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作者:杨志军

伏藏

作者:杨志军

时间:2020-12-31

(上·修订版) 杨志军的长篇小说《伏藏》书写了三百多年前的西藏神王仓央嘉措的秘密,诡秘的七人使团、扑朔迷离的地下预言,历史与现实交错,藏地与世界相交,仓央嘉措留下的绝密伏藏,三百年后命定的发掘者和叛誓者,新信仰联盟的阴谋,人类的灵魂之谜,当下世界的精神迷茫,现实的玄机和精神的冒险。《伏藏》是作家三十年生命体验的藏地精神之书,也是出自心灵、探寻人类灵魂的寻梦人之书。在路上,带一本杨志军,想象藏地的壮丽和神秘,倾听藏地的呼唤,感悟心灵的悸动和人类精神的浩瀚。

大悲原

作者:杨志军

时间:2021-01-14

(修订版) 柯柯部落的亚敦哥洛一直渴望自己能够成为超越邦主的英雄,儿子巴思坎得尔出生时他便把这个愿望寄托在了儿子身上。当他把具有英雄象征的100个男性阳物送给儿子之后,便死于一场森林大火。孤儿巴思坎得尔被瓦勒庇一家收养,长大后的巴思坎得尔凭借自己的智慧征服了野骛部落、塔崩部落、柯柯部落、女王部落等,之后又做了荒原的强盗。当整个荒原人都称他为英雄的时候,挎着枪架着炮的麒麟军又站在了他面前。面对真枪实弹,手拿大刀长矛的巴思坎得尔又将怎样捍卫自己的英雄称号,捍卫心中神圣的荒原?

大祈祷

作者:杨志军

时间:2021-01-26

那时候,国家还没有太多的钢铁用来锻造手铐,我这个逃亡的支边青年就只有用麻绳伺候了。我们不信命,我们这么年轻就成了没有罪的罪人,不甘心呀。活着就是为了申诉,而申诉就必须逃跑和寻找证人,这便是我作为一个光荣的支边青年的全部作为了。他们把我交给了沙漠,也就是说彻底摧毁了我逃跑的信念。我完了,一种连愤怒都没有了意义的生活是什么生活?我从监狱逃跑,从农场逃跑,现在又要从土匪窝逃跑了。不要打了,只要革命造反派同志们、首长们同意,我就滚。我已经不需要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不需要我了。

失去男根的亚当

作者:杨志军

时间:2020-12-24

主人公是欲望的化身,他走向森林,森林的残酷让他死去活来,天上的猛禽、地上的野兽,无不是敌意的存在。离别森林返回城市时,他看列了自己的墓碑。一个死去抑或活着都已面目模糊的人,反抗这个世界的方式。只能是逃亡与放纵。这样一种不讲理的真实,正是无数人的生活隐喻,其中利箭一样的悲伤和愤怒,欢乐和疼痛,正穿透岁月向我们呼啸而来……

无人区

作者:杨志军

时间:2020-12-05

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一个冬天,发生在地球之上、中国西部的一种万众一心走向灾变的悲惨举动。数万淘金汉分别来自青海、甘肃、新疆、四川、宁夏五省区。他们中的许多人在此覆灭,尸骨无存,只留下眼望雪峰摇摇欲坠时的惊叫,只留下雪石冰岩掩埋人的一刹那,生命的*后一声哀鸣。这惊叫和哀鸣变作浆汁,渗入冰岩,浸入时间,在不朽的大峡中日复一日地显现着,石破天惊。以后的岁月里,来寻找丈夫和亲友的男女们在傍晚的寂静中站在峡内聆听了片刻,就发现原来神经的承受能力是极其有限的……

无岸的海

作者:杨志军

时间:2021-01-08

内容简介:香港《华报》记者若缺被派遣到青岛报道一起凶杀案件。联合国也在同一时间委派“五人调查委员会”前往调查。在多方的努力下,凶手很快归案,但其作案目的却迟迟无法查清。这个看起来平凡无奇的人,怎么可能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暴徒?在凶手平静的讲述中,其中的隐情渐渐浮出水面……

