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说红楼梦-助情人林黛玉传诗 庆元宵贾元春归省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繁华的巅峰

    《红楼梦》里繁华的巅峰就是十八回。嫁出去的女儿做了贵妃,回来省亲了,排场气派,声势浩大。可是最感伤的也在十八回,一个贵为皇妃的女儿回来,祖母、父母要跪在两边,她只能让太监把他们扶起来。一个女孩子,见了亲人却远远地不能接近,因为必须遵守皇家礼仪。他们相对无言地哭泣,女儿讲出了真话,说当年何必把我嫁到那个不得见人的地方。别人都羡慕贾家出了一个贵妃,可是大家都不知道她的哀伤。这句话大概是所有古代文学中不敢讲的,现在被曹雪芹讲出来了。曹雪芹对他的时代有很多的背叛与颠覆,因为上千年间大家都希望家里出一个皇妃或者贵妃。可是他却讲出了其中的哀伤,很多贵族的家庭借着一个女儿嫁到皇宫而去攀附变成大官,却从来没有想到女儿在皇宫里面一辈子青春被耽误,一辈子可能见不到皇帝一两次面的那种寂寞,这都是《红楼梦》中非常深刻的部分。

    宝玉题的诗只是一个十四岁男孩子试着写的东西,或者精彩,或者一般,怎么可以给这么重要的建筑命名而且全部被采用了?第十八回就点出一个重点,贾元春跟宝玉感情非常深,小时候带宝玉的人正是姐姐元春。她进宫之前带着宝玉读书,宝玉认了几千个字,读了《诗经》、《楚辞》,这都是姐姐教的。元春嫁到皇宫以后,最牵挂的就是这个弟弟,每一次带信出来都先问宝玉如何,读书如何,有没有长进。此处特意用了宝玉留下来的诗词或者匾额,其实是在安慰这个没有办法再照顾弟弟的寂寞的姐姐。

    宝玉对黛玉的深情

    宝玉结束了这么艰难的期末考以后,旁边的一群小厮说:“人人都说,你才那些诗比世人的都强。今儿得了这样的彩头,该赏我们。”宝玉就说:“每一人一吊钱。”宝玉出手蛮大方的。可是他身边的这一群人,跟久他之后根本不把钱放在眼里了。宝玉身上有一个皮带,上面挂满了各种荷包,里面可能是扇子、槟榔等物。我们可别误会了,以为槟榔是我们现在吃的这种东西,槟榔产在南国,在北方是很高贵的东西,变成了礼品的象征。小厮们围上去说:“谁没见那一吊钱!把这荷包赏了罢。”就把他的荷包解光了。宝玉是个很难拒绝别人的人,既然别人喜欢,他就只好说,你们都拿去吧。

    宝玉回到自己的房间后,丫头袭人倒茶的时候就注意到他的荷包没有了,说:“带的东西又是那起没脸的东西们解了去了。”宝玉出门时候的穿戴都是袭人准备的,这些荷包也是袭人经手的,所以她很注意。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这种情形对于宝玉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当然,宝玉在富贵人家长大,没有艰难的感觉,可是同时我们也能看出,他为人非常豁达,在物质上是很大方的一个人。他总觉得,美好的东西就是要跟人分享的,他想都不去想小厮们拿去把它们送了,还是当了,觉得只要别人喜欢,他都愿意给。

    可在这一段里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我不知道大家读了会不会跟我有同样的感觉。黛玉刚好也在,她听到了,就走过来看,因为有一个荷包是她绣给宝玉的。看了以后,她就说,我的荷包也被你送给别人了,就开始跟宝玉赌气。记不记得黛玉有一种洁癖,她的性情非常高傲,她觉得那是我对你情感的寄托,你不能够随便给别人。

    宝玉还没有机会辩白,黛玉就立刻拿剪刀把正在为宝玉绣的一个香囊,“啪”地一下剪断了,说我以后再也不给你做东西了。宝玉忙走过来,解开衣服,从里面拿出一个荷包,说你瞧这是什么。原来他把黛玉绣的荷包藏在内衣里面了。记得十几岁看《红楼梦》时没有太多感觉,如今看这一段觉得非常动人。其实,一场爱情、一段感情深到这个地步的时候,它就是跟别人不一样,他把所有的荷包都戴在外面,只有黛玉的那个他藏在里面,不想让任何人拿走。读到这一部分,我们会感受到,十四岁的宝玉,十三岁的黛玉,他们注定有某种很深的情感牵连。

    现在看这一段特别感动,发觉人与人的情感会纯粹与绝对到这种程度,真令人羡慕。可是情感非常难以维持,到某一个年龄,到某一个生命的转折处,好像就没有那么多坚持了,开始妥协了。

    宁为玉碎的情感

    林黛玉看宝玉这么珍重地把她绣的荷包戴在内衣里面,知道委屈了宝玉,可是黛玉是永远不会说对不起的,她是那个受宠的人,她永远要发脾气,就连自己做错了事她也要发脾气。所以最后哭的是黛玉,赌气的也是黛玉,然后宝玉还要跟她道歉。你在旁边看的时候,会觉得这样的关系很不公平,明明黛玉做错了事,为什么不道歉?可是真正的深情本来就没有公平可言,爱这个东西,旁观的人永远无法理解,他们有他们的语言。我一直认为这是作者最了不起的地方,他写小儿女的爱情写到这么深的程度。其实《红楼梦》读通以后,对我们会有很多实在的帮助,如果有一天你在捷运里看到两个这个年龄的男孩女孩在吵架,你就知道他们的吵架绝不是吵架,而是另外一种甜蜜,他们之间有牵挂、有争辩,还有赌气,其实人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此,等到没有什么架好吵时,大概就无情可谈了。

    “林黛玉见他如此珍重,带在里面,可知是怕人拿去之意,因此又自悔莽撞,未见皂白,就剪了香袋。因此又愧又气,低头一言不发。”宝玉这个时候当然有一点委屈,就气她,说:“你也不用剪,我知道你是懒怠给我东西。我连这荷包奉还,何如?”说着就把荷包丢给黛玉。

