年一定能感受到其中的美,因为它是非常生动的生命情境。这个时候,有人来了,大家可以猜猜看,这个时候来的会是谁,绝对不是宝钗,宝钗没有能力跟宝玉分享生命里最美的时刻。这个人一定是黛玉,因为他们有仙缘,都曾经是天上灵河边的生命。

    宝玉“正踌躇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作什么?’宝玉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注意黛玉的打扮:“肩上担着花锄,上挂着行囊,手上拿着花帚。”这是后来在美术作品、戏台上最典型的形象——黛玉葬花。

    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蹋了。”读到这里大家有没有感觉到,青春是有洁癖的,青春是拒绝任何妥协的纯粹。或许可以这样说,读这一段时动情到什么程度,说明你对青春眷恋到什么程度,大多数人读到这里会心痛,觉得这就是十二三岁时自己曾有过的感觉,希望能保有自己生命的洁净。大观园是干净的,青春是洁净的,可是大观园外面那个大人的世界,是脏的、臭的。对黛玉来讲,世界上只有大观园这个地方干净,她决定要在这里埋葬自己的青春。这其中有很深的象征意味。

    黛玉说:“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表面上是在讲花,实际上在讲她自己。黛玉对待生命的态度是非常绝对的,在她看来生命最后就是这样一了百了。

    分享偷看禁书的喜悦

    宝玉听了喜不自禁,笑道:“待我放下书,帮你来收拾。”宝玉很傻,一开口就说漏了嘴。黛玉很敏感,就问:“什么书?”宝玉这种人根本不懂遮掩,见黛玉问他,慌得不得了,藏之不迭,便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这是他老爸要他读的书,记得小时候我读《红楼梦》,上面就放一本《中庸》,爸爸进来的时候我就装着看《中庸》,爸爸一走我拉开就看《红楼梦》,当时我们的禁书是《红楼梦》。读到这段,我常会忍不住要笑起来。《中庸》是教你做人的,《大学》是教你好好读书的,这些书都不是坏书,只是小的时候对这些东西不怎么懂,可是压在底下那本书,却是跟你的青春很贴近的。

    黛玉聪明得不得了,一下就识破了,“趁早儿给我瞧,好多着呢”。宝玉并不怕黛玉看,因为他们两个是知己。只是一时间搞不清楚这样的禁书该不该给一个女孩子看。就像你现在如果正看A片,表妹一头闯进来,你大概也会觉得很不好意思。宝玉说:“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真真这是好文章!你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就一面递给黛玉。

    我一直在强调宝玉跟黛玉是知己。人间的情,很多时候被我们简化成性、欲望,或者肉体上的眷恋,其实远不止如此。知己意味着一种精神上的亲近和默契,一种别人无法取代的懂得。“黛玉把花具都且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今天如果有一个小孩子把《西厢记》十六出一下子看完,我们高兴死了,恨不能赶紧去给他报名读中文系。我常常在想,怎么样能使教科书变得让小孩觉得有点像是禁书,引起孩子的阅读兴趣,这是个大功课,太需要分寸的拿捏。

    我到现在都觉得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小孩子是一定爱看的,前几年好莱坞把它拍成了一个警匪片,很多人都很生气,觉得那么古典的莎士比亚,怎么能变成莱昂纳多拿一支枪的样子。可是后来我到加拿大去的时候,发现我哥哥家那些读英文长大的孩子们,本来他们才不要读什么莎士比亚的,可是看了那个电影以后,竟然抢着去买了莎士比亚来读。因为那里面有一段罗密欧在阳台底下给朱丽叶念的长诗,电影里面用的是莎士比亚的原文,我那些十几岁的小侄子、小侄女,刚好处在最容易被打动的年龄,简直感动得要命。我想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如何去把古典的东西转换成现代的东西,比如可以想想《梁山伯与祝英台》里,最美的片断是哪些,怎样去转换它。

    我们的教科书里面“情”的东西太少,人应该从青春期开始唤醒和发展“情”,孩子们对家庭的“情”、对国家的“情”、对族群的“情”都是从这里起步的。如果一个人私密的“情”没有完成,其他所有的“情”都有可能是假的。我的父辈那一代,有很大的家国责任压在头上,他们的成长里,最缺乏的就是“情”的教育,我常常觉得男人这个部分尤其空虚,倒是很多女孩子,有时候会读读跟情感有关的小说,所以当一堆男人在一起谈论政治的时候,我就会觉得很好笑。我的意思是说,“情”是要从个人的情感满足开始起步的,如果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没在花底下读过禁书,他成人以后抓的那个东西可能会非常教条,教条永远是空洞的,无法实现心灵的真正满足。当然我这样去区分男性文化和女性文化,并不见得公平。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男性都这么空洞,可是我总是能感受到男性文化的世界谈论的东西跟女性文化谈论的东西有很大的区别。因为男性在社会上必须扮演一个角色,往往羞于谈自己情感上的事情,可是如果没有那个情,所谓的家族的情感、国家的情感、政党的情感,都会变得很假、很空,他可能会很容易从这个党一下就转到那个党去,因为那个“情”没有实质内容。

