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敢于选择自己-良心是做人第一法则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良心不是人生中的一个虚词,而是直接关系到成败的一个关键词。假如你失去良心,可能会为达到了某一种目的而窃喜,但绝对会留下骂名。或许你又觉得骂名有什么可怕呢,难道能骂倒自己吗?你的这种思路误区,就决定了你一生必走小人之路。小人能做成大事吗?选择决定成败

    “义”就是个人的良心,天下的公理。一言以蔽之,是给予而非掠夺。求利是对的,但要用义来求利。无义之利就像没有源头的水流不长,讲义的人必有大利,细水长流。

    从前有两个人做生意,一个斤斤计较,另一个不较得失,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只要大头,不要小头”。如果他志在赚1万元,实际赚了8000或5000元,他也认为很好。而那位斤斤计较的人如果要赚1万元就一定要赚1万元,少一分都不行,于是他很在意每个环节,力保万无一失。

    这两个人谁获利最多?

    当然是“不较得失”的那个人获利多。那个斤斤计较的人则赚少赔多。

    你苦心求利,反而无利。

    你一切无所谓,反而有利。

    事情就这么神奇。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任何事物都包含两个规律:

    一、事情本身的规律。二、人做事的规律。人们往往只看到人做事的规律,没有看到事情本身的规律。任何事情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它有生命,在变化,而且会终结。但人们通常认为事情是死的,永远可以做,永远不过时,无疑这大错特错。

    有的事情只能做一次,稍纵即失,一次就过时。有的事情意义有限,不能产生你期望的东西。有的事情虽好,但一做就糟,因为它本身是拒绝人的。

    可以这么说,绝大部分事情都是无利的,只会耗人精力,不会给人好处。在此情况下,我们强迫自己去做事,当然没什么利了。

    因此高明者往往不言利,他只希望把自己做好。他当然也积极做事,但并不在乎结果,他做事只是好奇,只是想看看自己能做出几分成绩,仅此而已。

    他洒脱,所以多收获。

    他不抓住什么,所以不失去什么。他一切无所谓,所以能进入一切。他不求利,因此获利最多。

    这其中的诀窍在于他尊重事情本身,并且知道自己能力有限,因此他不做明知做不到的事。如《易经》所言,“不妄作”,他在自然与一切事面前保持谦逊,所以能获得自然的更多青睐与赏赐,于是他以空虚换取丰盈,利大如斯。

    从《孔子做人绝学》一书中,我们知道了孔子之学的重点是“人生以快乐为主要目的”,那么我们可以从孟子身上获得什么?答案......当然是无所利!

    你想获利,就不会有利。

    想从孟子身上获利的人必将无所得,无所利。想从某人身上获利是一种掠夺行为,注定不会得逞。你要尊重他,与他交心交朋友,要谈心,不要谈利。

    孔孟皆圣人也,他给我们的是心灵的愉悦与智慧的启迪,除此以外他们不会给你任何好处--傻瓜!他们已给你最大的好处,你难道还想得到什么别的好处?

    不,没有。孟子说:“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意思就是说他很难再说什么。

    因为,他已经山历海,可以给你一座山、一片海,但他不能给你一块石头或一杯水。

    他只给你大,不能给你小。他就是这么庞大,他随手一指都是一大片风景,他不会特意为你指出一棵树。当然,他给的里面什么都有,而且很现成,只要你去拣。

    路上有一颗珍珠,你去拣,就变成了两颗珍珠,因为你弯下腰来也很像一颗珍珠。

    弯腰是重要的。

    人在大道面前要永远谦逊。

    这样,我们才能自豪。我们的自豪得之于天,并非得之于人。因此,一个“充充满满”的人必会时刻体悟自然,妙察善道,必能从容为人,活出气势来。

    孟子是先秦诸子中最狂的一个,孔子与庄子都不敢做的事,孟子敢做。他敢当面指着某个国君说“你是暴君”,也敢向世人宣称“愿得天下英才而育之”。

    非常阳刚!非常阳光!

    孟子的这种气势得之于道,因为他不为世俗利益所累,所以能给世人指出更大的利来,那就是“义”,天下人的公理。有了“义”,大利必生焉,何必再去顾及些蝇头小利?