    “黛玉见如此,越发气起来,声咽气堵,又汪汪的滚下泪来,拿起荷包来又剪。”黛玉的美是非常让人疼爱的,她很弱,连她的动作都是宁为玉碎的,她觉得感情这个东西如果不纯粹就不要了,宁可全部毁掉。其实她的爱当中有一种毁灭性。宝玉爱黛玉可能也正因为这个,他觉得这种纯粹性在现实世界里越来越少了。

    “宝玉见他如此,忙回身抢住,笑道:‘好妹妹,饶了他罢!’”这个“饶了他”是饶了香袋还是饶了宝玉,很有趣。这个“饶了他”更重要的是,因为他心疼黛玉,不想让她再生气,每次两个人起冲突让步的一定是他。一个十四岁的男孩子,懂情懂到这种程度,不读这些,不会知道《红楼梦》写“情”这个字写得这么深。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黛玉将剪子一摔,拭泪说道:“你不用同我好一阵歹一阵的,要恼,就撂开手。这当了什么!说着,赌气上床,面向里倒下拭泪。”这个场景以后大家在《红楼梦》里面常常会看到,黛玉一生气就面向床里面哭,宝玉就一直“妹妹”长“妹妹”短地赔不是。

    贾母找宝玉,大家说他在林姑娘房里,贾母很高兴,说:“好,好,好!让他姊妹们一处玩玩罢。才他老子拘了他这半天,让他开心一会子。只别叫他们拌嘴,不许扭了他。”贾母就怕他们吵架,可是宝玉和黛玉在一起很少不吵架的。感情这个东西很奇怪,得到一点,还要再多证明一点,吵架其实是一个不断证明感情的过程。一天黛玉跟宝玉闹到最厉害的时候,宝玉就对黛玉说,你不要老是怀疑这个,怀疑那个,“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黛玉就不讲话了,因为她知道宝玉讲出了最重的话。

    可是黛玉总忍不住要证明,而宝玉的个性也刚好配合黛玉,他懂得赔小心,懂得去疼爱黛玉。他会在那边“妹妹”长“妹妹”短,然后一直说笑话给她听。“黛玉被宝玉缠不过,只得起来道:‘你的意思不叫我安生,我就离了你。’说着往外就走。”宝玉就死皮赖脸地说:“你到那里,我跟到那里。”一面仍拿起荷包来戴上。黛玉伸手抢道:“你说不要了,这会子又带上,我也替你怪臊的!”

    十几岁的男孩女孩谈恋爱几乎都是这样,好奇怪,连吵架的语言都很像。其实这些语言非常难写,尤其是长大以后,真的会忘掉我们在青春期是怎样谈恋爱的,可是所有的情感就表现在这些小细节里面。我总觉得很特别,曹雪芹写这部书的时候已经是中年了,少小时候的故事已经离他三四十年了,他竟然可以这样清晰地让人感觉到他曾经经历过的最美好的青春。青春的记忆很奇怪,它非常美,可是到某一个年龄你就不敢再去回忆了,因为我们距离青春越来越远,不敢再用青春的方式看待自己,不信今天你回到家跟自己的老伴又剪领带又说妹妹长妹妹短地试试,你自己也会吓一大跳。曹雪芹似乎有一种感觉,让你觉得,人有一部分一直在世俗的社会里成长,可是另外有一个部分,比如青春的单纯,有可能一直在延续。

    宝钗永远的遗憾

    宝玉道:“好妹妹,明儿另替我作个香袋儿罢。”宝玉得寸进尺,他发觉黛玉高兴了,就又提要求了。黛玉道:“那也只瞧我高兴罢了。”他们的对话很像现在小孩子们说的话。

    “一面二人出房,到王夫人上房中去了,可巧宝钗亦在那里。”《红楼梦》重要的内容是宝玉、黛玉、宝钗三个人的纠缠,在宝玉和黛玉这么深情的故事之后,忽然说到宝钗也在那里。可是宝钗也只能在那里而已,她根本加入不了。《红楼梦》的主线是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故事,宝钗一生最大的悲哀是她无论如何都参与不了,即使她嫁给了宝玉,也没有办法取代黛玉。那种一起长大的深情,不是现世里的婚姻可以替代的。书中常常会在写完宝玉和黛玉之间的深情后,忽然说,宝钗在那里。宝钗是非常聪明的,她和宝玉永远不会吵架,永远相敬如宾,结了婚两个人还是那样,他们之间没有宝玉和黛玉那段青梅竹马的情分。

    黛玉的母亲死后,贾母很疼她,把她带在身边,那个时候黛玉大概只有十一岁多,宝玉也就十二岁,他们两个是睡在同一张床上长大的,两个人共享和分担了所有成长的记忆,这种情感别人无法取代。说它是爱情吧,也不完全是。因为有一种情感能深厚到比爱情还要高级。宝钗是后来才来的,来的时候已经十三四岁,这些人已经长大分房住了。这个时候,宝钗和宝玉说的话是受礼教限制的,但是黛玉和宝玉永远是打打闹闹的。所以我希望大家可以感觉到对作者来讲,他怀念一种情感,这个情感是现世中的关系无法取代的,包括婚姻。我的意思是婚姻也许是人世间的一个规则,可是里面并不一定有像宝玉和黛玉这样的情感。他们的情感最后并没有结局,是一个遗憾,可是它同时也是一种完成。宝钗用了各种方法,终于嫁给了宝玉,可是她是带着遗憾的,因为她并没有真正取代宝玉心中的那个人。

    宝玉的佛缘妙玉

    这个故事之后,又回到元春归省这条线,提到十六回讲到的那个贾蔷,这个十六岁的男孩子被派到南方去买唱戏的女孩子。

    买来的十二个女孩子都是唱戏的,有一点像我们戏校的学生,她们组成的戏班被安排在梨香院,是荣国府北边的一座小房子,原是荣国公退出官场后静养的地方,薛姨妈一家人进京时也住过。