    《西厢记》在如此长的时间里影响力之所以这么大,是因为它强调了要善待人间的真情。老夫人拷打红娘的时候说的是“你们这个年纪,不好好读书”之类的。可最后《拷红》变成了红娘对老夫人的教训,就是说你整天讲大道理,孩子真正的切身利益却从来没有关心过。《西厢记》里红娘才是真正的革命者,她革命的中心是:在这个社会里,人要活得像个人。还有,我常常跟大家提到的《白蛇传》,连一条蛇都会让你感动得不得了。为什么?她不过是在追求自己的爱情,这本来不关法海什么事,可他觉得白蛇是妖孽,一定要把她压在雷峰塔底下,所以一般老百姓都恨透了法海,都渴望雷峰塔赶紧倒掉,可能老百姓自己都了解自己心里对于“情”的渴望也是这么深。《白蛇传》也流传了上千年,安慰了很多人的心。大家发现没有?扮演社会最具革命性的角色常常是女性,是红娘、春香、杜丽娘、白素贞,都不是男性。因为男性妥协性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在讲男性,女性反而逃过了这一关。有趣的是,《红楼梦》的作者本身是男性,可是他要去赞美女性。我常想,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研究性别差异肯定很有意思,现在台湾有性别研究所,可是没有研究到这个层面,我觉得蛮可惜的,在传统的中国文化里,女性在个体情感上的解放性和大胆度,远远超过男性,所以才会出现《白蛇传》、《西厢记》这样的故事和白素贞、红娘这样的角色。

    宝玉私密情感的表白

    黛玉把《西厢记》看完,“自觉辞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词”。看完一本书,觉得这本书跟自己的生命有关联,人才会出神。一本书好不好,绝对要看读者在读的时候有没有切身的感觉。八股、教条,对人绝不会有这么大的触动。黛玉这么聪明的人,读完《西厢记》就坐在那里出神,心内还默默背词,那一定是最能打动她的句子。

    宝玉就笑着说,“妹妹,你说好不好?”林黛玉就笑着说:“果然有趣。”那宝玉就笑着说:“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这是《西厢记》里张君瑞跟崔莺莺耳鬓厮磨的时候说的话。宝玉把禁书里的句子,拿来形容林黛玉。宝玉一直暗恋黛玉,可是两个人从小一起长大,郁结在心中的情一直很难表达,这个时候刚好借着《西厢记》的句子传达了自己的心意。

    “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因为小说里面讲完这个话之后两人就上床做爱了,黛玉当然觉得很不好意思,怎么能这么露骨?“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些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说到‘欺负’两个字上,早又把眼圈儿红了,转身就走。”黛玉跟宝玉之间的私密感情多有趣?他们两人分享了“情”的世界,可是一旦碰到“性”,两个人就害怕了。黛玉觉得宝玉欺负了她。“宝玉着了急,向前拦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在过去礼教很严的家庭,绝对不能说这种露骨的话,他也觉得用那些禁书里面的句子形容黛玉,有些造次。他说:“若有心欺负你,明儿叫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癫头鼋吞了去,变个大王八。”这又是小说里的话,一着急,禁书里的句子全都出来了。本来宝玉的语言里面是没有这些东西的,前面他写春、夏、秋、冬的诗美得要死。读了禁书后,语言风格马上就变了:“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的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古代的碑底下有个像乌龟一样的东西,可那不是乌龟,叫赑屃。传说古代有一种龙生了九个儿子都不是龙,而是各种像龙的东西,其中有一个就是赑屃,很喜欢负重,所以总是背着一个石碑。

    说得林黛玉就“嗤”的一声笑了,一面揉着眼睛,一面笑道:“一般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呸,原来是苗儿不秀,是个银样镴枪头。’”“银样镴枪头”也是《西厢记》里的句子。林黛玉也用了,两个人都在用禁书的语言讲话。银样镴枪头的这个“镴”字,是指铅和锡的合金。大家看到的戏台上武打用的矛跟刀,银色的,亮亮的,就是镴做的。这东西看起来明晃晃的很像是金属,可实际上很软,不会伤人。黛玉的意思是你看起来这么凶,原来是外强中干。宝玉就笑了说:你还说我呢,我也告状去。林黛玉就笑了说:“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

    你看到这一段大概蛮感慨的,现在的教科书我们无论怎么逼着小孩读,他都记不住,禁书看一遍他就记住了。所以找到孩子们喜欢看的、可以记忆的、能有感觉的,而且还能启发他的书,真是蛮重要的事。

    青春孤独的哀悼

    宝玉一面收书,一面笑道:“正经快把花埋了罢,别提那个了。”两个人就收拾落花,“正才掩埋妥协”,只见袭人走来,说道:“那里没找,倒摸在这里来。那边大老爷身上不好。姑娘们都过去请安,老太太叫打发你去呢,快回去换衣裳去罢。宝玉听了,忙拿了书,别了黛玉,同袭人回房换衣不提。”

    宝玉走了,只留下黛玉一个人在落花中感伤青春。林黛玉看到宝玉去了,又见众姐妹也不在房里,自己闷闷的,正要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下,梨香院就是十二个唱戏的女孩子住的地方。就听到墙里面笛韵悠扬,因为昆曲是要配笛子的,歌声婉转,黛玉知道是十二个女孩子正在演习戏文。

    “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这是《牡丹亭》里最美的句子,杜丽娘游园的时候看到原来姹紫嫣红的花园如今便成了一片废墟。这段戏文辞美,舞台上的画面也漂亮,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就止步侧耳细听,又听到:“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么好的岁月,这么好的青春,无奈的是都将成为过眼烟云。“奈何”两个字用得妙,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想完以后,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接下来就听到了柳梦梅唱给杜丽娘的那段,“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意思是说青春这么美,可是竟转瞬即逝。“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益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起想起来……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在此,林黛玉把《牡丹亭》、《西厢记》的曲,跟李后主的词和唐代的诗联结在一起,让人感觉哀悼青春的情境,原来是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清代小说一脉相承的。在作者看来,所有的禁书都有非常精彩的部分,如果从礼教的角度去看,根本无法了解禁书的美。可见,《红楼梦》里有非常大胆的对封建礼教的反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