    孔子重“仁”,启迪世人快乐。孟子重“义”,指出世间公理。二者都是在作一番道的言说,都意在惠我世人,传播真道。仁就是义,孔子就是孟子。

    稍微有点不同的是,孔子快乐,孟子自豪。孔子的快乐是自得其乐,孟子是面对天下人而觉得自豪。

    孔子内敛,孟子外放。孔子勇敢,孟子刚烈。孔子是个硬汉,早年带兵打过仗,在鲁国为官时多次与齐人作战,在周游列国时又常与追杀的人相搏。史书关于孟子没有类似的记载,孟子没有做过官。因此,孟子的反叛更彻底,根本不顾及帝王将相的脸面,火力十足,火药味十足,专门教训那些国君该怎样做人。

    以前的学者认为孟子游说诸王是在教诸王怎样“治世”,其实孟子像孔子一样是不治世的,他们决不那么虚妄,说那么远,而是旨在解决当下的问题。孟子与孔子一样,只是在讲如何“做人”。

    《孟子》全书所讲,就是一个“义”字。“义”就是公理,就是天下人、每一个人的公义。大道赋人形,人人生而平等、自由、共享生存权、发展权与其他各项权利。而诸王要掠夺。因此就产生了孟子的伟大人文思想“义”。这个“义”,就是后世王阳明讲的“良知”。

    说白了,“义”就是良心。

    一切都要摸着良心说话,摸着良心做事。良心是本能,良心是善。有良心就不失本能,与道相合,必定快乐成功。有良心就有善心,就不会为恶,伤人伤己。

    这就是最大的“利”了。“义”就是“利”,大利,最大的利。孟子见梁惠王。

    梁惠王说:“喂,老头,你不远千里而来,对我有什么利?”

    孟子说:“大王何必谈利呢?有仁义就足够了。一国之君总是说:怎样才有利于我的国?大夫总是说:怎样才有利于我的家族?平民总是说:怎样才有利于我自己?这样,上下相互取利而导致国家危险。”

    “万乘之国里杀君王的是那些千乘之家,千乘之国里杀君王的是百乘之家。万乘之国被千乘之家夺取,千乘之国被百乘之家夺取,这样的事例太多了。”

    “如果人人都以利益为先,仁义为后,那么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仁义的人不抛弃他的亲人,仁义的人为他人着急,这样就对了。大王只需讲仁义就可以了,何必说利。”

    孟子指出:大家都求利,必然会利益冲突。大家都不求利,都讲仁义,自然会有大利供双方享用。

    仁义有大利。

    这是因为:仁义之人谦让,而谦让就可以生利。一般的利是争出来的,最大的利是让出来的。

    争利不如让利。越让越有利。这是一种大境界。孟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丈夫,我们读孟子,容易误以为他什么都斗争。其实,孟子首先是无争之人,孟子不懂老子、不懂孔子,必不能成孟子。有了这个不争,才有必争。这一点必须知道,再大的丈夫在他的家人面前都应该是温柔的。他不在家里装大,才能在外面争大。这个家就是我们的心灵。

    孟子是个宁静的智者,其次才是大丈夫。我们学习孟子的大丈夫之道,首先要懂他的宁静。

    有宁静才有力量。

    孟子是个怒目金刚,比如在对梁惠王时就针锋相对。怒目金刚的重点不是怒目,而是金刚。金刚是一种佛,佛是智慧的。有多少智慧,就有多少力量。

    利从智生,智从心出。

    求利本是智者的所为,但真正的智者求的是大利,即自身的完美。他不因妄求而丧失,不因贪求而亏欠。

    这样他才能从本来无利的地方发现大利。

    不求利的人获利最多,因为他的心是宁静的心,不是功利心,所以能让各种各样的利自动浮现眼前,供他如意拣选,自由支配。我们首先要做自己的义人,然后做天下的义人。

    王阳明梦见孟子

    王阳明做了大官,平叛”乱民“、杀人无数,自以为功大。后来又被皇帝贬官到贵州深山老林中一个叫龙场驿的地方,失意得要死。

    这天晚上他望着窗外的月亮,翻来覆去睡不着。朦朦胧胧看见一个伟丈夫出现了,不由得精神振奋。

    王阳明问:“君为何人?”伟丈夫说:“我是孟轲。”王阳明说:“原来是亚圣。”孟子说:“我见你似有心事。”王阳明长叹:“壮志难酬。”孟子又问:“你有什么壮志?”

    王阳明说:“我严格按照孔圣人与您的圣训立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孟子笑了:“你杀了那么多人,还跟我谈这些。”王阳明争辩:“不杀人无法治国。”

    孟子启发他:“修、齐、治、平本是一理。照你这么说,不杀人无法修身了?”

    王阳明明白了:“我错了。”孟子问:“错在哪里?”

    王阳明说:“我好杀,功利心太重。”

    孟子点头:“你找到你的反面,那就是你的真实。”王阳明大悟:“为善?”

    孟子点头:“那就是"义",个人的良心,天下的公理。一言以蔽之,是给予而非掠夺。”

    有了这个梦,王阳明从此以后弃杀从善,以良心做人,发展了一套“致良知”的著名学说,继承了孟子的衣钵。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