    中国古代的戏班,严防男戏子和女戏子之间搭戏造成混乱,戏班通常全部是男性,或者全部是女性,所以一定会出现一种情况——反串。《红楼梦》里的十二个女孩子,有唱男角的,比如龄官,她就是反串唱花脸、老生。

    除了买戏班子以外,因为大观园里面还有道观、尼姑庵、佛寺,还需要尼姑,就买了一个尼姑妙玉。妙玉是苏州人,祖先也是读书的仕宦人家,她因为从小身体不好,被送到庙里去住,其实有一点祈福的意思。长大后她家家道败落,就做了尼姑,可她是带发修行。

    妙玉十八岁,在《红楼梦》里面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红楼梦》人物名字有玉的非常少:宝玉、黛玉、妙玉,还有一个蒋玉菡。现在很多人考证说,《红楼梦》的作者不轻易用“玉”这个字,“玉”对他来讲有特别的意义。宝玉是含玉而生的,黛玉是跟他有仙缘的,而妙玉是宝玉的佛缘。

    妙玉在《红楼梦》里面很特别,她有洁癖,非常爱干净,也很高傲。林语堂曾经讲过,十二金钗里面他最不喜欢的就是妙玉,他觉得妙玉很做作,假装清高。

    妙玉其实非常爱宝玉,大家都知道,但都不敢讲,因为她是修行之人。每次红梅花开了,别人去要,妙玉连门都不开,她觉得你们哪里配要我的红梅花。大家就去拜托宝玉,不一会儿,宝玉就从庙里拿了一枝最漂亮的红梅花出来。这些地方是《红楼梦》里面的细微之处。

    我并不赞同林语堂的讲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悲剧。我们不应该说喜欢妙玉或不喜欢妙玉,妙玉的悲苦是她在修行,而在修行里她的欲望未绝,尘缘未了。今天如果一个十八岁的女孩子,在特殊的环境里修行,然后她喜欢一个人,而这个喜欢也不过是把别人要不到的梅花给了他,你会觉得她很不好吗?妙玉也跟其他人一样,没有办法完成她生命里最美好的部分。

    我希望大家注意一下妙玉的出场,以及妙玉在这个小说里面扮演的角色。她是仕宦人家出身,虽然做了尼姑,性情却很高傲,她觉得要我去贾家,你们得用请帖来请我,我才去。

    王夫人就说:“他既是官宦小姐,自然骄傲些,就下个帖子请他何妨。”贾家对人有一种尊重。最后贾母和王夫人就下请帖,请妙玉过来,她就住到贾家去了。

    贾妃省亲的盛大场面

    到十月份,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了。监督管理的账目已经完成,古董古玩也陈设好了,开始采办鸟雀。你看园林还要买鹤、买孔雀,可见这个园林设计不只是我们讲的建筑,还包含了很多的布局,比如在什么地方养什么样的东西。像稻香村,它的审美主题是农家,这个地方就绝对不会养孔雀,只能养鸡鸭鹅,牡丹亭或者芍药圃才会养孔雀。演戏的这十二个女孩子也排了二十出杂戏出来。尼姑庵的道姑、尼姑也学会了几卷经咒。

    一个贵妃回来要做这么多的准备,然后请贾母最后定夺。“贾母等进园,色色斟酌,点缀妥当,再无一些遗漏不当之处了。”皇妃要回来,全家上下谨慎成这个样子。“贾政方择日题本,本上之日,奉朱批准奏:次年正月十五上元之日,恩准贾妃省亲。”

    从十六回开始,就知道皇妃要回来,一直准备了一年多。

    “贾府领了此恩旨,益发昼夜不闲,年也不曾好生过的。展眼元宵在迩,从正月初八日,就有太监出来,先看方向。”贾妃回来时怎么走,在哪里换衣服,在哪里安坐,在哪里受礼,什么地方开宴会,什么地方来休息,都要先由太监察看好。“又有巡察地方总理关防太监等,带了许多小太监出来,各处关防。”因为皇妃不能让人家随便看到,所以要用很多的帷幕把她围起来。“指示贾宅人员何处退,何处跪,何处进膳,何处启事,种种仪注不一。”这里包含着皇家出行时的威仪。

    “外面又有工部官员并五城兵修道,打扫街道,撵逐闲人。”“工部”是六部之一,专门管国家重大的工程或者建筑,他们负责清理摊贩和一些违章建筑,因为皇妃回来不能不像个样子。整个城市都得动员起来。

    “贾赦等督率匠人扎花灯烟火之类。”元春回来时是元宵节,那时在北方没有什么花开,可是又不能够太过肃静,所以用纸、纱扎成花绑在树上,让整棵树看起来全是花。这种做法在唐朝就开始了,武则天在冬天接待外族大使的时候就用假花,还有一种方式叫催花,用各种方式让花在冬天开。

    “至十四日,俱已停妥。这一夜,上下通不曾睡。”大家都非常紧张。文章的铺排让读者觉得这大事一步一步在临近。

    “至十五日五鼓,自贾母等有爵者,按品服大妆。”黎明时分,他们开始穿衣、化妆,准备迎接娘娘。“园内各处,帐舞蟠龙,帘飞彩凤,金银焕彩,珠宝争辉,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静悄无人咳嗽。贾赦等在西街门外,贾母等在荣府大门外。街头巷口,俱系围帐幙挡严。”路两旁全用帷幕围着,闲杂人等不得靠近,也没有办法看到。

    “正等的不耐烦,忽一太监骑大马而来,贾母忙接入,问其消息。”结果,太监说还早呢。他说:“未初刻用过晚膳,未正二刻还到宝灵宫拜佛,酉初刻进大明宫领宴看灯,方请旨,只怕戌初才起身呢。”皇妃也很忙,有这么多事情要做,大概晚上以后才会到,可是贾府上上下下从一大早就开始等了。