藏獒不是狗

作者:杨志军

时间:2020-12-05

我们在《藏獒不是狗》中可以看到杨志军精神探索的回归。藏獒的灾难折射人心的黑暗,被罪恶颠覆的人性正在面临不甘丧尽的挣扎,真的是我们有权犯罪无权做人?谁在决定“人”的生死?《藏獒不是狗》用流畅的故事、诗意的语言告诉我们:怵目惊心的藏獒悲剧后面,更有匪夷所思的“人”的堕落,而我们又意外地看到了人性之光的闪耀、心灵之力的存在、信仰救赎的可能。藏獒从青藏高原走来。

西藏的战争

作者:杨志军

时间:2020-12-21

(修订版) 喜马拉雅,你旷古的绵延容纳了雪域所有的爱恨与创伤;雅鲁藏布,你无声的流淌孕育了藏民所有的沉默与信仰:西藏的战争,能否承载人类丢弃对抗、走向融洽的理想?那么多生命,一一离去,如同掉落地面的果实。枪炮过后、西藏还是原来的西藏,经幡高昂地飘扬着,胜利属于宁静与默想。战争中,爱情、人性、神灵、信仰将如何走向终极,走向死亡与再生、归一与大同。

远去的藏獒

作者:杨志军

时间:2020-11-27

这是高原作家杨志军继长篇小说《藏獒》之后的又一部精品力作,堪称《藏獒》的姐妹篇。藏獒是高原的精灵,具有坚韧、负重、仗义、嫉恶如仇、捍卫目标、忠诚等优秀品质。在本书中,作者通过纪实、叙事、追忆及反思,对产生“藏獒”这一高寒优秀动物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作了繁复、具体而形象化的铺垫。字里行间无不倾注着作者对他眼中和心中的青藏高原的浓厚情感,这种情感饱含着作家对那最后一块圣地的无限虔诚与眷恋。诗意化的叙述与表达裹挟着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作者对产生“藏獒”(高原精神和高原气质的杰出代表与象征)的环境正遭受市场化的破坏的危险,以及身处传统和现代的矛盾和困惑,表现出深切的关注。

原野藏獒

作者:杨志军

时间:2020-12-03

本书是由《原野藏獒》、《情和欲的悲歌》、《艳龙》、《大湖断裂》四个描写高原生活的中篇小说组成,杨志军被誉为“高原作家”、“荒原作家”,在青海生活了四十多年,对高原生活十分熟悉。

天荒

作者:杨志军

时间:2021-01-17

石油城盛产酒鬼,酒催生了人们的情欲,也催生了人类无可挽回的灾难。由此,石油城在酒的导引下,轰轰烈烈地生,也轰轰烈烈地亡,人在酒海里向自然捞取救命稻草,企图医治日渐衰微的雄性,自然的精灵飘风鸟儿则在人类残忍的虐杀中宣告了整个城市的永远阳痿。

敲响人头鼓

作者:杨志军

时间:2021-02-13

(修订版) 吐蕃墓群出土的镇墓之宝——七颗无敌法王石真言人头鼓神秘失踪了,作者与一群一直关注、保护吐蕃墓群的挚友从四面八方聚集西宁,踏上了追寻稀世珍宝的漫漫长途。寻找人头鼓的过程既是探秘的寻访,又是对西藏宗教世界的寻访,作者以自已的亲身经历写就的视秘小说,悬念如《达·芬奇密码》,神秘悠远如古老之青藏高原。在《敲响人头鼓》中,杨志军描写了青藏高原地区的独特文化、历史,还涉及到藏传佛教的宗教文化。