    王熙凤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她马上就说这样不是办法,老太太、太太们身体也不好,这样等下去要弄出毛病来的,所以让她们先回去,等贵妃娘娘到了再赶来也来得及。“于是贾母等暂且自便,园中悉赖凤姐照理。”

    “半日静悄悄的。忽见一对红衣太监骑马缓缓的走来,至西街门下了马,将马赶出围帐之外,便垂手面西站住。半日又是一对,亦是如此。”我们看戏的时候,常常看到两个太监走出去到中间,然后分立两边,这里所描述的场景很像舞台剧,其实是一个皇家的仪式。“少时便来了十来对,方闻得隐隐细乐之声。一对对龙旌凤翣,雉羽夔头,又有销金提炉焚着御香;然后一把曲柄七凤黄金伞过来,便是冠袍带履。又有值事太监捧着香珠、绣帕、漱盂、拂尘等类。一队队过完,后面方是八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黄绣凤版舆,缓缓行来。”这是典型的皇家排场。这里用一次一次的铺排,衬托贾贵妃的出现。

    对十二金钗的描绘

    我记得清朝有一个叫改琦的画家,曾经画过十二金钗的像,其中元春像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她是十二金钗里面唯一以背面形象出现的。她坐在一把皇后坐的椅子上,面对一片宫花,背对观众,我们完全看不到她的脸。小说里元春的出场,读者也同样始终看不到她的脸,因为大部分人都是跪着的,她的身份的特殊性使人根本没有办法看到她的真实容貌。人物雍容富贵到极致的时候,你常常会觉得没有办法描写,于是避开了正面,让她改用背面的方式出现。

    到现在为止,十二金钗该出场的都出场了。作者对每一个人物的描写都不太一样,王熙凤一出场便是颜色,是声音,是响亮明快的东西。林黛玉每一次出场都没有什么具体描写,总是很抽象的,如明月清风一样的感觉。宝钗出场则永远带着香味。作者在描写这十二个不同类型的女子时,用了不同的方法。十八回是元春出场,她整个是在排场中出现的。

    繁华与幻灭的交错

    “贾母等连忙路旁跪下,早飞跑过几个太监来扶起,并邢、王两夫人来。”她们就要行国礼,太监把她们扶起来。这里完全是国家体制跟仪仗的感觉。

    太监散去以后,才有“昭容、彩嫔等引领元春下舆”。昭容、彩嫔,是伺候皇后和贵妃的女官。元春下了车轿,有没有发现作者在此并没有形容她的长相,只是说她下车以后换了衣服,稍事休息,就进园林了。对比前面王熙凤等人的出场总会有五官的形容与描绘,元春的地位和身份决定了你根本不敢看她。

    “只见园中香烟缭绕,花彩缤纷,处处灯花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风流。”就在此时,曹雪芹忽然加入了一段“石头兄”的自语:“回想当初在大荒山中,青埂峰下,那等凄凉寂寞;若不亏癞僧、跛道二人携来到此,又安能得见这般世面。”

    还记得小说的第一回和第二回吗?其中写到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这些生命,包括一株草和一块石头,被一个跛脚道士和一个癞头和尚带到人间,说让它们去经历人世的繁华。在繁华盛极之下,忽然看到前世。这是《红楼梦》非常特别的写法,作者永远让你觉得现世的繁华其实是一个梦境,然后在梦境的某一个刹那,忽然看到还要回去的那个地方,这就是所谓的宿命。

    在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我们能一直隐约地体会到“假作真时真亦假”的感觉,始终觉得自己现世所拥有的东西,不管物质、财富、权力,甚至情爱,都既像是真的,又像是假的。这种恍惚的感觉是《红楼梦》非常动人的地方。

    “贾妃在轿内,看此园内外如此豪华,因默默叹息奢华过费。”这是元春的心境。她在看到繁华的同时,也看到了生命的本原,面对这样的景象,在轿子里面默默叹息。

    省亲别墅

    其实,大观园的修建一直在影射曹雪芹家族被抄家事件。一般人会羡慕他们家接皇帝的驾,觉得是很好的事,可是人世间的吉凶祸福真的非常难料,当年曹家因为接驾,得罪了很多大官和太监,由此埋下了祸根,就是他们被抄家其实是因为接驾引发的悲剧。

    随后太监跪请元春登舟坐船开始游园。游园路线是在十七回已经走过的。“清流一带,势如游龙”,元春看到,“两边石栏上,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风灯,点的如银花雪浪”。风灯是古代用玻璃做成的灯,可以在空旷的户外点的,能够防风。因为纸灯笼在风里很容易燃烧,所以要用玻璃或者牛角、羊角磨成很薄的灯罩。冬天没有花叶,就用绢纱绸绫做出假花粘在枝上,“每一株悬灯数盏;更兼池中荷荇凫鹭之属,亦皆系螺蚌羽毛之类作就的”。池中的草木与动物是用贝壳、蚌类、羽毛做出来。古代园林装饰不只是种植自然植物,人工做出来的东西也非常讲究。“诸灯上下争辉,真系玻璃世界,珠宝乾坤。”

    贾妃看到有很多的题词、对联。这些题词、对联是十七回里宝玉被他爸爸试才情时做出来的,小儿之戏竟然真的拿来挂在这园林当中,大家开始肯定觉得有些不合情理,可作者在这里交代了原委:

    “当日这贾妃未入宫时,自幼亦系贾母教养。后来添了宝玉,贾妃乃长姊,宝玉为弱弟,贾妃每上念母年将迈,始得此弟,是以怜爱宝玉,与诸弟待之不同。”元春真正同父同母生的亲弟弟只有宝玉,贾环、探春等人是其他母亲生的。而且,贾妃从小就教宝玉读书。“三四岁时,已得贾妃手引口传,教授了几本书、数千字在腹内了。其名分虽系姊弟,其情形犹如母子。”宝玉等于是贾妃亲自带出来的,姐弟俩的关系自是特别不同。她在皇宫里面没有生育,最想念的也是这个弟弟。

    “自入宫后,时时带信出来与父母说:‘千万好生扶养,不严不能成器,过严恐生不虞,且致父母之忧。”元春每次来信谈的都是宝玉,贾政当然了解她的心情,就特别把宝玉的对联、诗词留了下来,让贾妃回来的时候感觉到她最挂念的弟弟已经长成了,可以题诗了。因为这样的原因,宝玉的题联才都被保留,贾妃游园,就等于是宝玉那场考试最后的阅卷人。

    贾妃看了“蓼汀花溆”四个字,觉得有点重复,说“‘花溆’二字便妥,何必‘蓼汀’?”大家要注意,皇家的人不能随便说话,她一开口,旁边的人就要立刻告知贾家把“蓼汀”两个字拆掉。金口玉言,这就是皇家的威仪。“侍座太监听了,忙下小舟登岸,飞传与贾政。贾政听了,即忙移换。”

    “一时,舟临内岸,复弃舟上舆,便见琳宫绰约,桂殿巍峨。石牌坊上明显‘天仙宝境’四字。”正殿前有一个石牌坊,就是宝玉发呆的地方,上面题了“天仙宝境”四个字。“贾妃忙命换‘省亲别墅’四字。”大家能理解她为什么要换吗?她觉得称这个地方为“天仙宝境”太夸张了,像在说她的身份好像仙人一样。她想表明自己回来只是看爸爸妈妈,所以把它换成了一个很平实朴素的名字。过去做官的人家或者皇家贵族比较忌讳炫耀,“天仙宝境”是很炫耀的,“省亲别墅”则亲近、平和而踏实。

    富贵中最辛酸的事

    “于是进入行宫。但见庭燎烧空,香屑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燎”就是火把,可以在户外燃烧,不怕风吹,它的材料是松树、竹子还有芦苇,用布缠起来以后灌油燃烧。“香屑布地”,是说因为放鞭炮,有很多的纸屑落在地上。“火树琪花”,“琪花”是玉做成的花,是形容在放烟火。“说不尽帘卷虾须,毯铺鱼獭,鼎飘麝脑之香,屏列雉尾之扇。”“虾须帘”,就是把竹子劈成虾须一样细后做成的帘子,是最精致的手工。獭即水獭,一种海里面的生物,它的皮常常用来做地毯。“鼎飘麝脑之香,屏列雉尾之扇”,屏风是用鸟的羽毛贴上去铺出来的。“真是金门玉户神仙府,桂殿兰宫妃子家。”

    “贾妃看罢,乃问:‘此殿何无匾额?’随侍太监跪启曰:‘此系正殿,外臣未敢擅拟。’贾妃点头不语。”可见,贾元春的话非常少,不到很必要的时候,她是不轻易开口说话的。皇家常常祸从口出,一点点错就不得了,甚至会被御史弹劾。他们讲话非常小心,当然也代表身份上的尊贵,在古代,身份越尊贵,越不能随便开口讲话。

    这时主持礼仪的太监跪请贾妃“升座受礼”,就是请她上座,接受所有人的礼拜。“两陛乐起”,“陛”一般指宫殿的台阶,这里指台阶中间雕龙的部分。“礼仪太监二人引贾赦等,于月台下排班,殿上昭容传谕曰:‘免。’太监引贾赫等退出。”贾赦、贾政等人是元春的伯父、父亲,他们要跪下来行国礼。女官传话说免,就免拜了。“又有太监引荣国太君及女眷等自东阶升月台上排班,昭容再传谕曰:‘免’。于是引退。”贾母史太君跟所有的女眷也要跪下来拜,元春也让免礼。

    “茶已三献,贾妃降座,乐止。退入侧殿更衣,方备省亲车驾出园。至贾母正室。”我觉得这一段大概是最辛酸的。她是一个贵妃,戴着凤冠霞帔,好像在演戏一样,不断地说“免”。现在她到了贾母正室,“欲行家礼,贾母等俱跪止不迭”。从家庭关系上说,元春是晚辈,可是贾母等人赶快跪下来,说不可以,已经是皇妃了,不能再行家礼了。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感觉到这其间的悲哀,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嫁到宫里,回来时跟自己的亲人也不能够再有亲近的感觉了。这一段是《红楼梦》里最繁华也是最辛酸的一段,让人感觉到富贵里面不为外人所知的哀伤。

    “贾妃满眼垂泪,方彼此上前厮见,一手搀贾母,一手搀王夫人,三个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她们相对而泣,却不敢说话,因为怕说错话。“邢夫人、李纨、王熙凤、迎、探、惜三姊妹等,俱在旁围绕,垂泪无言。”她们陪着一起哭,没有一个人敢讲话。如果在平时,王熙凤一定会打圆场,让大家开心起来,可是她现在也不敢讲话了,她知道这不是一般的场面。

    哭到最后,先讲话的一定是贾妃。贾妃忍住悲伤,勉强自己笑出来,安慰贾母和王夫人,跟她们说:“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

    “说到这句,不禁又哽咽起来。”

    隔帘含泪见贾政

    “邢夫人等忙上来解劝。贾母等让贾妃归座,又逐次一一见过,又不免哭泣一番。”从十六岁嫁到宫中,她连个哭的地方和机会都没有,回到家好像让贾妃在宫里多年的委屈终于有地方哭出来了。好像元春整个的省亲是在哭泣里完成的。

    “东西府掌家执事人丁在厅外行礼,及两府掌家执事媳妇领丫环等行礼毕。贾妃因问:‘薛姨妈、宝钗、黛玉因何不见?’王夫人启曰:‘外眷无职,未敢擅入。’贾妃听了,忙命快请。”这时薛姨妈和宝钗、黛玉她们才进来。