江河源隐秘春秋

作者:杨志军

时间:2021-01-22

雪色无涯,荒原一片浩茫。正是黄昏,阳光如同月光。弥扬的雪尘悠悠落下。大地继续洁白着。岁月已不见首尾。寒风络绎不绝地吹来,让一切颤栗。这里是永远的冬季。

潮退无声

作者:杨志军

时间:2021-01-27

1949年国民党败退前夕,青岛。日耳曼啤酒公司总经理迈斯特派亲信田齐阔远去德国密送一个黑皮夹子。田齐阔离开前拎着箱子一一看望了“九嫦娥”——九个沦落风尘的结义妹妹,然而就在其登船之际,突然发现箱子里的黑皮夹子不翼而飞。紧接着,国民党党通局、保密局、中共地下党、青岛青帮、美国舰队等多方势力展开了明争暗斗,田齐阔复杂难明的吊诡身世也徐徐铺开。原来,黑皮夹子里藏着事关青岛生死存亡的惊天秘密,往前一步,即是万劫不复……

环湖崩溃 情和欲的悲歌

作者:杨志军

时间:2020-12-17

(修订版) 环绕青海湖的世界是一片充满野性又不乏温情的广袤天地。《藏獒》作者杨志军以大气磅礴的叙事风格,讲述了一个“环湖崩溃”的现代寓言,振聋发聩又发人深醒。这部展示荒原人性的作品既是寓言,也是预言。本书曾被作家汪曾祺称为“一部震撼人心的罕见杰作”,亦被台湾评论界誉为“华语世界一流精品”。

生命行迹

作者:杨志军

时间:2021-02-14

(修订版) 《生命行迹(修订版)》浓缩了青藏之路的曲折历史风云,活佛的历史、通向拉萨的万里驮运路、此路早期的开拓者不为人知的坎坷命运、当年驼工子孙们的兴衰……读《生命行迹(修订版)》,对此绝境中人之命运,不由不唏嘘:高远的天地间,人面对禁区的脆弱、人类精神迸发出的强烈光彩和在时代转换中人性的黯淡。

艳龙

作者:杨志军

时间:2020-12-08

现在,西宁老城也有一条朱子巷,那里的许多老人,只要是有点文墨的,一提到祖籍,都要号称南京,自谓江滨西迁人士。高通达就是其中的一个……

藏獒

作者:杨志军

时间:2020-11-09

《藏獒》讲述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只上阿妈藏獒如何成为西结古草原的獒王并消除两个草原部落之间的矛盾的故事,宣扬了和平、忠义又不失勇猛的精神。当人们总想把自己变成狼时,人性莫非只好让狗管我们珍惜?这群比人类更珍惜人性的藏獒的快乐和悲伤、尊严和耻辱、责任和忠诚,凝聚青藏高原的情怀、藏传佛教的神秘、人道作家的悲悯,和武侠名篇的酣畅,终成就2005年度长篇小说沉郁的阅读中,石破天惊泊痛快淋淳之作。

迎着子弹缠绵

作者:杨志军

时间:2020-12-24

凄美浪漫的故事,感人至深的爱情,唏嘘伤感的落幕雕刻了《迎着子弹缠绵》。主人公老木的知青生涯中,穿插着他与三个美丽女人的爱,与现役连长之间的仇恨纠葛。为爱,老木杀了残暴荒淫的连长;为爱,三个把老木视为生命的女人送老木走上刑场。缠绵于爱恨之中的老木迎着子弹倒在莽莽昆仑山下的荒酷深处,老木的爱在三个女人心中烙下了永远的印痕。杨志军大胆的笔锋,跌宕起伏的情节,使整部小说充满批判。让人掩卷之余无比心酸,触痛文革年代的累累伤痕,名家的风范尽在于此。《迎着子弹缠绵》不仅仅是作者的青春,更是八零后一代父母的青春记忆。

随心所欲

作者:杨志军

时间:2021-01-10

《随心所欲》是作者对荒蛮生活与都市文明大冲撞的思考结晶,丰富多彩的人物,悲怆荒凉的环境,愚昧的历史,骚动的心灵,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求在追求中的失望与无奈,熔铸在一个个霓虹灯似的闪烁不定的情节中,给人一种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的感觉。作者从变幻中求统一,写情节而不拘泥于情节,写人物而不困扰于人物,以簇新的小说观念,对作品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了富有探索性的开拓,其有限的篇幅中所涵盖的历史和所拥有的生活密度十分惊人。在我国目前的长篇小说创作中,像这样以内容带动技巧进行探索的作品还是不多见的。