    刚才见的都是女眷,下面贾政这个亲爸爸要见女儿了。他们见面时,中间隔着帘子。“贾政至帘外问安,贾妃垂帘行参等事。”贾政是不能看到元春的,即使他是她的父亲。“隔帘含泪谓其父曰:‘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元春说,那些农民家庭虽然吃的是野菜,穿的是布衣,可是他们一家人可以一辈子在一起。今天我们可算是富贵已极,但是骨肉分散,又有什么意思呢?不知道贾政在帘外的感觉是什么。当初就是父亲做主把女儿嫁进宫去的。《红楼梦》中,贾家的富贵跟这个女儿嫁到皇宫有关,贾妃死后,这个家族就没落了。

    贾政只好含泪说:“臣,草莽寒门,鸠群鸦属之中,岂意得征凤鸾之瑞。”我们家地位很低微,怎么可能想到家里出来一位贵妃,这当然是谦虚的说法。“今贵人上沐天恩,下昭祖德,此皆山川日月之精奇、祖宗之遗德钟于一人,幸及政夫妇。”爸爸不敢叫女儿,要称呼贵人。贾政说的都是很冠冕堂皇的漂亮话,可是元春讲的都是很性情的话,可见她跟贾政的角度是完全不同的。贾政觉得,你今天能够被皇帝选为贵妃,是祖先的恩德,要把它当成一件很光荣的事情。接下来他还表示,自己和太太们都希望能一辈子肝脑涂地上报皇恩。这话是希望贾妃回宫以后转达给皇帝的:“忠于厥职外,愿我后万寿千秋。”跪在帘外的贾政,这样跟女儿讲话,这是一个很奇怪的场景。然后他还特别叮咛,“贵妃切勿以政夫妇残黎为念”,不要想念父母,你应该好好照顾皇帝,“业业兢兢,勤慎恭肃,以侍上殿,不负上体贴眷爱如此之隆恩也”。

    那他的女儿也嘱咐他:“只以国事为重,暇时保养,切勿记念。”

    贾政又特别跟她讲:“园中所有亭台轩馆,皆是宝玉所题。”平常他老是骂宝玉,可现在还是要告诉他的姐姐,你这个弟弟不错,书也读得很好。“如果有一二稍可寓目者,请别赐名为幸。”意思是说有好的可以留下来,不好的就改一改。“元妃听了宝玉能题,便含笑说:‘进益了。’”

    元春非常疼宝玉。下面我们就会看到,她违反了皇室礼仪,召宝玉进见了。

    携手揽于怀内

    按理,宝玉已经是一个成年男子,是不能与贾妃见面的,可是元春特别召见了宝玉。“贾妃见宝、林二人益发比别姊妹不同,真是姣花软玉一般。因问:‘宝玉为何不进见?’贾母乃启:‘无谕,外男不敢擅入。’元妃命快引进来。小太监出去引宝玉进来,先行国礼毕,元妃命他近前,携手揽于怀内。”刚才她没有办法放下她的身段,可是看到这个弟弟的时候,她情不自禁把宝玉揽在怀里,有一种非常动人的亲情。“又抚其头颈,笑道:‘比先竟长了好些……’”元春就抚摸着宝玉的头和脖子。在儒家文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严格秩序里,这种动作是最不能轻易做的,身体的接触非常缺乏。而这个时候,元春好像已经忘掉了眼前这么多的太监和宫中这么多的规矩,一下就把弟弟抱在了怀里。她一定在想,干吗要去做那个贵妃,她更希望做一个姐姐,去疼爱弟弟,这是多么温暖的事。

    恐怕只有曹雪芹这样经历过繁华的人才会这样对比,前面是虚假的礼仪,眼下才是真情的流露。《红楼梦》虽然描写的是贵族文化,其实它始终在批判贵族文化。

    “一语未终,泪如雨下。”元春又哭了,因为亲情从此隔断。她也知道,今后再也不可能把宝玉抱在怀里,即使下一次回来也没有这种机会了。这一次她有一点越礼,宝玉已经成年,有礼数相隔,可是她都顾不上了。

    这时,“尤氏、凤姐等上来启道:‘筵宴齐备,请贵妃游幸。’元妃等起身,命宝玉导引”。照理讲,贵妃游幸,旁边不可以有男客的,可是她特别叫宝玉带路,她怕宝玉又走了。她在用她的特权表示她疼这个弟弟。

    “遂同诸人步至园门前。早见灯光火树之中,诸般罗列非常。进园来,先从‘有凤来仪’、‘红香绿玉’、‘杏帘在望’、‘蘅芷清芬’等处,登楼步阁,涉水缘山,百般眺览徘徊。一处处铺陈不一,一桩桩点缀新奇,贾妃极加奖赞,又劝:‘以后不可太奢,此皆过分之极。’”

    然后到了正殿,特别传谕免礼归坐,如果再用国礼的话真是连饭都吃不成。“大开筵宴。贾母等在下相陪,尤氏、李纨、凤姐等亲捧羹把盏。”大家有没有发现之前贾母一直是坐上座的,可是现在坐在下座,因为皇妃回来了,这个孙女如今是主人,贾母要在下座相陪。

    “元妃乃命传笔砚伺候。”她要开始题名。

    东方园林最后完成于文学

    前面已经提到过,东方园林跟西方的建筑非常不同,它最后要完成于文学,建筑落成之后必须有文学的加入。元妃在吃饭的同时就开始题对联、题字,要为这个园林做最后的定夺。第一个匾额是“顾恩思义”,这其中含有皇家气派,意思是无论你今天得到什么样的荣华富贵,都要知道报恩。宝玉在写对联的时候是从性情出发,可是元妃的身份不同,她要以皇家的身份去写。

    下面的对联是:“天地启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这一副对联非常像我们在妈祖庙里看到的对联,神庙里的对联大多是讲一种天地无私的慈爱。“天地启宏慈”,天地的爱是最大的爱,让所有的生命可以源源不绝地生长。“赤子苍头”是指老百姓,每个人都要感戴自己的父母,可所有的老百姓要共同感戴的是天与地。“古今垂旷典”,从古代一直到现在有一个最重要的传统。“九州万国被恩荣”,全部会得到天地的恩荣。这里当然也是在讲皇室,把恩典扩大到天地的恩典,因为皇室已到了人间的巅峰了。所以要把皇帝称为天子,还有一个天比他更大,所以他也要去感戴天给予他的这种恩荣。

    接着,她给整个园林赐名“大观园”,“有凤来仪”赐名“潇湘馆”,“红香绿玉”改成“怡红快绿”,“蘅芷清芬”赐名“蘅芜苑”,“杏帘在望”赐名“浣葛山庄”,后来改名为“稻香村”。

    正楼就叫做“大观楼”,东面的飞楼叫做“缀锦阁”,西面的斜楼叫做“含芳阁”。然后又赐了“蓼风轩”、“藕香榭”、“紫菱洲”、“荇叶渚”等名。“又有四字的匾额十数个,诸如‘梨花春雨’、‘桐剪秋风’、‘荻芦夜雪’等名。”这就有点像乾隆皇帝游西湖时定的十景。雨中赏梨花最好的地方叫做“梨花春雨”。梨花是淡绿的蕊,在雨中,蕊里的绿色会被雨浸湿而渗透出来,唐诗里面就有“一束梨花春带雨”。“桐剪秋风”,是说这个地方种的都是梧桐树,梧桐的叶子很大,秋天掉下来的时候,与空气摩擦,会发出一种声音。李后主的词中写道:“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跟秋天有关。“荻芦夜雪”,是冬天的景色,荻芦就是芦花,芦花的白絮加上夜晚的雪花,是欣赏白色冬景的地方。

    她说,有些原有的匾写得不错,不要摘去。接着就提笔写了一首诗赞美大观园:“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锡大观名。”“锡”就是赐的意思。写完以后她就对着探春、迎春这些姐妹们笑了,说:“我素乏捷才,不长于吟咏,妹辈素所深知。今夜聊以塞责,不负斯景而已。”她说,我的才华不高,也不善于吟咏,你们对我的情况都很了解。游园不能没有文学,这是世家文化的习惯。

    大观园的诗词游戏

    接下来还要写诗、考试。元春特别要考的一个人当然是宝玉。她说:“前所题之联虽佳,如今再各赋五言律一首,使我当面试过,方不负我自幼教授之苦心。”律诗是最难作的,里面有很严格的格律。元春让其他人只写一首就好了,而要宝玉多写几个,她要再即兴考一次试看一看。

    迎春写了《旷性怡情》:“园成景备特精奇,奉命羞题额旷怡。谁信世间有此境,游来宁不畅神思?”迎春其实很不会作诗,也不太敢表现。这里就很明显地表示说我是奉命不得已而作,很害羞。诗里完全可以看出迎春的个性,她在十二金钗里面是最木讷的一个人,没有主见,外号叫“二木头”。我们注意一下,迎春有没有才气是一回事,可是不管怎么样这是一首诗,里面有押韵,有节奏,有对仗,这就是古代文化训练的结果。

    探春是贾家四个女孩里面才华最高的。林语堂曾讲,十二钗里最喜欢的是探春,因为探春很上进。探春非常能干、懂事,可是她的亲妈妈赵姨娘总使她觉得很丢脸,后来她就嫁到很远的地方去了。探春写道:“名园筑出势巍巍,奉命偏惭学浅微。精妙一时言不出,果然万物生光辉。”她觉得这么漂亮的一个园林,好处一下子讲不出来,只觉得万物都在发光一样。

    我们知道惜春是贾家四姊妹里年龄最小的,这时大概只有十一二岁。她写道:“山水横拖千里外,楼台高起五云中。园修日月光辉里,景夺文章造化功。”惜春会画画,后来大观园图就是惜春画出来的,她写的诗有点像山水画。

    下面是李纨写的:“秀水明山抱复回,风流文采胜蓬莱。绿裁歌扇迷芳草,红衬湘裙舞落梅。珠玉自应传盛世,神仙何幸下瑶台。名园一自邀游赏,未许凡人到此来。”“神仙何幸下瑶台”是指元春,今天我们多么有幸,你竟然肯从仙境下来跟我们在一起。李纨的诗很工整。她的丈夫早死,自己守寡带着儿子,她其实也很有才华,可是不太外露,总是比较内敛含蓄,也比较压抑自己。

    黛玉、宝钗诗中呈现的个性

    最有才华的两个人是薛宝钗和林黛玉。我们读《红楼梦》,会看到她们的很多文学作品,这两个人永远在比赛。薛宝钗永远在写富贵的感觉,林黛玉永远要写感伤的感觉。可到底是黎明美,还是黄昏美,你很难比较,这两种美太不相同了。所以,林黛玉和薛宝钗永远是宝玉的两难,他很多时候不知怎么办。

    我们先看薛宝钗的诗《凝晖钟瑞》:“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文风已著宸游夕,孝道应隆归省时。睿藻仙才盈彩笔,自惭何敢再为辞。”“高柳喜迁莺出谷”,黄莺从幽谷里面忽然冒起来,飞到了柳树上,是快乐、喜气的感觉。“修篁时待凤来仪”,一竿一竿非常漂亮的新长成的竹子叫做“篁”,修篁等待凤凰飞下来。“文风已著宸游夕”,皇后住的宫殿叫“宸宫”,你已经贵为皇后了,还愿意回家来探望父母,这是孝道。一共八句,七句都在赞美元春,最后一句说自己哪里敢写诗。这就是宝钗的个性,她绝对不抢风头,不表现自己,她觉得今天的主角是元春,她写的诗全部是歌颂元春的。

    林黛玉写的是《世外仙源》:“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黛玉不要写人间的东西,她认为这么美的风景是跟人间无关的。金谷园是西晋石崇盖于洛阳的一座大花园,是中国古代的名园。黛玉的诗中也有一种贵气,可是这种贵气不是让自己卑微地去赞美元春——黛玉的个性是永远不会觉得别人比她更高。她是天上的绛珠草下凡,是真正的仙,一首《世外仙源》把她的品格全写出来了。

    大家写完了,都呈给元妃看,元妃就称赞一番,又笑了说:“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她夸赞薛宝钗和林黛玉的诗作,当然也有一部分是谦虚,因为她是贾家的大姐,薛、林二人是外客,要说她们写得最好。

    可大家看,“原来林黛玉安心今夜大展奇才”,因为她是一个诗写得很好的人,“不想贾妃只命一匾一咏”,根本没有办法施展她的才华,“倒不好违谕多作,只胡乱作一首五言律应景罢了”。

    可此时最好玩的是宝玉很惨,因为他是姐姐要考的重点对象,因此便忙得不可开交,宝钗就有点想去帮忙的意思。“彼时宝玉尚未作完,只刚作了‘潇湘馆’与‘蘅芜苑’二首,正作‘怡红院’一首,起草内有‘绿玉春犹卷’一句。”前面讲过,怡红院里面种了芭蕉,芭蕉的绿色有点像玉的莹润感觉,所以“绿玉”常常用来形容芭蕉。宝钗赶快过来说,你原来写了“红香绿玉”,贾妃不喜欢,改成了“怡红快绿”,你干吗又写“绿玉”?一定要去触她的霉头。《红楼梦》中随时都在表现人物的性格,宝钗很在意别人的看法。黛玉不是这样,别人再不喜欢,她也照旧做。这里可以看到人物个性明显的不同。

    被宝钗一说,宝玉很委屈,他擦了汗说,我想不出其他的字了。宝钗就有点作弊了,说:“你只把‘绿玉’的‘玉’字改作‘蜡’字就是了。”宝玉就说:“‘绿蜡’可有出处?”这个时候他想不起来什么叫做“绿蜡”。

    宝钗就嘲笑他,今天不过作几首诗而已,你就已经慌到什么都想不起来了,倘若有一天你要考进士做官,皇帝金殿对策的时候,岂不是更加要忘记了?然后她就告诉宝玉,唐朝钱珝有一首咏芭蕉的诗,头一句就是“冷烛无烟绿蜡干”。大家有没有感觉到这些小女孩、小男孩今天看起来很不简单,才十三四岁就满脑子典故。他们真的读了很多书,而且也想到如何把典故用在生活里面。宝玉听了很开心,说:“该死,该死!现成眼前之物偏倒想不起来,真可谓‘一字师’了。从此后我只叫你师父,再不叫姊姊了。”宝钗悄悄地笑道:“还不快作上去,只管姊姊妹妹的。谁是你姊姊?那上头穿黄袍的才是你姊姊!你又认我这姊姊来了。”

    这一段很好玩,宝玉爱热闹,可关键时刻写不出来了,此时是宝钗,接下来是黛玉,宝玉用了两个枪手来作弊。宝玉就很高兴地就用了这些现成的东西。这也是曹雪芹一直在他的小说里歌颂女性的原因。他觉得自己一生当中碰到最有才华的人都是女人,而不是男人。这其中含有一种反主流文化的东西,这是在我们文化里很少有的。你会发现贾宝玉写了这么多的诗,结果里面写得最好的是女性写的。这种事历史上只在一个人身上发生过,那就是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赵明诚每次写诗写词,都把李清照的东西夹在里面,最后别人总说这个写得最好,他就很得意地说这是我太太写的。在封建社会,男性很少觉得太太有才华是得意的事,可是赵明诚很奇特,能真正地欣赏女性的才华。

    宝钗怕耽误宝玉工夫就抽身走了,宝玉只得续作,一共有了三首。“此时林黛玉未得展其抱负,自是不快。因见宝玉独作四律,大费神思,何不代他作两首,也省他些精神不到之处。”他们之间的关系真的很特别,宝钗只是给宝玉提供一个典故,可黛玉是真的关心他,担心他交不了卷会很难堪,觉得应该帮帮他。

    从繁华到哀伤

    “想着,便也走至宝玉前,悄问:‘可都有了?’宝玉道:‘才有三首,只少“杏帘在望”一首了。’黛玉道:‘既如此,你只抄录前三首罢。赶你写完那三首,我也替你作出这首了。’说毕,低头一想,早已吟成一律,便写在纸条上,搓成个团子,掷在他跟前。宝玉打开一看,只觉此首比自己所作的三首高过十倍,真是喜出望外,遂忙恭楷呈上。”这是作者有意在对比,宝玉不如黛玉有才华。这么写是出于曹雪芹对女性的仰慕心理。

    宝玉一共呈了四首诗:《有凤来仪》、《蘅芷清芬》、《怡红快绿》、《杏帘在望》。贾妃看完后特别高兴,说《杏帘在望》写得最好,而这一首恰好就是林黛玉写的:“杏帘招客引,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看完这首诗,贾妃就命令将“浣葛山庄”改为“稻香村”。

    接下来他们看戏,演了四出戏:《豪宴》、《乞巧》、《仙缘》、《离魂》。唱戏的女孩子里面有一个叫龄官的,戏演得非常好,贾妃就命赏她,然后叫龄官再唱一出。贾蔷命令她说,你唱《游园》、《惊梦》两出,可是龄官说那不是我本功的戏,不肯唱。这个女孩子才十一二岁,就这么有个性,她觉得自己是个艺术家,不能因赏去唱自己不拿手的戏。龄官是《红楼梦》中一个很重要的角色。《红楼梦》里面让人喜欢的人物都是有个性的,林黛玉、龄官、妙玉,都有自己的主张,有自己的见解,她们的生命样式不是跟着别人的看法去走的,《红楼梦》是一部反世俗的书。

    在第十八回里,我们看到了元春省亲这样一个大场面,同时又点出了元妃与家人亲情上的落寞与哀伤。文学里写繁华容易,写哀伤也容易,可是把繁华写到哀伤里就非常难了。只有富贵与幻灭同时经历过、体验过的人,才会同时看到这两样东西。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